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金版教程高考一輪生物復習創(chuàng)新版全冊1130含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1.gif)
![2019屆金版教程高考一輪生物復習創(chuàng)新版全冊1130含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2.gif)
![2019屆金版教程高考一輪生物復習創(chuàng)新版全冊1130含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3.gif)
![2019屆金版教程高考一輪生物復習創(chuàng)新版全冊1130含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4.gif)
![2019屆金版教程高考一輪生物復習創(chuàng)新版全冊1130含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cf3dcdccba0d4f4c134b99fcb354ebe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一單元走近細胞及細胞的分子組成第1講走近細胞[考綱明細]1.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異同(H)2.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I)3.實驗: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考點1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知正梳或.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一病毒一"無細胞結構.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
才能生活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I①I一I②I-I器官I一I③I-⑦.—⑥<—⑤<—④(1)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田細胞。(2)序號⑤所代表的含義:群落j(3)最大的生命系統(tǒng):[⑦]生物圈。(4)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單細胞生物.病毒知識整合①病毒只有在活細胞中才能表現(xiàn)出生命活動,所以病毒的出現(xiàn)在細胞之后。②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病毒時,應先用含有放射性的普通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寄主細胞,再用寄主細胞培養(yǎng)病毒。[思維診斷].深挖教材(1)病毒能用普通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嗎?提示不能,所有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離開細胞不能表現(xiàn)出生命活動。(2)植物、動物和單細胞生物的生命系統(tǒng)層次有何不同?提示動物一般包含所有生命系統(tǒng)層次,植物沒有系統(tǒng)這一層次,而單細胞生物沒有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等層次。(3)分子、原子和病毒是否存在生命系統(tǒng),請說明理由?提示分子、原子和病毒不存在生命系統(tǒng),因為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判斷正誤“HIV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乙肝病毒依賴人體肝細胞生活”都能支持“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觀點(X)(2)菠菜的最基本和最大的層次分別是細胞和生物圈(X)(3)原子、分子都是一個系統(tǒng),但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不是生命系統(tǒng)(,)一個酵母菌與一個西瓜所屬的生命系統(tǒng)層次相同(X)(5)池塘中的水、陽光等也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部分(,)題組訓練?題組一考查病毒的結構和生活方式.(2018河南濮陽模擬)2016年春季,在我國南方發(fā)現(xiàn)了幾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患者。寨卡病毒(RNA病毒)是一種蟲媒病毒,有報道稱寨卡病毒可能會造成神經(jīng)和自身免疫系統(tǒng)并發(fā)癥。下列有關寨卡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A.寨卡病毒能夠獨立生存和繁殖B.寨卡病毒的結構與肺炎雙球菌類似C.寨卡病毒可能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D.寨卡病毒侵染大腦時將自身成分全部注入神經(jīng)細胞內答案C解析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繁殖,A錯誤;病毒為非細胞結構的生物,肺炎雙球菌是細菌,為原核生物,B錯誤;據(jù)題干“寨卡病毒可能會造成神經(jīng)和自身免疫系統(tǒng)并發(fā)癥”可知,寨卡病毒可能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C正確;寨卡病毒(RNA病毒)由蛋白質和RNA組成,其侵染大腦時只將RNA和某些酶注入神經(jīng)細胞內,蛋白質外殼不注入,D錯誤。.研究表明: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體(SARS病毒)是一種冠狀病毒,結構如圖所不。下列有關該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S蛋白質MS蛋白質M蛋白質HE蛋白質N蛋白質SARS病毒體內僅有A、T、C、G四種堿基SARS病毒屬于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SARS病毒能在培養(yǎng)基上生長增殖SARS病毒具有生命特征答案D解析病毒是非細胞生物,一般由核酸與蛋白質組成,只能以特定的宿主細胞為寄生對象,并在宿主細胞內進行復制式增殖。由圖可知,SARS病毒的遺傳物質為RNA,僅有A、U、C、G四種堿基,而不含有T,A錯誤;SARS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能在培養(yǎng)基上生長增殖,但具有增殖等生命特征,B、C錯誤,D正確。題組二生命活動與細胞的關系.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其理由是()①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②病毒雖然是生物,但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③單細胞生物依靠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④多細胞生物也必須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復雜的生命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一切生命活動都必須依賴于活細胞,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如病毒,B正確。.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的描述,錯誤的是()A.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H7N9流感的病原體均無細胞結構,其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B.綠藻、變形蟲、酵母菌、草履蟲等單細胞生物,只靠一個細胞就可以完成攝食、運動、分裂、應激性等多種生命活動C.縮手反射的完成需要多種細胞的密切合作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在細胞內或細胞參與下完成答案A解析非典型性肺炎和H7N9流感的病原體都是病毒,病毒只有在寄主細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動,A錯誤;單細胞生物的一個細胞就相當于個體層次,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B正確;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如反射活動,要在多種細胞的參與下才能完成,體現(xiàn)了多細胞生物的細胞間的協(xié)作關系,C正確;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或細胞參與下完成的,D正確。題組三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及相互關系.下列關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的敘述正確的是()A.山羊和楊樹具有相同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B.豐富度是群落層次上對物種的描述C.病毒在活細胞中能夠生存,屬于個體層次D.不存在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的生物答案B解析植物的各個器官相對獨立,不能形成完整的系統(tǒng),沒有系統(tǒng)這個層次,A錯誤;豐富度指群落中物種數(shù)目的多少,物種豐富度的研究屬于群落結構層次的研究,B正確;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C錯誤;單細胞生物既可以看作細胞層次又可以看作個體層次,D錯誤。.若下圖代表與生命系統(tǒng)相關概念的范圍,其中正確的是()a1)CA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B個體種群群落C生態(tài)系統(tǒng)群落種群D1k1組織系統(tǒng)器官答案C解析生物大分子構成細胞,由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tǒng),系統(tǒng)構成個體,個體構成種群,種群構成群落,群落構成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是細胞,C正確??键c2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知識梳理?.細胞的多樣性(1)比較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比較項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南包典例圖解植睛體孤核細跑朦大小較小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有.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較大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植物細胞有.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動物細胞無;真菌細胞有.主要成分為多糖細胞質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有核糖體和其他細胞器細胞核擬核,無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DNA存DNA存
在形式擬核中:大型環(huán)狀、裸露質粒中:小型環(huán)狀、裸露細胞核中:和蛋H質形成染色體細咆質中:在線粒體、葉綠體中裸露存在增殖方.式二分裂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可遺傳變
異方式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基因表達邊轉泉邊翻譯轉聚、翻譯有時空差異共有結構
或物質細胞膜、核糖體、D\A、RNA[特別提醒]藍藻細胞中無葉綠體,但它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細胞中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2)常見真、原核生物舉例(將序號填入所屬集合中)①藍藻②綠藻③發(fā)菜④紫菜⑤硝化細菌⑥酵母菌⑦大腸桿菌⑧鏈球菌⑨變形蟲⑩毛霉原核生物:①③⑸⑦⑧真核生物:②④⑥⑨⑩.細胞的統(tǒng)一性(1)細胞學說的建立①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連線)
