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坡地民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課件_第1頁
《重慶坡地民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課件_第2頁
《重慶坡地民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課件_第3頁
《重慶坡地民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課件_第4頁
《重慶坡地民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重慶市公安消防總隊防火部建審處鄒俊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簡介

2004年3月5日,《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正式頒布實施,《坡規(guī)》率先在全國針對坡地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設計中的特殊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對我國現(xiàn)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尚未涉及和未明確的問題做了恰當?shù)脑鲅a,具有很好的現(xiàn)實意義和可操作性。該規(guī)范主要是根據(jù)坡地建筑的各種防火特征,合理地制定有效的消防安全技術措施,由此可以在確保項目消防安全的基礎上,減少建設單位投資,降低工程造價,《坡規(guī)》的編制實施對坡地建筑這一特殊地形建筑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市已有近千個建設項目按此規(guī)范進行了防火設計,產(chǎn)生了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簡介2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關鍵詞:分斷——分段

采取分斷措施人為將一個建筑分為兩段(或多段),再對各段分別定性確定建筑類別,再根據(jù)建筑類別設防。

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關鍵詞:3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幾點說明:建于坡地地形上的多層民用建筑參照執(zhí)行;《坡規(guī)》作為《高規(guī)》、《建規(guī)》的補充,不能獨立于國家規(guī)范以外單獨執(zhí)行;本規(guī)范不適用于單層主體建筑高度超過24m的體育館、會堂、劇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層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坡地建筑耐火等級應根據(jù)坡地建筑總高度劃分的建筑類別進行確定;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幾點說明:4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二章術語坡地建筑指底層座落于坡底,其上某層與坡頂相連接的建筑。坡頂、坡底

坡地建筑所依存的上下兩個臺地,上面一個臺地稱為坡頂,下面一個臺地稱為坡底。坡底坡頂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二章術語坡底坡頂5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坡地建筑位于坡底的樓層稱為底層,以坡底場地作為室外地面;與坡頂相連接的樓層稱為平頂層,以坡頂場地作為室外地面;平頂層以下、底層及底層以上的樓層稱為吊層;平頂層及以上樓層稱為上層。底層平頂層上層吊層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底層平頂層上層吊6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天橋、平臺坡地建筑與坡頂?shù)倪B接設施,僅滿足人員出入疏散、寬度較小的稱為天橋;兼有其他用途(如作室外環(huán)境)、寬度較大的稱為平臺。坡頂天橋、平臺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坡頂天橋、平臺7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坡地建筑總高度(總層數(shù))建筑底層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層的高度(層數(shù))。吊層高度(層數(shù))坡地建筑底層室外地面到其平頂層與坡頂相連接的樓板面層的高度(層數(shù))。上層高度(層數(shù))坡地建筑平頂層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層的高度(層數(shù))。

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坡地建筑總高度(總層8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坡地建筑公共建筑部分高度(以下簡稱公共建筑部分高度)

當坡地建筑上部為住宅,下部為公共建筑,其公共建筑部分高度從底層室外地面起算至公共建筑頂層頂板面層。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坡地建筑公共建筑部分9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坡地建筑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坡地建筑據(jù)以確定建筑類別和防火措施的建筑高度(層數(shù))。變數(shù)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坡地建筑防火10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三章坡地建筑防火設計高度及建筑類別

三個大類,每類兩種形式。分類標準:1.上層與吊層的功能;2.上層公共建筑部分的總層數(shù)。形式劃分標準:吊層的高度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三章坡地建筑防1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一類(第一種形式)

坡地建筑為居住建筑或為不含住宅的公共建筑(上層、吊層功能一致),其吊層公共建筑高度不超過24m或住宅層數(shù)不超過9層。符合下列10個規(guī)定時,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按上層高度(層數(shù))計算,以此確定上層部分的建筑類別;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及建筑類別按本規(guī)范3.0.7條執(zhí)行。

第一類(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一類(第一12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3.0.7吊層部分以吊層高度(層數(shù))確定的建筑類別低于上層部分建筑類別時,按后者進行防火設計;吊層部分以吊層高度(層數(shù))確定的建筑類別高于上層部分建筑類別時,按前者進行防火設計;吊層部分以吊層高度(層數(shù))確定的建筑類別與上層部分建筑類別相同時,按各自類別進行防火設計。

如表所示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3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10個要求:

