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中學分校2022-2023學年高一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連云港市中學分校2022-2023學年高一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連云港市中學分校2022-2023學年高一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連云港市中學分校2022-2023學年高一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連云港市中學分校2022-2023學年高一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連云港市中學分校2022-2023學年高一歷史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如表是1951﹣1957年我國國防費支出情況表【單位:億元(人民幣)】年份國家財政總支出國防費支出國防費占國家財政支出比例(%)1951122.4952.6442.971953220.1275.3834.241955269.2965.0024.141957304.2155.1118.12數據的變化反映了()A.國家安全與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適時調整B.國民經濟形勢發(fā)生根本性好轉C.國防現(xiàn)代化與工業(yè)化建設進展緩慢D.工作重心取決于國際局勢變化參考答案:考點:G3:一五計劃.分析:本題以1951﹣1957年我國國防費支出情況表考查一五計劃.考查一五計劃時期國家安全與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適時調整.考查學生識圖、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一五計劃相關知識的掌握.解答:依據題干1951﹣1957年我國國防費支出情況表的內容可知,反映出國家安全與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適時調整,故A項正確.一五計劃時期尚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所以根本好轉不準確,故B項錯誤.由題干時間“1951﹣1957年”可知,處于一五計劃時期.結合所學可知,一五計劃我國工業(yè)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故C項錯誤.在該時段國際局勢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故D項錯誤.故選A.2.“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痹娭忻枥L的歷史事件是()A.北伐戰(zhàn)爭 B.秋收起義 C.萬里長征 D.挺進大別山參考答案:考點:紅軍長征.解析:本題考查紅軍長征.需要掌握紅軍長征的路線和概況.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紅軍”、“雪山”、“草毯泥氈”,結合紅軍長征的路線和概況解答即可.解答:依據題干材料“紅軍”、“雪山”、“草毯泥氈”可知,反映了紅軍長征翻雪山、過草地的史實,因此詩中描繪的歷史事件是紅軍長征,故C項正確.故選C.3.二戰(zhàn)后,西方發(fā)達國家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福利制度。下列有關其影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扶危濟困”,擴大了社會消費B.“削峰填谷”,縮小了貧富差距C.“懲勤助懶”,挫傷了“積極性”D.“劫富濟貧”,激化了社會矛盾參考答案:D【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方的福利制度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故D項符合題意;福利制度有利于縮小了貧富差距,保障低收入階層的利益,從而擴大消費,但是挫傷了一部分民眾的勞動“積極性”,故ABC項不符合題意。4.“當會議桌上發(fā)生爭論時,德意志帝國的軍官們總是在開口前把一把左輪手槍擺在桌面上?!薄皠e的西方國家有一支軍隊,德意志的軍隊有一個國家?!边@表明近代德國政治制度A.軍國主義色彩濃厚B.專制主義思潮盛行C.具有民主選舉基礎D.國會對政府有監(jiān)督權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據材料中“左輪手槍擺在桌面上,德意志的軍隊有一個國家”判斷出德國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故選A。易錯選B,B說法雖然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應排除。CD不符合德國??键c: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fā)展·民主政治的擴展·德國5.為與荷蘭爭奪海上霸權,發(fā)展本國海上運輸,英國議會于1651年頒布了A.《航海條例》

B.《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C.馬歇爾計劃

D.《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參考答案:A略6.經過專題一的學習,小梅同學設計了四個歷史小論文題目,其中出錯的是(

)A.武則天與科舉制

B.周武王與分封制C.秦始皇與“焚書”“坑儒”

D.漢武帝與內閣參考答案:D7.發(fā)生在1912年,被孫中山稱為“中國有史以來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chuàng)舉”的事件是(

)A.太平天國建立B.中華民國成立C.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D.中國共產黨成立參考答案:B8.秦朝的郡縣制開辟了中國行政區(qū)劃的先河,下列有關郡守縣令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是地方行政長官

B、由皇帝直接任免C、可以在轄區(qū)內鑄造錢幣

D、是皇帝加強對全國各地權力控制的工具參考答案:C9.在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中,橫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①哥倫布

②迪亞士

③達·伽馬

④麥哲倫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B考察新航路的開辟。迪亞士沿非洲西海岸到達非洲最南端,后稱之為好望角;達·伽馬繼續(xù)沿非洲東海岸航行,到達印度,二人都沒有橫渡大西洋。哥倫布橫穿大西洋,到達西印度群島;麥哲倫及其船隊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也穿越了大西洋,故①、④正確。所以應選B。10.我們的許多節(jié)日與重大歷史事件有關。下列節(jié)日的由來,與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有關的是

①端午節(jié)

②青年節(jié)

③建軍節(jié)

