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_第1頁
出師表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_第2頁
出師表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_第3頁
出師表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_第4頁
出師表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出師表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教學目標】

1、關于親賢遠佞等建議。

2、體會諸葛亮在“表”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談論為主兼用敘事、抒情。

4、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以中國古代智謀之士的故事引出……在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我們耳熟能詳?shù)牟胖堑幕聿挥嬈鋽?shù)……(由學生舉例導入)

以學生了解到的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傳奇中的諸葛亮的事跡、形象導入。

以杜甫的《蜀相》及陸游的《書憤》導入。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書憤》)

二、解題

1、: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玡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三國時聞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年隱居隆中(今湖北襄陽西),劉備三顧茅廬,他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蜀漢政權建立后,任丞相。劉備死后,諸葛亮輔佐后主劉禪,主持國家軍政大事。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有利于當?shù)亟洕⑽幕倪M展。曾屢次出師伐魏,爭取統(tǒng)一中國。著有《諸葛亮集》。

2、文體: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

3、背景:建興(后主劉禪年號)五年(227年),諸葛亮出師伐魏,臨行時,寫這個表給劉禪。

三、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

四、對比解釋閱讀課文,了解大意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口頭翻譯課文。

其次課時

一、第一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爭論。

⑴為什么說“此誠危險存亡之秋也”?(客觀)

⑵當時的有利條件是什么?(主觀)

⑶諸葛亮向劉禪提出了什么建議?(“開張圣聽”)

⑷提出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什么?

4、小結:論述當時的嚴峻形勢,提出了廣開言路的建議。

二、其次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爭論。

提問:在本段提出了什么建議?如何詳細執(zhí)行?

4、小結:提出嚴明賞罰的建議。

三、第三、四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爭論。

⑴諸葛亮向劉禪舉薦了哪些人?這些人具有怎樣的特點?

⑵舉薦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親賢有什么好處?

4、小結:

諸葛亮向后主薦賢,考慮周密。

四、第五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爭論。

⑴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第1句。

⑵“每與臣論此事”中“此”指代什么?

第1句。

⑶“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的主要條件是?

“親賢臣,遠小人”。

4、小結:從總結歷史教訓中提出親賢遠佞的建議。反復吩咐,說明自己推舉賢能,旨在興復漢室。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1~5段,熟讀第6段。

2、歸納虛詞“而”、“以”的用法和意義。

第三課時

一、第六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遂許先帝以驅馳:用。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此,那。

3、研讀,爭論。

⑴說明自己身份的詞語(句子)?

(“布衣”)

⑵當時自己的志趣是什么?

⑶諸葛亮“感謝”的緣由是什么?

⑷哪句話高度概括了與先帝患難與共的歷史?

4、小結:自敘本志及先帝“三顧茅廬”之恩。

二、第七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爭論。

⑴“夙夜憂嘆”的緣由是什么?

⑵哪些句子說明北伐的時機已經成熟?

⑶“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4、小結:本段再敘承受先帝“托付”,“夙夜憂嘆”,慘淡經營的苦心。首先追敘白帝城托孤一事,用“臨崩寄臣以大事”提挈全段。接著表達“受命以來”的心情和行動。然后著一“今”字,從追敘往事轉入出師的正題。末了用“報先帝,忠陛下”收結這一層意思,表達了鞠躬盡瘁之情。末句為補筆,再說出師后國內政事的安排,強調了郭攸之等人的職責,又一次啟發(fā)后主重視親賢納諫。

三、第八、九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爭論。

⑴第一句照顧上段哪一句?

“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還于舊都?!?/p>

⑵其次句前半句照顧上段哪一句?

“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⑶其次句后半句照顧第一段哪一句?

“開張圣聽”。

⑷第九段表達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感情?

說明臨行之前百感交集,無限依戀之情。

4、小結:第八段明確指出出征者、留守者的職責,并突出了對后主本人的勸諫。篇末的“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當然集中地表達了諸葛亮最劉氏父子的無限忠誠,但這“涕零”中也隱含著他對國內政局的擔憂,對劉禪能否接受建議,修明內政的擔憂,透露出他簡單沖突的心情。

四、全文總結歸納

1、理清文章的構造。

第一局部(1~5)分析當前形勢,勸勉劉禪繼承先帝遺志,并提出三項建議。

其次局部(6~7)關于出師這一決策的說明。

第三局部(8~9)歸納全篇主旨。

2、提問:

