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與胚胎學(專) 課件_第1頁
組織學與胚胎學(專) 課件_第2頁
組織學與胚胎學(專) 課件_第3頁
組織學與胚胎學(專) 課件_第4頁
組織學與胚胎學(專)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第二章緒論及細胞HE染色:蘇木精和伊紅染色(最常用);蘇木精是堿性染料,伊紅為酸性染料。凡被蘇木精染成藍紫色的結構和物質,稱嗜堿性物質;被伊紅染成粉紅色的結構和物質,稱嗜酸性物質;與堿性和酸性染料親和力均不強者,則稱為中性物質。HE染色微體:內含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和氧化酶等,過氧化氫酶能催化過氧化氫生成水和氧,起保護細胞的作用。細胞骨架:是指細胞內的結構網架,包括微管、微絲、中間絲和微梁網絡。微管參與構成細胞支架,還與細胞內物質運輸、細胞分裂、細胞運動等功能有關。微絲與細胞直接運動有關。染料名稱染料性質細胞內著色部位染色被染色物質性質蘇木精(H)堿性細胞核藍紫色嗜堿性伊紅(E)酸性細胞質、細胞膜粉紅色嗜酸性1醫(yī)學課件第一章、第二章緒論及細胞HE染色:蘇木精和伊紅染色(最常用第三章、上皮組織

復層上皮位置功能復層扁平上皮(體內最厚的上皮)未角化:口腔、食管、陰道角化:皮膚表皮保證了營養(yǎng)的供應、較強了連接;耐摩擦、防止異物侵入保護性強變移上皮排尿管道防止尿液侵蝕復層柱狀上皮瞼結膜、男性尿道單層上皮類型位置功能單層扁平上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肺泡、腎小壁分泌漿液使表面濕潤、光滑單層立方上皮腺導管、腎小管、甲狀腺濾泡分泌和吸收單層柱狀上皮胃、腸、膽囊分泌、吸收、分泌的粘液可潤滑和保護上皮假復層柱狀上皮呼吸道粘膜(有纖毛)將肺泡的異物排出呼吸道上皮組織的結構特點:細胞多、細胞間質少;細胞有極性,分游離面與基底面;上皮內大多無血管。2醫(yī)學課件第三章、上皮組織復層扁平上皮(體內最厚的上皮)未角化: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名稱結構特點功能游離面微絨毛上皮細胞游離面的胞質和胞膜向表面伸出的微細的指狀突起。微絨毛的中軸內含有微絲增加細胞表面積纖毛上皮細胞游離面的胞質和胞膜向表面伸出較長的突起。纖毛內部有“9+2”的微管結構纖毛可作定向運動側面緊密連接環(huán)繞在細胞頂部的周圍,由相鄰細胞膜成對應的嵴狀部分融合而成封閉細胞頂部的細胞間隙中間連接位于緊密連接的下方,呈連續(xù)的環(huán)帶。相鄰細胞膜之間有窄隙,其中有絲狀物連接相鄰的胞膜,在兩側細胞膜內面有少量致密物質,與終膜網的橫行微絲束緊密聯(lián)系加強細胞間的黏著維持細胞形狀傳遞細胞收縮力橋粒相鄰細胞膜的局部呈斑狀連接,大小不等。細胞間隙較寬,中央有一條與細胞膜平行的致密中線,有絲狀物交織而成;細胞膜內側面有附著板,張力細絲附于該板上使相鄰細胞之間牢固連接縫隙連接呈斑狀,相鄰的兩細胞膜間斷融合,由連接小體的中央小管相互通連而成細胞間離子交換和沖動的傳遞基底面基膜分為基板和網板層支持、連接、半透膜擴大細胞的表面積,利于水、電解質轉運質膜內褶細胞基底面的胞膜內陷形成的許多內褶,內褶之間的胞質內有大量縱行排列的線粒體加強上皮細胞與基膜的連接半橋粒上皮細胞基底面的細胞膜內側,其結構為橋粒的一半3醫(yī)學課件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名稱結構特點功能游離面微絨毛上皮細胞游離面第四章、結締組織1.結締組織特點:(1)細胞少、細胞間質多(2)細胞種類廣、分布廣、無極性(3)細胞間質由基質和纖維組成2.疏松結締組織中的細胞分類與作用3.疏松結締組織中的纖維分三種: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網狀纖維4.軟骨組織可分為透明軟骨、纖維軟骨和彈性軟骨5.長骨骨干骨板的排列類型包括環(huán)骨板、骨單位、間骨板。6.紅細胞結構特點:雙凹圓盤狀,無核,無細胞器,胞質含大量血紅蛋白:運輸O2和CO2。7.白細胞的分類與作用細胞分類作用成纖維細胞分泌纖維與基質成分,修復損傷巨噬細胞變形運動、趨化性、吞噬、提呈抗原、分泌作用漿細胞合成、分泌抗體肥大細胞參與過敏及防御反應脂肪細胞參與脂質代謝及脂肪儲存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分化成成纖維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等白細胞參與防御反應分類作用粒細胞中性粒細胞變形運動、吞噬功能、防御嗜酸性粒細胞減輕過敏反應、殺滅寄生蟲嗜堿性粒細胞參與過敏反應、防御無粒細胞單核細胞防御、調節(jié)免疫反應淋巴細胞參與免疫反應4醫(yī)學課件第四章、結締組織1.結締組織特點:(1)細胞少第五章、肌組織肌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肌細胞之間有量的結締組織、血管、淋巴管及神經。肌細胞因呈細長纖維狀,故又稱肌纖維,其細胞膜稱肌膜,細胞質稱肌漿,胞質內的滑面內質網稱肌漿網,肌細胞內有大量的肌絲,是肌纖維收縮和舒張的物質基礎。肌組織根據肌纖維的形態(tài)和功能,可分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纖維組成,肌纖維有明暗相間的橫紋,故又稱橫紋肌。骨骼肌通過肌腱附著在骨骼上,其收縮和舒張活動受意識控制,又稱隨意肌。心肌分布于心壁和鄰近心臟的大血管壁上,主要由心肌纖維構成,心肌纖維之間有薄層結締組織和豐富的毛細血管,起收縮有自動節(jié)律性。平滑肌廣泛分布于消化管、呼吸道、血管等中空性器官壁內。肌纖維分布形態(tài)意識支配橫紋細胞核橫小官肌漿網特殊結構骨骼肌軀干及四肢骨骼細長圓柱狀受有多核位于細胞膜深面發(fā)達位于明暗帶交界處發(fā)達心肌心臟短圓柱狀不受有單核或多核位于中央較發(fā)達位于Z線較發(fā)達二聯(lián)體閏盤平滑肌內臟及血管長梭形不受無單核位于中央不發(fā)達不發(fā)達5醫(yī)學課件第五章、肌組織肌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肌細胞之間有量的結締組第六章、神經組織(一)神經元的結構特點1.胞體神經元的營養(yǎng)和代謝中心,有圓形、錐形、梭形和星形等,大小相差懸殊,均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構成。(1)細胞膜為可興奮膜。(2)細胞質尼氏體:強嗜堿性,分布均勻,在大神經元呈粗大的斑塊狀,在小神經元呈顆粒狀。神經元纖維:HE染色切片無法分辨。(3)細胞核位于胞體中央。2.樹突每個神經元有一至多個樹突,從樹突干發(fā)出許多分支,形如樹枝狀,分支上有樹突棘。神經元整合信息的能力與樹突地分支程度以及樹突棘的數目密切相關。3.軸突一般比樹突細,直徑較均一。軸突起始段軸膜易引起電興奮,常常是神經元產生神經沖動的起始部位,神經沖動形成后沿軸膜向軸突終末傳遞。(二)突觸特點1.突觸是一種細胞連接方式。2.突觸小泡內含神經遞質或神經調質:含乙*膽堿的突觸小泡多為圓形清亮小泡,含單胺類遞質的是小顆粒型小泡,含氨基酸類遞質的多是扁平清亮小泡,含神經肽的多是大顆粒型小泡。3.使突觸后膜發(fā)生興奮地突觸稱興奮性突觸,使突觸后膜發(fā)生抑制的突觸稱抑制性突觸。4.突觸的興奮或抑制。6醫(yī)學課件第六章、神經組織(一)神經元的結構特點6醫(yī)學課件(三)神經膠質細胞的分類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膠質細胞有4種,周圍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膠質細胞有2種。細胞名稱分布形態(tài)特征纖維性星形膠質細胞白質胞體星形,突起長而直,分支少,膠質絲豐富原漿性星形膠質細胞灰質胞體星形,突起粗短,分支多,膠質絲較少少突膠質細胞胞體附近及軸突周圍胞體較小,核卵圓形、染色質致密,突起較少少膠質細胞中樞神經系統(tǒng)體積最小。胞體細長,核小,突起細長有分支室管膜細胞腦室和中央管立方或柱形,游離面有微絨毛施萬細胞神經纖維于有髓、無髓神經纖維中形態(tài)有異,外表面有基膜衛(wèi)星細胞神經節(jié)內扁平或立方形,核園或卵圓形,染色質較濃密7醫(yī)學課件(三)神經膠質細胞的分類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神經膠質細胞有4種,(四)神經纖維和神經神經纖維名稱周圍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髓神經纖維其施萬細胞為長卷筒狀,相鄰細胞間有郎飛結。施萬細胞胞膜構成髓鞘。HE染色:髓鞘中類脂被溶解,僅見網狀蛋白質少突膠質細胞的突起末端包卷神經元的軸突形成髓鞘無髓神經纖維其施萬細胞未不規(guī)則長柱狀,胞體凹陷成許多縱溝,細小的軸突陷在縱溝內。胞膜不形成髓鞘。無郎飛結軸突外沒有神經膠質細胞包裹,軸突裸露兩類神經纖維的比較8醫(yī)學課件(四)神經纖維和神經神經纖維名稱周圍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髓(五)神經末梢的分類1.感覺神經末梢(1)游離神經末梢其細支裸露,分布廣泛。(2)環(huán)層小體感受較強的應力,參與產生壓覺和振動覺。(3)觸覺小體數量隨年齡遞減。感受應力刺激,參與產生觸覺。(4)肌梭梭內肌纖維和肌梭周圍的肌纖維一同收縮或舒張,其張力變化可刺激感覺神經末梢,沖動傳入中樞后,產生對骨骼肌伸縮狀態(tài)的感知。2.運動神經末梢(1)軀體運動神經末梢一個運動神經元支配的骨骼肌纖維數目少者1·2條,多者上千條:但是,一條骨骼肌纖維通常只接受一個軸突分支的支配。(2)內臟運動神經末梢神經纖維較細,無髓鞘。(六)神經節(jié)的結構特點1.脊神經節(jié)屬感覺神經節(jié),其內的神經纖維大部分是右髓神經纖維。2.腦神經節(jié)其結構與脊神經節(jié)相似。3.自主神經節(jié)包括交感神經核副交感神經節(jié)。9醫(yī)學課件(五)神經末梢的分類9醫(yī)學課件(七)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特點1.脊髓傳導上、下行神經沖動和進行反射活動。2.小腦皮質從外到內明顯地分為3層,即分子層、浦肯野細胞層和顆粒層。顆粒層顆粒細胞軸突與浦肯野細胞的樹突間建立大量突觸,一個浦肯野細胞的樹突上可形成幾十萬個突觸,故每一個浦肯野細胞都處于很多顆粒細胞的影響之下。3.大腦皮質由表及里一般可分為6層。4.血-腦屏障如果將染料臺盼藍注射動物血液后,動物的很多器官被染成藍色,而腦卻不著色,因為在血液與腦的神經組織之間存在血-腦屏障。5.脈絡叢和腦脊液脈絡叢上皮細胞不斷分泌無色透明的腦脊液。10醫(yī)學課件(七)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特點1.脊髓傳導上、下行神經沖動第七章、循環(huán)系統(tǒng)(一)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構成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心血管系統(tǒng)和淋巴管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由體內一套封閉而連續(xù)的管道系統(tǒng)組成,包括心、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心壁自內向外依次由心內膜、心肌膜和心外膜構成。心內膜包括內皮、內皮下層和心內膜下層,心肌膜主要由心肌構成,心外膜為心壁外面的一層漿膜。除毛細血管外,血管管壁由內向外依次可分為內膜、中膜和外膜。而毛細血管可分為連續(xù)毛細血管、有孔毛細血管和血竇。淋巴管系統(tǒng)是心血管系統(tǒng)的重要補充部分,包括毛細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導管,淋巴導管最終注入靜脈。

