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俗視域下的白居易詩歌研究摘要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他的詩歌多描寫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物質生產、物質生活、歲時節(jié)日、宗教信仰等方面較為突出。輾轉流離的為官生活、獨特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以俗為美的創(chuàng)作風格使他的詩歌從民俗視域方面來看,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巨大的親和力。因此,白居易的詩歌對唐代的風俗習慣有廣泛的反映。關鍵詞:白居易;詩歌;民俗視域AbstractThegreatrealisticpoetBaiJuyiwrotemanyexcellentworks,hispoetrydescribesallaspectsoflife,especiallyinthematerialproduction,materiallife,festivals,religiousbeliefandotheraspectsaremoreprominent.Manyweretheofficiallife,uniquecreativeideasandthebeautyofvulgarstyle.Hispoemsfromtheperspectiveoffolkloreperspective,withastrongflavoroflifeandgreataffinityfor.Therefore,BaiJuyi’spoemsontheTangDynastyhasawiderangeofcustomsandhabitsreflect.Keywords:BaiJuyi;poetry;folklorecity一、白居易生平及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唐朝是詩的王國,上至王侯將相下至文人歌妓都或多或少的進行寫詩。白居易便是其中出色的詩人之一,他以自己深厚的創(chuàng)作功底為唐詩添磚加瓦,在中國詩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后世學者對他的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拓寬研究方向。(一)白居易生平及詩歌創(chuàng)作白居易,生于大歷七年,死于會昌六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新樂府運動就是由他倡導的,且與元稹并稱為“元白”。貞元十六年二月,他參加考試并考中了進士,從此開始了自己的為官生涯,官至校書郎。元和十年六月,被貶為江州司馬,原因是因為其上書言事。長慶年間,先后在蘇、杭兩地做刺史,尤其是在蘇州時根據當地的情況,采取一系列利民措施,造福當地人民。晚年以閑官寓居洛陽,在其離世后葬于洛陽龍門?,F在存留下來他的詩歌大概有2800多首,有《白氏長慶集》流傳后世,代表作有《觀刈麥》《長恨歌》《賣炭翁》等,他的作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白居易詩歌研究現狀白居易的詩歌在那一時期得到廣泛傳播,而且影響深遠,為之后的許多詩人樹立了榜樣。從當時到現在,眾多人士對他本人及其作品進行了多角度深究。關于白居易的生平和家室方面的研究來看,如鄧新躍和黃去非兩人在《白居易生平考辨三題》[1](P67-70)一文中,他們分別從白居易的父母、妻子、子女三方面對其生平做了研究;左安源,左宏閣在《從生平看儒家思想影響下的白居易》[2](P34-35)中以元和十五年和大和三年作為分界點,將白居易一生分為三個時期,分析不同時期儒家思想的表現,肯定了樂天一生沒有抹殺儒家的本色,并與佛教道教相互融合而形成一種知足常樂的豁達人生態(tài)度。在詩歌的理論創(chuàng)作上,李名方在《論白居易的詩歌理論和詩歌創(chuàng)作》[3](P41-45)中,對白居易的首創(chuàng)精神進行了肯定。他從五個方面分析了樂天的詩歌理論,并肯定其對后世的影響;周彪的《試論白居易詩歌理論及創(chuàng)作的矛盾變化》[4](P94-100),從多方面分析了詩歌理論矛盾變化的原因,他的這種矛盾變化與其創(chuàng)作有密切的關系,并對他的創(chuàng)作有直接而深刻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民俗熱潮的推進,人們也逐漸從這個領域嘗試解讀白居易,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贠娟在《白居易民俗詩的價值及文化意蘊》[5](P1-2)一文中,對于白居易民俗詩分別從民俗學價值、審美價值、文化意蘊三方面進行分析,給予了肯定;李娜《論白居易茶詩的文化意蘊》[6](P143-145)則是通過對白居易詩中有關茶的詩句分析,透露出唐代文人雅士對茶的喜愛和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意蘊。此外,對白居易的思想、詩歌內容、藝術特色以及作品《長恨歌》等方面都有涉及。從以上研究可知白居易在民俗方面的研究存在著進步空間,他的詩歌蘊含著中唐時期豐富的的民俗文化。法國文學理論家丹納也曾說過“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盵7](P7)。因為作家的創(chuàng)作深受其所處生活環(huán)境的風俗影響。詩歌是一門特殊的藝術,故而,民俗視野也是研究白居易詩歌的方向之一。因此,從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活民俗、歲時節(jié)日民俗、信仰民俗四個角度總體分析白居易詩歌,有助于我們在深入感受白居易詩歌的審美意蘊的同時,感受中唐時期文化的風貌風俗特點。二、白居易詩歌民俗文化的體現白居易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時有自己的寫作風格,他“重寫實,尚通俗”,這就使他的詩帶有濃郁的民俗特色,涉獵廣泛,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民俗材料。