時間1)1665年2)19時間1)1665年2)19世紀30年代科學家*魏爾肖h虎克3)1858年已施萊登和施町成就I.創(chuàng)立了細胞學說II.發(fā)現(xiàn)并命名細胞III.提出了細胞通過分裂
產生新細胞的觀點答案1)—b—H2)—c—I3)—a—田②基本內容: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窗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③意義: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揭示了生物之間存在一定的親緣關系。(2)細胞統(tǒng)一性的“五個”表現(xiàn)①組成: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種類基本相同。②結構: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細胞器)。③能量:一般都以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④增殖:都以細胞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⑤遺傳: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共用一套遺傳密碼。[思維診斷].深挖教材(1)細胞多樣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直接原因是構成細胞的蛋白質分子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生物間DNA分子具有多樣性以及同一生物不同細胞間基因的選擇性表達。(2)單細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嗎?試舉例說明。提示不一定,如單細胞動物(如草履蟲)、單細胞植物(如綠藻)、單細胞真菌(如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3)細胞學說中的“一切動植物”能改為“一切生物”嗎?提示不能,因為一切生物包括病毒,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判斷正誤(1)鏈球菌的抗原由核糖體合成并經(jīng)高爾基體運輸至細胞膜(x)(2)病毒是一類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X)(3)細胞學說從一個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4)乳酸菌與動植物相比,細胞內沒有核糖體(X)(5)大腸桿菌無線粒體,有核糖體(,)題組訓練?題組一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結構辨析細胞可分為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兩大類,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比較的描述錯誤的是()A.兩類細胞中8種核甘酸都含有C、H、O、N、PB.兩類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都是核糖體C.遺傳物質載體都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原核細胞都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答案C解析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都含有DNA和RNA,共有8種核甘酸,都含有C、H、O、N、P,A正確;蛋白質的合成場所都是核糖體,B正確;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是裸露的環(huán)狀DNA分子,C錯誤;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區(qū)別是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D正確。兩種細胞分別擁有下列特征:特征細胞I細胞n細胞壁有有核糖體有有細胞核無有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有無細胞呼吸有有從表中給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I是原核細胞,可能是硝化細菌B.細胞II是真核細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細胞C.兩種細胞的細胞壁具有相同的組成成分D.細胞I中一定含有葉綠體和核糖體答案B解析表格中細胞I無細胞核,細胞II有細胞核,因此細胞I是原核細胞,細胞II為真核細胞。細胞I能進行光合作用,但無葉綠體,不可能是硝化細菌,因為硝化細菌進行的是化能合成作用,A錯誤;植物根尖細胞有細胞壁,但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正確;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細胞壁的成分不同,C錯誤;細胞I中含有核糖體,不含葉綠體,D錯誤。題組二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判斷關于下列a、b、c、d四種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藍藻h.水綿「.酵母菌a.a,藍藻h.水綿a和d不具有核膜包被細胞核a和b都能進行光合作用a、b、c、d都能獨立繁殖和代謝a、b、c、d都可發(fā)生基因突變答案C解析圖中a為原核生物,b、c為真核生物,d為病毒,病毒不能進行獨立的繁殖和代謝,C錯誤。下列有關水稻和藍藻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稻細胞有細胞壁,而藍藻細胞沒有B.水稻細胞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而藍藻細胞沒有C.水稻和藍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這與它們含有葉綠體有關D.水稻和藍藻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都是核糖體,這與它們的細胞含有核仁有關答案B解析水稻細胞和藍藻細胞都有細胞壁,但組成成分不同,A錯誤;水稻細胞屬于真核細胞,藍藻細胞屬于原核細胞,它們最大的區(qū)別是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B正確;水稻和藍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前者與其含有葉綠體有關,后者是原核細胞,不含葉綠體,C錯誤;水稻和藍藻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都是核糖體,前者與其細胞中含有核仁有關,后者是原核細胞,不含核仁,D錯誤。技法提升判斷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方法(1)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有則是真核生物,無則是原核生物。(2)細胞器種類:只有核糖體的為原核生物,細胞器種類多的則是真核生物。(3)易混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判斷方法
常見的原核生物易與之混甫的真核生物界定1菌”字常見的原核生物易與之混甫的真核生物界定1菌”字“菌”字前面帶有“桿”字「球”字「螺旋”或“弧”字者應為“細菌,,類酵母菌.霉菌(如青霉菌、根霉、曲霉等)界定藍藻類:藪藻、藍球藻.綠藻(如衣藻、水綿)、“藻”字念珠藻、發(fā)菜等褐藻.紅藻等常見生物舉例常見生物舉例題組三細胞結構與功能的統(tǒng)一性下列關于細胞共性的描述,正確的是()A.都能合成有氧呼吸酶B.都能合成核酸和激素C.轉錄和翻譯的場所都相同D.蛋白質合成場所都相同答案D解析有些生物不能進行有氧呼吸,如乳酸菌,故不能合成有氧呼吸酶,A錯誤;細胞都能合成核酸,但并不是所有細胞都能合成激素,B錯誤;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在擬核和質粒內轉錄,真核生物在細胞核內轉錄,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可進行轉錄,C錯誤;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場所都是核糖體,D正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學說認為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細胞均通過有絲分裂產生新細胞C.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多樣性和生物體結構的多樣性D.施萊登和施旺共同提出了細胞學說答案D解析細胞學說認為一切“動植物”(而非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A錯誤;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但不一定是“有絲分裂”),B錯誤;細胞學說揭示了動植物界及細胞的統(tǒng)一性,C錯誤。
實驗1實驗1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實驗原理(1)放大倍數(shù)的計算: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等于目鏡放大倍數(shù)與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2)放大倍數(shù)的實質:放大倍數(shù)是指放大的長度或寬度、不是指面積或體積。實驗步驟(1)認識顯微鏡Up.遮卅器反反俺鏡筒粗準焦螺旋細準照螺旋——博性—壓片夾Up.遮卅器反反俺鏡筒粗準焦螺旋細準照螺旋——博性—壓片夾物鏡轂物臺(2)顯微鏡的使用①低倍鏡:取鏡-安放一對光-壓片一調焦一觀察。②高倍鏡使用的過程在低倍鏡下找到目標移動裝片,使目標位于視野中央等L轉動轉換跳,換用高倍鏡調打光圈,使視野亮度適宜;調力細準焦螺旋,巴使物像清晰[深挖教材].若所觀察視野中有“污物”,應如何判斷“污物”的位置?提示
在裝片上污物移動?在目銃上污物移動移動在裝片上污物移動?在目銃上污物移動裝片I—污物不動*轉動目鏡一1I—污物不動—*在物鎮(zhèn)上.如何區(qū)分目鏡與物鏡,其長短與放大倍數(shù)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提示目鏡無螺紋,物鏡有螺紋;物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目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移動裝片使目標物處于視野中央時應如何移動?提示物像偏向哪個方向,裝片向哪個方向移動(同向移動)。.若視野中為一行細胞,則高倍鏡下細胞數(shù)目該如何計算?若視野中充滿細胞,則高倍鏡下細胞數(shù)目該如何計算?提示視野中為一行細胞,高倍鏡下細胞數(shù)目等于低倍鏡下細胞數(shù)目除以放大倍數(shù);視野中充滿細胞時,高倍鏡下細胞數(shù)目等于低倍鏡下細胞數(shù)目除以放大倍數(shù)的平方。對走鋼練?1.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一個細胞之后,欲換用高倍顯微鏡進一步觀察,下列操作步驟中不正確的是()A.將要觀察的細胞移至視野的中央B.將小光圈調整為大光圈C.轉動轉換器,將高倍物鏡正對通光孔D.先使用粗準焦螺旋,后使用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至清晰答案D解析高倍鏡下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將物像調清晰,而不能用粗準焦螺旋,D錯誤。.觀察細胞結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低倍鏡下物像清晰,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首先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B.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神經(jīng)細胞,可以觀察到核糖體,以及突觸小體等結構C.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物鏡發(fā)現(xiàn)異物不動,移動裝片也不動,則異物在目鏡上D.