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章
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一、概述二、正嗜肝DNA病毒屬
(一)土撥鼠肝炎病毒(WHV)(二)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三)樹松鼠肝炎病毒(TSHV)三、禽嗜肝DNA病毒屬(一)鴨乙型肝炎病毒(DHBV)(二)蒼鷺乙型肝炎病毒(HHBV)主要參考文獻
一、概
述很久以前人們就認識到肝炎是一種傳染病,但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末,才弄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傳染性肝炎的一個重要病因。Dane等(1970)和Robinson等人對HBV的發(fā)現(xiàn)及其生物學特性鑒定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由于該病毒宿主范圍狹窄,又不能在培養(yǎng)的細胞中增殖,因而對其研究的進展不大。直到90年代以后,HBV感染動物模型的建立以及分子遺傳學的誕生,尤其是HBV基因組克隆的成功,用克隆的HBVDNA可以進行體外轉染試驗,才使人們對HBV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嗜肝DNA病毒科具有相似的病毒粒子結構和嗜肝特性以及明確的種屬特異性。并可導致持續(xù)性病毒感染。HBV,WHV等可引起慢性活動性肝炎和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本科病毒與其他已知病毒科病毒的主要不同點,包括具有部分單鏈的雙鏈DNA基因組、大量顆粒性囊膜抗原分泌到宿主血液中以及由反轉錄酶參與形成病毒粒子的獨特復制機理等。1.分類現(xiàn)狀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下設2個屬:正嗜肝DNA病毒屬和禽嗜肝DNA病毒屬。詳細分類情況見表11-1。近年來,在牛、馬、羊、豬、雞等多種動物體內(nèi)檢測到與嗜肝DNA病毒相關性抗原或類似的病毒粒子,但均未正式確定為獨立的病毒種。表11-1.嗜肝DNA病毒科的分類現(xiàn)狀科屬代表株成員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正嗜肝DNA病毒屬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土撥鼠肝炎病毒(Woodchuckhepatitisvirus,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roundSquirrelhepatitisvirus,GSHV)樹松鼠肝炎病毒(TreeSquirrelhepatitisvirus,TSHV)禽嗜肝DNA病毒屬鴨乙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Bvirus,DHBV)蒼鷺乙型肝炎病毒(HeronhepatitisBvirus,HHBV)2.形態(tài)結構本科病毒具有相似的病毒粒子結構。嗜肝DNA病毒完整的病毒粒子呈球型,直徑40~49nm(禽嗜肝DNA病毒為45~65nm)。它由囊膜和核衣殼組成,囊膜厚7nm。攜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無表面突起;內(nèi)部核衣殼呈二十面體對稱,直徑27~35nm(禽嗜肝DNA病毒為35~40nm),有180個殼粒,以T=3對稱排列。核衣殼內(nèi)部含有一個環(huán)狀DNA分子、DNA多聚酶、DNA結合蛋白以及蛋白激酶活性。核衣殼攜帶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感染動物血清中,可見到無DNA的22nm左右的球型或纖維狀脂蛋白顆粒。