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經濟水產動物人工繁殖與放流課件_第1頁
第八章經濟水產動物人工繁殖與放流課件_第2頁
第八章經濟水產動物人工繁殖與放流課件_第3頁
第八章經濟水產動物人工繁殖與放流課件_第4頁
第八章經濟水產動物人工繁殖與放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

經濟水產動物人工繁殖與放流第八章

經濟水產動物人工繁殖與放流1本章內容第一節(jié)銀魚人工繁殖與人工放養(yǎng)第二節(jié)池沼公魚的引種與馴化第三節(jié)鱘魚的人工繁殖與放流第四節(jié)鰣魚人工繁殖與放流第五節(jié)鱖魚人工繁殖與放流第六節(jié)河蟹人工繁殖與放流本章內容第一節(jié)銀魚人工繁殖與人工放養(yǎng)2第一節(jié)銀魚人工繁殖與人工放養(yǎng)一、銀魚的分類和分布二、銀魚的生物學三、銀魚的人工繁殖四、銀魚的人工放養(yǎng)五、銀魚的捕撈第一節(jié)銀魚人工繁殖與人工放養(yǎng)一、銀魚的分類和分布3一、銀魚的分類和分布(一)銀魚的種類銀魚:屬鮭形目,胡瓜魚亞目,銀魚科。銀魚的分類地位:爭議較大,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分類標準。伍獻文認為銀魚終生保持幼態(tài)持續(xù)現象,主張把銀魚提升為目或亞目。有的學者以銀魚的外形特征為分類依據,有的則以成熟卵上的卵膜絲的數量和形態(tài)為分類依據。一、銀魚的分類和分布(一)銀魚的種類4銀魚有多少種說法不一,有的說有15種,有的說有20多種,根據資料整理如下表。科亞科屬種的數量銀魚科Salangidae新銀魚亞科Neosalanginae新銀魚屬Neosalanx8日本銀魚屬Salangichtys2大銀魚屬Protosalanx1銀魚亞科Salanginae間銀魚屬Hemisalanx2白肌銀魚屬Leucosoma2銀魚屬Salanx4銀魚有多少種說法不一,有的說有15種,有的說有20多種,根據5新銀魚亞科Neosalanginae的種類及其分布屬種分

布新銀魚屬Neosalanx短吻銀魚N.brevirostris香洲、汕頭、天津近太湖新銀魚N.pseudotaihuensis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安氏新銀魚N.anderssoni渤海、黃海沿岸至長江口喬氏新銀魚N.jordani鴨綠江口、碧流河寡齒新銀魚N.oligodontis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陳氏新銀魚N.tangkahkeii福建、廣東沿海太湖新銀魚N.taihuensis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銀色新銀魚N.argentia珠江日本銀魚屬Salangichtys小齒日本銀魚S.microdon綏芬河、圖門江石川日本銀魚S.ishikawai日本沿海大銀魚屬Protosalanx大銀魚P.chinensis渤海、黃海、東海沿岸長江、淮河中下游福建沿海新銀魚亞科Neosalanginae的種類及其分布屬種分6銀魚亞科Salanginae的種類及其分布屬種分

布間銀魚屬Hemisalanx前頜間銀魚H.prognathus鴨綠江口,山東沿海長江和甌江口短吻間銀魚H.brachyrostralis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甌江白肌銀魚屬Leucosoma白肌銀魚L.chinensis閩江,九龍溪,廣東沿海,廣西西江瑞氏白肌銀魚L.reevesis江淮,珠江銀魚屬Salanx有明銀魚S.ariakensis渤海、黃海、東海沿岸居氏銀魚S.cuvieri福建、廣東尖頭銀魚S.acuticeps閩江、九龍江、木蘭溪細銀魚S.gracillimus江淮一帶銀魚亞科Salanginae的種類及其分布屬種分7(二)銀魚的形態(tài)銀魚科魚類基本形態(tài):體小、細長,身體前部呈圓筒狀,全身無鱗或具排列稀疏的薄鱗,有脂鰭,尾鰭呈叉狀,具頜齒和舌齒,活體除眼球黑色,身體具少數黑色小斑點外,通體透明。目前暢銷于國內外市場的主要有:太湖新銀魚、大銀魚和寡齒新銀魚。(二)銀魚的形態(tài)81.外部形態(tài)(1)大銀魚(Protosalanxhyalocranius):屬大銀魚屬,本屬僅此一種。頭部扁平,呈三角形,吻端尖細,下頜比上頜長,上頜骨有一列細齒,舌面及下頜骨各有兩列細齒。鰓孔大,具假鰓,鰓耙短而稀。體無鱗片,僅性成熟的雄魚臀鰭基上方具1行臀鱗。體無側線。胸鰭具發(fā)達的肌肉基,腹鰭后至肛門前有透明的腹棱膜?;畹拇筱y魚通體透明,背鰭、腹鰭、臀鰭和尾鰭基部及鰭條上布有疏密不等的黑色素,尤以尾鰭黑色素濃密,身體腹部兩側各有一行黑色小斑點,死后身體變白。鰾長形,只有一室。雌魚開始產卵和雄魚排精時,雄魚心臟區(qū)才顯紅色。1.外部形態(tài)9(2)太湖新銀魚(NeosalanxtaihuensisChen):身體細長,腹鰭以前呈圓筒形,以后呈側扁。頭部扁平,吻部較短鈍,口裂小,且上頜較下頜短,上下頜骨各有一列細齒,舌面無齒。鰓孔大,鰓蓋膜前部與峽部相連。鰓耙尖銳稀疏。腹鰭后至肛門前有透明的腹棱膜,胸鰭扇形,肉質基柄發(fā)達。身體腹部兩側各有一行黑色小斑點,腹鰭無色素,尾鰭上下葉黑色。體白色,稍透明。(2)太湖新銀魚(Neosalanxtaihuensis10

2.大銀魚的內部構造(1)體腔大銀魚的腹部側壁肌肉沒有向下身展,未達腹面中線,所以體腔只有一層很薄的透明皮膜包裹,體腔前后貫通,體腔前部的心臟為一透明薄膜包圍,形成心腔。體腔內有體腔膜,肝胰臟,生殖腺等器官均有系膜連于體腔膜上。體腔后四分之一處的頂部緊貼脊椎下面有一條狀腎臟。2.大銀魚的內部構造11(2)骨骼系統(tǒng)銀魚雖屬硬骨魚綱,但學者們用硬骨軟骨雙染色技術染色和透明的研究結果,其成魚骨骼系統(tǒng)基本上為軟骨和膜質結構組成。脊椎、腦顱、咽顱和附肢骨骼均屬軟骨組織。腦顱為一個完整的軟骨顱,額骨、頂骨等均為透明軟骨,腦僅以一層薄的透明軟骨和上皮與外界相隔,外觀清楚可見腦的形態(tài)。脊椎骨共有60~69節(jié)。(2)骨骼系統(tǒng)12(3)消化系統(tǒng)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和腸??谘是惠^寬大,前頜骨、上頜骨各具齒一行,腭骨有齒2行,犁骨無齒。下頜骨和舌面具齒2行,舌前端游離,圓鈍。無胃,肝臟一葉,長條狀,位于體腔前端,覆蓋在腸的前部。外觀見不到胰臟和膽囊。(4)呼吸系統(tǒng)包括鰓和鰾。鰓弓4對,鰓絲羽毛狀。鰓蓋骨內有發(fā)達的假鰓。鰾一室,鰾內含無色液體。鰾管長,前鰾管連于食道,后鰾管連于體腔背側。(3)消化系統(tǒng)13(5)生殖系統(tǒng)雌魚生殖腺一對,兩側不對稱,左側卵巢位于腹腔背部,右側卵巢位于腹腔后背部,有系膜連于腹膜上。發(fā)育成熟的卵巢充滿腹腔,兩側大小相近。雄魚精巢一個,半月形,位于體腔右側后端,以系膜連于腹膜上。3.太湖新銀魚的內部構造與大銀魚基本相似(5)生殖系統(tǒng)14(三)銀魚的分布銀魚棲息于淡水、半咸水或海水中,有洄游、陸封兩種類型。銀魚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越南、朝鮮、俄羅斯等國家的近海和內陸水域。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沿岸及長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等都有銀魚的自然分布,其中太湖、洪澤湖、巢湖等是我國久負盛名的銀魚產地。(三)銀魚的分布15二、銀魚的生物學(一)食性1.大銀魚的食性仔魚(3厘米以內)階段:主要食物為輪蟲、無節(jié)幼體、原生動物及少量的硅藻、綠藻等。稚幼魚:以枝角類、橈足類為主要食物,腸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食物有象鼻溞、劍水溞、無節(jié)幼體和蝦的溞狀幼體等。成體:6~7厘米開始攝食小魚、小蝦;9~10厘米后則主要以小魚、小蝦為食,也攝食浮游動物。二、銀魚的生物學(一)食性16大銀魚捕食的魚類組成與水域小型魚類優(yōu)勢種群和適口性有關,群體密度大身體細長的種類在食物中出現頻率高。例如,太湖中太湖新銀魚出現頻率高,而柴河水庫亞洲公魚出現頻率高。