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北省唐山高三一診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唐山高三一診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唐山高三一診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唐山高三一診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唐山高三一診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自國家開展“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工程20年來,河北省每年因退耕還林工程涵養(yǎng)水源1.16億立方米,防風固沙總物質量為2.59萬噸,固碳851萬噸,釋放氧氣3.87萬噸,吸收污染物4.3萬噸,生態(tài)效益總價值達5.8億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退耕還林”過程耕地中的雜草數量增加,呈“S”型曲線增長B.“退耕還林”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的物種組成增加,營養(yǎng)結構變得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提高C.“退耕還林”體現了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D.“退耕還林”能夠有效地固定碳,緩解溫室效應的進程,降低環(huán)境污染2.現有某種動物的800對雌雄個體(均為灰體)分別交配,每對僅產下一個后代,合計后代中有灰體700只,黑體100只。控制體色的顯.隱性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分別用R、r表示。若沒有變異發(fā)生,則理論上基因型組合為Rr×Rr的親本數量應該是()A.100對 B.400對 C.700對 D.800對3.研究人員在水稻中發(fā)現了一株具有明顯早熟特性的變異植株,并欲以此為基礎培育早熟水稻新品種。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要判斷該變異植株是否具有育種價值,首先應確定它的遺傳物質是否發(fā)生了變化B.若該變異植株具有育種價值,在選擇育種方法時,首先應確定其變異類型C.若該變異是由某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則與晚熟品種雜交即可獲得符合要求的新品種D.若該變異是由某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則要快速獲得新品種,可選擇單倍體育種的方法4.下列關于生物變異與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花藥離體培養(yǎng)過程中會發(fā)生突變和基因重組B.用X射線處理某植物后,若未出現新性狀則沒有新基因產生C.可遺傳的變異均可導致生物進化D.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種群從而引起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5.細胞代謝能在常溫常壓下迅速有序地進行,其中酶起著重要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酶是所有活細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B.H2O2分解實驗中,加熱、Fe3+、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強C.有些酶需要通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進行加工、運輸D.人體的各種酶發(fā)揮作用所需的最適條件是不完全相同的6.科學家向小球藻培養(yǎng)液中通入14CO2,給予實驗裝置不同時間光照,結果如表所示。實驗組別光照時間(s)放射性物質分布12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22012種磷酸化糖類360除上述12種磷酸化糖類外,還有氨基酸、有機酸等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碳反應最初形成的主要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B.本實驗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C.3-磷酸甘油酸可直接轉化成氨基酸、有機酸等D.實驗結果說明小球藻光合作用產物是糖類和氨基酸、有機酸等7.下列有關科學家所做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蔡斯和赫爾希所做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B.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最關鍵的設計思路是設法把DNA和蛋白質分開C.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肺炎雙球菌由R型轉化為S型發(fā)生了基因的重新組合D.在侵染細菌前,首先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獲得同時含有32P、35S標記的噬菌體8.(10分)溶酶體具有細胞內消化功能,其內部水解酶的最適PH在5.0左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是由核糖體合成的B.溶酶體執(zhí)行功能時伴隨其膜組分的更新C.細胞質基質中的被轉運到溶酶體內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溶酶體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無分解作用二、非選擇題9.(10分)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回答下列問題:(1)組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種類多,功能有差異。許多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稱為____________;一些激素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能夠調節(jié)機體的生命活動,說明有些蛋白質起____________作用。(2)雙縮脲試劑是鑒定蛋白質的常用試劑。若以蛋白質為底物驗證酶的專一性,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底物是否被分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蛋白質混合液中硫酸銨濃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種類的蛋白質析出(或沉淀),隨著硫酸銨濃度增加,混合液中蛋白質析出的種類和總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質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質從開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質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范圍。蛋白質混合液中硫酸銨濃度(%)15~2023~3025~3538~40析出的蛋白質甲蛋白乙蛋白丙蛋白丁蛋白簡要寫出從該蛋白質混合液中分離出全部丁蛋白的實驗設計思路______________。10.(14分)下圖一是一年內Wisconsin綠灣中藻類數量隨環(huán)境的變化曲線圖。圖二是美國佛羅里達州銀泉的能量流動分析圖(其中GP代表總生產量,NP代表凈生產量:單位:J/m1.a)。請回答下列問題:(l)據圖一分析,Wisconsin綠灣中各種藻類的種群數量變化屬于_________類型,就環(huán)境因素分析,其種群數量變化主要是由于藻類對_________和營養(yǎng)物質等的變化敏感而造成的。(1)科學家對Wisconsin綠灣的調查還發(fā)現,藻類某一時刻的生物量比浮游動物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3)根據圖二分析,“V”和“X”代表的含義分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4)圖二中最高營養(yǎng)級和前一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_________。在實際調查中發(fā)現銀泉的能量輸入,除了來自銀泉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外,還會來自各條支流和陸地的_________的補給。11.(14分)某生態(tài)系統的部分食物網如下圖所示,請回答:(1)漿果、草、黑松位于食物鏈的起點,構成了第一營養(yǎng)級,也稱____________營養(yǎng)級。該食物網共有食物鏈_________條,其中處于多個營養(yǎng)級的生物有_______種。(2)該生態(tài)系統中的所有棕熊稱為一個________,其在該生態(tài)系統中的數量增長方式應為_____增長。(3)與棕熊直接取食漿果相比,鹿取食漿果,棕熊取食鹿(假設兩種情形下漿果的量相等),棕熊所獲得的能量更_______(填多或少)。12.最新研究發(fā)現,尼古?。ㄋ追Q煙堿)通過與神經細胞膜或腎上腺髓質細胞膜上的煙堿接受器結合,引起人體血液中腎上腺素含量增加。此外,尼古丁還能增加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對血糖的調節(jié)作用。請分析回答:(1)當尼古丁與神經細胞膜上的煙堿接受器結合后,引起鈣離子由通道流入細胞,可見,尼古丁的作用相當于一種_______,此時的神經細胞膜所發(fā)生的信號轉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尼古?。ㄋ追Q煙堿)通過與神經細胞膜或腎上腺髓質細胞膜上的煙堿接受器結合,引起人體血液中腎上腺素含量增加,此過程體現了細胞膜____________的功能。此外,尼古丁還能增加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對血糖的調節(jié)作用,胰島素降低血糖的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和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3)為驗證尼古丁對胰島素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將實驗鼠隨機均分為兩組,每天分別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和生理鹽水,相同且適宜條件下飼養(yǎng)3周。然后給各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立即開始計時,測定1小時內兩組鼠的胰島素濃度,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分析給小鼠注射葡萄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兩條曲線注射尼古丁的是_______________(填“甲組”或“乙組”)。(4)如果將實驗中的“測定胰島素濃度”改為“測定血糖濃度”,上述實驗過程需將“給各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修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在空白圖中嘗試畫出甲乙兩組血糖含量的變化圖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C【解析】