諸葛亮向劉禪所提建議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明確:廣開言路是前提,執(zhí)法公正是關鍵,而親賢遠佞是核心。

3、中心愿思:

本文以非常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復勸勉劉禪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也表達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頑強意志和對先主感恩圖報的一片深情。

4、寫作特點:

以談論為主,兼用敘事和抒情。

5、介紹后世有關《出師表》的聞名詩句。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凜然《出師表》,一字不行刪。陸游《感狀》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解釋以下各句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

⑴誠宜開張圣聽。

⑵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⑶先帝不以臣卑劣。

⑷由是感謝,遂許先帝以驅馳。

3、查閱有關諸葛亮的資料,結合自己學習《空城計》《出師表》的體會,圍繞“諸葛亮”這個話題,寫一篇小論文或小隨筆。

出師表優(yōu)秀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學問與力量:

1.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讀準字音、了解內容大意。

2.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提取關鍵語句,理清文章思路。

3.引導學生體會懇切的言辭所表達的真摯厚重的感情,體會“表”這種文體的抒情顏色。

過程與方法:

1.講解背景和疏通文意結合。

2.反復誦讀。

3.設置關鍵問題,小組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分析文章詞句及背景學問,理解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流露出的沖突困難之感,從而理解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反復誦讀,積存文言字詞,了解文章內容。

2.體會懇切的言辭所表達的真摯厚重的感情。

教學難點:

分析文章詞句,理解諸葛亮的“難”,從而理解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教學策略

《出師表》作為一篇傳誦千古的表文,除了落實字詞釋義,還應當從對原文語句的反復品讀中體會諸葛亮的思想情感。學生有《三國演義》的閱讀閱歷或者電視劇的觀看體驗,對諸葛亮的”才智應當有所了解,但對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與“士為知己者死”的價值觀,并不肯定能理解。

本課主要采納朗讀法、賞讀評議法等教學方法,對《出師表》字句進展賞析,此外補充相關背景學問,具體梳理內容。通過朗讀體會諸葛亮言辭的懇切,勸諫和出師的困難,從而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力求生成更立體的文學感受。本課應著重于拓寬學生文言素材閱讀視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是通過反復誦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重點文言詞句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溝通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進展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教師補充相關背景學問,激發(fā)學生對文言素材的理解,培育他們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的力量。

四、教學過程

1.預習作業(yè):

一字一句抄寫《出師表》,翻閱資料結合自己的理解形成譯文,對字詞釋義提出疑問;品評文章最終一句話:“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敝T葛亮究竟言了些什么?為什么寫到最終他會臨表涕零,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

2.課上提示學生讀準重點文言詞語的讀音,并在書中標注:

裨(bì)補闕(quē)漏性行(xíng)淑均行(háng)陣和諧

庶竭駑鈍(shùjiénúdùn)以彰(zhāng)其咎(jiù)陟(zhì)罰臧否(zāngpǐ)

崩殂(cú)侍(shì)衛(wèi)咨諏(zōu)郭攸(yōu)之費祎(yī)夙(sù)夜

(一)情境導入

導語:今日我們來學習《出師表》,在預習這篇課文時,同學們提出疑問:為什么諸葛亮在表文結尾說“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今日我們就圍繞這個句子來綻開理解。

展現(xiàn)課件“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設計意圖】在預習翻譯的根底上,引出對關鍵句的解讀,激發(fā)學生的思索。

(二)感知學習

1.默讀課文(1~5自然段)諸葛亮“言”了些什么?

同學回答下列問題,大致梳理文意。教師適時落實字詞并板書要點。

教師引導學生:課文中摘引原句,說清晰諸葛亮所言的主要內容,語言要簡潔明白。

要點:宜開張圣聽;昭平明之理;宮中之事,悉以咨之;營中之事,悉以咨之;親賢臣,遠小人。

2.請把這幾條意見進一步綜合歸納,思索:諸葛亮是從哪幾個方面提出建議的?其中最關鍵的是哪一條?為什么?

