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連清胃飲-醫(yī)級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升連清胃飲-醫(yī)級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升連清胃飲-醫(yī)級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升連清胃飲-醫(yī)級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升連清胃飲-醫(yī)級卷七-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7升連清胃飲_醫(yī)級卷七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升連清胃飲_醫(yī)級卷七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81.1. 組成: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181.2. 功效:肝脾積熱,外兼風熱,咽痛喉痹。 181.3. 來源:《醫(yī)級》卷七。 18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182. 相似度100%:清胃湯 182.1. 組成:升麻、生地、丹皮、山梔、甘草、黃連。 182.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182.3.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 182.4. 功效:陽明有熱,咽喉作痛,咽物即痛。 182.5. 來源:《傷寒大白》卷一。 183. 相似度86%:葛根清胃湯 183.1. 組成:黃連、葛根、升麻、甘草、生地、山梔、丹皮。 183.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183.3. 加:葛根 183.4. 功效:外感霍亂,煩渴。 183.5.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184. 相似度71%:清胃湯 184.1. 組成:當歸、生地、丹皮、升麻、甘草、連翹、黃連。 194.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194.3. 加:當歸、連翹 194.4. 減:山梔 194.5. 功效:齒齦腫痛。 194.6. 來源:《慈幼新書》卷二。 195. 相似度71%:家秘清胃湯 195.1. 組成:升麻、川連、山梔、丹皮、生地、木通、甘草。 195.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195.3. 加:川連、木通 195.4. 減:黃連 195.5. 功效:陽明經熱,致筋脈攣縮。 195.6. 來源:《癥因脈治》卷三。 196. 相似度71%:干葛清胃湯 196.1. 組成:升麻、川黃連、山梔、丹皮、生地、甘草、干葛。 196.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196.3. 加:川黃連、干葛 196.4. 減:黃連 196.5. 功效:內傷膏粱積熱,口眼?斜,肌肉不仁,脈右關洪長;外感陽明積熱,齒痛,脈右關沉數(shù);飲食內傷,腸胃積熱之痢,脈滑大者。 206.6. 來源:《癥因脈治》卷一。 207. 相似度71%:清中散 207.1. 組成:當歸1錢,黃連1錢,生地1錢,山梔1錢,牡丹皮6分,升麻8分,甘草5分。 207.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07.3. 加:當歸、牡丹皮 207.4. 減:丹皮 207.5. 功效:胃經積熱,牙齒或牙齦腫痛,或牽引頭腦作痛,或面熱耳紅者。 207.6. 來源:《外科正宗》卷四。 208. 相似度67%:加味清胃湯 208.1. 組成:川連、升麻、丹皮、山梔、甘草、干葛。 208.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08.3. 加:川連、干葛 208.4. 減:生地、黃連 208.5. 功效:中消。 208.6. 來源:《癥因脈治》卷三。 209. 相似度67%:清胃散 209.1. 組成:黃芩1錢,黃連1錢,生地1錢,丹皮1錢,升麻1錢,石膏1錢。 219.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19.3. 加:黃芩、石膏 219.4. 減:山梔、甘草 219.5. 功效:胃經有熱,牙齒或牙齦作腫,出血不止。 219.6. 來源:《外科正宗》卷四。 2110. 相似度67%:清胃散 2110.1. 組成:黃連2分,生地2分,升麻5分,丹皮5分,當歸3分,芍藥3分。 2110.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110.3. 加:當歸、芍藥 2110.4. 減:山梔、甘草 2110.5. 功效:陽明經齒痛。 2110.6. 來源:《證治匯補》卷四。 2111. 相似度67%:清胃散 2111.1. 組成:生地、丹皮、黃連、當歸、升麻、石膏(煅)。 2111.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111.3. 加:當歸、石膏 2111.4. 減:山梔、甘草 2111.5. 功效:小兒胎熱,蓄于胃中,牙根腫如水泡,名曰重齦。小兒麻時口臭。 2211.6. 來源:《金鑒》卷五十一。 2212. 相似度67%:清胃散 2212.1. 