隨著退耕還林的推進,群落的結構越來越復雜,生物種類和數目增多,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增強,自我調節(jié)能力增加。【詳解】A、“退耕還林”過程耕地中的雜草數量增加,但是受環(huán)境阻力的影響,會呈“S”型曲線增長,A正確;B、“退耕還林”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的物種組成增加,營養(yǎng)結構變得復雜,自我調節(jié)能力增強,抵抗力穩(wěn)定性提高,B正確;C、“退耕還林”體現了人類活動改變了演替的速度,但是沒有改變方向,C錯誤;D、由題干的信息可以看出“退耕還林”能夠有效地固碳,緩解溫室效應的進程降低環(huán)境污染,D正確。【點睛】本題以退耕還林為背景,考查了生態(tài)學的知識,識記種群增長曲線的條件,生態(tài)系統、群落的知識進行解答。2、B【解析】

后代分離比推斷法后代表現型親本基因型組合親本表現型全顯AA×AA(或Aa或aa)親本中一定有一個是顯性純合子全隱aa×aa雙親均為隱性純合子顯:隱=1:1Aa×aa親本一方為顯性雜合子,一方為隱性純合子顯:隱=3:1Aa×Aa雙親均為顯性雜合子【詳解】根據分離定律Rr×Rr→3R_(灰體)∶1rr(黑體),結合題目信息,理論上基因型組合為Rr×Rr的親本數量如果是400對,則會產生灰體300只,黑體100只。另外400只灰體子代的400對灰體親本組合則為RR×Rr或RR×RR,B正確。故選B。3、C【解析】