明確:三個方面的建議:

1.廣開言路;

2.賞罰公正;

3.親賢遠佞。

其中最關鍵的是親賢遠佞。由于劉禪是個比擬昏庸、簡單受身邊佞臣蠱惑的君主,如不親賢遠佞,就會消失“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偏私,使內外異法”等狀況,再好的方針、政策也不能貫徹執(zhí)行。其中“親賢”更重要,“開張圣聽”是不能只聽身邊小人的讒言,對賢臣更是要“親之信之”,要“咨諏善道,察納雅言”等,這些都是開導劉禪要“親賢”。

3.給出“表”的概念,交代文章背景。

針對以上總結的內容,諸葛亮為什么會涕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諸葛亮的情感。

(三)內容探究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小組內、班級內爭論。

再讀課文,聯(lián)系補充背景素材,思索、爭論、溝通。

1.分析原文語句: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未半、中道背后的含義)

2.分析原文語句:益州疲弊,此誠危險存亡之秋也。(疲弊、危險存亡的局面在哪些背景中可以看出?)

補充背景材料: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公元221年,劉備建漢;公元222年,孫權建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公元222年,劉備為報東吳殺害關羽之仇,不顧諸葛亮、趙云等人的勸阻,與吳國在猇亭一戰(zhàn)(即《三國演義》“火燒連營三百里”),兵力大損,敗走白帝城,次年病死。吳國奪取了荊州大局部地區(qū)。

當時三國的局勢:

益州豪強及南方夷族發(fā)動叛亂。

魏國堅固地掌握著全國的中心地區(qū)黃河流域,政治、軍事、經濟上占有明顯優(yōu)勢。

吳國掌握著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經濟力氣比擬雄厚。

3.追問:在此種危險狀況下可不行以不出師北伐?

給出背景材料:白帝托孤。

劉備:“朕得意丞相,成其帝業(yè),何期智術淺陋,不納丞相之言,自取其敗,羞回成都與丞相相見。今日病已危篤,不得不請丞相托以大事也?!?/p>

劉備:“‘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薇敬c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與卿等中道而別也?!?/p>

劉備:“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業(yè)。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p>

諸葛亮:“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

劉備(對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p>

劉備遺詔: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聯(lián)系原文語句分析: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小結:以上內容和背景可以總結出“出師難”。

4.諸葛亮的勸諫之難。

前文我們分析過,蜀漢當時處于益州疲弊的局面,但又有先帝托孤之事,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一旦出師,先不說伐魏能否成功,大本營的安定就夠讓諸葛亮擔憂的,因此在出師之前反復吩咐。此時此刻的諸葛亮內心多么焦慮困難?。?/p>

小結:以上內容可以總結出“勸諫難”,再和前面的“出師難”結合起來看,不難體會到諸葛亮在表文完畢之時為何會“臨表涕零”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我們在《出師表》中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境況困難,在沖突中掙扎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而不是隆中一對天下就三分,羽扇一揮檣櫓就灰飛煙滅的神。

5.帶著對諸葛亮情感的體會,再讀課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更好地分析諸葛亮的情感,學會運用精練的詞語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導學生觸及文章的核心局部,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與“士為知己者死”的價值觀。

(四)總結

總結寫作特點:本文主要特點是談論、表達、抒情相結合,這種把真摯感情融于談論、敘事之中的表現(xiàn)手法值得借鑒。

完畢語:一個個后來者,讀《出師表》時扼腕嘆息、仰天長嘆或緘默思索。他們中有岳飛,有杜甫,有陸游,有文天祥,他們讀《出師表》就像受到一種莊重的呼喚。為他的凜然正氣所感召,為他的忠義之舉而感動,為他的淡泊之志所凈化,帶著這些人以及你對諸葛亮《出師表》的理解,讀熟并齊誦《出師表》。(課件出示:岳飛手書《出師表》和杜甫、陸游、文天祥的詩句)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更好地把握本文寫作特點,感受《出師表》和諸葛亮的精神對后世的影響。

(五)布置作業(yè)

閱讀批注梁衡《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深思》。(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自讀課本》七年級下冊)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思索、批注的過程,進一步體會諸葛亮的形象,培育獨立閱讀,歸納要點、闡述觀點的力量。

出師表優(yōu)秀教學設計3

【教學設想】

這篇文章的寫作風格卻又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應用文迥異,以懇切的言辭,表達了真摯厚重的感情。多數(shù)學生是喜愛這篇課文的。除文中少數(shù)語句必需由教師解釋外,絕大局部語句可以讓學生對比注解,相互啟發(fā),自行弄清大意。但文章內容上的重點究竟是什么,學生往往把握不??;對于諸葛亮是怎樣突出他的論述重點的,學生更難以體會得深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把課文的重點、難點化成若干足以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并把這些問題按合理的挨次編排,進而把學生的閱讀思索活動導向深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才智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的杰作,文章質樸真誠,志盡文暢,為后人所仰慕。今日,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杰作。

二、釋題,思索下面幾個問題

1、“表”這種文體的一般內容和作用。

明確:“表’’的一般內容是談論和敘事,往往帶有抒情顏色。它是古代奏議的一種,常用于向君主陳述對國家大事的意見、建議等。

2、“出師表”該如何理解呢?

