專題三-測量-機械運動(試題部分)x課件_第1頁
專題三-測量-機械運動(試題部分)x課件_第2頁
專題三-測量-機械運動(試題部分)x課件_第3頁
專題三-測量-機械運動(試題部分)x課件_第4頁
專題三-測量-機械運動(試題部分)x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三測量機械運動中考物理

(廣東專用)專題三測量機械運動中考物理(廣東專用)考點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五年中考A組2014-2018年山東中考題組五年中考1.(2018廣東廣州,1,3分)如圖是常用的5號電池的示意圖,其型號的另一種表示方法為“1450

0”,前兩位數(shù)是直徑,后三位數(shù)是高度。這型號電池高度為

()

A.14mmB.145mmC.500mmD.50.0mm答案

D數(shù)字“500”表示高度,故A、B錯誤;5號干電池的高度應(yīng)為5cm,即50.0mm,C錯誤,

D正確??键c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五年中考A組2014-2018年2.(2017廣東,2,3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年”是時間單位B.太陽是宇宙的中心C.在原子、中子和原子核中,尺度最小的是中子D.兩個物體相互摩擦?xí)r,得到電子的物體帶正電答案

C光年是長度單位,A錯誤;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B錯誤;原子由原子

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組成,C正確;摩擦起電時,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fù)電(電子帶

負(fù)電),D錯誤。知識歸納

電子帶負(fù)電,物體摩擦起電,是電子發(fā)生了轉(zhuǎn)移,而不是原子核(帶正電)轉(zhuǎn)移,因此,

獲得電子的物體帶負(fù)電,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易錯警示

1光年是指光在一年的時間里所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單位,不是時間單位。2.(2017廣東,2,3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答案3.(2016廣東廣州,1,3分)歷史上把如圖示意的長度定為1英寸。1英寸約為

()

A.2.5kmB.2.5mC.2.5dmD.2.5cm答案

D四個選項中A、B、C三個選項的長度都明顯偏離正常成年人大拇指第一節(jié)的長度

范圍,只有D屬于對大拇指第一節(jié)長度的合理估測。解題關(guān)鍵生活中多留意常見物體的長度,結(jié)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長度單位及其進率的認(rèn)識,

做出合理的估測。知識拓展中學(xué)生拳頭的寬度在10cm左右;中學(xué)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

(一拃)大約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3.(2016廣東廣州,1,3分)歷史上把如圖示意的長度定為4.(2015廣東梅州,2,4分)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A.學(xué)生課桌的高度是70mmB.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39℃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約是4m/sD.初中生的質(zhì)量大約是50kg答案

D學(xué)生課桌的高度約70cm=700mm,A錯誤;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37℃左右,B錯誤;成

年人步行的速度約是1.2m/s,C錯誤;初中生的質(zhì)量大約是50kg,D正確。4.(2015廣東梅州,2,4分)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生活實際5.[2016廣東,16(1),2分]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時,砝碼與游碼的讀數(shù)如圖1所示,則物體的質(zhì)量

g。如圖2所示,物體的長度為

cm。

圖1圖2答案31.22.90(2.88~2.92)(每空1分,共2分)解析天平讀數(shù)的方法為:物體的質(zhì)量=砝碼的質(zhì)量+游碼所對刻度值,標(biāo)尺上每一小格是0.2

g,m=30g+1.2g=31.2g;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物體長度為

3.90cm-1.00cm=2.90cm。5.[2016廣東,16(1),2分]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時6.[2018廣東,16(1),2分]如圖甲所示,圓形物體的直徑是

cm。如圖乙所示,停表的讀數(shù)

s。

答案1.20(1.18~1.22)140解析圖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長度的讀數(shù)需要估讀,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讀數(shù)

為1.20cm。圖乙中小表盤指針在“2”和“3”之間,大表盤的讀數(shù)為20s,故停表的讀數(shù)為2

min20s,單位轉(zhuǎn)換后為140s。6.[2018廣東,16(1),2分]如圖甲所示,圓形物體的7.[2015廣東廣州,22(3)]圖中停表的示數(shù)是

s。

答案20解析停表大圈代表秒,小圈代表分鐘,小圈中指針在0和0.5之間,大圈中指針指在20刻度處,所

以示數(shù)為20s。7.[2015廣東廣州,22(3)]圖中停表的示數(shù)是

1.(2018廣東廣州,11,3分)向前直線行駛的車內(nèi),小明給小芳連拍兩張照片如圖所示。拍照過程

中車可能

()

