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xiàn)代漢語關聯(lián)詞語的種類及使用現(xiàn)代漢語關聯(lián)詞語的種類及使用現(xiàn)代漢語關聯(lián)詞語的種類及使用現(xiàn)代漢語關聯(lián)詞語的種類及使用編制僅供參考審核批準生效日期地址:電話:傳真:郵編:現(xiàn)代漢語關聯(lián)詞語的種類及使用關聯(lián)詞語,指的是在句中起著關聯(lián)作用的詞語;使用得當會使文章文從字順,若使用不當則成為病句。一、關聯(lián)句分為8種類型:1并列句:各分句間的關系是平行并列的,如:“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又……又……、既……又……、一邊……一邊……、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2遞進句:分句間是進一層的關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背S玫年P聯(lián)詞語有:不但(不僅)……而且……、不但……還……、……更(還)……、……甚至……等。3選擇句:各分句列出幾種情況,表示從中選出一種,如:“我們下課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背S玫年P聯(lián)詞語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還是……、要么……要么……、寧可(寧愿)……也不……、與其……不如……等。4轉折句:后一個分句與前一個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對,或部分相反。如:“雖然天氣已晚,但是老師仍在燈下伏案工作。”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雖然……但是……、盡管……可是……、……然而……、……卻……等。5因果句:分句間是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如:“因為這本書寫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歡看。”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因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為……等。6假設句:一個分句表示假設的情況,另一個分句表示假設實現(xiàn)后的結果。如:“如果明天下雨,運動會就不舉行了?!背S玫年P聯(lián)詞語有:如果……就……、即使……也……等。7條件句:一個分句說明條件,另一個分句表示在這一個條件下產生的結果,如:“只要我們努力,成績就會不斷地提高?!背S玫年P聯(lián)詞語有:只要……就……、無論(不管、不論)……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8承接句:各分句表示連續(xù)發(fā)生的事情或動作,分句有先后順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動作后,我就照著樣子做。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接著……、……就……、……于是……、……又……、……便……等。二、關聯(lián)詞語的使用復句:是指能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相當于單一意思,但說的事情相關的句子,如:(1)海花才落,杏花又開了。(2)河不深,可是水太冷。(3)明天不下雨,我們上西山去。這三個復句各包含兩個分句。同一復句里的分句,說的是有關系的事。一個復句只有一個句終語調。關聯(lián)詞語是復句的有機部分(單句中也有關聯(lián)詞)。一個復句,用不用關聯(lián)詞語,用哪些關聯(lián)詞語,是單用還是成對地配合使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規(guī)則。1.錯用關聯(lián)詞語:況且何況“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帶有對比的意味?!皼r且”有“再說”之意,表示進一步說明理由,但沒有對比的意味。(1)上千噸的輪船碰上這樣大的風浪也得上下顛簸,況且這么一條小船。例(1)應該用關聯(lián)詞“何況”。(2)挖這樣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何況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例(2)應用“況且”。因而從而進而“因而”表示因果?!皬亩保荷衔氖窃?、方法等,下文是結果、目的等;因此就?!斑M而”則是表示“繼續(xù)向前,進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結果。(3)我們在對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層問題是十分必要的。例(3)該用“進而”。(4)我親自感受中國近代的屈辱史,從而,我對近百年那些為中國尋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繼地探索和犧牲的先驅者,一直懷有崇敬的心情。例(4)該用“因而”(5)貪圖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盤,進而忽視了集體和國家的利益。例(5)該用“從而”。以至以致這兩個詞都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都能表因果關系,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結果或陳述者不想看到的結果。而“以至”卻沒有這種含義。(6)由于大量捕殺,以至這種珍貴的動物逐年減少,現(xiàn)已瀕于滅絕。例(6)該用“以致”。(7)情勢的發(fā)展十分迅速,以致使很多人感到驚奇。例(7)應該用“以至”。盡管不管“盡管”,用于讓步轉折句,它后面跟的詞語不能有選擇性(多么、怎么、如何),常和“這么”、“那么”相應?!安还堋?,用于無條件式的條件復句,它后面跟的詞語往往有選擇性(多么、怎么、如何),或是列舉可供選擇的幾項,或是包含疑問代詞“誰”、“怎樣”等。(8)由于這些條件的吸引,不管收費驚人,許多家長依舊趨之若鶩。