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靜力學基礎
本章主要研究力的概念、剛體的概念、靜力學的四個公理、約束與約束反力、受力圖的畫法。
本章提要1靜力學基礎本章主要研究力的概念、剛體的概念、靜力本章內容1.1
力的概念1.2
剛體的概念1.3
靜力學公理1.4
約束與約束反力1.5
受力圖本章內容1.1力的概念1.1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起來的。
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機械作用,這種作用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形狀發(fā)生改變。力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稱為力的外效應。而力使物體形狀發(fā)生改變,稱為力的內效應。在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時,必須分清哪個是受力物體,哪個是施力物體。1.1.1力的定義1.1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實踐證明,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應決定于三個要素:(1)
力的大小;(2)
力的方向;(3)
力的作用點。這三個要素稱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是指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強弱程度。
力的方向包含方位和指向兩個含義。
力的作用點是指力對物體作用的位置。作用于一點的力,稱為集中力。在力的三要素中,當其中任一要素發(fā)生改變時,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應也隨之改變。1.1.2力的三要素實踐證明,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應決定于三個要素:(1)力的力是一個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圖示時,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來表示。線段的長度(按選定的比例尺)表示力的大??;線段的方位和箭頭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稱為力的作用線。
如圖1.1所示。
1.1.3力的圖示法力是一個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圖示時,通常用圖1.1圖1.11.2剛體的概念在靜力學中,把所研究的物體都看做是剛體。所謂剛體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狀保持不變的物體。實際上,剛體是不存在的,它是一個理想化的力學模型。一個物體能否看做為剛體,不僅取決于物體變形的大小,而且和問題本身的要求有關。1.2剛體的概念在靜力學中,把所研究的物體都看做是剛體1.3靜力學公理
作用在剛體上的兩個力,使剛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必要和充分條件是: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相同(簡稱這兩個力等值、反向、共線)。一個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而平衡時,這兩個力一定要滿足二力平衡公理。例如,拉桿AB的兩端分別受到FA和FB的作用(圖1.2)。又如在起重機上掛一重物(圖1.3(a)),重物受到繩索拉力T和重力W的作用(圖1.3(b)),這兩個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鉛垂線上。1.3.1二力平衡公理1.3靜力學公理作用在剛體上的兩個力,使剛體處于平衡狀
必須注意,對于變形體來說,二力平衡公理是不成立的。兩個力等值、反向、共線的條件只能是二力平衡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例如,繩索的兩端受到等值、反向、共線的兩個拉力作用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圖1.4(a)),但如受到等值、反向、共線的兩個壓力作用時,就不能平衡了(圖1.4(b))。在兩個力作用下并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稱為二力體,如果該物體是個桿件,也可稱二力桿。二力體(桿)上的兩個力的作用線必為這兩個力作用點的連線。例如,圖1.5所示的桿件AB。必須注意,對于變形體來說,二力平衡公理是不成立的。兩個力圖1.2圖1.2圖1.3圖1.3圖1.4圖1.4圖1.5圖1.5
