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1頁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2頁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3頁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4頁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A.1模板施工本工程主要采用Ф48×3.5鋼管及扣件(計算按壁厚3.0考慮)、40×80木方、15mm厚膠合板模板。立桿間距:1000×1000mm,梁下立桿排距:500mm(其350mm及以上采用梁下雙排支頂立桿),水平桿步距:1.5m,支頂方式:可調(diào)支托承托。根據(jù)本市有關安全要求,本工程廠房混凝土為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框架柱,第二次澆筑梁板。A.1.1 梁柱模板配置A.1.1.1柱子模板柱子支模采用15mm厚木膠合模板,次楞40×80立放,間距250mm;柱箍采用φ48鋼管橫放,間距600mm。對拉螺栓φ16,盡量緊貼柱模。柱模找正:用經(jīng)緯儀雙向測量其垂直度,用鋼管加螺旋調(diào)節(jié)器支頂找正,利用模板支撐滿堂紅架體的整體剛度,柱身上用扣件索井字管與架體拉結固定。柱支模方法見下圖:A A40×80木方子15mm厚膠合板φ48雙鋼管φ16對拉螺栓柱模板支模要求①采用先澆柱、后澆板梁的施工工藝,在底部混凝土施工完畢并能上人后立即請項目測量部投好主控制線,再由班組彈好細部尺寸線。②支設前模板底部板面應平整,沿柱邊線向外3-5mm貼好海綿條,檢查柱柱子支模示意圖模板編號,檢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凈,門窗洞口模板及預埋件是否安裝到位。③為防止柱模與底表面接縫不吻合,柱模下腳在其下邊澆筑30mm高砂漿帶,以保證下口不漏漿。④模板拼裝就位,作好校正檢查工作,并經(jīng)質(zhì)量部門確認后方可澆筑。A.1.1.2梁模板(1)支模方法采用15mm厚覆膜膠合板,背肋采用40×80木方,主楞采用φ48鋼管,與面層接觸面必須過刨,根據(jù)梁尺寸在模板上留出梁豁,豁口周邊加50×100木方,木方必須雙面過刨,梁豁以下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長。

006006006006側向支撐 側向支撐(2)支模要求①梁模施工前必須有專人根據(jù)圖紙要求繪制好翻樣圖,標明各種梁側板高度,梁標高,截面尺寸,及時通知木工組并作好詳細技術交底。②所有側模及底模拼縫前必須經(jīng)過刨光,保證接縫嚴密。③梁底模及側模要與梁柱節(jié)點模板牢固固定,大跨度梁模要按規(guī)定起拱。④梁模板安裝應先安裝底模,待鋼筋綁扎完后再封側模。A.1.1.3板模板(1)支模方法膠合板厚度15㎜,木次楞40×80,@300,主楞采用φ48雙管,@900主楞下立桿間距@900,上插螺旋支撐頭,懸臂端高度300。(2)支模要求①模板平面尺寸必須根據(jù)結構施工圖及模板翻樣圖在底層加工好后方可進入施工部位,嚴禁現(xiàn)場切割,避免形成木屑掉入梁內(nèi)無法清理。②模板在制作時,對切割后的模板必須全部刨直,以保證板拼縫嚴密。A.1.1.4架體與柱的拉接待施工高支模架體時,為保證梁板支撐架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采用鋼管將架體與混凝土柱進行拉接。拉接方法見下圖所示。架體支撐桿件抱柱拉接鋼管框架柱框 抱住拉接桿件架柱抱住拉接桿件抱住拉接桿件A.1.2架體選用的種類和材料、質(zhì)量和性能A.1.2.1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模板支撐系統(tǒng)所用材料應經(jīng)過有關部門檢測合格方可使用,材料的容許應力以檢測結果為準。本工程用于模板支撐系統(tǒng)的鋼管采用A3鋼,其抗彎強度設計值[o]:235N/mm2。木材選用松木,含水率不大于15%,其力學性能為:E=9000N/mm2,抗剪強度為:fv:1.4N/mm2,抗彎強度為:fm=14N/mm2。具體材料及性能見下表:本工程各材料力學性能抗彎強度抗剪強度彈性模量材料名稱自重設計值設計值(N/mm2)(N/mm2)(N/mm2)φ48*3.0mm3.84kg/m2351202.06×鋼管10515mm厚膠10kN/141.44200合板m340*80mm木10kN/141.49350方m3φ16mm螺抗拉強度:栓170A.1.2.2支架的搭設質(zhì)量及偏差控制構配件允許偏差表1外壁48mm-0.5㎜壁厚3.5mm-0.5㎜2鋼管兩端面切1.7㎜斜偏差3鋼管外表面銹≤0.50㎜蝕深度立桿鋼管彎曲≤≤6m≤12㎜3mL4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m ≤30