大銀魚捕食的魚類組成與水域小型魚類優(yōu)勢種群和適口性有關,群體172.太湖新銀魚的食性終生以浮游動物為主要食物。仔魚階段:主要食物為輪蟲、無節(jié)幼體為食。幼魚:以枝角類、橈足類為主,腸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食物有長刺溞、象鼻溞、盤腸溞、劍水溞和漂水溞。2.太湖新銀魚的食性18(二)生長1.大銀魚的生長大銀魚與其它魚類一樣,在不同生態(tài)條件下生長率差異很大。其生長規(guī)律具有階段性:稚幼魚階段生長迅速,先是體長迅速增長,體長增長變慢后體重快速增長,直到生長拐點月齡之后,體長、體重增長速度趨向緩慢。此時生殖腺開始快速發(fā)育,到12月中旬,生殖腺發(fā)育成熟,主要由于生殖腺增大而體重增加明顯。12月下旬到笠年2月底產卵期,由于產卵、排精及體能大量消耗,體長、體重生長呈負值。(二)生長192.太湖新銀魚的生長生長規(guī)律與大銀魚相似,只是在時間上不一致。2.太湖新銀魚的生長20(三)繁殖1.大銀魚的繁殖(1)成熟規(guī)格大銀魚為一年生魚類,南北各水域均在當年10月底~11月開始成熟,12月均達到性成熟。成熟規(guī)格隨水域餌料條件和生長的個體差異所致。太湖大銀魚生殖群體:雌性全長9~27厘米,體重3.5~40克雄性全長9~21厘米,體重4~38克(三)繁殖21各水域大銀魚繁殖規(guī)格組成水域雌性雄性全長(cm)體重(g)全長(cm)體重(g)太湖9~273.5~409~214~38洪澤湖9~122.6~3.59~17.53.1~20.5白龜山水庫11.5~224.9~4510.5~215.1~25.8柴河水庫9.8~17.13.3~21.48.9~16.32.6~19各水域大銀魚繁殖規(guī)格組成水域雌性雄性全長(cm)體重(g)全22(2)性腺發(fā)育(2)性腺發(fā)育23(3)繁殖力各水域大銀魚繁殖力的比較繁殖力太湖白龜山水庫柴河水庫陡崖子水庫絕對懷卵量(粒/尾)3190~435805356~336416501~204627214~35425相對懷卵量(粒/克)524~15401046~1466583~2399895~1041(3)繁殖力繁殖力太湖白龜山水庫柴河水庫陡崖子水庫絕對懷卵24(4)雌雄比例接近1∶1(5)性細胞成熟卵子:圓形,米黃色,直徑0.85~1.1mm,沉性,具卵膜絲。雄性精子:保持受精能力的劇烈運動時間一般為20~38秒。大銀魚精巢很小,精液量亦很少。通過測算,1毫升精液中約含精子12.148億個。(4)雌雄比例25(6)產卵期大銀魚的產卵期南北各水域類同,均在12月下旬至笠年3月上旬,盛產期在1月,高峰期一般歷時3~5天,次高峰1~2天。江淮流域,在冬天不結冰水域中,產卵水溫為2.4~5.7℃,北方在冰凍水域的冰下,產卵水溫為1.5~3.0℃。(6)產卵期26(7)產卵習性在淺水湖庫中,大銀魚多集中在有零星沉水植物或枯萎植物分布的庫汊內產卵。沒有植物的水域,多在水深1.5~2米沙礫底質處產卵。有水流產卵群體較為集中,產卵場里的雄魚多于雌魚。一般在傍晚和夜間出現產卵高峰,白天不產卵。根據卵巢不同時相卵母細胞的組成,大銀魚應屬于分批產卵類型;但在實踐中又沒有充分的證據說明它是分批產卵類型。(7)產卵習性27(8)胚胎發(fā)育胚胎發(fā)育的速度與水溫有關。發(fā)育積溫為5100小時度。4.9~9.1℃水溫,需26.5天孵出,初孵出的仔魚大小3.85~5.8毫米。3~5℃條件下,仔魚經過15~25天卵黃囊才能吸收完畢。(8)胚胎發(fā)育28(9)胚胎發(fā)育對生態(tài)的適應對溫度變化的適應大銀魚胚胎發(fā)育的適宜水溫范圍0.5~16℃,最適發(fā)育溫度4~10℃。發(fā)育的上限水溫不應超過18℃,水溫超過18℃雖能孵出仔魚,但畸形率高。適溫條件下溫差也不能太大,短時間溫差超過4℃會明顯影響孵化率。對鹽度變化的適應大銀魚的胚胎可在4.3‰以下的鹽度正常發(fā)育,其上限鹽度不能超過9‰,高于此鹽度雖可孵出仔魚,但畸形率高。鹽度高于18.2‰,則孵不出仔魚。(9)胚胎發(fā)育對生態(tài)的適應292.太湖新銀魚的繁殖長江中下游的湖泊如太湖、洪澤湖、陽澄湖、巢湖等的太湖新銀魚具有春季和秋季兩個產卵群體。而引種到云南滇池的則形成春、秋、冬三個產卵類群。2.太湖新銀魚的繁殖30(1)春季產卵群體產卵群體組成:以56~60mm體長組占絕對優(yōu)勢,體重0.5~1.45克,平均0.77克生殖腺的發(fā)育:6~10月生殖腺處于第I成熟期,11月初發(fā)育到第II期,11月下旬由II期向III期過渡,12月至笠年1月處于III期,生殖腺以第III期越冬。早春由III期向IV期過渡,3月下旬開始由IV期過渡到V期產卵。(1)春季產卵群體31繁殖力不同湖泊太湖新銀魚懷卵量的比較湖泊體長(mm)體重(g)絕對懷卵量(粒/尾)相對懷卵量(粒/克)范圍平均范圍平均范圍平均太湖59~64610.7~1.71.01200~228014961496洪澤湖55~67590.95~1.41.21076~294015761313巢湖54~63580.75~1.250.891160~207014961652滇池60~84661.2~3.21.71400~632030341597繁殖力湖泊體長(mm)體重(g)絕對懷卵量(粒/尾)相對懷卵32產卵期、產卵場產卵期:從3月中旬開始至5月中旬,4月中為盛產期。產卵水溫為8~25℃,盛產期水溫為11~16℃。產卵場:多在有水生植物、透明度較大的湖灣內,水深1~2米,底質為泥沙質。產卵習性產卵對水域條件要求不苛刻,清水或渾水、漲水或落水、晴天或陰雨天均可產卵,但湖風輕微、天氣晴朗的下午3~4時產卵較盛。有作者認為,日溫差較大是大批產卵的誘導因素。產卵期、產卵場33胚胎發(fā)育成熟的卵子呈圓形,卵經0.45~0.73毫米。卵沉性,沉落在湖底的受精卵,借助一端游離的卵膜絲,可緩沖風浪的攪動,有利于胚胎的正常發(fā)育。水溫10~23.5℃,孵化期8~3天。胚胎發(fā)育34(2)秋季產卵群體生殖腺發(fā)育:秋季仔魚孵出后至笠年5月,生殖腺處于第I期,6月部分處于第II成熟期,7~8月處于第II成熟期,之后向第III期過渡,第III~IV成熟期歷時較短暫,大約為一個月,9月中旬發(fā)育成熟開始產卵。秋季產卵群體的繁殖力:比春季群體稍小。其它:與春季群體相似。(2)秋季產卵群體35(四)銀魚種群的生態(tài)學特征1、對鹽度適應范圍廣可在海水、咸淡水和淡水中生活。在自然條件下,絕大部分銀魚科的魚類都存在洄游型和淡水定居型。在一定條件下,洄游型可變?yōu)榈ň有?,反之,淡水定居型又可變?yōu)殇в涡?。(四)銀魚種群的生態(tài)學特征362、對溫度適應范圍廣可在0~30℃或2~32℃的條件下生活。大部分種類具有適應低溫生活的能力。有的在北方隆冬時節(jié)冰下繁殖,有的在早春、深秋低溫季節(jié)產卵。在低溫條件下胚胎發(fā)育歷時長,孵化出的仔魚適應力較強,卵黃囊消化吸收較慢。仔魚有較長的混合營養(yǎng)階段,有利于仔魚的成活和生長2、對溫度適應范圍廣373、終生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除部分種類的成魚階段可捕食小魚蝦外,但小魚蝦可得性差時仍以浮游動物為食,表現出較強的食物可塑性。從水域生態(tài)條件看,浮游動物無疑是分布廣泛、群體密度大,一年四季可得而適口性好的營養(yǎng)豐富的餌料。這對銀魚生長發(fā)育和種群繁衍十分有利。3、終生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384、生殖腺成熟發(fā)育歷時較短銀魚從第II成熟期轉入第III成熟期發(fā)育到成熟產卵只需40~60天的時間,鯉科魚類一般需要6個月左右。生殖腺發(fā)育成熟短,體現在群體增殖速度快,具有適應種群持續(xù)繁衍的意義。4、生殖腺成熟發(fā)育歷時較短395、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強銀魚屬一年生魚類,一般個體成熟產卵后即行死亡。銀魚的繁殖力強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單位體重的懷卵量(相對懷卵量)要比一般魚類高,平均值通常在1100~1500粒/克體重;二是生殖周期短,仔魚孵出后經7~9個月又成熟產卵,也比一般魚類短得多。銀魚憑借強勁的繁殖力,可在一個水體里形成優(yōu)勢種群。5、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強406、種群結構簡單,群體數量消長變化快由于銀魚是一年生種類,群體組成非常簡單,漁獲物中只有當年群體。