(二)心壁的組織結構特點心臟壁的心內膜構成:①內皮,與血管內皮相連續(xù);②內皮下層,為薄層結締組織;③心內膜下層,為疏松結締組織,其中含血管、神經和心臟傳導系的分支(Purkinje纖維)。心肌膜特點:①心肌膜為心臟壁的主體,由大量心肌纖維構成;②心室的心肌膜比心房的心肌膜厚,兩者的肌纖維互不連接;③心肌纖維大致按內縱、中環(huán)、外斜三種方向排列;④肌纖維間有結締組織和豐富的毛細血管;⑤有些心房肌纖維內有心房顆粒,其內含肽類物質,稱為心房鈉尿多肽(ANP),ANP有強的排鈉、利尿、舒張血管和降低血壓等作用;⑥在心房和心室交界處,有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的心臟的支架,稱為心骨骼,心房肌、心室肌和心瓣膜都附著于此。心外膜特點:①為漿膜,是心包膜的臟層;②有血管、神經和脂肪。11醫(yī)學課件第七章、循環(huán)系統(tǒng)(一)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構成11醫(yī)學課件(三)中動脈的組織結構特點中動脈的內膜包括:①內皮,為單層扁平上皮;②內皮下層,是一薄層輸送結締組織;③內彈性膜,很明顯,可作為內膜和中膜的分界。中膜特點:①由10~40層環(huán)形排列的平滑肌纖維組成;②肌纖維間有少量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③無成纖維細胞,由平滑肌細胞產生其結締組織的纖維和基質。外膜特點:①與中膜等厚;②由疏松結締組織組成;③外彈性膜明顯,可作為中膜和外膜的分界。~名稱大動脈中動脈小動脈微動脈管徑>10mm1~10mm0.3~1mm<0.3mm內皮有有有有內皮下層薄,為結締組織薄,為結締組織極薄無內彈性膜發(fā)達,無明顯界限明顯明顯不明顯中膜40~~70層彈性膜10~40層平滑肌3~9層平滑肌1~2層平滑肌外膜薄,為結締組織,含營養(yǎng)血管和神經薄,為結締組織,外彈性膜薄,少量結締組織很薄功能借彈性回縮推動血液前景借平滑肌收縮推動血液前進調節(jié)血流量調節(jié)血流量別名彈性動脈肌性動脈肌性動脈、阻力血管阻力血管12醫(yī)學課件(三)中動脈的組織結構特點中動脈的內(四)毛細血管的電鏡組織結構特點電鏡下連續(xù)毛細血管特點:①內皮細胞連續(xù);②基膜完整;③胞質中有許多吞飲小泡;④相鄰內皮細胞之間有緊密連接或橋粒。有孔毛細血管特點:①內皮細胞不含核的部分菲薄,有許多貫穿細胞的窗孔,有的窗孔有一層隔膜封閉;②基膜完整。血竇特點:①腔大、壁薄,形狀不規(guī)則;②內皮細胞有窗孔,細胞間有較大的間隙;③基膜不完整或缺如。名稱連續(xù)毛細血管有孔毛細血管血竇管徑5~10um不定30~40um管壁較厚薄薄,不規(guī)則內皮胞質含吞飲小泡多含吞飲小泡少含吞飲小泡少內皮小孔無較多有,較大基膜連續(xù)而完整連續(xù)不完整,有缺如分布肌、結締組織等處胃腸粘膜、腎小球等處肝、脾、骨髓等處13醫(yī)學課件(四)毛細血管的電鏡組織結構特點電第八章、免疫系統(tǒng)(一)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免疫系統(tǒng)包括免疫細胞、淋巴組織和淋巴器官。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細胞、抗原提呈細胞;淋巴組織包括彌散淋巴組織、淋巴小結;淋巴器官包括中樞性淋巴器官和周圍性淋巴器官,前者主要由骨髓和胸腺,后者主要由淋巴結、脾和扁桃體。(二)胸腺的組織結構特點及功能