A.向西加速

B.向東加速C.向西減速

D.向東減速考點二機械運動答案

C以廣州塔為參照物,車是向西行駛的,B、D錯誤;杯子中的水原來隨車一起向西運

動,當(dāng)車突然減速時,杯內(nèi)的水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向西溢出,C正確,A錯

誤。1.(2018廣東廣州,11,3分)向前直線行駛的車內(nèi),小明2.(2017廣東廣州,7,3分)圖中小球相對于水平桌面靜止。小紅通過觀察,做出如下判斷。正確

的是

()A.窗外另一列車相對她不動,則她坐的車一定是對地靜止的B.窗外另一列車相對她向東行駛,則她坐的車一定對地向西行駛C.小球突然“自動”向東滾動,則她坐的車一定向西啟動D.小球突然“自動”滾動,則她坐的車運動狀態(tài)一定發(fā)生了改變答案

D窗外的另一列車相對她不動,有可能此車與她坐的車相對地面以相同的速度運動,

故A錯;另一列車相對她向東行駛,有可能此車相對地面向東行駛,而她坐的車相對地面靜止,故

B錯;小球突然“自動”向東滾動,有可能她坐的車相對地面向東行駛的過程中突然減速,故C

錯;小球突然“自動”滾動,她坐的車可能突然加速、減速或拐彎等,運動狀態(tài)一定發(fā)生改變,

故D正確。2.(2017廣東廣州,7,3分)圖中小球相對于水平桌面靜止3.(2016廣東河源,5,2分)繪制圖像是對物理過程分析和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的一種常用方法,它可以

直觀地反映各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的圖像中,正確的是

()

3.(2016廣東河源,5,2分)繪制圖像是對物理過程分析和答案

A由v=

可知,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一定,路程與時間成正比,路程-時間圖線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A正確;由ρ=

可知,同種物質(zhì)密度一定,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質(zhì)量-體積圖線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B錯誤;由R=

可知,電阻一定時,通過它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電流-電壓圖線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C錯誤;海波是晶體,熔化過程不斷吸熱,溫度不變,有熔點,

D圖像中熔化時溫度不斷升高,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D錯誤。審題技巧看清圖像的橫坐標(biāo)軸和縱坐標(biāo)軸分別代表什么物理量,理清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知識拓展

s-t圖像中,圖線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直線的斜率表

示物體的速度,直線越“陡”,速度越大。v-t圖像中,圖線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表示物體

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

A由v=?可知,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一定,4.(2015廣東梅州,4,4分)小華同學(xué)騎自行車沿河堤向下游行進,感覺無風(fēng),但堤上柳樹的枝葉卻

在隨風(fēng)飄拂,此時的風(fēng)向是

()A.向下游

B.向上游C.向?qū)Π洞等?/p>

D.從對岸吹來答案

A感覺無風(fēng),說明小華與“風(fēng)”相對靜止,故風(fēng)向與小華運動方向相同,所以選A。解題關(guān)鍵研究對象與參照物之間如果發(fā)生位置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沒有發(fā)生變化,則

物體是相對靜止的。知識拓展以柳樹為參照物,小華是運動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相同的,

因為這些不同參照物都相對靜止。4.(2015廣東梅州,4,4分)小華同學(xué)騎自行車沿河堤向下5.(2015廣東茂名,14,2分)如圖所示,物體沿斜面從頂端勻速下滑至底端。在這過程中,物體的

速度v、通過的距離s、機械能E和動能Ek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則錯誤的是

()

答案

C物體做勻速運動,速度不隨時間變化,故A正確;物體做勻速運動時通過的路程與時

間成正比,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B正確;物體下滑過程中,速度、質(zhì)量不變,高度降低,可知動能

不變、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故C錯誤,D正確。5.(2015廣東茂名,14,2分)如圖所示,物體沿斜面從頂6.(2014廣東茂名,17,4分)(多選)如圖所示是同向運動的甲、乙兩物體路程s與時間t關(guān)系圖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物體同時開始運動B.以甲為參照物,乙是運動的C.在t=5s時,甲、乙兩物體相遇D.甲物體的運動速度為2m/s答案

CD由圖中可以看出,乙運動2s后,甲開始運動,A錯誤;2~3s期間,甲、乙同向運動且速

度相同,相對靜止,B錯誤;t=5s時,s甲=6m,s乙=6m,二者相遇,C正確;由題圖可知t=6s時甲物體路

程s=8m,則v甲=

=2m/s,D正確。6.(2014廣東茂名,17,4分)(多選)如圖所示是同向運7.[2017廣東深圳,30(一),2分]小明研究“新發(fā)明的機器人的運動速度”,以下是他的實驗步