在作用于剛體上的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任何一個平衡力系,不會改變原力系對剛體的作用效應。
推論力的可傳性原理
作用在剛體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線移動到剛體內任一點,而不改變該力對剛體的作用效應。
證明:設力F作用在剛體的A點,如圖1.6所示。在實踐中,經驗也告訴我們,在水平道路上用水平力F推車(圖1.7(a))或沿同一直線拉車(圖1.7(b)),兩者對車(視為剛體)的作用效應相同。1.3.2加減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剛體上的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任何一個平衡力系,由力的可傳性原理可知,對剛體而言,力的作用點已不是決定其效應的要素之一,而是由作用線取代。因此,作用于剛體上的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線。
例如,直桿AB的兩端分別受到兩個等值、反向、共線的力F1、F2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圖1.8(a))。如果將這兩個力沿其作用線分別移到桿的另一端(圖1.8(b)),顯然,直桿AB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力的可傳性原理可知,對剛體而言,力的作用點已不是決定其圖1.6圖1.6圖1.7圖1.7圖1.8圖1.8
作用于物體上同一點的兩個力,可以合成為一個合力,合力也作用于該點,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這兩個力為鄰邊所構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來表示。
如圖1.9所示,F1、F2為作用于物體上A點的兩個力,按比例尺以這兩個力為鄰邊作出平行四邊形ABCD,則從A點作出的對角線表示的矢量AC,就是F1與F2的合力R。分力F1、F2合成為合力R可用下列矢量等式來表示:
R=F1+F21.3.3力的平行四邊形公理作用于物體上同一點的兩個力,可以合成為一個合力,合力也作下面考慮幾種常見的特殊情況:
(1)α=0°,即力F1與F2方向相同。
(2)α=180°,即力F1與F2方向相反。此時合力R的方向與分力中較大的一個力的方向相同,其大小為R=F1-F2或R=F2-F1。
(3)α=90°,即力F1與F2相互垂直(圖1.10)。此時所作的平行四邊形成為矩形。合力的大小為
R=√F12+F22
下面考慮幾種常見的特殊情況:
如圖1.11(a)所示,力F既可以分解為力F1和F2,也可以分解為F3和F4等等。
推論三力平衡匯交定理
當剛體受到共面而又互不平行的三個力作用而平衡時,則此三個力的作用線必匯交于一點。
證明:設有共面而又互不平行的三個力F1、F2、F3分別作用在一剛體上的A1、A2、A3三點而成平衡,如圖1.12(a)所示。如圖1.11(a)所示,力F既可以分解為力F1和F2,也圖1.9圖1.9圖1.10圖1.10圖1.11圖1.11圖1.12圖1.12
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線,并分別作用在這兩個物體上。這個公理概括了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關系,表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例如,圖1.13(a)所示。這里應注意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與反作用公理的區(qū)別。前者是敘述了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兩個力的平衡條件,后者是描述兩物體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例如,圖1.13(b)中的W與T′、T與′、T1與T2′。1.3.4作用與反作用公理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力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對矛盾。它們相互對立,相互依存,同時存在,同時消失。通過作用與反作用,相互關聯的物體的受力即可聯系起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力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對矛盾。它們相互對立圖1.13圖1.131.4約束與約束反力在工程結構中,每一構件都根據工作要求以一定的方式和周圍的其他構件相互聯系著,它的運動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一個物體的運動受到周圍物體的限制時,這些周圍物體稱為該物體的約束。約束給被約束物體的力,稱為約束反力,簡稱反力。約束反力的方向總是與約束所能限制的運動方向相反。1.4.1約束與約束反力的概念1.4約束與約束反力在工程結構中,每一構件都根據工作要在物體上,除約束反力以外的力,即能主動引起物體運動或使物體產生運動趨勢的力,稱為主動力。例如,重力、風力、水壓力、土壓力等都是主動力。主動力在工程中也稱為荷載。在物體上,除約束反力以外的力,即能主動引起物體運動或使物(1)