群體結構簡單的小型種類可在短期內出現群體數量消長的明顯變化。6、種群結構簡單,群體數量消長變化快41三、銀魚的人工繁殖(一)親魚的捕撈、選擇1.親魚的捕撈宜在產卵場及其附近捕撈親魚,這樣才能獲得成熟度好、數量充足的親魚。太湖新銀魚可用圍網或拖網捕撈,大銀魚用拖網和刺網捕撈。作業(yè)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一小時取魚一次,以保證親魚的鮮活。三、銀魚的人工繁殖(一)親魚的捕撈、選擇422.親魚的選擇從12月1日開始每天試捕,監(jiān)測親魚的成熟度和成熟百分比。雌親魚成熟標志為:個大體健,腹部明顯膨大,臀鰭較小,呈三角形,通過魚體可看到卵粒,手摸腹部柔軟,將魚頭部向上提起,使卵巢下垂,可見成熟的卵聚集于腹腔,用手輕壓腹部有卵粒外溢,卵粒分散游離不結塊。2.親魚的選擇43雄親魚成熟標志為:個體較雌親魚??;腹部不膨大,胸鰭前5根鰭條延長呈三角形,臀鰭大,從第七根鰭條開始呈波浪狀彎曲,臀鰭上方有1行具有很強吸力的臀鱗;魚體副性征明顯,魚體頜部以下玫瑰紅色,精巢很小,呈香蕉狀,外觀呈玫瑰紅色,且充滿精液,用手輕擠精巢,可見透明的油狀精液流出,量少。雄親魚成熟標志為:44親魚暫養(yǎng):捕起的親魚可將雌、雄分別放在2米×2米×1米的網箱中暫養(yǎng),等待人工受精。北方要防止親魚凍硬,南方注意溫度不要超過10℃。親魚個體最好在14厘米以上,以保證卵子和精子的質量。3.雌、雄親魚的配比在正常情況下,雌、雄親魚配比以1∶2為好,雄魚多時可按1∶3~4,雄魚少時可按1∶1配比。親魚暫養(yǎng):45(二)人工受精1.人工受精準備工作工具的準備:顯微鏡或解剖鏡,小培養(yǎng)皿,載玻片,塑料桶,水勺,120目的篩絹過濾網,網抄(撈海),120毫米的培養(yǎng)皿,燒杯,吸管,不同容量的量筒,尖頭鑷子,剪刀,生理鹽水,脫脂棉,紗布或毛巾,大、小瓷盤和10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小塑料袋,橡皮圈,氧氣瓶或小型增氧泵等。(二)人工受精462.人工受精方法(1)干法人工受精:受精率一般可達80~95%①室內培養(yǎng)皿人工受精方法先采卵后取精液方法:先將卵擠入培養(yǎng)皿,立即取雄魚,用手擠壓臀鰭前有玫瑰紅色的部位,即有精液流出,呈油狀,立即用吸管吸取精液,并擠入培養(yǎng)皿的卵子上。然后用經過120目篩絹過濾的原庫水或生理鹽水沖洗雄魚的肛門和手指,然后用銀魚的尾巴攪拌培養(yǎng)皿中的魚卵。雌雄以1∶2為好。靜止3~5分鐘,漂洗受精卵2~3次,除去雜質,放入大型瓷盤中。2.人工受精方法47先采精液后采卵方法:用尖頭鑷子從生殖孔處將腹部挑開,將扁平香蕉狀的精巢取出,放入培養(yǎng)皿中搗碎,然后擠卵于培養(yǎng)皿里,其它步驟同上。②室外塑料袋人工受精方法適宜長江流域或長江以南地區(qū)。方法:先將雌親魚卵擠入寬10~15厘米、高15~20厘米的塑料袋內,然后取雄魚,擠入精液,用原庫水或湖水或生理鹽水沖洗雄魚的肛門,然后用銀魚的尾巴攪拌培養(yǎng)皿中的魚卵。雌、雄一般以1∶2~3為好。先采精液后采卵方法:用尖頭鑷子從生殖孔處將腹部挑開,將扁平香48(2)濕法人工受精先在培養(yǎng)皿或塑料袋中加入適量生理鹽水,然后按干法人工受精的方法進行操作。(2)濕法人工受精49(三)受精卵的處理受精卵必須經過多次漂洗,洗凈污物,以保證受精卵的清潔。沖洗必須用經過120目篩絹過濾的原庫水或湖水,以除去水中的浮游生物和雜質,同時保證用水溫差小。盛受精卵容器為平底,卵不要積壓。(三)受精卵的處理50(四)受精卵質量的鑒別在卵的胚胎發(fā)育前期,我們無法用肉眼或借助顯微鏡來判斷卵是否受精,只有過了原腸后期,才能檢查出卵是否受精。不過有些很明顯的小卵,沒有成熟的卵(不吸水),卵裂不正常的卵可以斷定沒有受精,如果這些卵占的比例大說明這批卵的質量差。(四)受精卵質量的鑒別51(五)受精卵的管理和人工孵化經過漂洗的受精卵可以集中放在大容器中孵化,規(guī)格40厘米×70厘米×7厘米的大白瓷盤,底面積為2800平方厘米,水深5~6厘米左右,可放30萬~50萬卵。(五)受精卵的管理和人工孵化521.卵庫的建立卵庫:是集中存放和孵化受精卵的地方。大批受精卵要得到正常發(fā)育,要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所以必須建立卵庫。卵庫面積一般20平方米左右,要求房內干凈,消毒,有窗簾擋住強光照射,通風好。卵庫設卵盤架,卵盤架可按盛卵盤的大小制做,一般5~8層,層距15~20厘米,并可以抽拉,以利于換水和觀察。另備顯微鏡或解剖鏡,大小培養(yǎng)皿,燒杯,吸管,量筒,溫度計,蓄水池等。1.卵庫的建立532.受精卵的管理卵庫中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6℃。每天換水一次,每天換水量為1/2~1/3,所換水是經過120目篩絹過濾的原庫水或湖水,并用3~5ppm的孔雀石綠處理過,與卵庫水等溫。每天隨機抽樣取20顆卵觀察,若發(fā)現死卵及時清除,并用3~5ppm的孔雀石綠處理5分鐘,以防止水霉病的發(fā)生。2.受精卵的管理543.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在天然情況下,銀魚的受精率較低,一般為10%左右,孵化率則更低。受精卵的胚胎發(fā)育與溫度關系密切。太湖新銀魚從16℃開始,每升高1℃,孵化時數減少10小時。每降低1℃,孵化時數增加20小時。北京海子水庫:在1.5~5℃時,大銀魚需63~65天孵出。天津某水庫認為大銀魚的最適孵化水溫為12~14.5℃,在這個溫度范圍內,只需237小時就可孵出魚苗,孵化率可達95%。孵出的仔魚一般經過5~7天卵黃囊消失。3.受精卵的人工孵化55四、銀魚的人工放養(yǎng)(一)銀魚引種馴化效果的評價1.個體成活投放的受精卵可以孵出仔魚,仔魚可以在新水體中成活。2.生物學效應引種的個體開始繁殖后代,且已成活。3.漁業(yè)效果引種對象形成較高數量、較穩(wěn)定的可捕撈種群,漁業(yè)生物量較大。四、銀魚的人工放養(yǎng)(一)銀魚引種馴化效果的評價56(二)銀魚引種增殖水域條件的選擇1.物理因子(1)溫度太湖新銀魚南北均適宜,大銀魚偏北方。銀魚適溫范圍適溫太湖新銀魚大銀魚生長水溫0.5~32.00.5~32.0適宜生長水溫25.0~30.025.0~30.0產卵水溫9.2~22.23.8~6.0(二)銀魚引種增殖水域條件的選擇適溫太湖新銀魚大銀魚生長水溫57(2)透明度對透明度要求不嚴格,一般在30~500厘米左右均可。(3)水域面積0.5~1萬畝為宜,大可以,太小不好。(4)水位和水深水溫相對穩(wěn)定,水深平均在2~5米。(5)底質以細沙和沙礫型底質為好。(2)透明度582.化學因子(1)溶解氧:5.0~10mg/L(2)pH值:6.5~9(3)鹽度:淡水湖和咸水湖均可引種。3.生物因子(1)魚類區(qū)系組成引種水域中上層魚類較少,特別是鰱鳙魚少,北方地區(qū)若已引了池沼公魚,并形成優(yōu)勢種群,不宜再引銀魚,兇猛性魚類多已不宜引銀魚。(2)餌料生物組成浮游生物豐富,小型野雜魚、蝦類較多。2.化學因子59(三)銀魚引種增殖方法和技術1.親魚引種法1993年天津塘沽區(qū)黃港一庫和二庫,分別投放大銀魚104.5公斤和221.5公斤,1994年4月發(fā)現有大銀魚幼魚,年底捕到大銀魚成魚。親魚引種的時間:要求在水溫較底時進行。大銀魚應在6~8℃進行,太湖新銀魚應在15℃以下進行,雌、雄比例一般1∶3,大銀魚體長在12厘米以上,太湖新銀魚體長應在5.5厘米以上。(三)銀魚引種增殖方法和技術60親魚運輸方法:1×1×1米的帆布桶加水1/2,用氧氣瓶不停供氧,可運親魚10~15公斤。如用尼龍袋充氧,10公斤水可裝2公斤親魚。運輸時間不超過2~5小時。2.仔、幼魚引種法仔魚:要選擇人工孵化5天以后還沒開口的平游苗為好。這樣引入的仔魚經2~3天的適應后即可開口攝食。幼魚:體長在3~4厘米最好。運輸尼龍袋充氧10公斤水可裝5~10萬尾仔魚或0.5~1萬尾幼魚。親魚運輸方法:613.受精卵引種法太湖新銀魚:如水溫在14℃以下,暫養(yǎng)2~3天后運輸,當水溫在15℃以上暫養(yǎng)1天即可運輸。暫養(yǎng)時間太長,可能在運輸途中破膜出苗,死亡率較高。大銀魚:繁殖水溫低,孵化期長,不存在因水溫高而早出苗,但最好在受精后5~6天,避開敏感期,在原腸晚期以后運輸,這樣更有利于受精卵的發(fā)育。運輸方法:40×80厘米的尼龍袋,加水12~15公斤,充氧可裝大銀魚受精卵5~15萬粒,袋內水溫0~10℃。