例(8)該用“盡管”,用于讓步轉折復句(9)盡管工作怎樣忙,他還堅持天天記日記。例(9)該用“不管”,用于無條件式的條件復句。反而因而“反而”表示以某種行為或狀況為前提,通常應產生某種結果,但實際產生了相反的結果?!耙蚨背斡迷诤竺娣志洌喈斢凇耙驗椤?,表原因。(10).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沒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了。例10“不但”雖然經常與“而且”搭配。但在該句中,它只能與“反而”搭配。(11)因為作者沒有很好地把握主題,單憑主觀想象加入了許多不必要的情節(jié)和作物,反而大大削弱了傷口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例(11)中,作者未能把握主題,其結果必然是“大大削弱作品思想性。所以這兩者之間不存在“相反”的結果。應改為“所以”。2.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有些關聯(lián)詞語需要成對搭配使用,如果隨意改換,就會出現(xiàn)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shù)拿?,影響到意思的準確表達。如:“即使”只能與“也”搭配,“不只是”只能與“而且是”搭配,“無論”只能與“還是”或“或者”搭配。等等。(12)只有多施肥,適時灌溉,這塊地就能長好莊稼。例(12)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熬汀备爸挥小辈荒艽钆?,應把“就”改為“才”。(13)因為他有廣博的知識作基礎,因此,他能夠建筑起他的學術高塔。例(13)應用“所以”。也可以將前面分句中的“因為”刪除,后一分句保留“因此”。(14)她一面笑著,顯得很善良敦厚,熱情地把我們帶到一個房間里。例(14)這里需要成對使用關聯(lián)詞語“一面……一面”,表示并列關系,應在“熱情地”前面加上“一面”,使前后照應。(15)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即使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但同時代的作品總會有某些共同的特點。例(15)“即使”只能與“也”搭配表假設關系。而此例是轉折關系,將其改為“雖然”,后邊的“但”就能與之搭配了。3.關聯(lián)詞語位置不當大致說來,關聯(lián)詞在句中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各分句主語相同時,關聯(lián)詞語放在主語后,各分句主語不同時,關聯(lián)詞放在主語前。(16)來參加會議的人較多,他因為性格內向,個頭不高,所以人們一直沒有特別注意他。例(16)“因為”放在“他”之前,因為這兩句中兩個分句的主語不同。(17)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問題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例(17)“即使”放在“文字”之前,因為這兩句中兩個分句的主語不同。(18)由于她父母思想腐舊,竟然將女兒嚴管起來,不讓隨便外出。例(18)“由于”應放在“她父母”之后,因為該句兩個分句主語相同。(19)至于我報考師范類院校,是既定方針,哪所學校放在第一志愿,還沒作最后決定。例(19)“至于”應放在“哪所學校前,因為“至于”表示另提一事?!拔覉罂紟煼对盒!笔且患?,“哪所學校放在第一志愿”是另一件事。(20)有關文化用品的業(yè)內人士認為,文化用品是商業(yè)更新最快的商品。例(20)“有關”應放在“業(yè)內人士”之前。(21)先提出實施措施,進而提出計劃。例題(21)“進而”位置不當,改為“先提出計劃,進而提出措施”。前一個關聯(lián)詞語的位置不當例1:不但我們學習雷鋒,而且要學習他的徹底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例2:我不但擁護他,而且從前反對過他的人現(xiàn)在也擁護他。例3:不僅中藥療效好,而且價格低廉,無副作用。例4:過去,內地產品的質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例5、我不僅認識他,王軍也認識他。例6、我本想這次能在家鄉(xiāng)同你見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著搞科研,不回來了。后一個關聯(lián)詞語的位置不當例1:由于會議開得及時,所以抓住了關鍵,解決了問題,促進了工作的開展。例2:英文在那里并不太通行,反而在大酒店、餐廳及一些旅游區(qū)的商店里,可以見到日文。4.關聯(lián)詞語邏輯關系不當,分句間在意義上缺乏密切聯(lián)系;分句位置顛倒,不合邏輯。例1許多傳世杰作不僅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珍品,而且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此句的第一分句的語意要比第二個分句更遞進一層。應先是中華民族的后是全人類的。所以前后分句有邏輯錯誤,前后分句應顛倒一下。例2由于他深知這場比賽關系到祖國榮譽,所以在整個賽程中精神抖擻,力克群雄,一路領先,最終奪得金牌。這句話是因果復句,但是兩個分句之間從邏輯上看構不成因果聯(lián)系,把認識到比賽的重要性作為奪冠的原因,顯然理由不充分。光有思想認識,沒有實力,是很難拿到金牌的。這句話應該改為:由于他已具備了奪冠的實力,這次賽前他又深知比賽關系到祖國榮譽,訓練特別刻苦,所以在整個賽程中能順利闖關,力挫群雄,一路領先,最終奪得金牌。例3他因為生病了,所以發(fā)燒了。這兩個分句之間也不是因果關系,不是只要“生病”就一定“發(fā)燒”,只有一部分疾病能引起發(fā)燒。應改為:他不但生病了,而且還發(fā)燒了。或者改為:他生病了,還發(fā)燒了。(22)因為他認真學習,所以當上了三好生。例(22)“認真學習”和“當上三好生”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前一分句可改為因為他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fā)展”。(23)因為他每天堅持跑步,所以從來沒有生過病。例(23)單從“每天堅持跑步”,還不能推出“從來沒有生過病”,后一分句可改為“所以身體越來越健壯了”。1)充分條件的邏輯關系不當例1、A1只要雨水充足,B2莊稼就長得好。