1.以平頂層室外場地為消防撲救場地。

2.建筑底層和平頂層均應設直通室外的人員安全出口。

3.建筑上層與吊層應分別設置疏散樓梯。當確有困難時,上層與吊層共用疏散樓梯應在平頂層兩跑梯段之間設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隔墻斷開,并分別直通室外。4.平頂層下一層開設門、窗、洞口部位上沿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寬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或在吊層與平頂層分界的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高度不小于1.20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0個要求:14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10個要求:

5.平頂層與吊層分界處的樓板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同時不應開設中庭、自動扶梯和其他與下層相通的洞口;該層設備管井應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材料進行封隔。6.建筑上層與吊層分別設置疏散樓梯時,上、下樓梯間及其前室應分別設置防煙設施。防煙設施的形式應分別根據(jù)上層和吊層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及建筑類別確定。7.建筑底層和平頂層的疏散樓梯應直通或通過安全通道到達底層和平頂層的室外地面;其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應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0個要求:15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10個要求:8.設有消防電梯時,消防電梯應能到達各層。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在平頂層和底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jīng)過長度不超過30m的通道直通室外。

9.建筑設有通達各層的消防電梯時,其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防煙設施,防煙設施的形式應根據(jù)坡地建筑總高度確定。建筑上層與吊層分別設置消防電梯時,其消防電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應分別設置防煙設施,防煙設施的形式應分別根據(jù)上層和吊層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及建筑類別確定。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0個要求:16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10個要求:

10.客用電梯與消防電梯不合用前室時,上層與吊層的客用電梯宜分開設置;若上層與吊層的客用電梯合并設置,其在平頂層以下部分應符合消防電梯的要求。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0個要求:17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一類(第二種形式)坡地建筑為居住建筑或為不含住宅的公共建筑,其吊層公共建筑高度超過24m或住宅層數(shù)超過9層。

當?shù)讓邮彝獾孛婺軡M足消防車通行和消防撲救場地要求;并同時符合第一種形式的1~10條規(guī)定時,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按上層高度(層數(shù))計算,并以此確定上層部分的建筑類別;其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及建筑類別按本規(guī)范3.0.7條執(zhí)行。

第一類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一類(第二種18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一類(2)第一類(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一類第一類19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二類(第一種形式)

坡地建筑吊層、平頂層及其上一層為公共建筑,以上各層為住宅,公共建筑部分高度不超過24m。滿足本規(guī)范3.0.1.1—3.0.1.2、3.0.1.8—3.0.1.9條規(guī)定且符合下列條件時,住宅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從平頂層室外地面起算,按居住建筑對待,并以此確定住宅部分建筑類別;其公共建筑部分的防火設計參照本規(guī)范3.7條吊層部分執(zhí)行。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二類(第一種20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二類(第一種形式)

3.0.3.1公共建筑部分應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樓板與住宅部分隔開,該層樓板不應開設任何上下連通的洞口,該層樓板的設備管井應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材料進行封隔。在與住宅的分界處的公共建筑門、窗、洞口上沿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寬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或在該處的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高度不低于1.20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3.0.3.2公共建筑部分與住宅部分的疏散樓梯應獨立設置并分別直通或經(jīng)過安全通道通到室外,兩者的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應分別設置防煙設施。3.0.3.3住宅部分與公共建筑部分的乘客電梯應分開設置。住宅部分的乘客電梯若需通達底層和地下車庫時,電梯井道不應開設通向公共建筑樓層的門洞,同時其在底層和地下車庫的前室(電梯廳)應符合消防電梯前室的要求。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二類(第一種形式)2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二類(1)第二類(2)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二類第二類22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三類(1)

坡地建筑吊層、平頂層及其上數(shù)層為公共建筑,以上各層為住宅,吊層高度不超過24m。

符合本規(guī)范3.0.1.1—3.0.1.9、3.0.3.3條規(guī)定時,其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從平頂層室外地面起算,并以此確定上層部分的建筑類別。其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及建筑類別按本規(guī)范3.0.7條執(zhí)行。

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三類(1)23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三類(1)

第三類(2)

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三類第三類24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四章消防撲救場地消防撲救場地或作為消防撲救場地的平臺應滿足消防車通行和回車的要求,并能承受消防車的荷載。建筑面臨消防撲救場地方向至少有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于一個長邊的長度,不應布置高度大于5.00m、進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圍內必須設有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出口;并不應有任何架空線纜和其他影響消防車通行及撲救的障礙物。消防撲救場地的進深,從建筑外墻面起算,按防火設計高度劃分的一類高層建筑不宜小于18m;二類高層建筑不宜小于15m。消防撲救場地的坡度不應大于5%。當鄰近建筑撲救面的道路、場地坡度較大確有困難時,應設置作為消防撲救場地的平臺。若平頂層周圍有大型吊層屋面,符合1—4條規(guī)定時,該屋面可作為消防撲救場地。

