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遼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課堂導入后漢后周后梁《夫妻對坐宴飲圖》
左圖是河南禹縣宋墓中發(fā)現的一幅壁畫,名為《夫婦對坐宴飲圖》,這幅圖反映了墓主人身前家居生活的場景。畫面上方磚雕卷簾并繪以幔帳,幔帳下方的正中位置磚雕桌案、注壺和兩個茶盞,夫妻二人對坐,側身觀看樂舞表演,墓主人身后分別侍立著手捧圓盒、唾壺盒果盤的男女侍者。課堂導入后唐后漢后周后梁“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p>
——陳寅恪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正〉序》》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活在中國的宋朝。——湯因比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分立割據的局面,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北宋時期的租佃契約關系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佃戶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有所削弱,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有了提高。經過廣大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北宋時期的農業(yè)、手工業(yè)以及商業(yè),都有顯著的發(fā)展,社會經濟呈現出新的繁榮。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課堂導入注:上圖為視頻“【知識解析】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截圖,如需使用,請插入視頻。觀看視頻“【知識解析】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一、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1.農業(yè)(1)輪作復種制:復種制是指在同一塊耕地上實行兩年三熟制、一年兩熟制、一年三熟制等,從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產量:漢代,每個勞動力年產糧食4320斤。唐代一年生產糧食4806斤,宋代6231斤,比漢代提高了44%,唐代提高了30%?!吨袊笸ㄊ贰に问贰纺纤巍じ@圖牛耕灌溉插秧收獲入倉揚場一、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1.農業(yè)
(2)經濟作物:棉花在內地開始栽培,到了元朝得到大力推廣。南宋棉毯
(3)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在遼夏金元統(tǒng)治之下,邊疆地區(qū)獲得進一步開發(fā)。漠北、東北、西北、云南等地的農業(yè)都有顯著進步。元·耕種的農夫西夏犁耕圖金·柜田圖一、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2.手工業(yè)(1)制瓷業(yè):宋朝,五大名窯;元朝,青花瓷、釉里紅元·青花瓷元·釉里紅宋代瓷窯分布圖一、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官窯南宋官窯窯址在今杭州一帶。據文獻記載,宋室南遷后,在首都臨安(今杭州),先后設立了兩個官窯,一是修內司窯,二是郊壇下窯。修內司窯與北宋汴京官窯、汝窯相似,都是紫口鐵足,都有蟹爪紋開片。此窯地迄今尚未得到證實,南宋官窯傳世器物以盤,碗、洗等圓器較多,器身有葵瓣、蓮瓣諸式,造型精細規(guī)整。汝窯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明代文人品評把它列為首位,因而汝窯有“天下第一窯”的美稱,汝窯窯址位于今河南寶豐清涼店,它主要為宮廷燒造青瓷,燒造時間不長,僅20年左右,所以傳世品不多。汝窯青瓷代表了宋代青瓷工藝的先進水平,是中國青瓷史上的最高峰。定窯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澗滋村及東西燕村一帶。從唐代時就開始燒制白瓷,至宋后期白瓷更是著稱于世。此外還在白瓷胎上涂罩高溫色釉,燒制出黑瓷、紫釉、綠釉以及白釉剔花等品種,并大量飾以花紋,因此定窯瓷器更加為世人所喜愛。哥窯相傳宋代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倆,都在龍泉(今屬浙江龍泉)建立窯廠,燒制瓷器,人們分別稱為“哥窯”和“弟窯”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但不見記載,窯址也沒發(fā)現,僅在相傳實物中被認定。