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黃州詞作特點分析_第1頁
蘇軾黃州詞作特點分析_第2頁
蘇軾黃州詞作特點分析_第3頁
蘇軾黃州詞作特點分析_第4頁
蘇軾黃州詞作特點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z摘要軾,他打破了宋詞最初“詞為艷科〞的藩籬,一改婉約詞風,開豪放派先河,讓豪放詞從此在宋詞史上大放異彩。雖然軾政途坎坷,被一貶再貶,但就其文學成就來說,軾在貶至時期,也是他在文學上占領(lǐng)高地的時期,縱觀軾的詞作,他首創(chuàng)的豪放詞風打破婉約一統(tǒng)宋詞的局面,豐富詞的容,開闊詞的意境,“以詩為詞〞使詞體與詩體的正統(tǒng)地位相齊平,在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世的思想影響下,以一種曠達的心態(tài),游歷于世事萬象之間,所以時期的所作之詞給人一種飄逸、清空的感覺,含的感情深沉,讀起來卻給人一種瀟灑、曠達之感。關(guān)鍵詞:清空曠達;自成一家;詞意豐富;以詩為詞;意境深遠;

AbstractSummaryofSuShi,hebrokethesongwasoriginally"Wordforporn"fences,agracefulandrestrainedCIstylemodified,openandboldpioneershineboldwordinthehistoryofCI.Althoughsushipoliticalwayrough,wasademotedagaindemoted,butonitsliteratureachievementsfor,sushiindemotedtoHuangzhouperiod,ThehistoryofliteraturewhichheoccupationHighlandofperiod,throughoutsushiofHuangzhouWordmade,hepioneeredofboldWordwindbreakgracefulunifiedsongwordofsituation,richwordofcontent,openWordofmood,"topoemsforword"makesWordbodyandverseofOrthodo*statusphaseflush,inConfucianwtoandundertheinfluenceoftheTaoistschoolwasborn,inabroad-mindedattitude,travelledaroundtheworldbetweenthehost,Huangzhoumadewordsgivethefeelingofanelegant,empty,containingdeepfeelings,readupanditgivespeopleasenseofchic,broad-minded.Keywords:empty-minded;Uniquestyle;Themeaningofthewordrich;Inpoetrytheword;Far-reachingconception;目錄緒論…………………1一、詞作處于頂峰的原因……………………1二、詞的主旋律………………3三、詞作的特點分析…………4〔一〕、題材和容的延展………………4〔二〕、打破詞類形式……………………5〔三〕、“以詩為詞〞的創(chuàng)作手法………7〔四〕、“自成一家〞的豪放之風………9〔五〕、開闊詞境、意境深遠……………11〔六〕、儒、道、佛的融合………………12四、詞所表達的軾的人生觀………………13結(jié)語…………………15引用文獻……………16致…………………17緒論對詞的研究一直都是個“熱點〞。認定軾編年詞突破了100首,高達107首。饒曉明:?東坡詞研究新思維?〔**:**師*大學〕,2021??梢?,時期確實是軾詞創(chuàng)作的一個頂峰期。并且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來說,謫居時期是軾一生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詞作最多而詩歌最少的一個時期。軾時期的詞作風格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討的。2006年帆分別在西南師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和西華大學學報〔哲社版〕發(fā)表了論文?烏臺詩案與軾詞風新變?和?輪軾前后詞風的變化?他認為軾時期的詞學風格明顯地表現(xiàn)出由前期的外、昂揚和積極向斂、悲壯和悲涼的重要轉(zhuǎn)換。偉東的論文?從“豪放〞之風到眾風呈現(xiàn)——論時期東坡樂府風格的嬗變?〔商業(yè)大學,2003年第1期〕和利華?論軾詞的主導風格?〔臨西師學院學報,2021年第8期〕都認為軾詞的藝術(shù)風格是多樣化的,但這無礙于把詞的根本藝術(shù)風貌概括為“饒曉明:?東坡詞研究新思維?〔**:**師*大學〕,2021??v觀軾的一生,屢遭貶謫,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這是他最艱辛和苦悶的時期,但生活環(huán)境的惡劣卻促成了他精神上的富足,時期成了他創(chuàng)作的成熟期和收獲期。