筆者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解析。(一)物質生產民俗“物質生產民俗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特定地區(qū)、社會群體中的大眾,在一定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物質文化事象?!盵8](P40)白居易有關物質生產方面的詩遺留數目也相當可觀。1.農耕唐代社會較為穩(wěn)定,有利于農業(yè)發(fā)展。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經濟作物。在當時除了人們常見的水稻,小麥之外,許多地方也出現了瓜果蔬菜的種植以及養(yǎng)魚、種桑、紡織等生產方式,體現出生產的多樣性。我國南北兩地種植方面有著鮮明的區(qū)別。相對于南方種植水稻而言,空氣干燥且降水量少的北方地區(qū)經濟作物主要是小麥。小麥的種植體現的是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唐代時期出現了曲轅犁,改變了以往犁的犁轅長度,減輕了重量,操縱靈活省力,促進了北方農耕業(yè)發(fā)展。在當時《觀刈麥》可以稱得上是北方農耕活動的代表。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9](P11)這首詩真實地記錄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和生活的艱辛,表達了對農民的深切同情和殘酷的稅制批判。文中“足蒸暑土氣”四句正面寫照勞動現場,汗流浹背的忙碌中忘卻外在高溫的困擾,全心全意埋頭苦干。詩人寄情于事,真實感人,在抒發(fā)情感的同時側面表現了北方以小麥種植為主的生產習俗。此外,“去縣百余里,桑麻青氛氳……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9](P511)(《朱陳村》)也表現了種植桑、麻和采樵等農業(yè)生產習俗。2.紡織唐代的手工業(yè)生產成就較高,不僅分工相對明細,規(guī)模大,產品種類也多,絲、棉、毛、麻等應有盡有。他在《繚綾》中就對紡織進行簡要的介紹詩人在對繚綾的生產過程、及做成后特點的描寫中,加入越溪寒女與昭陽舞人生活方式的對比,敘述下層勞動者的辛勤與痛苦?!翱澗c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9](225)一句就是將“繚綾”與“羅綃”和“紈綺”相比,無論是材質還是做工,都有其獨特之處。此詩委婉而有力地揭露了皇帝的奢侈生活。他們肆意踐踏下層百姓的勞動成果,將自己的享樂建筑于女工們的辛苦勞作之上。這首詩也間接地反映了唐代絲織品的高超技藝。3.貿易唐朝商業(yè)較為繁榮,無論是民族之間的友好互易,還是商販之間的公平交易,甚至鄰里之間的等物交換,都洋溢著貿易的氣息?!顿I花》《鹽商婦》《賣炭翁》等就是這類民俗的體現。如《賣炭翁》詩人在簡潔的話語中完整記敘了賣炭老人從燒炭、運炭到賣炭無果、被宮使強奪的全過程,揭露了“宮市”對人民造成的傷害。詩歌起首就交代了主人翁以及他伐薪燒炭的生活。“賣炭得錢何所營?”[9](P227)一句寫出賣炭的目的僅為吃飽穿暖,表現了其生活的悲慘,為下文做了鋪墊。最后一句則也直接寫出宮使強取豪奪的舉動。本詩雖為諷喻詩,但是也表現出商業(yè)習俗,這與“商人重利輕別離”[9](P685)的直接描寫不同??偠灾?,白居易筆下的唐代生產民俗是豐富多彩的。(二)物質生活民俗物質生活民俗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這一題材在白居易詩歌中也有細膩的描繪。1.服飾服飾習俗是最能體現生活民俗的民俗符號。中國自古就對服飾就十分講究,不同地域不同地位的人都有各自的服飾,以便于區(qū)分。自古女子皆愛美,她們極力追求美,并表現美。除了自身的容貌和內在修養(yǎng)外,服飾就成為她們表現美的載體。唐代以前,中國婦女謹遵儒家的傳統(tǒng)禮教,衣裝嚴裹,養(yǎng)在深閨,即使出門也必定是“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窺之”[10](1957)。但在唐朝,隨著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風氣大開,女性衣服也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以前的嚴裹變?yōu)槎绦浒氡?,領口,選材也較為大膽,偏于薄而透的材質。白居易除了對衣服本身的外在樣式、顏色等方面有描寫之外,他也經常通過衣服,也傳達出自己的情感,如《新制布裘》這首詩通過對布裘暖人的描述,表現他“兼濟”天下的博大胸懷。“桂布”與“吳棉”都可以制成衣服,且保暖效果好。樂天身上穿著由它們做的衣服,即使是寒冬臘月,從早到晚也依然溫暖。“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wěn)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盵9](P65)四句寫詩人由自己的處境聯(lián)想到天下所有人的境況,詩人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和自己一樣不被寒冷困擾。其實,最后四句源于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盵11](P1007),都表現了兩位詩人的博愛思想。詩人以衣寄情,別有特色。2.飲食在日常生活中,飲食顯得尤為重要。白居易詩中提到的飲食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各種茶以及酒之外,還出現了其他食物,如魚,稻、餅、粥、酥等。受各種因素影響,各個區(qū)域的飲食習慣也有差異。如《橋亭卯飲》一詩這首詩是作者晚年在洛陽時寫到一首詩。