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木工程師(巖土)(二合一)考試2023年真題預測考卷含答案解析1.偏心距e<0.1m的條形基礎底面寬b=3m,基礎埋深d=1.5m,土層為粉質黏土,基礎底面以上土層平均重度γm=18.5kN/m3,基礎底面以下土層重度γ=19kN/m3,飽和重度γsat=20kN/m3,內摩擦角標準值φK=20°,內聚力標準值ck=10kPa,當地下水從基底下很深處上升至基底面時(同時不考慮地下水位對抗剪強度參數的影響)地基()。(Mb=0.51,Md=3.06,Mc=5.66)A.
承載力特征值下降9%B.
承載力特征值下降4%C.
承載力特征值無變化D.
承載力特征值上升3%【答案】:
A【解析】: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5.2.5條計算,由題可知,0.033b=0.099≈0.1,e<0.1則當地下水位很深時,可求得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fa=Mbγb+Mdγmd+Mcck=0.51×19×3+3.06×18.5×1.5+5.66×10≈170.6kPa當地下水位上升至基礎底面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為:fa′=0.51×(19-10)×3+3.06×18.5×1.5+5.66×10≈155.3kPa(fa-fa′)/fa=(170.6-155.3)/170.6=8.97%≈9%即當地下水從基底下很深處上升至基底面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下降9%。2.根據《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D63—2007),關于地下連續(xù)墻基礎設計描述正確的是哪些選項?()A.
墻端應進人良好持力層B.
墻體進入持力層的埋設深度應大于墻體厚度C.
持力層為巖石地基時,應優(yōu)先考慮增加墻體的埋置深度以提高豎向承載力D.
宜使地下連續(xù)墻基礎的形心與作用基本組合的合力作用點一致【答案】:
A|B|D【解析】:ABC三項,根據《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D63—2007)第7.3.2條規(guī)定地下連續(xù)墻基礎豎向承載力主要由墻體側壁摩擦力和墻端支撐力組成。當持力層為非巖石地基時,增加墻體深度能較快地增加側壁摩擦力和墻端支撐力,比增大平面規(guī)模更具有經濟性,且施工也較宜實現,因此,應首先考慮增加墻體的埋置深度以提高豎向承載力。D項,第7.3.3條規(guī)定,地下連續(xù)墻基礎平面布置靈活多樣。井筒式地下連續(xù)墻基礎槽段平面布置可做成一室斷面、多斷面。平面布置使其形心與作用基本組合的合理作用點一致或接近有利于基礎結構的受力。3.不適合在濕陷性黃土地區(qū)進行地基處理的方法是()。A.
換土墊層法B.
強夯法C.
堆載預壓法D.
預浸水法【答案】:
C【解析】:濕陷性黃土是指在上覆土層自重應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結構破壞而發(fā)生顯著附加變形的土,屬于特殊土。堆載預壓法可用于處理較厚淤泥和淤泥質土地基,不適合在濕陷性黃土地區(qū)使用。4.復合地基的增強體穿越了粉質黏土、淤泥質土、粉砂三層土,當水泥摻量不變時,下列哪些樁型樁身強度沿樁長變化不大?()A.
攪拌樁B.
注漿鋼管樁C.
旋噴樁D.
夯實水泥土樁【答案】:
B|D【解析】:AC兩項,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條文說明第7.3.1條規(guī)定,水泥土攪拌樁法是利用水泥等材料作為固化劑通過攪拌設備,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使水泥與土發(fā)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wěn)定性和一定強度的水泥加固土;根據條文說明第7.4.1、7.4.8、7.4.9條規(guī)定,旋噴樁是以水泥為主固化劑的漿液從注漿管邊的噴嘴中高速噴射出來,直接切割破壞土體,噴射過程中,鉆桿邊旋轉邊提升,使?jié){液與土體充分攪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徑的柱狀固結體。旋噴樁和攪拌樁都是以水泥作為主固化劑與原土攪拌混合形成固結體,地基土地層情況影響固結體的強度;B項,注漿鋼管樁是通過鉆孔,放置鋼管樁,然后在鋼管樁底部進行灌注水泥漿,使水泥漿充盈于樁孔內,其樁身強度不受原地層影響;D項,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7.6.2、7.6.3條及條文說明第7.6.2、7.6.3條規(guī)定,夯實水泥土樁是利用人工或機械成孔,選用相對單一的土質材料,與水泥按一定比例在孔外充分攪拌,分層向孔內回填并強力夯實,形成均勻的水泥土樁,由于是非擠土成樁,其樁體強度受地層情況影響不大。5.某取土器管靴外徑及取土管外徑均為108mm,管靴刃口內徑為102mm,取土管內徑為103mm,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
該取土器技術參數符合厚壁取土器要求B.
該取土器技術參數符合中厚壁取土器要求C.
該取土器技術參數符合敞口自由活塞取土器要求D.
該取土器技術參數符合固定活塞取土器要求【答案】:
D【解析】: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錄F第F.0.1條,計算如下:外間隙比:c=(Dw-Dt)/Dt×100%=(108-108)/108=0內間隙比:c=(Ds-De)/De×100%=(103-102)/102=0.0098=0.98%面積比:A=(Dw2-De2)De2×100%=(11664-10404)/10404=0.1211=12.11%該取土器技術參數符合固定活塞取土器要求。6.對黃土濕陷性的敘述中,正確的有()。A.
黃土主要為粉土顆粒組成,其次為砂及黏粒B.
孔隙比較大,一般在0.85~1.24之間C.
