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藥熏洗法河北省中醫(yī)醫(yī)院王偉.中藥熏洗法河北省中醫(yī)醫(yī)院王偉.概述
熏洗法是將藥物煎湯,趁熱在患處熏蒸、淋洗,借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粘膜作用于機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diào)和、氣血流暢,以達到疏通腠理、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目的一種外治方法。.概述熏洗法是將藥物煎湯,趁熱在患處熏蒸、淋洗,借助概述熏洗可分熱用和溫用兩種。熱用主要是利用熱氣使藥力進入肌膚筋骨,以達祛寒解表、發(fā)汗透疹、舒筋通絡、活血消腫之效,此法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風寒痹痛、跌打損傷等癥;溫用則是將煎好的藥汁晾至溫度適宜時,只洗患處而不熏,一般用于治療濕疹、癬以及女性陰道疾病等。
.概述熏洗可分熱用和溫用兩種。熱用主要是利歷史淵源中藥熏洗法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選配中草藥煎湯在患處皮膚熏蒸、淋洗、浸浴以達到內(nèi)病外治的一種療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文獻中稱之為“氣熨”或“淋洗”等。早在《金匱要略》中已經(jīng)記載:“狐惑之為病,……蝕于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可謂是熏洗法的最早記載。.歷史淵源中藥熏洗法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選配中草藥煎湯歷史淵源《禮記》: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黃帝內(nèi)經(jīng)》亦曰: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可隨汗解?!段迨》健冯S馬王堆漢墓出土,明確提出用中藥煎煮的熱藥蒸汽熏蒸治療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駱阮熏治痔瘡;用韭和酒煮沸熏治傷科病癥等。
.歷史淵源《禮記》: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歷史淵源晉朝葛洪的《肘后備急方》記述了用煮黃柏、黃芩熏洗治療創(chuàng)傷與瘍癰癥。
唐宋時期,熏蒸獲得較快發(fā)展。醫(yī)藥大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則記述了用大劑黃芪防風湯熏蒸治療柳太后中風不語使其蘇醒的方藥與手法。.歷史淵源.歷史淵源元明清時期熏蒸療法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并日趨成熟完善。清代的《急救廣論》和《理瀹駢文》是中藥外治分支科學體系的成熟與完善。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日新月異,中藥熏蒸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均亦有相應發(fā)展,逐漸泛用于休閑保健、康復療養(yǎng)和臨床治療疾病的諸多方面。.歷史淵源元明清時期熏蒸療法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并日趨成熟完善。清作用機理間接作用:是指除了藥物之外,溫熱刺激、機械物理等對局部的刺激,通過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而起到糾正臟腑、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補虛瀉實、扶正祛邪等作用治療疾病。直接作用:熏洗時藥物通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深入腠理、臟腑各部位,直接吸收,輸布全身,以發(fā)揮其藥理作用。.作用機理間接作用:是指除了藥物之外,溫熱刺激、機作用機理①皮膚在熱效應的刺激下,疏通腠理,舒經(jīng)活絡,放松肌肉,消除疲勞;②毛細血管擴張,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yǎng)狀況,同時排廢排毒,使得機體氣血暢通,代謝平衡,改善亞健康;③熱效應溫通解凝,能促進血瘀和水腫的消散;.