在夏天為避暑,作者先選擇“林下高橋橋上亭”的地方,周圍樹木茂密,流水潺潺,因此“松影過窗”、“竹風吹面”,自然地屏蔽掉了炎熱。又品嘗美食,飲以渠水冰鎮(zhèn)的美酒,享受著這美好的一切。作者通過“橋”、“松影”、“竹”等意象,營造了一種安逸,靜謐的氛圍,抒發(fā)出作者悠然自得的閑適心境,“就荷葉上包魚鲊,當石渠中浸酒瓶?!盵9](P1951)一句則在描寫自己日常生活中間接地展現了吃荷葉包魚的食俗。尾聯(lián)詩人引劉伶入詩句,表現了他當時隨意自然,自由灑脫的閑適心態(tài)。北方人喜歡吃面,因此,“餅”在白詩中也多次出現。當時還流行一種外沾芝麻,內夾果仁的胡餅,如《寄胡餅與楊萬州》: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9](P1164)“白居易在長安時不僅愛吃,而且還會親手做胡麻餅?!盵12](P88)那時樂天在忠州做刺史,孤獨寂寞時想到遠在萬州的好友楊敬之,于是就給他寄去自己親手做的胡餅安慰他。首句寫自己做胡麻餅,而且是學做長安的胡麻餅。接著寫自己所做胡餅的可口,餅皮酥脆,香氣誘人。最后兩句交代做餅的目的,并讓楊敬之對比與京都所賣的是否一樣。作者在簡單的二十八個字中寄托深遠。通過描繪寄胡餅這一細節(jié),舉重若輕地表現了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除了這首詩外,在其他詩中,白居易也多次提到其他的餅類食品,體現出當時有“食餅”的習慣。3.住宅宅院自古以來都可以作為衡量一個人地位的標準,它不僅受時空地域的制約,也與主人的愛好相關。白居易詩中寫到的住宅有官宦府第、百姓宅舍、園林別墅等,如《傷宅》一詩這首詩是官宦府第的寫照。安史之亂后,國家的制度遭到破壞,宦官將領們興起了一場奢華之風,住宅的建設都力求達到奢華。白居易在這首詩中對顯貴的住宅做了細致的描述,展現了宅子的奢華,同時將宅子主人生活的奢侈與遭受“饑寒”的“貧賤者”的凄慘處境做了對比,詩人借此告誡當時權貴不要過度奢靡。這首詩在諷刺中夾雜對馬家宅院的可惜感慨。這種“十載為大官”[9](P85)的宅子可以說是當時官員豪宅中的代表。這首詩對當時豪宅高墻環(huán)繞的建造模式有一定的體現。自古以來園林建造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人力,唐代之前社會不穩(wěn)定,所以私家園林的建造到唐代才真正興盛起來。雖然許多達官顯貴通過建造園林其目的。是彰顯自己的財力,但不可否認,他們對古代的園林發(fā)展有著一定的推動力。文人騷客因為園林也留下不少佳作。樂天寫園林的詩也很多,如《池上作》中詩人就極力描繪出了園林的美麗。溪水,翠竹,詩人,一切顯得那么適宜。微風吹動,伴隨著竹葉清脆的音調,微波蕩漾,眼前美好的景象引人遐想。4.交通“隋唐時期的交通工具,陸地上主要有供人乘坐的各種車輛和騎乘的各種駝畜,水上則主要是舟船。”[12](P219)交通工具以及驛站、客棧等設施的完善促進了人們出游的欲望。樂天筆下多次提到藍橋驛站,如《藍橋驛見元九詩》: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9](P931)這首詩是作者在江洲被貶的路上所做,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了兩人的情誼深厚。首句運用對比的手法,同在藍橋這個地方,元九是“春雪”、“歸”,而自己卻是“秋風”、“去”、“春雪”、“歸”給人以希望和溫暖,而“秋風”、“去”則透露出悲涼和凄楚。最后兩句則運用細節(jié)描寫,寫詩人到驛亭下馬之后,圍著驛亭仔細尋找是否有好友留下的詩。因為詩人被貶江州的道路與元稹西歸的路線基本一致,所以他才每到一個驛亭便下馬,尋找友人遺跡。在當時,驛站設施不僅為出行的路人提供了方便,也為大批詩人提供了創(chuàng)作靈感。(三)歲時節(jié)日民俗在眾多朝代的節(jié)日中,唐代的節(jié)日在節(jié)日史上有著一定的地位。高丙中認為我國傳統(tǒng)的歲時節(jié)日體系定型于“隋唐兩宋時期”[13](P66)。白居易筆下有關的這類民俗也較為多樣。1.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民間相傳是為介子推所作。這種說法被唐代詩人們廣泛接受并大量表現于詩文當中,留下了許多有關寒食節(jié)的佳作,因為與清明節(jié)相連,所以人們也常將寒食、清明放在一起說。在白居易的所有節(jié)日詩中,有關寒食節(jié)的詩數量是最多的,所表現的民俗文化也是多方面的。①禁火寒食禁火作為一種傳統(tǒng)民俗文化現象,歷來備受人們關注。寒食三天禁止生火。相傳如果禁火不嚴就會引發(fā)風雹災難,因此,人們在這三天中不僅不會生活做飯,而且就連用來照明的蠟燭也不會點燃。白居易詩歌中也大量描寫了這一習俗。如《寒食夜》所寫:無月無燈寒食夜,夜深獨立暗花前。忽因時節(jié)驚年幾,四十如今欠一年。[9](P803)這首詩開頭就點出寫作時間“寒食夜”,為后來的寫作營造了一個特定的氛圍。自己在這寒食這天久久不能入睡,夜深無助時,自己獨自一人站在花前深思,突然想到自己的年齡,感嘆自己已是三十九歲。作者在詩中傳達出孤獨,落寞之情,以及對歲月的流逝,年老的慨嘆。寒食、清明前后多陰雨天氣,所以說“無月”,而且寒食節(jié)有禁火習俗,不僅不能生火做飯,也不能點燈照明,所以也說“無燈”,恰如其分的表現了寒食禁火習俗。②掃墓敬祖、祭祖作為一種美德在我國倍受重視。自古以來,上至官宦顯貴,下至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視祭祖活動,借以表示對祖先的追思。唐代寒食、清明的掃墓之風更是興盛,每當節(jié)日臨近時,人們大多都會不遠千里趕回來祭祖,掃墓。如樂天的《寒食野望吟》這首詩展現了寒食節(jié)悲涼感傷的掃墓之境。“烏啼鶴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9](P684)詩人筆下之景是野鴉哀啼,風吹曠野,紙錢紛飛,古墓壘壘,唯有剛生長的野草給這一切裝點了一抹綠色。頸聯(lián)在描寫棠梨花與白楊樹之間道出生死離別的無奈。尾聯(lián)寫黃土之上,哭聲陣陣,九泉之下的親人卻不知道,“蕭蕭暮雨”更是為這凄楚的氛圍增添了愁緒,來掃墓的人在這暮雨中漸漸遠去。這首詩在一定層面上表現了唐代寒食掃墓的習俗。