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為防止產生氣泡,首先在載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蓋上蓋玻片答案C解析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可調節(jié)光圈,A錯誤;核糖體屬于亞顯微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B錯誤;異物只可能在物鏡、目鏡或裝片上,移動裝片和轉動物鏡,異物不動,則異物在目鏡上,C正確;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首先在載玻片上滴加1?2滴生理鹽水,滴加清水會使口腔上皮細胞吸水漲破,D錯誤。.小芬利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細胞,使用相同的目鏡,但在兩種不同放大倍數(shù)下,所呈現(xiàn)的視野分別為甲和乙(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甲乙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則甲比乙亮B.在甲中所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均可觀察到C.若玻片右移,則甲的物像會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若在甲中看到模糊的物像,改換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答案A解析隨著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增大,視野變暗,因此,在相同的光圈下,甲視野較乙視野亮,A正確;甲是在低倍鏡下看到的物像,若置于高倍鏡下,視野范圍變小,故在甲中觀察到的細胞在乙中不一定都能觀察到,B錯誤;由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倒立的像,因此,玻片右移,甲、乙的物像均向左移動,C錯誤;物像需要在低倍鏡下調整清晰后再移到高倍鏡下,并調整細準焦螺旋至物像清晰,D錯誤。.用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生物的細胞與組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用10倍物鏡觀察水綿玻片時,具玻片與物鏡的距離為0.5cm,若改用40倍物鏡觀察時,則玻片與物鏡的距離應調整在1.5cm左右B.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下呈現(xiàn)p字母C.觀察玻片標本時,若發(fā)現(xiàn)視野上方較暗下方較亮,應調節(jié)反光鏡D.視野中觀察到眼蟲游向右上方,則應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以便追蹤答案A解析用10倍物鏡觀察水綿玻片時,具玻片與物鏡的距離為0.5cm,若改用40倍物鏡觀察時,則玻片與物鏡的距離應小于0.5cm,A錯誤;由于顯微鏡成像是倒立的虛像,因此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下呈現(xiàn)p字母,B正確;視野上方較暗下方較亮,說明視野中的亮度不均勻,應調節(jié)反光鏡,使整個視野白亮,C正確;視野下觀察到眼蟲游向右上方,實際其游向左下方,則應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以便追蹤,D正確。技法提升使用低倍鏡與高倍鏡觀察細胞標本時的不同點物鏡與裝視野中的物像視野視野項目片的距離細胞數(shù)目大小亮度范圍低倍鏡遠多小亮大高倍鏡近少大暗小高考熱點突破(2016上海高考)下列病毒的構成組合中錯誤的是()①DNA②RNA③蛋白質④磷脂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答案B解析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為DNA或RNA,B錯誤。(2015海南高考)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菌有核糖體,無葉綠體B.藍藻無細胞核,也無核糖體C.水綿有細胞核,也有葉綠體D.酵母菌有細胞核,無葉綠體答案B解析細菌為原核生物,有核糖體,無葉綠體,A正確;藍藻為原核生物,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但有核糖體,B錯誤;水綿為藻類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細胞核,也有葉綠體,C正確;酵母菌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細胞核,但無葉綠體,D正確。(2014北京高考)藍藻與酵母菌的相同之處是()A.都有擬核B.均能進行有氧呼吸C.都有線粒體D.均能進行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無擬核,異養(yǎng)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藍藻無線粒體,藍藻和酵母菌均可進行有氧呼吸。(全國卷)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病毒是一類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B.藍藻細胞具有細胞核且DNA分子呈環(huán)狀C.人體所有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相同D.內質網(wǎng)膜和高爾基體膜都具有流動性答案D解析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A錯誤;藍藻是原核生物,沒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細胞核,具有環(huán)狀裸露的DNA,B錯誤;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人體內并不是所有細胞都有細胞周期,而且有細胞周期的細胞,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也不一定相同,C錯誤;內質網(wǎng)膜和高爾基體膜都是生物膜,在結構上都具有一定的流動性,D正確。限時規(guī)范特訓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生命系統(tǒng)層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甲乙丙丁A.圖中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是甲和乙B.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中都含有丙C.每個生命系統(tǒng)都各自具有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D.要構成一個反射弧,一定需要三個或三個以上圖甲所示結構答案B解析如題圖所示,甲為神經(jīng)元,乙為病毒,丙為tRNA,丁為染色體。乙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A錯誤;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為細胞,都能合成蛋白質,都含有tRNA,B正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還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C錯誤;膝跳反射弧中只需要兩個神經(jīng)元,D錯誤。(2018寧夏月考)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核生物細胞沒有線粒體,只進行無氧呼吸B.原核生物細胞無葉綠體,但可能進行光合作用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原核生物以DNA或RNA為遺傳物質D.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核糖體,真核生物細胞中含有核糖體答案B解析原核生物細胞雖沒有線粒體,但是少數(shù)細胞中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系統(tǒng),因此也能進行有氧呼吸,如:藍藻、硝化細菌等,A錯誤;原核細胞雖沒有葉綠體,但是藍藻具有葉綠素和藻藍素,也能進行光合作用,B正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均屬于細胞生物,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均為DNA,C錯誤;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也有核糖體,D錯誤。(2018石家莊月考)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的敘述,正確的是()A.都有線粒體B.都有核糖體C.都有染色體D.都有核膜答案B解析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A錯誤;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含有核糖體,這能體現(xiàn)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B正確;原核細胞沒有染色體,C錯誤;原核細胞沒有核膜,D錯誤。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科學家探究、開拓、繼承、修正和發(fā)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英國科學家虎克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B.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fā)現(xiàn)者和命名者C.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答案C解析建立細胞學說的是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A錯誤;細胞的發(fā)現(xiàn)者和命名者是英國科學家虎克,B錯誤;從細胞結構上說,除病毒等少TOC\o"1-5"\h\z數(shù)種類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學說只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沒揭示生物的多樣性,D錯誤。若在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為40倍時,看到視野直徑上一行細胞共m個,則當放大倍數(shù)為400倍時,看到的視野直徑上一行細胞為多少個?若這m個細胞充滿視野,當放大倍數(shù)為400倍時,數(shù)目又是多少?()m_m_mmA.i0100B.1010_m__m__m_mC.100100D.10010答案A解析(1)若視野中的細胞為單行,計算時只考慮長度,可根據(jù)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與放大倍數(shù)成反比的規(guī)律進行計算。放大倍數(shù)變成400倍時,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為m^00卜治個)。(2)若細胞充滿整個視野,可根據(jù)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與放大倍數(shù)的子方成反比的規(guī)律進行計算。放大倍數(shù)變?yōu)?00倍時,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為m嚼2=楹個)。(2018黑龍江牡丹江月考)有關如圖所示四種不同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變形蟲水綿藍藻艾滋病病毒變形蟲I0O甲乙丙A.甲、乙兩種細胞的細胞壁都可用纖維素酶完全水解B.乙為低等植物細胞,細胞中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C.丙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其突變率遠高于DNA病毒D.丁的細胞中無線粒體卻能進行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甲的細胞壁可以用纖維素酶分解,而乙是原核生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能被纖維素酶分解,A錯誤;乙是原核生物,不是低等植物,B錯誤;丙是RNA病毒,其遺傳物質是單鏈RNA,不穩(wěn)定,易發(fā)生基因突變,C正確;丁是變形蟲,是原生動物,屬于真核生物,丁細胞中含有線粒體,D錯誤。.