例2、如果你不驕傲自滿,那么你就不會落后。例3、要改造自然也是如此,假如我們經過艱苦的勞動,就能創(chuàng)造出人類最需要的一切。例4、如果小王患肺炎,則他會發(fā)燒。小王發(fā)燒了。所以,他一定患了肺炎。2)必要條件的邏輯關系不當例1、只有電燈亮了,線路里才有電。例2、(只有學習好,才能當三好學生。)小王學習好,所以,小王一定能當三好學生。例3、(不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就不能做好工作。)具備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就一定能做好工作。例4、(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深刻地反映生活。)他深入生活了,他就能深刻地反映生活。分句位置顛倒例1:氣功不但可以治療運動員的新舊傷病,而且還可以緩解運動員大賽前的緊張心理。例2:經過一年多的基礎理論知識課程的學習,他寫起小評論來毫不費力,何況是寫一篇有獨立見解的論文呢例3、哈爾濱都下雪了,何況是北京例4: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的根部,不但能固定大氣中的氮氣,而且為植物提供氮素養(yǎng)料。5.濫用關聯(lián)詞語。(24)有一些電視劇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格調太低,只能迎合少教人的口味。例(24)應去掉"因為"。(25)孫玲是一位工程師,而且是一個孝子,她的孩子們也都很有出息。例(25)“工程師”和“孝子”兩件事可以并列但沒有遞進關系,不應用“而且”,直接刪去即可。例1:他中學畢業(yè)就參加了工作,所以很能干,吃得了苦。例2:有一些電視劇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格調太低,只能迎合少數(shù)人的口味。例3:我們在對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進而思考教育的深層問題是十分必要的。6.關聯(lián)詞語的殘缺例1:他雖然是個工人,平時喜歡音樂,作曲很在行。例2:由于《古文觀止》具有特色,自問世以后三百年來,廣為傳布,經久不衰,至今仍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選本。例3:新加坡的竹節(jié)蟲不僅體色幾乎和竹子一樣,體形在安靜時完全像一根樹枝。例1李伯伯不是馬上把筆給我,先講了一番這筆的經歷。這個句子的第二個分句漏用了關聯(lián)詞“而是”,因為“不是”和“而是”應同時使用,表并列關系,不能少用其中的一個。例2盡管考前準備得不夠充分,小華心里沒有把握,在考場上非常緊張,他考的結果讓人覺得差強人意?!氨M管”是表示讓步的連詞,后邊要有表示轉折的關聯(lián)詞和它呼應??墒蔷渥永餂]有明顯轉折的意思,也沒有與之呼應的關聯(lián)詞。“差強人意”是“還能讓人稍稍滿意”的意思。這個復句后面分句應改為:“但是他考的結果卻還差強人意。”附錄:關于“何況”與“況且”的使用不當造成的語病。這一對詞的共性是均可表遞進。先前的許多書中對它們的區(qū)別講的過于繁瑣,給中學生的辨析帶來一定的障礙。其實,它們之間的區(qū)別是很清楚的。記住:在帶有“反問語氣”和“感嘆語氣”的遞進復句中,只能用“何況”,而在其它情況下,二者通用。如下面的例子,就屬于二者通用?!澳闵眢w本來弱,況且(何況)又剛生過病,還是我去吧”。再如下面的兩個例子,就只能用“何況”。①爺爺年逾花甲還在努力學習,何況你還這樣年輕呢?。ㄒ驗閷儆趲в蟹磫栒Z氣的遞進復句)。②“四人幫”橫行時,多少老革命家都蒙受了不白之冤,何況我這樣一個知識分子呢?。ㄒ彩且驗榫渲袔в械氖欠磫栒Z氣,如果換成“況且”是很能迷惑一些人的)。四、關于“越發(fā)”與“更加”的使用不當造成的語病。這一對詞的共性也是均能表遞進。區(qū)別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記?。呵拔闹腥绻霈F(xiàn)了“越”這個字眼,后文就只能用“越發(fā)”與之照應,構成“……越……越發(fā)……”的格式;前文如果沒有出現(xiàn)“越”這個字眼,后文中二者通用。如“觀眾越多,他的演出就越發(fā)賣力氣”這句話,“越發(fā)”的使用就符合規(guī)范;因為前文中“越”出現(xiàn)了。再如“來中國后,瓊斯的漢語說得越發(fā)(更加)流利了”,這句話中的“越發(fā)”的使用也符合規(guī)范,換成括號里的“更加”也是正確的,因為前文中沒有出現(xiàn)“越”這個字眼。再如下面的例子,就屬于病句了?!澳阍绞遣辉S我笑,我笑得更加厲害了”,句中的“更加”必須改成“越發(fā)”;因為前文中“越”這個字眼已經出現(xiàn)了。五、關于“之所以”的使用不當造成的病句。很簡單,“之所以”如果出現(xiàn)在句首,就是病句;因為“之所以必須用在主語后”才符合規(guī)范。如下面的例子,“之所以會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答案,是因為他們的命題意圖不同”就是一個病句,在句首必須加上“這次考試”一類的主語才行。六、關于“又”與“再”的區(qū)別這一對虛詞,在用法上確有許多糾纏和差異,但如果能注意到它們之間最主要的一點區(qū)別,還是很有意義的事。大家知道,作為副詞,它們都能表“重復”和“繼續(xù)”,但卻少有人留意到在這一點上,它們也還是有區(qū)別的。高考往往就是利用我們在知識上“一念之差”,設計題目,使我們成為“事后諸葛亮”的。記住吧,在表“重復”與“繼續(xù)”方面,“又”表示的是“已重復,已繼續(xù)”,而“再”表示的則是“待重復,待繼續(xù)”;在該用“又”的句子里,動詞的后面可加“了”,用“再”的句子則不可以加“了”。如下面的例子:①再唱一個(待重復?!俺钡暮竺娌荒芗印傲恕保?;又唱了一個(已重復。“唱”的后面可以加“了”;當然不加也可)。②再躺一會(待繼續(xù)。“躺”的后面也不能加“了”);又躺了一會(已繼續(xù)?!疤伞钡暮竺孀匀灰部梢约印傲恕?。)還記得高考已經考過的那個句子嗎“他拿起望遠鏡看了一陣,想了一會,接著在地圖上飛快地畫了一些符號,然后用望遠鏡仔細地再看了一陣”,句子加點的“再”就屬于誤用。七、關于“因為”與“由于”在用法上的幾點區(qū)別如果只知道這一對詞能夠表示因果關系,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知道下面的一些“規(guī)矩”,才能做到萬無一失。A、“因為”,只能和“所以”搭配照應;反之,屬誤用。