③蕩秋千秋千,古稱鞦韃,又稱彩索、彩繩。相傳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習武活動嬗變而來,后傳入中原,被人們廣泛喜愛。許多文人雅士對秋千做了多方面的描述,白居易也在《病中多雨逢寒食》一詩中寫到: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幾處縛秋千。彩繩芳樹長如舊,唯是年年換少年。[9](P1661)作者當時在蘇州任刺史一職,蘇州地區(qū)不如北方地區(qū)干燥,多潮濕。已是五十五歲的樂天身體不如以前健壯,作者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來寫自己在寒食這天的所見,日暮之時聽見有人在吹觱篥,許多人也閑來無事趁著這天氣剛剛放晴,架起了秋千。最后兩句更是借秋千依舊與少年變換形成對比,抒發(fā)詩人對年老體衰的無奈和時光飛逝的慨嘆。詩中雖然對“打秋千”這一活動沒有做細致描繪,但是只字片語中已經透露出寒食節(jié)有這一項娛樂活動。此外,寒食節(jié)還有蹴鞠、斗雞、畫卵的游戲。同時,有關寒食節(jié)休假的時間在唐代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因此,人們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感受寒食節(jié)的民俗文化魅力,游賞踏青活動也備受人們喜愛。2.中秋節(jié)農歷八月十五日被定為中秋節(jié)。此時云淡霧少、裊裊秋風,正是賞月的最佳時期。白居易中秋的詩反映的民俗風貌主要有兩點:賞月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的發(fā)展是與季節(jié)密切相關。八月中旬是秋糧成熟之際,《說文解字》對秋的解釋是:秋,禾谷熟也。[14](142)。所以,古人也有拜月感謝土地神的習俗,到了魏晉時期,則發(fā)展為中秋夜臨水賞月的活動。白居易在這個節(jié)令寫的詩多為賞月或約朋友賞月。如《八月十五日夜盆亭望月》中秋節(jié)本來應該是家人共聚一堂,賞月、吃月餅、聊天的幸福時刻,但是這首詩表卻達了詩人被貶后在中秋節(jié),所造成的一種特殊節(jié)日憂郁的孤獨感。首聯(lián)與頷聯(lián)兩聯(lián)之間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了昔年中秋與今年中秋的不同?!拔鞅蓖l(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9](P1110)一句通過望月表面上像在思鄉(xiāng),內在的表現了詩人貶謫的孤寂和凄苦心境。尾聯(lián)詩人借寫月光,揭示出物是人非的慨嘆。觀潮中秋除了賞月之外,古人還有觀潮的愛好。唐宋之時,浙江觀潮行為異?;钴S,錢塘江自中秋開始,農歷八月十八潮水最大,加上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觀潮的最佳地方。白居易也曾寫過一首詠潮詩,即《潮》: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9](P1556)這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寫了錢塘江潮漲潮退的自然規(guī)律,以及作者面此景發(fā)出的宇宙無窮,時間有限的感慨。錢塘江的潮水早上才落下,晚上又來了,一天復一天,一個月要來往六十回。潮水可以來來回回,但是光陰卻一去不復返。詩歌的最后一句就意蘊深遠,表現出詩人對宇宙無窮,時光流逝,年邁無助的感嘆。3.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又稱“雙九節(jié)”,作為官方法定節(jié)日之一的重陽節(jié)所體現的節(jié)日民俗特色保存較為完整?!短接[》中寫到“重陽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迥,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還?!盵15](281)可以看出,雙九節(jié)登高,飲菊花酒等習俗已成為一種時尚。白居易在其詩中很好的顯示了這些風俗。①登高重陽節(jié)正逢仲秋之際,天高氣爽,風淡云輕,金桂飄香,正適合與家人朋友相約,戶外游賞、登高遠眺、放飛心境。登高郊游不僅能強身健體,又能陶冶情操。因此,登高是重陽這天尤為重要,白詩中多有描寫,如《九日寄行簡》:摘得菊花攜得酒,澆將騎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9](P861)這首詩是寫在節(jié)日的當天,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以表達他對行簡的想念。詩歌第一句表明詩人為外出準備了菊花美酒,“澆將騎馬思悠悠”卻畫風突變,寫作者不僅沒有與親友登高遠眺,飲酒作樂,反而獨自騎馬繞村緩行。“繞村”體現了他當時那種郁悶、彷徨的神態(tài)。“下邽”兩句,點明自己郁悶的原因,寫無處登高遠望,思念無處抒發(fā),表現兄弟二人的感情之深。與另一首“起登西原望,懷抱同一豁”[9](P325)(《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諸兄弟作》)的正面描寫登離望遠,思親念友不同,這首詩側面寫出重陽“登高”的習俗。②賞菊重陽前后正是菊花開放的季節(jié),大街小巷、滿地黃花、千姿百態(tài),吸引人們紛紛駐足,所以,賞菊也成為重陽節(jié)這天的普遍習俗。唐代時期,賞菊十分流行,文人雅士對菊花的稱贊也可以說是不勝枚舉。樂天有關雙九節(jié)的詩普遍涉及菊花這一意象,如《重陽席上賦白菊》一詩。這首詩新穎而巧妙,表面歌詠白菊,實則表現出詩人豁達開明,積極向上的樂觀態(tài)度?!皾M園花菊郁金黃”[9](P1904)一句從菊花的顏色入手,為下句的“孤從色似霜”[9](P1904)做了襯托,整個花園都是金黃色的菊花,只有一朵白色的獨立其中。詩人以黃襯白,引人注目。