消防撲救場地及作為消防撲救場地的平臺應設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及消防水池取水設施。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四章消防撲救場25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五章坡地建筑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設置樓層《高規(guī)》規(guī)定: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只能設在建筑內的一至三層,如設在其它樓層時,每個廳室建筑面積不應超過200平方米。

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五章坡地建筑歌26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五章坡地建筑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設置樓層坡地建筑內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可設在底層及其上二層,也可設在平頂層及其上二層。但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該場所以底層(平頂層)為起算首層時,首層室外地面應滿足消防車通行和撲救要求。2.該場所疏散出口應能直通或通過安全通道到達底層或平頂層的室外地面。3.該場所宜布置在疏散和撲救最為便捷的底層或平頂層室外地面一側。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五章坡地建筑歌27祝各位領導

工作順利、萬事如意謝謝大家!祝各位領導

工作順利、萬事如意謝謝大家!28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29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重慶市公安消防總隊防火部建審處鄒俊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30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簡介

2004年3月5日,《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正式頒布實施,《坡規(guī)》率先在全國針對坡地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設計中的特殊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對我國現(xiàn)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尚未涉及和未明確的問題做了恰當?shù)脑鲅a,具有很好的現(xiàn)實意義和可操作性。該規(guī)范主要是根據(jù)坡地建筑的各種防火特征,合理地制定有效的消防安全技術措施,由此可以在確保項目消防安全的基礎上,減少建設單位投資,降低工程造價,《坡規(guī)》的編制實施對坡地建筑這一特殊地形建筑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市已有近千個建設項目按此規(guī)范進行了防火設計,產(chǎn)生了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簡介3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關鍵詞:分斷——分段

采取分斷措施人為將一個建筑分為兩段(或多段),再對各段分別定性確定建筑類別,再根據(jù)建筑類別設防。

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關鍵詞:32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幾點說明:建于坡地地形上的多層民用建筑參照執(zhí)行;《坡規(guī)》作為《高規(guī)》、《建規(guī)》的補充,不能獨立于國家規(guī)范以外單獨執(zhí)行;本規(guī)范不適用于單層主體建筑高度超過24m的體育館、會堂、劇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層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坡地建筑耐火等級應根據(jù)坡地建筑總高度劃分的建筑類別進行確定;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幾點說明:33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二章術語坡地建筑指底層座落于坡底,其上某層與坡頂相連接的建筑。坡頂、坡底

坡地建筑所依存的上下兩個臺地,上面一個臺地稱為坡頂,下面一個臺地稱為坡底。坡底坡頂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二章術語坡底坡頂34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坡地建筑位于坡底的樓層稱為底層,以坡底場地作為室外地面;與坡頂相連接的樓層稱為平頂層,以坡頂場地作為室外地面;平頂層以下、底層及底層以上的樓層稱為吊層;平頂層及以上樓層稱為上層。底層平頂層上層吊層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底層平頂層上層吊35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天橋、平臺坡地建筑與坡頂?shù)倪B接設施,僅滿足人員出入疏散、寬度較小的稱為天橋;兼有其他用途(如作室外環(huán)境)、寬度較大的稱為平臺。坡頂天橋、平臺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坡頂天橋、平臺36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坡地建筑總高度(總層數(shù))建筑底層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層的高度(層數(shù))。吊層高度(層數(shù))坡地建筑底層室外地面到其平頂層與坡頂相連接的樓板面層的高度(層數(shù))。上層高度(層數(shù))坡地建筑平頂層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層的高度(層數(shù))。

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坡地建筑總高度(總層37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坡地建筑公共建筑部分高度(以下簡稱公共建筑部分高度)

當坡地建筑上部為住宅,下部為公共建筑,其公共建筑部分高度從底層室外地面起算至公共建筑頂層頂板面層。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坡地建筑公共建筑部分38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術語坡地建筑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坡地建筑據(jù)以確定建筑類別和防火措施的建筑高度(層數(shù))。變數(shù)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術語坡地建筑防火39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三章坡地建筑防火設計高度及建筑類別

三個大類,每類兩種形式。分類標準:1.上層與吊層的功能;2.上層公共建筑部分的總層數(shù)。形式劃分標準:吊層的高度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三章坡地建筑防40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一類(第一種形式)

