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晚清災荒研究綜述_第1頁
近十年來晚清災荒研究綜述_第2頁
近十年來晚清災荒研究綜述_第3頁
近十年來晚清災荒研究綜述_第4頁
近十年來晚清災荒研究綜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十年來晚清災荒研究綜述摘要:近十年來,對晚清(1840一1911)災荒的研究取得了較為矚目的成就,涌現了許多頗具學術價值和特色的成果。諸如,對晚清災荒成因、晚清災荒影響、晚清救災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系統(tǒng),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仍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這篇綜述就是對近十年來晚晴災荒的一個系統(tǒng)總結。關鍵字:晚清災荒成因災荒影響救災措施關于“災”的解釋有許多說法,黃向輝參考文獻:參考文獻:[1]黃向輝.淺析晚清災荒救助的措施[J].傳承,2009(10):98-99.晚清災荒成因的研究誘發(fā)災荒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自然因素有氣候地形等;社會因素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政治腐敗與戰(zhàn)爭頻繁,鴉片的種植,還有內亂、苛政等。我們分析災荒發(fā)生的成因時也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出發(fā)。(一)自然因素關于自然因素引發(fā)災荒的研究,蘇全有[2]蘇全有.論晚清災荒的成因及其影響[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8(3):21-25.認為造成晚清災荒的一個自然因素是氣候。魯克亮[3]魯克亮.清末明初的災荒與荒政研究(1840-1927)[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04.認為自然因素有:氣候對自然災害的影響,地形對自然災害的影響;管恩貴[4]管恩貴.晚清災荒與荒政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08.認為災害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因素,但是自然因素不是災害發(fā)生的唯一因素。倪玉平[5]倪玉平.水旱災害與清代政府行為[J].歷史學研究:南京社會科學,2002(6):40-45.認為造成晚清災荒的因素有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江湖墾植等。王宏偉[6]王宏偉晚.清北京社會救濟制度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認為自然因素有地理和氣候因素。郭文娟[7]郭文娟.清代地方官員捏災冒賑的形式、特點與影響探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5.論述了自然因素在晚清“丁戊奇荒”在內的災荒期間的重要性。郝平[8]郝平.山西“丁戊奇荒”并發(fā)災害述略[J].晉陽學刊,2003(1):86-89.也對山西“丁戊奇荒”的原因作了介紹。趙艷萍[9]趙艷萍.民國時期的蝗災與社會應對[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提出了造成蝗災的原因,她認為蝗蟲數量的消長受諸多因素影響,有氣候、環(huán)境、食料、蝗蟲生理特性等自然因素。芮銳[10][2]蘇全有.論晚清災荒的成因及其影響[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8(3):21-25.[3]魯克亮.清末明初的災荒與荒政研究(1840-1927)[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04.[4]管恩貴.晚清災荒與荒政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08.[5]倪玉平.水旱災害與清代政府行為[J].歷史學研究:南京社會科學,2002(6):40-45.[6]王宏偉晚.清北京社會救濟制度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7]郭文娟.清代地方官員捏災冒賑的形式、特點與影響探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5.