B、“由于”,既可以和“所以”搭配照應,也可以和“因而”與“因此”搭配照應。C、由“因為”構成的因果復句,可以直接倒裝,而由“由于”構成的因果復句,不能直接倒裝。如下面的例句中的“由于”就屬于誤用。“他沒有參加這次考試,由于他工齡少了半年”。D、“所以”與“因而”的前面,不能出現(xiàn)句號,而“因此”的前面,可以出現(xiàn)句號。掌握了這一點在選詞填空,以及判斷在具體的語句中它們是否用得準確,都是很有意義的。如下面的一個需要我們選詞填空的例子,通過我們對這一點的掌握,就可以很快排除干擾,選到正確的答案?!爱斍敖洕谐霈F(xiàn)的矛盾和問題,雖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在于原有體制的弊端沒有消除。要盡快扭轉這種局面,只有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實現(xiàn)?!痹跈M線上究竟該選填哪一個詞呢出題者設計的選項里既有“所以”,又有“因而”,還有“因此”;我們之所以很快地選到了“因此”一項,就是因為我們在橫線前發(fā)現(xiàn)了“句號”。八、關于因而”、“進而”和“從而”的區(qū)別這是三個極易混淆的連詞;其實站得高一點,弄清它們的區(qū)別也還是不難的。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我們就可能站得高一點。A、“因而”只能表因果;如,“由于上學期著重抓了課堂教學,因而同學們的學習成績有了顯著提高”。B、“進而”,簡言之,只能表遞進。講得詳細點,它表示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強調的是進一步的行動。用于后一分句,它的前面可以用“又”、“再”、“才”、“并”等來配合。如,新的教學法先在個別班級進行試驗,在全校推廣。橫線上就應選填“進而”;因為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強調進一步的行動。C、“從而”就顯得復雜了點。因為,該用“從而”的句子,必須具有兩種關系,即“遞進”與“因果”。細致點說,就是它除了表示進一步外,還跟上文有條件或因果的關系。請看下面兩個很典型的例子:①我們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建立了崗位責任制。②我們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個產品質量。在兩個例子里。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的前一分句的內容完全一樣,可是,后一分句,它們表達的意思卻完全不一樣。例①的后一分句強調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的行動,所以應選填“進而”;而例②的后一分句卻是在說因為有了第一分句陳說的條件下,進了一步才有了后面的結果,因此必須用“從而”。九、“反而”、“反之”與“相反”的幾點區(qū)別“反而”是一個本領不小的連詞,在句子里,它既可以表示轉折關系,又可以表示遞進關系;而“反之”則只能表示,并列關系,與“反而”不能發(fā)生混淆。但“相反”就不行了,它與“反而”既有可以互換的時候,又有非區(qū)別對待的一面,這就有些糾纏。但不管怎么說,掌握了下面的要領,解決起來,還是不太困難的。A、跟上文意思相反或者出乎人的意料時,就該選用“反而”。如,“經過這場大病,(照理說“身體應當很壞”才是,可是)他的身體(橫線上應選填的詞,全得由后文講的情況來決定)比以前好了。(“出人意料”!所以,橫線上的詞是“反而”)”。B、大家知道,在遞進復句中,有一種叫做“否定了再否定”的形式,在這種復句中,關聯(lián)詞語通常是這樣的:“不僅不……反而……”,或者“不但沒有……反而……”,抑或是“非但不(非但沒有)……反而……”。掌握了這一點,我們至少可以在兩個方面獲得好處。一是在具體的語境中,我們可以通過對“不僅不”的辨析,很快得察覺到,在第二分句中如果出現(xiàn)了“而且”,是錯誤的。二是選詞填空時,我們又可以很快地排除掉假選項,堅定而自信地選擇“反而”。如下面兩個例子:①我父親非但沒有批評我,還給了我不少鼓勵。(因“非但沒有”的后面跟著的是“批評”,屬于動詞,所以橫線上選填“反而”是正確的。當然,在這個句子里,選填“相反”也是正確的。因為,“相反”,表示的也是遞進關系。在它的前面,還可以出現(xiàn)“恰恰”、“正好”“剛好”“正”等字眼。)②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從根本上說不但沒有矛盾,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句中的“沒有”后面跟著的是“矛盾”,“矛盾”屬于名詞,因此,可以判斷出“沒有”是一個動詞;所以,橫線上只能選填“相反”。)十、“不是……而是……”與“不僅……而且……”的區(qū)別這兩組關聯(lián)詞語也是需要辨析的。不然,在具體操作中,也會因為叫不真切而舉棋不定,最終失分的?!安皇恰恰北砻鞯氖遣⒘嘘P系的,是“肯否并列”,也就是說在這種句式中,說話人首先是要否定前一分句所說的內容,然后在第二分句里肯定與第一分句里的內容相對的內容。而“不僅……而且……”表明的則是“肯定了再肯定的遞進關系”,也就是說在第一分句里說話人首先要肯定一個意思,在下一個分句里,進一步肯定另一個意思。如,下面的例子:①默讀是最基本的閱讀方法,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這個句子里,應該選填的是“不僅……而且……”,為什么呢只因為前后兩項內容都是說話人要肯定的,而且強調的是后者。②社會的財富是工人、農民和勞動知識分子自己創(chuàng)造的。只要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又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回避問題,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解決問題,任何人間困難總是可以解決的。在這個句子里,橫線上應選填是“不是……而是……”,道理很簡單,不言當自明。十一、“徑自”、“徑直”與“竟自”這三個詞均為副詞?!皬阶浴迸c“徑直”容易發(fā)生混淆,“徑自”與“竟自”也容易弄混;而“徑直”與“竟自”是不會發(fā)生混淆的?!皬阶浴钡囊馑际潜硎尽白约褐苯有袆印?,強調的是“自己行動”;而“徑直”的意思是表示“直接向某處前進,不繞道”,或者“直接進行某件事,不再事先費周折”,不管是那個意思,強調的都是“直接行動”?!