胸腺實質由皮質和髓質構成,皮質由上皮性網狀細胞、胸腺細胞和巨噬細胞構成,髓質的特點包括:①上皮性網狀細胞較多,淋巴細胞較少;②淋巴細胞多數為較成熟的淋巴細胞;③常見由扁平的上皮性網狀細胞圍成的胸腺小體。胸腺的功能是分泌胸腺素、胸腺生成素,產生T淋巴細胞等。中樞淋巴器官周圍淋巴器官起源內胚層中胚層發(fā)生早,胚胎時期卵黃囊血島晚,有中樞淋巴器官播散而來退化早晚功能培育淋巴細胞的苗圃免疫應答的主要部位抗原刺激與抗原刺激無關與抗原刺激有關中樞淋巴器官與周圍淋巴器官比較14醫(yī)學課件第八章、免疫系統(tǒng)(一)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中樞淋巴器官周圍淋巴(三)淋巴結的組織結構特點及功能淋巴結的結構包括皮質和髓質,皮質結構有:①淺層皮質,由B淋巴細胞構成;②副皮質區(qū),有T淋巴細胞構成;③皮質淋巴竇,包括被膜下竇和小梁周竇,竇腔內有網狀細胞、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髓質的結構有:①髓索,由B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構成的索條狀結構;②髓竇,為髓索間的腔隙,竇腔內也含淋巴細胞、網狀細胞和巨噬細胞。(四)脾的組織結構特點及功能脾的結構由被摸、白髓、紅髓和邊緣區(qū)構成。被摸主要為致密結締組織,內含少量平滑肌、白髓包括:①動脈周圍淋巴鞘,為包繞在中央動脈周圍的彌散淋巴組織,主要由T淋巴細胞構成;②脾小體(脾小結),主要由B淋巴細胞構成。紅髓包括脾索和脾竇。邊緣區(qū)位于白髓與紅髓之間,其中含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脾的功能有濾血、造血、儲血和參與免疫應答等。淋巴細胞T細胞B細胞K細胞NK細胞百分比75%10%~15%5%~7%2%~5%來源胸腺骨髓骨髓骨髓分化效應性T、記憶性T漿細胞無無壽命記憶性T長至數年短,數日至數周短,不參加再循環(huán)短,不參加再循環(huán)免疫方式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抗體介導殺傷靶細胞直接殺傷靶細胞淋巴細胞比較15醫(yī)學課件(三)淋巴結的組織結構特點及功能(五)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指來源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并具有強烈吞噬功能的細胞群體。包括結締組織中的巨噬細胞、肺內的塵細胞、肝Kupffer細胞、神經組織的小膠質細胞、骨組織內的破骨細胞和表皮中的朗格漢斯細胞。16醫(yī)學課件(五)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指來源血液中的單第九章、消化系統(tǒng)(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消化管壁(除口腔與咽外)自內向外依次分為粘膜、粘膜下層、肌層和外膜。消化管的主要內分泌細胞細胞名稱分布分泌物D細胞胃、腸生長抑素D1細胞胃、腸血管活性腸肽G細胞胃、小腸胃泌素I細胞小腸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K細胞小腸抑胃多肽L細胞腸腸高血糖素M0細胞小腸胃腸動素N細胞小腸神經降壓素PP細胞胃、大腸胰多肽S細胞小腸促胰液素特點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腺泡純漿液性腺混合性腺,漿液性腺泡多于混合性或粘液性腺泡混合性腺,主要為粘液性腺泡,半月較多導管閏管較長,紋狀管較短,間質中常見脂肪細胞閏管短,紋狀管較長閏管、紋狀管不明顯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較多含唾液淀粉酶較少,粘液較多以粘液為主三對唾液腺的比較17醫(yī)學課件第九章、消化系統(tǒng)(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結構細胞名稱分布分泌(二)食管、胃、小腸和大腸結構特點名稱食管胃小腸大腸腔面形狀有7~10條縱行皺襞有不規(guī)則皺襞,有許多胃小凹有許多環(huán)形皺襞,有小腸絨毛無絨毛上皮黏膜固有層粘膜肌未角化復層扁平上皮單層柱狀上皮,無杯狀細胞單層柱狀上皮夾雜杯狀細胞,有紋狀緣單層柱狀上皮,大量杯狀細胞無腺體胃底腺由主細胞、壁細胞、頸粘液細胞、干細胞和內分泌細胞組成有小腸腺,中央乳糜管??請龊褪改c有孤立淋巴小結,回腸有集合淋巴小結腸腺很發(fā)達,大量杯狀細胞縱行平滑肌內環(huán)外縱兩層平滑肌內環(huán)外縱兩層平滑肌內環(huán)外縱兩層平滑肌粘膜下層有較多的粘液性食管腺較致密的結締組織十二指腸有大量的粘液性十二指腸粘液腺結締組織肌層內環(huán)外縱兩層上1/3為骨骼肌,下1/3為平滑肌,中1/3兼有兩者內斜、中環(huán)和外縱三層平滑肌內環(huán)和外縱行兩層平滑肌內環(huán)和外縱兩層平滑肌,外縱肌局部增厚形成三條結腸帶外膜纖維膜漿膜部分十二指腸壁為纖維膜外,余均為漿膜大部分為漿膜18醫(yī)學課件(二)食管、胃、小腸和大腸結構特點名稱食管胃小腸大腸腔面形(三)胰腺的結構特點胰腺表面覆以薄層結締組織被摸,結締組織伸入實質將實質分成不明顯地小葉。腺實質由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組成。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有多種消化酶,在食物消化中起重要作用;內分泌部分泌激素,參與糖代謝的調節(jié)1.外分泌部腺泡為純漿液性腺泡;閏管比較長,有泡心細胞。2.內分泌部主要由A細胞、B細胞、D細胞核PP細胞組成細胞類型數量比例特殊染色(Mallory染色)分泌的激素作用A細胞20%胞質鮮紅色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B細胞70%胞質橘黃色胰島素降低血糖D細胞5%胞質淡藍色生長抑素調節(jié)A、B細胞的分泌功能PP細胞很少有分泌顆粒胰多肽抑制胃腸運動、胰液分泌、膽囊收縮19醫(yī)學課件(三)胰腺的結構特點胰腺表面(四)肝的結構特點肝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它產生的膽汁經膽總管輸入十二指腸,參與脂類物質的消化。肝的結構和功能很特殊,與其他消化腺有很大差異,在機體代謝中具有合成、分解、轉化、貯存、解毒、參與免疫和滅活激素等重要作用。1.肝小葉包括中央靜脈,肝板,肝血竇,膽小管和竇周隙。2.門管區(qū)為肝小葉之間的結締組織,含有小葉間動脈、小葉間靜脈和小葉間膽管。(五)肝內的血液循環(huán)門靜脈小葉間靜脈肝血竇中央靜脈肝動脈小葉間動脈(六)膽汁的分泌與排泄途徑肝細胞分泌膽汁

膽小管

Hering管小葉間膽管左、右肝管膽囊膽囊管膽總管肝總管十二指腸小葉下靜脈肝靜脈20醫(yī)學課件(四)肝的結構特點肝是人體最大的第十章、呼吸系統(tǒng)(一)氣管和支氣管1.黏膜(1)上皮為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杯狀細胞多,有5種細胞組成。(2)固有層為彈性纖維豐富的結締組織。3.黏膜下層為疏松結締組織,含有較多的混合腺。3.外膜含“C”字形透明軟骨環(huán)的結締組織,軟骨環(huán)缺口處有較多的彈性纖維和平滑肌束。*五種細胞分別為纖毛細胞、杯狀細胞、刷細胞、小顆粒細胞和基細胞。1.纖毛細胞纖毛細胞數量最多,細胞呈柱狀,游離面有密集的纖毛,纖毛向咽部快速擺動,將黏液及其黏附的塵埃、細菌等推向咽部咳出,凈化吸入的空氣。2.杯狀細胞較多,分泌的黏蛋白與混合腺的分泌物在上皮表面構成黏液性屏障,可黏附空氣中的異物顆粒,溶解吸入的SO2等有毒氣體。3.刷細胞柱狀,游離面有排列整齊的微絨毛,形如刷狀,該細胞可能有感受刺激的作用。4.小顆粒細胞是一種內分泌細胞。數量少,錐形,可調節(jié)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5.基細胞呈錐形,位于上皮深部,為干細胞,可增殖分化為上皮中其他各類細胞。*固有層的結締組織中富含彈性纖維,也常見淋巴組織和漿細胞。漿細胞與上皮細胞協(xié)同產生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釋放至黏膜表面,增強局部的免疫功能。21醫(yī)學課件第十章、呼吸系統(tǒng)(一)氣管和支氣管21醫(yī)學課件(二)肺1.導氣部由葉支氣管、段支氣管、小支氣管、細支氣管和終末細支氣管組成導氣部各段管壁結構比較2.呼吸部由呼吸性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組成。(1)呼吸性支氣管上皮為單層立方上皮,管壁上有肺泡開口,有成段的管壁。(2)肺泡管上皮為單層立方或單層扁平上皮,有大量肺泡組成的管道,管壁結構很少,僅存在于相鄰肺泡之間的開口處,呈結節(jié)狀膨大。(3)肺泡囊由多個肺泡圍成的囊狀結構,相鄰肺泡開口處無結節(jié)狀膨大。(4)肺泡1)由型和型兩種肺泡細胞組成。Ⅰ型肺泡細胞:扁平細胞,數量少但所占面積大,胞質內細胞器少,吞飲小泡較多。Ⅱ型肺泡細胞:立方形或圓形細胞,數量多,可合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質。2)肺泡隔相鄰肺泡之間的薄層結締組織,含豐富的毛細血管網和肺巨噬細胞;吞噬灰塵后的肺巨噬細胞稱塵細胞3)氣血屏障指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所通過的結構,有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層、Ⅰ型肺泡細胞與基膜、薄層結締組織、毛細血管基膜和內皮組成。4)肺泡孔相鄰肺泡之間相通的小孔。比較小支氣管細支氣管終末支氣管黏膜上皮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杯狀細胞漸減少單層纖毛柱狀上皮杯狀細胞減少單層柱狀上皮杯狀細胞消失黏膜下層混合腺漸減少混合腺減少漸消失混合腺消失外膜軟骨片漸減少平滑肌相對增多軟骨片減少漸消失環(huán)形平滑肌明顯軟骨片消失完整環(huán)形平滑肌ⅠⅡ22醫(yī)學課件(二)肺1.導氣部由葉支氣管、段支氣管、小支氣管、細