飽和度較大時濕陷較小D.
液限較小時濕陷較小【答案】:
A|B|C【解析】:一般而言,土的天然含水量和濕陷性關系較大,含水量低,濕陷性就越強烈。當含水量超過23%時就不具有濕陷性或者濕陷性很弱。7.下列關于控制區(qū)域性地面沉降的措施正確的是()。A.
停止地下水開采B.
只能靠人工補給地下水C.
只有調整地下水開采層次D.
對地下水資源的開發(fā)、利用進行科學管理【答案】:
D【解析】:控制地下水的沉降,應對地下水的開采有一個科學的開采方式和規(guī)劃方案。停止開采地下水會導致當地的生活和工業(yè)用水困難。人工回填地下水或者是調整開采層次都是可行的,但不是唯一的辦法。8.三個不同地基上承受軸心荷載的墻下條形基礎,基礎底面荷載、尺寸相同,三個基礎的地基反力的分布形式分別為:①馬鞍形分布,②均勻分布,③倒鐘形分布,問基礎在墻與基礎交接的彎矩設計值之間的關系是哪一個選項?()A.
①<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答案】:
B【解析】:墻下條形基礎可視為剛性基礎,中心荷載下剛性基礎的基底反力分布在基底壓力不超過土的強度時呈馬鞍形分布,當基底壓力逐漸增加(或地基土強度變小),基底反力逐漸趨于平均,當基底壓力增大(或地基土強度變小)到一定程度時,基底反力呈倒鐘形分布。在基底壓力相同,地基不同的情況下,墻與基礎交接的基底反力馬鞍形分布>均勻分布>倒鐘形分布,故墻與基礎交接的彎矩設計值之間的關系為:馬鞍形分布>均勻分布>倒鐘形分布,即①>②>③。9.采用攪拌樁復合地基加固軟土地基,已知軟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sk=60kPa,樁土應力比取n=8.5,已知攪拌樁面積置換率為20%,問復合地基承載力接近以下哪個數值?()A.
120kPaB.
150kPaC.
180kPaD.
200kPa【答案】:
B【解析】: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7.1.5條規(guī)定,復合地基承載力的計算公式為:fspk=[1+m(n-1)]fsk式中,fspk為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fsk為處理后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kPa;n為復合地基樁土應力比;m為面積置換率。根據題干解得單樁豎向承載力為:8.5×60=510kPa,所以復合地基承載力為:0.2×510+(1-0.2)×60=150(kPa)。10.路堤填土分層壓實達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此應對填土材料進行擊實試驗。下列關于擊實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最優(yōu)含水量是指對特定的土在一定的擊實能量下達到最大密實狀態(tài)時所對應含水量B.
對于不同的土,土的可塑性增大,最優(yōu)含水量也就增大C.
對于同一種土,所施加的擊實能越大,最優(yōu)含水量也就越小D.
對于同一種土,土的最優(yōu)含水量越大,最大干密度也就越大【答案】:
D【解析】:D項,對于同一種土,在不同的擊實能作用下測得的最優(yōu)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不同,擊實能越大,土的最優(yōu)含水量越小,最大干密度也就越大。11.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下列丙級建筑物中,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的有()。A.
層數為6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20kPa的框架結構建筑B.
層數為6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80kPa的砌體承重結構建筑C.
跨度18m,地基承載力特征值90kPa的單跨單層排架結構(6m柱距)的廠房D.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60kPa,高度為45m的煙囪【答案】:
B|C|D【解析】: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3.0.3條表3.0.3所列范圍內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可不作變形驗算。AB兩項,層數為6層的框架結構或砌體承重結構建筑,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大于等于130kPa時,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C項,跨度18m的單跨單層排架結構廠房,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大于等于80kPa時,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D項,高度小于等于75m的煙囪,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大于等于160kPa并且小于200kPa時,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12.地下水位以下的黏性土一般不適合()樁型。A.
泥漿護壁鉆孔灌注樁B.
干作業(yè)成孔灌注樁C.
H型鋼樁D.
混凝土預制樁【答案】:
B【解析】: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6.2.1條第5款規(guī)定,干作業(yè)鉆、挖孔灌注樁適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粉土、填土、中等密實以上的砂土、風化巖層。13.高等級公路路堤需填土4m左右,地基中淤泥質土層厚20m左右,下述地基處理方案中較為合理的是()。A.
設置砂井,邊筑堤、邊預壓B.
采用厚度較大的碎石墊層置換C.
采用低強度樁復合地基D.
采用土工格柵加筋土墊層【答案】:
A|D【解析】:B項,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4.1.1條規(guī)定,換填墊層適用于處理各類淺層軟弱土層或不均勻土層的地基處理。由于淤泥質土層太厚,采用置換法成本會非常高,所以題干中的地基不適合用置換法來處理。C項,復合地基法是由強度、性質完全不同的地基土和至少一種增強體共同組成,只有在增強體與原地基土自始至終地協同工作并共同承擔外荷載時才使用。AC兩項,設置砂井、采用土工格柵加筋土墊層對于本題均比較合理。14.從崩塌區(qū)下通過某公路路基,擬設置攔石墻防護,攔石墻后設緩沖土層,土層、落石重度各為18kN/m3、22kN/m3,土層內摩擦角φ=16°,崩塌物最大塊體體積為1.4m3,塊體落地前的末段速度為6m/s,求崩塌物對緩沖土層的沖擊力的大小為()kN。A.
118.0B.
151.7C.