熬棺浴蹦鼐褪恰熬谷弧保硎镜氖恰俺龊跻饬稀?。看下面三個例子:①才十五歲的小女孩,游過了長江,真不簡單!句中橫線上應選填“竟自”;十五歲的小女孩,照理說,應很懦弱,可她卻游過了長江,太出乎意料了!②你寫下去吧,等寫完了再說。句中的橫線上應選填“徑直”;因為句中并沒有強調“自己行動”的意味。③他沒等會議結束,就離去。句中的橫線上選填“徑自”是對的;照理,“離開會場”是該打個招呼的,可他沒有,不是“自作主張”又是什么呢!十二、“是否”與“是不是”“是否”就是“是不是”,意思完全一樣。但在使用中,也還是有叫不真切的地方的。如下面的一個句子:“你說的這個人是否他”看上去,聽上去,都不會感到有什么不對勁,可它確實錯了。問題就在于,“是不是”的后面可以帶名詞、代詞;而“是否”的后面是不能帶名詞或代詞的?!笆欠瘛钡暮竺婵梢詭釉~,或者形容詞。十三、“對”與“對于”的兩點區(qū)別這對詞曾使很多人為難,其實,大可不必。它倆的意思完全一樣,都是“對待”??梢赃@樣講,凡是能用“對于”的句中,“對于”都可以換成“對”,但是,用“對”的句子,有一些是不能換成“對于”的。只要記住不能換用“對于”的情況,不就行了嗎!有兩種情況,不能換成“對于”。即,一、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只能用“對”。如:①大家對我都很熱情。②我們對你完全信任。③我對老張有一點意見。二、在助動詞和副詞的后面,只能用“對”,不能用“對于”。如:我們會對這件事做出安排的。十四、“盡管”與“不管”的正確用法這一對詞,在用法上也許會有很多的不同;但是,差別最大的地方,往往不具有迷惑性。因此,僅就高考講,只要抓住那最具迷惑性的地方,弄它個水落石出,也就足夠了。在具體操作中,如何去辨析這一對詞的使用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一句話,只要,看一眼它們的后面有沒有表示任指(如“怎么”、“多么”、“如何”)的詞語,如果有,那么,句子里就該用“不管”,反之,則該用“盡管”。如下面的例子:①下多么大的雨,我們都要去。②下這么大的雨,我們還是要去。③你怎樣費盡心機,也不能把這被動的局面扭轉過來,只能以失敗告終。在上面的三個例子里,只有例②該用“盡管”,其它均要用“不管”;還用再講什么道理嗎十五、“鑒于”的正確用法“鑒于”,一詞,作連詞的時候,有一點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那就是:“鑒于”用在表因果關系復句的偏句里,只能出現(xiàn)在句首,前邊不能出現(xiàn)主語;也就是說主語應放在后一分句(正句)的句首。因此,在具體操作中,如果在“鑒于”的前面發(fā)現(xiàn)了主語,我們應該知道要嘛是它用錯了,要嘛是這句話有語病。如下面的例子:①公司鑒于他多次違反工作紀律,決定讓他停職反省。②我們鑒于他的身體還需要恢復一段時間,只好請別人代替他的工作。上面兩個例子里的“鑒于”前的主語,都該移到后一分句的句首;否則,到該被視為使用不當。十六、“寧可”與“寧愿”、“寧肯”的區(qū)別這三個詞,都用在“表示比較得失之后,選取一種做法”的句子里??雌饋?,似乎不存在著任何問題,其實,還真有一點,如果放松了警惕,還真就可能出事。如下面的一個句子里的“寧愿”就用錯了:①寧愿長年無災情,不可一日不防備。句中的“寧愿”必須改成“寧可”。你知道為什么嗎記?。涸凇八x擇的做法主要取決于人的意愿時”,這三個詞語是通用的;反之,就只能用“寧可”。“長年無災情”,是人的意愿,但是作為一種“做法”,卻不取決于“人的意愿”。再看下面的例子:②我們寧肯自己辛苦點,也不能讓別人受累。在這個句子里,“自己辛苦點”這“做法”取決于“人的意愿”,所以,句中的“寧肯”,其他兩個里的哪一個都可以。十七、“一起”與“一齊”的區(qū)別看起來,這一對詞也像是沒什么問題;其實,真叫起真兒來,也還不一定用對呢!不信,看下面的例子:①他跟農民一齊勞動了三個月。②大家一起鼓起掌來。上面兩句話中加點的詞,都用錯了!只有互換一下才行。你知道為什么嗎道理很簡單,要記住也不是難事。表示的是“在時間上同時發(fā)生的事情”時,就選填“一齊”;表示的是“在空間上合在一處”,或者是在“同一個地點發(fā)生的事情”時,就選填“一起”。十八、“何況”、“況且”與“而且”的區(qū)別這三個詞的共性是在句子里,都能表示遞進關系;如果只知道這一點,那還遠遠不夠。因為,只有深透地了解了它們的不同點,才能使我們在與它們遭遇的時候,做到萬無一失。不同點到底在哪兒簡言之,“何況”只用于帶有反問語氣和感嘆語氣的遞進復句。如下面兩個例子:①爺爺年逾花甲還在努力學習,何況你還這樣年輕呢?。ǚ磫栒Z氣)②……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感嘆語氣)而在“其它情況下”,“何況”與“況且”是通用的;對此,筆者不想詳談,因為凡是可以通用的情況,考試時是不會出題的。但是,對這“其它情況”卻也大意不得;因為,如果放松警惕,就很有可能在“何況”、“況且”和“而且”之間,舉棋不定。這“其它情況”指的究竟是什么呢記住:在已經提出一個理由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追加一個理由時,兩個理由之間“何況”與“況且”是通用的;除此之外,就該用“而且”。如下面的例子:①挖這樣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還是算了吧。②改革后,產品的質量提高了,款式新穎了,包裝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眾的歡迎。例①的橫線上,選填“何況”或“況且”都是正確的,因為屬于追加理由的情況。例②中只能選填“而且”,因為是“肯定了再肯定”的遞進。再如下面的例子:③你身體不好,又剛生過病,還是我去吧。④組里不少人是我的老同學,有的還是好朋友。比較一下,自會發(fā)現(xiàn),例③又屬于追加理由的情況,而例④則屬于“肯定了再肯定”的情況,因此,它們的橫線上,該分別填哪一個是很清楚的。十九、“固然”與“雖然”的區(qū)別這一對詞的共性是都能表示讓步,而且在有一種情況下,是可以互換的,即,在表示確認某一事實,轉入下文,前后兩個分句的意思矛盾時,用“固然”或“雖然”都是正確的。如下面的例子:①藥固然(雖然)可以治病,但是服用過量也會產生相反的作用。而在表示確認某一事實,接下來又要確認另一事實,前后兩個分句的意思不矛盾的情況下,只能用“固然”;這才是最重要的!如下面的例子,都是必須用“固然”的。②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錯。③考上了固然好,考不上也不必灰心喪氣。④固然每個畫家都有自己的風格,但同時代的作品總還會有某些共同的特點。以上三例中的“固然”,改用“雖然”,或在選詞填空時選擇了“雖然”都是錯的。