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默寫試題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默寫試題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默寫試題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默寫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默寫試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默寫試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默寫試題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默寫試題日期:20xx年X月七年級下冊古詩文默寫提示型默寫:1.山際見來煙,。鳥向檐上飛,。(吳均《山中雜詩》)2.,彈琴復長嘯。森林人不知,。(王維《竹里館》)3.峨嵋山月半輪秋,。(李白《峨眉山月歌》)4.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李白《峨眉山月歌》)5.,散人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6.此夜曲中聞?wù)哿?,。(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馬上相逢無紙筆,。(岑參《逢入京使》)8.春潮帶雨晚來急,。(韋應物《滁洲西澗》)9.正是江南好風景,。(杜甫《江南逢李龜年》)10.蒼蒼竹林寺,。,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11.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趙師秀《約客》)12.江山代有才人出,。(趙翼《論詩》)理解型默寫:1.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表明詩人家住于山峰環(huán)繞、竹木茂盛的山中的兩句是,。2.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勢高峻的兩句是,。3.吳均《山中雜詩》一詩中,富有情趣的兩句是,。4.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詩人的活動的兩句是,。5.王維《竹里館》一詩中,寫夜靜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兩句是,。6.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點明遠游時令,敘寫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的一句是;明寫月映清江美景,暗點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7.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點明遠游路線,抒發(fā)依依惜別情思的兩句是,。8.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形容笛聲悠揚、深遠、飄忽不定情狀的兩句是,。9.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的兩句是,。10.韋應物《滁洲西澗》一詩中,表達詩人恬淡胸襟的兩句是,。11.韋應物《滁洲西澗》一詩中,蘊含詩人因多病無所作為的憂傷情懷的兩句是,。12.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隱寫“風景不殊,江河有異”的亂世時難的景況,表達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13.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幸會難得的心情的兩句是,。14.劉長卿《送靈澈上人》一詩中,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描寫竹林寺的景色氣氛,同時點明送別時間,且對仗工整的兩句是,。15.劉長卿《送靈澈上人》一詩中,寫靈澈辭別歸去,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兩句是,。16.趙師秀《約客》一詩中,描寫江南梅雨季節(jié)清新幽靜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襯托詩人孤寂、無聊心情的兩句是,。17.趙師秀《約客》一詩中,常被用來形容江南梅雨季節(jié)的清新幽靜的可愛景色的兩句是,。18.趙翼《論詩》一詩中說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學,一代有一代的詩人,后人可以超過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舊的兩句是,。19.趙翼《論詩》一詩中與“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含義相同的詩句是,。語境型默寫:(根據(jù)下列語境,寫出相應的詩文語句)1、站在長城腳下,遙想秦漢以來的戰(zhàn)場: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發(fā),江南春閨的遙望,故鄉(xiāng)柳蔭下的訣別……,征夫們期待的僅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蘭詩》中所寫的“,”。2、我只喜愛那生長在澗邊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樹叢上黃鶯頻頻鳴叫,把聲音分送給野外各種有耳無耳的生物。挑花聽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幾點粉淚,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劃線句子化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露臺,我就有眺望的舒適,一抹斜陽下,幾重青山外,遠行的人漸行漸遠,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劃線句子化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六朝山水詩在大謝、小謝手中時,大多還是繁縟之作,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曾只用短短四句詩,已經(jīng)很有唐人五絕的風味。就境界而言,寫出了王國維所說的“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請寫出這首詩園林與中國古典文學相互影響的的著名例子極多,比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許多描寫自己“輞川別業(yè)”的詩歌,都兼在文學創(chuàng)作與園林藝術(shù)兩方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shù)境界,其中一首名句是“?!?、在四川樂山市北約23公里的平羌小三峽是古代成都地區(qū)赴嘉州(今樂山)及經(jīng)水陸出川的交通要道,峽區(qū)河道蜿蜒。自平羌峽以下至樂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跡甚多,久負盛名,站在此地你會想起李白哪句詩“?!?、“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國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義:一表惜別,因楊柳飄悠,似有依戀之情。《詩經(jīng)》中“惜我往矣,楊柳依依”和無名氏《送別詩》中“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的句子,表示的就是這個意思。二表挽留,因“柳”與“留”諧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漢代文物專著《三橫黃圖》上有關(guān)“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的記述和唐代詩人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中的“”說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故借此祝愿客人隨遇而安。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