3.受精卵引種法624.受精卵的投放(1)投放底質選擇底質比較堅硬或砂質底地點進行投放,有利受精卵的發(fā)育。(2)投放方法投放地點選在背風向陽、水質和水位穩(wěn)定的地點,均勻撒開,并在投卵區(qū)用密網圍欄,防止其它敵害生物的侵害。4.受精卵的投放63五、銀魚的捕撈(一)大銀魚刺網類漁具1.刺網類漁具的種類:定置刺網、流刺網、圍刺網和拖刺網2.刺網類漁具的結構:單層刺網和三層刺網3.尺寸:單片大銀魚刺網長約50米,高0.5~1.5米五、銀魚的捕撈(一)大銀魚刺網類漁具644.網目:根據公式:a=0.07×L;大銀魚平均起捕規(guī)格14.3厘米(10~18厘米);則2a為:2厘米(1.4~2.5厘米)。5.水平縮節(jié)系數:0.554.網目:65(二)地曳網類漁具(大拉網、地拉網)1.種類:有囊、無囊,單囊、多囊2.主要參數:長度:100~2000米深度:作業(yè)水深的1.5~2倍網目:2.5毫米×2.5毫米水平縮節(jié)系數0.55,垂直縮節(jié)系數0.87(二)地曳網類漁具(大拉網、地拉網)66(三)拖網類漁具1.種類:無翼拖網,有翼拖網2.結構:見圖3.主要參數:網口:長7米,寬3米網身:長14米,囊網長4米。捕大銀魚網目1厘米,捕小銀魚2.5毫米(三)拖網類漁具67(四)圍網類漁具1.種類:單船圍網、雙船圍網和多船圍網2.主要參數:長300米,深15米,網目3毫米(五)其它捕撈網具1.飛機網網口為長方形,高2.5米,寬2米,網長10米;捕大銀魚網目1厘米,捕小銀魚2.5毫米。裝配見圖。2.扳繒網尺寸為3.5米×3.5米,網目3~5毫米,裝配見圖。(四)圍網類漁具68第二節(jié)池沼公魚的引種與馴化一、分類地位二、分布三、形態(tài)與結構四、生態(tài)習性五、池沼公魚的增殖放流六、池沼公魚的捕撈技術七、池沼公魚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鮮加工第二節(jié)池沼公魚的引種與馴化一、分類地位69一、分類地位池沼公魚:鮭形目,胡瓜魚科,公魚屬。關于公魚屬的種類分類意見不一。有兩種主張:分為三個種:海公魚(海岸產卵)、池沼公魚和太平洋公魚。分為五個種:海公魚、日本海公魚、池沼公魚、太平洋公魚和西太平洋公魚。一、分類地位池沼公魚:鮭形目,胡瓜魚科,公魚屬。70二、分布池沼公魚是廣布種,主要分布北太平洋兩岸和北冰洋沿岸。在亞洲見于日本、中國、朝鮮和前蘇聯(lián)的遠東地區(qū)。在我國,池沼公魚的自然分布僅局限于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和圖們江下游。1938~1943間從朝鮮引入池沼公魚發(fā)眼卵到黑龍江鏡泊湖、五大連池、吉林長春的凈月潭水庫等。自1984年池沼公魚已被引種到全國的13個省市。二、分布池沼公魚是廣布種,主要分布北太平洋兩岸和北冰洋沿岸。71三、形態(tài)與結構(一)外部形態(tài)體修長,稍側扁,背鰭與腹鰭相對,位于體之中點,脂鰭一個,尾鰭深叉狀。吻尖,下頜稍長于上頜,眼較大,位于體中軸上方,口內有弱齒,體被有薄而呈橢圓的圓鱗。側線不完全,側線鱗通常只有7~16個。成魚背部橄欖綠色,腹部銀白色,各鰭無色,生殖季節(jié)頭部和胸鰭條有追星。三、形態(tài)與結構(一)外部形態(tài)72(二)內部構造骨骼較纖細,且常骨化不完全,所以骨刺較柔軟,整體食用無有刺的感覺。有胃,無明顯的膽囊。鰾一室,內充液體。達到性成熟的生殖腺兩側不對稱,左側發(fā)達,位于腹腔左側前中部,右側細小,位于腹腔右側后部。(二)內部構造73四、生態(tài)習性(一)生長4月下旬,孵出的魚苗全長0.5厘米,到10月底已達性成熟,這時的體長為9厘米左右,體重6.9克左右。次年3月份,體長達10厘米左右,體重8.8克左右。四、生態(tài)習性(一)生長74(二)食性池沼公魚全年都攝食,主要食物為浮游動物(枝角類和橈足類),次要食物為搖蚊幼蟲,昆蟲等,偶然食物是藻類和植物碎屑。(三)繁殖一般1冬齡,體長5.5~7.2厘米,體重1.2~4.0克時即達到性成熟。繁殖季節(jié),雄魚的吻部、鰓蓋上和胸鰭上有追星,產卵期性比接近1∶1。(二)食性75大部分池沼公魚繁殖后死亡,只有少部分產卵后存活。個體繁殖力1,500~20,000粒/尾,相對繁殖力700~1000粒/克。池沼公魚產卵季節(jié)為3~5月,水溫4~7℃,喜在緩流的砂石灘上產卵。池沼公魚為一次性產卵魚類,但雄魚可參加多次繁殖。大部分池沼公魚繁殖后死亡,只有少部分產卵后存活。76(四)胚胎發(fā)育剛產出的卵,卵徑0.8毫米左右。水溫10~15℃,需15天左右的時間孵出。水溫在4~16.5℃范圍內胚胎發(fā)育正常,超過16.5℃,孵化率降低,21℃胚胎全部死亡。胚胎發(fā)育對溫度變化不很敏感,胚胎離水17小時仍可存活。卵入水后約1分鐘,可見兩層卵膜界限清晰,兩層卵膜粘在一起的一點為卵膜孔,水通過卵膜孔進入使卵膜膨脹。卵膜孔遇水后先是內凹繼而向外凸出,此時,破裂的外層膜向外翻卷形成降落傘狀的粘束。(四)胚胎發(fā)育77五、池沼公魚的增殖放流(一)池沼公魚增殖放流的環(huán)境條件1.水域環(huán)境條件最好是北方大型水域,有一定的深度,水質無污染,水位較穩(wěn)定,特別是春季池沼公魚的產卵季節(jié)。2.餌料條件水域浮游生物豐富。五、池沼公魚的增殖放流(一)池沼公魚增殖放流的環(huán)境條件783.產卵條件池沼公魚早春溯河產卵,冰凍融化后也到岸邊產卵,所以水體上游有較大的注水河流,水域岸邊發(fā)達,有廣闊的砂石灘。4.魚類組成條件原有魚類區(qū)系組成比較簡單,兇猛魚類少,對公魚引種有利。3.產卵條件79(二)放流技術1.引種方法國內外實踐證明,鮭形目魚類引種受精卵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對于生命周期短、早春集中產卵的公魚尤其如此。(二)放流技術802.人工采卵受精池沼公魚一般晚上繁殖,所以晚上捕撈,放在暫養(yǎng)箱。人工受精:采用干法受精,在背光條件下進行,精卵同采于擦干凈的器皿中,雌雄比例1∶2~3左右,用魚尾攪拌,其它方法同銀魚人工受精。3.孵化方法將沖洗干凈的受精卵均勻地潑灑到棕片上,卵粘附在棕片上。將卵片放入水中孵化。2.人工采卵受精814.魚卵運輸可以干法運輸,也可濕法運輸。5.仔魚的放流仔魚全部孵出后3~4天,打開孵化箱,將卵片輕輕抖動,仔魚就會灑落在水中。投放仔魚的地點應選擇水體的上游,水質清新,避風向陽,中小型浮游動物多的地方。4.魚卵運輸82六、池沼公魚的捕撈技術(一)捕撈季節(jié)池沼公魚是集群活動的魚類,特別春天產卵期和秋后旺盛攝食時大量集群,形成明顯的漁汛期。所以我國習慣以早春和深秋為池沼公魚的捕撈季節(jié)。池沼公魚的活動節(jié)律很強,一般傍晚和晚上產卵和覓食,白天避光潛入深水區(qū),因此各種網具的捕撈均在傍晚和晚上進行。六、池沼公魚的捕撈技術(一)捕撈季節(jié)83(二)捕撈網具地曳網,拖網等,與銀魚類似。(二)捕撈網具84七、池沼公魚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鮮加工池沼公魚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整體食用,加工方便,是國內外頗受歡迎的食用魚類。根據檢測,池沼公魚肉中的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含量顯著高于一般淡水魚類,這是池沼公魚味道鮮美的原因所在。捕撈上來的池沼公魚用泡沫塑料箱,鮮魚浸泡在3%的鹽冰水(水溫保持在4℃以下)中密封運輸。七、池沼公魚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鮮加工池沼公魚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85第三節(jié)鱘魚的人工繁殖與放流一、世界鱘魚概況二、史氏鱘的人工增養(yǎng)殖三、鱘魚的人工放流第三節(jié)鱘魚的人工繁殖與放流一、世界鱘魚概況86鱘魚是被稱作“活化石”的空棘魚類時代的現存種,是魚類家族中一個古老的類群,分布于北半球中緯度以北地區(qū)。鱘魚個體大,肉質鮮美,鱘魚的魚子醬自古以來就被視作珍品。因此,早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后,國外一些國家便開始進行鱘魚的人工養(yǎng)殖試驗和研究。