[8]郝平.山西“丁戊奇荒”并發(fā)災害述略[J].晉陽學刊,2003(1):86-89.[9]趙艷萍.民國時期的蝗災與社會應對[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10]芮銳.晚清河政研究(公元1840年-1911年)[D].安徽:安徽師范大學,2006.[11]于志勇.清代內蒙古西部地區(qū)自然災害與荒政初探[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03.[12]周秋光,屈小偉,程揚.晚清六十年間(1851年-1911年)華北地區(qū)自然災害述論[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0.[13]賴莉云.晚清廣西的自然災害及賑災政策[D].廣西: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4]謝琦瘟.疫與晚清廣東社會[D].廣州:暨南大學,2001.[15]楊鵬程.清代后期湖南的蟲災、風災、雹災和冰凍雪災[J].災害學,2004,19(3).[16]王林.山東近代災荒史[D].濟南:齊魯書社,2004.[17]李玉尚.地理環(huán)境與近代江南地區(qū)的傳染病[J].社會科學研究,2005(6):133-139.[18]李永宸.霍亂在嶺南的流行及其與旱災的關系[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6,6(3).[19]周秋光,曾桂林.近代慈善事業(yè)與中國東南社會變遷.(1895-1949)[J].史學月刊,2002(11):84-94.[20]把增強.張之洞備荒販災思想與實踐[D].河北:河北大學,2004.[21]楊國強.“丁戊奇荒”:十九世紀后期中國的天災與賑濟[J].社會科學,2010(3):132-143.[22]趙曉華.“丁戊奇荒”中的社會秩序[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82-86.[23]李彥紅,陳雪平.“丁戊奇荒”農民運動低落原因探析[J].求索,2003(3):240-242.[24]池子華,李紅英.晚清直隸災荒及減災措施的探討[J].清史研究,2001(2):72-92.[25]張高臣.光緒朝(1875-1908)災荒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10.[26]李明珠.華北賑饑荒:國家、市場和環(huán)境惡化[D].2007.[27]陳業(yè)新.近五百年來淮河中游地區(qū)蝗災初探[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5,20(2):22-30.[28]施和金.論中國歷史上的蝗災及其社會影響[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148-154.[29]吳媛媛.明清時期徽州的災害及其社會應對[D].上海:復旦大學,2007.[30]向祖榮.清末社會變革中的災荒賑濟[J].天府新論,2004(12):280-281.[31]汪志國.自然災害重壓下的鄉(xiāng)村-以近代安徽為例[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32]姚珍.李鴻章與“丁戊奇荒”[D].河南:河南大學,2008.[33]張崇旺.明清時期自然災害與江淮地區(qū)社會經濟的互動研究[D].福建:廈門大學,2004.[34]戴仕軍.李鴻章督直期間對直隸河流的治理[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4,89-95.[35]高中華.試論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及其邊疆救荒實踐[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15(3):40-44.[36]曾京京.唐錫晉與晚清義賑[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05,5(4):72-80.[37]朱滸.地方性流動及其超越—晚清義賑與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38]王顯成.李鴻章的河務實踐及其歷史教訓[J].江淮論壇,2002(4):57-59.[39]張艷麗.“丁戊奇荒”之際晉南地方官員的善后措施—以謝州知州馬丕瑤為例[J].晉陽學刊,2005(6):18-22.[40]阮清華.