二十、“只是”與“不過”這一對詞只是在表示轉折意味的時候,容易發(fā)生混淆。那么它們的區(qū)別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如果只知道“只是”表示的轉折語氣比“不過”要輕一點,還是不夠的。被某一問題困擾住是痛苦的事,但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卻很簡單。記住:“不過”的后面允許有停頓,也就是說允許有逗號,而“只是”的后面不能有停頓。如下面的例子:①小趙各方面都很好,只是身體差一些。②老汪工作很積極,不過,有時候比較主觀。③他講的是對的,只是說話不大講究方式方法。④他性子一向很急,不過,現(xiàn)在好多了。需要補充一點。“不過”的后面,也不是非加逗號不可,但是,在選詞填空時,句中如果出現(xiàn)了逗號,那么,我們應該知道,此處是非填“不過”的。二十一、“非……不……”與“非……才……”這組關聯(lián)詞語的意思,可以說是完全一樣的。最風平浪靜的地方,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請記住,它們唯一的不同就是“非……不……”中的“不”的后面能夠加“可”,而“非……才……”的“才”后加“可”則是錯誤的。如下面的兩個例子:①要學好一種語言,非下苦功夫不可。(這樣使用是正確的)②你非親自去一趟才可。(這樣使用就是錯的)二十二、“往往”與“常常”的區(qū)別這是一對比較難以辨析的詞語,但如果把握住下面的要領,還是容易區(qū)分的?!巴敝傅氖菍Φ侥壳盀橹钩霈F(xiàn)的情況的總結,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但不用于主觀愿望;而“常?!眴沃竸幼鞯闹貜停灰欢ㄓ幸?guī)律性,可用于主觀愿望。另外,凡該用“往往”的句子,句子里一定要指明與動作有關的情況、條件或結果,而“常常”不受這個限制。如下面的例子:①每逢節(jié)假日,我們到廠礦去演出。句中的橫線上選填“往往”是對的,選填“常?!币餐āR驗榫渲杏小暗綇S礦”這個情況。而下面的例子,若選填“往往”則肯定是錯的。如:②每逢節(jié)假日,我們演出。句中的橫線上,必須選填“常?!?,因為凡用“往往”的句子里必須要指明與動作有關的情況等。再看下面的例子:③小李往往一個人上街。句中加點的“往往”換成“常常”也通;但下面的例子則只能用“常?!薄"苄±钔辖?。句中加點的“往往”必須該成“常?!?。再看下面一個例子:⑤那種以松散閑適為樂的人,是事業(yè)心不強的人。句中橫線上應選填的是“往往”,因為,這是一個規(guī)律性很強的語境。二十三、“除了”與“除非”的區(qū)別“除了”是介詞,它的后面帶的是詞或短語;而“除非”是連詞,后面帶的一定是句子。除了這一點區(qū)別外,還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進行辨析,即,“除了”表示的是排除,而“除非”表示的則是“強調”。也就是說在具體的操作中,凡屬于應該“排除”的(不管是“排除特殊”,還是“排除已知”,只要是排除)語境,就選填“除了”,其他情況,選填“除非”。如下面的例子:①老王,我都通知到了。(屬于“排除”,帶的又是詞語,所以選填“除了”)②你答應我的條件,我才告訴你。(屬于“強調”,帶的又是句子,所以選填“除非”)③這兒懂英語的他,還有兩個人。(屬于“排除”,帶的又是賓語,所以也該選填“除了”)④臨時有事,否則八點一定動身。(橫線上應選填“除非”,理由不再贅述)⑤這幾天刮風就是下雨。(橫線上應選填的是“除了”,理由也無須贅述)。紙短情長,在這里就不再饒舌了。但愿在距高考時日已經不多的時候,本文能給你一些幫助。祝所有的考生都能如愿以償!二十四、“關于”與“對于”的兩點區(qū)別這一對詞在用法也許有很多的區(qū)別,但是如果如果能留意一下以下兩個方面的區(qū)別,對于我們今后無論在使用,還是答題,都會有相當幫助的。它們都是介詞,都能帶賓語,構成介賓短語,在句子里充當定語或者狀語。區(qū)別之一是:在充當狀語的時候,“關于”所構成的介賓短語,必須放在主語前,而“對于”所構成的介賓短語,不受這個限制。如:①他關于醫(yī)學知識知道得很少。像這樣使用就是錯誤的。有兩種改法:一將“關于”,改為“對于”;二將“關于”所構成的介賓短語移到主語前,改為:關于②關于中草藥,我知道得很少。這樣用就是正確的。若把“關于中草藥”中的“關于”改為“對于”也是對的;因為“對于”所構成的介賓短語在充當狀語的時候不受這個限制。但是,如果這樣說就也還是錯的:我關于中草藥知道得很少。區(qū)別之二是:“關于”與“對于”帶賓語,構成介賓短語后,都可以作文章的標題,都有提示性;但是,只知道這一點還是不夠的。還必須知道,“關于……”所構成的介賓短語可以直接作標題,而“對于……”所構成的介賓短語后必須再加上一個名詞,才能作文章的標題。如:③關于文風問題④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例③是正確的,而例④則是錯誤的,要嘛改成“關于提高教學質量”,要嘛在“教學質量”的后面再加上一個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幾點看法。
三、嘗試練習1.下列文字共有七句話,其中四句有語病,它們是:(C)(1)古往今來,誰也不否認有偉大成就的天才,不是勤奮刻苦的人。(2)馬克思在他漫長的生活中,每天工作、學習達十六七小時之久。(3)魯迅勤奮寫作,無時無刻堅持練筆,幾十年來寫日記從未間斷。(4)我們不否認生理上的差異,但是先天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在于后天的努力才是關鍵。(5)古代有個方仲永,據(jù)說五歲能寫詩,但自恃聰明,家里也不對他繼續(xù)進行教育,結果一事無成。(6)現(xiàn)代數(shù)學家張廣厚小時候并不聰明,但發(fā)憤努力,終于在函數(shù)領域的研究中可喜的成果。(7)遺憾的是,我們至今還很少見到這樣的著作問世。A.(2)(3)(4)(5)B.(4)(5)(6)(7)C.(1)(3)(4)(6)D.(3)(4)(6)(7)2.下列各句中句義明確的一句是:(C)A.陳布雷已經死去了五十多年了,不知像他這樣的江南士子悲歌是否對今日之文人有無借鑒意義。B.立雕是聞一多先生的次子,和我同歲。我和他哥哥立鶴同班,可不知為什么,我和聞老二熟得多。C.漢語學者難道不能做到,無論這世界多么讓人沮喪,既不悲觀自棄,亦不急功近利,持守住自己的學術之域嗎D..南方一個省一年光蛇就能吃掉成千上萬噸,也不怕蛇的天敵老鼠肆虐。(A表述不清;B有歧義,是我和聞老二比我和聞老大熟,還是我和聞老二比聞老大和聞老二熟D“天敵”用詞不準,是老鼠是蛇的天敵還是蛇是老鼠的天敵)3.