鱘魚是被稱作“活化石”的空棘魚類時代的現存種,是魚類家族中一87現在,鱘魚正相繼成為世界各國研究和養(yǎng)殖的對象,在俄羅斯及其原獨聯(lián)體國家、北美、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qū)已達到一定的產量。特別是我國近年來鱘魚的引進和人工養(yǎng)殖發(fā)展較快,養(yǎng)殖前景十分看好,可望成為我國漁業(yè)新的經濟增長點?,F在,鱘魚正相繼成為世界各國研究和養(yǎng)殖的對象,在俄羅斯及其原88一、世界鱘魚概況(一)鱘魚資源鱘魚(sturgeons)屬硬骨魚綱、輻鰭亞綱、軟骨硬鱗總目、鱘形目,全世界現有鱘魚2科6屬27種。匙吻鱘科(Polyodontidae):全世界僅有2個種一種是分布在北美洲的匙吻鱘(Polyodonspathula),另一種是我國特有的白鱘(Psephurusgladius)。鱘科:其它25種均屬鱘科一、世界鱘魚概況(一)鱘魚資源89鱘魚類在北美洲、歐洲和我國的分布分布區(qū)域種類數量種類名稱備注北美洲9高首鱘、美洲鱘、匙吻鱘、湖鱘、大西洋鱘、短吻鱘、太平洋鱘、密西西比鏟鱘、密蘇里鏟鱘歐洲9歐洲鰉、俄羅斯鱘、裸腹鱘、小體鱘、閃光鱘、西伯利亞鱘、大西洋鱘、波斯鱘、意大利鱘中國8中華鱘A.sinensis長江、珠江水系達氏鱘A.dabryanus、白鱘Psephurusgladius長江水系史氏鱘A.schrenchii、鰉Husodauricus黑龍江水系西伯利亞鱘A.baeri小體鱘A.ruthumus裸腹鱘A.nudiventris新疆鱘魚類在北美洲、歐洲和我國的分布分布種類種類名稱備注北美洲990鱘魚是長壽命的大型魚類。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歐洲鰉的最大體長可達8m以上,最大體重超過1000kg,壽命可達200年。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污染、市場需求大增和過度捕撈等原因,鱘魚資源嚴重下降,世界鱘魚業(yè)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1990年世界鱘魚業(yè)產量為18297t,1991年產量降為15124t,1992年降至14386t,1993年再降至9603t。鱘魚是長壽命的大型魚類。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歐洲鰉的最大體91由于鱘魚性成熟年齡一般較晚,資源破壞后難以恢復,因此世界產鱘大國均采取了一系列的鱘魚保護措施。前蘇聯(lián)是世界上鱘魚產量最大的國家,也最早認識到鱘魚的重要性,除了控制其捕撈數量和捕撈規(guī)格、劃定禁漁區(qū)和禁漁期、限制捕撈工具、開展人工養(yǎng)殖和放流以增加其自然資源等措施外,還嚴禁出口有繁殖能力的二倍體和四倍體鱘魚,而代之以出口沒有繁殖能力的雜交鱘。美國法律規(guī)定嚴禁向有鱘科魚類的國家出口活鱘魚,同時許多州將匙吻鱘科中的匙吻鱘列為瀕危動物。由于鱘魚性成熟年齡一般較晚,資源破壞后難以恢復,因此世界產鱘92在我國,過去能夠形成捕撈產量的主要是黑龍江和長江中的鱘魚,新疆的鱘魚主要分布在與前蘇聯(lián)相通的支流中,種群數量少,形不成產量。我國政府對鱘魚資源的保護也極為重視,在現有的8種鱘魚中,史氏鱘、達氏鱘、中華鱘、鰉、白鱘已被列為瀕危動物??紤]到葛州壩工程對中華鱘的產卵繁殖和資源產生影響,在宜昌專門成立了中華鱘研究所,以保護和增殖這一瀕危魚類資源。同時,還建立了黑龍江鱘魚增殖放流試驗站,每年通過人工繁殖,向黑龍江放流史氏鱘等鱘幼魚,以保護和增殖這一珍貴物種。在我國,過去能夠形成捕撈產量的主要是黑龍江和長江中的鱘魚,新93(二)鱘魚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環(huán)境食性:絕大部分鱘魚以魚或其它底棲動物為食,只有匙吻鱘終生攝食浮游動物。因此,鱘魚在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常為頂級消費者。經過人工馴化,鱘魚一般能攝食配合飼料。(二)鱘魚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環(huán)境94對鹽度的適應:鱘魚是敞水廣鹽性魚類,可分為淡水生活種、咸淡水生活種和海水生活種三種類型,許多種類具有在咸水與淡水之間洄游的特性。不管是洄游性種類還是定居性種類,均能適應淡水生活,其產卵均在淡水(大河川)中進行。對溫度的適應:鱘魚也是廣溫性種類,許多種類的生存溫度范圍為1~35℃,最適溫度15~25℃。對鹽度的適應:95(三)國外鱘魚人工養(yǎng)殖概況前蘇聯(lián):鱘魚種類最多的國家,也是鱘魚人工養(yǎng)殖最早的國家。1869年開始研究伏爾加河小體鱘的人工繁殖和幼魚培育技術。此后,完成了其境內幾乎所有鱘魚的人工繁殖研究工作,建立了多個鱘魚養(yǎng)殖場和放流站,開展鱘魚的工廠化養(yǎng)殖。1966年成功繁殖出雜交鱘,并出口雜交鱘苗種和其它鱘魚制品,成為前蘇聯(lián)主要出口創(chuàng)匯的水產品之一。目前主要的鱘魚養(yǎng)殖品種:小體鱘、俄羅斯鱘、西伯利亞鱘、歐洲鰉與小體鱘的雜交種、俄羅斯鱘與歐洲鰉的雜交種。(三)國外鱘魚人工養(yǎng)殖概況96美國:1857年開始湖鱘的人工繁殖研究,并制成專門的孵化器。20世紀60年代已完成匙吻鱘、大西洋鱘、短吻鱘和高首鱘的人工繁殖和養(yǎng)殖技術研究,高首鱘和匙吻鱘是美國目前的主要養(yǎng)殖品種。美國:97日本:國內并不出產鱘魚,但每年對魚子醬的進口量達50~60t,代價巨大。擋不住美味魚子醬及高額利潤的誘惑,從1964年開始了鱘魚養(yǎng)殖試驗,獲剖腹二次采卵成功。養(yǎng)殖初期,魚種主要從前蘇聯(lián)引進,但日本國內對鱘魚的正式養(yǎng)殖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目前的主要養(yǎng)殖種類為:BLESTER(歐洲鰉與小體鱘的雜交種)和北美的高首鱘。日本:98其它國家,如德國、法國、伊朗、加拿大、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丹麥、西班牙、比利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也相繼開展了鱘魚的研究和養(yǎng)殖工作。其它國家,如德國、法國、伊朗、加拿大、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99(四)我國對鱘魚的人工增養(yǎng)殖現狀我國對鱘魚的人工繁殖和養(yǎng)殖的研究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50年代,但發(fā)展較快。20世紀60年代,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開展史氏鱘人工繁殖獲得成功,并在飼養(yǎng)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幼鱘飼養(yǎng)經驗。1970年初,四川省長壽湖水產研究所安拴養(yǎng)催產中華鱘獲得成功。(四)我國對鱘魚的人工增養(yǎng)殖現狀1001973年后開始進行池塘、水庫放養(yǎng)試驗,獲得較好的效果。80年代后,鱘魚養(yǎng)殖發(fā)展更快,并先后從美國和俄羅斯引進匙吻鱘和俄羅斯鱘進行試養(yǎng)。此外,還對鱘魚的取卵技術、標志放流技術、魚種運輸及鱘魚病害等內容開展了研究工作。目前,北京、湖北、遼寧、江蘇、福建、黑龍江等省市均開展了鱘魚的規(guī)?;?、集約化養(yǎng)殖,養(yǎng)殖的主要品種有史氏鱘、匙吻鱘、俄羅斯鱘、閃光鱘以及雜交鱘等。1973年后開始進行池塘、水庫放養(yǎng)試驗,獲得較好的效果。80101二、史氏鱘的人工增養(yǎng)殖1994~1995年,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成功進行了“史氏鱘活體取卵手術技術研究”試驗,同時開展了用配合飼料人工養(yǎng)殖史氏鱘的有關研究,使之成為我國最早能用配合飼料馴養(yǎng)的鱘魚種類,并開始了商品化養(yǎng)殖生產。二、史氏鱘的人工增養(yǎng)殖1994~1995年,黑龍江水產研究所102(一)生物學特性史氏鱘為大型淡水魚類,棲息在河道中,營底層生活。捕獲的最大個體達102kg。產卵期為5~6月,水溫17℃左右。雌性成熟年齡9~10年,全長1050mm,體重6kg;雄性成熟年齡為7~8年,全長1030mm,體重4kg。