軾的思想由原先的傲慢、揚逐漸向沉靜、斂開展,早先在他心里萌發(fā)的“佛老思想〞在這時期也日益成熟,甚至成了他的主導思想,這就直接影響到軾時期的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清麗、空靈、空曠和達觀的風格?!扒鍟绋晞t是這一時期詞作的基調(diào),大揚高亢清健的雄風,蘊低郁渾厚的力量,讀軾的的詞作,不會給人一種飄蕩高空、無依無落的浮夸,反倒是會給人一種咬定根基、堅決不移的低調(diào)。軾不落窠臼,積極、自覺地對詞進展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豐富了詞的涵,提高了詞在文學上的地位,從根本上改變了詞的開展方向。一、詞作處于頂峰的原因我們可以試著去思考和推測,如果軾沒有貶到的這段遭遇,則他的文學才能和思想深度恐怕就只淪落于仕宦的生活之中了,正如軾自己所言:“軾少年時,讀書作文,專為應(yīng)舉而已?!拭考娙徽b說古今,考論是非,以應(yīng)其名耳!〞蘇東坡:?蘇東坡全集?〔**:**,1996年〕,第1148頁。蘇東坡:?蘇東坡全集?〔**:**,1996年〕,第1148頁。第一、軾在這里過著神仙般的生活。也許是狹隘骯臟的小鎮(zhèn),但是無限的閑暇、美好的風景、使人敏感的想象、對月夜的傾心、對美酒的迷戀—這些合二為一,便強而有力,是以使詩人的日子美滿舒服極了。林語堂著,*振玉譯:?蘇東坡傳?〔**文藝,2021年1月〕,第200頁。林語堂著,*振玉譯:?蘇東坡傳?〔**文藝,2021年1月〕,第200頁。第二、排解心中的苦悶之情。軾在?初到?詩中寫道:“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zhuǎn)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郎。只漸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人民,2021年版〕第四冊,第2150頁。這首詞寫軾初到時的所見、所感,深刻刻畫了軾剛到時的復雜心情。讀起來有自嘲自傷之感,但心仍然有為國效忠的偉大志向,不過現(xiàn)在被貶謫到,也只能是望洋興嘆了。面臨如此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一種淪落天涯的悲苦和寂寥之感也就油然而生了。這個時候唯有借助創(chuàng)作來填補自己精神上的空虛,精神得到了富足,也就彌補了物質(zhì)環(huán)境上的窮困。*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人民,2021年版〕第四冊,第2150頁。第三、小詞不礙。王兆鵬,*三橋:?蘇軾貶居**期間詞多詩少探因?〔**大學學報,1996年2月〕,第91頁。從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都是不被重視,文客騷人也只是用寫詩的余熱和游戲的態(tài)度來填詞。詞在宋初文人心中的地位,是“方之曲藝,由不逮焉〞〔胡寅?向薌林<酒邊集>后序?,?斐然集?卷一九〕,不能與“載道〞、“言志〞的詩歌等量齊觀。袁行霈主編,莫礪鋒,黃天驥本卷主編:?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2005年7月,第二版〕,見第三卷,第63、64頁。在軾之前,詞只是被視為一種用來消遣的王兆鵬,*三橋:?蘇軾貶居**期間詞多詩少探因?〔**大學學報,1996年2月〕,第91頁。袁行霈主編,莫礪鋒,黃天驥本卷主編:?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2005年7月,第二版〕,見第三卷,第63、64頁。第四、鳳凰涅槃,苦難中重生。軾是經(jīng)過九死一生才來到,雖然軾是用他的余力在進展詞的創(chuàng)作,但是患難把他的詞作的意境提升了,人往往都是在經(jīng)歷了苦難之后,最容易成熟的。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于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xiāng)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余秋雨:?山居筆記?〔文匯余秋雨:?山居筆記?〔文匯,1998年9月〕第124頁。二、詞的主旋律在,沒有靡靡之音來擾亂自己的耳朵,也沒有政治上的繁雜之事來勞累自己的身體,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軾在思想上也有了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在他的詞作上就能表達出來。他挖苦的苛酷,筆鋒的鋒利,以及緊與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現(xiàn)的,則是一種光芒溫暖、親切寬和的詼諧,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林語堂著,*振玉譯:?蘇東坡傳?〔**文藝,2021年1月〕,第203頁。我們可以把軾的詞作的主旋律歸納成下面兩個方面:林語堂著,*振玉譯:?