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哲學芻議_第1頁
語文教育哲學芻議_第2頁
語文教育哲學芻議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語文教育改革風起云涌,語文教壇名家輩出,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顯示出勃勃生機。然而近年來,曾經開風氣之先的語文教學改革竟變得沉寂,教育的發(fā)展遇到了語文的瓶頸。教學中的少慢差費現象并非個別,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苦苦思考,企盼語文教壇梅開二度,語文教改的第二個春天來臨。語文教學改革成為今天的局面,語文教育工作者明確意識到:語文教育事業(yè)要繼續(xù)向前發(fā)展,需要理論上的突破,需要科學的語文教育理論上的指導。而當前理論上的分歧,不可能給實踐以有力的指導。于是,有人發(fā)出這樣的疑問:“語文教學是什么?語文教學干什么?現在仍然在扯皮。把語文教學看作是文學教育,看作是文化教育,看作是美學教育,看作是政治教育,看作是道德教育,看作是思想教育的議論與作法,真是說不清,道不完?!苯裉?,語文教學實踐的發(fā)展,語文教育的一些理論已經明顯暴露出指導上的無力,觀念陳舊、理論滯后。比如,語文學科的性質,由50年代的政治性、思想性到80年代的工具性。雖然工具性的提出,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活力,使語文教學擺脫了政治的附庸、斗爭的工具和地位,推動了語文教育的發(fā)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工具性已越來越顯得捉襟見肘,無法解釋蘊含于其中的人的情感、個性、意志等因素的存在。于是人文性應運而生,并已成為共識。人們日益深刻地認識到:語言不是鋤頭、鐮刀之類純粹供人使用的工具,它是屬于人的東西,與人的心靈相溝通。然而,人文性畢竟是在交了一筆巨額學費之后的醒悟,已是亡羊補牢。更重要的是,交學費后,我們應該明白:語文教育的發(fā)展再也經不起今天種觀點,明天一個口號的折騰,它必須有一個根本的支點,一塊堅固的基石。這塊基石就是哲學,語文教育哲學。語文教育領域中的許多問題,都有從哲學上作一番理論抽象的必要。當前的語文教育理論研究,根基不深,經驗描述占了很大比重。在一些問題的論述上,常常從現象出發(fā),規(guī)定“應該”的多,探討“為什么”的少,未能從根本上提高人們的認識。在一些問題的認識上,往往各執(zhí)一端,各立山頭。在對同一個問題的認識上,經常是今天你有一種觀點面世,明天我必有一種相反的提法提出,后天他一定會來一個綜合,和和稀泥。如在學校教育改革與語文教育改革的關系問題上,有人認為學校教育改革帶動語文教育改革,有人認為沒有各學科的改革就不可能有學校教育的改革,語文教育改革先于學校教育改革。議論紛紛。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未能從整體上進行辨證分析。所以,有識之士提出,從哲學高度研究語文教育,迫在眉睫。特級教師于漪在95年第6期《語文學習》撰文《弘揚人文,改革弊端》,提出語文教育“怎樣定位”的問題。湖南李海林94年在第4期《語文學習》上發(fā)表《橢園形------語文教育研究形態(tài)描述》一文,認為當前語文教育理論研究中,實踐論研究膨脹,本體論、工具論研究薄弱。并尖銳指出,語文教育的本體論研究中,第一缺乏理論深度,在重復前人的研究;“第二缺乏理論勇氣”,“打不起旗號,建立不起完整的理論體系”,“有價值的閃現著智慧的局部觀點、看法、主張和思考,基本上處于散兵游勇自生自滅的狀況?!表f志成在《語文教學通訊》92年5、6期上發(fā)表《科學化、現代化、中國化》一文,呼吁“要從哲學上研究語文教育?!碧岢觥罢軐W-----教育哲學------語文教育哲學,是語文教育理論的基礎。從根本上解決人們對語文教育的認識?!边@是實踐的必然反映,也是理論發(fā)展的重要契機。馬克思告訴我們:“一個民族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泵绹敶逃軐W家喬治?F?

奈勒有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哲學解放了教師的想象力,同時又指導著他的理智。--------那些不應用哲學去思考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膚淺的。一個膚淺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工作者,也可能是壞的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壞則每況愈下。”哲學,是智慧之學,用哲學的眼光審視語文教育,必然能夠使語文教育理論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教育基礎理論的發(fā)展為語文教育的哲學研究提出了理論基礎。近年來,教育理論研究向著縱深發(fā)展,教育理論內部不斷分化,新學科紛紛產生,一改過去一門教育學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教育經濟學、教育哲學、