作用機理①皮膚在熱效應的刺激下,疏通腠理,舒經(jīng)活絡,放松肌作用機理④熱是治病因子“風、寒、濕”的克星,能有效排除體內(nèi)的“風、寒、濕”邪,對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熱療能起到非常明顯的效果;⑤人體的腎,女性的卵巢、子宮,是喜溫惡寒的器官,熱效應作用下,這些器官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活性增強,調(diào)節(jié)并維持這些器官功能的正常發(fā)揮。.作用機理④熱是治病因子“風、寒、濕”的克星,能有效排除體內(nèi)改善肢體微循環(huán)
利濕消腫清熱解毒通絡止痛活血化瘀功效.改善肢體微循環(huán)利濕消腫清熱解毒通絡止痛活血化瘀功熏洗分類淋浴法全身熏洗法浸泡法手熏洗法熏洗療法局部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坐浴法熱罨法.熏洗分類.熏洗分類全身熏洗——利用中藥對全身進行沐浴,適用于全身性疾病,也可作為一種保健方法。局部熏洗——利用藥物浸泡對病變患處進行熏洗,適用于病變較局限的疾病或某些特定部位的病癥。.熏洗分類全身熏洗——利用中藥對全身進行沐浴,適用于全身熏洗方法
1.傳統(tǒng)熏洗法:把藥放在器具里(不銹鋼的,瓷的,瓷砂的)。然后加些水煮沸,找好合適的姿勢,把要熏洗的部位放在器具上熏洗,注意避免燙傷。.熏洗方法1.傳統(tǒng)熏洗法:把藥放在器具里(不銹鋼的,瓷的,瓷熏洗方法2.現(xiàn)代熏洗法:采用中藥熏蒸機(藥浴機)全自動人性化設計。
把中藥包放在中藥煮蒸器中煎煮,使用者只要坐在機器里面享受蒸汽浴20分鐘。.熏洗方法2.現(xiàn)代熏洗法:采用中藥熏蒸機(藥浴機)全自動人性化適應癥周圍血管疾?。好}管炎、糖尿病肢體血管病變等骨科疾?。很浗M織損傷、骨折恢復期等皮膚?。喊X、癰、帶狀皰疹、濕疹、癬病等內(nèi)科?。菏叩妊劭萍膊。杭毙越Y(jié)膜炎、麥粒腫等肛腸疾?。褐摊?、肛門瘙癢男性疾?。宏幠覞裾睢⑶傲邢傺?、陽萎等.適應癥周圍血管疾病:脈管炎、糖尿病肢體血管病變等.禁忌癥1、急性傳染病、嚴重心臟病、嚴重高血壓病等,均忌用全身熏洗。2、危重外科疾病,嚴重化膿感染疾病,需要進行搶救者,忌用熏洗。3、慢性肢體動脈閉塞性疾病,嚴重肢體缺血,發(fā)生肢體干性壞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溫(超過38度)熏洗。.禁忌癥1、急性傳染病、嚴重心臟病、嚴重高血壓病等,均忌用全身禁忌癥4、飽食、饑餓,以及過度疲勞時,均不宜熏洗。5、飯前飯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熏洗。6、有過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7、婦女妊娠和月經(jīng)期間,均不宜進行熏洗。.禁忌癥.中藥熏洗操作流程.中藥熏洗操作流程.注意事項1、注意保暖,避風,暴露部位應盡量加蓋衣被,室溫在20-22℃。2、藥溫不宜過熱,一般為50-70℃,年老、兒童反應差者不宜超過50℃,以防燙傷;浸漬的溫度不可過涼,過涼起不到治療的作用。3、在傷口部位進行熏洗、浸漬時,按無菌技術(shù)操作進行。.注意事項1、注意保暖,避風,暴露部位應盡量加蓋衣被,室溫在2注意事項4、包扎部位熏洗時,應揭去敷料。熏洗完畢后,更換消毒敷料。5、所用物品需清潔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合并有傳染病的患者應使用單獨的浴具,并單獨嚴格消毒。6、出現(xiàn)皮疹、瘙癢等過敏癥狀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時外涂抗過敏藥膏,口服抗過敏藥物。.注意事項4、包扎部位熏洗時,應揭去敷料。熏洗完畢后,更換消毒注意事項7、對于燙傷后皮膚局部出現(xiàn)水泡或潰爛者,應避免抓撓,保護創(chuàng)面或涂燙傷軟膏、紅霉素軟膏等。8、注意湯藥的保存,以防變質(zhì)。藥物可連續(xù)煎煮使用2-3天。9、在全身熏洗過程中,如患者感到頭暈不適,應停止洗浴,臥床休息。10、如熏洗無效且病情反而加重者,應該改其它方法。.注意事項7、對于燙傷后皮膚局部出現(xiàn)水泡或潰爛者,應避免抓撓,臨床運用骨傷科疾病肛腸科
疾病婦科疾病皮膚科疾病.臨床骨傷科肛腸科