驟。2s內(nèi)小車從A點運動到了B點,如圖所示:

從A點到B點的距離為

cm;運動速度為

m/s。答案80.00.4解析刻度尺在讀數(shù)時需要估讀,圖中刻度尺分度值為1cm,所以從A點到B點的距離為80.0

cm;根據(jù)v=s/t,求出平均速度為

=40.0cm/s=0.4m/s,注意單位換算。7.[2017廣東深圳,30(一),2分]小明研究“新發(fā)明的1.(2018山西,11,3分)在通常情況下,你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shù)約為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考點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B組2014-2018年全國中考題組答案

C在通常情況下,中學(xué)生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shù)約為70次,故正確選項為C。1.(2018山西,11,3分)在通常情況下,你的脈搏1m2.(2016河北,15,2分)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A.一袋早餐奶的質(zhì)量約為50gB.普通居民樓一層的高度約為3mC.綠色蔬菜保鮮的適宜溫度約為30℃D.人平靜時呼吸一次所用的時間約為9s答案

B

一袋早餐奶的質(zhì)量約為220g,故A錯誤;普通居民樓一層的高度約為3m,故B正確;

綠色蔬菜保鮮的適宜溫度一般為2~8℃,故C錯誤;正常成年人平靜時的呼吸頻率約為每分鐘20次,每呼吸一次所需要的時間約為3s,故D錯誤。2.(2016河北,15,2分)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3.(2017黑龍江哈爾濱,38,2分)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觀察

、分度值及零刻度線在哪里。

如圖,被測木塊的長度為

cm。

答案量程1.70解析刻度尺在使用前要觀察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線在哪里;刻度尺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

值的下一位。3.(2017黑龍江哈爾濱,38,2分)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觀1.(2018四川成都,A2,2分)近來共享電動汽車成為人們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車30min

行駛20km,則該車的平均速度為

()A.40km/hB.1.5km/minC.15m/sD.40m/s考點二機械運動答案

A該車行駛的速度v=

=

=40km/h。1.(2018四川成都,A2,2分)近來共享電動汽車成為人們2.(2018遼寧沈陽,2,2分)如圖為某物體沿直線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對該物體在0

~5s內(nèi)運動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

A.物體在5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2mB.物體在3s~5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0~1s內(nèi)通過路程的2倍C.物體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0.67m/sD.物體在1s~3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

A由s-t圖像可知,物體在5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s=2m,A項正確;物體在3s~5s內(nèi)通過的路

程為1m,在0~1s內(nèi)通過的路程也是1m,故B項錯誤;物體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v=

=

=0.4m/s,故C項錯誤;在1s~3s內(nèi),物體的路程始終為1m,故該段時間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fàn)顟B(tài),D項錯誤。故

選A。2.(2018遼寧沈陽,2,2分)如圖為某物體沿直線運動的路3.(2017四川內(nèi)江,9,4分)如圖所示,在新型汽車的研制中,將汽車模型放在風(fēng)洞中固定不動,讓風(fēng)

(流動的空氣)高速迎面吹來,真實地模擬汽車在空氣中高速運動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汽車模型相對于風(fēng)洞是運動的B.汽車模型相對于風(fēng)是運動的C.風(fēng)相對于風(fēng)洞是靜止的D.風(fēng)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答案

B汽車模型相對于風(fēng)洞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是靜止的,A錯誤;汽車模型相對于風(fēng)位置

在不斷發(fā)生改變,是運動的,B正確;風(fēng)相對于風(fēng)洞和地面位置在不斷發(fā)生改變,所以是運動的,

故C、D錯誤。3.(2017四川內(nèi)江,9,4分)如圖所示,在新型汽車的研制4.(2017江蘇鎮(zhèn)江,7,2分)我國自主研制的大飛機C919試飛期間,一伴飛飛機與C919朝同一方向

沿直線勻速飛行,題圖為伴飛飛機上的科研人員某時刻通過舷窗所看到的C919圖景,已知伴飛

飛機的速度比C919的大,則一段時間后科研人員看到的圖景可能是

()

答案

A伴飛飛機和C919飛行高度相同,且朝同一方向沿直線勻速飛行,伴飛飛機的速度比

C919的大,所以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C919應(yīng)該相對于伴飛飛機向后運動,故A圖符合實際情況,A正