截面抵抗慣性矩矩(cm3)(cm4)10.16 12.1942.67 170.67游標卡尺塞尺、拐角尺游標卡尺鋼板尺A.1.2.3材料要求(1)本工程模板材料采用45×85㎜(計算按40×80㎜取值)木枋,2.3-2.5米長,15mm建筑膠合夾板。立桿、橫桿(水平桿)、剪刀撐等均用48×3.5㎜(計算鋼管為48×3.0㎜)的焊接管。(2)采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管材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等明顯缺陷?;剞D(zhuǎn)扣、直角扣件、對接扣件等必須配套齊全。所有材料有出廠合格證。(3)U型支托進場必須加強驗收,螺桿直徑應不小于36mm,支托無變形??奂顒硬课粦`活轉(zhuǎn)動,與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格整齊,保證與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4)新配件必須有產(chǎn)品合格證。舊配件使用前應進行質(zhì)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xiàn)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必要時應經(jīng)試驗證明其質(zhì)量符合該標準后方可使用;鋼管、配件必須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嚴禁使用焊口開裂、嚴重銹蝕、扭曲變形的桿件及配件。(5)所有構配件必須經(jīng)過防銹處理,確保力學性能達到規(guī)范要求。A.1.2.4作業(yè)條件(1)樓面的立桿必須在該樓面的混凝土強度到達到設計值的75%后方可進行安裝。(2)搭設桿件時,應在地面彈出墨線以保證立桿對位準確。(3)使用前應檢查扣件式鋼管是否存在彎曲、裂縫和銹蝕嚴重等缺陷。若有則應剔除不用。對于多次重復使用的鋼管(包括配件),要認真檢查。A.1.3施工控制要點A.1.3.1模板安裝與拆除質(zhì)量點設置工程班組分項項目管理點對策措施檢查工具及檢查項目標設置方法目軸線位移模板底口1.施工前檢查上道工序用盒尺引測檢查偏移質(zhì)量,鋼筋位置及放線位表面變置是否準確。2.及時更換有缺陷的模截面尺寸形,支撐板,并予以修復。用盒尺引測檢查不牢模表面平3.加強工序自檢。4.加強材料進場管理及板整、垂底模標高用水準儀、拉線或用安直度良標高不準,支現(xiàn)場保養(yǎng)。5.連接件扣緊不松動。尺量檢查裝好、截撐不牢6.支撐點牢固可靠,損壞與面準模板上口變形的鋼龍骨、鋼支柱不拆確、標垂直度偏移,支予使用。用2m靠尺檢查除高無誤撐不牢小板板面平整度平整度、用2m靠尺檢查組裝大面平整度A.1.3.2模板安裝與拆除質(zhì)量預防措施項目影響因素采取預防措施支撐系統(tǒng)不合理嚴格設計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扣件連接松動嚴格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扣件間距,加固面板模施工板拼縫不平盡量使用平直模板,扣件補缺操作工程拆除時硬撬組裝前及時刷脫模跡質(zhì)量顛倒工序強化施工工藝,完善工序間的交接檢預防措基底未夯實加強夯實,并鋪通長腳手板,加強交接檢施環(huán)境鋼筋網(wǎng)片位移加強工種之間的交接檢,互檢工作混凝土側壓力過大工種之間相互配合,加強支撐,適當振搗,設專人看模材料模板變形,孔多及時檢查、修理,嚴重者退回,不予使用管理施工人員

木方、支撐件軟弱連接附件質(zhì)量差崗位責任制執(zhí)行不嚴重進度,輕質(zhì)量忽視資料管理技術水平低自檢不認真技術交底不清指揮人員只重進度違章作業(yè)忽視交接檢,互檢專檢人員檢查不細

及時同技術部門共同研究加固措施及時退換,加密連接,加固支撐系統(tǒng)強化崗位意識,完善責任制,人員定崗加強教育,擺正進度與質(zhì)量的關系加強全面管理意識,確立技術檔案重要性的認識進行崗位技術培訓認真執(zhí)行自檢負責制認真科學的進行書面交底尊重科學,服從質(zhì)量,好中求快嚴格操作規(guī)程加強工種間配合,把質(zhì)量問題消滅在上一工序中加強教育,不合格者予以停職A.1.3.3為防止質(zhì)量通病模板設計中特制定措施序項目防治措施號1柱底爛根底部方框釘平后再將其伸入柱體位置。2柱粘連清理模板和涂刷隔離劑必須認真,要有專人檢查驗收,不合格的要重新刷涂。3垂直度偏差支模時要反復用線附吊靠,支模完畢經(jīng)校正后如遇有較大沖撞,應重新用線錘復核校正。4柱凹凸不平加強模板的維修,安裝前對模板檢修一次。5柱鋼筋移位模板上口內(nèi)側釘設與砼保護層等后的木壓條,并采取措施控制保護層厚度。6柱體陽角不垂直、不方正在陽角處模板兩側用80×80木方成90度壓緊護角,用吊錘檢測垂直度。7柱上下層接槎不平、漏漿外壁模板的下段須用對拉螺栓緊固在已完成的下層砼壁上。8板下?lián)习逯尾牧蠎凶銐驈姸龋伪仨毤訅|木,模板按規(guī)范起拱。9 柱模板拼縫處漏漿 模板拼縫處設綿線或用膠帶封堵。10 梁板底撓度 搗制完成后立即增加鋼管立桿支撐。A.1.4檢查驗收A.1.4.1支撐架體構件進場驗收構配件允許偏差表1外壁48mm-0.5㎜壁厚3.5mm-0.5㎜2鋼管兩端面切1.7㎜斜偏差3鋼管外表面銹≤0.50㎜蝕深度立桿鋼管彎曲3m≤L≤6m≤12㎜4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5m ≤205可調(diào)托撐支托板≤1.0變形A.1.4.2支撐架體檢查與驗收支撐架體檢查與驗收按照以下標準進行。