蘇東坡傳?〔**文藝,2021年1月〕,第203頁。一是,主要是抒寫貶謫期間復雜矛盾的人生感悟。和他在官任職的時期相比擬,這個時候的軾更傾向于個人情感抒發(fā)的文調(diào)。此前,軾更多的是去反映政治社會現(xiàn)象,亦或是大歌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報國志向,滿載壯志、豪氣。但在這一時期,那種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自負仿佛消失一般,取而代之的是抑郁糾結(jié)或超空清曠的心境。如?念奴嬌·中秋?〔憑高眺遠〕與之前?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形成了比照,前者表達的是詞人在面對苦悶時尋求解脫,卻又無可奈何的悲涼;后者表達的是盡管處在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之中,但依舊還是懷揣著美好的愿望。一個是經(jīng)歷宦海沉浮的寂靜,一個是養(yǎng)精蓄銳的奮起。二是,大揚豪健清雄的旗幟。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一讀就能感覺到軾的豪氣撲面而來,還有?滿江紅·寄朱使君壽昌?〔江漢西來〕和?水調(diào)歌頭·快哉亭贈偓佺?〔落日繡簾卷〕等等,很多詞作都表達了詞人壯氣豪情的性情。當然,我們在解讀詞作時,不能僅僅只是停留在外表的豪放上,而是要更加深入的去思考和理解,細細品讀軾的詞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軾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總是會將敘事、寫景和寓理高度結(jié)合起來,使人讀了之后,除了被作品的措辭和音韻折服之外,更是嘆服詞人所蘊含的情感和所要闡述的哲理。讀詞,我們除了要看到他的豪放之外,也要用心聆聽詞人低聲淺唱的那種淡淡的無奈和悲戚。在此,我們可以說,軾時期的詞作,主要是由兩種風格組合而成的,那就是在豪曠清雄的主線下面又開展了一條空幽自然的風格,看似平淡的述志卻不平凡。三、詞作的特點上述我們對軾的詞作的主旋律進展了簡要概括,下面,我們就結(jié)合具體的詞作來進一步地進展解讀和說明軾詞作的藝術(shù)魅力和高風格?!惨弧?、題材和容的延展晚唐五代的文人所作之詞表現(xiàn)的生活場景很狹窄,根本局限于封閉性的畫樓繡戶、亭臺院落里。宋以來,柳永開場對詞境進展延伸,翻開了都邑市井千里河山和葦村山驛等自然空間,但依舊不夠廣泛。而軾創(chuàng)作的題材非常廣,石聲淮、唐玲玲的?東坡樂府編年箋注·前言?中所言:“軾三百多首詞,比北宋任何詞人留下的詞都多,而且容豐富,有對美好理想的熱烈追求,有在受到政治迫害是苦悶而又曠達的心情的抒發(fā),有登高臨水的吊古傷今,又對親戚故舊深沉的眷念,有對丑惡事物的譏諷;寫了火樹銀花的都市繁華,也寫了靜謐的農(nóng)村和漁家;寫了寒夜孤燈的客館,也寫了歌吹熱鬧的宴會;寫了達官貴人,也寫了流落江湖賣唱的游女;……題材之廣突破了前人。〞石聲淮、唐玲玲:?東坡樂府編年箋注〔前言〕?〔**:**華正書局,2000年8月〕,第二版,第190頁。石聲淮、唐玲玲:?東坡樂府編年箋注〔前言〕?〔**:**華正書局,2000年8月〕,第二版,第190頁。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敧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地轉(zhuǎn)。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古籍,2021年10月〕,第288頁。這首詞描寫了蜀主孟昶和花蕊夫人夏夜在摩訶池上納涼的情景,上闋通過側(cè)面描寫為我們刻畫了一個風姿綽約、天生麗質(zhì)的花蕊夫人的形象,詞人用水、風、香、明月等這些意象營造出了一個清凈、安美的環(huán)境,如此美好的景界,更能突顯出花蕊夫人的冰清玉潔。下闋則是通過正面描寫來展開,通過花蕊夫人與蜀主在夜中并肩散步等活動,來展示花蕊夫人美好、高潔的心世界。整首詞清空靈雋,想象奇特,令人神往。柳永詞對女子的描寫比擬現(xiàn)實,往往是用一些比擬通俗的語言來刻畫她們,所以柳永詞下的女子會讓人覺得有一股市井、世俗的氣味,總是會讓人對柳永詞下的女子產(chǎn)生憐憫和無奈。軾卻不是如此,他本性純潔,會不自覺地用干凈、脫俗的語言來裝飾詞下的女子,塑造她們美妙的身段、姿態(tài),盡所能地去歌頌女子的純潔與美好,軾詞下是清新脫俗的,不染塵世的絕世佳人,為我們營造的是一種距離感,讓人由衷地贊嘆和神往?!捕场⒋蚱圃~類形式詩歌講究押韻,在創(chuàng)作在格式、音韻上極其講究的,雖然詞在當時僅僅只是作為一種消遣、游戲存在,但是它依舊有其特有的格式和聲韻。在詞的聲律上,柳永就掌握的非常好,對于句法、停頓,以及文字與音樂的配合,他都熟諳于心。對于軾的詞,人們就有了另外一種說法,說軾的詞可以拗折歌者的嗓子。在當時詞都是與音樂相配合的,所有的詞創(chuàng)作出來應(yīng)該都是可以以唱的形式傳誦的,聲律與詞也是嚴密相連的,可是,軾卻偏偏不遵循這樣的式,他作詞根本就不管聲律。