178.2D.
214.3【答案】:
C15.某建筑物地基承受軸心荷載作用,確定地基承載力時,比較適宜的是()。A.
臨塑荷載PcrB.
臨界荷載P1/4C.
極限荷載PuD.
比例界限荷載P1【答案】:
B【解析】:臨界荷載是指使地基中塑性區(qū)開展達到一定深度或范圍,但未與地面貫通,地基仍有一定的強度,能夠滿足建筑物的強度變形要求的荷載。地基中塑性變形區(qū)的最大深度達到基礎寬度的n倍(n=1/3或1/4)時,作用于基礎底面的荷載,被稱為臨界荷載。16.用內徑8.0cm、高2.0cm的環(huán)刀切取飽和原狀土試樣,濕土質量m1=183g,進行固結試驗后,濕土的質量m2=171.0g,烘干后土的質量m3=131.4g,土的比重Gs=2.70,則經壓縮后,土孔隙比變化量Δe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A.
0.137B.
0.250C.
0.354D.
0.503【答案】:
B【解析】:原狀土樣的體積為:V1=π×42×2=100.5cm3土的干密度為:ρd=m3/V1=131.4/100.5=1.31g/cm3土的初始孔隙比為:e0=Gsρw/ρd-1=2.7×1.0/1.31-1=1.061壓縮后土中孔隙的體積為:V2=(m2-m3)/ρw=(171.0-131.4)/1.0=39.6cm3土粒的體積為:V3=m3/Gsρw=131.4/(2.7×1.0)=48.7cm3壓縮后土的孔隙比為:e1=V2/V3=39.6/48.7=0.813土孔隙比變化量為:Δe=1.061-0.813=0.248該題計算步驟稍多,但均是土工試驗基本概念換算,概念明確,計算簡單。另一解法:孔隙體積變化:ΔV=(m1-m2)/ρw=(183-171)/1=12cm3孔隙比變化:Δe=ΔV/Vs=12/(131.4/2.7)=0.24717.下列關于后注漿灌注樁承載力特點的敘述哪個選項是正確的?()A.
摩擦灌注樁,樁端后注漿后可轉為端承樁B.
端承灌注樁,樁側后注漿后可轉為摩擦樁C.
后注漿可改變灌注樁側阻與端阻的發(fā)揮順序D.
后注漿可提高灌注樁承載力的幅度主要取決于注漿土層的性質與注漿參數【答案】:
D【解析】:D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3.10條條文說明,樁端、樁側后注漿是增強端阻和側阻的一種手段,漿液在不同樁端和樁側土層中的擴散和加固機理不盡相同,總的變化和土類有關,粗粒土是滲透注漿,細粒土是劈裂注漿,前者的加固效應強于后者。AB兩項,后注漿并不能改變樁的承載特性,摩擦灌注樁樁端后注漿后還是摩擦灌注樁,端承灌注樁樁側后注漿后還是端承樁。C項,無論是否后注漿,灌注樁側阻力都先于端阻力發(fā)揮。18.下列關于庫侖理論應用于擋土墻設計的說法錯誤的是()。A.
庫侖理論雖然有不夠嚴密完整之處,但概念簡單明了,適用范圍較廣B.
庫侖理論較適用于黏性土,其主動土壓力和被動土壓力的計算值均接近于實際C.
庫侖理論較適用于墻背為平面或接近平面的擋土墻D.
庫侖理論較適用于剛性擋土墻【答案】:
B【解析】: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條文說明第9.3.2條規(guī)定,庫侖土壓力理論和郎肯土壓力理論是工程中常用的兩種經典土壓理論,無論用庫倫或朗肯理論計算土壓力,由于其理論的假設與實際工作情況有一定出入,只能看作是近似的方法,與實測數據有一定差異。一些試驗結果證明,庫倫土壓理論在計算主動土壓力時,與實際較為接近。在計算被動土壓力時,其計算結果與實際相比,往往偏大。庫侖土壓力理論比較適用于砂土,朗肯土壓力理論比較適用于黏性土。19.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下列關于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說法,哪個選項是錯誤的?()A.
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3年B.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wèi)生間、房間和外墻的防滲漏,為5年C.
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采暖期、供冷期D.
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答案】:
A【解析】: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條規(guī)定,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建設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①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②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wèi)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為5年;③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采暖期、供冷期;④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其他項目的保修期限由發(fā)包方與承包方約定。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20.可溶性巖石包括()。A.
石灰?guī)r、大理巖、砂巖B.
硫酸巖類巖石、鹵素類巖石、碳酸巖類巖石C.
除火成巖以外的所有巖石D.
所有的變質巖【答案】:
B【解析】:巖石的可溶性取決于其化學成份、礦物組成和巖石結構。硫酸巖類巖石、鹵素類巖石、碳酸巖類巖石遇水或酸類都可溶解,因此是可溶性巖石。21.采用高壓噴射注漿法加固地基時,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A.
產生冒漿是不正常的,應減小注漿壓力直至不冒漿為止B.
產生冒漿是正常的,但應控制冒漿量C.
產生冒漿是正常的,為確保注漿質量,冒漿量越大越好D.
偶爾產生冒漿是正常的,但不應持久【答案】:
B【解析】: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條文說明第7.4.8條第9款規(guī)定,在旋噴注漿過程中出現壓力驟然下降、上升或冒漿異常時,應查明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出現不冒漿或斷續(xù)冒漿時,若系土質松軟則視為正?,F象,可適當進行復噴;若系附近有空洞、通道,則應不提升注漿管繼續(xù)注漿直至冒漿為止或拔出注漿管待漿液凝固后重新注漿。22.在Ⅳ級圍巖地段修建兩車道小凈距公路隧道時,下列哪個選項不符合《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第一冊土建工程》(JTG3370.1—2018)的要求?()[2014年真題]A.