當血清中存在毒粒時,血清中還可發(fā)現(xiàn)一種與核衣殼有關的可溶性抗原,稱為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外膜攜帶的HBsAg的抗原性比較復雜,有一個屬特異性的共同抗原決定簇“a”和至少兩個亞型決定簇“d/y”和“w/r”。“a”決定簇又可分為a1,a2,a3(Soulieretal1973);“w”決定簇又可分為w1,w2,w3,w4(Bancroftetal1972;Holland1975),此外,尚有少見的亞型決定簇q、g、n、x和t(Feitelson1985)。其中最常見的主要血清型為adw、adr和ayw。亞型的地區(qū)分布不同(Gourouce—Pautyetal1983),我國以adr為主,adw次之。而新疆、西藏、內(nèi)蒙等地區(qū)則以ayw為主。二、嗜肝DNA病毒基因組結構與功能嗜肝DNA病毒核酸為具有部分單鏈和部分雙鏈的非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分子,病毒粒子的分子量約為1.6×103~1.8×103kDa,沉降系數(shù)約15S;G+C含量48%。其中一條鏈(負鏈,與mRNA互補)具有全長序列(3.0~3.3kb),另一條鏈(正鏈)長1.7~2.8kb不等,完全雙鏈的克隆的DNA約3.2kb。長(負)鏈具有一個242bp缺口(在禽嗜肝DNA病毒為50bp),其位置起始于短(正)鏈的5'端,兩條鏈的5'端重迭240bp,通過粘端堿基配對保持DNA的環(huán)狀構型。長鏈5'端具有共價結合的末端蛋白,病毒粒子核心具有DNA聚合酶/反轉錄酶,該酶利用短鏈DNA的3'端作為引物修復單鏈區(qū)以形成全長的雙鏈分子。HBV病毒基因組有4個重迭或部分重迭的開放閱讀框架(ORF),它們均在長(負)鏈上,方向相同。一個ORF(S基因)編碼主要的表面抗原(HBsAg)多肽(24kDa),該基因前有一個“前S區(qū)”,帶2個框內(nèi)起始密碼,它們是較少的33kDa和39kDaHBsAg多肽的起始位點。第二個ORF(C基因)編碼主要的核心抗原(HBcAg)多肽(22kDa或21kDa),該基因前有一“前C區(qū)”,編碼29個氨基酸(aa)。最長的ORF(P基因)占整個基因組的80%,與其它三個ORF重迭,它編碼反轉錄酶、病毒DNA聚合酶和RNaseH以及連接于基因組的末端蛋白。第四個ORF稱為X基因,在體外轉染試驗中呈現(xiàn)反式作用活性,但自然感染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已知的WHV和GSHV均具有上述4個ORF,至少在WHV和GSHV,X基因對于病毒復制是必需的。DHBV缺乏X基因。三、病毒蛋白及其功能
HBV囊膜由下述病毒編碼的蛋白組成:S蛋白、M蛋白和L蛋白。病毒核心含有一種主要蛋白,P22或P21。2種主要S多肽分別為P24和GP27,它們的氨基酸組成相同,差別于GP27為糖基化的。M蛋白GP33和GP36由P24和N端另外55個氨基酸組成,差異在于糖基化的程度,它們具有“前S2”結構域。L蛋白P39和GP42比M蛋白再多出120個氨基酸,差異在于前者未糖基化,后者糖基化了,兩者具有“前S1”和“前S嗜肝DNA病毒的脂質(類)分布在表面抗原顆粒和完整病毒粒子中,它們可能來源于宿主細胞的粗面內(nèi)質網(wǎng),包括磷脂、固醇和脂肪酸。嗜肝DNA病毒的糖類成分主要是病毒囊膜中存在的N聚糖和甘露糖。HBV主要有3種抗原:分別為HBsAg、HBcAg和HBeAg。HBsAg與中和性作用有關。HBsAg與WHV和GSHV的類似抗原(WHsAg和GSHsAg)間呈現(xiàn)一定的交叉反應,但與DHBV的類似抗原(DHBsAg)間無交叉反應。HBcAg為病毒核心的主要抗原。HBeAg是在病毒復制活躍時的宿主血清中檢測到的一種可溶性蛋白(抗原),它與HBcAg的大部分氨基酸序列相同,其羧基末端的149aa與HBcAg氨基末端相同,因此兩者具有共同的抗原決定簇,但由于兩者的氨基末端(HBeAg)和羧基末端(HBcAg)分別多出一段氨基酸序列,彼此又各有不同的抗原決定簇。HBcAg與WHV和GSHV的相應抗原(WHcAg和GSHcAg)的交叉反應比表面抗原間的交叉反應強。四、病毒的復制周期及分子感染機理