疾病婦科皮膚科.(一)、在骨傷科疾病中的應用《五十二病方》:外敷的藥劑:有煎湯外洗的洗劑、有燃燒熏治的熏劑、有蒸蔥熨治的熨劑以及灸劑。《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凡腫是血傷,用熱藥水泡洗”的觀點。熏洗療法是傷科常用的治療方法。熏洗療法作為中醫(yī)藥外治的特色療法之一,具有方便、有效、副作用小、應用范圍廣泛的特點,在治療骨關(guān)節(jié)疾病,尤其是傷筋疾患方面發(fā)揮著重大作用。.(一)、在骨傷科疾病中的應用《五十二病方》:外敷的藥劑:有煎
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中藥熏洗方:紅花30g,當歸20g,乳香20g,沒藥20g,羌活20g,獨活30g,防風20g,大黃20g,黃柏15g,川芎20g,秦艽20g,牛膝15g,以上諸藥用3000mL水煎至沸騰后15min,倒出藥液,趁熱用藥液蒸發(fā)的水汽熏蒸膝關(guān)節(jié),以患者耐受為度,待其溫度降低至50℃左右時,用毛巾在藥液中浸濕后用力擦洗膝關(guān)節(jié),范圍包括膝關(guān)節(jié)上下20cm。如此反復擦洗直至藥液低于30℃,把藥液再次加熱后,重復熏洗,每次熏洗30min。療程:局部中藥熏洗每天1次,2周為1個療程。.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總結(jié)
疾病早期:活血化瘀類藥:紅花、桃仁、三棱、莪術(shù)等;行氣止痛類藥:川芎、乳香、沒藥、白芷、姜黃等;.總結(jié)疾病早期:.疾病后期:補益肝腎類藥物:杜仲、牛膝、續(xù)斷、千年健等;養(yǎng)血通絡類藥物:當歸、雞血藤、白芍等;溫通經(jīng)脈類藥物:桂枝、肉桂、川椒等;以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類藥物為輔.疾病后期:.對于病久入絡者可稍加蟲類藥如烏梢蛇、土鱉蟲、地龍等搜風通絡。運用熏洗方時加入透骨草、伸筋草等,這類藥可以增加皮膚的通透性,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對于病久入絡者可稍加蟲類藥如烏梢蛇、土鱉蟲、地龍等搜風通絡?!蹲C治準繩·瘍醫(yī)》:“淋洗之功,癰疽初發(fā),則宣拔邪氣,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則疏導腠理,調(diào)和血脈,探引熱毒,從內(nèi)達外,易深為淺,縮大為?。患t腫延蔓,洗之則收;殷紫黑,洗之紅活;逐惡氣,祛風邪,除舊生新?!苯陙碇兴幯疮煼ㄔ谥委煾啬c疾病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尤其是對于肛腸疾病手術(shù)后,在促進傷口愈合、消除水腫和止痛等方面具有西醫(yī)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二)在肛腸科疾病中的應用.《證治準繩·瘍醫(yī)》:“淋洗之功,癰疽初發(fā),則宣拔邪氣1、痔瘡方一:苦參40g,乳香30g,黃柏20g,蒲公英20g,雄黃10g。將上藥加水2000ml,煮沸后再煎15min。先坐熏,后坐浴。每次10分鐘,早晚各一次。方二:五倍子、野菊花各50g,苦參、大黃、銀花、蛇床子各30g,丹參、赤芍、烏梅各20g,枯礬10g。將藥加水浸泡30min,煮沸后文火再煎30min,去渣濾液倒入盆內(nèi)先熏蒸,待溫度在40~50℃時坐浴15~20min,早晚各1次,6天為1個療程。.1、痔瘡.2、痔瘡術(shù)后疼痛荊芥、防風、大黃、苦參、透骨草、五倍子各60g,川烏、草烏各20g組成,將上藥加水1500ml浸泡30min,先用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0min。趁熱先熏后洗,待水溫降至40℃時,再坐浴10min。.2、痔瘡術(shù)后疼痛.3、肛周皮膚病肛門瘙癢:取枯礬10g,白蘚皮、苦參、地膚子、蛇床子各30g。加水1000ml煮沸,排便后先熏后洗,每次15~20min,每日1~2次。.3、肛周皮膚病.總結(jié)肛腸疾病熏洗的治則不離瀉濕解毒、斂濕消腫、活血化瘀,輔以清熱、止痛、止癢。方法應用:瀉濕解毒法應用最多,主要藥物為芒硝及大黃。其次為斂濕消腫法,主要藥物為五倍子和明礬。清熱燥濕法、活血化瘀法、辛香止痛法的應用也超過半數(shù)。藥物應用:清熱燥濕藥以苦參應用最多,辛香止痛藥多選川椒,活血化瘀藥則選藥廣泛:乳香、沒藥、桃仁、紅花、赤芍、當歸皆有用之。.總結(jié)肛腸疾病熏洗的治則不離瀉濕解毒、斂濕消腫、活血化瘀,輔1、陰道炎苦參、土茯苓各30g,黃柏、百部、蛇床子、夏枯草各20g,白鮮皮25g組成中藥洗劑。