洞口地形狹窄、路線布設困難或為減少洞口占地的隧道,可采用小凈距隧道B.
兩隧道凈距在1.0倍開挖跨度以內時,小凈距隧道段長度宜控制在1000mC.
中夾巖的加固措施包括加長系統錨桿、設對拉錨桿和小導管注漿D.
小凈距隧道應選用復合式襯砌,支護參數應綜合確定【答案】:
B【解析】:A項,根據《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第一冊土建工程》(JTG3370.1—2018)第11.2.1條規(guī)定,在洞口地形狹窄、路線布設困難或為減少洞口占地的短隧道、中隧道或長隧道、特長隧道洞口局部地段,可采用小凈距隧道。BD兩項,第11.2.2條規(guī)定,小凈距隧道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①應采用復合式襯砌結構,支護參數應根據工程類比、施工方法、計算分析綜合確定,并根據現場監(jiān)控量測結果進行調整。②應根據圍巖地質條件和兩洞凈距,對施工順序、開挖方法、臨時支護措施等提出要求,并根據中夾巖的穩(wěn)定性提出中夾巖的保護或加固措施。③兩隧道凈距在0.8倍開挖跨度以內時,小凈距隧道段長度宜控制在1000m以內。C項,第11.2.2條條文說明第2款規(guī)定,兩隧道間的巖體稱為中夾巖,保持中夾巖的穩(wěn)定是隧道穩(wěn)定的必要條件。小凈距隧道設計,需根據地形、巖性、構造和巖層產狀,明確施工順序、臨時支護揹施等要求。根據多年工程經驗,先行洞二次襯砌超前后行洞掌子2.0倍洞徑以上的距離,兩洞相互影響較小,對中夾巖擾動也小。根據中夾巖的穩(wěn)定性決定是否需要對中夾巖進行加固。中夾巖加固措施包括加長系統錨桿、設對拉錨桿和小導管注漿等。23.塑料排水帶作為堆載預壓地基處理豎向排水措施時,其井徑比是指下列哪個選項?()A.
有效排水直徑與排水帶當量換算直徑的比值B.
排水帶寬度與有效排水直徑的比值C.
排水帶寬度與排水帶間距的比值D.
排水帶間距與排水帶厚度的比值【答案】:
A【解析】: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5.2.3條規(guī)定,dp為塑料排水帶當量換算直徑;第5.2.4條規(guī)定,de為豎井的有效排水直徑。第5.2.5條規(guī)定,豎井的間距可按井徑比n選用,其中井徑比n=de/dw,dw為豎井直徑,對塑料排水帶可取dw=dp,故井徑比為有效排水直徑與排水帶當量換算直徑的比值。24.對于深厚軟土地區(qū),超高層建筑樁基礎宜采用以下哪幾種樁型?()[2011年真題]A.
鉆孔灌注樁B.
鋼管樁C.
人工挖孔樁D.
沉管灌注樁【答案】:
A|B【解析】:深厚的軟土地區(qū)建造超高層建筑需要較強的基礎,一般來說,鉆孔灌注樁主要適用于軟土地基或者地層的斷裂帶;鋼管樁基礎占地小、強度大、承載力高,適用于軟土地區(qū);人工挖孔樁井下作業(yè)環(huán)境差、環(huán)境惡劣、勞動強度大,安全和質量尤為重要,對題目要求的超高層情況不適用;沉管灌注樁雖然適用于軟土,但樁長和樁徑受限制,樁長一般只能到20余米,不適用于超高層建筑。25.基坑支護的水泥土墻基底為中密細砂,根據抗傾覆穩(wěn)定條件確定其嵌固深度和墻體厚度時,下列哪些選項是需要考慮的因素?()[2011年真題]A.
墻體重度B.
墻體水泥土強度C.
地下水位D.
墻內外土的重度【答案】:
A|C|D26.對近期發(fā)生的滑坡進行穩(wěn)定性驗算時,滑面的抗剪強度宜采用下列哪一種直剪試驗方法取得的值?()A.
慢剪B.
快剪C.
固結快剪D.
多次重復剪【答案】:
D【解析】: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版)第5.2.7條規(guī)定,滑坡勘察時,土的強度試驗采用室內、野外滑面重合剪,滑帶宜做重塑土或原狀土多次剪試驗,并求出多次剪和殘余剪的抗剪強度。試驗宜采用與滑動條件相類似的方法,如快剪、飽和快剪等。當用反分析方法檢驗時,應采用滑動后實測主斷面計算。27.在飽和軟黏土地基中的工程,下列關于抗剪強度選取的說法,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0年真題]A.
快速填筑路基的地基的穩(wěn)定分析使用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B.
快速開挖的基坑支護結構上的土壓力計算可使用地基土的固結不排水抗剪強度C.
快速修建的建筑物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采用不排水抗剪強度D.