游標卡尺塞尺、拐角尺游標卡尺鋼板尺鋼板尺、塞尺扣件擰緊抽驗檢查數(shù)目及質(zhì)量判斷標準支撐架體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支撐架體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續(xù)表)支撐架體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續(xù)表)支撐架體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續(xù)表)A.1.5模板支撐搭設標準依據(jù)本天津市地方標準《建筑工程模板支撐系統(tǒng)安全技術規(guī)程》相關條文編制。1、 模板支撐系統(tǒng)結構構件的長細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受壓構件長細比:支架立桿、斜撐及桁架不應大于150;拉條、綴條、斜桿等連系構件不應大于200。受拉構件長細比:鋼桿件不應大于350;木桿件不應大于250。2、支撐體系應設置掃地桿,縱、橫向水平拉桿及水平、豎向剪刀撐,并與主體結構的墻、柱牢固拉結。立桿(柱)接長必須采用對接,嚴禁搭接;掃地桿,縱、橫向水平拉桿及水平、豎向剪刀撐接長必須采用搭接,嚴禁對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m。3、 采用專用鋼管(ф48×3.5mm)設計支撐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立桿底部與基礎頂面之間必須設置鐵底座和墊板。2)當立桿軸力荷載大于8kN時必須在立桿頂部設置可調(diào)支托承托,模板,形成軸心受壓傳遞荷載。4、立桿間距應根據(jù)所承受的荷載確定,一般不應大于1.2m【本工程設計為0.9~1m】,并應滿足下列要求:1)梁底應設置主承立桿,梁側設置輔助立桿。當梁底為單根主承立桿時應設置在梁寬中心線處;當梁高寬比大于2.5、且梁寬大于300mm時,沿梁縱向主承立桿應適當加密、沿梁寬度主承立桿不應少于2根,并對稱設置;2)沿梁縱向的立桿間距應與同向板底立桿間距相等或成倍數(shù);3)沿梁橫向連續(xù)設置梁板立桿時,應從梁支架開始向板中央雙向布設,但板中央兩相鄰立桿間距不得大于板底設計立桿間距。5、每排每列立桿的縱、橫向之間必須用水平拉桿(橫桿)連接,并應滿足下列要求:1)在立桿頂端可調(diào)支托的底部處設置一道水平拉桿(即封頂桿),當梁底封頂桿與板底水平拉桿不在同一高度上時,梁底封頂桿應向板底立桿雙向延長不少于2個跨距并與立桿固定。2)在立桿的底、基礎的頂面限定高度內(nèi)設置一道水平拉桿(即掃地桿)。3)在封頂桿與掃地桿之間應均勻設置水平拉桿。水平拉桿的間距(即步距)在滿足荷載計算要求條件下一般為:當支架高度低于4m、立桿軸力荷載小于8kN時不得大于1.8m,當支架高度超過4m、或者立桿軸力荷載大于8kN時不得大于1.5m;當支架高度8m~20m時,頂端步距內(nèi)加設一道水平拉桿;4)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如無處可頂時,應與豎向剪刀撐連接;5)嚴禁在水平拉桿上設置立桿或?qū)⑸舷聝啥瘟U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6、支撐架體周圈及中間縱、橫向應從底到頂設置豎向連續(xù)式剪刀撐,并應滿足下列要求:1)剪刀撐的寬度宜為4m~6m,剪刀撐的斜桿與地面夾角為45度~60度之間,底端與地面頂緊,并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拉桿或立桿扣接固定。剪刀撐的雙向桿件宜分開設置在立桿兩側,并保證與每步立桿扣接;2)兩相鄰剪刀撐之間凈距:扣件式鋼管支架不應大于10m;3)當支架高度8m~20m時,在縱、橫向兩相鄰剪刀撐之間增加之字斜撐。7、 支撐架體內(nèi)應設置水平剪刀撐,并應滿足下列要求:1)當支架高度4m~8m時,在底部掃地桿和頂端封頂桿有豎向剪刀撐的部位分別設置水平剪刀撐;2)當支架高度8m~20m時,應在相鄰豎向剪刀撐之間增設水平剪刀撐,兩相鄰水平剪刀撐的間距為:扣件式鋼管支架不得大于3個。3)水平剪刀撐的端部與立桿或建筑物拉結,嚴禁水平剪刀撐端部設置在水平拉桿上。8、當支架高度超過5m時,應在架體周圈外側和中間有結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m~9m、豎向間距2m~3m與建筑結構設置一個固結點?!驹诒竟こ讨校0逯Ъ芘c周圈現(xiàn)澆框柱做剛性拉結,水平拉結距離為一個軸距?!?、從事模板作業(yè)的人員,應經(jīng)安全技術培訓。