最后以花喻人,當時五十九歲的樂天已經頭發(fā)變白,雖然這樣的自己在全場都是黑發(fā)的少年們中顯得有點突兀,但是這并不影響他的雅致,也就顯得此詩頗有一番滋味。詩篇雖是借花抒情,但是也充分表現出賞菊之樂。菊花酒、重陽糕除了登高、賞菊之外,在這天宴會中飲菊花酒,食重陽糕也較為常見。如《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諸兄弟作》此詩描寫了作者在重陽節(jié)這天與兄弟相聚時的一系列活動。在兄弟的呼喚下詩人與他們相聚西原,觀賞菊花、品嘗糕點、登高遠望、抒懷暢飲,雖然感嘆人生的短暫,但更多的表現的是他豁達開闊的胸懷。無論是登高,還是賞菊、飲菊花酒,或是食重陽糕,都在簡短的話語中展現出來。這首詩也較為全面的表現了重陽習俗。重陽節(jié)這天許多人喜歡吃重陽糕是有一定的原因?!吨袊袼资贰方忉尀椋阂颉案狻迸c“高”同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髙”之說,所以重陽節(jié)登高之時吃糕,象征步步登高,獨具深意。[12](242)除了上述三方面的節(jié)日民俗,白居易在其它節(jié)日詩中展現的民俗文化也值得我們深究。(四)宗教信仰民俗信仰民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影響力。隋唐時期,隨著對外關系的改變,其它宗教的流入,信仰也日益呈現多樣化。1.道教道教是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宗教,在唐時曾一度凌駕于儒、佛之上,被尊為三家之首?!疤聘咦谧纷鹄献訛椤闲实邸?,把《老子》、《莊子》號為真經,作為明經科科舉考試的內容?!盵16](P460)所以,當時許多文人志士都或多或少的信奉道教。白居易有關道教的詩中,也反映了一些道教習俗。①求仙習俗不像佛教和其他宗教,他們不認為生活是痛苦的,相反,認為世間是美好的。道教認為生老病死雖然是宇宙自然不可抗拒的規(guī)律,但是可以尋求方法,達到延年益壽。如樂天的《夢仙》這首詩講述了一個人追求永生的故事。這個人夢見自己騎著仙鶴破云而上,忽然到了一處宮殿見到天帝,天帝告訴他,要勤加修煉,不能放棄,將來就可以在仙境再次相見。這個人夢醒后為求仙而“恩愛舍骨肉,飲食斷膻腥。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9](P10),雖然勤奮的修行,但最百年之后終沒能逃脫死亡的命運。作者在最后一句點出寫作的目的,借此勸解世人,莫要癡迷求仙。②煉丹、食丹習俗許多修道之士為了長生不老,大量煉制服用外丹。在道教看來,通過丹藥可以強身健體,增長壽命。白居易曾一度沉迷道教,為了能夠得道成仙而服食丹藥,正如在《尋王道士藥堂因有題贈》中所述首聯(lián)運用疊詞“行行覓路”,“步步尋花”突顯了王道士居住地的深遠,也可以看出詩人態(tài)度的虔誠,不借助外人,親自尋訪王道士。頸聯(lián)“常悲東郭千家冢”寫出自己對死亡的敬畏,“欲乞西山五色丸”[9](P1013)直接點明此行意圖。這首詩通過寫詩人尋王道士的過程,透露他對成仙的追求,不惜借“五色丸”來解決生命短暫的問題。尾聯(lián)則是寫自己的擔憂,害怕長生這種事是上天注定的,自己并未在其中。側面寫出他對長生不老的癡迷。2.佛教佛教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起源于古印度。自傳入我國起,佛教就在眾多宗教中脫穎而出,并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就連在現在社會信奉佛教的人數目也不容小覷。樂天信仰道教,也信奉佛教,在與佛教中人交往過程中,深受其習俗的感染。在《招韜光禪師》中描述到:白屋炊香飯,葷膻不入家。濾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青芥除黃葉,紅姜帶紫芽。命師相伴食,齋罷一甌茶。[9](P3847)這首詩細致描寫了詩人準備的這頓齋飯,“葷膻不入家”一句與“葛粉”、“藤花”、“青芥”、“紅姜”、“紫芽”相互呼應,不見一點葷腥。它們看起來是常見無奇的東西,實則包含詩人的真情實意,表現詩人對韜光禪師的尊重和真摯情誼,以及自我內心的平淡心境。佛教在禮佛期間會持齋,所以齋戒時一定吃素,白居易在詩中充分體現了遵循僧人食素的習俗?!褒S罷一甌茶”,即飯后品飲清茗,茶道蘊含了佛家妙境,佛教中人常在品茗之間感悟世間的真諦。其實,作為一位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除了反應上述四種民俗之外,還涉及其他方面的民俗,如人生禮儀民俗方面:《議婚》中“聘則為妻奔為妾”,“無媒不成婚”[9](P80)的婚姻儀俗;《草茫茫》中諷刺唐代社會興起的厚葬習俗;《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的嬰兒“滿月乞名”習俗等。民間藝術方面:白居易多次以《楊柳枝》為題的音樂民俗;《胡旋女》中所提及的胡旋舞;《西涼伎》中的獅子舞等。民間娛樂游戲方面:《和萬州楊使君四絕句·競渡》提到的賽龍舟;《會昌元年春五絕句·贈舉之仆射今春與仆射三為寒食之會》的斗雞;《病中多雨逢寒食》的打秋千等。所以,白居易的詩可以說是較為全面的反映了唐代的民俗。三、白居易詩歌廣泛反映民俗生活的原因與同時期其他詩人相比,白居易詩歌能夠廣泛反映民俗生活狀況存在著一定原因,筆者將從以下三點進行簡要分析。(一)輾轉流離的為官生活“個人與群體的聯(lián)系表現為個人是一種文化存在。任何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民俗文化的氛圍中”。[17](286)要深入研究唐代的民俗文化特征,就不能忽視對白居易詩歌的研究。白居易的詩歌可以明顯地分為兩個時期。前一時期他積極進取,詩歌多諷刺達官貴人的奢侈生活,關心勞動人民的苦難,同情婦女的悲慘命運。如《觀刈麥》《宿紫閣山北村》《傷唐衢》等等。元和十年(815)六月,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后時期他的思想發(fā)生轉變,消極避世的思想使他的詩歌不如以往的鋒芒畢露,多寫自己身邊的瑣事,抒發(fā)感受,以及對佛道思想的流露。