非常時期的民間救濟——以“庚子之變”后上海紳商義賑為例的探討[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5,37(1):21-26.[41]任云蘭.論華北災荒期間天津商會的賑濟活動[J].史學月刊,2006.[42]王衛(wèi)平.光緒二年蘇北賑災與江南士紳——兼論近代義賑的開始[J].蘇州大學社會學院,2006(1):99-102.[43]夏明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國式救災”——明清以來中國救災事業(yè)嬗變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J].中華讀書報,2010(12):1-6.[44]史五一.明清會社研究綜述[J].安徽史學,2008(2):30-36.[45]李永芳.清末民國時期農會組織研究[D].四川:四川大學,2007.[46]孫雙.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清節(jié)堂研究[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07.[47]徐文彬.慈善救濟事業(yè)與社會轉型一以民國福建地區(qū)為例[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07.[48]王玲.從《申報》(1872一1911)的慈善文論看晚清慈善思想的變遷[D].河南:河南大學,2004.[49]靳環(huán)宇.論晚清基層民間慈善組織的籌賑模式[J].貴州文史叢刊,2006(1):48-52.[50]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區(qū)的社會變遷與慈善組織的轉型[J].史學月刊,2006(2):97-103.[51]周秋光,徐美輝.論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34(5):110-115.[52]楊智芳,周秋光.論中國紅十字會的起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35(4):115-120.[53]張小亞.清代慈善救濟組織研究一以四川地區(qū)為例[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7.[54]舒迪.清代慈善組織的管理與決策[J].人民政協(xié)報,2010.[55]王衛(wèi)平,黃鴻山.清代慈善組織中的國家與社會———以蘇州育嬰堂、普濟堂、廣仁堂義倉為中心[D].北京:社會學研究,2007.[56]郝紅暖.清代民國河北地區(qū)慈善組織的歷史演變與空間運作(1644一1937)[D].廣州:暨南大學,2010.[57]肖斌.清末民初重慶民間慈善事業(yè)研究[D].四川:四川大學,2007.[58]周淋燕.晚清華東地區(qū)慈善事業(yè)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1.[59]劉宗志.晚清民間慈善活動興盛的原因探析[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5):44-45.[60]黃鴻山.中國近代慈善事業(yè)研究——以晚清江南為中心[D].蘇州:蘇州大學,2007.[61]高鵬程,池子華.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時期的賑災活動[J].社會科學,2008(11):132-138.[62]王蘭娟.在華傳教士災荒觀之探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08.[63]趙英霞.“丁戊奇荒”與教會救災——以山西為中心的考察[J].歷史檔案,2005(3):93-98.64]袁瀅瀅.“丁戊奇荒”中傳教士在山東的賑災活動考察[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98-102.[65]李曉晨.近代直隸天主教傳教士對自然災害的救濟[J].河北學刊,2009.[66]李嵐.《申報》中晚清救荒資料述略[J].歷史檔案,2006(1):92-98.[67]蔡虹.《申報》與晚清災荒救濟[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7.[68]趙玉青.從《申報》相關文論看晚清(1876-1904年)義賑[D].揚州:揚州大學,2008.[69]艾志端.海外晚清災荒史研究[J].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杜濤譯,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7):1-3.