鱘魚為隔年產卵魚類,史氏鱘的繁殖間隔尚無定論。鱘魚耗氧率和窒息點高于四大家魚。史氏鱘的生存溫度為1~30℃,生長適溫在21℃左右。(一)生物學特性103史氏鱘為動物食性,在幼魚開口階段可捕食浮游動物,但魚苗很快便轉為底棲生活。在自然界中以水生昆蟲、底棲生物及小型魚類為食。由于鱘魚在物種進化上的原始性,其消化系統(tǒng)結構獨特,既有硬骨魚類的幽門盲囊,又有軟骨魚類的瓣腸。二者機能相近,都有增加吸收面積以提高吸收效率的作用。史氏鱘為動物食性,在幼魚開口階段可捕食浮游動物,但魚苗很快便104(二)人工繁殖和仔稚魚培育1、人工繁殖1957年,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在黑龍江蘿北江段捕成熟親魚,注射鱘鰉魚的腦垂體,首次獲得成熟的史氏鱘魚卵,并孵化出2萬尾魚苗。1988年在勤得利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史氏鱘放流增殖試驗站,開始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用LRH-A催產,雌魚注射劑量為40~100μg/kg,雄魚劑量為雌魚的1/3,效果很好。(二)人工繁殖和仔稚魚培育1051994年以前,史氏鱘的人工繁殖采用殺魚取卵的方法,對于長壽、一生多次產卵的雄魚來說,極不合理、不科學。1994年,史氏鱘活體取卵手術試驗在該所獲得成功。手術采用“無麻局部供水”法,在成熟親魚腹部切開一個7.5cm的小口,將大部分成熟魚卵取出后,再縫合切口,整個手術用時30~50min。術后親魚放入池塘,20~30天后傷口愈合并成活。因此法操作較為麻煩,在采捕野生親魚進行人工繁殖中僅部分地使用此項技術,但這項技術在今后人工培育親魚進行人工繁殖中仍不可少。1994年以前,史氏鱘的人工繁殖采用殺魚取卵的方法,對于長壽106授精與孵化:成熟的精卵以1∶100的比例,采用半干法授精5min。受精卵在20%~25%的滑石粉懸濁液中攪拌20~30min,完全脫粘后,放入篩網式孵化器孵化。每臺孵化器可放卵20萬~30萬粒(10~15粒/cm2)。水溫18~22.5℃時,經70~98h開始出膜,孵化率一般為55%~85%。授精與孵化:成熟的精卵以1∶100的比例,采用半干法授精5m1072、仔稚魚培育出膜后的仔魚飼養(yǎng)在直徑2.2cm的圓形玻璃鋼水池內,由噴頭連續(xù)供水,中央排水,保持池中較高溶氧,通常不低于6mg/L。仔魚出膜后6~7天開始攝食,一般用鮮活的水溞或切碎的水蚯蚓投喂,投喂量和放養(yǎng)密度隨育魚苗的生長而不斷調整(見下表)。經30天左右,魚苗可長至3.8~9.4cm,0.5~3.9g,平均重1.5g,成活率超過60%。若用室外土池培育,成活率約30%。表勤得利育苗池的放養(yǎng)密度和活餌投喂量日齡(d)放養(yǎng)密度(尾/m2)日投喂量(g·10-3/d)1~72000~300008~15800~100030~5016~30300~50050~1602、仔稚魚培育日齡(d)放養(yǎng)密度(尾/m2)日投喂量(g·11081988年以來,培育的苗種大部分放入黑龍江,每年約30萬尾,但黑龍江鱘魚資源并沒有恢復,人工養(yǎng)殖顯得越來越重要。因其不耐低氧,很難度過池中夏、冬季節(jié)的低氧期,因此,在傳統(tǒng)的家魚養(yǎng)殖池中混養(yǎng)史氏鱘的效果較差。另外,鱘魚動作遲緩,在與家魚混養(yǎng)中是食物競爭的弱者,成活率不高,且生長緩慢。利用虹鱒魚池或熱電廠流水池養(yǎng)鱘是可行的,但在集約化養(yǎng)殖幼魚或商品魚的過程中,很難獲得大量活餌,且長期使用水蚯蚓喂養(yǎng)鱘魚會肝脂肪變性。1988年以來,培育的苗種大部分放入黑龍江,每年約30萬尾,109因此,集約化養(yǎng)殖鱘魚的先決條件是其是否能接受配合飼料。史氏鱘和大多數鱘魚一樣,喜食活餌,且攝食習性較頑固,馴化飼養(yǎng)不當可導致大多數幼魚死亡。1992年,陳聲棟等在室內用配合飼料馴養(yǎng)史氏鱘幼魚獲得成功,雖然成活率僅為40%左右,但已證明史氏鱘能夠接受配合飼料及集約化養(yǎng)殖。因此,集約化養(yǎng)殖鱘魚的先決條件是其是否能接受配合飼料。110馴化技術關系到鱘魚轉食期的成活率,是配合飼料養(yǎng)殖鱘魚的關鍵。把握最佳馴化時機(1g左右)保持池水的溶氧水平(>6mg/L,以直徑1.5~2m的中央排水池較好)選擇合適的飼料加工方法和投喂方法(加活餌的軟顆粒飼料和活餌研漿浸泡后的半干顆粒飼料)可以縮短馴化的時間(3~2周),提高馴化的成活率(>50%~70%)。馴化技術關系到鱘魚轉食期的成活率,是配合飼料養(yǎng)殖鱘魚的關鍵。111史氏鱘經馴化完全接受配合飼料后,繼續(xù)飼養(yǎng)的成活率很高,在養(yǎng)殖水溫飼料適宜的條件下,生長速度很快。適合養(yǎng)殖虹鱒的水質都可用來養(yǎng)殖史氏鱘。史氏鱘的生長適溫為21℃,低于13℃時生長緩慢甚至停滯。山東濟南的虹鱒漁場:水源為自流水井,周年水溫18℃,可全年生長。平均體重9.4g的幼魚用配合飼料飼養(yǎng),1周年平均達到615g,最大個體1040g;2周年可達2500g,最大個體4000g;3周年最大個體達到5900g。黑龍江勤得利的室內鱘魚養(yǎng)殖池:夏季用黑龍江水,冬季用電廠余熱,水溫保持在13℃以上,1995年開始用配合飼料進行生產性養(yǎng)殖,1周年平均體重達280g,最大個體730g。史氏鱘經馴化完全接受配合飼料后,繼續(xù)飼養(yǎng)的成活率很高,在養(yǎng)殖112(三)飼料和營養(yǎng)前蘇聯(lián)、德國和美國等國的鱘魚養(yǎng)殖開展較早,鱘魚飼料的生產已趨于系列化和商品化。俄羅斯養(yǎng)殖俄羅斯鱘、小體鱘、西伯利亞鱘及雜交鱘等幼魚,其普及飼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分別為40~41%,38~39%和44.7%,粗脂肪含量分別為7~8%,7~8%和10.6%。我國研究人員認為:史氏鱘幼魚飼料中蛋白含量應為40%左右,粗脂肪為8~10%。(三)飼料和營養(yǎng)113(四)人工養(yǎng)殖前景近年來,基本解決了史氏鱘人工養(yǎng)殖中的生物學技術問題,史氏鱘和其它鱘魚一樣,可通過馴化接受配合飼料進行集約化養(yǎng)殖生產,生長速度較快,在水溫18℃條件下2~3周年的生長相當于自然水體5~6年的魚。除了原有池塘養(yǎng)殖和室內水池養(yǎng)殖外,在水庫中適當放養(yǎng)人工培育的大規(guī)格鱘魚種(如個體相對較小的史氏鱘和閃光鱘),補充水庫食魚性魚類的不足,將小型魚類資源轉化為高價格的優(yōu)質魚類,有利于提高水體的生態(tài)效益。(四)人工養(yǎng)殖前景114此外,水庫壩下流水養(yǎng)魚已經成為史氏鱘人工養(yǎng)殖的另一種重要的集約化養(yǎng)殖方式。由于史氏鱘主要生活在黑龍江流域和伏爾加河流域,具有亞冷水性魚類的一些特點,生長水溫不能超過30℃。我國南方地區(qū),夏季水溫較高,池塘和湖泊不適宜養(yǎng)殖史氏鱘。但是,全國范圍內絕大部分水庫的壩下流水水溫長年處于其最適生長水溫范圍內,為開發(fā)史氏鱘等鱘魚資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福建、江蘇南京、云南玉溪、湖北武漢等地已開展鱘魚的壩下流水養(yǎng)殖。此外,水庫壩下流水養(yǎng)魚已經成為史氏鱘人工養(yǎng)殖的另一種重要的集115三、鱘魚的人工放流1、放流規(guī)格放流大規(guī)格幼魚,提高成活率孵出的仔魚,飼養(yǎng)1.5~2個月,體重3~4g后才適于放流。2、放流地點放流地點要具有良好的餌料基礎沒有污染3、幼魚的運輸三、鱘魚的人工放流1、放流規(guī)格116第四節(jié)鰣魚人工繁殖與放流一、鰣魚生物學溯河進行生殖洄游二、鰣魚人工繁殖技術三、人工放流第四節(jié)鰣魚人工繁殖與放流一、鰣魚生物學117第五節(jié)鱖魚人工繁殖與放流一、鱖魚生物學二、鱖魚人工繁殖技術三、人工放流第五節(jié)鱖魚人工繁殖與放流一、鱖魚生物學118第六節(jié)河蟹人工繁殖與放流一、河蟹生物學降河進行生殖洄游二、河蟹人工繁殖技術三、人工放流第六節(jié)河蟹人工繁殖與放流一、河蟹生物學119第八章

經濟水產動物人工繁殖與放流第八章