(三)肺的血管肺的血液供應來源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肺動脈是肺的功能性血管。入肺后,伴隨支氣管一同分支,最終在肺泡隔內形成毛細血管網,進行氣體交換后,匯成單獨行走的肺靜脈出肺。支氣管動脈是肺的營養(yǎng)性血管,亦隨支氣管樹行走,在各級支氣管壁內形成毛細血管,營養(yǎng)肺組織。支氣管動脈也分支參與形成肺泡隔內的毛細血管網。上述毛細血管部分匯入肺靜脈,部分形成支氣管靜脈,與支氣管伴行,經肺門出肺。(四)肺的其他功能近年研究發(fā)現,肺的血管內皮細胞具有明顯酶活性特征。1.內皮細胞游離面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可將血液中的絕大部分血管緊張素轉換成血管緊張素,后者經血流作用于中樞神經,通過交感神經的作用使體循環(huán)的小動脈收縮,升高血壓。后者縮血管作用較前者強50倍。2.內皮細胞內含有緩激肽酶,可分解滅活血液中的緩激肽(緩激肽可引起體循環(huán)血管擴張),因此能使血管緊張,血壓升高。3.內皮細胞既能合成前列腺素,又能滅活前列腺素。此外,肺導氣部上皮內的內分泌細胞還能分泌5-羥色胺和肽類激素。由此可見,肺除了有氣體交換功能外,還參與體內多種物質的合成與代謝過程。23醫(yī)學課件(三)肺的血管23醫(yī)學課件(一)腎臟的基本結構腎小體腎單位

近端小管

腎小管細段

遠端小管尿液的生成過程及排出:(簡單)血漿→腎單位(腎小體→腎小囊)→近端小管→遠端小管→集合管→腎乳頭→腎小盞→腎大盞→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腎小體的特點:①血管球的入球微動脈比出球微動脈短而粗,使血管球內保持較高的血壓,有利于濾過。②腎小囊:分為內外兩層。內層(臟層)由足細胞構成。足細胞的裂孔膜參與構成濾過屏障。

腎皮質*腎髓質包括腎錐體和腎柱腎小球腎小囊

近端小管曲部近端小管直部遠端小管直部遠端小管曲部髓袢第十一章、泌尿系統(tǒng)24醫(yī)學課件(一)腎臟的基本結構腎皮質*腎髓質包括腎錐體和腎柱腎小球腎?。ǘ┠I小球旁器腎小球旁器:球旁細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細胞.*血管緊張素原血管緊張素I血管緊張素II*血管緊張素還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濾過屏障組成:由有孔毛細血管內皮、基膜、足細胞的裂孔膜組成。功能:濾過血液,形成原尿。球旁細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細胞生理功能分泌腎素最終可使血壓升高還有保鈉和水離子感受器感受遠曲小管的鈉離子濃度變化,當鈉離子濃度過低時,可促使球旁細胞分泌腎素又稱極墊細胞在腎小球旁器中可能起“信息”傳遞的作用腎素轉換酶25醫(yī)學課件(二)腎小球旁器腎小球旁器:球旁細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細三管結構的比較(四)腎的間質腎的間質是指腎內的結締組織、神經、血管和淋巴管等,分布在腎單位和集合管之間,皮質內的間質少,髓質內略有增加,愈接近腎乳頭越多。腎間質中除了一般結締組織細胞外,尚有一種特殊的細胞,稱為間質細胞。細胞呈星形,有較長的突起,胞質內有發(fā)達的高爾基復合體,內質網及嗜鋨顆粒。間質細胞能合成髓脂Ⅰ,分泌后在肝內轉化為髓脂Ⅱ,這是一種血管舒張劑,可降低血壓。(五)腎的血管循環(huán)腎的血液循環(huán)與腎的泌尿功能密切相關,其特點是:腎動脈直接起于腹主動脈,短而粗,血流量大,流速快;入球微動脈比出球微動脈粗,血管球內血流量大,血壓高,有利于濾過;兩次形成毛細血管網,即入球微動脈分支形成血管球(毛細血管網),出球微動脈出球后再次形成球后毛細血管網,分布在腎小管周圍,此處的毛細血管內血液的膠體滲透壓較高,有利于腎小管上皮細胞的重吸收的物質進入血流;髓質內的直小血管與髓袢伴行,有利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尿液濃縮;90%的血液供應皮質,進入神小體后被濾過。比較近端小管遠端小管集合管官腔不規(guī)則較規(guī)則規(guī)則細胞分界不清楚較清楚清楚嗜酸性強較弱弱微絨毛多而長少而短更少質膜內褶發(fā)達發(fā)達不發(fā)達26醫(yī)學課件三管結構的比較(四)腎的間質比較近端小管遠端小管集合管官腔不第十二章、內分泌系統(tǒng)(一)甲狀腺甲狀腺表面包有薄層結締組織被摸,并伴隨血管伸入腺實質內,將甲狀腺分成許多界限不明顯地小葉,每個小葉內有20~40個濾泡,濾泡構成甲狀腺實質。濾泡間有少量結締組織、豐富的毛細血管及濾泡旁細胞,構成甲狀腺間質。1.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的結構和功能(1)結構立方形,界限清楚,核園位于中央。其形態(tài)隨功能狀態(tài)不同而變化。電鏡下胞質內粗面內質網發(fā)達,線粒體和溶酶體較多,高爾基復合體發(fā)達,位于核上方。(2)功能合成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的形成需要經過甲狀腺球蛋白的合成、貯存、碘化、重吸收和分解釋放等過程。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尤其對嬰兒的骨骼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影響較大。2.甲狀腺濾泡旁細胞(1)分布濾泡之間或濾泡壁上。(2)結構細胞較大,HE染色標本中胞質著色淺。銀染法可見胞質內有嗜銀顆粒。(3)功能分泌降鈣素,降低血鈣。27醫(yī)學課件第十二章、內分泌系統(tǒng)(一)甲狀腺27醫(yī)學課件(二)甲狀旁腺甲狀旁腺實質由主細胞和嗜酸性細胞組成,主細胞的功能是分泌甲狀旁腺素,甲狀旁腺素能使血鈣升高,甲狀旁腺素與降鈣素共同調節(jié)血鈣的濃度。(三)腎上腺