在HBV感染人的肝臟中至少發(fā)現(xiàn)3種主要的RNA轉錄體,分別為3.4kb、2.4kb和2.1kb,它們具有不同的5'端(均有帽結構)和相似的3'端,最短的轉錄體(2.1kb)起始于前S區(qū)中段,比基因組還長的轉錄體(3.4kb)起始位點靠近C基因起始密碼處。2.1kbmRNA和2.4kbmRNA似乎僅發(fā)現(xiàn)于表達HBsAg的細胞中,3種轉錄體均出現(xiàn)于支持病毒復制的細胞內(nèi)。P39或GP42由2.4kbmRNA翻譯產(chǎn)生,GP33或GP36由2.1kbmRNA翻譯產(chǎn)生,P24或GP27由2.1kbmRNA和其它可能的2kb左右的mRNA翻譯產(chǎn)生,C抗原由3.4kbmRNA翻譯產(chǎn)生。其它嗜肝DNA病毒也具有類似的幾種轉錄體。嗜肝DNA病毒的復制包括幾個獨特的步驟:產(chǎn)生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分子(cccDNA);合成較大的正鏈RNA(3.4kb),包裝入病毒核心顆粒中作為負鏈DNA合成的模板(反轉錄);RNaseH酶切直接重復序列DR1和DR2后,存留的正鏈DNA5'端的轉位作用引發(fā)以負鏈DNA為模板合成正鏈DNA。裝配成成熟病毒粒子后,由細胞中釋放出來。完整的HBV粒子和空心的HBV核衣殼的成熟部位似乎為感染肝細胞的核和胞漿。HBsAg僅在胞漿中和胞膜上檢測到,但HBV成熟的確切機理尚缺乏可靠的證據(jù)。嗜肝DNA病毒呈現(xiàn)高度宿主特異性,例如,已知道HBV的唯一宿主是人,但黑猩猩和長臂猿可經(jīng)實驗感染。DHBV主要感染北京鴨,也可實驗感染野鴨,但雞和鵝等其它家禽對DHBV不敏感。嗜肝DNA病毒可存活于那些與感染者粘膜或皮膚創(chuàng)口接觸的物品表面,如醫(yī)療、實驗器材等。盡管曾有報道某些蚊蟲和臭蟲含有HBsAg,但尚無有關經(jīng)昆蟲載體傳播的直接證據(jù)。二、正嗜肝DNA病毒屬(Orthohepadnavirus)
正嗜肝DNA病毒包括所有哺乳動物嗜肝DNA病毒。其代表種是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由于HBV對人類的危害十分嚴重,對其研究已經(jīng)非常細致。事實上,有關嗜肝DNA病毒的資料大多數(shù)來自于對HBV的研究。目前已經(jīng)明確的正嗜肝DNA病毒屬的動物病毒成員包括土撥鼠肝炎病毒(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此外還有關于樹松鼠肝炎病毒(TSHV)的報道。(一)土撥鼠肝炎病毒(Woodchuckhepatitisvirus)
60至70年代,在美國費城動物園的一個土撥鼠(Marmotamonax)群中流行著一種類似人乙型肝炎的疾病。1977年5月,在該群的102例尸檢的土撥鼠中發(fā)現(xiàn)23例原發(fā)性肝癌,平均59月齡(23~106月齡)。肝臟的典型特征為肝實質門區(qū)和竇狀隙炎性細胞浸潤,膽管、膽小管增生,肝細胞變性、壞死,并出現(xiàn)各種類型的炎性細胞。檢測這些土撥鼠血清證實15%具有含DNA聚合酶的HBV樣顆粒。這是土撥鼠肝炎病毒(WHV)的首次報道。在隨后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土撥鼠中WHV的感染率極高。1978~1979年間在賓夕法尼亞東南部、新澤西中部和馬里蘭中北部捕獲的217只土撥鼠中,WHV感染率分別為1978:7/51(13.7%);1979:28/166(16.9%)。同時發(fā)現(xiàn)1979年捕獲的166只土撥鼠中49只具有WHV抗體(29.5%)。1.形態(tài)特征