經濟水產動物人工繁殖與放流120本章內容第一節(jié)銀魚人工繁殖與人工放養(yǎng)第二節(jié)池沼公魚的引種與馴化第三節(jié)鱘魚的人工繁殖與放流第四節(jié)鰣魚人工繁殖與放流第五節(jié)鱖魚人工繁殖與放流第六節(jié)河蟹人工繁殖與放流本章內容第一節(jié)銀魚人工繁殖與人工放養(yǎng)121第一節(jié)銀魚人工繁殖與人工放養(yǎng)一、銀魚的分類和分布二、銀魚的生物學三、銀魚的人工繁殖四、銀魚的人工放養(yǎng)五、銀魚的捕撈第一節(jié)銀魚人工繁殖與人工放養(yǎng)一、銀魚的分類和分布122一、銀魚的分類和分布(一)銀魚的種類銀魚:屬鮭形目,胡瓜魚亞目,銀魚科。銀魚的分類地位:爭議較大,目前沒有統(tǒng)一的分類標準。伍獻文認為銀魚終生保持幼態(tài)持續(xù)現象,主張把銀魚提升為目或亞目。有的學者以銀魚的外形特征為分類依據,有的則以成熟卵上的卵膜絲的數量和形態(tài)為分類依據。一、銀魚的分類和分布(一)銀魚的種類123銀魚有多少種說法不一,有的說有15種,有的說有20多種,根據資料整理如下表??苼喛茖俜N的數量銀魚科Salangidae新銀魚亞科Neosalanginae新銀魚屬Neosalanx8日本銀魚屬Salangichtys2大銀魚屬Protosalanx1銀魚亞科Salanginae間銀魚屬Hemisalanx2白肌銀魚屬Leucosoma2銀魚屬Salanx4銀魚有多少種說法不一,有的說有15種,有的說有20多種,根據124新銀魚亞科Neosalanginae的種類及其分布屬種分

布新銀魚屬Neosalanx短吻銀魚N.brevirostris香洲、汕頭、天津近太湖新銀魚N.pseudotaihuensis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安氏新銀魚N.anderssoni渤海、黃海沿岸至長江口喬氏新銀魚N.jordani鴨綠江口、碧流河寡齒新銀魚N.oligodontis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陳氏新銀魚N.tangkahkeii福建、廣東沿海太湖新銀魚N.taihuensis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銀色新銀魚N.argentia珠江日本銀魚屬Salangichtys小齒日本銀魚S.microdon綏芬河、圖門江石川日本銀魚S.ishikawai日本沿海大銀魚屬Protosalanx大銀魚P.chinensis渤海、黃海、東海沿岸長江、淮河中下游福建沿海新銀魚亞科Neosalanginae的種類及其分布屬種分125銀魚亞科Salanginae的種類及其分布屬種分

布間銀魚屬Hemisalanx前頜間銀魚H.prognathus鴨綠江口,山東沿海長江和甌江口短吻間銀魚H.brachyrostralis長江中下游及其附屬水體,甌江白肌銀魚屬Leucosoma白肌銀魚L.chinensis閩江,九龍溪,廣東沿海,廣西西江瑞氏白肌銀魚L.reevesis江淮,珠江銀魚屬Salanx有明銀魚S.ariakensis渤海、黃海、東海沿岸居氏銀魚S.cuvieri福建、廣東尖頭銀魚S.acuticeps閩江、九龍江、木蘭溪細銀魚S.gracillimus江淮一帶銀魚亞科Salanginae的種類及其分布屬種分126(二)銀魚的形態(tài)銀魚科魚類基本形態(tài):體小、細長,身體前部呈圓筒狀,全身無鱗或具排列稀疏的薄鱗,有脂鰭,尾鰭呈叉狀,具頜齒和舌齒,活體除眼球黑色,身體具少數黑色小斑點外,通體透明。目前暢銷于國內外市場的主要有:太湖新銀魚、大銀魚和寡齒新銀魚。(二)銀魚的形態(tài)1271.外部形態(tài)(1)大銀魚(Protosalanxhyalocranius):屬大銀魚屬,本屬僅此一種。頭部扁平,呈三角形,吻端尖細,下頜比上頜長,上頜骨有一列細齒,舌面及下頜骨各有兩列細齒。鰓孔大,具假鰓,鰓耙短而稀。體無鱗片,僅性成熟的雄魚臀鰭基上方具1行臀鱗。體無側線。胸鰭具發(fā)達的肌肉基,腹鰭后至肛門前有透明的腹棱膜?;畹拇筱y魚通體透明,背鰭、腹鰭、臀鰭和尾鰭基部及鰭條上布有疏密不等的黑色素,尤以尾鰭黑色素濃密,身體腹部兩側各有一行黑色小斑點,死后身體變白。鰾長形,只有一室。雌魚開始產卵和雄魚排精時,雄魚心臟區(qū)才顯紅色。1.外部形態(tài)128(2)太湖新銀魚(NeosalanxtaihuensisChen):身體細長,腹鰭以前呈圓筒形,以后呈側扁。頭部扁平,吻部較短鈍,口裂小,且上頜較下頜短,上下頜骨各有一列細齒,舌面無齒。鰓孔大,鰓蓋膜前部與峽部相連。鰓耙尖銳稀疏。腹鰭后至肛門前有透明的腹棱膜,胸鰭扇形,肉質基柄發(fā)達。身體腹部兩側各有一行黑色小斑點,腹鰭無色素,尾鰭上下葉黑色。體白色,稍透明。(2)太湖新銀魚(Neosalanxtaihuensis129

2.大銀魚的內部構造(1)體腔大銀魚的腹部側壁肌肉沒有向下身展,未達腹面中線,所以體腔只有一層很薄的透明皮膜包裹,體腔前后貫通,體腔前部的心臟為一透明薄膜包圍,形成心腔。體腔內有體腔膜,肝胰臟,生殖腺等器官均有系膜連于體腔膜上。體腔后四分之一處的頂部緊貼脊椎下面有一條狀腎臟。2.大銀魚的內部構造130(2)骨骼系統(tǒng)銀魚雖屬硬骨魚綱,但學者們用硬骨軟骨雙染色技術染色和透明的研究結果,其成魚骨骼系統(tǒng)基本上為軟骨和膜質結構組成。脊椎、腦顱、咽顱和附肢骨骼均屬軟骨組織。腦顱為一個完整的軟骨顱,額骨、頂骨等均為透明軟骨,腦僅以一層薄的透明軟骨和上皮與外界相隔,外觀清楚可見腦的形態(tài)。脊椎骨共有60~69節(jié)。(2)骨骼系統(tǒng)131(3)消化系統(tǒng)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和腸??谘是惠^寬大,前頜骨、上頜骨各具齒一行,腭骨有齒2行,犁骨無齒。下頜骨和舌面具齒2行,舌前端游離,圓鈍。無胃,肝臟一葉,長條狀,位于體腔前端,覆蓋在腸的前部。外觀見不到胰臟和膽囊。(4)呼吸系統(tǒng)包括鰓和鰾。鰓弓4對,鰓絲羽毛狀。鰓蓋骨內有發(fā)達的假鰓。鰾一室,鰾內含無色液體。鰾管長,前鰾管連于食道,后鰾管連于體腔背側。(3)消化系統(tǒng)132(5)生殖系統(tǒng)雌魚生殖腺一對,兩側不對稱,左側卵巢位于腹腔背部,右側卵巢位于腹腔后背部,有系膜連于腹膜上。發(fā)育成熟的卵巢充滿腹腔,兩側大小相近。雄魚精巢一個,半月形,位于體腔右側后端,以系膜連于腹膜上。3.太湖新銀魚的內部構造與大銀魚基本相似(5)生殖系統(tǒng)133(三)銀魚的分布銀魚棲息于淡水、半咸水或海水中,有洄游、陸封兩種類型。銀魚主要分布于中國、日本、越南、朝鮮、俄羅斯等國家的近海和內陸水域。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沿岸及長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等都有銀魚的自然分布,其中太湖、洪澤湖、巢湖等是我國久負盛名的銀魚產地。(三)銀魚的分布134二、銀魚的生物學(一)食性1.大銀魚的食性仔魚(3厘米以內)階段:主要食物為輪蟲、無節(jié)幼體、原生動物及少量的硅藻、綠藻等。稚幼魚:以枝角類、橈足類為主要食物,腸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食物有象鼻溞、劍水溞、無節(jié)幼體和蝦的溞狀幼體等。成體:6~7厘米開始攝食小魚、小蝦;9~10厘米后則主要以小魚、小蝦為食,也攝食浮游動物。二、銀魚的生物學(一)食性135大銀魚捕食的魚類組成與水域小型魚類優(yōu)勢種群和適口性有關,群體密度大身體細長的種類在食物中出現頻率高。例如,太湖中太湖新銀魚出現頻率高,而柴河水庫亞洲公魚出現頻率高。大銀魚捕食的魚類組成與水域小型魚類優(yōu)勢種群和適口性有關,群體1362.太湖新銀魚的食性終生以浮游動物為主要食物。仔魚階段:主要食物為輪蟲、無節(jié)幼體為食。幼魚:以枝角類、橈足類為主,腸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食物有長刺溞、象鼻溞、盤腸溞、劍水溞和漂水溞。2.太湖新銀魚的食性137(二)生長1.大銀魚的生長大銀魚與其它魚類一樣,在不同生態(tài)條件下生長率差異很大。其生長規(guī)律具有階段性:稚幼魚階段生長迅速,先是體長迅速增長,體長增長變慢后體重快速增長,直到生長拐點月齡之后,體長、體重增長速度趨向緩慢。此時生殖腺開始快速發(fā)育,到12月中旬,生殖腺發(fā)育成熟,主要由于生殖腺增大而體重增加明顯。12月下旬到笠年2月底產卵期,由于產卵、排精及體能大量消耗,體長、體重生長呈負值。(二)生長1382.太湖新銀魚的生長生長規(guī)律與大銀魚相似,只是在時間上不一致。2.