社會因素關于社會因素引發(fā)災荒的研究,蘇全有認為造成晚清災荒的社會因素是政治腐敗與戰(zhàn)禍頻繁。魯克亮認為造成災荒的社會因素有:政治腐敗與戰(zhàn)爭頻繁,鴉片的種植等。他認為災荒發(fā)生的原因,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這是因為,災荒的形成往往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等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很多情況下,并不是單一的。換言之,災荒發(fā)生不僅僅是自然現象,它還是一個社會現象。管恩貴認為戰(zhàn)爭、內亂、苛政、官僚腐敗等往往對災害的發(fā)生起催化作用,亦可以加重災害的的破壞程度。倪玉平認為吏治敗壞等人為的原因使得晚清的水早災害等等頻仍出現,造成巨大損失,并由此引發(fā)系列社會問題。王宏偉認為歷史災害學的研究表明,自然災害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在社會性中,其核心就是人。郭文娟論述了晚清“丁戊奇荒”在內的災荒期間,清政府地方官員的腐敗表現,作者認為正是地方官員的腐敗使得本相對完善的荒政措施得不到體現,這是人治制度下的產物。郝平也對山西“丁戊奇荒”的原因作了介紹。趙艷萍認為有軍事活動頻繁、耕作方式粗放、政府和民眾消極的捕蝗意識等人為因素的影響,而人類的社會活動帶來的影響對蝗蟲數量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芮銳指出社會因素有政治制度弊端,吏治腐敗,國力衰微,清廷對河工重視程度降低,治河思想和方法陳舊。于志勇則從區(qū)域的角度指出清代內蒙古西部地區(qū)的人為因素加速了自然生態(tài)的惡化,兩種因素的合力決定了該地區(qū)自然災害的頻發(fā),具有區(qū)域特點的自然災害又進一步影響著內蒙古西部地區(qū)的整體環(huán)境。王宏偉認為人類對環(huán)境的破壞、清政府財力的不足、官僚隊伍的腐敗等原因共同構成了清末北京災害頻發(fā)且不斷加劇的原因。晚清華北地區(qū)災荒頻發(fā),周秋光、屈小偉、程揚認為社會因素包括政治腐敗,極大地減弱了抗災救災的能力;社會動蕩,戰(zhàn)亂頻繁;濫種罌粟,忽視農業(yè)生產。謝琦瘟從廣東的社會環(huán)境論述瘟疫多發(fā)的緣由。他指出晚清瘟疫多發(fā)不是偶然的,它是戰(zhàn)亂、人口、商貿諸因素綜合作用所產生的結果。二、晚清災荒影響的研究關于災荒的影響,概括起來有:社會環(huán)境惡化;造成人口銳減和大批人口流亡;導致民眾生存條件急劇惡化;導致社會經濟尤其是農業(yè)生產衰退;引發(fā)和加劇社會動亂;災荒對人心理造成傷害;還造成社會倫理秩序失控等方面的影響。在這方面研究的人較多,但大多數人研究的結果不是太全面。我把災荒造成的影響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進行分析。直接影響對于晚清災荒的直接影響,蘇全有[2]是從經濟衰退和社會動蕩這兩個方面介紹的。周秋光、曾桂林在他們的作品中說,災荒一旦發(fā)生,數以萬計的災民就會嗷嗷待哺,社會救濟需要也就日益迫切了。把增強總結的災荒造成的影響是:災民損失慘重;災荒對當時社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災荒對當時社會秩序的影響。楊國強指出,光緒初年的華北久旱,以其大范圍的蔓延和長時間的連續(xù)造成北中國觸目驚心的饑餓、時疫、死亡和流亡。趙曉華論述了災荒發(fā)生后的物價上漲、人口減少社會影響,以此來反映這場災荒的異常嚴重性。郝平探討了山西“丁戊奇荒”受災期間出現的人吃人、糧災等并發(fā)性災害,進一步揭示“丁戊奇荒”在山西省區(qū)危害的嚴重性。郝平和周亞的作品里介紹了“丁戊奇荒”對山西糧價造成的影響。李彥紅和陳雪平探討了“丁戊奇荒”對農民運動的影響。趙曉華則從“丁戊奇荒”對社會秩序造成影響的方面作了探析。以上幾篇著作都是圍繞“丁戊奇荒”造成影響的方面介紹的。周秋光、屈小偉、程揚是從四個方面論述華北地區(qū)自然災害給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造成危害的,表現在:造成人口銳減和大批人口流亡;導致民眾生存條件急劇惡化;導致社會經濟尤其是農業(yè)生產衰退;引發(fā)和加劇社會動亂。池子華、李紅英通過多角度透析晚清直隸災荒的影響:農業(yè)遭到巨大的影響和破壞;民眾生存條件的急劇惡化。張高臣在他的作品中說道,光緒朝自然災害對社會危機的直接影響表現在人口變遷社會經濟和社會沖擊三個方面,其中對人口變遷的影響又表現在人口的增減;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表現在:使封建國家的財政愈形拮據,對農業(yè)經濟的嚴重破壞。