WHV是繼HBV后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哺乳動物嗜肝DNA病毒,其形態(tài)特征與HBV十分相似。電鏡可見3種不同的顆粒:一種為40~50nm的雙層膜顆粒,它是完整的病毒粒子,相當于HBV的Dane顆粒;另一種為直徑20~22nm的球形顆粒;第三種為直徑20~22nm、長短不一的絲狀顆粒。完整病毒粒子平均CsCl浮密度1.215g/cm3,另外有一個浮密度為1.2.理化學特性克隆的WHV基因組DNA約3.3kb,與HB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為70%。SDS分析表明,WHV表面抗原(WHsAg)有6種成分,分子量分別為22、25、35、37、39和42kDa。在慢性感染的土撥鼠肝臟中可檢測到2個主要轉錄體,分別為2.1kb和3.7kb。2.1kbmRNA為S基因的主要轉錄體,編碼WHsAg;3.7kbmRNA比WHV基因組DNA略大,可參與WHV所有蛋白質的表達,可編碼WHV核心抗原(WHcAg),同時作為反轉錄的模板,為前基因組RNA。3.培養(yǎng)特性免疫組織化學和超微結構分析WHV感染的土撥鼠肝組織發(fā)現(xiàn)WHsAg以微?;虬w形式存在于肝細胞漿中,WHsAg陽性細胞分布于肝小葉周圍區(qū)。WHcAg主要位于細胞漿中,而不存在于核內(nèi)(與HBcAg不同)。電鏡檢查提示在粗面內(nèi)質網(wǎng)中有許多絲狀結構(直徑18~20nm),無囊膜的核心顆粒(直徑18~20nm)僅見于胞漿中。有囊膜的顆粒(直徑42~45nm)見于粗面內(nèi)質網(wǎng)腔內(nèi),它們與血清中見到的顆粒在形態(tài)上相同。這表明WHsAg主要在肝細胞漿中產(chǎn)生,并且似乎迅速裝配成病毒粒子。由WHV感染的土撥鼠分離的外周血淋巴細胞帶有低水平的非復制型WHVDNA。當這樣的細胞以脂多糖(LPS)活化時,可誘導細胞中WHVDNA復制,3天后出現(xiàn)WHV核心顆粒,含有WHVDNA復制中間體、RNA/DNA雜交分子及活化的內(nèi)源性DNA聚合酶。LPS誘導5~7天可見成熟病毒粒子釋放到培養(yǎng)液中。這為循環(huán)淋巴細胞的慢性WHV感染可重新活化提供了線索。用這樣培養(yǎng)的WHV粒子對成年土撥鼠進行接種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注射后8~10周可檢測到急性感染的血清學指標,并可引起急性肝炎。WHV呈現(xiàn)明顯的組織嗜性,對實驗感染W(wǎng)HV15個月后的土撥鼠(包括慢性感染者和急性感染血清學恢復者)的10種組織(外周血淋巴細胞、淋巴結、脾臟、骨髓、胸腺、胰腺、腎臟、卵巢、睪丸和肝臟)進行核酸分析,發(fā)現(xiàn)每只土撥鼠都有幾種組織存在WHV核酸。不同組織和動物個體在WHV核酸出現(xiàn)的頻度、水平以及組織分布和病毒基因組形式上都有差異。肝臟中含有最多的病毒。WHVDNA復制僅見于慢性感染土撥鼠的肝臟和脾臟內(nèi),脾臟是所有肝外器官中含有部分雙鏈病毒基因組最多的器官??祻蛣游锏娜魏谓M織均未發(fā)現(xiàn)復制型WHVDNA。WHVDNA在慢性攜帶者的肝細胞中分布是均勻的,相反,在肝外組織以及康復動物的肝臟,僅見于分散的細胞灶中。在另一項研究中,對肝臟和5種主要淋巴器官(外周血淋巴細胞、淋巴結、骨髓、脾臟和胸腺)進行了檢測,在65周內(nèi)的不同時期將實驗感染的土撥鼠剖殺,發(fā)現(xiàn)WHV感染并不限于肝臟,而且發(fā)生于淋巴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最先檢測到WHVDNA的細胞是骨髓中的淋巴細胞,其次是肝臟、脾臟、外周血淋巴細胞、淋巴結,最后是胸腺。1989年,Aldrich等證明土撥鼠原代肝細胞對WHV和GSHV體外感染是敏感的,可產(chǎn)生特異性病毒DNA。蘇拉滅、聚凝膠(polybrene)或ddCTP可阻斷WHV的感染,感染后2天可檢測到cccDNA,它是病毒RNA轉錄的模板。直到感染后7~10天還幾乎檢測不到病毒復制中間體,但在以后的幾周中,這種病毒DNA中間體迅速增加。5.病原性
