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專題試題_第1頁
中國古代文化專題試題_第2頁
中國古代文化專題試題_第3頁
中國古代文化專題試題_第4頁
中國古代文化專題試題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z.中國古代文化專題試題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根據(jù)古代的歷法,每月最后一日叫做〔〕,最初一日叫做〔〕。2.唐代詩人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西陸指〔〕,詩中借指〔〕。3.六世紀初隋煬帝下令開鑿的是從〔〕和〔〕兩條運河。4.清朝實際任宰相之職的在康熙時期是

〔〕,雍正以后是

〔〕。5.晉以后,漢代原先的察舉制開展為

〔〕。6.由朝廷用公開考試的方法來甄別選用士人始于

〔〕。7.中國古代男子二十歲行〔〕禮,女子十五歲行

〔〕禮,是作為成年的標志。8.杜甫"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簪在古代的作用是

〔〕。9.我國的圖書目錄工作和目錄學研究的奠基之作是〔

〕和

〔〕。10.黃鐘宮確定下來后,按三分損益的方法,可以產(chǎn)生五音,加上變宮和變徵,就是七音。五音指的是〔〕。11.賈誼"過論":"豪俊,遂并起而亡族矣。〞文中指〔〕以東的地區(qū)。"漢書·儒林傳":伏生得"尚書"二十九篇,"以教于齊魯之間,齊學者由此頗能言"尚書",大師亡不涉"尚書"以教。〞文中指〔〕地方。12.漢武帝后,宰相的職權(quán)轉(zhuǎn)到尚書臺,其長官叫〔〕。13.清人詒讓所作〔〕86卷容豐贍,是研究"周禮"最好的本子。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1.、和松江的古名分別叫〔

〕。A.溫陵

梁溪

廣陵

B.梁溪

云間

金陵C.溫陵

梁溪

云間

D.溫陵

云間

梁溪2.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禮分"五禮〞,即〔

〕。A.吉禮

兇禮

軍禮

冠禮

嘉禮B.吉禮

兇禮

軍禮

笄禮

嘉禮C.吉禮

兇禮

軍禮

賓禮

嘉禮D.吉禮

兇禮

軍禮

儀禮

嘉禮3.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務(wù)部門,其確切名稱是〔

〕。A.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B.吏部

戶部

禮部

法部

政部

工部C.政部

官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D.學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醫(yī)部

4.漢九卿的重要特點是〔

〕。A.區(qū)分君主家事與國事,政治事務(wù)與宮廷事務(wù)不相混雜。B.區(qū)分君主家事與國事,政治事務(wù)與宮廷事務(wù)相混雜。C.君主家事與國事不分,政治事務(wù)與宮廷事務(wù)不相混雜。D.君主家事與國事不分,政治事務(wù)與宮廷事務(wù)混雜在一起。5.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始人分別為〔

〕。A.釋迦牟尼

耶穌基督

安拉B.釋迦牟尼

耶穌基督

穆罕默德C.釋迦牟尼

上帝

真主D.釋迦牟尼

上帝

安拉6.和的古名叫〔

〕。A.廣陵和會稽

B.廣陵和金陵C.金陵和廣陵

D.金陵和溫陵7.現(xiàn)存"十三經(jīng)"中,有三部書和禮有關(guān),人稱"三禮〞,即〔

〕。A"周禮""儀禮""五禮"B."周禮正義""儀禮""禮記"C"周禮""儀禮""禮記"D"大戴禮記""周禮""儀禮"8.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務(wù)部門,其確切名稱是〔

〕。A吏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B吏部

戶部

禮部

法部

政部

工部C政部

官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D學部

戶部

禮部

兵部

刑部

醫(yī)部9.世界三大為〔

〕。A佛教

道教

基督教B佛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C佛教

天主教

道教D佛教

伊斯蘭教

景教10.以個人力量編輯的以明代撰述為主的目錄著作是〔

〕。A明人高儒編撰的"百川書志"B清人星衍撰的"氏祠堂書目"C清人葉昌熾編輯的"語石"D清人黃虞稷的"千頃堂書目"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1.衛(wèi)所制2.唐代五監(jiān)3.分野4.拓本5.二十八宿四、簡釋題〔每題5分,共20分〕1.翰林學士的名稱怎么來的?2.翰林學士的名稱怎么來的?3.歐陽修"醉翁亭記":"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如何理解太守的稱呼?4.什么時候道教的形態(tài)真正完備了?五、分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1.談?wù)?朝廷〞一詞的來歷和與"廷〞有關(guān)的文化問題。2.從"冠〞〔古代的一種帽子〕談?wù)勁c它有關(guān)的文化問題。中國古代文化專題試題答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晦〕〔"朔〕。2.〔

昴宿〕〔秋天〕。3.〔到涿郡〔今〕〕和〔到余杭〔今〕〕。4.〔南書房行走〕〔軍機大臣〕。5.