某位同學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切片,當用低倍鏡看清楚后,轉換成高倍鏡卻看不到或看不清原來觀察到的物體。下面對可能原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被觀察的物體未處于視野的中央.切片倒置,蓋玻片位于載玻片的下方C.轉換高倍鏡時未更換目鏡鏡頭D.以上情況有兩種是有可能的答案C解析如果用低倍物鏡看清楚后,沒有將物像移至視野中央,換用高倍物鏡后可能觀察不到物像,A正確;如果將切片放反,換用高倍物鏡后焦點不能調至觀察范圍內,可能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B正確;是否換用目鏡與看不到或看不清原來觀察到的物體無關,C錯誤;據(jù)A、B分析可知,以上情況有兩種是有可能的,D正確。.雖然不同細胞在形狀、大小上千差萬別,但在結構和功能上卻具有一定的統(tǒng)一性。以下關于細胞統(tǒng)一性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化學組成:組成不同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種類完全相同結構: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C.遺傳物質:都以DNA或RNA作為遺傳物質,且遺傳密碼子通用D.能源物質:都以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答案D解析組成不同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種類并非完全相同,A錯誤;細胞生物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原核細胞無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B錯誤;具
TOC\o"1-5"\h\z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生物界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子,C錯誤;細胞生物都以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D正確。下表所列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正確的是()廠I『T、I比較項目原核細胞食核細胞比較項目原核細胞食核細胞遺傳物質擬核為DNA:細胞質為RNA細胞核和細胞質均為DNA遺傳規(guī)律遵循盛德爾遺傳規(guī)律遵循看德爾遺傳規(guī)律遺傳信遺傳物質擬核為DNA:細胞質為RNA細胞核和細胞質均為DNA遺傳規(guī)律遵循盛德爾遺傳規(guī)律遵循看德爾遺傳規(guī)律遺傳信
息表達轉隸和翻譯可以同時同地點進行轉錄在細胞核中?翻譯在細胞質中變異類型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t1答案C解析有細胞結構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A錯誤;原核生物不進行減數(shù)分裂,其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變異類型也沒有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B、D錯誤;原核細胞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轉錄和翻譯可以同時同地進行,C正確。.如圖為小麥和藍藻的細胞結構模式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藍藻藍藻A.藍藻細胞與小麥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藍藻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B.藍藻與小麥都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yǎng)型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生產C.藍藻細胞與小麥細胞在結構上的一個相同點是都有細胞壁,但細胞壁的成分有差異D.這兩類細胞都具有核糖體,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具形成都與核仁有關答案D解析藍藻是原核生物,小麥是真核生物,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原核生物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A正確;藍藻與小麥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都是自養(yǎng)型生物,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生產者,B正確;藍藻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小麥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C正確;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真核生物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原核生物沒有核仁,D錯誤。.(2017福建福州月考)施萊登和施旺等科學家提出的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是()A.有關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區(qū)別B.生物體結構和功能是統(tǒng)一的C.一切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D.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兩大類答案C解析細胞學說指出,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沒有指出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qū)別,A錯誤;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B錯誤;細胞學說指出,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C正確;細胞學說內容沒有對細胞進行分類,D錯誤。.(2017吉林月考)下列四組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A.變形蟲、水綿、香菇B.煙草、草履蟲、大腸桿菌C.小麥、番茄、大豆D.酵母菌、靈芝、豌豆答案C解析變形蟲是動物,水綿屬于低等植物,香菇是真菌,細胞結構差異較大,A錯誤;煙草是植物,草履蟲是動物,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細胞結構差異較大,B錯誤;小麥、番茄、大豆都是植物,細胞結構最相似,C正確;酵母菌、靈芝是真菌,豌豆是植物,細胞結構差異較大,D錯誤。二、非選擇題.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種類繁多,就所學生物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下列生物中,與引起“發(fā)熱伴血小板綜合征”的“新型布尼亞病毒”病原體有明顯區(qū)別的是(?序號)。①大腸桿菌②發(fā)菜③藍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綿⑧SARS病原體⑨細菌(2)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3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甲、乙、丙)進行分析、觀
):):①甲、乙、丙3種細胞最可能取自哪類生物?甲:,乙:,丙:。(填編號)A.楊樹B.兔子C.蘑菇D.藍藻②細菌的細胞結構(下圖1)和楊樹表皮細胞結構(下圖2)在光學顯微鏡下比較,最主要的區(qū)別是這說明細胞具有性。核糖體DNA細胞質核糖體DNA細胞質圖I圖2答案(1)①②③④⑤⑦⑨(2)①ABD②細菌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楊樹表皮細胞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差異解析(1)①大腸桿菌、②發(fā)菜、③藍藻、⑨細菌均屬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綿屬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具有細胞結構,而⑥HIV、⑧SARS病原體是病毒,無細胞結構。(2)楊樹是植物,其細胞含有細胞壁、核膜、核糖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兔子是動物,具細胞含有核膜、核糖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細胞含有細胞壁、核膜、核糖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藍藻是原核生物,具細胞含有細胞壁、核糖體,能進行光合作用,但無核膜。細菌細胞含有細胞壁、核糖體,無核膜,在有無核膜這一方面與植物細胞相比充分顯示細胞間的差異性。.如圖所示為幾種生物的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面問題:
(1)幾種生物中最有可能屬于病毒的是(填字母),它在結構上不同于其他生物的顯著特點是,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須在內才能進行。(2)科學家依據(jù)細胞內有無r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上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填字母)。(3)上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填字母和文字),因而它是一類(填“自養(yǎng)”或“異養(yǎng)”)生物。(4)D圖展示了哺乳動物的平滑肌細胞,具與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答案(1)C無細胞結構(活)細胞(2)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A、B(3)B藍藻自養(yǎng)(4)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遺傳物質DNA解析(1)圖中A、B和D均有細胞結構,而C無細胞結構,因此最有可能屬于病毒的是Co病毒無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存,其生活及繁殖必須在宿主細胞內才能進行。(2)科學家依據(jù)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圖中A和B細胞都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都屬于原核細胞。(3)圖中B為藍藻,其細胞中不含葉綠體,但含有光合色素(葉綠素和藻藍素)和酶,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自養(yǎng)型生物。(4)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和遺傳物質都是DNA。.生物學實驗中常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試回答下列問題。(1)一個細小物體若被顯微鏡放大50倍,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該標本的。在顯(2)在光照明亮的實驗室里,用白色洋蔥表皮細胞觀察失水之后的細胞,在顯微鏡視野中能清晰看到細胞壁,但看不清楚細胞膜是否與細胞壁發(fā)生質壁分離,為便于判斷,此時應()A.改用凹面反光鏡,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鏡,縮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鏡,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鏡,縮小光圈(3)在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如果要觀察的物像位于視野的左上方,應向移動玻片,方能使要觀察的物像位于視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寫一個字母“b;則在顯微鏡的視野中觀察到的是。