教育文化學等一系列分支學科紛紛創(chuàng)立。有的學科以基本成型或初現雛形。教育哲學,作為一門分支學科,在我國以有幾十年的歷史,從二十年代第一部專著問世,到今天框架體系的基本形成,標志著教育哲學已經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為語文教育哲學的研究提供了系統(tǒng)的理論基礎。語文教育理論本身的發(fā)展,也為語文教育哲學的研究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以往,在語文教育理論中,教學論一花獨放,人們將語文教學法或教材教法當作全部的語文教育理論研究。語文教育實踐的發(fā)展,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發(fā)現:語文教育是一個廣闊的領域,教學法之外尚有一片寬廣的空間還是理論上的不毛之處。于是,人們紛紛將眼光投向這片荒蕪之地,研究的領域不斷擴大,新的學科相繼產生。到目前為止,語文教育理論內部,語文教育學、語文教育史、語文教育學法論、語文教育心理學、寫作教育心理學、語文教師能力學、語文教育美學、語文教育教書學等學科有的已基本建立起學科體系,有的也正在搭架之中。這些學生的創(chuàng)立,既極大地豐富了語文教育理論寶庫,給語文教育實踐以有力指導;也給語文教育哲學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語文教育哲學,作為語文教育理論中一門分支學科,它的形成和發(fā)展,需要以其它分支學科為基礎,如果說,其它分支學科是皇冠,語文教育哲學則是皇冠上的明珠,使皇冠熠熠生輝。語文教育哲學能否在語文教育學科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否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存在,關鍵在于是否具有獨立的研究對象。毛主席說:“科學研究的對象,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對于某一現象的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構成一門科學的對象。”語文教育哲學的研究對象,就是語文教育領域中的“特殊矛盾性”,它是語文教育哲學區(qū)別于語文教育理論中任何一門分支學科的主要根據。那么,這個“特殊矛盾性”是什么呢?是語文教育領域中思維與存在(即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這一研究對象的確立,是以哲學研究對象為基礎的。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教育是一個廣闊的領域,它正以它所特有的魅力“引無數英雄竟折腰”。從事語文教育工作的有識之士,都在這片廣闊天地辛勤開拓,精耕細作,結出了累累碩果,創(chuàng)立了許多分支學科。盡管尚有荒蕪之地急需開墾,但它不是哲學的目標,而是其它分之學科進軍的領域。象語文教師人才的成長,應由語文教師人才學研究;閱讀教學的規(guī)律。應由閱讀教學去研究。各個具體的領域,要由具體學科去研究。但是,各門分支學科,其理論的客觀性如何,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語文教育的實際?這就需要進行研究了。在具體問題的研究上,它雖然也有與其它分支學科相一致的地方,但研究的側重點絕不相同。比如語文學科的性質問題,語文教學論主要研究有哪些性質,語文教育哲學則研究語文教育所揭示的那些性質的客觀性、真理性,考察這些觀點與語文學科的實際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些觀點的實際價值。澄清學科研究的對象,可以分清對象與非對象,否則,如果將非對象的東西納入對象之中,就使對象的范疇過寬,容易與其它學科混淆;反之,將對象的東西排除在研究對象之外,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就缺乏完整性,只是半壁江山。具體說來,語文教育哲學研究:第一、語文教育的觀念、思想同語文教育實踐的關系,揭示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第二,研究語文教育的思想、觀念與整個教育實踐的關系。第三,研究語文教育與人或人類社會的關系。語文教育哲學是一門交叉學科、是哲學和語文教育學相結合的產物?,F代科學的發(fā)展,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交叉學科的產生。哲學作為一門理論學科,是一切科學理論的基礎,它與各門學科都存在著普遍的、必然的聯系,理所當然的,也包括語文教育學。因而,也就必然會形成一系列的哲學與其它具體學科的邊緣學科或交叉學科。語文教育哲學就是這樣一門學科,它是哲學和語文教育中各分支學科聯系的紐帶和橋梁。語文教育哲學是哲學在語文教育領域的應用,是一門應用哲學,它是從哲學的高度解釋和說明語文教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規(guī)律,探索語文教育與社會各領域的關系及作用,考察語文教育在人的形成與發(fā)展中的意義。因而,它是

哲學基本原理在語文教育中的應用。哲學,按其作用、任務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理論哲學和應用哲學;按其應用領域的不同,又可分為科學哲學、藝術哲學、法律哲學、教育哲學等。語文教育哲學是從屬于教育哲學的一門應用哲學。因為語文教育只是整個語文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語文教育的發(fā)展受到整個教育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教育哲學的基本觀點對語文教育哲學具有重要

的指導作用。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教育哲學是語文教育哲學與哲學的中介,三者的關系是:哲學------教育哲學-------語文教育哲學。語文教育哲學是一門微觀哲學。如果說哲學是宏觀哲學,教育哲學是中觀哲學,語文教育哲學則是微觀哲學。哲學,研究思維與物質世界的關系,揭示其規(guī)律;教育哲學,研究教育領域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并探討它們的規(guī)律;語文教育哲學則以研究語文教育中思維與存在(即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問題為己任,探討語文教育理論中的觀念、思想與語文教育的實踐及與其它關系的關系及其規(guī)律。語文教育哲學,橫跨哲學和語文教育兩個領域,是用哲學觀點研究語文教育。因而,語文教育哲學的研究,就有兩種思路:一是從哲學的觀點出發(fā)去論述語文教育,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探討語文教育領域里理論與實踐關系中的一系列問題,其體系是哲學的。但是由這一思路進行研究,切忌照搬哲學觀點,將哲學上的條條遠原原本本搬到對語文教育的研究中。一是從語文教育的基本觀點上升到哲學高度。這是從語文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出發(fā),用哲學觀點進行分析、概括。近年來,一些雜志上發(fā)表過一些用哲學觀點分析語文教育中某一具體問題的文章。就是這種思路的研究。例如《安徽教育學院學報》92年第1期登載李敦凱的文章《語文教學改革的哲學思考》。作者將語文教改當中的一些問題,從語文的形式與內容,學生指導,教法學法流派三方面進行哲學分析,使

語文教改中的具體問題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督鹘逃龑W院學報》93年第1期發(fā)表的許明亮的文章《語文教學中的辯證法》,就語文教學中的一些矛盾,運用辨證觀點進行分析。如教與學,行與神,死與活,同與異,蘩與簡,莊與諧等。進行辨證的分析,消除了人們在這些問題上的疑惑。用這種思路進行語文教育研究,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適用性,能夠及時解決語文教師的認識問題,直接為教學實踐服務。語文教育哲學的領域廣闊,內容繁復。為了便于研究,我們認為,可以將研究的內容劃分為三大塊:本體論、價值論和實踐論。本體論主要研究語文教育的本質及其存在的根據。中國語文教育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但語文教育的本質就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