煎沸藥液后先熏后洗,保溫坐浴,每次20min~30min,每天2次,7d為一療程,(三)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1、陰道炎(三)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2、宮頸糜爛中藥熏洗:蛇床子9g、黃柏18g、苦參12g、蒼術(shù)9g、金銀花12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輕度糜爛:月經(jīng)干凈1~2天后中藥熏洗。中度和重度糜爛:月經(jīng)干凈后中藥熏洗3~5天。.2、宮頸糜爛.3、外陰瘙癢黃連10g,黃柏15g,苦參15g,土茯苓20g,蛇床子15g,百部15g,徐長卿20g,枯礬15g,川椒10g。將藥物加水3000ml,煮沸15min~20min棄渣,再將藥液放入干凈盆內(nèi),趁熱先以藥液之蒸汽熏蒸外陰,待藥液降溫后,洗滌外陰,坐浴20min~30min,每劑藥物坐浴2次,每日2次,1d1劑,7d為一療程。.3、外陰瘙癢.1、皮膚瘙癢:苦參30g、百部20g、黃柏20g、銀花20g、徐長卿15g、龍膽草15g、蛇床子15g、地膚子15g、蒼耳子15g、花椒10g、冰片2g組成。先將方中苦參、百部、黃柏、銀花、徐長卿、蒼耳子、龍膽草、蛇床子、地膚子先煎15min,再加入花椒煎煮15min,濾過,濾液放置片刻,待溫度降至50~60℃時,加入1g冰片,攪拌溶解,用藥液薰洗患處,藥渣加水再煎一次,再加入冰片,一日薰洗2次,早晚各一次。一般治療3~5d,最長用藥15d。(四)在皮膚科疾病中的應用.1、皮膚瘙癢:苦參30g、百部20g、黃柏20g、銀花2、銀屑病側(cè)柏葉250g,野菊花250g,芒硝250g,花椒120g,土茯苓120g,枯礬60g。用法:加水5000ml,煎煮15min,去渣,再加入芒硝、枯礬溶化。每日1次沐浴。.2、銀屑病.3、夏季皮炎金銀花30g,白鮮皮15g,防風15g,蒲公英12g,苦參12g,地膚子15g,薄荷10g,葛花10g,蟬蛻6g。用法:取本方諸藥加水,煎得藥液1000ml,去渣取汁。每日1劑,每日2次。.3、夏季皮炎.4、急性皮炎、濕疹三黃洗劑:苦參100g,黃芩100g,黃柏100g,生大黃100g。用法:放水2000ml,大火煎沸后小火再煎10min,過濾棄渣得藥液入浴盆,先熏后洗約20min,每日1次,待無滲出時再改用皮質(zhì)類固醇軟膏。.4、急性皮炎、濕疹.謝謝聆聽!.謝謝聆聽!.中藥熏洗法河北省中醫(yī)醫(yī)院王偉.中藥熏洗法河北省中醫(yī)醫(yī)院王偉.概述
熏洗法是將藥物煎湯,趁熱在患處熏蒸、淋洗,借助藥力和熱力,通過皮膚、粘膜作用于機體,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diào)和、氣血流暢,以達到疏通腠理、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目的一種外治方法。.概述熏洗法是將藥物煎湯,趁熱在患處熏蒸、淋洗,借助概述熏洗可分熱用和溫用兩種。熱用主要是利用熱氣使藥力進入肌膚筋骨,以達祛寒解表、發(fā)汗透疹、舒筋通絡、活血消腫之效,此法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風寒痹痛、跌打損傷等癥;溫用則是將煎好的藥汁晾至溫度適宜時,只洗患處而不熏,一般用于治療濕疹、癬以及女性陰道疾病等。
.概述熏洗可分熱用和溫用兩種。熱用主要是利歷史淵源中藥熏洗法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選配中草藥煎湯在患處皮膚熏蒸、淋洗、浸浴以達到內(nèi)病外治的一種療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文獻中稱之為“氣熨”或“淋洗”等。早在《金匱要略》中已經(jīng)記載:“狐惑之為病,……蝕于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可謂是熏洗法的最早記載。.歷史淵源中藥熏洗法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選配中草藥煎湯歷史淵源《禮記》: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饵S帝內(nèi)經(jīng)》亦曰: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可隨汗解。《五十二病方》隨馬王堆漢墓出土,明確提出用中藥煎煮的熱藥蒸汽熏蒸治療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駱阮熏治痔瘡;用韭和酒煮沸熏治傷科病癥等。