在自然感染的土撥鼠中曾發(fā)現(xiàn)嚴重的慢性肝炎和肝細胞癌病例。利用新生土撥鼠實驗感染已證明WHV感染與腫瘤存在一定相關性。用WHV陽性血清進行土撥鼠實驗感染,可引發(fā)急性肝炎,肝損傷類似于HBV感染猩猩和人的肝損傷,肝臟中的小壞死灶與淋巴細胞、巨噬細胞以及少量中性粒細胞和漿細胞的聚集有關。WHV引起的肝炎分為兩種情況:(1)肝門區(qū)肝炎,WHcAg聚集于細胞漿,而WHsAg位于肝細胞膜上;(2)門靜脈周圍肝炎,WHcAg位于核內(nèi),WHsAg主要分布于細胞漿中。由肝門區(qū)向門靜脈周圍擴散似乎是因抗WHV免疫應答的部分恢復不足以抑制病毒復制而引起的。在重癥肝炎時,可見到腎臟、脾臟中WHsAg和免疫球蛋白的沉積。1985年,Roth等分析了16個自然慢性感染W(wǎng)HV的土撥鼠的肝臟,發(fā)現(xiàn)15個具有慢性肝炎特征,其中10個呈現(xiàn)慢性活動性肝炎,4個為慢性持續(xù)性肝炎,1個為肝硬化伴有結節(jié)性再生。1992年,Peters等在對705只土撥鼠的病理材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中,發(fā)現(xiàn)26只有腎小球損傷,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表明有6只存在免疫介導的腎小球腎炎。6只土撥鼠均為WHV攜帶者,3只患腎小球腎炎,其中2只還有腎小球基底膜增生。這3只土撥鼠的腎小管基底膜上存在宿主免疫球蛋白,其中2只的腎小管周圍有WHcAg。所有3只土撥鼠腎小球內(nèi)均含WHcAg。WHsAg的沉積情況類似于WHcAg,不同的是僅見于混合型腎炎的土撥鼠毛細管襻周圍。其它3只土撥鼠發(fā)生腎小管基底膜增生,WHsAg和宿主免疫球蛋白主要沉積于腎小管基底膜,未檢測到WHcAg。透射電鏡分析表明腎小管基底膜增厚,所有6只土撥鼠的腎小管基底膜均有電子致密沉積物。6.傳播與分布
土撥鼠為WHV的自然宿主。該病毒最先發(fā)現(xiàn)于北美洲土撥鼠中,1988年,Jin等報道了中國土撥鼠可實驗感染W(wǎng)HV,說明不同品種的土撥鼠均可感染。雌性土撥鼠比雄性土撥鼠更易感。不同地區(qū)的土撥鼠感染率不同。對WHV流行群體出生的新生土撥鼠和胎鼠檢查表明,WHV可垂直感染。
(二)地松鼠肝炎病毒(Groundsquirrelhepatitis
virus)
1980年,Marion等報道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北部地區(qū)的健康Beechy地松鼠中發(fā)現(xiàn)了具有HBV和WHV特征的病毒,即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1.形態(tài)特征GSHV病毒粒子的直徑比HBV略大,約47nm,具有厚7nm的外部囊膜和內(nèi)部球形核心。在GSHV感染動物血清中也見到三種類型的顆粒,其突出特點是球形表面抗原顆粒直徑15~25nm,含量最少,而纖維狀表面抗原顆粒直徑20~25nm,長度可達750nm(是HBV纖維狀顆粒的3倍),這種顆粒含量最多。2.理化學特性
GSHV基因組大小與HBV相近,約3.2kb~3.3kb。DNA具有一個PvuⅡ位點和2個EcoRⅠ位點,這一點與HBV不同。由血清分離的球形顆粒含有23kDa和27kDa兩種多肽。在SDS分析中比HBsAg顆粒的2種主要多肽遷移率快。
GSHV和WHV表面抗原多肽具有相似的肽圖。根據(jù)DNA推測的蛋白質間同源性,GSHV與WHV之間為78%,GSHV與HBV間為43%。GSHV有2種主要轉錄體,分別為23kb和35kb,它們都是未剪接的。具有相同的多聚腺苷酸尾。23kbmRNA編碼主要表面抗原(S)多肽和前表面抗原(preS)多肽;35kbmRNA編碼核心抗原(C),同時有些分子可作為前基因組RNA。利用NP40處理可顯著降低GSHV的感染性。
4.病原性
GSHV最初分離自健康地松鼠體內(nèi),雖然也有少量關于GSHV攜帶者發(fā)生肝癌的報道,但僅見于持續(xù)感染較長時間(4歲以上)后。其致癌性明顯比WHV弱,而且WHV引起肝癌時間明顯早于GSHV。有人用自然感染的地松鼠血清接種敏感的地松鼠,60%的動物在2~3個月后發(fā)生GSHsAg抗原血癥,少數(shù)動物持續(xù)病毒血癥達9個月之久。GSHV也表現(xiàn)出強嗜肝特性,在感染動物肝臟中可檢測到病毒DNA。然而急性感染后肝損傷不明顯??寺〉腉SHVDNA經(jīng)肝內(nèi)接種具有感染性,表現(xiàn)出與接種GSHV病毒粒子相似的特征,但經(jīng)靜脈注射無感染性。