傳世哥窯瓷器與南宋官窯瓷器具有一些相似特點,如胎色灰黑,足底露胎,釉面布滿大小開片,大開片裂紋處色深,小開片色淺,呈現“金絲鐵線”的特征。鈞窯鈞窯,即鈞臺窯,位于今今河南禹州一帶,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發(fā)揮到極致。雞心碗【知識拓展】一、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注:上圖為視頻“【知識解析】宋朝的瓷器”截圖,如需使用,請插入視頻。觀看視頻“【知識解析】宋朝的瓷器”一、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2.手工業(yè)(2)礦冶業(yè):“昔汴都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薄纤吻f綽“官賣石炭增二十余場,而天下市易務,炭皆官自賣?!薄端问肥池浿尽诽瓡x祠鐵人
①礦冶業(yè)在北宋手工業(yè)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開采量很大,首都東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燃料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一、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2.手工業(yè)(3)印刷業(yè):
藏書以宋刻為善,宋人之書,紙堅刻軟,字畫如寫……用墨稀薄,雖著水濕,燥無湮(洇)跡,所謂墨香紙潤,秀雅古勁,宋刻之妙盡矣?!~德輝印刷業(yè)的興盛有賴于經濟、文化、社會等各種條件的配合,所以印刷中心往往集中在造紙業(yè)發(fā)達、雕版材料易得、文人薈萃、經濟繁榮、人口稠密和書籍需求量大的地區(qū)。——《中國大歷史》宋朝印刷的魚玄機詩集泥活字板模型
印刷業(yè)是宋朝新興的手工業(yè),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普及,進一步帶動了造紙業(yè)的發(fā)展。課堂導入:遼宋夏金元的社會與經濟注:上圖為視頻“【知識解析】宋版書”截圖,如需使用,請插入視頻。觀看視頻“【知識解析】宋版書”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1.基層市場和各政權間貿易的往來
同州以二月二日與八日為市,四方村民畢集,……其值千緡至萬緡者?!猍宋、元]陳元靚《歲時廣記》(1)基層市場:宋朝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高峰。為大眾服務成為商業(yè)的主流,基層市場蓬勃涌現。
宋代設鎮(zhèn)的標準是“民聚不成縣而有課稅者為鎮(zhèn)”,這些鎮(zhèn)大多是一定區(qū)域范圍內的商業(yè)中心,有的鎮(zhèn)還同時是手工業(yè)生產的中心。
鄉(xiāng)村集市稱草市,或隔一日,或隔三五日一開,廣大農民和手工業(yè)者通過市把自己剩余的農副產品轉化為商品,買回所需要的生產工具或生活日用品。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1.基層市場和各政權間貿易的往來往來宋遼夏榷場分布圖宋金榷場分布圖(2)榷場:宋與遼夏金各政權之間的經濟往來十分密切,不僅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榷場是沿邊境一線的指定地點,在官方的管理和監(jiān)督下,分屬不同并立政權的商人進行貿易的場所,類似于現在的海關。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2.鑄幣量劇增和紙幣的使用①宋朝所鑄銅錢不斷流入遼、夏等地區(qū),同時軍費浩瀚,政府企圖通過沿邊路分鑄發(fā)鐵幣達到增加支付手段和防止銅錢流入遼夏地區(qū)。
②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商品交換規(guī)模不斷擴大,以銅錢這種低值賤金屬鑄幣為主體的貨幣體系缺乏足夠的支付能力,政府為了解決錢荒問題,不斷擴大銅錢鑄造額。宋朝銅錢鑄造量宋太宗至道年間(995年—997年)80萬貫宋真宗景德末年(約1007年)183萬貫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506萬貫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300萬貫宋·慶歷重寶銅錢(1)鑄幣量劇增原因: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2.鑄幣量劇增和紙幣的使用依據材料分析北宋交子出現的原因及發(fā)展變化?