確。4.(2017江蘇鎮(zhèn)江,7,2分)我國自主研制的大飛機C915.(2016山東濰坊,8,2分)如圖,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s-t圖像,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v-t圖像,由圖像

可知

()

A.甲、乙都由靜止開始運動B.甲、乙都以2m/s勻速運動C.甲、乙兩車經(jīng)過5s一定相遇D.甲車速度越來越大,乙車速度不變5.(2016山東濰坊,8,2分)如圖,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s答案

B由圖可知,乙車開始計時時的速度為2m/s,不是從靜止開始運動,A錯誤;小車甲運動

的s-t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表示隨著時間的增加,甲的路程均勻變大,所以甲做勻速直線運

動,速度為v=

=

=2m/s,小車乙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表示隨著時間的增加,乙的速度不變,所以乙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2m/s,B正確,D錯誤;甲、乙都以2m/s的速

度勻速運動,所以,如果兩車相向運動,則經(jīng)過5s可能相遇,如果兩車從不同的位置開始同向運

動,則兩車不能相遇,C錯誤。答案

B由圖可知,乙車開始計時時的速度為2m/s,6.(2018江西,24,7分)2018年,江西省將全面實現(xiàn)義務(wù)教育均衡發(fā)展,其中有一項督導(dǎo)工作就是

檢查實驗報告。以下是小璟同學(xué)做“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時的實驗報告(摘要)。請你將其

報告中的問題補充完整?!緦嶒?zāi)康摹繙y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小車、

、

、斜面、金屬擋板、長方體木塊【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測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路程s/cm4556101時間t/s3.02.85.8平均速度v/(cm·s-1)

17.46.(2018江西,24,7分)2018年,江西省將全面實現(xiàn)【實驗分析】(1)小車全程是做

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應(yīng)

斜面的坡度。(選填“增大”或

“減小”)答案【實驗原理】v=s/t【實驗器材】刻度尺停表【實驗數(shù)據(jù)】AB段:15.0

BC段:20.0【實驗分析】(1)變速(2)減小解析速度測量原理是速度的計算公式:v=s/t。要測量速度,需要分別測量距離和時間,用到的

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各階段的平均速度,AB段平均速度為15.0

cm/s,BC段平均速度為20.0cm/s,由此可知小車在做變速運動。斜面的長度一定時,減小斜面的

坡度會使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變小,運動時間變長?!緦嶒灧治觥看鸢浮緦嶒炘怼縱=s/t解析速度測量原理是7.(2015四川瀘州,28,3分)如圖所示,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連續(xù)拍攝4次“頻

閃”照片,頻閃的時間間隔為0.02s。從頻閃照片可判斷,該木塊做

直線運動(選填

“勻速”或“變速”)。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

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

置運動的速度為

m/s。

7.(2015四川瀘州,28,3分)如圖所示,一木塊在水平面答案勻速1.800.9解析

由于木塊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所以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題圖可知,木

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3.80cm-2.00cm=1.80cm;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4位置時,有3個

時間間隔,故木塊所用的時間為t=0.02s×3=0.06s;根據(jù)圖示可知,木塊運動的距離s=7.40cm-2.0

0cm=5.40cm=0.054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平均速度:v=

=

=0.9m/s。答案勻速1.800.9解析

由于木塊在相等的時間考點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C組教師專用題組1.(2017天津,16節(jié)選)如圖為某蹦床運動員從床面上A點起跳后騰空瞬間的照片,根據(jù)照片信息

估測此時運動員腳尖到床面的距離約為

(選填“0.8m”“1.8m”或“3.8m”)。

答案1.8m解析由題圖可知,腳尖到床墊的距離和身高差不多,0.8m和3.8m不可能為運動員的身高,所

以約為1.8m。考點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C組教師專用題組1.(2017天2.[2014廣東,19(1)(2),3分]如圖所示,兩種不同規(guī)格的刻度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圖1中鉛筆

的長度是

cm,圖2中鉛筆的長度是

cm。圖3中機械停表的示數(shù)是

。

圖1圖2

圖32.[2014廣東,19(1)(2),3分]如圖所示,兩種不答案4.74.7032.5s解析圖1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鉛筆左側(cè)與2.0cm對齊,右側(cè)在6cm和7cm之間,估讀為6.7

cm,所以鉛筆的長度為L=6.7cm-2.0cm=4.7cm;圖2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鉛筆左側(cè)與2.00刻