(4)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種細胞或組織圖像(圖D中細胞取自豬的血科學家依據(jù)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屬于原核細胞的是(填標號)。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填標號),A、B所示細胞都有的細胞器是。提取細胞膜日t通常選用圖D中的細胞,原因是圖A?D中可表示生命系統(tǒng)個體層次的答案(1)長度或寬度(2)D(3)左上方“q”(4)有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BBC核糖體紅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具膜的細胞器D解析(1)顯微鏡下放大的是物體的長度或寬度,而不是物體面積或體積。(2)在光線充足的實驗室里,顯微鏡內的視野太亮,為了增加對比度,應調暗視野,即改用平面反光鏡,縮小光圈。(3)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顛倒的像,因此在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如果要將位于視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應將玻片向左上方移動;在玻片上寫一個字母b",則在顯微鏡的視野中觀察到的是q”。(4)分析題圖可知,圖中A是口腔上皮細胞,B是藍藻,C是植物的維管束細胞,D是豬的紅細胞,科學家依據(jù)有無核膜包圍的細胞核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圖中只有B細胞沒有細胞核,屬于原核細胞。藍藻和植物細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由于原核細胞中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因此A、B所示細胞都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提取細胞膜時通常選用D圖中的細胞,原因是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具膜的細胞器。單細胞生物屬于個體層次。
第2講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細胞中的無機物[考綱明細]1.水和無機鹽的作用(I)2.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考點1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識梳理?.細胞中的元素(1)元素的來源、分類和存在形式出」TF選擇地從無機自然界吸收%H大量兀素膏匚、H、()、、、IL*K,Ca、\上等J煙分類依據(jù)微蟲兒索bIe,Mn、Zn.Cu.B、M分類依據(jù)最51本元素t-作用I一"一法木元素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填充①按鮮重,人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由多到少依次為O、C、H、N②按干重,人體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由多到少依次為C、O、N、H(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種類和含量上的關系.細胞中的化合物⑴種類
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水、無機鹽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CH?!穷怌H(N、、P)f脂質CJLO.N(S)-T十?蛋臼質C、H、O、N、P-*核酸‘鮮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蟲(2)含量{鮮重含量最多的有機物:虹遮、占細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蛋保質[思維診斷].深挖教材(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如何劃分的?提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類依據(jù)是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含量,而不是生理作用。微量元素含量雖少,但其生理作用卻不可替代。以上以下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體總質量萬分之一——>微量元素。(2)生物體內含量很少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嗎?提示不都是,微量元素是生物體內含量很少但又不可缺少的元素。生物體還有一些元素如Pb含量少,但又是不必需的,這些元素不屬于微量元素。.判斷正誤(1)Ca、Mg、Fe、Mn、Cu是組成細胞的微量元素(X)(2)人體活細胞中氫原子數(shù)目最多(,)(3)細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極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X)(4)因為C是細胞干重中最多的元素,所以其是最基本的元素(X)(5)在占干重百分比中,因為脂質中脂肪是儲能物質,所以脂質最多(X)題組訓練?題組一元素和化合物的種類和含量1.(2017吉林段考)下列與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耐旱的仙人掌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質B.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氫C.RNA和DNA組成元素的種類不同,堿基種類相同D.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夠找到
答案D解析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耐旱的仙人掌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A錯誤;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中鮮重下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干重下含量最多的是碳,B錯誤;RNA和DNA組成元素的種類相同,堿基種類不同,C錯誤;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夠找到,沒有一種是細胞所特有的,D正確。2.(2017河北定州中學期中)如圖1是細胞中3種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圖2是細胞完全脫水后元素含量的柱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bB.若圖1表示細胞完全脫水后化合物含量扇形圖,則A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圖2的bC.圖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這是因為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D.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則B化合物具有多樣性,其必含的元素為C、H、O、N答案B解析如果圖1表示正常細胞,A是水,B是蛋白質,C是脂質,圖2是細胞完全脫水后的元素含量,a是C,b是O,c是N,水和蛋白質中共有的元素是O和H,含量最多的是b(O),A正確;如果圖1表示細胞完全脫水后化合物含量,A是蛋白質,B是脂質,C是糖類,在蛋白質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C),B錯誤;圖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是因為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基本骨架,C正確;若圖1表示正常細胞,B是蛋白質,蛋白質具有多樣性,其一定含有C、H、O、N四種元素,D正確。題組二根據(jù)元素判斷化合物的種類和功能3.下圖是構成細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組成情況。則對A、B、C所表示的物質及其所能表現(xiàn)的生理功能推測錯誤的是()
+Mg+FeC、H、0、NA可能是葉綠素,能吸收光能進行光合作用B可能是血紅蛋白,有運輸氧的作用C可能是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A、B、C必為同一類物質答案D解析葉綠素是葉綠酸的酯,血紅蛋白屬于蛋白質,磷脂屬于脂質,故A、B、C為不同類物質,D錯誤。.(2017山西運城期中)如圖為C、H、O、N、P等元素構成大分子物質甲?丙及結構丁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物質甲,單體3*物質乙物質甲,單體3*物質乙*物質丙結構丁A.若圖中物質甲能與碘液發(fā)生藍色反應,則單體3為葡萄糖B.若圖中丁是一種細胞器,則單體1為氨基酸,單體2為核糖核甘酸C.若圖中丁能被堿性物質染成深色,則物質丙可控制物質乙的合成D.物質甲、乙、丙為生物大分子,都有物種特異性答案D解析若物質甲能與碘液發(fā)生藍色反應,則其為淀粉,單體3為淀粉的組成單位一一葡萄糖,A正確;若圖中丁是一種細胞器,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則其是核糖體,單體1為氨基酸,單體2為核糖核甘酸,B正確;若圖中丁能被堿性物質染成深色,則丁為染色體,物質丙為DNA,物質乙為蛋白質,DNA可控制蛋白質的合成,C正確;物質甲是多糖,沒有物種特異性,D錯誤。技法提升“元素分析法”判斷化合物的種類與功能葉綠素-核酸*葉綠素-核酸*ATP等^L—蛋白質。H、N]——!——,甲狀腺激素(2)從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分析代謝產物
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都含有C、H、O,故其代謝終產物都有CO2和H2O;蛋白質中還有N,故其代謝產物中還含有尿素。(3)從化合物的元素含量上比較化合物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多少脂肪的含氫量多于糖類,因此等質量的脂肪徹底氧化分解時所消耗的。2量多于糖類,釋放的能量也多于糖類。實驗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知識梳理?.檢測原理(1)糖類的檢測廠還原糖+斐林試劑水浴加熱、傳燈色沉淀「淀粉十碘液一*藍色(2)脂肪的檢測:脂肪(2)脂肪的檢測:脂肪十蘇丹m染液一*橘黃色蘇丹N染液一>紅色(3)蛋白質的檢測:蛋白質十雙縮月尿試劑一一紫色.實驗步驟還原糖步驟選材f制備組織樣液f加斐林試劑f的鑒定給予的鑒定給予水浴加熱條件f顯色方法一:脂肪的步驟
鑒定一*選材f型8f加蘇丹ni(或蘇丹IV)染色液染色脂肪的步驟