柔體約束柔體約束的約束反力通過接觸點,其方向沿著柔體約束的中心線且背離物體(為拉力)。這種約束反力通常用T表示(圖1.14)。(2)
光滑接觸面約束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如果接觸面上的摩擦力很小而略去不計,那么由這種接觸面所構成的約束,稱為光滑接觸面約束。光滑接觸面的約束反力通過接觸點,其方向沿著接觸面的公法線且指向物體。通常用N表示(圖1.15)。1.4.2幾種覺的約束類型(1)柔體約束1.4.2幾種覺的約束類型(3)
圓柱鉸鏈約束圓柱鉸鏈簡稱鉸鏈,它是由一個圓柱形銷釘插入兩個物體的圓孔中而構成(圖1.16(a)、(b)),并假設銷釘與圓孔的表面都是完全光滑的。圓柱鉸鏈的計算簡圖如圖1.16(c)或(d)所示。圓柱鉸鏈的約束反力在垂直于銷釘軸線的平面內,通過銷釘中心,而方向未定。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通常把圓柱鉸鏈的約束反力用兩個相互垂直的分力Rx和Ry來表示(圖1.16(f))。(3)圓柱鉸鏈約束(4)
固定鉸支座工程上常用一種叫做支座的部件,將一個構件支承于基礎或另一靜止的構件上。如將構件用光滑的圓柱形銷釘與固定支座連接,則該支座稱為固定鉸支座(圖1.17(a))。固定鉸支座的計算簡圖如圖1.17(b)或(c)所示。由固定鉸支座的構造形式可知,它的約束性能與圓柱鉸鏈相同,所以固定鉸支座的約束反力與圓柱鉸鏈的反力相同,如圖1.17(d)所示。(4)固定鉸支座(5)
可動鉸支座如果在固定鉸支座與支承面之間加裝輥軸,則該支座稱為可動鉸支座(圖1.18(a))??蓜鱼q支座的計算簡圖如圖1.18(b)或(c)所示??蓜鱼q支座的約束反力通過銷釘中心,垂直于支承面,指向未定,如圖1.18(d)所示。圖中RA的指向是假設的。(5)可動鉸支座(6)
鏈桿兩端用光滑銷釘與其他物體連接而中間不受力的直桿,稱為鏈桿。圖1.19(a)中的桿件AB即為鏈桿,它的計算簡圖如圖1.19(b)所示。鏈桿的約束反力沿著鏈桿中心線,指向未定,如圖1.19(c)所示。圖中RA的指向是假設的。
例如,圖1.20(a)所示為一屋架的端部支承在柱子上。(6)鏈桿圖1.14圖1.14圖1.15圖1.15圖1.16圖1.16圖1.17圖1.17圖1.18圖1.18圖1.19圖1.19圖1.20圖1.201.5受力圖在研究物體的平衡問題時,首先要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即分析物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這種從周圍物體中單獨分離出來的研究對象,稱為分離體。在分離體上畫出它所受到的全部主動力和約束反力,這樣所得到的圖形,稱為受力圖。1.5.1受力圖的概念1.5受力圖在研究物體的平衡問題時,首先要對物體進行受畫單個物體的受力圖,首先要明確研究對象,并解除研究對象所受到的全部約束而單獨畫出它的簡圖,即取出分離體。
然后在分離體上畫出主動力及根據約束類型在解除約束處畫出相應的約束反力。1.5.2單個物體的受力圖畫單個物體的受力圖,首先要明確研究對象,并解除研究對象所【例1.1】勻質小球重W,用繩索系住,并靠在光滑的斜面上,如圖1.21(a)所示,試畫出小球的受力圖。圖1.21【例1.1】勻質小球重W,用繩索系住,并靠在光滑的斜面上,如【例1.2】簡支梁AB的A端為固定鉸支座,B端為可動鉸支座,梁在中點C受到主動力P的作用,如圖1.22(a)所示。梁的自重不計,試畫出梁AB的受力圖。圖1.22【例1.2】簡支梁AB的A端為固定鉸支座,B端為可動鉸支座,【例1.3】試畫出圖1.23(a)及圖1.23(c)中桿AB的受力圖。桿的自重不計。在圖1.23(a)中,C處是光滑接觸面。圖1.23【例1.3】試畫出圖1.23(a)及圖1.23(c)中桿AB在工程中,常常遇到由幾個物體通過一定的約束聯系在一起的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稱為物體系統(tǒng),簡稱為物系。對物體系統(tǒng)進行受力分析時,把作用在物體系統(tǒng)上的力分為外力和內力。所謂外力是指物系以外的物體作用在物系上的力;所謂內力是指物系內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畫物體系統(tǒng)的受力圖的方法,基本上與畫單個物體受力圖的方法相同,只是研究對象可能是整個物體系統(tǒng);也可是整個物體系統(tǒng)中的某部分或某一物體。1.5.3物體系統(tǒng)的受力圖在工程中,常常遇到由幾個物體通過一定的約束聯系在一起的系【例1.4】圖1.24(a)所示為一組合梁。梁受主動力P的作用。C處為鉸鏈連接,A處是固定鉸支座,B和D處都是可動鉸支座。若不計梁的自重,試畫出梁AC、CD及整個梁AD的受力圖。圖1.24【例1.4】圖1.24(a)所示為一組合梁。梁受主動力P的作【例1.5】三鉸拱ACB如圖1.25(a)所示。C處為鉸鏈連接,A和B處都是固定鉸支座。在拱AC上作用有荷載P。若不計拱的自重,試畫出拱AC、BC及整體的受力圖。圖1.25【例1.5】三鉸拱ACB如圖1.25(a)所示。C處為鉸鏈連通過以上各例的分析,現將畫受力圖時應注意的幾點歸納如下:
(1)明確研究對象
(2)約束反力與約束類型相對應
(3)注意作用與反作用關系
(4)只畫外力,不畫內力
(5)不要多畫也不要漏畫任何一個力;同一約束反力,它的方向在各受力圖中必須一致。通過以上各例的分析,現將畫受力圖時應注意的幾點歸納如下:1靜力學基礎
本章主要研究力的概念、剛體的概念、靜力學的四個公理、約束與約束反力、受力圖的畫法。
本章提要1靜力學基礎本章主要研究力的概念、剛體的概念、靜力本章內容1.1
力的概念1.2
剛體的概念1.3
靜力學公理1.4
約束與約束反力1.5
受力圖本章內容1.1力的概念1.1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起來的。
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機械作用,這種作用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形狀發(fā)生改變。力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稱為力的外效應。而力使物體形狀發(fā)生改變,稱為力的內效應。在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時,必須分清哪個是受力物體,哪個是施力物體。1.1.1力的定義1.1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實踐證明,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應決定于三個要素:(1)
力的大?。?2)
力的方向;(3)
力的作用點。這三個要素稱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是指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強弱程度。
力的方向包含方位和指向兩個含義。
力的作用點是指力對物體作用的位置。作用于一點的力,稱為集中力。在力的三要素中,當其中任一要素發(fā)生改變時,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應也隨之改變。1.1.2力的三要素實踐證明,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應決定于三個要素:(1)力的力是一個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圖示時,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來表示。線段的長度(按選定的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線段的方位和箭頭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稱為力的作用線。
如圖1.1所示。
1.1.3力的圖示法力是一個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圖示時,通常用圖1.1圖1.11.2剛體的概念在靜力學中,把所研究的物體都看做是剛體。所謂剛體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狀保持不變的物體。實際上,剛體是不存在的,它是一個理想化的力學模型。一個物體能否看做為剛體,不僅取決于物體變形的大小,而且和問題本身的要求有關。1.2剛體的概念在靜力學中,把所研究的物體都看做是剛體1.3靜力學公理
作用在剛體上的兩個力,使剛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必要和充分條件是: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相同(簡稱這兩個力等值、反向、共線)。一個物體只受兩個力作用而平衡時,這兩個力一定要滿足二力平衡公理。例如,拉桿AB的兩端分別受到FA和FB的作用(圖1.2)。又如在起重機上掛一重物(圖1.3(a)),重物受到繩索拉力T和重力W的作用(圖1.3(b)),這兩個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鉛垂線上。1.3.1二力平衡公理1.3靜力學公理作用在剛體上的兩個力,使剛體處于平衡狀
必須注意,對于變形體來說,二力平衡公理是不成立的。兩個力等值、反向、共線的條件只能是二力平衡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例如,繩索的兩端受到等值、反向、共線的兩個拉力作用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圖1.4(a)),但如受到等值、反向、共線的兩個壓力作用時,就不能平衡了(圖1.4(b))。在兩個力作用下并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稱為二力體,如果該物體是個桿件,也可稱二力桿。二力體(桿)上的兩個力的作用線必為這兩個力作用點的連線。例如,圖1.5所示的桿件AB。必須注意,對于變形體來說,二力平衡公理是不成立的。兩個力圖1.2圖1.2圖1.3圖1.3圖1.4圖1.4圖1.5圖1.5