度線對齊,右側(cè)在6.70cm處,所以鉛筆的長度為L=6.70cm-2.00cm=4.70cm。停表大圈代表秒,

小圈代表分鐘,分針在0.5min和1min之間,秒針指著2.5s,即停表的示數(shù)為30s+2.5s=32.5s。答案4.74.7032.5s解析圖1刻度尺的分度值1.(2018福建A,5,2分)如圖是穿行在餐廳的機器人端著托盤送餐的情景。若認(rèn)為機器人是靜止

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地面

B.托盤

C.餐桌

D.墻壁考點二機械運動答案

B機器人選地面作為參照物,位置發(fā)生改變,是運動的,故A錯。機器人選托盤作為參

照物,位置沒改變,是靜止的,故B對。機器人選餐桌或墻壁作為參照物,位置均發(fā)生改變,是運

動的,故C、D均錯。1.(2018福建A,5,2分)如圖是穿行在餐廳的機器人端著2.(2017山東濟寧,2,2分)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像如圖所示。對物體

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

A.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B.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在中間2s內(nèi)靜止C.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m/s2.(2017山東濟寧,2,2分)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答案

C由s-t圖像可知,當(dāng)t=6s時,路程s=15m,A正確;由s-t圖像可知,在2~4s內(nèi),物體運動的

路程為零,其速度為0,則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在中間2s內(nèi)靜止,B正確;物體在前2s內(nèi)運動的路

程為5m,后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5m=10m,即在相等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不相等,即速

度不相等,C不正確;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v=

=

=2.5m/s,D正確。答案

C由s-t圖像可知,當(dāng)t=6s時,路程s=13.(2017云南,7,3分)如圖是相向而行的甲、乙兩物體的s-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遇時兩物體通過的路程均為100mB.0~30s內(nèi)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C.甲的運動速度為10m/sD.甲、乙是同時出發(fā)的3.(2017云南,7,3分)如圖是相向而行的甲、乙兩物體的答案

C由圖像可知,相遇時(即兩圖線相交),甲通過的路程為400m-100m=300m,乙通過的

路程為100m;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在30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300m,甲的運動速度為v=

=

=10m/s;在0~10s內(nèi),甲做勻速直線運動,而乙處于靜止?fàn)顟B(tài),10~30s,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乙比甲晚10s出發(fā),故選C。答案

C由圖像可知,相遇時(即兩圖線相交),甲通過的4.(2016江蘇鹽城,6,2分)體育考試中,用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的相機,拍攝小麗50m跑的過程,

得到下列四張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階段的是

()

答案

A她在加速起跑階段,速度應(yīng)是越來越大,即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對

照各圖可知,只有A選項符合題意。4.(2016江蘇鹽城,6,2分)體育考試中,用每隔相等時間5.(2016浙江杭州,3,3分)兩列火車如圖所示,西子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行

駛,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靜止B.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也向東行駛C.若西子號靜止,則和諧號可能向西行駛D.若兩車都向西行駛,則西子號行駛得較慢5.(2016浙江杭州,3,3分)兩列火車如圖所示,西子號列答案

B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和諧號靜止,則西子號上的乘客應(yīng)該看到

和諧號向西行駛,故A錯誤;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和諧號也向東行駛且速度更快時,西子號上的乘

客可以看到和諧號向東行駛,故B正確;若西子號靜止,和諧號向西行駛,則西子號上的乘客應(yīng)該

看到和諧號向西行駛,故C錯誤;若兩車都向西行駛且西子號較慢,則西子號上的乘客應(yīng)該看到

和諧號向西行駛,故D錯誤。答案

B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和諧號6.(2016黑龍江大慶,9,4分)a、b、c三輛汽車從甲地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到乙地,其中a車以速度v做

勻速直線運動到乙地;b車以速度v出發(fā),先做加速運動再做減速運動,到達(dá)乙地時速度恰好還是

v;c車也以速度v出發(fā),先做減速運動再做加速運動,到達(dá)乙地時速度恰好也是v,三輛汽車運動時

間分別為ta、tb和tc,其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ta=tb=tc

B.ta<tb<tcC.tc>ta>tb

D.tc>ta=tb

答案

C

a車以速度v做勻速直線運動到乙地。由于b車先加速后減速,到達(dá)乙地時速度恰好

還是v,所以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比a車速度大,經(jīng)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比勻速

運動的小。而c車因先減速后加速,到達(dá)乙地時速度恰好還是v,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

度比a車速度小,所以經(jīng)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比勻速運動的大。由此可知,三輛汽車運動