鑒定一*方法二:選材f制備組織樣液-*加蘇丹川(或蘇丹N)f觀察顏色蛋白質料選材f制備組織樣液f加試劑Af搖|的鑒定|-?勻f加試劑Hf搖勻f觀察顏色.實驗成功關鍵點(1)三個實驗中都不宜選取有顏色的材料,應詵擇無色或白色的材料,否則會干擾實驗結果的顏色變化。(2)由于蘇丹田或蘇丹IV染液易溶于酒精,故可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洗去浮色。(3)蛋白質鑒定中,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須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須稀釋,防止其黏在試管上不易刷洗。(4)物質鑒定實驗一般可預留部分樣液作對照實驗,若需進一步設立對照實驗,對照組應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質,如驗證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對照組可加入稀釋的雞蛋清溶液。[深挖教材].西瓜中富含葡萄糖,甘蔗中富含蔗糖,它們能否作為檢測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還原糖的材料?試分析原因。提示不能。西瓜有顏色,干擾實驗,蔗糖為非還原糖。.還原糖檢測時,溶液顏色變化:淺藍色-棕色一磚紅色(沉淀)的原因?提示開始時的淺藍色是Cu(OH)2的顏色,后來的棕色是淺藍和磚紅色的混合色,最后Cu2+全部生成CU2。,溶液呈現(xiàn)磚紅色。.蛋白質檢測時,為什么先加A液再加B液?B液為什么不能過量?提示蛋白質中的肽鍵在堿性條件下能與Cu"生成紫色絡合物,所以先加A液營造堿性環(huán)境,后加B液提供Cu2+。其中雙縮月尿試劑B液的量不能過多,因為過多的雙縮月尿試劑B液會與雙縮月尿試劑A液反應生成Cu(OH)2,使溶液呈藍色進而掩蓋實驗生成的紫色。.為什么利用斐林試劑的甲液、乙液和蒸儲水也能鑒定蛋白質?提示斐林試劑的甲液、乙液的成分分別與雙縮月尿試劑的A液、B液相同,只是斐林試劑的乙液的質量濃度比雙縮月尿試劑的B液大,故只需將斐林試劑乙液用蒸儲水稀釋即可。對點訶練?.(2018石家莊月考)在檢測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實驗中,最佳的一組實驗材料是()①甘蔗的莖②油菜籽③花生種子④梨⑤甜菜的塊根⑥豆?jié){⑦雞蛋清A.④①⑥B.⑤②⑦C.①②⑥D.④③⑥答案D解析①甘蔗的莖中含有豐富的蔗糖,而蔗糖是非還原性糖,不能用于還原糖的檢測;②油菜籽中富含脂肪,但種子體積較小,不易操作,不宜用于脂肪的檢測;③花生種子富含脂肪,且種子體積較大,易操作,宜用于脂肪的檢測;④梨中富含還原性糖,且近乎白色,可用于還原糖的檢測;⑤甜菜的塊根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還原性糖,不能用于還原糖的檢測;⑥豆?ji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用于蛋白質的檢測;⑦雞蛋清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用于蛋白質的檢測。所以實驗材料的選擇A、B、C都不合適,應選Do.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正確的是()A.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節(jié)約使用,以備下次再用.脂肪的鑒定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C.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月尿試劑A液與B液與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濃度可以相同D.在鑒定脂肪的實驗中,蘇丹IV染液將脂肪染成橘黃色,蘇丹田染液將脂肪染成紅色答案B解析斐林試劑需現(xiàn)配現(xiàn)用,A錯誤;雙縮月尿試劑和斐林試劑的成分相同,但CuSO4的濃度不同,C錯誤;脂肪鑒定中,蘇丹加染液將脂肪染成橘黃色,而蘇丹IV染液將脂肪染成紅色,D錯誤。3.(2017山東青島月考)下列有關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A.花生子葉脂肪的鑒定:取材一切片-染色一洗去浮色一滴蒸儲水-制片一顯微鏡觀察B.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取材一解離-染色-漂洗-制片一
顯微鏡觀察C.還原糖的鑒定:取待鑒定溶液一加入現(xiàn)配的斐林試劑一搖勻后觀察D.蛋白質的鑒定:取待鑒定溶液一加入雙縮月尿試劑混合液一搖勻后觀察答案A解析花生子葉脂肪的鑒定:取材一切片-染色一洗去浮色一滴蒸儲水-制片一顯微鏡觀察,A正確;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取材一解離一漂洗一染色-制片-顯微鏡觀察,B錯誤;還原糖的鑒定需要水浴加熱,C錯誤;雙縮月尿試劑使用時先注入A液1mL,搖勻,再注入B液4滴,搖勻,D錯誤。4.下列有關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三個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只有脂肪的檢測需要使用顯微鏡B.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中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到50?65CC.檢測還原糖、蛋白質所用方法不相同D.三個實驗的最終顏色均不相同答案B解析三種物質的鑒定實驗中,脂肪的鑒定需要使用顯微鏡,A正確;還原糖的鑒定需要水浴加熱到50?65C,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B錯誤;鑒定還原糖的實驗中,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是等量混合均勻后再加入樣液中,現(xiàn)配現(xiàn)用,而鑒定蛋白質用的雙縮月尿試劑則是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C正確;鑒定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中溶液或組織分別呈現(xiàn)磚紅色、橘黃色(或紅色)和紫色,D正確。技法提升1.區(qū)分斐林試劑與雙縮月尿試劑的“一同三不同”二成分都含有、hOH和兩種成分,且NaOH落液同相同”的質量濃度都為。.1g/mL原理使用方法
不同CuSO.浪度
原理使用方法
不同CuSO.浪度
不同鑒定還原糖時將甲、乙兩液等量沌勻后立即使用;婆定蛋白質時先加A液1n】L搖勻,然后加B液4滴,振鏘搖勻斐搽試劑中C1SS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05g/mL,雙縮朦試劑中Cu@()4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01g/mL2.三類有機物檢測在操作步驟上的“三個唯
還原糖檢測?且必須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唯?燈直接加熱口若不加熱,則無磚紅色沉淀需要加熱出現(xiàn)唯1需要切片法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顯微鏡唯一脂肪的檢測,實臉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使用酒精洗去浮色考點2細胞中的水和無機鹽「知識梳理?.細胞中的水(1)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結合水pB是細胞結構的垂要組成部分一廠細胞內良好溶劑一參與一廠細胞內良好溶劑一參與許多化學反應一為細胞提供液體環(huán)境運送療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2)自由水及結合水的分析①自由水、結合水與溫度變化的關系低溫自由水和結合水可相互轉化,即:自由水結合水高溫②自由水、結合水與細胞代遨及抗逆性的關系工匕值高"代謝些盛.如癌細胞,萌發(fā)種子、白由水/分生組織細胞結合水Y比值低=代謝強度也、但抗逆性增強,、如干種子,越冬植物、細菌芽抱等.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廠組成化合物,如的尸一葉綠素F14一血紅蛋白f調節(jié)酸堿度,如HCO£HPO;等「維持持命活動,如血鈣過高一肌無,力,過低一排搐、維持滲透壓,如NG、C1一等.列舉無機鹽參與構成的幾種常見化合物(1)N:蛋白質、ATP、NADP+、葉綠素、核甘酸等。(2)P:ATP、NADP+、核甘酸、磷脂。(3)Mg:葉綠素。(4)S: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組成成分(蛋白質的特征元素)。(5)Fe2:血紅蛋白。(6)L_:甲狀腺激素等。[思維診斷].深挖教材(1)所有的植物色素中都含有Mg嗎?提示葉綠素含有Mg,而液泡中的色素如花青素不含Mg。(2)無機鹽對維持生物體的滲透壓有重要作用,維持細胞外滲透壓的主要無機鹽有哪些?提示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無機鹽離子主要是Na+、C「等。.判斷正誤(1)自由水主要存在于血漿、組織液和淋巴(x)(2)同種植物的萌發(fā)種子和休眠種子內含水量相同(X)(3)曬干的種子細胞內不含有水分,導致細胞代謝停止,有利于種子長時間儲存(X)(4)水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原因是水影響氣孔的開閉(,)(5)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3構成骨骼、牙齒等(X)重難探究?.完善生物體內水的綜合關系圖
.種子失水情況分析(1)鮮種子放在陽光下暴曬,重量減輕?主要是自由水散失。(2)干種子用水浸泡后仍能萌發(fā)?失去自由水的種子仍保持其生理活性。(3)干種子不浸泡則不萌發(fā)?自由水越少,代謝越緩慢。(4)干種子放在試管中,用酒精燈加熱,試管壁上有水珠?失去的主要是結合水。(5)失去結合水的種子浸泡后不萌發(fā)?失去結合水的細胞失去生理活性。.無機鹽生理功能的實驗驗證(1)實驗設計①對照組:植物+完全培養(yǎng)液——>正常生長。②實驗組「正常生長。X不是必需元素植物+缺植物+缺
X的缺素
培養(yǎng)液生長不正?!勾ㄈ藭r一生長正常x是必需元素(2)注意事項①實驗中應保證實驗材料的統(tǒng)一性,即材料的種類、生長狀況應一致等。②實驗組用缺素培養(yǎng)液,對照組用完全培養(yǎng)液,不能用蒸儲水作對照。③實驗組加入X鹽的目的是形成二次對照,使實驗組前后對照,以增強說服力。題組訓練?
題組一水和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如圖中能正確反映種子含水量與呼吸作用強度之間關系的曲線是()呼吸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強度a.Ib.nc.md.iv答案A解析種子含水量增加,自由水含量增加,新陳代謝旺盛,呼吸作用加快。.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的血漿滲透壓只由無機鹽維持B.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原料C.細胞內的無機鹽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細胞合成脂肪、DNA等物質時都需要磷酸鹽答案B解析人體的滲透壓主要由無機鹽和蛋白質維持,A錯誤;甲狀腺激素是含碘的激素,B正確;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shù)以離子的形式存在,C錯誤;脂肪的組成元素為C、H、O,其合成不需要磷酸鹽,D錯誤。題組二考查無機鹽功能的實驗驗證.(2018湘潭*II擬)設計實驗探究X是否屬于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無機鹽,某同學的構思大致如下:本實驗中采用甲組、乙組之間的空白對照,以及乙組中實驗前(無X)與實驗后(有X)之間的自身對照。兩次對照中屬于實驗組的依次是()是正常生長空A對照實驗前實驗后痂X是正常生長空A對照實驗前實驗后痂X需鬻自身對照A.甲組、乙組實驗前B.甲組、乙組實驗后C.乙組、乙組實驗前D.乙組、乙組實驗后答案D解析在空白對照實驗中,人工處理的為實驗組;在自身對照中,實驗后處理的為實驗組。.某植物培養(yǎng)液中含有甲、乙、丙3種離子,它們對植物的生長都有影響。下表列出的5種培養(yǎng)液中,甲、乙、丙3種離子的濃度(單位:mmol/L)不同。為了研究丙離子的濃度大小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進行實驗時可以選用的兩種培養(yǎng)液是()培養(yǎng)液編號①②③④⑤甲離子:20305040120乙離子5545604555內離子1015202525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答案A解析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實驗①和⑤的甲、乙離子的濃度相同,丙離子的濃度不同,因此研究丙離子的濃度大小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進行實驗時可以選用①⑤兩種培養(yǎng)液。局考熱點突破(2017全國卷I)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成分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膜的完整性可用臺盼藍染色法進行檢測B.檢測氨基酸的含量可用雙縮月尿試劑進行顯色C.若要觀察處于細胞分裂中期的染色體可用醋酸洋紅液染色D.斐林試劑是含有Cu”的堿性溶液,可被葡萄糖還原成磚紅色答案B解析臺盼藍是細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檢測細胞膜的完整性與細胞的存活率,是組織和細胞培養(yǎng)中最常用的細胞活性鑒定染色劑,A正確;雙縮月尿試劑的作用原理是Cu"在堿性條件下與肽鍵發(fā)生反應生成紫色絡合物,因為氨基酸中沒有肽鍵,故不會與雙縮月尿試劑發(fā)生反應,也就不能用雙縮月尿試劑檢測氨基酸的含量,B錯誤;染色體可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常用的堿性染料為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C正確;斐林試劑的甲液是質量濃度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質量濃度為0.05g/mL的CUSO4溶液,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可溶性還原糖中含有的醛基或酮基具有弱還原性,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可與氫氧化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把Cu”還原成石專紅色的CU2O(氧化亞銅)沉淀,D正確。(2017海南高考)無機鹽對于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機體對食物中鈣的吸收B.缺鐵會導致哺乳動物血液運輸O2的能力下降C.和ATP一樣,KH2PO4也能為生物體提供能量D.植物秸稈燃燒產生的灰燼中含有豐富的無機鹽答案C