5.傳播與分布GSHV的自然宿主是地松鼠,不同品種的地松鼠均可感染,GSHV不能感染親緣關系相近的松鼠,但金花鼠(Chipmunk)可經(jīng)GSHV病毒粒子或克隆的GSHVDNA實驗感染。經(jīng)非腸道途徑接種大鼠、小鼠、豚鼠、倉鼠等實驗動物均不能引起感染。GSHV的感染無性別差異,但存在地區(qū)性,在分別距離感染群70英里和300英里的2個地松鼠群中未發(fā)現(xiàn)感染者。(三)樹松鼠肝炎病毒(Treesquirrel
hepatitisvirus)樹松鼠肝炎病毒(TSHV)首先發(fā)現(xiàn)于美國賓夕法尼亞Reeding附近捕獲的樹松鼠(Sciuruscarolinensispennssylvanicus)。1986年,F(xiàn)eitelson等用檢測HBV血清學標志的試劑對94只樹松鼠血清進行檢測,未發(fā)現(xiàn)一例陽性,但純化的HBsAg或HBcAg與樹松鼠系列稀釋血清反應時,證明許多具有抗HBs和抗HBc交叉反應性抗體。組織學檢查表明14只動物呈現(xiàn)明顯的彌散性壞死灶、門靜脈周圍浸潤、膽管周圍炎和/或膽管增生等與病毒性肝炎相一致的變化。其中3只樹松鼠體內(nèi)的病毒DNA聚合酶活性呈陽性。經(jīng)密度梯度離心純化的抗原顆粒大小為21~35nm,平均25nm,類似于球形HBsAg或HBcAg顆粒,但未見到成熟病毒粒子。將TSHV相關性顆粒進行SDS分析,觀察到2個主要蛋白條帶,分別為15.5kDa(p15.5)和17kDa(p17),某些凝膠上還有另一個主條帶,14.5kDa(p14.5)。隨后的肽圖分析表明這三種主要成分與HBV、WHV和GSHV的主要表面抗原密切相關,說明它們是TSHV的表面抗原相關多肽。在SDSPAGE中還可見到另外3條稀淡的條帶,分別為19kDa(p19)、20kDa(p20)和35kDa(p35),其中p35可能是HBcAg相關性蛋白質。二、禽嗜肝DNA病毒屬(Avihepadnavirus)
禽嗜肝DNA病毒屬的代表種為鴨乙型肝炎病毒(DHBV),目前該屬已確定的病毒還包括蒼鷺乙型肝炎病毒(HHBV),其中DHBV一直作為研究HBV、篩選和驗證中西藥物抗病毒活性的動物病毒模型,通過研究DHBV感染鴨闡明了嗜肝DNA病毒的復制過程。(一)鴨乙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Bvirus)1.形態(tài)特征
DHBV成熟病毒粒子直徑45~65nm不等,蔗糖浮密度為1.15~1.16g/cm2.理化學特性
DHBV基因組DNA約3kb,與HB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極低,但推測的氨基酸序列十分相似。DHBV基因組編碼3個ORF,P、S和C,均位于長鏈上,方向相同。該病毒缺乏正嗜肝DNA病毒所擁有的XORF,在感染鴨體內(nèi)可檢測到3種主要轉錄體,大小分別為3.5kb、2.7kb和2.5kb,其中3.5kbmRNA可作為反轉錄模板。SDS分析DHBV囊膜蛋白僅見3個條帶:18.5kDa、30kDa和38.5kDa。
5.病原性在DHBV感染流行地區(qū),可見到病毒相關的各種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盡管在肝癌鴨的肝臟中可檢測到整合型DHBVDNA,而且DHBV感染鴨患肝癌的比率明顯高于未感染鴨,表明DHBV與肝癌發(fā)生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該病毒引起肝癌的確切機理尚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DHBV相關性肝癌僅見于我國啟東縣等少數(shù)地區(qū),有人報道對DHBV感染鴨進行連續(xù)幾年的觀察未發(fā)現(xiàn)肝癌,認為肝癌的發(fā)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年齡是個重要因素,通常商品鴨在2歲以內(nèi),而發(fā)生肝硬化和肝癌需要較長時間。