時間的大小關(guān)系為:tc>ta>tb。6.(2016黑龍江大慶,9,4分)a、b、c三輛汽車從甲地7.(2016北京,26,3分)如圖是一個水滴下落過程的示意圖,水滴通過AB和BC所用時間均為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運動的距離是

cm,則這個過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

m/s。該水滴下落過程是

運動(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

答案20.01變速直線解析20.0cm-0.0cm=20.0cm;v=

=

=1m/s;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不同,故水滴下落過程是變速直線運動。7.(2016北京,26,3分)如圖是一個水滴下落過程的示意8.(2014陜西,31,8分)小新和同學(xué)一起用硬紙板搭建了圖示的軌道,測量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

(1)根據(jù)實驗的原理

,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小球運動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2)他們先用鋼卷尺對軌道的各段長度進行測量并分段做了標(biāo)記。因

的測量誤差較

大,需多次測量。為保證小球每次通過A點的速度相同,必須用同一小球從左邊斜面的

高度由靜止釋放。要使小球能夠通過E點,釋放小球的高度應(yīng)

水平段BD的高度。(3)從A點開始計時,用電子停表分別測量小球經(jīng)過B、C、D、E各點的時間。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并

記錄在下表中。8.(2014陜西,31,8分)小新和同學(xué)一起用硬紙板搭建了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vBC

vCD,這是因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

作用;小球

從A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在

點的速度最小。(4)小球在BD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

m/s(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路段距離s/cm運動時間t/s平均速度v/(m·s-1)AB50.000.451.11BC50.000.600.83CD50.000.750.67DE100.000.931.08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vBC

vCD,這是因為小答案(1)v=

(2)時間同一大于(3)>摩擦力

D(4)0.74解析(1)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

;(2)實際測量中,時間的測量誤差較大,因此需多次測量;為保證每次小球通過A點的速度相同,必須讓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釋放;由于小球

在滾動過程中,會將一部分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為了能讓小球通過E點,釋放小球的高度應(yīng)大于

水平段BD的高度;(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vBC>vCD,因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摩擦力,力改變了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綜合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A點到E點的過程中,D點速度最小;(4)小球BD段的平

均速度vBD=

=

≈0.74m/s。答案(1)v=?(2)時間同一大于(3)>摩擦力考點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三年模擬A組2016—2018年模擬·基礎(chǔ)題組1.(2018廣東廣州花都一模,1)籃球是青少年最喜愛的運動之一,下列關(guān)于籃球方面的估測符合

實際情況的是

()A.一個標(biāo)準(zhǔn)比賽用籃球的質(zhì)量約為600gB.一個中學(xué)生繞籃球場跑完一圈用時約5sC.一個標(biāo)準(zhǔn)籃筐離地高度約為5mD.一個標(biāo)準(zhǔn)籃球場的長度約80m答案

A籃球質(zhì)量約600g,A正確;一個中學(xué)生繞籃球場跑一圈用時約12s,B錯誤;籃筐高度

約3m,C錯誤;標(biāo)準(zhǔn)籃球場的長度約28m,D錯誤??键c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三年模擬A組2016—2018年2.(2017廣東廣州黃埔一模,1)人民幣中一元硬幣的直徑約為

()A.3μmB.3mmC.3cmD.3dm答案

C一元硬幣的直徑比2cm大一些,約為3cm=30mm=0.3dm=3×104μm,C正確。2.(2017廣東廣州黃埔一模,1)人民幣中一元硬幣的直徑約3.(2018廣東廣州二中一模,13)如圖所示,用A、B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長度,放置正確的是

刻度尺,該物體的長度為

cm。

答案

A2.20解析使用刻度尺應(yīng)把有刻度的一邊緊貼被測物體,故A放置正確;A刻度尺分度值是1mm,讀

數(shù)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該物體的長度為2.20cm。3.(2018廣東廣州二中一模,13)如圖所示,用A、B兩把4.[2018廣東廣州一中模擬,22(3)]圖中停表的示數(shù)是

s。

答案267.5解析小表盤每小格表示0.5分鐘,分針在“4”和“5”之間且在前0.5分鐘內(nèi),因此圖中停表

示數(shù)為267.5s。4.[2018廣東廣州一中模擬,22(3)]圖中停表的示數(shù)是5.(2017廣東佛山順德質(zhì)檢,16)如圖甲所示,硬幣的直徑為

cm。如圖乙所示,體溫計的

示數(shù)為

℃。甲乙答案2.5037.8解析圖甲刻度尺分度值為1mm,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硬幣直徑為7.50cm-5.0