下列句子表述正確的一句是(D)A.蘆溝橋兩邊的石欄上雕刻著數(shù)以百計的石獅,這些石獅在風霜雨雪中已守橋七百多個歲月。B.在今天舉行的決賽中,我國選手有實力染指金牌的項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馬拉松比賽。C.他門門功課在班里名列前茅,還發(fā)表了幾首小詩,可見文學造詣很深。D.這家報紙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讀者歡迎,很多報紙都跟著仿效起來。強化練習1.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關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D)①上千噸的輪船碰上這樣大的風浪也得上下顛簸,_______這么一條小船。②挖這樣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③改革后,產品質量提高了,款式新穎了,_______包裝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眾的歡迎。A.況且何況而且B.況且而且況且C.何況而且何況D.何況況且而且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關聯(lián)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A)小說家應盡可能把人物對話寫得流利自然,生動活潑,,不能完全像實際說話。講故事或作報告,又決不能像日常說話那樣支離破碎,不寫稿子,應像一篇文章。A雖然而卻即使也B盡管可是而雖然但B盡管而卻雖然但D雖然相反可即使也(B項最后一組關聯(lián)詞語雖然但的使用有問題,根據(jù)語意,這里沒有轉折關系。同樣C項的錯誤也要在這里。D項的主要錯誤在于相反的使用上,因為下一句與上一句所說的意思不存在矛盾關系。).3.下列句中加點關聯(lián)詞語用得不當?shù)囊痪涫牵–)A.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B.為學生減負,不只是學校單方面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事,因此必須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C星光染織廠不但產品數(shù)量比我們廠高,而且花色品種也比我們廠多。D北京生產的燈泡,價格不是比上海的高,就是壽命比上海的短。(A項中“不管……都……”顯然不合習慣,正確的說法是“不管……多么不利”或“盡管……非常不利”。B項中“不只是”只能與“而且是”搭配表遞進,將“而是”改為“而且是”。D項中“不是”應移到“價格”前面。)4.下列句中加點關聯(lián)詞語用得正確的一句是(B)A.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們戰(zhàn)士的胸懷是多么寬廣。B.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的,因此,學習是無止境的。C.會上,市曲藝隊的同志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辛勤勞動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的節(jié)目,無論從創(chuàng)作到演出,都受到觀眾的稱贊.D.他因為名字上有個海字,年紀又比大伙長兩三歲,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A"只有"與"才"搭配,去掉"就"。C句中的“無論”去掉。D“他”放在“因為”的后面。)5.選出下列句子表述無誤的一句是(C)A經過他長期的研究、試驗,終于出色地掌握了嫁接果樹的技術。B張老師除了懂日語外,教語文的劉老師也懂得一些日語。C。缺乏藝術性的作品,無論政治上怎樣進步,也是沒有力量的。D北京生產的燈泡,價格不是比上海的高,就是壽命比上海的短。解析:(A項中“經過”應移至“他”的后面;B項中“除了”應移到“張老師”前面;D項中“不是”應移到“價格”的前面。)6.下列各句中加點關聯(lián)詞語用得不當?shù)囊豁検牵―分句間在意義上缺乏密切聯(lián)系。)A批評家的任務不但是剪除惡草,還得灌溉佳花——佳花的幼苗。B古今多少詩人畫家都稱道楓葉的顏色,然而比起柿樹來,那楓葉卻不知要遜色多少呢。C涼風,即使是一點點,也給了人們許多希望。D如果一個人經??赐鈬≌f,那么這個人的思想品質肯定好不了。7.下列句中加點的關聯(lián)詞語用得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A.只要他一走過來,大家就什么都不說了。B.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yè)就會受到損失。C.由于國棉布一廠長期以來不抓革新,總落在國棉二廠后面。產量不是比國棉二廠低,就是質量比國棉二廠差。D.不管鳥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憑借空氣,鳥就永遠也不能飛到高空。(A已有關聯(lián)詞語“一……就”表示條件關系,“只要”顯得累贅,應刪去。B分句的主語相同時,關聯(lián)詞語放在主語的后面,“他”放在“如果”的后面。C分句主語不同,"產量"應放在"不是"之后。)8.下列句中加點的關聯(lián)詞語用得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A.盡管他行車已三十萬公里,卻從沒有發(fā)生過重大事故。B.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樂。為了喜歡踢球,就把一個流氓抬舉為殿師太尉。C.外國代表團無論走到哪里,中國人民都熱情地接待他們。D.盡管工作怎樣忙,他還堅持天天記日記。(A主語相同,"他"應放在"盡管"之前。B應把"為了"改為"因為"。D"盡管"和"不管"是不盡相同的。"盡管"是用于讓步轉折句,"不管"是用于無條件式的條件復句。應把"盡管……還"改為"不管……都"。)9.下列句中加點的關聯(lián)詞語用得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A.科技進步表明:人類的發(fā)展不僅是等速度運動,而且是類似一種加速度運動。B.