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 修改只有一個地球_第1頁
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 修改只有一個地球_第2頁
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 修改只有一個地球_第3頁
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 修改只有一個地球_第4頁
小學語文人教六年級上冊 修改只有一個地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自學要求:(1)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地球可愛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2)自己靜下心來研讀,在感受最深的句子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3)小組合作交流從哪里可以看出地球太“可愛”了?你想對地球母親說些什么呢?用“贊美熱愛”的語氣朗讀

據(jù)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個半徑約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這么大,不會再長大。從哪里可以看出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加速了地球上礦產(chǎn)資源的枯竭。

隨意毀壞森林資源,影響了再生資源的再生。

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

思考:

什么是生態(tài)災難?結合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說說你平時看到哪些行為造成了生態(tài)災難?洪水泛濫泥石流沙塵暴海嘯龍卷風土地沙漠化土地干旱寸草不生

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亮起紅燈23%的耕地面積嚴重退化。50%的江河水流量減少或被嚴重污染。25%的哺乳動物、12%的鳥類頻臨滅亡。?人類所患疾病與環(huán)境惡化有關。1/3土地面臨沙漠化。80個國家嚴重缺水。10億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脅。!?。】纯吹厍蛎刻煸诎l(fā)生著什么變化?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5億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氣,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500噸氟利昂排入大氣層,嚴重破壞著保護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們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飲用不潔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55000公頃的土地變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55000公頃的森林被大火或砍伐毀于一旦。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800億噸水在悄然流失。

有感情地朗讀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產(chǎn)資源來說,它不是誰的恩賜,而是經(jīng)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zhì)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chǎn)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chǎn)資源的枯竭。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tài)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有人會說,宇宙空間不是大得很嗎,那里有數(shù)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討論:

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nèi),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無法移居的原因:※別的星球可能沒有液態(tài)水

※別的星球可能沒有適宜生物生存的大氣

※別的星球可能沒有適宜的溫度

※別的星球可能沒有安全的運行環(huán)境※以目前一般飛機的飛行速度來估計,40萬億千米大約需要600萬年時間才能達到。※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種種設想,即使能夠?qū)崿F(xiàn),也是遙遠的事情,況且沒有多少人能去居住。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可愛破碎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

我是一名小學生,我向地球媽媽宣誓,我決心加入環(huán)保行列,珍愛地球、善待地球,從小做起,從我做起,爭創(chuàng)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宣誓人:我們鄭重宣誓!保護地球的宣傳語作業(yè)設計:我想對地球媽媽你說:我想對人類你說:我想對自己說:1.在過去,藝術品的接受并不屬于美學的研究范圍,而當接受美學誕生以后,關于藝術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為藝術美學中的一門顯學。2.接受美學認為,藝術品在藝術家手中產(chǎn)生出來,這只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讀者、觀眾、聽眾對藝術品的接受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繼續(xù)。3.通過讀者、觀眾和聽眾的接受,藝術作品的價值才從一種可能的存在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接受也屬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4.“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結構,由于接受者對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動的。所以這種結構會影響接受者對文本的理解。5.追求一種具體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則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選擇“活得正確”而放棄“活得豐富”。6.不論是正確性標準的形成,還是正確性標準的修正,都離不開生活實踐的豐富性,二者密切相關。7.生活中個體的人,追求“活得豐富”并不意味著對“活得正確”的放棄,仍應體現(xiàn)出對既有規(guī)則的尊重。8.成熟社會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選擇生活,“活得豐富”與“活得正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結果。9.中國人對自然的態(tài)度是親和、“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