用DHBV感染鴨血清接種敏感雛鴨或成鴨均可引起持續(xù)性感染和高滴度病毒血癥,病毒侵及的器官主要是肝臟。利用克隆的DHBVDNA經(jīng)肝內(nèi)注射,可引起雛鴨病毒血癥,產(chǎn)生與自然感染類似的感染狀態(tài)。人工感染實驗表明,DHBV接種時間與發(fā)生的感染類型存在相關性,3日齡之前接種引起持續(xù)性病毒血癥,而3日齡之后接種引起持續(xù)性或暫時性病毒血癥,且僅發(fā)生輕度肝炎。
(二)蒼鷺乙型肝炎病毒(HeronhepatitisBvirus)1988年,Sprengel等報道了德國灰色蒼鷺(Ardeacinerea)體內(nèi)的一種DHBV相關性嗜肝DNA病毒,即蒼鷺乙型肝炎病毒(HHBV)。電鏡下可見血清中有兩種直徑40~60nm的顆粒,與DHBV十分相似,直徑較小的囊膜顆粒明顯多于成熟的病毒粒子。HHBV基因組為具有部分單鏈的雙鏈閉合環(huán)狀DNA分子,長約3.0kb,含3個ORF:preC/C,preS/S和P,同樣缺乏哺乳動物嗜肝DNA病毒所具有的XORF。HHBV的限制性酶切圖與DHBV有很大不同,兩者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為78.5%,低于嚙齒類動物嗜肝DNA病毒W(wǎng)HV與GSHV間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3.6%)。HHBV具有與DHBV相似的蛋白質組成。HHBV僅感染蒼鷺,不能感染北京鴨。參考文獻王能進等,1995。復方乙肝解毒丸抗DHBV的研究Ⅱ:治療效果及病理形態(tài)觀察。中國畜禽傳染病。1:6-8田佩玉等,1991。電鏡觀察鴨乙型肝炎病毒在北京鴨肝內(nèi)的形態(tài)發(fā)生和繁殖動態(tài)。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13(2):108-111冷靜、徐秉棟,1992。雛鴨鴨乙型肝炎病毒人工感染的研究。中華病理學雜志。21(3):160-163應越英等,1989。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中華病理學雜志。18(1):2-4
周翊鐘等,1980。一種可能與鴨肝炎和肝癌相關的病毒。上海醫(yī)學。3(11):1-3侯云德,1990。分子病毒學。北京:學苑出版社唐紅等,1990。家畜和家禽中類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初步血清學調查。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1(2):181-184瞿滌等,1992。七個鴨種攜帶鴨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中華傳染病學雜志。4(3):133-135Aldrich,C.E.,etal.,1989.Invitroinfectionofwoodchuckhepatocyteswithwoodchuckhepatitisvirusandgroundsquirrelhepatitisvirus.Virology,172:247-252Blumberg,B.S.,etal.,1989.HepatitisBvirusandhepatocellularcarcinomatreatmentofHBVcarrierswithphyllanthusamarus.CancerDetectPrev.,14:195-201Condreay,L.D.,etal.,1990.EfficientduckhepatitisBvirusproductionbyanavianlivertumorcellline.J.Virol.,64:3249-3258