1.腎上腺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腎上腺皮質分為3個帶:球狀帶分泌鹽皮質激素,如醛固酮等,作用使促進腎遠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對鈉離子的重吸收和鉀離子的排出,對維持體內電解質和體液的動態(tài)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束狀帶分泌糖皮質激素,對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有調節(jié)作用;網狀帶分泌性激素,以雄激素為主,也有少量的雌激素??谠E:一個性網的人;做糖束魚;加點球狀鹽。2.腎上腺髓質細胞又稱嗜鉻細胞,嗜鉻細胞又分為腎上腺素細胞和去甲腎上腺素細胞。腎上腺細胞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細胞分泌去甲腎上腺素。28醫(yī)學課件(二)甲狀旁腺甲狀旁腺實質由主細胞和嗜酸性細胞組成,主細胞的(四)垂體垂體有稱腦垂體,其表面有一薄層被膜,內有少量的結締組織和豐富的血管。垂體的實質由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部分組成。腺垂體包括遠側部、中間部和結節(jié)部;神經垂體包括漏斗和神經部。1.腺垂體遠側部有嗜酸性細胞、嗜堿性細胞、和嫌色細胞三種。嗜酸性細胞分為生長激素細胞和催乳素細胞。生長激素細胞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骨骼生長。催乳素細胞分泌催乳素,可促進乳腺的發(fā)育和乳汁的分泌。嗜堿性細胞分為三種。①促甲狀腺細胞: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可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分泌。②促性腺激素細胞: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在女性可促進卵泡的發(fā)育,在男性可促進精子的發(fā)生,黃體生成素在女性可促進排卵和黃體的生成,在男性促進睪丸間質細胞分泌雄激素。③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進腎上腺皮質束狀帶細胞分泌糖皮質激素。嫌色細胞多數是嗜酸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的前體細胞,或為它們的脫顆粒狀態(tài)。2.神經垂體由無髓神經纖維和垂體細胞構成,無髓神經纖維來自下丘腦的視上核和室旁核的軸突。神經垂體是下丘腦激素貯存和釋放的部位。視上核分泌抗利尿激素,促進遠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室旁核分泌催產素,是子宮平滑肌收縮,加速分娩。29醫(yī)學課件(四)垂體垂體有稱腦垂體,其表面有一薄層被膜,內有少量的結締(五)下丘腦-垂體-靶器官的相互關系1.下丘腦與神經垂體的關系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的軸突經漏斗進入神經垂體,構成該部的無髓神經纖維;神經垂體是貯存和釋放下丘腦所形成激素的部位,二者在結構和功能上有著直接聯(lián)系,共同組成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當機體需要時,神經垂體釋放激素進入血液,作用于靶器官。2.下丘腦與腺垂體的關系下丘腦與腺垂體的聯(lián)系時通過垂體門脈系統(tǒng)實現的。腺垂體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于大腦動脈環(huán)發(fā)出的垂體上動脈,在漏斗處形成竇狀毛細血管網,稱初級毛細血管網;繼而入結節(jié)部匯集成數條垂體門微靜脈;下行至遠側部再度形成竇狀毛細血管網,稱為次級毛細血管網。垂體門微靜脈及兩端的毛細血管網共同構成垂體門脈系統(tǒng)。下丘腦的漏斗核等分泌多種激素,激素沿軸突運輸到漏斗處,釋放入初級毛細血管網,經垂體門微靜脈到遠側部的次級毛細血管網,從而調節(jié)遠側部各種細胞的分泌活動。這些激素中對腺細胞分泌起促進作用的,稱釋放激素;反之,稱釋放抑制激素。下丘腦與腺垂體雖無結構上的直接聯(lián)系,但由其所產生的激素經垂體門脈系統(tǒng)調節(jié)腺垂體的分泌,而腺垂體分泌的各種激素又可調節(jié)相應靶器官的分泌和功能活動;另一方面,靶細胞所分泌的激素和其他物質,又可影響腺垂體和下丘腦的分泌,這種調節(jié)稱反饋性調節(jié)。機體通過這種調節(jié),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和正常的生理功能。30醫(yī)學課件(五)下丘腦-垂體-靶器官的相互關系1.下丘腦與神經垂體的關第十三章、男性生殖系統(tǒng)(一)睪丸1.睪丸的一般結構睪丸表面被覆有漿膜,漿膜的深面是白膜。白膜在睪丸后緣增厚,形成睪丸縱膈,睪丸縱膈前緣分支伸入睪丸實質將其分為許多錐形體的小葉,每個小葉中有1~4條生精小管,生精小管近睪丸縱膈處移行為直精小管進入睪丸縱膈,匯合成睪丸網。生精小管構成睪丸的實質,生精小管之間的結締組織為睪丸間質。2.生精小管的結構管壁由生精上皮構成,生精上皮由生精細胞和支持細胞組成。3.精子的發(fā)生從精原細胞發(fā)育為精子的過程稱為精子發(fā)生。睪丸部的解剖:由外向內依次是皮膚、肉膜、淺筋膜、提睪肌、深筋膜、睪丸鞘膜。精子的發(fā)生過程:

A型A型(干細胞)精原細胞B型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細胞精子分裂分裂分化精子第一次減數分裂第二次減數分裂發(fā)育31醫(yī)學課件第十三章、男性生殖系統(tǒng)(一)睪丸精子的發(fā)生過程:分裂分裂分4.睪丸生精細胞、支持細胞和間質細胞名稱形態(tài)大小位置染色體數功能精原細胞圓形或卵圓形直徑12um生精小管,緊貼基膜46部分為干細胞,部分發(fā)育成初級精母細胞初級精母細胞圓形,核呈絲球狀直徑18um生精小管46經第一次成熟分裂發(fā)育成次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圓形直徑12um生精小管,初級精母細胞內側23經第二次成熟分裂發(fā)育成精子細胞精子細胞圓形直徑8um生精小管,近腔面23變態(tài)為精子精子蝌蚪形長約60um生精小管,吸附在支持細胞頂端23有受精能力支持細胞不規(guī)則的高錐體形不定生精小管,生精細胞之間46支持、營養(yǎng)、轉運生精細胞,吞噬作用,分泌作用,參與構成血-睪屏障間質細胞圓形、卵圓形,胞質嗜酸性直徑12~20um睪丸間質內46分泌雄激素32醫(yī)學課件4.睪丸生精細胞、支持細胞和間質細胞名稱形態(tài)大小位置染色體數5.血-睪屏障(1)結構由毛細血管的內皮和基膜、生精小管的基膜和支持細胞側突形成的緊密連接構成。其中以緊密連接為主要結構。(2)功能阻止間質內大分子物質進入生精小管管腔,保持生精小管內較穩(wěn)定的內環(huán)境,還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質溢出生精小管,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二)生殖管道1.附睪有輸出小管和附睪管組成。輸出小管管腔不規(guī)則,呈波浪狀。附睪管管面平整。2.輸精管管壁由黏膜、肌層、外膜組成,肌層較厚。(三)附屬腺體前列腺:①表面有一層被摸,腺組織由30~50條副管泡狀腺組成;②可分成黏膜腺、黏膜下腺和主腺;③腺上皮形態(tài)不一,有單層立方、單層柱狀或假復層柱狀上皮;④腺腔不規(guī)則,其內常見凝固體。精囊腺是一對長橢圓形的囊狀器官,腔面有許多黏膜皺襞,黏膜表面是假復層柱狀上皮。黏膜皺襞相互融合。將囊腔分割為許多彼此通連的小腔。黏膜外有薄的平滑肌層和結締組織外膜。尿道球腺是一對豌豆大小的復管泡狀腺。腺上皮為單層立方或單層柱狀。腺的間質中有平滑肌和骨骼肌纖維。33醫(yī)學課件5.血-睪屏障(1)結構由毛細血管的內皮和基膜、生精第十四章、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一)卵巢卵巢表面被覆一層單層扁平或立方上皮,稱為表面上皮。上皮下方為薄層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的白膜。卵巢的實質分為外周的皮質和中央的髓質。皮質較厚,主要由不同發(fā)育階段的卵泡、黃體、特殊的結締組織(內含大量分化程度低的基質細胞)等構成。髓質范圍較小,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與皮質無明顯分界,含有許多血管,神經和淋巴管。卵巢門處除有較大的血管和神經進出以外,還有門細胞,該細胞結構和功能類似睪丸間質細胞,可分泌少量的雌激素。1.卵泡的發(fā)育青春期前,卵巢內只有原始卵泡,至青春期,在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素作用下,原始卵泡開始陸續(xù)發(fā)育。①排卵前36~48小時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次級卵母細胞,染色體減少為23條名稱位置直徑卵細胞卵泡細胞卵泡膜原始卵泡皮質淺層40~50um初級卵母細胞單層、扁平無初級卵泡皮質淺層增大初級卵母細胞增大單層立方、柱狀或多層不明顯次級卵泡由皮質淺層向深層移行更大初級卵母細胞更大6~12層時出現卵泡腔,形成放射冠,顆粒層分內膜層和外膜層成熟卵泡占皮質全厚并突向卵巢表面可達2cm①卵泡液激增,卵泡腔擴大明顯閉鎖卵泡皮質內不一溶解消失退化消失膜細胞肥大構成間質腺各期卵泡比較34醫(yī)學課件第十四章、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一)卵巢名稱位置直徑卵細胞卵泡細胞卵2.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級卵母細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帶、放射冠隨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形成排卵。排出的卵細胞如果不受精,次級卵母細胞則退化;如果受精,次級卵母細胞即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1個成熟的卵細胞和1個第二極體。排卵的時間在月經周期的第14天左右。3.黃體的形成和退化成熟卵泡排卵后,殘留在卵巢內的卵泡壁和卵泡膜塌陷,它們在黃體生成素的作用下,增大分化形成暫時性的內分泌團塊,稱為黃體,此時顆粒細胞分化為顆粒黃體細胞,膜細胞分化為膜黃體細胞。若卵細胞未受精,則黃體持續(xù)2周,稱為月經黃體;若卵細胞受精,則黃體持續(xù)約6個月,稱妊娠黃體。無論是月經黃體,還是妊娠黃體,最終都退化變成白體。4.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1)雌激素由膜細胞及顆粒細胞協(xié)同產生,膜黃體細胞和顆粒黃體細胞也協(xié)同產生雌激素。雌激素能促進女性生殖器官(尤其是子宮)及第二性特征的發(fā)育。(2)孕激素由顆粒黃體細胞產生,能促進子宮內膜的增厚和子宮腺的分泌等。(3)松弛素有妊娠黃體的顆粒黃體細胞產生,可使妊娠子宮的平滑肌松弛,以維持妊娠;并在分娩時使子宮頸平滑肌松弛,以利于胎兒的娩出。(4)雄激素由卵巢門細胞產生,若門細胞增生或發(fā)生腫瘤,患者常伴有男性化癥狀。35醫(yī)學課件2.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級卵母細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帶、(二)子宮1.子宮內膜結構由上皮和固有層形成,上皮下陷形成子宮腺。子宮底部和體部的內膜又可分為功能層和基底層。功能層位于淺部,可發(fā)生周期性變化,妊娠時胚泡也植入到功能層;基底層位于深面,有修復內膜的功能。2.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是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發(fā)生周期性變化所致;只發(fā)生在子宮底部和體部的功能層;1個月經周期的時間為28天;月經周期分為月經期、增生期、分泌期。(三)陰道由黏膜、肌層和外膜構成。1.黏膜由上皮和固有層構成,黏膜突起形成環(huán)形皺襞。上皮為非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上皮細胞中出現許多糖原(排卵前后最甚),表皮細胞脫落,糖原在陰道內乳酸桿菌作用下轉化為乳酸,是陰道呈酸性而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絕經后,上皮變薄,細胞變小,糖原減少,脫落細胞減少,陰道夜變?yōu)閴A性,微生物易于生長,常通過作陰道脫落細胞涂片檢查,幫助診斷生殖道的疾病。黏膜固有層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2.肌層較薄,為左右螺旋動脈相互交織的平滑肌束,肌束間并有豐富的彈性纖維,故陰道壁易于擴張。陰道外口為環(huán)形的骨骼肌。3.外膜是富含彈性纖維的致密結締組織。36醫(yī)學課件(二)子宮1.子宮內膜結構由上皮和固有層形成,上皮下名稱增生期分泌期月經期時間第5~14天第15~28天第1~4天子宮腺小而少,逐漸增長彎曲,腺腔狹窄,核下區(qū)出現糖原積聚粗而多,更彎曲,腺腔擴大充滿分泌物,糖原由核下區(qū)移至核上區(qū)停止分泌,后期殘留腺體增生修復表面上皮螺旋動脈增長并輕度彎曲進一步增長彎曲,伸達內膜淺層收縮后,突然短暫擴張,毛細血管急性充血并破裂基質細胞分裂增生,產生大量纖維和基質繼續(xù)增生肥大,妊娠時,部分細胞變成蛻膜細胞功能層萎縮壞死內膜厚度達2~4mm5~7mm,固有層組織液增多,出現生理性水腫1mm,功能層萎縮壞死,隨血液一起排出卵巢狀態(tài)出現生長卵泡,分泌雌激素。末期,卵泡成熟并排卵形成黃體,分泌孕激素、雌激素黃體退化,孕激素、雌激素驟然減少月經周期各期的比較(四)女性月經