.歷史淵源《禮記》: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歷史淵源晉朝葛洪的《肘后備急方》記述了用煮黃柏、黃芩熏洗治療創(chuàng)傷與瘍癰癥。
唐宋時期,熏蒸獲得較快發(fā)展。醫(yī)藥大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則記述了用大劑黃芪防風湯熏蒸治療柳太后中風不語使其蘇醒的方藥與手法。.歷史淵源.歷史淵源元明清時期熏蒸療法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并日趨成熟完善。清代的《急救廣論》和《理瀹駢文》是中藥外治分支科學體系的成熟與完善。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日新月異,中藥熏蒸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均亦有相應發(fā)展,逐漸泛用于休閑保健、康復療養(yǎng)和臨床治療疾病的諸多方面。.歷史淵源元明清時期熏蒸療法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并日趨成熟完善。清作用機理間接作用:是指除了藥物之外,溫熱刺激、機械物理等對局部的刺激,通過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而起到糾正臟腑、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補虛瀉實、扶正祛邪等作用治療疾病。直接作用:熏洗時藥物通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深入腠理、臟腑各部位,直接吸收,輸布全身,以發(fā)揮其藥理作用。.作用機理間接作用:是指除了藥物之外,溫熱刺激、機作用機理①皮膚在熱效應的刺激下,疏通腠理,舒經(jīng)活絡,放松肌肉,消除疲勞;②毛細血管擴張,行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yǎng)狀況,同時排廢排毒,使得機體氣血暢通,代謝平衡,改善亞健康;③熱效應溫通解凝,能促進血瘀和水腫的消散;.作用機理①皮膚在熱效應的刺激下,疏通腠理,舒經(jīng)活絡,放松肌作用機理④熱是治病因子“風、寒、濕”的克星,能有效排除體內(nèi)的“風、寒、濕”邪,對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疾病,熱療能起到非常明顯的效果;⑤人體的腎,女性的卵巢、子宮,是喜溫惡寒的器官,熱效應作用下,這些器官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活性增強,調(diào)節(jié)并維持這些器官功能的正常發(fā)揮。.作用機理④熱是治病因子“風、寒、濕”的克星,能有效排除體內(nèi)改善肢體微循環(huán)
利濕消腫清熱解毒通絡止痛活血化瘀功效.改善肢體微循環(huán)利濕消腫清熱解毒通絡止痛活血化瘀功熏洗分類淋浴法全身熏洗法浸泡法手熏洗法熏洗療法局部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坐浴法熱罨法.熏洗分類.熏洗分類全身熏洗——利用中藥對全身進行沐浴,適用于全身性疾病,也可作為一種保健方法。局部熏洗——利用藥物浸泡對病變患處進行熏洗,適用于病變較局限的疾病或某些特定部位的病癥。.熏洗分類全身熏洗——利用中藥對全身進行沐浴,適用于全身熏洗方法
1.傳統(tǒng)熏洗法:把藥放在器具里(不銹鋼的,瓷的,瓷砂的)。然后加些水煮沸,找好合適的姿勢,把要熏洗的部位放在器具上熏洗,注意避免燙傷。.熏洗方法1.傳統(tǒng)熏洗法:把藥放在器具里(不銹鋼的,瓷的,瓷熏洗方法2.現(xiàn)代熏洗法:采用中藥熏蒸機(藥浴機)全自動人性化設計。