Cote,P.J.,Gerin,J.L.,1983.NonoverlappingantigenicsitesofwoodchuckhepatitisvirussurfaceantigenandtheircrossreactivitywithgroundsquirrelhepatitisvirusandhepatitisBvirussurfaceantigens.J.Virol.,47:15-23Dane,D.S.,Cameron,C.H.,1970.ViruslikepartitlesinserumofpatientswithAustraliaantigenassociatedhepatitis.Lancet,1:695-698DeWilde,G.A.,Heijtink,R.A.,1993.ImmunodiscassayforscreeningduckhepatitisBsurfaceantigeninserum,livertissueandculturedhepatocytes.J.Virol.Methods,43:41-51Feitelson,M.A.,etal.,1986.TreesquirrelhepatitisBVirus:Antigenicandstructuralcharacterization.Proc.Natl.Acad.Sci.USA,83:2994-2997Feitelson,M.A.,Clayton,M.M.,1990.Xantigen/antigodymarkersinhepadnavirusinfections.AntibodiestotheXgeneproduct(s).Gastroenterology,99:500-507Freiman,J.S.,Cossart,E.,1986.Naturalduck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Australia.
Aust.J.Exp.Biol.Med.Sci.,64:477-484Freiman,J.S.,etal.,1988.Experimen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醫(yī)療培訓中多媒系統(tǒng)的實踐與探索
- 2024年植入廣告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醫(yī)療領域減壓體驗身心健康的雙重保障
- 文化視角下的現(xiàn)代數(shù)學教材設計研究
- 科技助力學校清潔工作自動化
- 職場中如何運用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
- 2025年菏澤醫(yī)學??茖W校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歷年(2016-2024)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肅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濮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微生物檢測試劑行業(yè)商業(yè)計劃書
- 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單詞表
- 初中生物校本課程綱要
- 物業(yè)公司介紹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JTGT H21-2011 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
- 【永輝超市公司員工招聘問題及優(yōu)化(12000字論文)】
- 中國直銷發(fā)展四個階段解析
- 2024屆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鎮(zhèn)海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教材解讀
- 《一次函數(shù)與方程、不等式》說課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