自青春期開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子宮底部和體部的功能層出現周期性的剝脫、出血、修復和增生,稱為月經周期。通常情況下,1個月經周期為28天。*在月經末期,基底層的子宮腺細胞及基質細胞就開始分裂,不久就進入增生期。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直接受卵巢的控制,而卵巢的周期性活動又受腺垂體的調節(jié),腺垂體又受下丘腦弓狀核的調控,血中高濃度的雌激素通過反饋而影響垂體和下丘腦活動,故下丘腦、垂體、卵巢和子宮內膜之間關系非常密切,有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軸之稱。37醫(yī)學課件名稱增生期分泌期月經期時間第5~14天第15~28天第1~4第十五章、皮膚(一)皮膚的構成1.表皮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2.真皮致密結締組織。3.皮膚附屬器毛、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二)表皮1.表皮的細胞分為兩類(1)角蛋白形成細胞表皮的主體細胞,有深層至淺層排列為5層。(2)非角化蛋白形成細胞數量少,散在分布,包括黑素細胞、朗格漢斯細胞核梅克爾細胞3種。2.表皮的分層(由深層至淺層)(1)基底層由一層立方形或矮柱狀細胞構成,為表皮干細胞,也稱生發(fā)層。(2)棘層有4~10層多邊形有棘狀突起的細胞構成。胞質中角蛋白絲增多,出現板層顆粒。(3)顆粒層由2~5層扁平梭形細胞構成。胞質中出現透明膠質顆粒,板層顆粒增多。(4)透明層由幾層扁平細胞構成。胞核和細胞器消失,HE染色呈透明均質狀。(5)角質層由多層扁平細胞構成。細胞膜增厚,胞質內充滿角蛋白。3.表皮的角化角蛋白形成細胞由深層向淺層,不斷增值、分化、推移,逐步生成角蛋白的過程稱角化。角質層是構成表皮保護功能的最主要結構。4.非角蛋白形成細胞(1)黑素細胞分散在基底細胞之間,為有細長突起的細胞,胞質中含黑素體,可產生黑色素,具有決定膚色和吸收紫外線的作用。(2)朗格漢斯細胞分散在棘層細胞之間,為有樹枝狀突起的細胞,胞質中含伯貝克顆粒。該細胞為抗原提呈細胞,參與免疫應答。(3)梅克爾細胞分散在基底層細胞之間,為有短指狀突起的細胞,胞質中含梅克爾顆粒。該細胞可能有感受觸覺及神經內分泌功能。38醫(yī)學課件第十五章、皮膚(一)皮膚的構成38醫(yī)學課件(三)真皮1.乳頭層纖維細密,細胞較多,富含毛細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2.網織層膠原纖維粗大、稠密,彈性纖維豐富,含環(huán)層小體及皮膚附屬器。*網織層有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還有毛囊、皮脂腺、汗腺,深部可見環(huán)層小體等。嬰兒骶部皮膚真皮中有較多的黑素細胞,使局部皮膚顯灰色,稱胎斑。(四)皮膚附屬器1.毛毛由多層膠質細胞緊密排列構成,分毛干和毛根兩部分,毛根外包毛囊。毛球處的細胞幼稚稱毛母質細胞,是毛的生長點。毛乳頭對毛的生長起重要作用。毛根與皮膚表面所成鈍角側有立毛肌。2.皮脂腺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間,為單泡狀腺或分支泡狀腺,屬全泌腺。分泌皮脂,起潤澤皮膚和毛發(fā)的作用。*皮脂為脂類混合,分布于皮膚表面,對皮膚及毛發(fā)起柔潤保護作用,也可能有一定的殺菌作用。皮脂腺的發(fā)育及分泌受性激素調節(jié),青春期分泌活躍,皮膚、毛發(fā)潤澤光亮。如分泌過盛,腺體開口阻塞時,則成粉刺。老年人皮脂腺萎縮,皮脂分泌少,皮膚及毛發(fā)干燥,失去光澤。3.汗腺位于真皮深層,為單曲管狀腺,分外泌汗腺和頂泌汗腺兩類。排汗有散熱、排除廢物等作用。39醫(yī)學課件(三)真皮1.乳頭層纖維細密,細胞較多,富含毛細血管汗腺1.外泌汗腺又稱局泌汗腺或小汗腺,遍布全身皮膚中。外泌汗腺分泌的汗液為無色稀薄液體,除含大量水分外,又含有鈉、鉀、氯、鋅、磷、乳酸鹽和尿素等。汗液分泌是集體散熱的主要方式。排汗具有濕潤皮膚、調節(jié)體溫、影響體內水和無機鹽含量及排泄部分代謝產物等作用。外泌汗腺的分泌主要受膽堿能神經支配,溫度升高及某些精神因素可使汗液分泌增加。2.頂泌汗腺又稱大汗腺,分布于腋窩、乳暈和會陰部。與外泌汗腺相比,腺體較大,為單管狀腺或分支管狀腺。腺細胞分泌的汗液為較黏稠的乳狀液,其中除含大量水分外,還含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分泌物被細菌分界后產生特殊氣味,俗稱狐臭。此腺的分泌主要受交感神經的腎上腺素能和膽堿能神經支配,還受性激素的影響,于青春期分泌旺盛,老年時逐漸萎縮。40醫(yī)學課件汗腺1.外泌汗腺又稱局泌汗腺或小汗腺,遍布全身皮膚中第十六章、感覺器官(一)眼 眼時視覺器官,由眼球及眼的附屬器官組成,眼球近似球形,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內容物兩部分。眼球壁由外向內分三層:纖維膜、血管膜和視網膜。內容物從前向后有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眼的附屬器官主要指眼瞼、眼外肌和淚腺。(二)纖維膜1.角膜(1)角膜上皮為復層扁平上皮。(2)前界層為薄層透明均質層。(3)角膜基質為大量平行排列的膠原原纖維。(4)后界層為透明均質膜。(5)角膜內皮為單層扁平上皮。2.鞏膜由致密結締組織組成。眼的組成角膜纖維膜鞏膜虹膜