軾是對聲律的突破,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外表的文法不合律但仍有律讀,就是說他外表上的文法雖然不合律,可是你卻可以把它加以變化依然按照格律來誦讀。第二種就是文法和律讀全然不合規(guī)則。葉嘉瑩著:?唐宋名家詞賞析?〔南開大學,2021年4月〕,第158頁。第一種情況的最明顯的就是?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M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花,點點是離人淚。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古籍,2021年10月〕,第301頁。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古籍,2021年10月〕,第301頁。按照?水龍吟?這個詞牌來填寫的句法來說,辛棄疾的是對的,而軾是不合句法的,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里清秋〕來比照,在這首詞中,最后一句是“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它的停頓樣式是“五四四〞。而軾的卻是“細看來,不是花,點點是離人淚〞,這句話的停頓是“三四六〞的樣式,兩首詞相比擬一下,同樣都是?水龍吟?的詞牌調(diào),所用的字數(shù)也是一樣的,最后的押韻也都是“淚〞字,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他們的停頓方式不同,但是盡管如此,我們依舊還是可以按照格律來進展誦讀。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應(yīng)該要學會跳出自己的圈牢,對于傳統(tǒng)規(guī)定,我們應(yīng)該采取的是辨證的態(tài)度,要有挑戰(zhàn)權(quán)威的勇氣和信心,或許壞事變好事,正如炎?詞源?卷下?句法?條:“詞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襯副得去,于好發(fā)揮筆力處,極要用功,不可輕易放過,讀之使人擊節(jié)可也。如東坡?花詞?云‘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衷啤猴L三色,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此皆平易中有句法。〞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古籍,2021年10月〕,第302頁。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古籍,2021年10月〕,第302頁。我們再來看軾不合聲律的第二種情況,比擬明顯的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這首詞下闋的開場是“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它的斷句是“六五四〞。我們還是拿辛棄疾的?念奴嬌·書東流村壁?〔野棠花落〕來做比擬,辛棄疾這首詞下闋的開場是“聞道綺陌東頭,行人曾見,簾底纖纖月〞,它的斷句是“六四五〞。如此看來,軾的詞又不合聲律了。其實,我們也不必深究,就當時來說,詞不合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一方面,詞在當時只是“游戲〞文學,并不是像詩歌一樣有一定的章法,寫詞只是為了排遣心中寂寥,那又何必非得按照詞體所規(guī)定的條條框框來約束自己呢.強迫自己去遵循,只會使自己的思想得不到解放,創(chuàng)作出來的詞作也是磕磕巴巴的。另一方面,軾天生率性,任何事情都是率性而為,像孩子一樣坦誠,所以說像軾如此性格之人,又怎能強迫他安心地待在別人為他畫好的圓圈里.他肯定不會甘于寂寞,而是勇敢地跳出來,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踩场耙栽姙樵~〞的創(chuàng)作手法詩,總是善于去營造一種不沉于世俗的純真世界,生活在這個世界里的人,他們大多都持著“本我〞的人生姿態(tài)去生活,沒有世俗的斗爭與丑惡,有的全是純潔與善良。詩還善于營造清幽、朦朧的意境,帶給人一種神秘之感,讓人想解開它神秘的面紗一看終究,但是它好似就是成心不想讓你如愿,勾著你的好奇心,吊著你的胃口,就是要讓你念念不忘。天性率真的軾,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么一個大好時機去創(chuàng)作。“以詩為詞〞指的是把寫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運用到詞的創(chuàng)作當中去。在軾之前的詞,大多都是與歌相生相伴的,此類詞大多是長于抒情,而不宜敘事,但是軾卻想到了仿照詩歌的樣式,在詞中也大量采用標題和小序的形式,使得詞的題序和詞的文本容構(gòu)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從而也解決了詞不適宜敘事這一難題。如?