該題主要考察了育種方式的選擇,而對該變異植株進行育種之前應先判定它屬于哪種變異情況,以便確定是否具有育種價值。單倍體育種具有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的優(yōu)點,識記每種育種方法的過程和特點是本題的解題關鍵?!驹斀狻緼、變異分為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可遺傳變異才能在育種上進行操作,可遺傳變異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變化,所以要確定它的遺傳物質是否發(fā)生了變化,A正確;B、不同的變異類型,育種方法不一樣,所以要先確定變異類型,如果是基因突變,可采用自交或單倍體育種的方法,如果是染色體變異,可以采用細胞工程育種,B正確;C、若該變異是由某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則該早熟變異植株為顯性,與晚熟品種雜交后,需要進行連續(xù)自交才能獲得所需要的新品種,C錯誤;D、若該變異是由某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則要快速獲得新品種,可選擇單倍體育種的方法,因為單倍體育種可以獲得含有突變基因的配子,且明顯縮短育種年限,通過單倍體育種,可以獲得含有突變基因的純合子,D正確;故選C。4、C【解析】

生物的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現代生物進化論的基本內容包括: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驹斀狻緼、花藥離體培養(yǎng)過程是將花藥培育成單倍體植株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進行的是有絲分裂,會發(fā)生突變,但是自然狀態(tài)下不會發(fā)生基因重組,A錯誤;B、用X射線處理某植物,該植物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基因突變不一定改變生物的性狀,因此不一定出現新性狀,如顯性純合子突變?yōu)殡s合子,B錯誤;C、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它們均可導致種群基因頻率改變,導致生物進化,C正確;D、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從而引起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基因突變、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對相關內容的掌握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B【解析】活細胞的代謝離不開酶的催化作用,A項正確;H2O2分解實驗中,加熱使H2O2分子達到反應所需的活化能,而不是降低活化能,B項錯誤;大部分酶的化學成分為蛋白質,需要通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進行加工、運輸,C項正確;人體的各種酶發(fā)揮作用所需的最適條件不完全相同,D項正確。6、C【解析】

根據光照時間分析,CO2進入葉綠體后,最初形成的是大量的3-磷酸甘油酸;根據表中物質,光合作用的產物還有氨基酸和有機酸。【詳解】A、由表格可知,CO2進入葉綠體后,最初形成的物質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A正確;B、由題意可知,實驗用同位素標記法探究CO2中的碳元素的去向,故本實驗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B正確;C、根據時間先后分析,3-磷酸甘油酸要先轉化成12種磷酸化糖類,然后才轉化成氨基酸、有機酸等,C錯誤;D、表格中的數據說明光合作用除了產生的有糖類外,還有氨基酸、有機酸等其它有機物,D正確。故選C。7、C【解析】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驹斀狻渴删w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是針對所有生物來說的,該實驗并沒有證明,A錯誤;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最關鍵的設計思路是設法把DNA和蛋白質分開,而格里菲思的實驗將肺炎雙球菌注射到小鼠體內,并沒有設法將DNA與蛋白質分開,B錯誤;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R型菌轉化成S型菌是由于S型菌的DNA進入R型菌的體內,與R型菌的DNA發(fā)生了基因組合,C正確;侵染細菌前,要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別標記噬菌體,而不是同時標記,D錯誤。8、D【解析】