在對饑荒和中國政府問題的廣泛研究中,李明珠考察了300年內直隸地區(qū)的政府、市民、意識形態(tài)和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在20多年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該書對清代救災活動的成效作了更深入的分析,在以樂觀的眼光考察晚清時期農業(yè)、商業(yè)和人口問題的修正主義學者面前,李明珠重新評價了中國歷史經驗中饑荒、人口壓力和農村貧困的重要性。趙艷萍在她的作品中說,蝗災使百姓生活困難,無以為繼;經濟損失巨大,經濟系統(tǒng)紊亂;難民流徙,社會環(huán)境惡化。關于蝗災影響的研究還有陳業(yè)新和施和金。吳媛媛在她的文章中提出水旱災害與農業(yè)的相關問題,指出水旱災害引發(fā)了農業(yè)環(huán)境的變遷。楊鵬程也對晚清災荒的直接影響做了介紹。魯克亮分析災荒造成的直接影響是:人口死亡和逃亡,農業(yè)遭受巨大損失與破壞,社會動蕩。向祖榮認為災荒過后,不僅造成人口大量死亡流徙,而且導致物質財富和社會生產的巨大破壞,有些災荒甚至釀成社會動蕩和戰(zhàn)亂。汪志國總結說,災荒造成大量人口傷亡,許多災民遠走他鄉(xiāng);此外,因災荒導致社會經濟的落后,生活水平的下降,致使人們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科學素質不斷降低;災荒使鄉(xiāng)村人倫關系顛亂、社會秩序混亂;災荒促使人們?yōu)闋帄Z急需的水和糧食資源發(fā)生嚴重沖突。倪玉平認為清代的水早災害等等頻繁出現,造成巨大的損失,并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直接威脅了清王朝統(tǒng)治根基的穩(wěn)固。賴莉云也指出災害往往會引發(fā)嚴重的社會問題:一是人員大量傷亡,二是脆弱的農業(yè)生產力經常遭受巨大破壞。芮銳對河政弊端的影響是從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和對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兩方面論述的,其中對社會方面的影響表現在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激化了社會矛盾,阻礙黃河下游生產力的發(fā)展。間接影響對于晚清災荒的直接影響,蘇全有[2]是從政治腐敗和抗外乏力這兩個方面介紹的。趙曉華論述了災荒發(fā)生后社會倫理秩序失控等社會影響,以此來反映這場災荒的異常嚴重性。郝平探討了山西“丁戊奇荒”受災期間出現的瘟疫、鼠患等并發(fā)性災害,進一步揭示“丁戊奇荒”在山西省區(qū)危害的嚴重性。池子華、李紅英通過多角度透析晚清直隸災荒的影響:哀鴻遍野,走死流亡;災荒對人心理的傷害。張高臣在他的作品中說道,光緒朝自然災害對社會危機的間接影響表現在對災民素質的影響,使封建國家的財政愈形拮據,對農對商業(yè)貿易的影響。楊鵬程在他的論文中總結說,清代后期湖南災荒頻仍,政府調控不力,造成了社會道德失范的悲劇和一次又一次的社會騷動,主要包括饑民搶米索食的自發(fā)斗爭、由饑民暴動轉化為農民起義、會黨利用饑民斗爭起事和因瘟疫引發(fā)群眾性的反洋教斗爭等四種形式。魯克亮分析災荒造成的間接影響是:農村階級矛盾的激化和社會動蕩,災害對人的心理造成傷害。汪志國總結說災荒導致人們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科學素質不斷降低;災荒使鄉(xiāng)村人倫關系顛亂、社會秩序混亂;災荒促使人們?yōu)闋帄Z急需的水和糧食資源發(fā)生嚴重沖突。賴莉云也指出災害之后,往往會糧價飛漲,搶米成風,匪患四起,流民遍地,民變頻發(fā)。晚清救災措施的研究中國古代的救災制度源遠流長。早在先秦,便有以荒政十二聚萬民之說,奠定了后世救災制度的基本格局。然而,其后歷代雖仿照執(zhí)行,卻興廢無常,直到明朝,也沒有完善起來。到了清代,才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全面、立法完備的救災措施,它包括救災的基本程序、救荒措施等,晚清基本承襲了這一制度。在這方面研究的人也很多,但把這些綜合起來研究的人很少,大都是以其中的一點或兩點作為研究對象的。下面就是關于具體救災措施的研究。(一)政府的荒政措施對于災荒,清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固定的程序,地方遇災,須報災(地方官吏逐級上報災情)、勘災(勘察災情,確定成災分數)、救災(災情發(fā)生后的應急性救援),其中,救災是清代荒政的關鍵內容和中心任務,晚清政府亦是如此。