組成:石膏4錢(煅),生地3錢,黃連2錢,連翹2錢,丹皮2錢,升麻8分。 2212.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212.3. 加:石膏、連翹 2212.4. 減:山梔、甘草 2212.5. 功效:陽明實火,牙痛,口瘡。 2212.6. 來源:《喉癥指南》卷四。 2213. 相似度67%:升麻清胃湯 2213.1. 組成:升麻、川連、生地、丹皮、甘草、木通。 2213.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213.3. 加:川連、木通 2213.4. 減:山梔、黃連 2213.5. 功效:熱在陽明血分,口渴、衄血、發(fā)斑,但渴不消水;及膏粱積熱,口臭唇焦,牙齡腐爛。 2213.6. 來源:《傷寒大白》卷二。 2214. 相似度67%:清胃湯 2214.1. 組成:川連、升麻、生地、山梔、甘草。 2314.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314.3. 加:川連 2314.4. 減:丹皮、黃連 2314.5. 功效:胃熱譫語。 2314.6. 來源:《傷寒大白》卷二。 2315. 相似度67%:清胃飲 2315.1. 組成:黃芩1錢,黃連1錢,生地1錢,丹皮1錢,升麻1錢,石膏1錢。 2315.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315.3. 加:黃芩、石膏 2315.4. 減:山梔、甘草 2315.5. 功效:胃經實熱之牙衄、口臭;小兒胎風,初起皮色紅,狀如湯潑火燒。 2315.6. 來源:《嵩崖尊生》卷六。 2316. 相似度62%:清胃湯 2316.1. 組成:升麻、黃連、生地、山梔、甘草、干葛、石膏、犀角。 2316.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316.3. 加:干葛、石膏、犀角 2316.4. 減:丹皮 2316.5. 功效:脾胃積熱之衄血,右關脈數(shù)。 2416.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2417. 相似度57%:家秘清胃湯 2417.1. 組成:升麻、生地、川連、山梔、甘草、干葛、石膏。 2417.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417.3. 加:川連、干葛、石膏 2417.4. 減:丹皮、黃連 2417.5. 功效:積熱咳嗽,面赤煩躁,嗽則多汗,夜臥不寧,清晨嗽多,小便赤澀,由于中焦積熱者。 2417.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2418. 相似度57%:清宵忘晝飲 2418.1. 組成:黃連、丹皮、生地、木通、甘草、荊芥穗、黑山梔。 2418.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418.3. 加:木通、荊芥穗、黑山梔 2418.4. 減:山梔、升麻 2418.5. 功效:痘熱擾心,心神不寧,夜不成寐。 2418.6. 來源:《救偏瑣言_備用良方》。 2419. 相似度57%:升麻清胃散 2419.1. 組成:升麻、生地、川連、丹皮、山梔、當歸、大黃(酒蒸)。 2419.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519.3. 加:川連、當歸、大黃 2519.4. 減:甘草、黃連 2519.5. 功效:內傷牙衄,右關洪數(shù),由于腸胃積熱者。 2519.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2520. 相似度57%:干葛清胃湯 2520.1. 組成:升麻、生地、丹皮、川連、甘草、干葛、石膏。 2520.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520.3. 加:川連、干葛、石膏 2520.4. 減:山梔、黃連 2520.5. 功效:外感牙衄,身熱有汗,右脈浮數(shù),無表邪者。 2520.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2521. 相似度56%:清胃散 2521.1. 組成:黃連、石膏、升麻、生地、丹皮、連翹、元參、甘草、粳米。 2521.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521.3. 加:石膏、連翹、元參、粳米 2521.4. 減:山梔 2521.5. 功效:牙痛,牙宣,口臭,口瘡。 2521.6. 來源:《治疹全書》卷下。 2622. 相似度50%:八仙散 2622.1. 組成:白術2兩,荊芥穗1兩,黃柏7錢,甘草7錢,黃連9錢,升麻5錢。 2622.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622.3. 加:白術、荊芥穗、黃柏 2622.4. 減:丹皮、山梔、生地 2622.5. 功效:痔漏。 2622.6. 來源:《攝生眾妙方》卷七。 2623. 相似度50%:加味清胃湯 2623.1. 組成:升麻、黃連、丹皮、生地、當歸、甘草、桔梗、牛蒡、荊芥、元參。 2623.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623.3. 加:當歸、桔梗、牛蒡、荊芥、元參 2623.4. 減:山梔 2623.5. 功效:疹后牙疳紅腫者。 2623.6. 來源:《治疹全書》卷下。 2624. 相似度50%:蒼術黃連湯 2624.1. 組成:蒼術(童便炒)、黃連(酒炒)、防風、升麻各等分,甘草(生)減半。 2624.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724.3. 加:蒼術、防風 2724.4. 