對高大模板支撐的作業(yè)人員應進行專項技術培訓,經(jīng)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經(jīng)建設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資格證書后持證上崗。10、高度4m以上的柱、墻(含剪力墻)等豎向混凝土結構必須先澆筑,待混凝土達到一定承載強度后,再澆筑梁、板等水平混凝土結構。【本工程分兩次澆筑:先澆筑立柱,再澆梁板】A.1.6架體的拆除規(guī)定與工藝要求1、模板拆除時對混凝土強度要求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板跨度≤2m,混凝土強度應達到≥50%,板跨度≤8m,混凝土強度應達到≥70%,板跨度>8m,混凝土強度應達到≥100%。梁:跨度≤8m,混凝土強度應達到≥75%,當>8m時混凝土強度應達到≥100%。懸挑構件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100%以上,方可拆除。拆除時要嚴格按照要求施工,避免對結構造成破壞。2、模板拆除方法和操作要求架體使用完畢后立即拆除,在架體拆除前應作好以下工作:(1)在拆除架體時,應先清除架體上的垃圾雜物,清除時嚴禁高空向下拋。(2)架體在拆除前,應先布設拆除范圍的安全措施和警戒區(qū)域。(3)嚴格遵循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同一部位拆除順序是:橫桿→剪刀撐→立桿。(4)架體的拆除一般嚴禁在垂直方向上同時作業(yè),因此要事先做好其他垂直方向工作的安排。(5)拆除架體時,下部的出入口必須停止使用,對此除監(jiān)護人員要特別注意外,還應在出入口處設置明顯的停用標志和圍欄,此裝置必須內(nèi)外雙面都加以設置。(6)在拆除的架體周圍,在墜落范圍設置明顯的“禁止入內(nèi)”標志,并有專人監(jiān)護,以保證拆時無其他人員入內(nèi)。(7)對于拆除架體用的垂直運輸要用滑輪和繩索運送,嚴禁亂扔亂拋,并對操作人員和使用人員進行交底,規(guī)定聯(lián)絡用語和方法,明確職責,以保證架體安全拆除。(8)架體拆除時遇大風、大雨、大霧天應停止作業(yè)。(9)拆除時操作人員要系好安全帶,穿軟底防滑鞋、扎裹腿。(10)架體拆除過程中,不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則應該在安全技術交底中交代清楚。A.2模板工程質(zhì)量標準1、模板面板背側的木方高度應一致。制作膠合板模板時,其板面拼縫處應密封。水池的模板對拉螺栓中部應設止水片,止水片應與對拉螺栓環(huán)焊。2、支架立柱和豎向模板安裝在基土上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應設置具有足夠強度和支承面積的墊板,且應中心承載;3、豎向模板安裝時,應在安裝基層面上測量放線,并應采取保證模板位置準確的定位措施。對豎向模板及支架,安裝時應有臨時穩(wěn)定措施。安裝位于高空的模板時,應有可靠的防傾覆措施。應根據(jù)混凝土一次澆筑高度和澆筑速度,采取合理的豎向模板抗側移、抗浮和抗傾覆措施。4、對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為梁、板跨度的1/1000~3/1000。5、采用扣件式鋼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桿時,支架搭設應完整,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鋼管規(guī)格、間距和扣件應符合設計要求;立桿上應每步設置雙向水平桿,水平桿應與立桿扣接;立桿底部應設置墊板。6、 采用扣件式鋼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桿時,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對大尺寸混凝土構件下的支架,其立桿頂部應插入可調(diào)托座??烧{(diào)托座距頂部水平桿的高度不應大于600mm,可調(diào)托座螺桿外徑不應小于36mm,插入深度不應小于180mm;立桿的縱、橫向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立桿的步距不應大于1.8m;頂層立桿步距應適當減小,且不應大于1.5m;支架立桿的搭設垂直偏差不宜大于5/1000,且不應大于100mm;在立桿底部的水平方向上應按縱下橫上的次序設置掃地桿;承受模板荷載的水平桿與支架立桿連接的扣件,其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7、支架的垂直斜撐和水平斜撐應與支架同步搭設,架體應與成形的混凝土結構拉結。8、上、下樓層模板支架的立桿應對準,模板及支架鋼管等應分散堆放。9、模板安裝應保證混凝土結構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對位置準確,并應防止漏漿。10、模板安裝應與鋼筋安裝配合進行,梁柱節(jié)點的模板宜在鋼筋安裝后安裝。