眼球壁血管膜睫狀體脈絡膜眼球視網膜房水

內容物晶狀體眼玻璃體眼瞼

眼附屬器眼外肌

淚腺41醫(yī)學課件第十六章、感覺器官(一)眼 眼的組成(三)血管膜1.虹膜(1)前緣層含成纖維細胞和色素細胞,與角膜內皮相連。(2)虹膜基質為疏松結締組織,含豐富的血管和色素細胞,色素細胞呈星形或圓形,胞質有大量的色素顆粒。色素顆粒的多少決定不同人種虹膜的顏色。(3)視網膜虹膜部由兩層色素細胞構成。前層特化為肌上皮細胞,近瞳孔緣的肌纖維呈環(huán)形排列,稱瞳孔括約肌,受副交感神經支配,收縮時使瞳孔縮小;在括約肌外側肌纖維以瞳孔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稱瞳孔開大肌,它受交感神經支配,收縮時使瞳孔開大。后層細胞為大立方形,胞質內充滿色素顆粒。2.睫狀體(1)睫狀肌為平滑肌。肌纖維的排列有3種方向,外側呈縱行,中間為放射狀,內側為環(huán)形。睫狀體的內面與晶狀體之間有細小的纖維連接,稱睫狀小帶??唇飼r,睫狀肌收縮,睫狀小帶松弛,晶狀體變厚;看遠物時,睫狀肌舒張,睫狀小帶拉緊,晶狀體變薄,借以對視力進行調節(jié)。睫狀肌暫時痙攣性收縮形成假性近視,痙攣不消除則形成真性近視。(2)血管層為疏松結締組織,富含血管和色素細胞。(3)睫狀上皮外層為色素細胞,內層為非色素上皮細胞,具有分泌房水的功能。3.脈絡膜位于鞏膜內面,為血管膜的后2/3部分。含豐富血管和色素的結締組織,有營養(yǎng)視網膜外層的功能。42醫(yī)學課件(三)血管膜1.虹膜42醫(yī)學課件(四)視網膜視網膜主要由4種細胞構成。1.色素上皮細胞位于視網膜的最外層,為單層矮柱狀細胞。頂部有細長突起,核為圓形或卵圓形,胞質內含有大量粗大的色素顆粒和吞噬體。當受強光照射時,色素可吸收光線,保護視細胞。此外,色素上皮細胞還能儲存維生素A,參與視紫紅質的形成。2.視細胞(又稱感光細胞)(1)視桿細胞胞體向外的突起呈桿狀,電鏡下可見有許多平行排列的膜盤,外節(jié)膜盤上含視紫紅質,能感受暗光或弱光。視紫紅質的和合成需要維生素A的參與。因此,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視紫紅質合成減少,對弱光的敏感度降低,引起夜盲癥。(2)視椎細胞胞體向外的突起呈圓錐形,能感受強光并產生色覺。人和絕大多數哺乳類動物有三種視錐細胞,分別感受紅、綠、藍三種顏色。3.雙極細胞為雙極神經元。它有兩個突起,樹突向外與視細胞形成突觸,軸突與節(jié)細胞形成突觸。雙極細胞是縱向聯(lián)系的中間神經元。此外,還有水平細胞和無長軸細胞,它們是橫向聯(lián)系的神經元,對視覺起調節(jié)作用。4.節(jié)細胞位于視網膜最內層。為神經元,其軸突形成視神經。*視網膜中除上述細胞外,還有一種起支持作用的放射狀膠質細胞,或稱米勒細胞,其胞體呈長柱狀,有許多突起,屬神經膠質細胞,對神經元有支持、營養(yǎng)、保護的作用。43醫(yī)學課件(四)視網膜視網膜主要由4種細胞構成。43醫(yī)學課件

(五)耳的組成耳由外耳、中耳、內耳組成。內耳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構成,骨迷路包括三個半規(guī)管、前庭和耳蝸三部分。膜迷路是懸于骨迷路內的膜性管道,包括膜性半規(guī)管、橢圓囊和球囊、膜蝸管三部分。莫目錄中某些部位黏膜增厚形成位覺和聽覺感受器。膜迷路內充滿內淋巴。膜迷路和骨迷路之間充滿外淋巴,二者互不相通。膜迷路中黏膜增厚形成位覺和聽覺感受器。(六)膜半規(guī)管和壺服嵴由支持細胞核毛細胞組成,其功能是感受頭部的旋轉運動。(七)前庭迷路和位覺斑由支持細胞核毛細胞組成,其功能是感受頭部的直線運動及頭在靜止狀態(tài)下的位置覺。(八)螺旋器1.柱細胞具有支持功能。2.指細胞具有承托支持毛細胞的功能。3.毛細胞是接受聲波刺激的細胞。44醫(yī)學課件

(五)耳的組成耳由外耳、中耳、內耳組成。內耳由骨迷路和膜迷第十七章、人體胚胎學(一)受精5個條件:成熟的精子和卵;精子獲能;精子的數量和質量正常(正常男子每次射精排出的精液為2~6ml,每毫升精液平均含精子1x109個。當精液中精子的濃度過低時(低于4x106個/ml),??蓪е虏挥?。另外,當精液中畸形精子數比例過高(超過總數的30%)時,也可導致不育。還有當精子的活動率小于60%亦可導致不育。);精子和卵在限定時間內相遇(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內維持受精能力約為24h,卵在輸卵管壺腹部也僅存活12~24h,其受精能力維持時間更短。因此,受精一般必須在排精后20h內和排卵后12h內實現。);男女雙方生殖管道通暢;女性內分泌功能正常。3.個過程:精子和卵在輸卵管壺腹部相遇并發(fā)生頂體反應;皮質顆粒的釋放與透明帶反應;雄原核與雌原核的融合。3.個意義:標志一個新個體生命的開端;恢復了二倍體;決定性別。45醫(yī)學課件第十七章、人體胚胎學(一)受精45醫(yī)學課件(二)卵裂、胚泡形成與植入1.受精卵在進行卵裂是,沿輸卵管向子宮方向運行。卵裂產生的細胞稱卵裂球。受精后第3天,形成一個由12~16個卵裂球組成的實心胚,形似桑椹胚。此時由于外周仍有透明帶包圍,限制了胚的整體增大,因而卵裂球數目雖不斷增多,但細胞體積卻越來越小。2.胚泡:桑椹胚的細胞繼續(xù)分裂,于受精后第4天,卵裂球逐漸分裂增多,中央出現囊腔,形似泡狀,稱胚泡。有胚泡腔、內細胞群和滋養(yǎng)層三部分構成。其中覆蓋在內細胞群外面的滋養(yǎng)層稱極端滋養(yǎng)層。 3.胚泡逐漸埋入子宮內膜(子宮體部或底部)的過程稱植入,開始于受精后第6~7天,受精后11~12天完成。植入過程:極端滋養(yǎng)層附著于子宮內膜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蛋白酶溶解局部子宮內膜胚泡通過缺口進入子宮內膜上皮通過增生封閉缺口植入完成。主要影響因素:①母體性激素的正常分泌;②胚泡發(fā)育與子宮內膜變化同步;③胚泡準時進入子宮腔。4.蛻膜:植入后的子宮內膜稱蛻膜,分基蛻膜(位于胚泡深處的蛻膜,將來參與胚盤的形成)、包蛻膜(覆蓋在胚泡表面的蛻膜,隨胚體的長大,逐漸與壁蛻膜相貼,使子宮腔消失)和壁蛻膜(為除基蛻膜和包蛻膜外的蛻膜,壁蛻膜與包蛻膜之間為子宮腔。)。46醫(yī)學課件(二)卵裂、胚泡形成與植入1.受精卵在進行卵裂是,沿輸卵管向(三)胚層形成和分化胚層內細胞群成層排列。胚盤2~3個胚層共同形成的圓盤狀結構。1.二胚層的形成時間:受精后第2周內。過程:內細胞群細胞分化后,靠極端滋養(yǎng)層的一層柱狀細胞稱外胚層,外胚層為胚盤的背側,與由極端滋養(yǎng)層細胞分化而來的細胞共同形成羊膜腔。在外胚層的下方為一層立方形細胞稱內胚層,內胚層為胚盤的腹側,內胚層細胞向腹側增生形成卵黃囊。2.三胚層形成(第3周)原條的形成:外胚層細胞向其背側一端中線遷移而形成的一條細胞索。中胚層的形成:原條的細胞不斷下陷,終至外胚層腹側面,并在內、外胚層之間向兩側及頭部擴散形成的新細胞層。3.三個胚層主要分化的器官或組織外胚層: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的器官或組織。中胚層:骨、肌肉和結締組織。內胚層:消化和呼吸道上皮。47醫(yī)學課件(三)胚層形成和分化胚層內細胞群成層排列。胚盤2~3個胚層共三胚層分化的主要組織和器官內胚層中胚層外胚層消化系統(tǒng):結締組織:皮膚:消化管和消化腺的上皮骨、軟骨、骨膜、肌腱、纖維性結締組織、腦脊髓被膜、關節(jié)囊、胸膜、腹膜、心包表皮、毛發(fā)、指甲、皮脂腺、汗腺的上皮呼吸系統(tǒng):肌組織:神經系統(tǒng):喉、氣管、支氣管和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全部神經元和神經膠質泌尿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感覺器官:膀胱、尿道、前列腺、前庭大腺等的上皮血液、骨髓、心、血管、造血器官內耳膜迷路上皮視網膜、晶狀體、眼瞼、角膜、球結膜上皮其他:泌尿生殖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甲狀腺、甲狀旁腺、胸腺、咽鼓管、中耳、扁桃體腎和輸尿管睪丸、附睪、輸精管、精囊等的上皮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腎上腺、腺皮質口黏膜上皮、牙釉質、味蕾唾液腺上皮、肛門上皮、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48醫(yī)學課件三胚層分化的主要組織和器官內胚層中胚層外胚層消化系統(tǒng):結締組(四)胎膜與胚盤1.胎膜指胚體以外的附屬結構,包括絨毛膜、羊膜、卵黃囊、尿囊和臍帶。絨毛膜:有滋養(yǎng)層細胞增生、分化而形成的許多不規(guī)則突起稱絨毛。待絨毛形成后,滋養(yǎng)層也改稱絨毛膜,可分為三層即合體滋養(yǎng)層、細胞滋養(yǎng)層和胚外中胚層。羊膜:由羊膜上皮和胚外中胚層組成。羊膜腔內充滿羊水。羊水的作用:①可使胎兒在液體環(huán)境中自由活動;②保護作用;羊水可緩沖外部的震蕩,使胎兒免受外力的直接沖擊;③防止胎兒和羊膜粘連;④分娩時擴張子宮頸,沖洗潤滑產道,以利胎兒娩出。卵黃囊:有卵黃囊上皮與胚外中胚層組成。尿囊:為從卵黃囊尾側頂部突入體蒂內的一個盲管,以后并入臍帶并逐漸退化,其根部參與膀胱的形成,遠端閉合形成臍正中韌帶,若不閉合則形成臍尿瘺。臍帶:為連于胎兒臍部與胚盤之間的一圓柱體結構。它主要由體蒂、卵黃囊、尿囊和臍血管構成臍帶,臍帶起于胎兒臍部,止于胎盤,到出生時長約55cm,直徑約為15cm。臍帶長度超過80cm過長,可能會纏繞胎兒頸部過肢體,影響胎兒正常發(fā)育,甚至造成胎兒窒息死亡;臍帶長度短于35cm叫臍帶過短,可造成分娩時胚盤早剝。49醫(yī)學課件(四)胎膜與胚盤1.胎膜指胚體以外的附屬結構,包括絨2.胚盤的構造由胎兒的叢密絨毛膜和母體的基蛻膜構成。胚盤膜(胎盤屏障)指母血與胎兒進行物質交換時所要經過的結構。它包括合體滋養(yǎng)層、細胞滋養(yǎng)層、上皮基膜、絨毛內結締組織、毛細血管內皮基膜、內皮細胞。其功能主要由物質交換、屏障作用和內分泌作用。3.胚盤的形態(tài)