把中藥包放在中藥煮蒸器中煎煮,使用者只要坐在機器里面享受蒸汽浴20分鐘。.熏洗方法2.現(xiàn)代熏洗法:采用中藥熏蒸機(藥浴機)全自動人性化適應癥周圍血管疾?。好}管炎、糖尿病肢體血管病變等骨科疾?。很浗M織損傷、骨折恢復期等皮膚?。喊X、癰、帶狀皰疹、濕疹、癬病等內(nèi)科?。菏叩妊劭萍膊。杭毙越Y(jié)膜炎、麥粒腫等肛腸疾病:痔瘡、肛門瘙癢男性疾?。宏幠覞裾?、前列腺炎、陽萎等.適應癥周圍血管疾?。好}管炎、糖尿病肢體血管病變等.禁忌癥1、急性傳染病、嚴重心臟病、嚴重高血壓病等,均忌用全身熏洗。2、危重外科疾病,嚴重化膿感染疾病,需要進行搶救者,忌用熏洗。3、慢性肢體動脈閉塞性疾病,嚴重肢體缺血,發(fā)生肢體干性壞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溫(超過38度)熏洗。.禁忌癥1、急性傳染病、嚴重心臟病、嚴重高血壓病等,均忌用全身禁忌癥4、飽食、饑餓,以及過度疲勞時,均不宜熏洗。5、飯前飯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熏洗。6、有過敏性哮喘病的患者禁用香包熏法。7、婦女妊娠和月經(jīng)期間,均不宜進行熏洗。.禁忌癥.中藥熏洗操作流程.中藥熏洗操作流程.注意事項1、注意保暖,避風,暴露部位應盡量加蓋衣被,室溫在20-22℃。2、藥溫不宜過熱,一般為50-70℃,年老、兒童反應差者不宜超過50℃,以防燙傷;浸漬的溫度不可過涼,過涼起不到治療的作用。3、在傷口部位進行熏洗、浸漬時,按無菌技術(shù)操作進行。.注意事項1、注意保暖,避風,暴露部位應盡量加蓋衣被,室溫在2注意事項4、包扎部位熏洗時,應揭去敷料。熏洗完畢后,更換消毒敷料。5、所用物品需清潔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合并有傳染病的患者應使用單獨的浴具,并單獨嚴格消毒。6、出現(xiàn)皮疹、瘙癢等過敏癥狀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時外涂抗過敏藥膏,口服抗過敏藥物。.注意事項4、包扎部位熏洗時,應揭去敷料。熏洗完畢后,更換消毒注意事項7、對于燙傷后皮膚局部出現(xiàn)水泡或潰爛者,應避免抓撓,保護創(chuàng)面或涂燙傷軟膏、紅霉素軟膏等。8、注意湯藥的保存,以防變質(zhì)。藥物可連續(xù)煎煮使用2-3天。9、在全身熏洗過程中,如患者感到頭暈不適,應停止洗浴,臥床休息。10、如熏洗無效且病情反而加重者,應該改其它方法。.注意事項7、對于燙傷后皮膚局部出現(xiàn)水泡或潰爛者,應避免抓撓,臨床運用骨傷科疾病肛腸科
疾病婦科疾病皮膚科疾病.臨床骨傷科肛腸科
疾病婦科皮膚科.(一)、在骨傷科疾病中的應用《五十二病方》:外敷的藥劑:有煎湯外洗的洗劑、有燃燒熏治的熏劑、有蒸蔥熨治的熨劑以及灸劑?!断墒诶韨m(xù)斷秘方》:“凡腫是血傷,用熱藥水泡洗”的觀點。熏洗療法是傷科常用的治療方法。熏洗療法作為中醫(yī)藥外治的特色療法之一,具有方便、有效、副作用小、應用范圍廣泛的特點,在治療骨關(guān)節(jié)疾病,尤其是傷筋疾患方面發(fā)揮著重大作用。.(一)、在骨傷科疾病中的應用《五十二病方》:外敷的藥劑:有煎
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中藥熏洗方:紅花30g,當歸20g,乳香20g,沒藥20g,羌活20g,獨活30g,防風20g,大黃20g,黃柏15g,川芎20g,秦艽20g,牛膝15g,以上諸藥用3000mL水煎至沸騰后15min,倒出藥液,趁熱用藥液蒸發(fā)的水汽熏蒸膝關(guān)節(jié),以患者耐受為度,待其溫度降低至50℃左右時,用毛巾在藥液中浸濕后用力擦洗膝關(guān)節(jié),范圍包括膝關(guān)節(jié)上下20cm。如此反復擦洗直至藥液低于30℃,把藥液再次加熱后,重復熏洗,每次熏洗30min。療程:局部中藥熏洗每天1次,2周為1個療程。.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總結(jié)
疾病早期:活血化瘀類藥:紅花、桃仁、三棱、莪術(shù)等;行氣止痛類藥:川芎、乳香、沒藥、白芷、姜黃等;.總結(jié)疾病早期:.疾病后期:補益肝腎類藥物:杜仲、牛膝、續(xù)斷、千年健等;養(yǎng)血通絡類藥物:當歸、雞血藤、白芍等;溫通經(jīng)脈類藥物:桂枝、肉桂、川椒等;以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類藥物為輔.疾病后期:.對于病久入絡者可稍加蟲類藥如烏梢蛇、土鱉蟲、地龍等搜風通絡。運用熏洗方時加入透骨草、伸筋草等,這類藥可以增加皮膚的通透性,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對于病久入絡者可稍加蟲類藥如烏梢蛇、土鱉蟲、地龍等搜風通絡。《證治準繩·瘍醫(yī)》:“淋洗之功,癰疽初發(fā),則宣拔邪氣,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則疏導腠理,調(diào)和血脈,探引熱毒,從內(nèi)達外,易深為淺,縮大為?。