在作用于剛體上的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任何一個平衡力系,不會改變原力系對剛體的作用效應。
推論力的可傳性原理
作用在剛體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線移動到剛體內任一點,而不改變該力對剛體的作用效應。
證明:設力F作用在剛體的A點,如圖1.6所示。在實踐中,經驗也告訴我們,在水平道路上用水平力F推車(圖1.7(a))或沿同一直線拉車(圖1.7(b)),兩者對車(視為剛體)的作用效應相同。1.3.2加減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剛體上的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任何一個平衡力系,由力的可傳性原理可知,對剛體而言,力的作用點已不是決定其效應的要素之一,而是由作用線取代。因此,作用于剛體上的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線。
例如,直桿AB的兩端分別受到兩個等值、反向、共線的力F1、F2作用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圖1.8(a))。如果將這兩個力沿其作用線分別移到桿的另一端(圖1.8(b)),顯然,直桿AB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力的可傳性原理可知,對剛體而言,力的作用點已不是決定其圖1.6圖1.6圖1.7圖1.7圖1.8圖1.8
作用于物體上同一點的兩個力,可以合成為一個合力,合力也作用于該點,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這兩個力為鄰邊所構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來表示。
如圖1.9所示,F1、F2為作用于物體上A點的兩個力,按比例尺以這兩個力為鄰邊作出平行四邊形ABCD,則從A點作出的對角線表示的矢量AC,就是F1與F2的合力R。分力F1、F2合成為合力R可用下列矢量等式來表示:
R=F1+F21.3.3力的平行四邊形公理作用于物體上同一點的兩個力,可以合成為一個合力,合力也作下面考慮幾種常見的特殊情況:
(1)α=0°,即力F1與F2方向相同。
(2)α=180°,即力F1與F2方向相反。此時合力R的方向與分力中較大的一個力的方向相同,其大小為R=F1-F2或R=F2-F1。
(3)α=90°,即力F1與F2相互垂直(圖1.10)。此時所作的平行四邊形成為矩形。合力的大小為
R=√F12+F22
下面考慮幾種常見的特殊情況:
如圖1.11(a)所示,力F既可以分解為力F1和F2,也可以分解為F3和F4等等。
推論三力平衡匯交定理
當剛體受到共面而又互不平行的三個力作用而平衡時,則此三個力的作用線必匯交于一點。
證明:設有共面而又互不平行的三個力F1、F2、F3分別作用在一剛體上的A1、A2、A3三點而成平衡,如圖1.12(a)所示。如圖1.11(a)所示,力F既可以分解為力F1和F2,也圖1.9圖1.9圖1.10圖1.10圖1.11圖1.11圖1.12圖1.12
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線,并分別作用在這兩個物體上。這個公理概括了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關系,表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例如,圖1.13(a)所示。這里應注意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與反作用公理的區(qū)別。前者是敘述了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兩個力的平衡條件,后者是描述兩物體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例如,圖1.13(b)中的W與T′、T與′、T1與T2′。1.3.4作用與反作用公理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力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對矛盾。它們相互對立,相互依存,同時存在,同時消失。通過作用與反作用,相互關聯的物體的受力即可聯系起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力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對矛盾。它們相互對立圖1.13圖1.131.4約束與約束反力在工程結構中,每一構件都根據工作要求以一定的方式和周圍的其他構件相互聯系著,它的運動因而受到一定的限制。一個物體的運動受到周圍物體的限制時,這些周圍物體稱為該物體的約束。約束給被約束物體的力,稱為約束反力,簡稱反力。約束反力的方向總是與約束所能限制的運動方向相反。1.4.1約束與約束反力的概念1.4約束與約束反力在工程結構中,每一構件都根據工作要在物體上,除約束反力以外的力,即能主動引起物體運動或使物體產生運動趨勢的力,稱為主動力。例如,重力、風力、水壓力、土壓力等都是主動力。主動力在工程中也稱為荷載。在物體上,除約束反力以外的力,即能主動引起物體運動或使物(1)