④國慶節(ji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參考答案:B11.我國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基本方針是()A.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B.國共合作,聯(lián)手執(zhí)政C.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D.統(tǒng)一戰(zhàn)線,反對臺獨參考答案:考點:一國兩制構想.解析:本題以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為考查背景,考查對一國兩制構想知識點的掌握,考查對課本知識點的分析能力.解答:A、在解決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問題上,堅持的是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正確;B、國共合作,聯(lián)合執(zhí)政,不符合現(xiàn)在事實,排除;C、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前提,排除;D、反對臺獨,不涉及香港、澳門問題,排除;故選A.12.歐共體成立后,在許多領域進行了密切合作,主要包括(

)1建立關稅同盟

2實行共同農業(yè)政策

3建立歐洲貨幣體系

4加強科技合作A.123

B.12

C.34

D.1234參考答案:D13.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取消或減少了一些“衰敗選區(qū)”和小選區(qū)的議會代表名額,并留出143個席位分配給其它城市。這表明當時英國A.選舉制度完善B.責任內閣制形成C.工業(yè)城市崛起D.普選權得以實現(xiàn)參考答案:C根據時間“1832年”和題干中的“留出143個席位分配給新興城市”可知這是在工業(yè)革命進行中,英國議會改革是適應工業(yè)城市崛起,新興工業(yè)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的需要,故選C;選舉權的范圍當時還很窄,故A的說法不符合題意;責任內閣制在18世紀前期形成的,B不符合題意且不符合史實,故排除B;D不符合史實,故排除。14.下表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某一階段某一戰(zhàn)役“作戰(zhàn)計劃”的最初方案與“批示”。據此判斷該階段是階段作戰(zhàn)力量進攻目標中共中央軍委批示第一階段蘇北兵團淮陰、淮安、寶應、高郵以殲滅黃(百韜)兵團為目標第二階段三個縱隊海州、連云港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A.爭取和平民主時期B.渡江作戰(zhàn)時期C.戰(zhàn)略反攻開始時期D.戰(zhàn)略決戰(zhàn)時期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淮陰、淮安”、“以殲滅黃(百韜)兵團為目標”、“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等信息可知是淮海戰(zhàn)役,發(fā)生于戰(zhàn)略決戰(zhàn)階段,D項正確。重慶談判和1946年政治協(xié)商會議期間為爭取和平民主時期,與材料信息不符,A項錯誤。渡江作戰(zhàn)發(fā)生于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推翻了國民黨統(tǒng)治,B項錯誤。戰(zhàn)略反攻開始時期,三軍挺進中原,威脅國民黨統(tǒng)治的中心,與材料不符,C項錯誤。【點睛】抓住材料關鍵信息“淮陰、淮安”、“以殲滅黃(百韜)兵團為目標”、“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等,聯(lián)系解放戰(zhàn)爭的史實分析材料和選項即可知道答案。15.下列關于羅斯福新政影響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發(fā)展的新模式

B、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C、使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低谷

D、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社會性質參考答案:D16.據載,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歲)在邑,十七歲在天下”??滴酢⑶∧觊g,沿長江流域傳著“無徽不成鎮(zhèn)”的諺語。根據該史料我們可以推斷(

A.明清時期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區(qū)域性商人群體形成B.明代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基本情況C.明代徽州地區(qū)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情況D.明朝地方政府對社會風俗變化所持態(tài)度參考答案:A17.(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開,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一個圈,神話般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逼渲小爱嬃艘粋€圈”是指(

)A.籌劃海南島為經濟特區(qū)B.籌劃上海浦東為國家級經濟開發(fā)區(qū)C.在廣東、福建沿海設立經濟特區(qū)D.決定在香港、澳門設立特別行政區(qū)參考答案:C18.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記載:“金寶廬舍,轉瞬灰燼,惟有田者,巋然而獨無恙。故上自紳富,下至委巷工賈胥吏之儔,贏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現(xiàn)象對當時中國歷史發(fā)展產生的最主要影響是A.有利于社會經濟發(fā)展B.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C.有利于鞏固封建統(tǒng)治D.有利于農業(yè)生產的繁榮參考答案:B19.1971年11月30日,一條新華社發(fā)布的公告震動了世界,它宣布: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將于1972年2月21日開始對中國進行訪問。尼克松訪華所起的作用主要是A.結束了中美之間長期的對抗

B.實現(xiàn)了中美關系正常化C.促使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

D.打破了臺灣海峽兩岸交往的堅冰參考答案:A本題主要考查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1971年美國總統(tǒng)助理基辛格訪華,那時中國利用“乒乓外交”與美國剛剛打破僵局,為兩國之間結束長期的對抗奠定了基礎,尼克松作為第二位訪華美人,他借鑒了之前基辛格的訪華成果,才真正結束了兩國之間長期的對抗,中美關系開始緩和,A項正確;實現(xiàn)中美關系正常化是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后,B項排除;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與尼克松訪華無直接關系,C項排除;打破了臺灣海峽兩岸交往的堅冰與美國無直接關系,主要是兩岸人民心連心,而且兩岸關系解凍是在1985年,與尼克松訪華無關,D項排除。20.瓦特發(fā)明的改良蒸汽機對工業(yè)革命的最大影響是A.標志著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完成