坎坷的為官生涯使他更深入廣泛地接觸現實社會,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獨特的養(yǎng)料。(二)獨特的創(chuàng)作理念“詩言志”是為人們所熟悉的一個詩歌理念。“‘詩言志’應當是指詩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現,是人的心靈世界的呈現”。[18](8)白居易出長于仕宦之家,受到良好的教育,儒家思想對他后來生活寫作都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在創(chuàng)作中他注重內容的現實性,反對脫離內容追求外在形式。始終堅持“為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創(chuàng)作追求以及“文章合為詩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創(chuàng)作主張。趙睿才認為“在這一點上,較之他的前輩杜甫,無疑是前進了一步。”[19](450)白居易堅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場上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通過詩歌充分表達對廣大人民的深切同情。無論是嚴峻的稅收制度,還是達官貴人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白居易都對他們作了無情的批判?!缎聵犯泛汀肚刂幸鳌分械脑姼锜o疑是最好見證?!逗B分S諫唐憲宗不要癡迷求仙之術;《新豐折臂翁》斥責“五月萬里云南行”的不義戰(zhàn)爭;《歌舞》揭示執(zhí)法官僚們建造豪宅,貪圖享樂的腐敗生活習慣,《買花》表現京都官場貴族們奢侈買牡丹,“家家習為俗”的現實……(三)以俗為美的審美風格對現實的關注,敏銳地發(fā)現民俗,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開辟了新的境界。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民俗,白居易將自己所觀察和體驗的日常生活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展現具體的民風民情,使他的詩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為自己贏得廣泛的讀者群。在唐代,長安和洛陽是發(fā)展相對成熟的兩個都市。白居易在對長安進行記錄時,早市、游藝、酒、茶、服飾、節(jié)令等風俗都有涉及。洛陽這個地方帶給樂天一種獨特的情感。他寫過許多有關這個地方的山川、園林建筑、道觀寺廟等風物。樂天詩歌在中唐廣為流傳的緣由與他描寫日常生活,以俗為美的審美風格密不可分。結語白居易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從個體視角出發(fā),對中唐時期的民風民俗進行了記錄。在對中唐豐富多彩的民俗做真實地記錄的同時,詩人也將自己的個人情感融入到民俗之中,真實的展現詩人所生存的社會狀態(tài):千姿百態(tài)的物質生產民俗、五彩斑斕的物質生活民俗、豐富多彩的歲時節(jié)日民俗、迥然不同的宗教信仰民俗。白居易詩歌中體現的風土民俗內容全面,范圍較廣,他以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以俗為美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自己輾轉流離的為官生活中了譜寫出大量的生活“樂章”,有效地反映當時特有的民風民貌。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更是一位對民俗有自己獨特見解的詩人,他的詩歌中蘊藏著中唐時期的一部風俗史,明代學人何良俊也曾說過:“白太傅之詩,亦可稱詩史”。[20](203)白居易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批批文學愛好者,值得我們后人認真拜讀。參考文獻[1]鄧新躍、黃去非.《白居易生平考辨三題》[J].云夢學刊,2001.[2]左安源,左宏閣.從生平看儒家思想影響下的白居易[J].鄂州大學學報,2013.[3]李名方.論白居易的詩歌理論和詩歌創(chuàng)作[J].畢節(jié)師專學報,1998.[4]周彪.試論白居易詩歌理論及創(chuàng)作的矛盾變化[J].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5]贠娟.白居易民俗詩的價值及文化意蘊[J].文教資料,2016.[6]李娜.論白居易茶詩的文化意蘊[J].赤峰學院學報,2016.[7]丹納.藝術哲學[M].安徽文藝出版社,1991.[8]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9]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舊唐書》卷45,《輿服》,中華書局,1975.[11]仇兆鰲.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5.[12]鐘敬文.中國民俗史(隋唐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高丙中.中國節(jié)日框架的構建與重構[M].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14]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15]夏劍欽、王巽齋點校:《太平御覽》第一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16]秦永洲.中國社會風俗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17]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7.