足月娩出的胚盤為圓盤狀,邊緣薄,中央厚,直徑約15~20cm,重500g。胚盤的表面覆蓋著羊膜,胎兒面光滑,臍帶一般附著于近中央處,透過羊膜可見臍血管呈放射狀分布在絨毛膜上。胚盤的母體粗糙,有不規(guī)則的淺溝將其分15~30個微凸的小區(qū),稱胎盤小葉。4.胚盤的功能(1)物質交換胚盤內有母體和胎兒兩套獨立的血液循環(huán)體系。胎兒的血液經臍動脈進入胚盤,反復分支并形成繞毛內的毛細血管,匯成臍靜脈回到胎兒體內。母體血由子宮螺旋動脈流入絨毛間隙,再經基蛻膜中的小靜脈流回母體。二者的血液并不直接相通,但可進行物質交換。(2)屏障作用胚盤膜具有屏障作用,可阻擋母體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質及細菌等進入胎兒血循環(huán),以維持胎兒的正常發(fā)育。IgG是唯一能通過胚盤膜的抗體,它對初生嬰兒的抗感染起重要作用。(3)內分泌作用胚盤能分泌多種激素主要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雌激素、絨毛膜促乳腺生長激素。50醫(yī)學課件2.胚盤的構造由胎兒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Wecandobetter.whynot?It’snevertoolatetomend.FightingDear.51醫(yī)學課件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1醫(yī)學課件第一章、第二章緒論及細胞HE染色:蘇木精和伊紅染色(最常用);蘇木精是堿性染料,伊紅為酸性染料。凡被蘇木精染成藍紫色的結構和物質,稱嗜堿性物質;被伊紅染成粉紅色的結構和物質,稱嗜酸性物質;與堿性和酸性染料親和力均不強者,則稱為中性物質。HE染色微體:內含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和氧化酶等,過氧化氫酶能催化過氧化氫生成水和氧,起保護細胞的作用。細胞骨架:是指細胞內的結構網架,包括微管、微絲、中間絲和微梁網絡。微管參與構成細胞支架,還與細胞內物質運輸、細胞分裂、細胞運動等功能有關。微絲與細胞直接運動有關。染料名稱染料性質細胞內著色部位染色被染色物質性質蘇木精(H)堿性細胞核藍紫色嗜堿性伊紅(E)酸性細胞質、細胞膜粉紅色嗜酸性52醫(yī)學課件第一章、第二章緒論及細胞HE染色:蘇木精和伊紅染色(最常用第三章、上皮組織

復層上皮位置功能復層扁平上皮(體內最厚的上皮)未角化:口腔、食管、陰道角化:皮膚表皮保證了營養(yǎng)的供應、較強了連接;耐摩擦、防止異物侵入保護性強變移上皮排尿管道防止尿液侵蝕復層柱狀上皮瞼結膜、男性尿道單層上皮類型位置功能單層扁平上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肺泡、腎小壁分泌漿液使表面濕潤、光滑單層立方上皮腺導管、腎小管、甲狀腺濾泡分泌和吸收單層柱狀上皮胃、腸、膽囊分泌、吸收、分泌的粘液可潤滑和保護上皮假復層柱狀上皮呼吸道粘膜(有纖毛)將肺泡的異物排出呼吸道上皮組織的結構特點:細胞多、細胞間質少;細胞有極性,分游離面與基底面;上皮內大多無血管。53醫(yī)學課件第三章、上皮組織復層扁平上皮(體內最厚的上皮)未角化: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名稱結構特點功能游離面微絨毛上皮細胞游離面的胞質和胞膜向表面伸出的微細的指狀突起。微絨毛的中軸內含有微絲增加細胞表面積纖毛上皮細胞游離面的胞質和胞膜向表面伸出較長的突起。纖毛內部有“9+2”的微管結構纖毛可作定向運動側面緊密連接環(huán)繞在細胞頂部的周圍,由相鄰細胞膜成對應的嵴狀部分融合而成封閉細胞頂部的細胞間隙中間連接位于緊密連接的下方,呈連續(xù)的環(huán)帶。相鄰細胞膜之間有窄隙,其中有絲狀物連接相鄰的胞膜,在兩側細胞膜內面有少量致密物質,與終膜網的橫行微絲束緊密聯(lián)系加強細胞間的黏著維持細胞形狀傳遞細胞收縮力橋粒相鄰細胞膜的局部呈斑狀連接,大小不等。細胞間隙較寬,中央有一條與細胞膜平行的致密中線,有絲狀物交織而成;細胞膜內側面有附著板,張力細絲附于該板上使相鄰細胞之間牢固連接縫隙連接呈斑狀,相鄰的兩細胞膜間斷融合,由連接小體的中央小管相互通連而成細胞間離子交換和沖動的傳遞基底面基膜分為基板和網板層支持、連接、半透膜擴大細胞的表面積,利于水、電解質轉運質膜內褶細胞基底面的胞膜內陷形成的許多內褶,內褶之間的胞質內有大量縱行排列的線粒體加強上皮細胞與基膜的連接半橋粒上皮細胞基底面的細胞膜內側,其結構為橋粒的一半54醫(yī)學課件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名稱結構特點功能游離面微絨毛上皮細胞游離面第四章、結締組織1.結締組織特點:(1)細胞少、細胞間質多(2)細胞種類廣、分布廣、無極性(3)細胞間質由基質和纖維組成2.疏松結締組織中的細胞分類與作用3.疏松結締組織中的纖維分三種: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網狀纖維4.軟骨組織可分為透明軟骨、纖維軟骨和彈性軟骨5.長骨骨干骨板的排列類型包括環(huán)骨板、骨單位、間骨板。6.紅細胞結構特點:雙凹圓盤狀,無核,無細胞器,胞質含大量血紅蛋白:運輸O2和CO2。7.白細胞的分類與作用細胞分類作用成纖維細胞分泌纖維與基質成分,修復損傷巨噬細胞變形運動、趨化性、吞噬、提呈抗原、分泌作用漿細胞合成、分泌抗體肥大細胞參與過敏及防御反應脂肪細胞參與脂質代謝及脂肪儲存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分化成成纖維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等白細胞參與防御反應分類作用粒細胞中性粒細胞變形運動、吞噬功能、防御嗜酸性粒細胞減輕過敏反應、殺滅寄生蟲嗜堿性粒細胞參與過敏反應、防御無粒細胞單核細胞防御、調節(jié)免疫反應淋巴細胞參與免疫反應55醫(yī)學課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