九品中正制〕。6.〔隋朝〕。7.〔冠〕〔

笄〕。8.〔.固定發(fā)髻

〕。9.〔向的"別錄"

〕和

〔歆的"七略"〕。10.〔宮、商、角、徵、羽〕11.〔崤山函谷關(guān)〕〔齊魯一帶〕。12.〔尚書令〕。13.〔周禮正義〕。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1.〔

C

〕2.〔

C〕3.〔

A

4.〔

D

〕5.〔

B

〕。6.〔

C〕7.〔

C

〕8.〔

A〕9.〔

D〕10.〔

B

〕。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1.衛(wèi)所制明代軍隊實行衛(wèi)所制。衛(wèi)是根本的軍事編制,下設(shè)千戶所和百戶所。其長官,衛(wèi)稱指揮使,所稱千戶、百戶,旗下還有總旗、小旗?;实鄣挠H軍從十二衛(wèi)增至二十六衛(wèi),錦衣衛(wèi)就是其中之一。2.唐代五監(jiān)唐代的五監(jiān)是:國子監(jiān)、少府監(jiān)、將作監(jiān)、軍器監(jiān)、都水監(jiān)。五監(jiān)為:①國子監(jiān)是主管學校教育的機構(gòu);②少府監(jiān)是掌皇家錢財、皇室用品供應(yīng)及各項宮廷效勞事宜的機構(gòu);③將作監(jiān)是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的機構(gòu);④軍器監(jiān)是掌管軍器制造、保管、發(fā)放的機構(gòu);⑤都水監(jiān)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機構(gòu)。3.分野古時人們根據(jù)地上的區(qū)域來劃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于地上的州國,使它們互相對應(yīng),如"史記·天官書":"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這便是分野的觀念。4.拓本將古碑上的石刻文字用紙墨復(fù)印下來的字幅或?qū)⑵溲b訂成冊的書籍叫做"拓本〞。前人制作拓本,往往是為了碑上刻的字寫得好,或者是時代早,珍貴得不得了,比方漢朝在華山立了一塊碑,叫"華山廟碑",在清朝末年只保存下來三本拓本,后來又發(fā)現(xiàn)了一本,四本拓本價值連城,上面留下了許多人的題跋。5.二十八宿二十八個星區(qū)。古人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是以恒星為背景的,恒星之間相對的位置比較穩(wěn)定,可以利用它們來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所到的位置。古人經(jīng)過觀測,先后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都是恒星〕作為坐標,稱為二十八宿,即: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翼、軫。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聯(lián)系起來想象成四種動物,這就是四象。〔與西方人將星座聯(lián)想為動物的形象相類似?!乘摹⒑嗎岊}〔每題5分,共20分〕1.翰林學士的名稱怎么來的?答:翰林院之設(shè),始于唐代,本為各種文藝技術(shù)廷供奉之處,文學之士只是其中的一局部。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詔,又改為翰林供奉,后改為學士,置學士院,入院的稱翰林學士。2.翰林學士的名稱怎么來的?答:翰林院之設(shè),始于唐代,本為各種文藝技術(shù)廷供奉之處,文學之士只是其中的一局部。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詔,又改為翰林供奉,后改為學士,置學士院,入院的稱翰林學士。3.歐陽修"醉翁亭記":"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如何理解太守的稱呼?答:歐陽修是宋代人。宋代有州無郡,一州的長官叫知州,全名是知*州軍州事。太守,即郡太守,是前代郡的行政長官的稱號,歐陽修借用之。4.什么時候道教的形態(tài)真正完備了?答:真正成為形態(tài)完備的道教是在南北朝時期。代表人物有東晉末年的道士洪,他著有"抱樸子"外篇,今嶺有其煉丹的遺址;另有梁著名道士弘景。五、分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1.談?wù)?朝廷〞一詞的來歷和與"廷〞有關(guān)的文化問題。答:庭也寫作廷。"史記·伍子胥列傳":"包胥立于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庭是群臣朝見君王的地方,所以又叫朝,后代說朝廷。"左傳·宣公二年"說晉靈公殺了宰夫,"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過朝就是過廷。庭的地方較大,估計可能有三百平米左右。庭中要植樹,棘和槐是王公大臣列位的標志,后來就用這些植物名指朝廷的高位,如任昉"桓碑銘":"將登槐棘,宏振綱網(wǎng)。〞君王的庭中還設(shè)火炬,叫做庭燎,據(jù)說天子百燎,公五十燎,侯伯子男三十燎。尊者在堂則卑者在庭,賓客是受尊重的,所以上堂;賓客的隨從就必須站在庭中。"左傳·宣公二年":"晉侯飲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旆鲆韵?。〞分析如下:"右〞是車右,有武力者承擔之,責任是保護主人。"趨登〞,趨是合禮的動作,登是從庭下上階入堂,不合禮。臣飲君酒,三杯為限,所以以此為借口攙走盾是合禮的。由此可以看出提彌明大節(jié)不拘細行的靈活應(yīng)變的能力。2.從"冠〞〔古代的一種帽子〕談?wù)勁c它有關(guān)的文化問題。答:從"冠〞〔古代的一種帽子〕談?wù)勁c它有關(guān)的文化問題。冠是古代貴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是成人的標志,是貴族男子的常服。該戴冠而不戴的,是不合禮的。有人為了符合禮,甚至獻出生命。"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載衛(wèi)國亂,子路用以系冠的纓被人砍斷,他放下武器結(jié)纓,并說:"君子死,冠不免。〞結(jié)果被人砍死。古人又有免冠罪之說,摘去冠,表示自己有過錯,情同罪犯,自降身份。冠是貴族成年所必戴,所以也就成了達官貴人的代稱。白"古風":"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與童子對舉,則冠強調(diào)的是成年人。"論語·先進":"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而弱冠一詞,則指剛剛進入成年。冠的作用主要是被頭發(fā)束住,同時也是一種裝飾。冠圈的兩旁有絲繩,用來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