減:丹皮、山梔、生地 2724.5. 功效:痘后兩目不開,兩胞高腫而不流淚者。 2724.6. 來源:《痘科類編》卷三。 2725. 相似度50%:加味朱砂安神丸 2725.1. 組成:朱砂5錢(飛,另研),黃連(酒洗)6錢,甘草(炙)2錢半,生地1錢半,當歸2錢半。 2725.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725.3. 加:朱砂、當歸 2725.4. 減:丹皮、山梔、升麻 2725.5. 功效:血虛,心煩(忄夭)憹,驚悸怔忡,胸中氣亂。 2725.6. 來源:《便覽》卷三。 2726. 相似度50%:加味柴胡湯 2726.1. 組成:柴胡、黃芩、陳皮、甘草、山梔、丹皮。 2726.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726.3. 加:柴胡、黃芩、陳皮 2726.4. 減:生地、升麻、黃連 2726.5. 功效:肝膽之火上沖,呃逆。 2726.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2827. 相似度50%:加減逍遙散 2827.1. 組成:當歸2錢,白芍2錢,白茯苓2錢,丹皮2錢,甘草1錢,山梔1錢。 2827.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827.3. 加:當歸、白芍、白茯苓 2827.4. 減:生地、升麻、黃連 2827.5. 功效:經前潮熱。 2827.6. 來源:《玉案》卷五。 2828. 相似度50%:加減保陰煎 2828.1. 組成:生地2錢,黃芩1錢,白芍(酒炒)1錢5分,柴胡1錢5分,丹皮1錢,甘草1錢或加地骨皮2錢。 2828.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828.3. 加:黃芩、白芍、柴胡 2828.4. 減:山梔、升麻、黃連 2828.5. 功效:因傷寒勞役,怒氣而發(fā)熱,適遇經行,以致熱入血室,或血不止,或血不行,令人晝則明了安靜,夜則(讠占)語如見鬼神。 2828.6. 來源:《不知醫(yī)必要》卷四。 2829. 相似度50%:加減安神丸 2829.1. 組成:生地1兩,黃連5錢,犀角3錢,甘草1錢。 2829.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929.3. 加:犀角 2929.4. 減:丹皮、山梔、升麻 2929.5. 功效:癲證火盛者。 2929.6. 來源:《醫(yī)學集成》卷三。 2930. 相似度50%:柴胡歸芍湯 2930.1. 組成:柴胡、黃芩、山梔、甘草、當歸、白芍藥、生地、丹皮。 2930.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930.3. 加:柴胡、黃芩、當歸、白芍藥 2930.4. 減:升麻、黃連 2930.5. 功效:血分感熱。 2930.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2931. 相似度50%:辰砂導赤散 2931.1. 組成:生地、木通、甘草、辰砂、滑石、黃連。 2931.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2931.3. 加:木通、辰砂、滑石 2931.4. 減:丹皮、山梔、升麻 2931.5. 功效:痘瘡,心肝二經之火盛,發(fā)熱,發(fā)驚者。 2931.6. 來源:《片玉痘疹》卷三。 2932. 相似度50%:黃連湯 3032.1. 組成:黃連(去須)1兩,大黃(生用)1兩,大青(去根)半兩,升麻半兩,黃藥半兩,甘草(炙)3分。 3032.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032.3. 加:大黃、大青、黃藥 3032.4. 減:丹皮、山梔、生地 3032.5. 功效:傷寒舌腫。 3032.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一九。 3033. 相似度50%:導赤散 3033.1. 組成:生地、木通、茯苓、山梔、甘草。 3033.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033.3. 加:木通、茯苓 3033.4. 減:丹皮、升麻、黃連 3033.5. 功效:婦人胎前內熱,小便尿血。 3033.6. 來源:《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二。 3034. 相似度50%:黃連葛根湯 3034.1. 組成:黃連(酒炒)、葛根、升麻、甘草。 3034.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034.3. 加:葛根 3034.4. 減:丹皮、山梔、生地 3134.5. 功效:麻后泄瀉及便膿血者。 3134.6. 來源:《麻科活人》卷三。 3135. 相似度50%:干葛清胃散 3135.1. 組成:升麻、丹皮、生地、當歸、石膏、川黃連、干葛、甘草。 3135.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135.3. 加:當歸、石膏、川黃連、干葛 3135.4. 減:山梔、黃連 3135.5. 功效:脾胃火沖,眩暈,右關數(shù)大者。 3135.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3136. 相似度50%:黃連瀉心湯 3136.1. 組成:大黃、黃芩、黃連、生地、甘草、木通。 3136.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136.3. 加:大黃、黃芩、木通 3136.4. 減:丹皮、山梔、升麻 3136.5. 功效:心熱口苦。 3136.6. 