初,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其后,富者貲(資或財)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大中祥符末,薛田為轉運使,請官置交子務,以榷其入?!煳纾t從其請,始置益州交子務?!独m(xù)資治通鑒》卷36原因:商品經濟發(fā)展,鐵錢不利于貿易。變化:民間金融——官方管理。南宋紙幣發(fā)行量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100萬貫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年)240萬貫宋寧宗嘉定年間(1208-1224年)2300萬貫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6500萬貫(2)北宋交子出現北宋中期貨幣使用區(qū)域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2.鑄幣量劇增和紙幣的使用元朝最早發(fā)行的紙幣忽必烈中統(tǒng)元年(1260)頒行的中統(tǒng)元寶交鈔,面額從十文至兩貫文不等。元朝時,共發(fā)行了五種紙幣,取代宋朝的交子、會子和其他割據政權發(fā)行的紙幣,流通全國。
元朝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作為主幣發(fā)行,加上大一統(tǒng)帶來的穩(wěn)定局面和交通系統(tǒng)的發(fā)展,都推動了商業(yè)的發(fā)展。(3)元代紙幣發(fā)行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小組合作探究建議將此活動設計打印出來,讓學生課上或課下完成。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3.海外貿易的活躍
(1)原因:兩宋時期,絲綢之路被金、夏等所阻,對外貿易集中在東南沿海的海路進行。
(2)表現:
出口貨品:絲綢、瓷器、茶葉、銅器、鐵器、漆器、紙張。
進口貨品:香藥、犀角、象牙、珠寶、木材。
主要港口:廣州、泉州、明州等
(3)意義:增加政府收入。宋朝海外貿易圖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3.海外貿易的活躍
刺桐(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在這里……商貨寶石珍珠輸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議。——馬可·波羅元朝海陸交通(4)元滅宋之后,繼承了宋朝發(fā)達的海道貿易,貿易地區(qū)東起今菲律賓諸島,經過印度尼西亞諸島、印度、遠涉波斯灣沿岸、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海船制造也有很大發(fā)展。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4.城市的繁榮
(1)北宋東京和南宋臨安人口多時均超出百萬,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娛樂活動豐富多彩。
(2)元朝恢復臨安的舊稱杭州,被稱為“世界最富麗名貴之城”。
(3)元大都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元大都城復原平面圖北宋娛樂場所——瓦子二、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知識拓展】北宋建都開封的原因?①靠近大運河,江南與中原地區(qū)航運樞紐。②物資供應充足,中央政府獲得足夠的財政收入,供給首都龐大的駐軍和人口。
繁榮的表現南門大街以東,南則唐家金銀鋪,溫州漆器什物鋪。至州橋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驛相對,梁家珠子鋪,余皆賣時行紙畫、花果鋪,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過橋即投西大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戶,銀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飯,熟羊肉鋪。向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藥鋪。——【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宋朝主要城市三、經濟重心南移1.經濟重心南移觀察圖片,分析經濟分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西漢經濟分布唐朝經濟分布東晉南朝經濟分布宋朝經濟分布經濟分布逐步從北向南,宋朝,完全集中于南方。經濟重心的南移過程(1)唐中葉以來:南方經濟實力逐漸超過北方;(2)北宋:經濟對南方依賴大,戶口南多北寡;(3)南宋:北宋滅亡后,人口南遷,進一步奠定南方經濟重心地位,諺語稱“蘇湖熟,天下足”;(4)元朝:南北經濟差距繼續(xù)擴大。三、經濟重心南移2.經濟重心南移完成表現
(1)人口:魏晉南北朝以來,全國經濟重心出現了南移的趨勢。從漢朝到宋朝,南方人口不斷增加。宋朝時,北方人口僅有4762026戶南方人口卻有11208046戶。三、經濟重心南移2.經濟重心南移完成表現
(2)耕地面積:據《文獻通考》記載,北方6路合計有143萬余頃耕地,南方是315萬頃,北宋中葉宋祁說“江浙二方,天下仰給”。南宋初年陸游引用當時的農諺說:“蘇湖熟,天下足”,就是東南農業(yè)經濟地位舉足輕重現實的反映。
(3)財政收入:北宋時期,國家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來自淮河以南地區(qū)。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運送糧食六百萬石,絲綢、茶葉等物品也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京城。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朝占領,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南方地區(qū)在相對和平的環(huán)境中經濟持續(xù)發(fā)展,支撐了南宋半壁江山。三、經濟重心南移3.元朝的河運與海運元文宗天歷初年的歲入分布江浙行省37.1%河南江北行省21.39腹里18.75%江西行省9.6%湖廣行省7%云南行省2.3%陜西行省1.9四川行省1.96%遼陽行省0.6%甘肅行省0.5%為解決北方的糧食不足,元政府自1283年起,每年從江南地區(qū)北運大批糧食。由海上運到大都的糧食最高達330萬石,幾乎由江浙負擔;由運河北運的糧食在500多萬石。元朝運河、海運路線圖三、經濟重心南移4.文化的進步
北宋時,南方人在全國統(tǒng)一的科舉考試中優(yōu)勢明顯,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額,分別錄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帶尤其成為人才集中的地區(qū)?!練v史趣聞】