1、災情的掌握下面是關于對災情的掌握的研究。災情的掌握是政府了解災情,采取救荒措施的依據。魯克亮[3]提出在晚清政府的荒政措施中災情的掌握可使政府通過各省奏章及時了解、掌握各地災情,以便盡快采取相應救災措施。張高臣對災情的掌握作了詳細介紹同時指出災情的掌握的重要性。姚珍在其論文中記述了在“丁戊奇荒”期間,李鴻章的災情的掌握和災前的預防工作。嚴格規(guī)定了各級行政機構向上級乃至中央報告災情的制度。張崇旺在其文章中指出晚清嚴格規(guī)定了各級行政機構向上級乃至中央報告災情的制度,還有對于匿災不報官員進行處罰的規(guī)定。黃向輝介紹了政府救災中報災的過程和時間限定。倪玉平認為災情的掌握作為政府救濟的第一步也要求地方官派人到災區(qū)實地考察。魯克亮[3]寫到災情的掌握是政府了解災情,采取救荒措施的依據。對于延遲報災的地方官員,清政府規(guī)定了處罰條例,根據實際情況,固定州縣官員掃報災限四十天,上司接到奏報后限五日內上報,應該說,這樣的災情的掌握日期限定是比較合理的,它可使政府通過各省奏章及時了解、掌握各地災情,以便盡快采取相應救災措施??睘臑那榈恼莆諆H僅是救災工作的第一步,它只能對災情做大致的反映、評估,具體的情況還需做詳盡、細致的調查即災情的核查。黃向輝認為當災荒發(fā)生時先有災戶自報簡明呈單,其中列出災戶姓名、所在村莊、受災田畝數、該戶人數等,填報后地方官與糧冊核對,如開報屬實,方可將其作為堪災底冊。查災委員執(zhí)底冊履畝核實,劃定災情。待全部堪畢,州縣官核造總冊,注明是否救濟。魯克亮[3]分析了晚清政府救荒措施的第二步是勘災,而且提出了勘災的時限。張高臣論述了晚清政府勘災在具體情況。張崇旺寫到勘災要與報災同時進行,地方遇災,一面題報災情,一面于知府、同知、通判內遴選妥員,沿河地方兼委河員,會同該州縣,速詣災所履畝確勘,將被災分數按照區(qū)圖村莊,逐加分別,申報司道,該管道員履行稽查,加結詳情督撫具題。倪玉平認為在勘災后,州縣官員將勘災所得的結果匯總造冊,按水災用青色、旱災用紅色等格式,注明受災的村莊及災情。魯克亮[3]說報災僅僅是救災工作的第一步,它只能對災情做大致的反映、評估,具體的情況還需做詳盡、細致的調查即災情的核查,對于勘災時限也有規(guī)定。救災最重要的是救災,即災情發(fā)生后的應急性救援,是清代荒政的關鍵內容和中心任務。魯克亮[3]分析了晚清政府的救災包括:蠲緩錢糧、賑濟、借貸,也稱“農貸”還有撫恤、安輯、除疫、調粟、施放棉衣醫(yī)藥等措施。戴仕軍論述了李鴻章督直期間對直隸河流的治理。高中華分析了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及其邊疆救荒實踐。曾京京分析的是唐錫晉對晚清義賑。朱滸論述了晚清義賑與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張高臣指出晚清政府荒政中最重要的是救災環(huán)節(jié),并提出了救災的具體措施。王顯成在他的文章中記敘了李鴻章構建了以政府資金為主,其他資金為鋪的多元化的籌資體系,為直隸河務奠定了基礎。姚珍在其論文中記敘了在“丁戊奇荒”期間,李鴻章為了救濟災民采取了一系列賑災措施。包括籌糧、籌款、賑運、平糶、以工代賑、設粥廠等措施。張崇旺記敘了晚清江淮地區(qū)的倉儲備荒和江淮地區(qū)的水利治災工程。張崇旺論述了晚清官府對江淮地區(qū)的災民實行救助的許多具體措施,主要包括災斕和災折、販濟、販貸、平果、安輯等。黃向輝寫到晚清的救荒措施比較完備,凡古代賑饑濟貧之術,不但都具備,而且有新的發(fā)展。概括而言,主要有蠲緩、放賑、養(yǎng)恤、安輯、除害、完善倉儲制度等方面。倪玉平認為在了解災情后,蠲免、賑濟和工賑就成為清政府救災的最主要措施。蠲免是國家將賦稅減少以致免除,其中以災蠲為最重要。蠲免須征得皇帝批準,并在受蠲免之地張榜公布。如蠲旨未到而錢糧已征,可抵作下年賦稅。魯克亮[3]認為政府荒政中最重要的是救災,即災情發(fā)生后的應急性救援,是清代荒政的關鍵內容和中心任務。主要有蠲緩、放賑、養(yǎng)恤、安輯、除害、完善倉儲制度等。民間的救災組織及其救災活動同鄉(xiāng)組織和行業(yè)團體民間的救災組織及其救災活動可分為:同鄉(xiāng)組織和行業(yè)團體,慈善團體,教會組織,報界的活動。在這方面研究的人很多,但大多只是以其中的一項作為研究對象,把它們系統(tǒng)起來研究的較少。對于同鄉(xiāng)組織和行業(yè)團體的研究,魯克亮[3]認為同鄉(xiāng)組織和行業(yè)團體即“會館”和“公所”的建立,是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出現的由旅居外地的同籍貫或同行業(yè)的人所組成。其主要職能是為那些旅居異地貿易經商的同鄉(xiāng)或同業(yè)者提供失業(yè)、生病甚至喪葬方面的幫助。捐錢捐物參加賑災防災是會館公所組織關心社會回饋社會的重要契機,是展示自身力量提高商人社會地位的有力舉措。