來源:《證治匯補》卷四。 3137. 相似度50%:黃連瀉火湯 3137.1. 組成:黃連8分,黃芩1錢(俱酒炒),生地1錢,升麻5分,柴胡7分。 3237.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237.3. 加:黃芩、柴胡 3237.4. 減:丹皮、山梔、甘草 3237.5. 功效:目暴發(fā)赤腫疼痛。 3237.6. 來源:《醫(yī)學六要》卷八。 3238. 相似度50%:救陰煎 3238.1. 組成:生地、丹皮、麥冬、陳皮、茯苓、甘草。 3238.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238.3. 加:麥冬、陳皮、茯苓 3238.4. 減:山梔、升麻、黃連 3238.5. 功效:小兒時感,發(fā)熱不退。 3238.6. 來源:《怡堂散記》卷上。 3239. 相似度50%:歸芍天地煎 3239.1. 組成:天門冬、生地、當歸、白芍藥、丹皮、山梔。 3239.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239.3. 加:天門冬、當歸、白芍藥 3239.4. 減:甘草、升麻、黃連 3239.5. 功效:房勞竭精,腎火刑金,而致內傷嗽血。 3339.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3340. 相似度50%:清熱瀉脾散 3340.1. 組成:山梔(炒)、石膏(煅)、黃連(姜炒)、生地、黃芩、赤苓。 3340.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340.3. 加:石膏、黃芩、赤苓 3340.4. 減:丹皮、甘草、升麻 3340.5. 功效:鵝口,白屑生滿口舌??谘?。 3340.6. 來源:《金鑒》卷五十一。 3341. 相似度50%:黃連湯 3341.1. 組成:黃連(去須,炒)1兩,大黃(銼,炒)3分,大青3分,升麻3分,黃芩(去黑心)3分,甘草(炙,銼)3分。 3341.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341.3. 加:大黃、大青、黃芩 3341.4. 減:丹皮、山梔、生地 3341.5. 功效:傷寒后口舌生瘡。 3341.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 3342. 相似度50%:黃連湯 3342.1. 組成:黃連(去須)1兩,黃芩(去黑心)1兩,升麻1兩,甘草(炙)3分,樸消(研)半兩。 3442.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442.3. 加:黃芩、樸消 3442.4. 減:丹皮、山梔、生地 3442.5. 功效:傷寒后,毒氣上攻,眼生浮翳赤痛. 3442.6. 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二。 3443. 相似度50%:黃連湯 3443.1. 組成:甘草(炙)1兩,升麻1兩,黃連3兩,豉5合,梔子仁14枚。 3443.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443.3. 加:豉、梔子仁 3443.4. 減:丹皮、山梔、生地 3443.5. 功效:乳石發(fā)后變下痢。 3443.6. 來源:《外臺》卷三十八。 3444. 相似度50%:黃酥丹 3444.1. 組成:浮萍3錢,生地4錢,甘草2錢(炙),丹皮3錢,芍藥3錢,生姜3錢。 3444.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444.3. 加:浮萍、芍藥、生姜 3444.4. 減:山梔、升麻、黃連 3544.5. 功效:四日太陰溫病,腹?jié)M嗌干,發(fā)作渴者。 3544.6. 來源:《四圣懸樞》卷一。 3545. 相似度50%:清胃湯 3545.1. 組成:生地1錢半,石膏2錢,升麻5分,丹皮1錢,防風1錢,枳殼1錢。 3545.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545.3. 加:石膏、防風、枳殼 3545.4. 減:山梔、甘草、黃連 3545.5. 功效:齦腫潰爛。 3545.6. 來源:《古今醫(yī)徹》卷三。 3546. 相似度50%:梔連平胃散 3546.1. 組成:蒼術、厚樸、廣皮、甘草、山梔、黃連。 3546.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546.3. 加:蒼術、厚樸、廣皮 3546.4. 減:丹皮、生地、升麻 3546.5. 功效:頭痛,屬膏粱積熱者,口渴唇焦,二便赤澀,脈洪數(shù)。 3546.6. 來源:《癥因脈治》卷一。 3547. 相似度50%:茵陳湯 3547.1. 組成:茵陳、山梔、滑石、甘草、枳實、黃連。 3647.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647.3. 加:茵陳、滑石、枳實 3647.4. 減:丹皮、生地、升麻 3647.5. 功效:黃,傳經熱癥。 3647.6. 來源:《傷寒全生集》卷二。 3648. 相似度50%:益水湯 3648.1. 組成:生地4錢,歸身2錢,丹皮8分,甘草1錢,百合1錢,童便半杯。 3648.2. 原方對照:丹皮、山梔、生地、甘草、升麻、黃連。 3648.3. 加:歸身、百合、童便 3648.4. 減:山梔、升麻、黃連 3648.5. 功效:諸失血過多,元陽虛損。 3648.6. 來源:《慎齋遺書》卷七。 3649. 相似度50%:瀉脾飲 3649.1. 組成:山梔8分,石膏8分,黃連8分,生地7分,黃芩7分,白茯苓7分。 36HYPERLINK\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