西江月?在這首詞中,軾就在詞牌下面添加了一段小序,這就運用了詩歌敘事的手法,生動簡潔地介紹了創(chuàng)作這首詞的時間、地點、原因、環(huán)境氣氛、作者的感受和情緒。頃在,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越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塵世也。書此柱上。野照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橋,我欲醉眠芳草??上б幌L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敧枕綠橋,杜宇一聲春曉。蘇軾著,*石導讀:?蘇軾詞集?〔**古籍,2021年1月〕,第84頁。蘇軾著,*石導讀:?蘇軾詞集?〔**古籍,2021年1月〕,第84頁。軾在刻畫自我形象的時候,總是青睞借助景物的描寫來加以襯托,他筆下的那些多姿多彩的景物總是,令人驚嘆。他也最愛寫那些深幽古淡、清凈雅致的景物,而且這些景物大多披上一層薄云細雨,以增加畫面的清疏感,多籠罩著明月夕陽的柔婉,以增加畫面的寂靜感。歐明俊著:?宋代文學四大家研究?〔人民,2021年10月〕,第100頁。如?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中的“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浣溪沙?〔細雨斜風作小寒〕中的“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等等。軾在謫居時期的詞作呈現(xiàn)出特有的氣度,胡寅?酒邊集序?贊東坡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宛轉(zhuǎn)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歐明俊著:?宋代文學四大家研究?〔人民,2021年10月〕,第100頁。胡寅:?酒邊集序?,吳訥:?百家詞?〔上〕,〔**市古籍,1992年版〕,第595頁。軾在時期的作品,正是因為充分應(yīng)用了“以詩為詞〞的表現(xiàn)手法,使得他的詞作大多都彰顯出清幽、古淡的色彩。如?卜算子·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著,*石導讀:?蘇軾詞集?〔**古籍,2021年1月〕,第103頁。上闋描繪了深人靜之時,月亮站在梧桐樹的畫面,為后面“幽人〞和“孤鴻〞的出場埋下了伏筆,“漏斷〞指的是深夜,這里就渲染出一種孤高的境界。接下來先是刻畫獨來獨往、心事重重的“幽人〞形象,與后面的“孤鴻〞做聯(lián)想,兩者相得益彰。這兩句通過“幽人〞、“孤鴻〞兩個形象地對應(yīng),極具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下闋主要是寫“孤鴻〞遭遇了不幸,心里不平,但又心有余悸,盡管如此,但還是不愿意將就,只好落宿于寂寞荒涼的沙洲里,這里又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悲壯的畫面。在這首詞中,我們則看到了詩體創(chuàng)作的痕跡,清新脫俗,不染塵埃。黃庭堅在?跋東坡樂府?評析軾的?卜算子·定惠院寓居作?:“東坡道人在時作。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黃庭堅著,*琳等校注:?黃庭堅全集?〔二〕,〔**大學2001年版〕,第600頁。軾“以詩為詞〞,自覺地去追求詩詞合流,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詞的地位,使詞能到達和詩相等同的地位,而且軾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詞體,為詞壇帶來了新風氣。黃庭堅著,*琳等校注:?黃庭堅全集?〔二〕,〔**大學2001年版〕,第600頁?!菜摹场白猿梢患舀暤暮婪胖L詞,剛?cè)峒鎮(zhèn)?、變幻多彩。與詩一樣,以寫意為主,任情流淌,所以他的文作所表達的風格也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軾對詞風的革新,并不是單純地反對婉約派,而是想要改變婉約詞派獨占詞壇的局面,從而可以讓詞的風格由一元化朝多元化的方向進展開展,形成婉約、豪放、清麗、雋秀、清曠等百花齊放的局面。其中心思想是:追求壯美的風格和開闊的意境,抒發(fā)自我的真實情感和對人生百態(tài)的獨特感受。軾在?與鮮于子駿書?中說:“近卻頗做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洲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人民,2021年版〕,第十七冊,第5847頁。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軾在婉約正宗的根底上開創(chuàng)豪放詞風,也是相當自然的。軾的豪放詞比擬多,我們先看他的?水調(diào)歌頭·快哉亭贈偓佺?:*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人民,2021年版〕,第十七冊,第5847頁。