解析草酸與食物中鈣結合形成沉淀物不利于吸收,A正確;鐵是血紅蛋白TOC\o"1-5"\h\z的組成成分,血紅蛋白的主要作用是運輸氧,缺鐵會導致哺乳動物血液運輸O2的能力下降,B正確;無機鹽在生物體中的作用包括組成細胞的結構成分、參與并維持生物體的代謝活動、維持生物體內的酸堿平衡、維持細胞的滲透壓,C錯誤;燃燒過程中有機物被分解,剩下來的是無機物,D正確。(2016江蘇高考)關于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和DNA的鑒定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還原糖、DNA的鑒定通常分別使用雙縮月尿試劑、二苯胺試劑B.鑒定還原糖、蛋白質和DNA都需要進行水浴加熱C.二苯胺試劑和用于配制斐林試劑的NaOH溶液都呈無色D.脂肪、蛋白質鑒定時分別可見橘黃色顆粒、磚紅色沉淀答案C解析鑒定還原糖、DNA可分別使用斐林試劑、二苯胺試劑,A錯誤;鑒定還原糖和DNA都需要水浴加熱,而鑒定蛋白質不需要水浴加熱,B錯誤;二苯胺試劑和用于配制斐林試劑的NaOH溶液都呈無色,C正確;用蘇丹田鑒定脂肪時可見橘黃色顆粒,用雙縮月尿試劑鑒定蛋白質時會發(fā)生紫色反應,D錯誤。(2016海南高考)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風干種子只有吸收足夠的水才能進行旺盛的代謝活動,使胚生長。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吸水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階段1階段n階段in吸水員胚根突破種皮吸水員胚根突破種皮時間(1)植物細胞中的水通常以結合水和自由水兩種形式存在,風干種子細胞中的水主要以的形式存在。經(jīng)階段I水主要以的形式存在。經(jīng)階段I吸水后,種子中的水主要是以的形式存在(2)在階段n,種子吸水速率(W“大于”“小于”或“等于")階段I,呼吸速率IM“大于”“小于”或“等于")階段I。(3)從細胞膜組成和結構的角度來推測,水分可經(jīng)過細胞膜中的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答案(1)結合水自由水(2)小于大于(3)磷脂(或脂質)雙分子層水通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1)風干種子失去了大部分自由水,細胞中的水主要以結合水的形式存在。經(jīng)階段I吸水后,種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2)在階段n,種子吸水量變化不大,吸水速率小于階段I,但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謝增強,呼吸速率大于階段I。(3)細胞膜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基本支架,由于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少量的水分子可以經(jīng)磷脂分子間隙進入細胞,大部分應經(jīng)過水通道進入細胞。限時規(guī)范特訓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A.相對K+來說,Na+對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具有更重要的作用B.血液中鈣離子含量太低,會出現(xiàn)抽搐現(xiàn)象C.由Fe參與組成的血紅蛋白,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之一D.P是磷脂、ATP及核糖等多種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答案B解析K+對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具有重要的作用,A錯誤;由Fe參與組成的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中,不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C錯誤;磷脂、ATP中含有P,核糖由C、H、O三種元素組成,不含P,D錯誤。.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含量雖然很少,卻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這可通過下面的哪一實例得到證實()A.缺鎂時葉片變黃B.油菜缺硼時只開花不結果C.動物血液中鈣鹽的含量太低會抽搐D.缺磷會影響ATP的合成答案B解析鎂、鈣、磷等都屬于大量元素。硼屬于微量元素,硼能促進花粉管萌發(fā),缺硼導致“花而不實”,B正確。.下列有關水與生命活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細胞發(fā)生癌變其自由水含量較正常的細胞低B.正在萌發(fā)的種子中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下降C.在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中進行的化學反應都有水生成D.自由水和結合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答案A解析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細胞代謝比正常細胞旺盛,因此自由水含量較正常細胞高,A錯誤。.(2018湖南常德月考)下列哪項不是無機鹽的功能()A.維持細胞內外滲透壓B.能源物質C.構成重要化合物D.維持酸堿平衡答案B解析有些無機鹽能維持細胞滲透壓,對于維持細胞形態(tài)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A正確;無機鹽不能提供能量,B錯誤;無機鹽可構成細胞內重要化合物,如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C正確;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是無機鹽的功能之一,如碳酸氫鈉,D正確。.下列樣本與斐林試劑水浴加熱后不產生石專紅色沉淀的是()A.發(fā)芽小麥研磨液40c恒溫10min之后的上清液B.煮沸的蘋果提取液C.煮沸的蔗糖溶液D.糖尿病人的尿液答案C解析C項,蔗糖不是還原糖,與斐林試劑混合水浴加熱后不產生磚紅色沉淀。.在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檢測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可用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蒸儲水來檢測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質B.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檢測的理想材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選用蘇丹IV染液來鑒定,而一般不選用蘇丹田染液來檢測D.甘蔗莖的薄壁組織、甜菜的塊根等,都含有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還原糖的檢測答案D解析檢測蛋白質用雙縮月尿試劑,雙縮月尿試劑由兩種試劑組成: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的CuSO4溶液,斐林試劑也由兩種試劑組成: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溶液,故雙縮月尿試劑可由斐林試劑和蒸儲水配制而成,A正確;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檢測的理想材料,B正確;食用花生油顏色較深,而蘇丹田染液可將脂肪染成橘黃色,染色較淺,不易區(qū)別,故最好選用蘇丹IV染液,它可以將脂肪染成紅色,C正確;甘蔗莖的薄壁組織、甜菜的塊根等含有較多的蔗糖,蔗糖不是還原糖,D錯誤。.下列有關水的敘述中,錯誤的是()①參與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的水為自由水②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離不開水③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之一④人體細胞內水的存在形式為結合水和自由水⑤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與新陳代謝的強弱關系不大⑥不同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A.①④⑤B.①④⑤⑥C.⑤⑥D.②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生物體細胞內水以兩種形式存在,即自由水、結合水,④正確;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③正確;自由水在細胞中以游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運輸各種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為生物體內的
生化反應提供介質,許多生化代謝必須有水的參與,①②正確;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比例越大,其新陳代謝越旺盛,反之越弱,⑤錯誤;不同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相差較大,代謝活動旺盛,細胞內自由水含量高,⑥錯誤。.關于生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體內參與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廢物的水是自由水B.某些無機鹽是組成ATP、RNA和纖維素的必需成分C.生物體內無機鹽濃度的大小會影響細胞的吸水或失水D.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例隨生物個體代謝的強弱而變化答案B解析ATP、RNA的組成元素為C、H、O、N、P,纖維素的組成元素是C、H、O,不含有無機鹽,B錯誤。.科學工作者研究了鈣和硼對某種植物花粉粒萌發(fā)和花粉管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結論與結果不相符的是()花粉粒萌發(fā)率與“花粉管生長速度花粉管生長速度1花粉粒萌發(fā)率與“花粉管生長速度花粉管生長速度1花粉粒萌發(fā)率°鈣的濃度花粉粒萌發(fā)率與t花粉管生長速度花粉粒萌發(fā)率花粉管生長速度硼的濃度A.鈣或硼對花粉萌發(fā)和花粉管生長都有同樣的影響B(tài).適宜濃度的硼或鈣明顯有利于花粉粒萌發(fā)或花粉管生長C.鈣對花粉管生長有明顯影響,而一定濃度范圍內幾乎不影響花粉粒萌發(fā)D.硼對花粉粒萌發(fā)有明顯影響,而一定濃度范圍內幾乎不影響花粉管生長答案A解析從題圖中可以看出,鈣對花粉管生長有明顯影響,而一定濃度范圍內幾乎不影響花粉粒的萌發(fā),C正確;硼對花粉粒萌發(fā)有明顯影響,而一定濃度范圍內幾乎不影響花粉管生長,D正確;適宜濃度的硼或鈣有利于花粉粒萌發(fā)或花粉管生長,B正確;鈣、硼對花粉粒萌發(fā)和花粉管生長的影響情況不同,A錯誤。.(2017東北三省三校一模)有關生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敘述,正確的是()A.鎂是所有光合色素的組成成分B.植物蒸騰作用失去的水是自由水C.秋冬季節(jié),植物體內結合水與自由水比例下降D.