11、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脫模劑,脫模劑不得污染鋼筋和混凝土槎處。12、模板安裝完成后,應將模板內(nèi)雜物清除干凈。13、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位置準確。14、模板拆除時,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順序,并應從上而下進行拆除。15、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時,方可拆除底模及支架;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構件類型構件跨度按達到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百分率計(%)≤2≥50板>2,≤8≥75>8≥100≤8≥75梁、拱、殼>8≥100懸臂結構 ≥10016、 當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時,方可拆除側模。17、多個樓層間連續(xù)支模的底層支架拆除時間,應根據(jù)連續(xù)支模的樓層間荷載分配和混凝土強度的增長情況確定。18、拆下的模板及支架桿件不得拋扔,應分散堆放在指定地點,并應及時清運。19、 模板拆除后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對變形和損傷部位應進行修復。20、 對外觀,應在進場時和周轉(zhuǎn)使用前全數(shù)檢查;21、 對尺寸和力學性能可按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抽樣檢查。22、 對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應檢查其數(shù)量和尺寸。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中心線位置5插筋外露長度+10,0中心線位置2預埋螺栓外露長度+10,0中心線位置10預留洞截面內(nèi)部尺寸+10,023、對現(xiàn)澆結構模板,應檢查尺寸現(xiàn)澆結構模板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基礎±10鋼尺檢查截面內(nèi)部尺寸柱、墻、梁+4,-5鋼尺檢查層高垂直度全高不大于5m6經(jīng)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全高大于5m8經(jīng)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預制構件模板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項目允許偏差板、梁±5薄腹梁、桁架±10長度柱0,-10墻板0,-5板、墻板0,-5寬度梁、薄腹梁、桁架、柱+2,-5板+2,-3高(厚)度墻板0,-5梁、薄腹梁、桁架、柱+2,-5構件長度I梁、板、柱l/1000且≤15內(nèi)的側向彎曲墻板、薄腹梁、桁架l/1000且≤15板的表面平整度3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1板7對角線差墻板5翹曲板、墻板l/1500設計起拱薄腹梁、桁架、梁±3

檢查方法鋼尺量兩角邊,取其中較大值鋼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較大值鋼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較大值拉線、鋼尺量最大彎曲處2m靠尺和塞尺檢查2m靠尺和塞尺檢查鋼尺量兩個對角線調(diào)平尺在兩端量測拉線、鋼尺量跨中24、 對扣件式鋼管支架,應對下列安裝偏差進行檢查:混凝土梁下支架立桿間距的偏差不應大于50mm,混凝土板下支架立桿間距的偏差不應大于100mm;水平桿間距的偏差不應大于50mm;應全數(shù)檢查承受模板荷載的水平桿與支架立桿連接的扣件;采用雙扣件構造設置的抗滑移扣件,其上下頂緊程度應全數(shù)檢查,扣件間隙不應大于2mm。A.3模板工程安全要求A.3.1模板安裝A.3.1.1一般規(guī)定(1) 模板安裝前必須做好下列安全技術準備工作:①應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操作班組應做好模板安裝作業(yè)的分工準備。②應對模板和配件進行挑選、檢測.不合格者應剔除.并應運至工地指定地點堆放。③備齊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護設施和器具。(2) 模板構造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豎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裝在基土上時.應加設墊板,墊板應有足夠強度和支承而積,且應中心承載,基土應堅實,并應有排水措施。