興辦善舉需大量財物,經費來源是個大問題,他也提出了行會和會館主要通過籌集經費的幾種途徑。張艷麗認為解州知州馬丕瑤的災后實施的如清丈土地、均減差徭、整頓糧倉、鼓勵生產等善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恢復和提高地方防災防害的能力及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水平,但并沒有超出傳統(tǒng)災荒觀的范疇,不能從根本上提高社會的抗災能力。阮清華介紹了晚清時期上海紳士的義賑。任云蘭論述了晚清華北災荒期間天津商會的賑濟活動。王衛(wèi)平論述了江南士紳在光緒二年對蘇北的賑濟。張高臣指出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yè)和企業(yè)家群體對晚清災荒的救濟。夏明方記述了“中國史救濟”的“民賑”、“鄉(xiāng)賑”或“土賑”。史五一對會社的分類、會社的功用,以及善堂善會的發(fā)展演變和文人結社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王衛(wèi)平論述說與政府的殘疾人救助政策相呼應,各地士紳從穩(wěn)定地方社會、維護既得利益的目的出發(fā),紛紛成立救助機構或團體,在一定范圍內收養(yǎng)殘疾孤貧或從物質上提供幫助;散處各地的宗族也竭力提倡并盡可能地幫助同族的弱勢群體,尤其是缺乏生活能力的殘疾之人。國家、社會、宗族與家庭一起,共同構筑了一個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吳媛媛記敘了晚清民間與宗族的救濟。記敘了晚清時期江淮地區(qū)的相當多的一部分士民紳商個體(包括在江淮的客商、流寓人等)在災害發(fā)生時和災害發(fā)生后都曾積極地、卓有成效地開展抗災和救災工作,而且建立了一些收養(yǎng)孩童、救助婦女、安定流民的諸如恤婦會、棲流所一類的社會救濟組織。這些常年即己存在的民間社會救濟組織,在災年也積極地投入救災工作。李永芳對于清末民國時期農會組織的發(fā)展狀況分為五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并且對晚清農會組織做了全面分析。向祖榮論述了“民捐民辦”的義賑打破了血緣、地緣限制,由純個人的“義舉”發(fā)展成為全社會性的公益活動,賑濟對象、募捐范圍往往都面向全國。孫雙對清節(jié)堂的興起原因、經營狀況、堂內節(jié)婦的生活、清節(jié)堂的社會功能以及民國以后衰敗的原因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慈善團體下面是關于慈善團體的研究,徐文彬對晚清福建地區(qū)慈善事業(yè)的興起背景、發(fā)展演進、時代特征作一個全面的、系統(tǒng)的研究,進而揭示出慈善事業(yè)與社會變遷的相互關系。王玲從貧困群體與弱勢群體兩大類別敘述晚清慈善思想的發(fā)展進程。一是救助貧困群體的慈善思想。人們要求改革對貧民的單純衣食救助,主張設立乞丐廠、工藝局等教養(yǎng)兼施的慈善組織;在貧民的學校教育問題上,人們不僅主張擴大義塾的教育對象,改革教學內容,還要求變一革教育宗旨、教學方法以及辦學方式等;至于貧病的醫(yī)療救護,論者建議參照西方醫(yī)療制度,改革傳統(tǒng)的施醫(yī)體系,且主張將瘋癲者、麻瘋病人也納入醫(yī)療救助的范圍。二是救助弱勢群體的慈善思想。人們主張繼續(xù)發(fā)展清節(jié)堂與恤鰲會,救助自愿守節(jié)的寡婦,呼吁將涉訟女子發(fā)善堂擇配,倡導善堂救助妓女;他們還針對嬰溺嬰的問題,提出改良育嬰辦法,設立保嬰會、全嬰會以及幼稚園等建議。靳環(huán)宇論述了晚清基層民間慈善組織的籌販模式。王娟論述了清末民初北京地區(qū)的社會變遷與慈善組織的轉型。周秋光、徐美輝教會在華興辦的慈善機構,是中國人了解西方社會慈善事業(yè)最直接的一個途徑。隨著鴉片戰(zhàn)后洋教的深入,一些傳教士或教會在通商口岸及內地興辦了育嬰堂、孤兒院、診所、醫(yī)院等育嬰與醫(yī)療慈善機構。靳環(huán)宇認為基層民間慈善組織圍繞善款籌措這一基層慈善組織的中心工作,它們積極主動地設立組織、展開宣傳、營造輿論,并且想方設法拓展善款籌措的渠道。為了更多地吸引各階層人士的慈善捐輸行為,基層民間慈善組織和義賑組織還運用了激勵機制。楊智芳、周秋光對中國施醫(yī)局、救濟善會、濟急善局這三個組織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張小亞以清代四川地方志為最基本資料,以“國家政府”與“社會力量”的關系為視角,綜合運用歷史學、社會保障學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對清代四川地區(qū)各類慈善救濟組織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闡述。