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峯。突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古籍,2021年10月〕,第305頁。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古籍,2021年10月〕,第305頁。全詞主要是對快哉亭周圍的山水風光進展了描寫。開頭的四句,用實筆的表現(xiàn)手法,描繪快哉亭下江水與相接、夕陽與亭臺相輝映的美景,呈現(xiàn)了一幅廣闊無垠的景況,充滿了蒼茫遠闊的情致?!伴L記平山堂上〞是記憶中的場景,這是因為眼前景象從而聯(lián)想到的虛景,構(gòu)成了一種獨美的境界,這種通過憶景來寫景的筆法,不僅平添了曲折的情趣,也加強了詞境的靈動。以虛托實、虛實結(jié)合,給人以遐想的空間。儒家積極進取的精神也在這首詞中得到了表達,軾始終不忘豁達面對人生。說道軾的豪放詞,馬上想到的就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上闋以寫景為主,詞的開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開口就盡顯豪放之風,意境開闊,感情深厚,寫得磅礴有力。下闋,通過“遙想〞一詞便由景物描寫轉(zhuǎn)移到了對古代英雄的追憶上來,生動地描繪了赤壁之戰(zhàn)的劇烈場面,整首詞意境開闊,氣勢磅礴,無不透著豪放,但是在詞尾,卻是用消沉的聲音發(fā)出了這樣一聲感慨“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也就形成了既豪放,又沉郁的風力。在經(jīng)歷了苦難之后,軾已經(jīng)學會將痛苦化為平和,說服自己去適應(yīng)困境,真正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中的美好,逐漸去培養(yǎng)自己的豪邁氣概,積極去探索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参濉?、開闊詞境,意境深遠軾時期的詞作,總是善于把敘事、抒情和說理結(jié)合在一起,這就使得整首詞的意境得到了擴大和伸展,讓人品味出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外現(xiàn)灑脫,涵沉郁之風,正如熙載所云:“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其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也。〞陳運良:?中國歷代詞學論著選?〔**:百花洲文藝,1998年〕,第582頁。意境深遠是軾在創(chuàng)作詞作中又一重要的大收獲,也是詞作出彩的地方。意境深遠指的是言外有言,意中有意。其中有些詞雖然很難去判斷它意思的所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詞人寓意的所在。在軾不少的詞作當中,他往往會將真實的情感隱秘在深處,用委婉、曲折、含蓄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這樣往往使得我們在讀這些詞作時,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意境,給人一種由近及遠的感覺,猶如身處當前的意境卻又好似進入了另外一個悠遠的境界一般。軾被貶到的這幾年,他的詞風逐漸變得沉斂。他歷經(jīng)了人生旅途中的風風雨雨,特別是“烏臺詩案〞,他深切體會到了人生的困難,開場思考和探尋生命的真諦。在軾的詞作中,最值得品味的是?定風波?,通過這首詞,更能印證軾在時期創(chuàng)作詞作的特點,更能彰顯軾的個人情懷,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顯得更加灑脫自然,毫不顯露出軾靜觀人生的態(tài)度。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著,*石導讀:?蘇軾詞集?〔**古籍,2021年1月〕,第83頁。蘇軾著,*石導讀:?蘇軾詞集?〔**古籍,2021年1月〕,第83頁。詞中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一位在人生道路上履險如夷的文人形象?!澳牗?、“何妨〞、“誰怕〞、“任平生〞這幾個詞表達出詞人瀟灑不羈的性情和曠達的胸襟氣度。軾,就是這樣一位達觀的居士。在經(jīng)歷了官場的黑暗斗爭和仕途的坎坷之后,這個曾經(jīng)以詩歌唱生活,以詩留戀生活的文人,也逐漸被人情的冷暖和世態(tài)的炎涼所牽絆和束縛。末尾那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便是軾看透了世事無常之后,在悲寂和苦悶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強大的心!世態(tài)炎涼與人世溫情,也只不過是一時的風雨與晴朗。