患t腫延蔓,洗之則收;殷紫黑,洗之紅活;逐惡氣,祛風邪,除舊生新。”近年來中藥熏洗療法在治療肛腸疾病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尤其是對于肛腸疾病手術(shù)后,在促進傷口愈合、消除水腫和止痛等方面具有西醫(yī)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二)在肛腸科疾病中的應用.《證治準繩·瘍醫(yī)》:“淋洗之功,癰疽初發(fā),則宣拔邪氣1、痔瘡方一:苦參40g,乳香30g,黃柏20g,蒲公英20g,雄黃10g。將上藥加水2000ml,煮沸后再煎15min。先坐熏,后坐浴。每次10分鐘,早晚各一次。方二:五倍子、野菊花各50g,苦參、大黃、銀花、蛇床子各30g,丹參、赤芍、烏梅各20g,枯礬10g。將藥加水浸泡30min,煮沸后文火再煎30min,去渣濾液倒入盆內(nèi)先熏蒸,待溫度在40~50℃時坐浴15~20min,早晚各1次,6天為1個療程。.1、痔瘡.2、痔瘡術(shù)后疼痛荊芥、防風、大黃、苦參、透骨草、五倍子各60g,川烏、草烏各20g組成,將上藥加水1500ml浸泡30min,先用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0min。趁熱先熏后洗,待水溫降至40℃時,再坐浴10min。.2、痔瘡術(shù)后疼痛.3、肛周皮膚病肛門瘙癢:取枯礬10g,白蘚皮、苦參、地膚子、蛇床子各30g。加水1000ml煮沸,排便后先熏后洗,每次15~20min,每日1~2次。.3、肛周皮膚病.總結(jié)肛腸疾病熏洗的治則不離瀉濕解毒、斂濕消腫、活血化瘀,輔以清熱、止痛、止癢。方法應用:瀉濕解毒法應用最多,主要藥物為芒硝及大黃。其次為斂濕消腫法,主要藥物為五倍子和明礬。清熱燥濕法、活血化瘀法、辛香止痛法的應用也超過半數(shù)。藥物應用:清熱燥濕藥以苦參應用最多,辛香止痛藥多選川椒,活血化瘀藥則選藥廣泛:乳香、沒藥、桃仁、紅花、赤芍、當歸皆有用之。.總結(jié)肛腸疾病熏洗的治則不離瀉濕解毒、斂濕消腫、活血化瘀,輔1、陰道炎苦參、土茯苓各30g,黃柏、百部、蛇床子、夏枯草各20g,白鮮皮25g組成中藥洗劑。煎沸藥液后先熏后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熱風系統(tǒng)在醫(yī)療設備中的應用案例
- 現(xiàn)代口腔門診的通風與空氣質(zhì)量設計
- 烘焙坊經(jīng)營中的供應鏈優(yōu)化
- 現(xiàn)代科技助力教育普及與均衡發(fā)展
- 環(huán)境友好的商業(yè)產(chǎn)品設計案例分享
- 國慶節(jié)兒童泥塑活動方案
- 10《雨和雪》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六年級上冊人教鄂教版
- 2023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五 解決問題的策略練習十(2)說課稿 蘇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二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 2.2 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說課稿1 人民版必修2
- 《11 剪紙花邊》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一年級上冊湘科版
- 小學數(shù)學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300題帶答案
- 2024年考研(英語一)真題及參考答案
- 林下野雞養(yǎng)殖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心肺復蘇術(shù)課件2024新版
- 苜蓿青貯料質(zhì)量分級DB41-T 1906-2019
- 新鮮牛肉購銷合同模板
- 2024年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文科綜合試題卷(含答案)
- 燒烤店選址標準
- 大型商場招商招租方案(2篇)
- 會陰擦洗課件
- 2024年交管12123學法減分考試題庫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