北宋后期,科舉考試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許北方五路分別考試,單獨錄取,以維持南北地區(qū)間取士人數之大體均衡。明宣德年間,科舉考試正式實行南北分卷錄取制度:應天及蘇、松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歸入南卷;順天、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歸入北卷;一些文化較落后、士子登第困難的地區(qū)歸入中卷。每錄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岳麓書院三、經濟重心南移4.文化的進步
古者江南不能與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閩二浙與江之西東,冠帶詩書,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容齋四筆·饒州風俗》宋代詩人分布圖唐代詩人分布圖說明東南文化水平與京、洛相抗衡。三、經濟重心南移4.文化的進步
宋代位于宰相之職者有134人,浙江24人,居全國首位。福建18人,居全國第三位,江西16人,江蘇6人。東南籍貫宰相幾乎占總數一半。宋代詞壇有明確籍貫可考的詞人867人,東南詞人幾乎占到三分之二。——《中國大通史》
……(北宋)自進士科一并之后,榜出多是南人預選,北人預者極少。自哲廟(宋哲宗)以后,立齊、魯、河朔五路之制,凡是北人皆別考,然后取人南北始均?!R端臨《文獻通考》(卷三二)
說明北宋時,南方人在全國統(tǒng)一的科舉考試中優(yōu)勢明顯。三、經濟重心南移【知識梳理】朝代表現特征規(guī)律魏晉南北朝(永嘉南渡)初步形成稻麥兼種、水陸互補的作物體系,耕地面積和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發(fā)展,出現了擁有上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江南得到初步開發(fā)古代中國經濟重心南移,一是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二是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中唐以后(安史之亂)南方經濟繼續(xù)加速發(fā)展,逐漸趕上北方南方經濟總量基本持平南宋時期(靖康之變)經濟上南強于北的局面完全確立,南方正式成為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古代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階段(標志)和規(guī)律三、經濟重心南移【合作探究】經濟重心的南移帶來了哪些影響?(1)對我國交通貿易的影響。由于經濟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發(fā)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現在都受益匪淺。(2)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人口的遷移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經濟重心由北向南轉移,而經濟重心的南移又反過來促使北方人民進一步南遷。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3)對人才教育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導致了人才教育的相應變化。(4)對民族關系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使我國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遷,使游牧民族和漢族有了更深更廣泛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民族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的發(fā)展。四、社會生活的變化1.門第觀念的淡化和社會的流動宋朝社會階層皇帝特權階層(貴族、品官)良人階層(主戶、客戶、商人)賤民
“為國之計,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戶;又招誘客戶,使之置田,以為主戶?!?/p>
——《宋文鑒·民議》(1)社會階層流動①制度:科舉、軍功②經濟:穩(wěn)定政府直接控制的勞動力和賦稅來源。
原因四、社會生活的變化1.門第觀念的淡化和社會的流動“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第一》“不顧門戶,直求資財”——蔡襄(2)門第觀念淡化四、社會生活的變化2.社會成員趨于平等
農民租種地主土地,宋朝政府要求地主與佃戶必須要訂立契約?!移团c主人的關系也不再是奴婢人身依附關系,而是經濟意義上的雇傭關系。——吳鉤《宋:現代的拂曉時辰》依據材料分析宋代勞動者境遇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契約觀念增強,賤民階層減少,家仆雇傭化。四、社會生活的變化3.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相對松弛
“凡雇覓人力(男傭)、干當人(雜役)、酒食作匠(廚師)之類,各有行老(各行各業(yè)的頭兒,兼為人介紹職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制定員工數字時代的協(xié)作與情緒智商培訓計劃考核試卷
- 生態(tài)旅游與可持續(xù)旅游業(yè)發(fā)展考核試卷
- 海洋工程結構設計考核試卷
- 地理環(huán)境與社會發(fā)展考核試卷
- 標準化服務在影視版權保護中的實踐考核試卷
- 煙草批發(fā)商產品安全標準考核試卷
- 文具行業(yè)的數據分析與應用考核試卷
- 云母制品在運動場地材料的應用考核試卷
- 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考核試卷
- 牛的飼養(yǎng)飼料資源高效利用與政策效應監(jiān)測評估體系建設研究考核試卷
- 幼兒園獲獎公開課:小班語言活動《熊寶寶的小芽芽》課件
- 走進現代舞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學
- 《電子束輻照》課件
- 《慢性支氣管炎》課件
-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課件
- 《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課件
- 2024年浙江省《輔警招聘考試必刷500題》考試題庫及答案【考點梳理】
- 2024年05月江蘇省昆山鹿城村鎮(zhèn)銀行2024年社會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讀
- 《小王子》數字故事
- 甘肅省英語中考試卷及解答參考(2025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