坡地建筑為居住建筑或為不含住宅的公共建筑(上層、吊層功能一致),其吊層公共建筑高度不超過24m或住宅層數(shù)不超過9層。符合下列10個規(guī)定時,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按上層高度(層數(shù))計算,以此確定上層部分的建筑類別;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及建筑類別按本規(guī)范3.0.7條執(zhí)行。

第一類(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一類(第一4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3.0.7吊層部分以吊層高度(層數(shù))確定的建筑類別低于上層部分建筑類別時,按后者進行防火設計;吊層部分以吊層高度(層數(shù))確定的建筑類別高于上層部分建筑類別時,按前者進行防火設計;吊層部分以吊層高度(層數(shù))確定的建筑類別與上層部分建筑類別相同時,按各自類別進行防火設計。

如表所示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42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10個要求:

1.以平頂層室外場地為消防撲救場地。

2.建筑底層和平頂層均應設直通室外的人員安全出口。

3.建筑上層與吊層應分別設置疏散樓梯。當確有困難時,上層與吊層共用疏散樓梯應在平頂層兩跑梯段之間設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隔墻斷開,并分別直通室外。4.平頂層下一層開設門、窗、洞口部位上沿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寬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或在吊層與平頂層分界的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高度不小于1.20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0個要求:43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10個要求:

5.平頂層與吊層分界處的樓板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同時不應開設中庭、自動扶梯和其他與下層相通的洞口;該層設備管井應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材料進行封隔。6.建筑上層與吊層分別設置疏散樓梯時,上、下樓梯間及其前室應分別設置防煙設施。防煙設施的形式應分別根據(jù)上層和吊層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及建筑類別確定。7.建筑底層和平頂層的疏散樓梯應直通或通過安全通道到達底層和平頂層的室外地面;其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應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0個要求:44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10個要求:8.設有消防電梯時,消防電梯應能到達各層。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在平頂層和底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jīng)過長度不超過30m的通道直通室外。

9.建筑設有通達各層的消防電梯時,其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防煙設施,防煙設施的形式應根據(jù)坡地建筑總高度確定。建筑上層與吊層分別設置消防電梯時,其消防電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應分別設置防煙設施,防煙設施的形式應分別根據(jù)上層和吊層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及建筑類別確定。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0個要求:45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10個要求:

10.客用電梯與消防電梯不合用前室時,上層與吊層的客用電梯宜分開設置;若上層與吊層的客用電梯合并設置,其在平頂層以下部分應符合消防電梯的要求。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0個要求:46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一類(第二種形式)坡地建筑為居住建筑或為不含住宅的公共建筑,其吊層公共建筑高度超過24m或住宅層數(shù)超過9層。

當?shù)讓邮彝獾孛婺軡M足消防車通行和消防撲救場地要求;并同時符合第一種形式的1~10條規(guī)定時,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按上層高度(層數(shù))計算,并以此確定上層部分的建筑類別;其吊層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及建筑類別按本規(guī)范3.0.7條執(zhí)行。

第一類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一類(第二種47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一類(2)第一類(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一類第一類48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二類(第一種形式)

坡地建筑吊層、平頂層及其上一層為公共建筑,以上各層為住宅,公共建筑部分高度不超過24m。滿足本規(guī)范3.0.1.1—3.0.1.2、3.0.1.8—3.0.1.9條規(guī)定且符合下列條件時,住宅部分的防火設計高度(層數(shù))從平頂層室外地面起算,按居住建筑對待,并以此確定住宅部分建筑類別;其公共建筑部分的防火設計參照本規(guī)范3.7條吊層部分執(zhí)行。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二類(第一種49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二類(第一種形式)

3.0.3.1公共建筑部分應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樓板與住宅部分隔開,該層樓板不應開設任何上下連通的洞口,該層樓板的設備管井應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材料進行封隔。在與住宅的分界處的公共建筑門、窗、洞口上沿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寬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或在該處的樓板外沿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高度不低于1.20m的不燃燒實體裙墻。3.0.3.2公共建筑部分與住宅部分的疏散樓梯應獨立設置并分別直通或經(jīng)過安全通道通到室外,兩者的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應分別設置防煙設施。3.0.3.3住宅部分與公共建筑部分的乘客電梯應分開設置。住宅部分的乘客電梯若需通達底層和地下車庫時,電梯井道不應開設通向公共建筑樓層的門洞,同時其在底層和地下車庫的前室(電梯廳)應符合消防電梯前室的要求。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二類(第一種形式)50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二類(1)第二類(2)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第二類第二類51重慶市坡地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

第三類(1)

坡地建筑吊層、平頂層及其上數(shù)層為公共建筑,以上各層為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