歸根結(jié)底,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然的本真當中去,落葉歸根。智者,會平淡對待風雨的紛擾和晴空的溫煦,回歸生活,過著“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日子,看淡一切,笑對人生。東坡之詞,總是可以給人一種淡泊寧靜的回味和回歸自我、皈依自然的純真。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并不都是鮮花陪伴的,還會有荊棘攔路,總會有磕磕絆絆、起起伏伏,仕宦之途的升沉與進退,政治上的榮辱與得失,乃至上升到人生大限的生死,此時此刻,對軾來說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有人說,軾這是一種對人生苦難消極地應(yīng)對態(tài)度,但是我不認同這樣的說法,我認為軾正是以這樣一種達觀的處世態(tài)度,始終保持對人生、對自然、對美好的執(zhí)著與追求,所以才能在在風雨中“吟嘯且*行〞,在困境中才能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淡然,在暴風雨降臨時也能勇敢無畏地高歌“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也正是我們所熟知的“東坡居士〞的形象。軾能超然外物,不放棄、不逃避,他能從身邊不如意的事情中解脫出來,實際上莊子知足的哲學也對軾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在軾面對苦難時,非但沒有感覺到絕望和悲戚,反而有一種把苦難踩腳下的恬淡和圓滿?!擦?、儒、道、佛的融合在軾的詞作中,我們總是能看到佛老思想的主調(diào),但是,我們依舊不能無視他在時期的詞作表達的儒家積極進取精神,如?水調(diào)歌頭?〔落日繡簾卷〕中乘風破浪的漁翁形象。在的時間里,軾堅持去安國寺參加參禪活動,他雖然對政治,對國事并未忘情,但畢竟已經(jīng)是遠離朝廷的官場生活,想要在政治上大顯身手,那是遙不可及的,能大展宏圖的機遇那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自負感在這一時期也是很少見到的,更多的是對曠達脫俗的佛老之道的追求。我們在詞作中便經(jīng)常可以看到?水調(diào)歌頭?“佳處輒遲留〞的遷客;?漁夫?中“攜壺籍草亦天真〞的酒徒和“一笑人間千古〞的隱士;?鷓鴣天?“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徒步轉(zhuǎn)斜陽〞的閑情舒適;?定風波?“菊花須插滿頭歸〞的瀟灑飄逸;以及?南歌子?“帶酒沖山雨,和衣睡晚涼〞的爽朗達觀。使得軾的詞除了豪放之風以外,更多的是曠達,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寫道:“讀東坡、稼軒詞。須觀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風。白石雖似蟬脫塵埃,然終不免局促轅下。〞王國維著,李夢生評譯:?人間詞話?導讀,〔**書店,2021年版〕,第126頁。和“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王國維著,李夢生評譯:?人間詞話?導讀,〔**書店,2021年版〕,第124頁。這是極為有見地的評論了。所謂的“曠〞和“豪〞的區(qū)別就在于軾承受了佛家靜達圓通的思想的影響。仕途的不順,軾開場沉思自己的個性,考慮何如讓自己能夠得到心靈的真正寧靜,于是他轉(zhuǎn)向了佛教。軾就是把其中達觀的因素提取了出來,并把自己對自然社會的獨特認識,以及那種樂觀豁達的個性和與眾不同的坎坷遭遇融入其中,所以軾的詞作才能夠含深沉的感情,而外顯飄逸灑脫之風。葉嘉瑩?論軾詞?中所指出的“王國維著,李夢生評譯:?人間詞話?導讀,〔**書店,2021年版〕,第126頁。王國維著,李夢生評譯:?人間詞話?導讀,〔**書店,2021年版〕,第124頁??娿X、葉嘉瑩:?靈溪詞說?,〔**古籍,1987年版〕,第196頁。四、詞所表達的軾的人生觀謫居是軾創(chuàng)作的頂峰期和成熟期,詞風既有壯志凌云的豪情氣概,也有不食人間煙火的純潔清幽,這都是軾人生觀的表達,也是軾的天性使然。在東坡的天性中有幾點是值得注意的:一個是他的達觀,一個是他的史觀,一個是他的忠義發(fā)奮的思想。他能夠把儒家的修養(yǎng)、佛道的曠達和歷史家的史觀結(jié)合起來,對事情能夠“通古今而觀之〞。葉嘉瑩著:?唐宋名家詞賞析?〔南開大學,2021年4月〕,第180頁。什么是達觀.就是對困境不逃避、不推脫,勇于面對和承受,不僅要解決它,更是要超脫其中。軾對苦難并非麻木不仁,對加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來順受,而是以一種全新的人生態(tài)度來面對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窮的堅毅精神、莊子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zhì)環(huán)境的超脫態(tài)度以及禪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