大面積預壓滲流固結處理以后的地基上的快速填筑填方路基穩(wěn)定分析可用固結排水抗剪強度【答案】:
A|B|C【解析】:只要是快速施工的施工方法,均無法達到地基排水固結所需的時間要求,因此只要是快速施工均是不排水,土體在自然的應力歷史中均達到固結。A項,快速填筑的路基的地基應用固結不排水抗剪強度;B項,快速開挖的基坑支護結構的土壓力計算應用固結不排水抗剪強度;C項,快速修建的建筑物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用固結不排水抗剪強度;D項,大面積預壓滲流固結處理以后的地基應用固結不排水抗剪強度。28.在確定地震影響的特征周期時,下列哪些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2012年真題]A.
地震烈度越高,地震影響的特征周期就越大B.
土層等效剪切波速越小,地震影響的特征周期就越大C.
震中距越大,地震影響的特征周期就越小D.
計算罕遇地震對建筑結構的作用時,地震影響的特征周期應增加【答案】:
B|D29.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2012)有關規(guī)定,深基坑水平對稱開挖,關于計算寬度內彈性支點的剛度系數,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4年真題]A.
與支撐的截面尺寸和支撐材料的彈性模量有關B.
與支撐水平間距無關C.
與支撐兩邊基坑土方開挖方式及開挖時間差異有關D.
同樣的條件下,預加軸向壓力時鋼支撐的剛度系數大于不預加軸向壓力的剛度系數【答案】:
A|C|D30.某場地濕陷性黃土厚度6m,天然含水量15%,天然重度14.5kN/m3。設計擬采用灰土擠密樁法進行處理,要求處理后樁間土平均干密度達到1.5g/cm3。擠密樁等邊三角形布置,樁孔直徑400mm,問滿足設計要求的灰土樁的最大間距應取下列哪個值?(忽略處理后地面標高的變化,樁間土平均擠密系數不小于0.93)()A.
0.70mB.
0.80mC.
0.95mD.
1.20m【答案】:
C31.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A.
地表水對滑坡體穩(wěn)定沒有任何影響B(tài).
地下水量增加,使土體含水量增大,滑動面上抗滑力減少C.
人為地破壞地表覆蓋,引起滲入作用加強,促進滑坡體活動D.
地下水動水壓力和靜水壓力增大可助長滑坡體滑動【答案】:
A【解析】:滑坡的形成條件與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氣候、地震、人為因素等密切相關。地表水深入滑坡體內,會降低土體的內摩擦角,從而增大滑坡體滑動的可能性。32.項目經理應具備的條件有()。A.
具有豐富的業(yè)務知識,實踐經驗豐富,判斷和決策能力強B.
思維敏捷,具有處理復雜問題的應變能力,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C.
具有掌握和應用先進的勘察設計技術和技能的能力D.
工作認真負責、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作風正派、知人善用【答案】:
A|B|D【解析】:項目經理應具有的條件包括:①具有豐富的業(yè)務知識,包括工程技術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等;②思維敏捷,具有處理復雜問題的應變能力;③實際經驗豐富,判斷和決策能力強;④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⑤工作認真負責、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作風正派、知人善用。33.對某巖石進行單軸抗壓強度試驗,試件直徑均為72mm,高度均為95mm,測得其在飽和狀態(tài)下巖石單軸抗壓強度分別為62.7MPa、56.5MPa、67.4MPa,在干燥狀態(tài)下標準試件單軸抗壓強度平均值為82.1MPa,試按《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2013)求該巖石的軟化系數與下列哪項最接近?()A.
0.69B.
0.71C.
0.74D.
0.76【答案】:
B34.關于注漿加固的表述,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A.
隧道堵漏時,宜采用水泥和水玻璃的雙液注漿B.
堿液注漿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滲透系數為(0.1~2.0)m/d的濕陷性黃土C.
硅化注漿用于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上既有建筑地基加固時應沿基礎側向先內排、后外排施工D.
巖溶發(fā)育地段需要注漿時,宜采用水泥砂漿【答案】:
C【解析】:A項,水泥水玻璃漿廣泛用于地基、大壩、隧道、橋墩、礦井等建筑工程,適用于隧道涌水、突泥封堵,在地下水流速較大的地層中采用可達到快速堵漏的目的,也可以用于防滲和加固灌漿,是隧道施工常用的注漿方法;B項,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8.2.3條第1款規(guī)定,堿液注漿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滲透系數為(0.1~2.0)m/d的濕陷性黃土地基,對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的適應性應通過實驗確定。主要目的是堿溶液與黃土中大量存在的鈣、鎂等可溶性堿土金屬陽離子產生置換反應,生成堿土金屬鈣氧化物,沉淀在顆粒上,有利于加固地基。C項,第8.3.2條第1款規(guī)定,硅化漿液注漿施工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時,應采用沿基礎側向先外排、后內排的施工順序;D項,條文說明第8.2.1條規(guī)定,地層中有較大裂隙、溶洞,耗漿量很大或有地下水活動時,宜采用水泥砂漿,水泥砂漿水灰比不大于1.0的水泥漿摻砂配成,與水泥漿相比有穩(wěn)定性好抗?jié)B性能強和析水率低的優(yōu)點,但流動性小對設備要求高。35.關于土對鋼結構的腐蝕性評價,下列說法哪些是符合《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014年真題]A.
氧化還原電位越高,腐蝕性越強B.
視電阻率越高,腐蝕性越強C.
極化電流密度越大,腐蝕性越強D.
質量損失越高,腐蝕性越強【答案】:
C|D36.采用砂石樁法處理松散的細砂,已知處理前細砂的孔隙比e0=0.95,砂石樁樁徑500mm,如果要求砂石樁擠密后孔隙比e1達到0.6,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計算(考慮振動下沉擊時作用修正系數ξ=1.1),采用等邊三角形布樁,砂石樁樁距采用()。[2009年真題]A.