[18]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9]趙睿才.唐詩與民俗關系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0]陳友琴.白居易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2.附錄白居易生產民俗詩統(tǒng)計表題目 寫作年代 主要內容 民俗事象 備注《觀刈麥》 約作于元和二年(807) 描寫農民耕作的辛苦,表達作者的同情心和愧疚感。 收麥 諷喻詩11《朱陳村》 元和三年(808) 通描寫的過對朱陳村生活狀況的描寫,引起對自己往昔的經歷的感慨表達自己的羨慕之情 桑樹,大麻,織布,砍柴 諷刺詩511《代賣薪女贈諸妓》 長慶三年(823) 寫賣薪女與妓女生活的鮮明對比,隱喻作者對良家女子的同情與不平之情。 賣薪 1378《觀稼》 約作于元和七年(812) 通過對農村生活的深入了解,表達對農民的同情及不勞而食的自愧。 農耕 329《買花》 不詳 借當時長安富人玩賞牡丹花的奢侈風氣,揭示因貧富差距而產生的不同感情。 種花 96《賣炭翁》 不詳 通過一個賣炭老人的遭遇,揭示了“宮市”對人民的掠奪行為。 賣炭 227《繚綾》 不詳 通過越溪寒女與昭陽舞人生活方式的對比,敘述下層勞動者的辛勤與痛苦。 羅綃 羅綃(消):一種生絲制成的薄綢225《杜陵叟》 不詳 作品反映農民受災仍被迫交租的痛苦,控訴心狠手辣只想個人升官的官吏。 種田 223《紅線毯》 不詳 詩中細致續(xù)寫紅線毯的制造過程和特色,揭露最高統(tǒng)治者貪圖享樂而浪費人力物力的奢靡行為。 繰絲 221白居易生活民俗詩統(tǒng)計表題目 寫作年代 主要內容 民俗事象 備注衣 《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大和五年(831) 表現對貧苦百姓的關心,和博大胸襟。 綾、綿 鶴氅(廠):用鳥的羽毛結成的外衣《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書懷見贈》 長慶元年(821) 表現詩人超然灑脫的胸懷 緋袍 “五品足為婚嫁主,緋袍著了好歸田”2150《謝裴常侍賜鶻銜瑞草緋袍魚袋》 “魚綴白金隨步躍,鶻銜紅綬繞腰飛” 緋袍 不同官職服飾的色彩、花綾不同唐代四、五、品官服為緋色(大紅色)“榮傳錦帳花聯(lián)萼,彩動綾袍雁趁行”1637《初著緋戲贈元九》 長慶元年(821) “那知垂白日,始是著緋年!”《聞行簡恩賜章服喜成長句寄之》 寶力元年(825) 對自己仕途的感慨及為行簡的欣喜。 綾袍《元九以綠絲布、白輕容見寄,制成衣服,以詩報知》 元和十三年(818) 描寫了衣服的制作過程,表現了落魄中的白居易收到衣服時的感動 唐代綠衫白褲的便裝習俗 “綠絲文布素輕容,珍重京華手自封”1062《春池上戲贈李朗中》 大和八年(834) 通過春天與好友染羅群的互動,表現出兩人情誼之深。 羅群《初冬早起寄夢得》 大和七年(833) 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白布裘、烏紗帽 2140《感舊紗帽》 長慶二年(822) 通過烏紗帽來懷念友人李侍郎,以及對物是人非的哀嘆 烏紗帽 421食 《橋亭卯飲》 大和四年(830) 表現詩人超然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 吳中一代用荷葉包魚的食俗 “就荷葉上包魚鲊,當石渠中浸酒瓶”1951《晨興》 大和四年(830) 詩歌寫晨起的所見所聞所感,表現了生活的閑適之意。 食粥 “何以解宿齋,一杯云母粥”1506《齋居》 大和五年(831) 表現詩人超然的人生態(tài)度。 食粥 “黃耆數匙粥,赤箭一甌湯”《寄胡餅與楊萬州》 元和十四年(819) 白寄胡餅給楊以慰思鄉(xiāng)之情 食胡餅(胡俗飲食) 1164《晚起》 大和四年(830) 表現詩人閑適的生活情趣。 酥(胡俗飲食) “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1965《食筍》 元和十一年(816) 寫出對竹筍的喜愛,借食筍來表現及時行樂 食筍 江蘇是竹鄉(xiāng)381《殘酌晚餐》 開成元年(836) 寫吃晚餐的愜意、閑適 食魚 2243《烹葵》 元和十二年(817) 通過烹飪秋葵這一舉動,抒發(fā)夕盛今衰之感 烹飪秋葵 390-391《房家夜宴》 蓮子、葡萄《病假中龐少尹攜魚酒相過》 大和二年(828) 寫了龐少尹尹自由,閑適的生活態(tài)度 魚、酒 1814《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會昌六年(846) 借節(jié)日表現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蔬、餅 七律2579茶 《睡后茶興憶楊同州》 大和三年(835) 借飲茶表現對好友的思念 飲茶習俗 2071《蕭員外寄新蜀茶》 元和五年(810) 通過煮茶飲茶表達對蕭員外的感激思念 蜀茶 844《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元和十二年(817) 表現兩人的深厚情誼 蜀茶 1044《山泉煎茶有懷》 長慶二年(822) 通過煮茶表現出淡然心態(tài) 煎茶 1321酒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元和八年(813) 詩人表面上寫沉醉的歡樂,實則是矛盾的痛苦宣泄。 飲酒 303《南亭對酒送春》 長慶四年(824) 對春的惋惜和自己對自身遭遇的感慨 飲酒 獨持一杯酒,南亭送殘春《輕肥》 不詳 無情的揭露了宦官的驕奢淫逸。 酒 92《杭州春望》 長慶三年(823) 對杭州春日的景色做了全面的描寫 沽酒,梨花春(酒名) 1364《早秋晚望兼呈韋侍御》 元和十三年(818) 寫詩人被貶所見,表現自己的摧頹之態(tài) 潯陽酒 569《花下對酒》 元和十五年 寫自己被貶,年老體衰的無奈和自我調節(jié)的豁達閑適心態(tài)。 酒《和薛秀才尋梅花同飲見贈》 長慶二年(822) 寫詩人與賓客宴飲尋梅,表現詩人的豁達心態(tài)。 