0cm=2.50cm;體溫計分度值為0.1℃,故圖乙示數(shù)為37.8℃。5.(2017廣東佛山順德質(zhì)檢,16)如圖甲所示,硬幣的直徑6.(2016廣東深圳南山一模,23)小明用停表測量自己從長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時間,停表的

示數(shù)如圖所示,他所用的時間是

s。

答案337.5解析停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5”和

“6”之間,偏向“6”一側(cè);在停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

針在37.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停表的讀數(shù)為300s+37.5s=337.5s。6.(2016廣東深圳南山一模,23)小明用停表測量自己從長1.(2018廣東廣州花都一模,3)如圖所示,三輛小車在平直公路上向東勻速行駛,三輛小車的速度

如圖所示。若說乙車向西運動,應(yīng)選取的參照物是

()A.甲車

B.乙車C.丙車

D.方向指示牌考點二機械運動答案

A三輛小車勻速向東行駛,甲車速度比乙車大,以甲車為參照物,則乙車向西運動,A正

確;乙車和丙車速度相同,以丙車為參照物,乙車靜止,C錯誤;以方向指示牌為參照物,乙車向東

運動,D錯誤;參照物不能選擇研究對象本身,B錯誤。1.(2018廣東廣州花都一模,3)如圖所示,三輛小車在平直2.(2018廣東深圳南山二模,19)如圖所示小球從斜面滾下,用照相機每隔0.1s拍攝一次,則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通過的路程為30.00cmB.小球從斜面滾下時,以小球為參照物,斜面是靜止的C.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滾動速度越來越大,因此它的慣性也越來越大D.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平均速度為1m/s答案

D圖中刻度尺分度值為1cm,讀數(shù)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sAD=30.0cm,A錯誤;以小

球為參照物,小球滾下時斜面相對于小球向上運動,B錯誤;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只與物體質(zhì)

量有關(guān),C錯誤;小球從A運動到D用時t=0.3s,平均速度v=

=

=1m/s,D正確。2.(2018廣東深圳南山二模,19)如圖所示小球從斜面滾下3.(2017廣東汕頭金平模擬,1)下列幾種估測中比較符合實際的是

()A.一個成人的步行速度約是15km/hB.手機電池的電壓約是1.5VC.一個中學(xué)生的體重約是50ND.家用電熱水壺的功率約是800W答案

D成人步行速度約1.1m/s,約4km/h,故A錯誤;手機電池電壓約是3.7V,B錯誤;中學(xué)生

的體重約是500N,C錯誤;電熱水壺的功率約是800W,D正確。3.(2017廣東汕頭金平模擬,1)下列幾種估測中比較符合實4.(2017廣東深圳福田質(zhì)檢,18)一天深圳市的天氣格外晴朗,風(fēng)吹著白云在藍(lán)天中飛行。某人

走近華強北一座高高的商業(yè)大廈時,抬頭一望,驚呼大廈在移動。該大廈其實牢牢地聳立在一

片空曠的場地上,選成人錯覺是因為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A.地面

B.商業(yè)大廈C.藍(lán)天

D.飛行的白云答案

D以地面、藍(lán)天為參照物,商業(yè)大廈是靜止的;以商業(yè)大廈為研究對象時不能以它自

己為參照物;以飛行的白云為參照物,大廈是運動的,故D正確。4.(2017廣東深圳福田質(zhì)檢,18)一天深圳市的天氣格外晴5.(2017廣東廣州海珠一模,9)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fā),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

他們的位置如圖所示,四個坐標(biāo)圖像中,能正確反映上述特征的圖像是

()

答案

D由s-t圖可知,甲、乙與初始位置的距離沒有發(fā)生變化,是靜止?fàn)顟B(tài),與題意不符,A、

B錯誤;二人同時、同起點出發(fā),乙通過的路程多,則乙的速度較快,故C錯誤,D正確。5.(2017廣東廣州海珠一模,9)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6.(2016廣東江門臺山一模,3)小明同學(xué)坐在正在行駛的公共汽車?yán)?他說自己是靜止的,他選擇

的參照物是

()A.公路旁的樹木

B.迎面開來的小車C.身邊走過的乘客

D.車廂內(nèi)的座椅答案

D小明說自己是靜止的,說明人和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可以選擇車

廂內(nèi)的座椅為參照物,因為人和車廂內(nèi)的座椅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相對于公路旁的樹

木、迎面開來的小車和身邊走過的乘客都是運動的。6.(2016廣東江門臺山一模,3)小明同學(xué)坐在正在行駛的公7.(2018廣東廣州白云一模,14)坐觀光電梯時,在轎廂的人會看到大地迎面而來,所選的參照物