柔體約束柔體約束的約束反力通過接觸點,其方向沿著柔體約束的中心線且背離物體(為拉力)。這種約束反力通常用T表示(圖1.14)。(2)
光滑接觸面約束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如果接觸面上的摩擦力很小而略去不計,那么由這種接觸面所構成的約束,稱為光滑接觸面約束。光滑接觸面的約束反力通過接觸點,其方向沿著接觸面的公法線且指向物體。通常用N表示(圖1.15)。1.4.2幾種覺的約束類型(1)柔體約束1.4.2幾種覺的約束類型(3)
圓柱鉸鏈約束圓柱鉸鏈簡稱鉸鏈,它是由一個圓柱形銷釘插入兩個物體的圓孔中而構成(圖1.16(a)、(b)),并假設銷釘與圓孔的表面都是完全光滑的。圓柱鉸鏈的計算簡圖如圖1.16(c)或(d)所示。圓柱鉸鏈的約束反力在垂直于銷釘軸線的平面內,通過銷釘中心,而方向未定。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通常把圓柱鉸鏈的約束反力用兩個相互垂直的分力Rx和Ry來表示(圖1.16(f))。(3)圓柱鉸鏈約束(4)
固定鉸支座工程上常用一種叫做支座的部件,將一個構件支承于基礎或另一靜止的構件上。如將構件用光滑的圓柱形銷釘與固定支座連接,則該支座稱為固定鉸支座(圖1.17(a))。固定鉸支座的計算簡圖如圖1.17(b)或(c)所示。由固定鉸支座的構造形式可知,它的約束性能與圓柱鉸鏈相同,所以固定鉸支座的約束反力與圓柱鉸鏈的反力相同,如圖1.17(d)所示。(4)固定鉸支座(5)
可動鉸支座如果在固定鉸支座與支承面之間加裝輥軸,則該支座稱為可動鉸支座(圖1.18(a))??蓜鱼q支座的計算簡圖如圖1.18(b)或(c)所示。可動鉸支座的約束反力通過銷釘中心,垂直于支承面,指向未定,如圖1.18(d)所示。圖中RA的指向是假設的。(5)可動鉸支座(6)
鏈桿兩端用光滑銷釘與其他物體連接而中間不受力的直桿,稱為鏈桿。圖1.19(a)中的桿件AB即為鏈桿,它的計算簡圖如圖1.19(b)所示。鏈桿的約束反力沿著鏈桿中心線,指向未定,如圖1.19(c)所示。圖中RA的指向是假設的。
例如,圖1.20(a)所示為一屋架的端部支承在柱子上。(6)鏈桿圖1.14圖1.14圖1.15圖1.15圖1.16圖1.16圖1.17圖1.17圖1.18圖1.18圖1.19圖1.19圖1.20圖1.201.5受力圖在研究物體的平衡問題時,首先要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即分析物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這種從周圍物體中單獨分離出來的研究對象,稱為分離體。在分離體上畫出它所受到的全部主動力和約束反力,這樣所得到的圖形,稱為受力圖。1.5.1受力圖的概念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B 3705T 50-2024設施蝴蝶蘭高效栽培技術規(guī)程
- 專業(yè)保姆照顧老人合同書
- 中小企業(yè)采購合同樣本
- 個體工商戶聯營合作協議合同樣本
- 專業(yè)離婚財產分割合同范例解析
- 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合作合同書范本2025
- 臨時勞動合同(籌備期間雇傭)
- 個人商業(yè)貸款合同
- 臨時變壓器租賃合同版
- 二手房交易正式合同范本
- 個人房屋買賣購房合同
- 聚合物粘彈性
-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管理規(guī)程解讀
- 養(yǎng)老護理員培訓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八年級(下)期末化學試卷
- 各種抽油泵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幻燈片
- 學習弘揚雷鋒精神主題班會PPT雷鋒精神我傳承爭當時代好少年PPT課件(帶內容)
-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護理查房
- 體育賽事策劃與管理第八章體育賽事的利益相關者管理課件
- 專題7閱讀理解之文化藝術類-備戰(zhàn)205高考英語6年真題分項版精解精析原卷
- 《生物資源評估》剩余產量模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