飲冷杯 1348《宴周皓大夫光福宅》 約作于元和三年(808) 這首詩展現出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他們既有佳肴美酒滿足口腹之欲,有歌舞絲竹相伴,也把享受自然之美作為自己的樂事。 桂酒 819《問劉十九》 約作于元和十二年(817) 在把酒共飲中所透出的對于友情的渴望 新醅酒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 開成三年(838) 表面上是寫朋友聚會時的k快樂,沽酒時的豪爽,閑飲時的歡樂,骨子里卻飽含著凄涼沉痛的感情。 菊花酒 “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360《詠懷》 元和十二年(817) 寫詩人被貶后的無奈,惆悵。 “妻兒不問唯耽酒,冠帶皆慵只抱琴”1024《自題酒庫》 開成三年(838) 通過對酒庫的描寫,寫出詩人對酒的癡迷,表現生活的閑適,苦悶。 酒庫 “此翁何處富,酒庫不曾空?!?342住 《夜招晦叔》 大和六年(832) 表現詩人與友人的深厚情誼 住氈帳 “碧氈帳上正飄雪,紅火爐前初炷燈”(1864)《北亭》 元和十一年(816) 寫登北亭所見,及歸家后的閑放姿態(tài) 亭子 閑適詩《家園三絕(滄》浪下水) 開成元年(836) 對比的手法寫出對小池的喜歡 池塘 2246《群春題諸家園林》 開成元年(836) 寫了作者春日游園的放答心境。 園林 2245《小宅》 大和九年(835) 通過對小宅景物的描寫,表現詩人的淡然心態(tài),隨遇而安的心里。 小宅 2222《兇宅》 約作于元和元年(806) 以宅喻國,寫國家興衰在人事不在宅子 宅子 諷喻詩《傷宅》 不詳 作者通過對宅子的描寫,以此告誡權貴,不能過度奢靡而陷于自敗。 宅子 85《自喜》 長慶二年(826) 寫詩人乘舟回洛陽的欣喜之情 舟 1687《襄陽舟夜》 元和十年(815) 抒發(fā)孤寂心情 舟 817《江州雪》 元和十年(815) 江州初雪作者騎馬出行所見美景 騎馬 日西騎馬出,忽有京都意。359《朱藤杖紫驄吟》 長慶二年(822) 江州去日朱藤杖,忠州歸日紫驄馬 騎馬 419《喜友至留宿》 元和七年(812) 對朋友到來的欣喜 車馬 感傷詩《利仁北街作》 大和九年(835) 寫作者騎馬駐足利仁街的所見所聞 立馬,歌聲 律詩2209《官牛》 不詳 作者對官場中的陋習進行諷刺,希望宰相能恪盡職守,為民造福。 官牛,馬 247《送宗寶上人游江南》 大和八年(834) 寫對宗寶上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渡頭、船師 3202《天津橋》 大和五年(831) 通過對天津橋附近景物的描寫,寫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橋 1972《藍橋驛見元九詩》 表現與元九的深厚情誼 驛站 931白居易節(jié)日民俗詩統(tǒng)計表題目 寫作年代 主要內容 民俗事象 備注寒食節(jié) 《寒食夜(無月無燈寒食夜)》 元和五年(810) 寫寒食節(jié)自己的孤寂心境及對自己年老的哀嘆 禁火 “無月無燈寒食夜,夜深獨立暗花前”803《寒食野望吟》 約作于長慶三年(823)之前 描寫了寒食節(jié)時的所見,即凄清悲慘的掃墓之境。 掃墓 684《病中多雨逢寒食》 寶歷二年(826) 感慨時光的飛逝。 打秋千 “薄暮何人吹觱簟,新晴幾處縛秋千”1661《何處春深好》 大和三年(829) 打秋千《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贈馮李二少尹》 大和六年(832) 通過對宴飲出游的描寫,流露出及時行樂之感慨。 食餳“米價賤如土,酒味濃于餳”1516《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大和六年(832) 寫作者在寒食這天的所作所為,表達對時光飛逝的感慨。 蹴鞠,進火“蹴球塵不起,潑火雨新晴”1855《和楊師皋傷小姬英英》 大和六年(832) 掃墓 “墳上少啼留取淚,明年寒食更沾衣”1865《玩半開花贈皇甫郎中》 大和八年(834) 借花寄托自己與好友的感情之深。 賞花。宴飲《酬鄭二司錄與李六郎中寒食日相遇同宴見贈二人并是同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低碳建筑合同
- 2025版建筑勞務派遣企業(yè)勞動關系協(xié)調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房產交易居間服務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綜合體消防安全評估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車庫停車場車位使用權轉讓協(xié)議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設項目規(guī)劃設計合同2篇
- 2025版凈化車間工程噪聲控制與治理合同3篇
- 生態(tài)畜禽水產養(yǎng)殖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機場改造環(huán)境影響評估與社會影響分析
- 港口改造項目社會效益分析
- 新入職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課件
- 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文學瑰寶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靜脈導管維護
- 2023年外交學院招聘筆試備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 年度先進員工選票標準格式
- MA5680T開局配置
- (完整word版)澳大利亞簽證54表(家庭構成)
- 螺桿式風冷冷水(熱泵)機組電路圖
- CFG樁施工記錄表范本
- 《錄音技術與藝術》課程教學大綱(新版)(共11頁)
- 二、菲涅耳公式表示反射波、折射波與入射波的振幅和位相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