舒迪對晚清慈善組織的管理和決策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王衛(wèi)平、黃鴻山以清代蘇州的四種慈善組織———育嬰堂、濟堂、廣仁堂和豐備義倉為例,梳理里慈善組織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郝紅暖的論文以1644一1937年河北地區(qū)的慈善組織為研究對象,運用歷史學、歷史地理學、社會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采用宏觀研究與典型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嘗試開展區(qū)域歷史慈善地理研究,揭示了該區(qū)域慈善組織經過三次類型多樣化和空間擴展過程。魯克亮[3]提出慈善團體能否有效開展活動,除需必要的組織系統(tǒng)外,還必須有相當的活動經費(包括錢和物品),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慈善團體經費的來源有四條途徑:社會捐款,會員會費,政府補助和自創(chuàng)自收,其中以社會捐款為最多。肖斌介紹重慶民間慈善團體的基本建制,梳理出重慶民間慈善事業(yè)的基本內容,并通過民間善團的糾紛揭示出重慶民間慈善事業(yè)中官一紳一民之間的關系。周淋燕結合社會變遷這個大環(huán)境,對1840一1911年間華東地區(qū)晚清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背景、發(fā)展演進、時代特征和社會影響作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進而揭示出慈善事業(yè)與社會變遷的相互關系。劉宗志探析了中國民間社會從事的慈善活動,在晚清獲得了長足發(fā)展,其主要原因有:善書的廣泛傳播、報刊的宣傳和對社會關系的充分利用,為慈善活動的興盛奠定了思想基礎;政府的大力倡導,為慈善活動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發(fā)展動力;各項管理措施的完備,則成為慈善活動健康發(fā)展的保證。周秋光、徐美輝論述了舊式善堂、善會向近代新型慈善團體的轉換。靳環(huán)宇將1876一1895年的義販組織置入中國慈善史、販濟史的宏大背景之下,對其展開歷時性與共時性的分析。黃鴻山以晚清江南地區(qū)為中心,沿著“傳統(tǒng)慈善組織的近代發(fā)展”和“近代以來新型慈善組織的出現”這兩條主線開展研究,力圖揭示中國近代慈善事業(yè)的運營實態(tài)和近代轉型歷程。教會組織西人介入中國的賑災,主體是傳教士介入中國的賑災。這些人越出口岸之外穿走于中國社會的下層和深處,遂非常自然地而成為西方人里最早而且最切近地目睹天災、饑餓和死亡的人。在這方面,楊國強介紹了以傳教為事業(yè)的李提摩太對晚清災荒的救濟。高鵬程也論述了李提摩太的救災活動以及其目的是為了傳教,作者認為李提摩太的救災善舉得到了清朝官員的承認和支持,并成為他日后廣泛涉足中國政治的重要原因。王蘭娟論述了丁戊奇荒時期,外國傳教士主辦的《萬國公報》對災荒的報導,以及從中折射出的外國傳教士的災荒觀并對之進行了評析。趙英霞論述了教會對山西的救濟及李提摩太提出的以工代賑、興修鐵路、“富國養(yǎng)民”、廣問西學等在賑災過程中萌發(fā)的社會改革思想,這對于啟動山西近代化變革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袁瀅瀅認為山東是傳教士最先賑濟的省份,傳教士采取的賑災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災民痛苦并擴大了基督教影響。李曉晨闡述了“丁戊奇荒”期間外國傳教士對直隸一帶的救濟,作者認為傳教士在本著博愛、慈善愿望開展賑濟事業(yè)的同時,也帶有改變教會殖民形象和吸引災民入教的實用功利動機。張高臣論述了西方傳教士對華賑災活動的影響和刺激。魯克亮[3]也記述了以西方傳教士為主體的西方對華賑災事業(yè)即洋賑。向祖榮說整個晚清時期,寓華外國人員尤其是傳教士籌募了大量賑濟款物,散放給災民,盡管這些款物猶如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本上緩解災情,但是與清政府的賑濟活動相比,還是有重大成效。報界的活動對于對報界方面的活動的研究,李嵐提出《申報》中保存的救荒資料的形式主要有:社評、時評、雜評、星期評論、本市新聞、外埠新聞、評論、消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