B.促進了英國重工業(yè)的發(fā)展C.標志著英國工廠制度的確立

D.使機械化生產突破了自然條件的限制參考答案:D略21.“……你從不曾看見,四萬萬同胞像今天這樣,團結得如鋼似鐵;千百萬民族英雄,為了保衛(wèi)祖國,灑盡他們的熱血。”該歌詞描述的是A.北伐戰(zhàn)爭的革命洪流B.紅軍長征的偉大精神C.中華民族團結抗日的壯舉D.人民群眾支援解放戰(zhàn)爭的豪情參考答案:C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抗日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材料反映了全民族的團結以保衛(wèi)國家,它反映的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和全民族的抗戰(zhàn),故本題選C。A、B、D都不符合題意。22.人們常把做事不分輕重主次稱為“本末倒置”,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統(tǒng)治者的經濟思想中的“本”是指(

)A.農業(yè)

B.手工業(yè)

C.商業(yè)

D.文教娛樂業(yè)參考答案:A

考察古代重農抑商政策。在古代中國,統(tǒng)治者的經濟思想中的“本”是指的農業(yè),“末”指的是商業(yè)。統(tǒng)治者把重視農業(yè)輕視商業(yè)的政策稱為重農抑商的政策。因此人們在生活中把不分輕重的行為稱為本末倒置。故應選A。23.兩次鴉片戰(zhàn)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西方列強把開放通商口岸作為主要內容,反映了其發(fā)動戰(zhàn)爭目的是

A.報復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

B.為資本輸出創(chuàng)造條件

C.打開中國市場

D.建立租界參考答案:C24.某學者評唐朝三省制時指出:“凡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未經政事堂議決副署,而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被認為違制的,不能為下屬機關所承認。”這里所謂“違制”的論斷,主要指皇帝背離了A.詔令須由政事堂議決的制度B.門下省執(zhí)掌詔令草擬的職能C.中書省監(jiān)察地方政務的慣例D.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詔令的定制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據題干中“未經政事堂議決副署,而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被認為違制的”等信息可得出皇帝詔令須由政事堂議決的制度,故A項正確;據所學可知門下省的職責是審議,而中書省的職能是決策,不具備監(jiān)察地方政務的職能,故B、C項排除;材料中沒有對執(zhí)行職能方面的闡釋,故D項排除。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三省六部制25.下列關于五四運動的總體評價,代表中國共產黨觀點的是A.五四運動是中國的“文藝復興”B.五四運動破壞了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C.五四運動是中國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的轉折點D.五四運動是中國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參考答案:答案:D分析:試題分析:注意解答的角度:代表中國共產黨觀點。A項是五四運動思想上的意義,但不符合題意;BC項說法錯誤;代表中國共產黨觀點的當然側重五四運動的無產階級性質,五四運動過程中工人階級第一次登上政治舞臺,開始領導中國的革命,實現(xiàn)了中國民主革命的轉型。故D項正確??键c:五四運動的性質點評:對于五四運動性質的理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斗爭目標來、時代特征來、內涵和影響等方面。26.20世紀中期,美國財政部長福勒得意地宣稱:“各個行星圍繞著太陽轉,各國貨幣圍繞著美元轉?!迸c這句話相關的是

A.《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簽署

B.上海合作組織成立C.北美自由貿易區(qū)成立

D.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參考答案:D略27.明太祖說:“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辈牧纤从车挠行v史信息是A.明朝中央集權制度得到加強B.明朝政府機構重疊,人浮于事C.明朝君主不理政事,大權旁落D.明朝中書省的廢除使皇權得到加強參考答案:D【詳解】從材料中的“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可以看出,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的權力得到加強。故答案為D項。明太祖所述是中央權力機構的變化,與加強中央集權無關,排除A項;B項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廢除中書省后,皇帝權力得到加強,排除C項?!军c睛】鑒于元朝丞相權勢過重,以致皇權不穩(wěn)、內亂叢生,明太祖朱元璋對丞相的使用一開始就存有戒心。他認為,這種制度妨礙了皇權的高度集中,會導致社會動蕩。因此1380年朱元璋借誅殺胡惟庸之機,裁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后因政務繁重,皇帝處理起來力不從心,逐步形成內閣制度。28.“它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海洋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種地理分布、宗教與文化格局開始發(fā)生重大變化?!边@則材料所反映的史實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鄭和下西洋