(選填“轎廂”或“大地”)。廣州塔安裝的高速電梯,從地面計算僅用90秒直達(dá)

頂層,提升高度近450米,則電梯運行的平均速度約是

m/s,合

km/h。答案轎廂518解析坐觀光電梯下行時,以轎廂為參照物,則大地是運動的;電梯運行速度v=

=

=5m/s,合18km/h。7.(2018廣東廣州白云一模,14)坐觀光電梯時,在轎廂的8.[2017廣東廣州番禺一模,24(1)]用粗糙程度相同、質(zhì)量不同的木塊從如圖所示位置靜止釋

放,直到撞上金屬片,測此過程木塊的平均速度。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次數(shù)木塊質(zhì)量/g運動距離/m運動時間/s11001.001.621501.001.632001.001.642501.001.6①第1次實驗?zāi)緣K的平均速度為

。②本實驗中木塊的平均速度與木塊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

。③木塊在下滑過程中機械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8.[2017廣東廣州番禺一模,24(1)]用粗糙程度相同、答案①0.625m/s②無關(guān)③變小解析①第1次實驗?zāi)緣K的平均速度v=

=

=0.625m/s;②從實驗過程來看,四次實驗所用的木塊質(zhì)量不同,運動距離和運動時間均相同,即平均速度相

同,可知木塊的平均速度與質(zhì)量無關(guān);③木塊表面粗糙,下滑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機械能變小。答案①0.625m/s②無關(guān)③變小解析①第1次實驗9.(2016廣東廣州荔灣一模,18)如圖是小剛從家中出發(fā)到達(dá)學(xué)校的s-t圖像。其中一半路程步

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則小剛騎車是圖中

(選填“OA”或“AB”)段,小剛從家中到

學(xué)校的平均速度為

m/s。

答案

OA2.4解析

s-t圖線的傾斜程度反映速度的大小,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路程為3600m,所用時間

為1500s,由公式v=

可知,平均速度為2.4m/s。9.(2016廣東廣州荔灣一模,18)如圖是小剛從家中出發(fā)到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5分)B組

2016—2018年模擬·提升題組(時間:20分鐘分值:26分)1.(2018廣東廣州南沙一模,1)如圖所示,小剛身高1.7米,他旁邊的恐龍模型高度最可能是

(

)

A.1米

B.2米

C.4米

D.10米答案

C由圖知,恐龍模型的高度約是小剛身高的2倍,小剛身高1.7m,故恐龍模型高度約3.4m,選C。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5分)B組

2016—20182.(2018廣東汕頭潮陽模擬,4)小雨的爸爸?jǐn)y全家出去游玩,途中路邊躥出一只小貓,他緊急剎車

才沒撞到它。如圖所示是緊急剎車前后汽車行駛的v-t圖像,根據(jù)圖像分析正確的是

()

A.在8:20—8:23時間段內(nèi)汽車做勻速運動B.在8:23—8:28時間段內(nèi)汽車的牽引力大于汽車受到的摩擦力C.8:25時和8:27時汽車的慣性大小相同D.在8:20—8:30時間段內(nèi)他駕車的平均速度為60km/h2.(2018廣東汕頭潮陽模擬,4)小雨的爸爸?jǐn)y全家出去游玩答案

C由v-t圖知8:20—8:23汽車速度不斷增大,A錯誤;8:23—8:27時間段內(nèi),汽車速度大小

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汽車此時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牽引力等于摩擦力,B錯誤;慣性是物

體的一種屬性,只與物體質(zhì)量有關(guān),C正確;從圖像可知,汽車只有在8:23—8:27時間段內(nèi)的行駛

速度是60km/h,其他時間段內(nèi)的速度都小于60km/h,所以其平均速度小于60km/h,D錯誤。答案

C由v-t圖知8:20—8:23汽車速度不斷增3.(2017廣東廣州從化一模,5)北京時間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

在內(nèi)蒙古中部預(yù)定區(qū)域成功著陸。在載人飛船下降階段,航天員是被固定在飛船座艙內(nèi)的,相

對下列哪個參照物航天員是靜止的

()A.飛船

B.地球C.月球D.太陽答案

A以飛船為參照物,因為航天員固定在艙內(nèi),與飛船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航

天員是靜止的,A正確;以地球、月球、太陽為參照物,航天員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

故B、C、D錯誤。3.(2017廣東廣州從化一模,5)北京時間2016年11月4.(2017廣東實驗中學(xué)一模,1)人們在使用計算機編輯、印刷文字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