骨骼和牙齒中的鈣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答案B解析鎂是所有葉綠素的組成成分,類胡蘿卜素中不含鎂,A錯誤;自由水能夠自由流動,植物蒸騰作用失去的水是自由水,B正確;結合水與植物的抗逆性有關,因此秋冬季節(jié),植物體內結合水與自由水比例上升,C錯誤;骨骼和牙齒中的鈣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錯誤。.(2018石家莊月考)當前,水污染、水資源短缺導致的水危機日趨嚴重,研究表明,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下列有關人體內水的敘述,錯誤的是()A.水在病變細胞中以結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B.在胰島素的合成過程中伴隨著水的產生C.人體衰老細胞中自由水含量減少,代謝緩慢D.冬季,植物體內自由水含量相對增高,以增強植物的抗寒能力答案D解析不論是正常細胞還是病變細胞,細胞中的水的存在形式都是自由水和結合水,A正確;胰島素的本質是蛋白質,氨基酸脫水縮合反應形成蛋白質的過程產生水,B正確;人體衰老細胞的特征之一是水含量降低,減少的水主要是自由水,自由水含量降低,細胞代謝強度降低,C正確;冬季,植物體內自由水含量相對降低,細胞代謝減弱,以增強植物的抗寒能力,D錯誤。.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下列關于細胞內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A.組成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學元素是碳B.磷是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C.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中都能產生水D.在人的一生中,細胞中的自由水/結合水的值逐漸上升答案D解析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中,占鮮重比例最大的元素是O元素,占干重比例最大的元素是C元素,A正確;磷是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組成元素,是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B正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既有水的產生,也有水的消耗,核糖體合成肽鏈時也有水的產生,故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中都能產生水,C正確;在人的一生中,不同發(fā)育階段,細胞代謝的強度不同,隨著年齡增長,細胞代謝速率逐漸減弱,細胞中的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逐漸下降,D錯誤。二、非選擇題.下表是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請據(jù)表回答下列問題:OSiCNH地殼48.6026.300.0870.030.76細胞65.0極少18.03.010.0(1)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地殼中都普遍存在,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細胞特有的,這一事實說明(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元素在細胞和地殼中含量相差甚遠,這一事實說明(3)由上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中,C、H、O含量多,請據(jù)下表分析,其原因是:化合物水無機鹽蛋白質脂質糖類和核酸質量分數(shù)(%)85?901?1.57?101?21?1.5①答案(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2)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3)①構成細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CO,占85%?90%,H2O由H、O元素組成②構成細胞的有機物都含有C、H、O三種元素解析通過分析第一個表可以得知,生物界與非生物界既具有統(tǒng)一性,又具有差異性。由第二個表可知,水在化合物中含量最多,占85%?90%,且有機物中都含C,所以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中,C、H、O含量多。.I.C、H、O、N、P、S在玉米和人細胞(干)以及活細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兀素OCHNPS玉米細胞(干)44.4343.576.241.460.200.17人細胞(干)14.6255.997.469.3313.110.781活細胞65.018.010.03.01.400.30(1)以上元素在活細胞中的含量明顯比人細胞(干)多的是氧元素和氫元素,發(fā)生差異的原因是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這兩種元素在人體細胞干物質中主要存在于中。(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玉米細胞(干)中所占比例明顯高于人細胞(干)的元素是氧,發(fā)生這種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組成玉米細胞的化合物中較多,此類化合物由優(yōu)素)組成。n.水在生命活動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細胞內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細胞的代謝。(1)大豆收獲后,要進行晾曬才能入倉儲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細胞中的水。如果大豆細胞內的水分過多,會使細胞的作用加強。(2)從上述現(xiàn)象可以推斷,植物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越,則細胞的代謝越強。(3)浸泡約一周時間,黃豆芽已長得又白又粗,1kg的黃豆能長出5kg的黃豆芽。在這個過程中,黃豆細胞內的有機物含量,種類,其原因是答案I.(1)水蛋白質(2)糖類C、H、OH.(1)自由呼吸⑵大(3)減少增多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沒有光合作用不合成有機物,細胞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產生許多代謝中間產物解析I.(1)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活細胞中氧和氫的比例比干細胞中高。人體細胞干物質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質。(2)玉米細胞含糖類較多,糖類由C、H、O組成。n.(1)大豆晾曬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細胞中的自由水。細胞內的水分過多會使細胞的呼吸作用加強。(2)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越大,細胞的代謝越強。(3)在種子萌發(fā)的過程中,真葉沒有形成,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細胞內有機物的含量減少,種類增多是因為細胞呼吸產生了中間產物。.(2017煙臺質檢)農民在儲存玉米種子前,需將剛收獲的玉米種子曬干后,才收進糧倉存放。如果暴曬的時間不夠長,在糧倉中堆存時玉米會產熱導致霉爛。根據(jù)科學研究,玉米的產熱量與種子消耗的氧氣量成正比。播種玉米時,農民又將玉米種子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種子產熱速率也越來越快,種子逐漸變“甜”了,幾天后,種子開始發(fā)芽,這時玉米種子內的含水量達到峰值。請根據(jù)以上事實及所學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1)農民曬種時玉米種子失去的主要是以的形式存在于細胞中的水。當把種子曬干后放在試管中加熱烘烤,直至碳化,此時失去的水分主要是(2)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玉米種子變甜了,這種甜味物質是,可用試劑進行鑒定,它是由種子中的(物質)水解后生成的。(3)通過上述事實可以看出,細胞的代謝強弱與細胞的有密切聯(lián)系。(4)在種子從浸水萌發(fā)到長出第一片真葉這段時間,種子內有機物含量的變化為,而在這段時間內種子的鮮重卻在。答案(1)自由水結合水(2)麥芽糖、葡萄糖斐林淀粉
(3)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4)逐漸下降逐漸增加解析(1)在細胞內水的存在形式有兩種:自由水和結合水。自由水容易失去,結合水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或加熱的過程中會失去。(2)種子在浸泡過程中,細胞內的淀粉水解為麥芽糖和葡萄糖,具有甜味;麥芽糖和葡萄糖是還原糖,能和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產生被紅色沉淀。(3)玉米種子曬干后,代謝速率降低,是因為自由水減少,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減小;種子萌發(fā)時自由水含量增加,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增大,代謝旺盛。(4)種子從浸水萌發(fā)到長出第一片真葉這段時間,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不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有機物的總量減少,但此時種子由于不斷吸水,使鮮重不斷增加。第3講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一一蛋白質[考綱明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H)考點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知識梳理?.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及其種類元素組成|--除332Y外.有的還含S等,*H.N—c—COOII氨事酸1R—決定氨基酸種類P特點廠至少有一個公基和一個段基1氨基和個皴基連在同」碳原子上種類據(jù)能否在人體內合成理一非必需氨基酸(12種類據(jù)能否在人體內合成丕運.必需級地酸相種,嬰兒仃9種).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過程(1)二肽的形成過程II、0HH①IIHOHCH—CIH■②HHII、0HH①IIHOHCH—CIH■②HH+H?0KC-CIHa.過程①名稱:脫水縮合;場所:核糖體。b.物質②:二也c.結構③:肽鍵^其結構簡式為:—NH—CO一。d.H2O中H的來源:一個來自氨基,一個來自竣基;O來源:1Mbe.肽以氨基酸的個數(shù)命名,三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輸送機械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通訊檢測儀器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代理買賣合同簡單版(三篇)
- 2025年買樓定金合同(2篇)
- 2025年產品銷售的協(xié)議(2篇)
- 2025年個人授權的合同委托(2篇)
- 2025年中班幼兒習慣培養(yǎng)總結模版(二篇)
- 2025年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案例分析(2篇)
- 2025年二年級下冊班主任班級工作總結(4篇)
- 2025年人二手車買賣合同(2篇)
-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 鮮切水果行業(yè)分析
- 《中國探月工程》課件
-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測試題文本版(附答案)
- 第7章-無人機法律法規(guī)
- 藥劑科基本藥物處方用藥狀況點評工作表
- 初中音樂聽課筆記20篇
- 央國企信創(chuàng)化與數(shù)字化轉型規(guī)劃實施
- 拆遷征收代理服務投標方案
- 完形療法概述
- SL631-637-2012-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