C.絲綢之路開通

D.蒙古人西征參考答案:A29.“總統(tǒng)可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國會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tǒng)所否決的法律”,上述條文所體現(xiàn)的原則是()A.中央集權原則、民主原則B.分權制衡原則、民主原則C.自由平等原則、權力制衡原則D.中央集權原則、分權原則參考答案:B30.魯迅《故鄉(xiāng)》中說:“然而圓規(guī)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狈▏撕兔绹藨涀∷麄兪且驗樗麄儯?/p>

)A.領導人民推翻了封建統(tǒng)治

B.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C.確立了資本主義立法規(guī)范

D.領導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敝袊鳛橐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在政治制度創(chuàng)新方面多有建樹,而且其體系之完備,經驗之豐富,影響之深遠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擬的。閱讀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

——《史記》材料二:

—吏部—丞相

—中書省

—戶部

—中書門下皇帝——御史大夫

皇帝——尚書省——禮部

皇帝——樞密院—太尉

—門下省

—兵部

—三司

—刑部

—工部(圖示一)

(圖示二)

(圖示三)材料三:(明太祖)“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

——《明史》材料四:(清人趙翼說)“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雍正年間,用兵西北……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為宣召”。

——《檐曝雜記》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上”具體是指誰?(1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1分)(2)根據材料二中的示意圖,指出圖示一、圖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別是我國歷史上哪兩個朝代開創(chuàng)的?(2分)圖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稱是什么?(1分)(3)明清時期是中國專制時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分別反映出這一時期中央官制有什么新變化?(2分)(4)上述四則材料反映了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趨勢是什么?(2分)如何評價。(4分)參考答案:(13分)(1)“上”指秦始皇(1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是郡縣制。(1分)(2)圖一:秦朝(1分);圖三:宋朝(1分);圖二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3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明太祖廢丞相制,權分六部。(1分)材料四反映的是雍正年間設軍機處。(1分)(4)發(fā)展趨勢: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2分)評價:①積極:政治上,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1分)有利于經濟文化發(fā)展。(1分)

②消極:明清后,君主專制制度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自此,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開始落后于西方國家。(2分)

略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五”期間我國生產資料的進口一覽表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進口額(億元人民幣)42.941.555.749.046.3占進口總額的%93.092.894.592.492.7“一五”期間我國出口商品構成一覽表年份出口貿易額構成(總額為100)工礦產品農副產品加工品農副產品195318.425.955.7195424.027.748.3195525.528.446.1195626.131.342.6195728.431.540.1材料二、1960年12月,中央決定:“對蘇聯(lián)的出口額,由1960年的預計31,9億盧布,減為22.2億盧布。增加糧、棉、油等主要農副產品基本補給。但是日用工業(yè)品和礦產品大體照舊?!睂|歐的欠賬,糧、油也予以緩還。1961年2月,中央規(guī)定了如下進口次序:“第一,糧食;第二,化肥、農藥、藥品、油脂;第三,用于加工成品出口的原料和化工材料;第四,政治照顧性的物資;第五,橡膠、石油、銅、鋁、鋼材、尖端技術和國防所需器材、工業(yè)設備。”3月8日,外貿部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當年只訂購前三類進口物資,對四、五類暫停進口?!幾陨虚L風《三年困難時期中國糧食進口實情》(1)根據材料一,指出“一五”期間我國生產資料的進口商品結構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此特點產生的影響。(8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發(fā)生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導致此變化的原因。(8分)(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國家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4分)參考答案:答案:(1)特點:進口商品主要是生產資料,比重大;出口商品以農副產品為主。(2分)影響:彌補了我國工業(yè)落后的不足;有利于工業(yè)化建設的進行;客觀上推動了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促使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6分)(2)變化:減少了生產資料的進口,糧食等生活資料加大進口、減少出口。(2分)原因:工業(yè)化建設已取得初步成就;“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國內經濟的困難;為解決糧食短缺而調整了國民經濟各部門比重。(6分)(3)因素:國家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國內經濟發(fā)展狀況;國家內外發(fā)展戰(zhàn)略需要;等等。(4分,答出兩點且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3)本題切學生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國家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分析出:國家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國內經濟發(fā)展狀況;國家內外發(fā)展戰(zhàn)略需要,言之有理即可??键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一五計劃三大改造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影響【名師點睛】本題以不同時期國家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為切入點,考查一五計劃、三大改造、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等史實的特點、影響。一五計劃使中國工業(yè)化建設取得初步成就;三大改造促使計劃經濟體制的形成;大躍進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人民公社化導致國內經濟的困難,這些都通過國家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體現(xiàn)出來,學生需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33.(18分)農業(yè)是古代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生產部門,在農業(yè)、手工業(yè)發(fā)展的基礎之上,古代中國商業(yè)產生并不斷發(fā)展?;卮鹣铝邢嚓P問題:(1)中國歷代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