1.0mB.
1.2mC.
1.4mD.
1.6m【答案】:
B37.關于滑坡治理中抗滑樁的設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A.
作用在抗滑樁上的下滑力作用點位于滑面以上三分之二滑體厚度處B.
抗滑樁豎向主筋應全部通長配筋C.
抗滑樁一般選擇矩形斷面主要是為了施工方便D.
對同一抗滑樁由懸臂式變更為在樁頂增加預應力錨索后,嵌固深度可以減小【答案】:
D【解析】:ABC三項,滑坡下滑力在樁上的分布形式因實際情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認為滑坡推力的分布形式有三角形、矩形和梯形三種,按照三角形的分布形式考慮時,合力作用點為滑面以上0.33h處(h為滑體厚度);按照矩形分布考慮時,作用點位于滑面以上的0.5h處。抗滑樁主筋配置長度應根據施工時實際完整基巖面確定??够瑯稊嗝嬗芯匦魏蛨A形兩種,對于有明確滑坡方向的滑坡體,宜選擇矩形斷面,這是因為矩形斷面樁比圓形斷面樁在提高滑坡穩(wěn)定系數方面更有優(yōu)勢。D項,對同一抗滑樁由懸臂式變更為在樁頂增加預應力錨索后,抗滑力會有所增大,因此可以減小嵌固深度,以節(jié)省資源投入。38.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采用試坑浸水試驗確定黃土的自重濕陷量的實測值,下列論述中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4年真題]A.
觀測自重濕陷的深標點應以試坑中心對稱布置B.
觀測自重濕陷的淺標點應由試坑中心向坑邊以不少于3個方向布置C.
可停止浸水的濕陷穩(wěn)定標準不僅與每天的平均濕陷量有關,也與浸水量有關D.
停止浸水后觀測到的下沉量不應計入自重濕陷量實測值【答案】:
A|B【解析】:AB兩項,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7條第2款規(guī)定,試坑內應對稱設置觀測自重濕陷的深標點,最大埋設深度應大于室內試驗確定的自重濕陷下限深度,各濕陷性黃土層分界深度位置宜布設有深標點。在試坑底部,由中心向坑邊以不少于3個方向,均勻設置觀測自重濕陷的淺標點。C項,根據第4.3.7條第3款規(guī)定,濕陷穩(wěn)定后可停止浸水,穩(wěn)定標準為最后5d的平均濕陷量小于1mm/d;D項,根據第4.3.7條第6款規(guī)定,試坑內停止浸水后,應繼續(xù)觀測不少于10d,且最后連續(xù)5d的平均下沉量小于1mm/d,試驗終止。39.房屋建筑和構筑物的可行性研究勘察,應對擬建場地的()做出評價。A.
穩(wěn)定性B.
安全性C.
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D.
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答案】:
D【解析】: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4.1.3條規(guī)定,可行性研究勘察,應對擬建場地的穩(wěn)定性和適宜性做出評價。其中,根據第4款規(guī)定,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擬選場地時,應進行比選分析,選擇最佳場地。40.對于公路和鐵路的加筋擋土墻,下列土工合成材料中可以作為加筋材料的有()。[2007年真題]A.
單向土工格柵B.
土工帶C.
土工網D.
針刺無紡織物【答案】:
A|B|C【解析】:根據《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GB/T50290—2014)第7.1.2條規(guī)定,用作加筋材的土工合成材料按不同結構需要可分為:土工格柵、土工織物、土工帶和土工格室等。41.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下列哪個地段的隧洞圍巖相對最穩(wěn)定?()A.
隧洞的洞口地段B.
隧洞的彎段C.
隧洞的平直洞段D.
隧洞交叉洞段【答案】:
C【解析】:A項,隧道洞口處于平面應力狀態(tài),隧道圍巖相對不穩(wěn)定;BD兩項,彎、交叉洞處,由于空間較大,圍巖穩(wěn)定性較差;C項,平直段洞門段穩(wěn)定性最好。42.若地基土含水率降低,下列哪一類特殊性土將對建筑物產生明顯危害?()[2014年真題]A.
濕陷性黃土B.
花崗巖類殘積土C.
鹽漬土D.
膨脹土【答案】:
D【解析】:D項,膨脹土含水率降低,將產生收縮變形,導致建筑物產生裂縫;A項,濕陷性黃土含水率降低,濕陷性減小;B項,花崗巖類殘積土含水率對建筑物影響不大;C項,鹽漬土含水率降低,強度增加。43.某建筑物采用條形基礎,埋深為2.0m,基礎寬度為1.5m,地下水位為5.0m,黏性土場地地質條件為:faE=180KPa,γ=19kN/m3,e=0.80,IL=0.82。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的荷載為F=360kN/m,M=40kN·m。則該地基地震作用下的豎向承載力驗算結果為()。A.
滿足;豎向承載力為293kPaB.
不滿足;豎向承載力為293kPaC.
滿足;豎向承載力為392kPaD.