②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有效防傾覆的臨時固定設施。③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當跨度大于4m時,摸板應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l/1000~3/1000。安裝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施工荷載的承載能力,否則應加設支撐支架;B上層支架立柱應對準下層支架立柱.并應在立柱底鋪設墊板。(3)安裝模板應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防止漏漿,構造應符合模板設計要求。模飯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應能可靠承受新澆混凝土自重和側壓力以及施工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荷載。(4) 支撐梁、板的支架立柱構造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shù)。②鋼管立柱底部應設墊木和底座,頂部應設可調(diào)支托,U形支托與楞梁兩側間如有間隙,必須楔緊,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得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nèi)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③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烧{(diào)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應各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在8~20m時,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應加設一道水平拉桿。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都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xù)式剪刀撐。鋼管立柱的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應采用?48×3.5mm鋼管,用扣件與鋼管立柱扣牢。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0mm,并應采用2個旋轉(zhuǎn)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l00mm處進行固定。A.3.1.2支架立柱構造與安裝(1)當采用扣件式鋼管作立柱支撐時,其構造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鋼管規(guī)格、間距、扣件應符臺設計要求。每根立柱底部應設底座及墊板,墊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②當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時,高處的縱向掃地桿應向低處延長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邊坡上方邊緣不得小干0.5m。③立柱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nèi),且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jié)點不宜大于步距的1/3。嚴禁將上段的鋼管立柱與下段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滿堂模板和共享空間模板支架立柱,在外側周圈應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xù)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應每隔10m左右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xù)式剪刀撐,其寬度宜為4~6m.并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宜為45°~60°。當建筑層高在8~20lm時,除應滿足上述規(guī)定外,還應在縱橫向相鄰的兩豎向連續(xù)式剪刀撐之間增加之字斜撐,在有水平剪刀撐的部位,應在每個剪刀撐中間處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撐。