太湖新銀魚的生長139(三)繁殖1.大銀魚的繁殖(1)成熟規(guī)格大銀魚為一年生魚類,南北各水域均在當年10月底~11月開始成熟,12月均達到性成熟。成熟規(guī)格隨水域餌料條件和生長的個體差異所致。太湖大銀魚生殖群體:雌性全長9~27厘米,體重3.5~40克雄性全長9~21厘米,體重4~38克(三)繁殖140各水域大銀魚繁殖規(guī)格組成水域雌性雄性全長(cm)體重(g)全長(cm)體重(g)太湖9~273.5~409~214~38洪澤湖9~122.6~3.59~17.53.1~20.5白龜山水庫11.5~224.9~4510.5~215.1~25.8柴河水庫9.8~17.13.3~21.48.9~16.32.6~19各水域大銀魚繁殖規(guī)格組成水域雌性雄性全長(cm)體重(g)全141(2)性腺發(fā)育(2)性腺發(fā)育142(3)繁殖力各水域大銀魚繁殖力的比較繁殖力太湖白龜山水庫柴河水庫陡崖子水庫絕對懷卵量(粒/尾)3190~435805356~336416501~204627214~35425相對懷卵量(粒/克)524~15401046~1466583~2399895~1041(3)繁殖力繁殖力太湖白龜山水庫柴河水庫陡崖子水庫絕對懷卵143(4)雌雄比例接近1∶1(5)性細胞成熟卵子:圓形,米黃色,直徑0.85~1.1mm,沉性,具卵膜絲。雄性精子:保持受精能力的劇烈運動時間一般為20~38秒。大銀魚精巢很小,精液量亦很少。通過測算,1毫升精液中約含精子12.148億個。(4)雌雄比例144(6)產卵期大銀魚的產卵期南北各水域類同,均在12月下旬至笠年3月上旬,盛產期在1月,高峰期一般歷時3~5天,次高峰1~2天。江淮流域,在冬天不結冰水域中,產卵水溫為2.4~5.7℃,北方在冰凍水域的冰下,產卵水溫為1.5~3.0℃。(6)產卵期145(7)產卵習性在淺水湖庫中,大銀魚多集中在有零星沉水植物或枯萎植物分布的庫汊內產卵。沒有植物的水域,多在水深1.5~2米沙礫底質處產卵。有水流產卵群體較為集中,產卵場里的雄魚多于雌魚。一般在傍晚和夜間出現產卵高峰,白天不產卵。根據卵巢不同時相卵母細胞的組成,大銀魚應屬于分批產卵類型;但在實踐中又沒有充分的證據說明它是分批產卵類型。(7)產卵習性146(8)胚胎發(fā)育胚胎發(fā)育的速度與水溫有關。發(fā)育積溫為5100小時度。4.9~9.1℃水溫,需26.5天孵出,初孵出的仔魚大小3.85~5.8毫米。3~5℃條件下,仔魚經過15~25天卵黃囊才能吸收完畢。(8)胚胎發(fā)育147(9)胚胎發(fā)育對生態(tài)的適應對溫度變化的適應大銀魚胚胎發(fā)育的適宜水溫范圍0.5~16℃,最適發(fā)育溫度4~10℃。發(fā)育的上限水溫不應超過18℃,水溫超過18℃雖能孵出仔魚,但畸形率高。適溫條件下溫差也不能太大,短時間溫差超過4℃會明顯影響孵化率。對鹽度變化的適應大銀魚的胚胎可在4.3‰以下的鹽度正常發(fā)育,其上限鹽度不能超過9‰,高于此鹽度雖可孵出仔魚,但畸形率高。鹽度高于18.2‰,則孵不出仔魚。(9)胚胎發(fā)育對生態(tài)的適應1482.太湖新銀魚的繁殖長江中下游的湖泊如太湖、洪澤湖、陽澄湖、巢湖等的太湖新銀魚具有春季和秋季兩個產卵群體。而引種到云南滇池的則形成春、秋、冬三個產卵類群。2.太湖新銀魚的繁殖149(1)春季產卵群體產卵群體組成:以56~60mm體長組占絕對優(yōu)勢,體重0.5~1.45克,平均0.77克生殖腺的發(fā)育:6~10月生殖腺處于第I成熟期,11月初發(fā)育到第II期,11月下旬由II期向III期過渡,12月至笠年1月處于III期,生殖腺以第III期越冬。早春由III期向IV期過渡,3月下旬開始由IV期過渡到V期產卵。(1)春季產卵群體150繁殖力不同湖泊太湖新銀魚懷卵量的比較湖泊體長(mm)體重(g)絕對懷卵量(粒/尾)相對懷卵量(粒/克)范圍平均范圍平均范圍平均太湖59~64610.7~1.71.01200~228014961496洪澤湖55~67590.95~1.41.21076~294015761313巢湖54~63580.75~1.250.891160~207014961652滇池60~84661.2~3.21.71400~632030341597繁殖力湖泊體長(mm)體重(g)絕對懷卵量(粒/尾)相對懷卵151產卵期、產卵場產卵期:從3月中旬開始至5月中旬,4月中為盛產期。產卵水溫為8~25℃,盛產期水溫為11~16℃。產卵場:多在有水生植物、透明度較大的湖灣內,水深1~2米,底質為泥沙質。產卵習性產卵對水域條件要求不苛刻,清水或渾水、漲水或落水、晴天或陰雨天均可產卵,但湖風輕微、天氣晴朗的下午3~4時產卵較盛。有作者認為,日溫差較大是大批產卵的誘導因素。產卵期、產卵場152胚胎發(fā)育成熟的卵子呈圓形,卵經0.45~0.73毫米。卵沉性,沉落在湖底的受精卵,借助一端游離的卵膜絲,可緩沖風浪的攪動,有利于胚胎的正常發(fā)育。水溫10~23.5℃,孵化期8~3天。胚胎發(fā)育153(2)秋季產卵群體生殖腺發(fā)育:秋季仔魚孵出后至笠年5月,生殖腺處于第I期,6月部分處于第II成熟期,7~8月處于第II成熟期,之后向第III期過渡,第III~IV成熟期歷時較短暫,大約為一個月,9月中旬發(fā)育成熟開始產卵。秋季產卵群體的繁殖力:比春季群體稍小。其它:與春季群體相似。(2)秋季產卵群體154(四)銀魚種群的生態(tài)學特征1、對鹽度適應范圍廣可在海水、咸淡水和淡水中生活。在自然條件下,絕大部分銀魚科的魚類都存在洄游型和淡水定居型。在一定條件下,洄游型可變?yōu)榈ň有?,反之,淡水定居型又可變?yōu)殇в涡?。(四)銀魚種群的生態(tài)學特征1552、對溫度適應范圍廣可在0~30℃或2~32℃的條件下生活。大部分種類具有適應低溫生活的能力。有的在北方隆冬時節(jié)冰下繁殖,有的在早春、深秋低溫季節(jié)產卵。在低溫條件下胚胎發(fā)育歷時長,孵化出的仔魚適應力較強,卵黃囊消化吸收較慢。仔魚有較長的混合營養(yǎng)階段,有利于仔魚的成活和生長2、對溫度適應范圍廣1563、終生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除部分種類的成魚階段可捕食小魚蝦外,但小魚蝦可得性差時仍以浮游動物為食,表現出較強的食物可塑性。從水域生態(tài)條件看,浮游動物無疑是分布廣泛、群體密度大,一年四季可得而適口性好的營養(yǎng)豐富的餌料。這對銀魚生長發(fā)育和種群繁衍十分有利。3、終生以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1574、生殖腺成熟發(fā)育歷時較短銀魚從第II成熟期轉入第III成熟期發(fā)育到成熟產卵只需40~60天的時間,鯉科魚類一般需要6個月左右。生殖腺發(fā)育成熟短,體現在群體增殖速度快,具有適應種群持續(xù)繁衍的意義。4、生殖腺成熟發(fā)育歷時較短1585、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強銀魚屬一年生魚類,一般個體成熟產卵后即行死亡。銀魚的繁殖力強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單位體重的懷卵量(相對懷卵量)要比一般魚類高,平均值通常在1100~1500粒/克體重;二是生殖周期短,仔魚孵出后經7~9個月又成熟產卵,也比一般魚類短得多。銀魚憑借強勁的繁殖力,可在一個水體里形成優(yōu)勢種群。5、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強1596、種群結構簡單,群體數量消長變化快由于銀魚是一年生種類,群體組成非常簡單,漁獲物中只有當年群體。群體結構簡單的小型種類可在短期內出現群體數量消長的明顯變化。6、種群結構簡單,群體數量消長變化快160三、銀魚的人工繁殖(一)親魚的捕撈、選擇1.親魚的捕撈宜在產卵場及其附近捕撈親魚,這樣才能獲得成熟度好、數量充足的親魚。太湖新銀魚可用圍網或拖網捕撈,大銀魚用拖網和刺網捕撈。作業(yè)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一小時取魚一次,以保證親魚的鮮活。三、銀魚的人工繁殖(一)親魚的捕撈、選擇1612.親魚的選擇從12月1日開始每天試捕,監(jiān)測親魚的成熟度和成熟百分比。雌親魚成熟標志為:個大體健,腹部明顯膨大,臀鰭較小,呈三角形,通過魚體可看到卵粒,手摸腹部柔軟,將魚頭部向上提起,使卵巢下垂,可見成熟的卵聚集于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