不滿足;豎向承載力為392kPa【答案】:
A【解析】: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5.2.4條規(guī)定,分析計算過程如下:查表5.2.4可知承載力修正系數為ηb=0.3,ηd=1.6。則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fa=fak+ηbγ(b-3)+ηdγm(d-0.5)=180+0+1.6×19×(2-0.5)=225.6kPa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2.3條、第4.2.4條及表4.2.3確定地基土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為1.3。則地基抗震承載力為:faE=ξafa=1.3×225.6=293.28kPa,則1.2faE=351.936kPa?;椎孛嫫骄鶋毫Γ簆=F/b=360/1.5=240kPa?;A邊緣的最大壓力:pmax=F/b+6M/b2=240+6×40/1.52=346.7kPa。因為p≤faE,pmax≤1.2faE,所以豎向承載力驗算滿足。44.一無黏性土均質斜坡,處于飽和狀態(tài),地下水平行坡面滲流,土體飽和重度γsat為20kN/m3,c=0,φ=30°,假設滑動面為直線形,試問該斜坡穩(wěn)定的臨界坡角最接近于下列何項數值?()A.
14°B.
16°C.
22°D.
30°【答案】:
B45.對于黏性土的填筑密度以及堆石的壓實功能和設計孔隙率,設計烈度為()度時,宜采用其規(guī)定范圍值的高限。A.
6B.
7C.
8D.
9【答案】:
C|D【解析】:根據《水電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NB35047—2015)第6.2.7條規(guī)定,對于黏性土的壓實功能和壓實度以及堆石的填筑干密度或孔隙率,應按DL/T5395和DL/T5016有關條文的規(guī)定執(zhí)行。設計烈度為Ⅷ、Ⅸ度時,宜采用其規(guī)定范圍值的高限。46.下列關于荷載作用下不同剛度基礎的說法,正確的是哪些選項?()A.
剛性基礎下樁間土比豎向增強體先達到極限狀態(tài)B.
柔性基礎下豎向增強體比樁間土先達到極限狀態(tài)C.
同樣荷載、同樣地基處理方法下,剛性基礎下豎向增強體的發(fā)揮度大于柔性基礎下豎向增強體的發(fā)揮度D.
同樣荷載、同樣地基處理方法下,剛性基礎下地基的沉降量小于柔性基礎下地基的沉降量【答案】:
C|D【解析】:A項,根據《地基處理手冊》(第三版)第40頁,當荷載不斷增大時,柔性基礎下樁土復合地基中土體先產生破壞。然后產生復合地基破壞,而剛性基礎下樁土復合地基與之相反,原因分析如下:構成復合地基的前提條件是樁土共同承擔有載,變形協調;由于樁的剛度大于樁間土的剛度,因此為使樁和樁間土沉降變形一致,故而樁要承受較大的荷負,樁土荷載分擔比較大,且隨著荷載增大而逐漸增大,因此剛性基礎下,隨著總荷載增加,樁首先進入極限狀態(tài),進而導致復合地基的破壞(樁土分擔比大,樁效果充分發(fā)揮)。B項,柔性基礎下樁和樁間土沉降可自由發(fā)展,樁不僅產生沉降,而且相對土體樁頂端向上刺入土層,因此柔性基礎下樁土荷載分擔比較小,柔性基礎下,土首先進入極限狀態(tài),進而導致復合地基破壞。C項,剛性基礎下樁土分擔比大,增強體發(fā)揮程度大于柔性基礎下的增強體。D項,柔性基礎下,復合地基沉降量比剛性基礎下復合地基沉降量大,而且柔性基礎下復合地基極限承載力比剛性基礎下復合地基極限承載力?。锻练謸刃。瑯缎Ч幻黠@)。47.某加筋土擋墻高7m,加筋土的重度γ=19.5kN/m3、內摩擦角φ=30°,筋材與填土的摩擦系數f=0.35,筋材寬度B=10cm,設計要求筋材的抗拔力為T=35kN。按《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GB/T50290—2014)的相關要求,距墻頂面下3.5m處加筋筋材的有效長度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2012年真題]A.
5.5mB.
7.5mC.
9.5mD.
11.5m【答案】:
B【解析】:根據《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guī)范》(GB/T50290—2014)第7.3.5條第2款規(guī)定,筋材上的有效法向應力為:σvi=γh=19.5×3.5=68.25kPa由Tpi=2σvi·B·Lei·f,可得:Lei=Tpi/(2σvi·B·f)=35/(2×68.25×0.1×0.35)=7.3m由此可知,B項數值最為接近。48.對于摩擦型基樁取樁身計算中性點以上側阻力為(),驗算基樁承載力。A.
0B.
1.0C.
1.5D.
2.0【答案】:
A【解析】: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4.3條第1款規(guī)定,對于摩擦型基樁可取樁身計算中性點以上側阻力為零,并可按式5.4.3-1驗算基樁承載力。49.某建筑基槽寬5m,長20m,開挖深度為6m,基底以下為粉質黏土。在基槽底面中間進行平板載荷試驗,采用直徑為800mm的圓形承壓板。載荷試驗結果顯示,在p~s曲線線性段對應100kPa壓力的沉降量為6mm。試計算,基底土層的變形模量E0值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A.
6.3MPaB.
9.0MPaC.
12.3MPaD.