⑥當支架立柱高度超過5m時,應在立柱周圈外側和中間有結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9m、豎向間距2~3m與建筑結構設置一個固結點。(2)柱模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現(xiàn)場拼裝柱模時,應適時地安設臨時支撐進行固定,斜撐與地面的傾角宜為60°,嚴禁將大片模板系在柱子鋼筋上。②待四片柱模就位組拼經(jīng)對角線校正無誤后,應立即自下而上安裝柱箍。③柱模校正(用四根斜支撐進行校正)后,應采用斜撐或水平撐進行四周支撐,以確保整體穩(wěn)定。當高度超過4m時,應群體或成列同時支模,并應將支撐連成一體.形成整體框架體系。當需單根支模時,柱寬大于500mm應每邊在同一標高上設置不得少于2根斜撐或水平撐。斜撐與地面的夾角宜為45°~60°,下端尚應有防滑移的措施。④角柱模板的支撐,除滿足上款要求外,還應在里側設置能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斜撐。(3)獨立梁和整體樓蓋梁結構模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安裝獨立梁模板時應設安全操作平臺,并嚴禁操作人員站在獨立梁底?;蛑VЪ苌喜僮骷吧舷峦ㄐ?。②底模與橫楞應拉結好.橫楞與支架、立柱應連接牢固。③安裝側模時,應邊安裝邊與底模連接,當側模高度多于2塊時,應采取臨時固定措施。④起拱應在側模內(nèi)外楞連固前進行。A.3.2模板拆除A.3.2.1模板拆除要求(1)模板的拆除措施應經(jīng)技術主管部門或負責人批準,拆除模板的時間可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上結構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2)當混凝土未達到規(guī)定強度或已達到設計規(guī)定強度,需提前拆?;虺惺懿糠殖O計荷載時.必須經(jīng)過計算和技術主管確認其強度能足夠承受此荷載后,方可拆除。(3)拆模前應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須裝入工具袋或系掛在身上,井應檢查拆模場所范圍內(nèi)的安全措施。(4)模板的拆除工作應設專人指揮,作業(yè)以應設圍欄,其內(nèi)不得有其他工種作業(yè),并應設專人負責監(jiān)護。拆下的模板、零配件嚴禁拋擲。(5)拆模的順序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應從上而下進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拋扔,應按指定地點堆放。(6)多人同時操作時.應明確分工、統(tǒng)一信號或行動,應具有足夠的操作面,人員應站在安全處。(7) 高處拆除模板時,應符合有關高處作業(yè)的規(guī)定。嚴禁使用大錘和撬棍,操作層上臨時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過3層。(8)在提前拆除互相搭連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撐時,應補設臨時支撐。拆模時,應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9)拆模如遇中途停歇,應將已拆松動、懸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進行臨時支撐牢固或相互連接穩(wěn)固。對活動部件必須一次拆除。(10)已拆除了模板的結構,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設計荷載。若在未達到設計強度以前,需在結構上加置施工荷載時,應另行核算,強度不足時,應加設臨時支撐。(11)遇6級或6級以上大風時,應暫停室外的高處作業(yè)。雨、雪、霜后應先清掃施工現(xiàn)場,方可進行工作。(12)拆除有洞口模板時,應采取防止操作人員墜落的措施。洞口模板拆除后,應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0的有關規(guī)定及時進行防護。(13)當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時,應先從跨中開始,對稱地分別向兩端拆除。拆除時,嚴禁采用連梁底板向旁側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A.3.2.2拆除柱模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柱模拆除應分別采用分散拆和分片拆2種方法。分散拆除的順序應為:拆除拉桿或料撐、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橫楞、拆除豎楞,自上而下拆除配件及模板、運走分類堆放、清理、拔釘。(2) 柱子拆下的模板及配件不得向地面拋擲。A.3.2.3拆除梁,板模板應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