明確:在出師前對國家大事的意見、建議。

3、本文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的?

明確:寫于蜀漢建興五年蜀漢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當時蜀漢已從猶亭戰(zhàn)役的慘敗中恢復過來,既與吳國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亂,所以諸葛亮打算北上伐魏。

4、諸葛亮寫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盼望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wěn)定的前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規(guī)劃得以實現(xiàn)。

三、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

要求:學生仔細聽讀,留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兩遍。

要求:讀準字音,盡量讀好句中的停頓。

3、正音:

崩殂(cú)侍衛(wèi)(shì)陟罰臧否(zhìzāngpǐ)費棉(yī)郭攸(yōu)之性行淑均(xìngxíngshūjūn)行陣(háng)以遺陛下(wèi)裨(bì)補闕(quē)漏夙(sù)茍全(gǒu)庶竭駑鈍(shùjiénǔdùn)猥(wěi)斟酌(zhēnzhuó)以彰(zhāng)其咎(jiù)咨諏(zōu)遺詔(yízhào)傾頹(qīngtuí)

4、朗讀課后練習一中列出的長句子。

方法:讀讀,議議,請學生說說每句話的大意。

5、齊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留意句中停頓,盡量讀得流利。

四、請在課文中摘引原句,說說諸葛亮對國家大事提出了哪些意見和建議

明確:

1、宜開張圣聽。

2、昭平明之理。

3、宮中之事,悉以咨之。

4、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5、親賢臣,遠小人。

6、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五、請把這六條意見進一步綜合歸納

思索:諸葛亮是從哪幾個方面提出建議的?其中最關鍵的是哪一條?為什么?

明確:四個方面的建議:

1、廣開言路;

2、賞罰公正;

3、親賢遠佞;

4、勵精圖治。

其中最關鍵的是親賢遠佞。由于劉禪是個昏君,簡單受壞人蠱惑,如不親賢遠佞,就會消失“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偏私,使內外異法”等狀況,再好的方針、政策也不能貫徹執(zhí)行。而“親賢”更重要?!伴_張圣聽”,對賢臣“親之信之”,要“咨諏善道,察納雅言”等,都是開導劉禪要“親賢”。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對比書上解釋,試著口譯全文。

其次課時

一、提問

本文是諸葛亮為北上伐曹而給劉禪上的奏疏。論理應當首先提出興兵北伐的懇求,接著說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等內容。但本文只在第七、八兩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其余內容都與北伐無直接關系,而只是對劉禪提出勸說和建議,這是不是文不對題?為什么?

明確:這絕不是文不對題,而是由于諸葛亮此次上表雖然是為了請命出征,但主要意圖卻在于勸諫劉禪“內修政理”,并向他提出有關的建議。依據史料,我們知道,劉禪一貫平凡無能,朝政事無巨細,都由諸葛亮負責處理。此次諸葛亮出師北伐,勢難匡誤救失,對國內政局是很憂慮的,因此他只有提出建議并薦人自代。這正是針對蜀國當時朝廷形勢而定的。

二、提問

以上我們分析出的這些建議都是在文中第1、2、3、4、5、8這幾段中陳述的,那么,6、7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1、朗讀第6、7段。

2、學生口頭翻譯第6、7段。

3、爭論第6、7段的大意。

⑴第6段是追懷先帝知遇之恩,概括寫自己不顧危難,二十多年來以效忠先帝為己任。

⑵第7段側重寫先帝托孤后,五年來自己竭忠盡慮地詳細謀劃。

4、明確作用:這兩段的作用在于說明此次出師伐魏乃秉承先帝遺志、事在必行之舉,同時也是“我”竭盡忠誠,責無旁貸的職分。

三、再次朗讀第6、7段

思索:這兩段和全文關系是怎樣的?即出師伐魏與修明政治的關系是怎樣的?

明確:

1、從本文寫作的背景來看,“修明政治”是早在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提出的一整套戰(zhàn)略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局部,現(xiàn)在重新提出,目的在于為出師伐魏制造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使北伐無后顧之憂,所以關系是非常親密的。

2、作為談論文來看,出師伐魏事在必行,正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