作為中學生,無論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的過渡期,極易受到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C.國產純平彩電的價格之所以居高不下,因為此種彩管全被進口貨壟斷。D.自然是偉大的,然而創(chuàng)造自然的人類更偉大。解析:(A“不僅”與“而且”搭配,構成遞進關系是可以的,但此句應是并列關系,改為“不是……而是”。B“無論”在句中起排除條件作用,表示一件事在任何條件下都是如此。它后面所跟的并列結構必須是表選擇關系的,因此,“無論”只能與“還是”或“或者”搭配,而不能與“和”搭配,C“之所以”只能與“是因為”搭配,而不能與“因為”或“由于”搭配。)10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關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A)“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句話告訴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獲得事業(yè)的成功。沒有對工作的熱愛,不可能勤奮地探索和實踐,就不會有事業(yè)的成功。A.只有才如果就因而B.只要就如果就也C.如果就只要就因而D.只有才即使也也(解析:在因果、條件、假設關系的復句中,都含有“因果”這一關系,只是在“因為所以”這種表達形式上,表述人尚不知道“因”是否能成為事實;“如果就”這種表達形式上,表述人知道“因”不是既成事實而假定它已為既成事實。)11.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關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B)當前在我們的國有企業(yè)中出現(xiàn)的矛盾和問題,有諸多方面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原有體制的弊端還沒有消除。,要盡快使國有企業(yè)解脫困境,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能實現(xiàn)。A既然那么所以只有才B雖然但是因此只有才C即使然而所以只要就D如果那么因此只要就(解析:此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關聯(lián)詞)的能力。應根據(jù)語段的基本內容及各語句間的層次關系具體分析。)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關聯(lián)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C)根據(jù)國際上對“文化”一詞的定義已接近五百種,,不同意見分歧有多大,有一點是不爭的事實,文化有它的獨立性,其自身的發(fā)展未必與政治、經濟的發(fā)展同步,不可能切合無間。A所以不管也而更B所以無論卻即因此C不過不管卻即更D不過無論都而因此解析:第一空只能是轉折關系,故排除AB兩項;第四空沒有轉折關系,排除AD兩項;第五空是遞進關系而非因果關系。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關聯(lián)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D)不管是修繕是重建,對廢墟來說,要義在于保存。圓明園廢墟是北京城最有歷史感的文化遺跡之一,把它完全鏟平,造一座嶄新的圓明園,多么得不償失。大清王朝不見了,熊熊火光不見了,民族的郁忿不見了,歷史的感悟不見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殘夢。,收拾來的又前夜殘夢,今日的游戲。A或因為雖然不是就是B或如果但是僅是不是C還即使所以僅是不是D還如果但是不是只是解析:憑語感便知第一空應填入“還”。把它完全得不償失具有假設關系,所以延緩二空應填入“如果”。第三空以下語意有轉折,所以應填入“但是”。最后一句的兩個分句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關系、所以第四、五空,應分別填入“不是”、“而是”。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虛詞,恰當?shù)囊唤M是(C)有許多論文所引證的論述能夠兼顧歷史與科學前沿,包括該領域中古老又權威的論斷、方法和數(shù)據(jù),包括了最新研究成果及理論或實際需求,反映出作者的理論眼界。一位優(yōu)秀的科學家與當今各國學者的研究成果互相聯(lián)系,且兼顧經典,使讀者在研究其論文時不僅得到論點、論據(jù),能獲得進一步探討的方法論與空間。A既又不僅因而所以B不但而且不僅因而而且C既又是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感恩節(jié)主題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方案
- 教師培訓講座材料
- FIB-4與PLR預測肝部分切除術后肝功能衰竭的價值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責任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材料銷售聘用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間借貸債務催收代理合同3篇
- 多水下機器人編隊自適應行為控制方法研究
- 雙十一吃龍蝦活動策劃案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藝術品委托拍賣協(xié)議書3篇
- 酒店管理工作實操指南
- 人教版高一數(shù)學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的術中護理
- GB/T 12996-2012電動輪椅車
- 小象學院深度學習-第7講遞歸神經網絡
- 三方采購協(xié)議范本
- 《材料分析測試技術》全套教學課件
- 安全學原理第2版-ppt課件(完整版)
- 傾聽是一種美德
- 武漢東湖賓館建設項目委托代建合同
- 巴布亞新幾內亞離網光儲微網供電方案
- Flexsim物流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ppt課件(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