14.1MPa【答案】:
B【解析】:①首先判斷該試驗屬于淺層還是深層平板載荷試驗: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0.2.1條規(guī)定,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驗深度不應小于5m;根據第10.2.3條第1款規(guī)定,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坑寬度或直徑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3倍;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井直徑應等于承壓板直徑;當試井直徑大于承壓板直徑時,緊靠承壓板周圍土的高度不應小于承壓板直徑。此題試驗深度為6m,但基槽寬度已大于承壓板直徑的3倍,根據上述條款規(guī)定,該試驗屬于淺層載荷試驗。②基底土層的變形模量E0值: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變形模量E0(MPa),可按第10.2.5條式(10.2.5-1)計算:E0=I0(1-μ2)pd/s;式中,I0為剛性承壓板的形狀系數,圓形承壓板取0.785,方形承壓板取0.886;μ為土的泊松比(碎石土取0.27,砂土取0.30,粉土取0.35,粉質黏土取0.38,黏土取0.42);d為承壓板直徑或邊長(m);p為p~s曲線線性段的壓力(kPa);s為與p對應的沉降(mm)。故變形模量為:E0=I0(1-μ2)pd/s=0.785×(1-0.382)×100×0.8/6=8.96MPa由此可知,B項數值最為接近。50.某建筑場地位于建筑設防烈度8度地區(qū),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2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根據勘察資料,地面下13m范圍內為淤泥和淤泥質土,其下為波速大于500m/s的卵石,若擬建建筑的結構自振周期為3s,建筑結構的阻尼比為0.05,則計算罕遇地震作用時,建筑結構的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最接近下列選項中的哪一個?()[2014年真題]A.
0.023B.
0.034C.
0.147D.
0.194【答案】:
D51.下列對于《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中有關軟土地基的樁基設計原則的理解,哪項是正確的?()A.
為改善軟土中樁基的承載性狀,樁宜穿過中、低壓縮性砂層,選擇與上部土層相似的軟土層作為持力層B.
擠土樁產生的擠土效應有助于減小樁基沉降量C.
為保證灌注樁樁身質量,宜采用擠土沉管灌注樁D.
為減小基坑開挖對樁基質量的影響,宜先開挖后打樁【答案】:
D【解析】: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3.4.1條規(guī)定及條文說明,A項,軟土中的樁基宜選擇中、低壓縮性土層作為樁端持力層。BC兩項,成樁過程的擠土效應在飽和黏性土中是負面的,會引發(fā)灌注樁斷樁、縮頸等質量事故,在軟土地基中擠土預制混凝土樁和鋼樁會導致樁體上浮,降低承載力,增大沉降量。D項,軟土地基考慮到基樁施工有利的作業(yè)條件,往往先成樁后開挖,但這樣必須嚴格執(zhí)行均衡開挖,高差超過1m,以保證基樁不發(fā)生水平位移和折斷,選項D可以減小基坑開挖對樁的影響,故正確。52.溶洞頂板厚20m,容重為21kN/m3,巖體允許抗壓強度為1.6MPa,頂板巖石上覆土層厚度7.0m,容重為18kN/m3,溶洞平面形狀接近圓形,半徑約6.0m,假定在外荷載作用下溶洞會沿洞壁發(fā)生剪切破壞,則外荷載最大不應超過()kPa。A.
200B.
250C.
340D.
420【答案】:
C【解析】:根據《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644-645頁內容規(guī)定,分析計算過程如下:①巖體抗剪強度S:S=(1/12)R=(1/12)×1600=133.3kPa。②溶洞頂板總抗剪力T:T=H·S·L=20×133.3×(2×3.14×6)=100455kN。③極限條件下最大外荷載P3極限平衡條件:T≥P,取T=P=100455/(3.14×62)=888.67kPaP3=P-P1-P2=888.67-20×21-7×18=342.7kPa53.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根據土的抗剪強度指標計算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時,()的表述是正確的。[2008年真題]A.
土的φk為零時,fa的計算結果與基礎寬度無關B.
承載力系數與ck無關C.
φk越大,承載力系數Mc越小D.
φk為基底下一定深度內土的內摩擦角統計平均值【答案】:
A|B【解析】: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5.2.5條規(guī)定,當偏心距e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礎底面寬度時,根據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計算,并應滿足變形要求:fa=Mbγb+Mdγ0d+Mcck式中,fa為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Mb、Md、Mc為承載力系數,根據基底下一倍短邊寬度的深度范圍內土的內摩擦角標準值φk(°)查表選?。籦為基礎底面寬度(m),大于6m時,按6m取值,對于砂土小于3m時,按3m取值;ck為基底下一倍短邊寬度的深度范圍內土的黏聚力標準值(kPa)。54.斜坡上的巖土沿坡內一定的軟弱面(或帶)作整體地向前向下移動的現象稱為()。A.
滑塌B.
錯落C.
滑坡D.
崩塌【答案】:
C【解析】:滑坡是指斜坡部分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帶),緩慢地、整體地向下移動?;乱话憔哂腥鋭幼冃?、滑動破壞和漸趨穩(wěn)定三個階段。有時也具高速急劇移動現象。55.對于建筑邊坡的扶壁式擋墻,下列哪些選項的構件可根據其受力特點簡化為一端固定的懸臂結構?()A.
立板B.
墻踵板C.
墻趾底板D.
扶壁【答案】:
C|D【解析】: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人教A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師大新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紀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蘇教版選修6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滬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共享中國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車公司駕駛員勞動合同競業(yè)禁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寵物領養(yǎng)合同范本:寵物福利與責任4篇
- 無人化農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課件
- 社區(qū)團支部工作計劃
- 拖欠工程款上訪信范文
- 2024屆上海市金山區(qū)高三下學期二模英語試題(原卷版)
- 學生春節(jié)安全教育
- 《wifi協議文庫》課件
- 《好東西》:女作者電影的話語建構與烏托邦想象
- 教培行業(yè)研究系列(七):出國考培的再研究供需變化的新趨勢
- GB/T 44895-2024市場和社會調查調查問卷編制指南
- 道醫(yī)館可行性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