溶酶體:(1)形態(tài):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膜上有許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2)作用: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驹斀狻緼、溶酶體中水解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A正確;B、溶酶體消化細胞內的物質時要吞噬這些物質,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體執(zhí)行功能時要發(fā)生膜成分的更新,B正確;C、細胞質基質中的H+被轉運到溶酶體內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因此需消耗能量,C正確;D、溶酶體能夠分解很多種物質以及衰老、損傷的細胞器,清除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D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9、結構蛋白信息傳遞不能蛋白酶的本質是蛋白質,也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或蛋白質的水解產物也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向該蛋白質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銨溶液(或硫酸銨),使其濃度達到35%(或35%≤硫酸銨濃度<38%范圍內的其它濃度),分離析出物與溶液,保留溶液;取保留溶液,再加入硫酸銨溶液(或硫酸銨),使硫酸銨在溶液中的濃度達到40%(或40%以上),分離析出物與溶液,析出物即為丁蛋白【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以看出,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適的硫酸銨濃度應為20%。根據“隨著硫酸銨濃度的增加,混合液中析出蛋白質的種類和總量也增加”及結合表格數據可知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達到30%時,會有甲、乙蛋白的全部析出和丙蛋白的部分析出。乙蛋白完全析出的硫酸銨濃度應為30%,但硫酸銨濃度為30%時還有丙蛋白和甲蛋白析出,所以通過改變混合液中的硫酸銨濃度不能從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質的乙蛋白。在硫酸銨濃度為38~40%時丁蛋白會析出,可以先用較低濃度的硫酸銨濃度分別將甲、乙、丙蛋白析出,然后在將硫酸銨濃度設為38~40%,將丁蛋白析出。【詳解】(1)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蛋白質為結構蛋白;激素能夠傳遞信息,調節(jié)生命活動,所以一些激素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說明有些蛋白質起信息傳遞的作用。(2)分解蛋白質的酶本質也是蛋白質,也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出現紫色,而酶在反應前后結構不變,溶液中始終存在該酶,所以若以蛋白質為底物驗證酶的專一性,不能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底物是否被分解。(3)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若要從該蛋白質混合液中分離出全部丁蛋白的實驗設計思路為:向該蛋白質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銨溶液(或硫酸銨),使其濃度達到35%(或35%≤硫酸銨濃度<38%范圍內的其它濃度),分離析出物與溶液,保留溶液;取保留溶液,再加入硫酸銨溶液(或硫酸銨),使硫酸銨在溶液中的濃度達到40%(或40%以上),分離析出物與溶液,析出物即為丁蛋白?!军c睛】本題考查了蛋白質的功能和考生從表格中獲取解題信息的能力,考生必需具有一定的表格文字的轉換能力,才能順利解答該題,難度適中。10、波動溫度藻類個體小、代謝快、壽命短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5.53%有機物質【解析】

分析表格:圖二表示對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銀泉進行能量流動的分析結果,其中Gp表示生物同化的能量,X表示呼吸散失的能量,NP表示每個營養(yǎng)級生物用于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表中Ⅰ是生產者、Ⅱ是初級消費者、Ⅲ是次級消費者、Ⅳ是三級消費者,Ⅴ是分解者,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時,其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詳解】(1)從圖中看出種群數量呈現波動變化,圖中數量的變化在4月份最高,然后不斷下降,至7月份達到一個高峰后,種群數量降低,所以可以推測是溫度和營養(yǎng)物質發(fā)生變化造成的。(1)在某一時刻藻類的生物量比浮游動物少,可能是藻類個體小、代謝快、壽命短。(3)圖中Ⅰ、Ⅱ、Ⅲ、Ⅳ都有部分能量傳遞給Ⅴ,所以推測Ⅴ是分解者,X是呼吸作用過程中以熱能散失的能量。(4)Ⅳ是最高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是0.88×105,Ⅲ同化的能量是15.91×105,所以二者之間能量傳遞效率為0.88/15.91=5.53%,在各條支流和陸地都有有機物質流向銀泉,其中也含有能量?!军c睛】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及營養(yǎng)結構;識記生態(tài)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過程,掌握能量流動的特點及能量流動過程中的相關計算,能結合表中數據準確答題。11、生產者83種群邏輯斯蒂少【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圖中有漿果→鹿→棕熊;漿果→棕熊;漿果→蝶→松雞→紅尾鷹;漿果→松雞→紅尾鷹;草→蝶→松雞→紅尾鷹;黑松→松雞→紅尾鷹;黑松→金花鼠→紅尾鷹;黑松→金花鼠→棕熊8條食物鏈?!驹斀狻浚?)漿果、草、黑松位于食物鏈的起點,稱為生產者,又叫第一營養(yǎng)級;由以上分析可知:該食物網共有食物鏈8條,其中處于多個營養(yǎng)級的生物有棕熊、松雞、紅尾鷹3種生物。(2)種群是一定區(qū)域同種生物全部個體的總稱,故該生態(tài)系統中的所有棕熊稱為一個種群;因棕熊生存的資源有限、空間有限,并受到其他生物制約,故其符合邏輯斯諦增長方式。(3)食物鏈越長,損失的能量越多,故與棕熊直接取食漿果相比,鹿取食漿果,棕熊取食鹿,后者獲得的能量更少。【點睛】本題結合食物網圖解,考查生態(tài)系統中各組成成分及營養(yǎng)結構,能根據食物網判斷食物鏈的條數、生物間的種間關系;掌握生態(tài)系統中能量流動過程及特點,并能結合題干分析作答。12、神經遞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