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文化經(jīng)典閱讀題易誤點與對策_第1頁
2022屆高考文化經(jīng)典閱讀題易誤點與對策_第2頁
2022屆高考文化經(jīng)典閱讀題易誤點與對策_第3頁
2022屆高考文化經(jīng)典閱讀題易誤點與對策_第4頁
2022屆高考文化經(jīng)典閱讀題易誤點與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屆高考文化經(jīng)典閱讀題易誤點與對策對文化經(jīng)典閱讀的考查,福建高考已設置三年。“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簡答題一直延續(xù)。考慮到翻譯的難度過大,__年高考改07、__年的翻譯題為單項選擇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相信__年高考對文化經(jīng)典閱讀的考查將繼續(xù)維持單選和簡答的形式。從答題情況看,考生的解答存在明顯的易誤點。有必要對此作一番分析并思考相應的對策。一、易誤點分析一、單選題易誤點﹝一﹞讀不懂文字的“字面義”致誤弄懂文字的“字面義”是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第一關”,很多考生文言翻譯能力偏低,無法較準確地把握關鍵詞句的“字面義”而過不好這“第一關”而致誤?!纠?】﹝09福建高考卷﹞8..閱讀下面的《論語》選段,回答問題。①子曰:“里①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里仁》)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鄰③。”(《里仁》)[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鄰:親近(1)下列對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環(huán)境對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有重要影響,要謹慎選擇。理想的居處應當是仁德之所。b.近朱者赤,擇“仁”而處,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對自己仁德的養(yǎng)成很有助益。c.選擇與仁德為鄰,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智慧,如不這樣,別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d.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會有志趣相同的人來親近他?!敬鸢浮縞【誤點點示】本題主要從“環(huán)境”和“效果”角度考查“仁德和人關系”的理解:人應居住在有仁德的環(huán)境里;有仁德的人不孤單,人緣好。c選項對選段①的理解,錯在“別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這里“知”被譯成“知道”,且不說這種翻譯透露的反面意思不能與前面的正面意思匹配,就說“知”通“智”對稍有點文言積累的學生而言,幾近常識,但有些考生卻不顧上下文和平時的積累,在關鍵詞“知”的字面理解上過不了關而選錯?!纠?】﹝09福建高考參考卷﹞8.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①,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③,可謂仁之方也已?!保ā墩撜Z•雍也》)[注]①濟眾:周濟大眾。②堯舜其猶病諸:病,不足;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夠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子貢想以博施于民、濟助眾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于認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堯舜那樣的圣王才能夠做得到。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孔于“推己及人”的“恕”,從愛自己推及到愛父母子女,再推及到愛天下的老人幼兒。c、孔子認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騖遠,勸子貢從淺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樣的,所以以自身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d、“仁”是一種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從尋常事理人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來闡明關于“仁”的基本主張?!敬鸢浮縜【誤點點示】本題考查對孔子“恕”、“仁”及其關系的理解,a錯在“只有堯舜那樣的圣王才能夠做得到”,很多考生以為它正確,除了“想圣人當然”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無法理解關鍵句“堯舜其猶病諸﹖”的“字面義”----“堯舜大概還擔心做不到這樣(“這樣”指子貢所說的仁道-----筆者注)呢﹖”﹝二﹞對文本內(nèi)涵的“失度”引申致誤從文化經(jīng)典“微言”引申出的“大義”理解要“適度”,理解得“過”和“不及”都是對文本內(nèi)涵的損害。很多考生也深知這一道理,但由于他們長期受大而空的“套話式的”甚至是“政治口號式的”文本教學的毒害,沒養(yǎng)成在文本“細讀”基礎上對文本作實事求是引申的閱讀習慣,所以就很輕易認同命題者專門針對他們?nèi)缟祥喿x心理缺陷而設置的對文本內(nèi)涵的“失度”理解?!纠?】(09福建高考考試說明樣題)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齊宣王問曰:“湯放桀①,武王伐紂②,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痹唬骸俺紡s其君,可乎﹖”曰:“弒仁者,謂之賊;弒義者,謂之殘③。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④,未聞弒君也?!保ā睹献?梁惠王》)[注]①湯放桀:桀,夏朝最后一個君主,暴虐無道。傳說商湯滅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椐傳在今安徽省巢縣一帶)。②武王伐紂:紂,商朝最后一個君主,昏亂殘暴,周武王起兵討伐,滅掉商朝,紂自焚而死。③敗壞仁的人叫賊,敗壞義的人叫殘。④我只聽說殺了獨夫紂罷了。⑴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齊宣王認為君臣的名分是絕對不可更易的,質疑湯放桀,武王伐紂是以下犯上的舉動,并且認為這種做法是極不正確的。b.孟子認為桀,紂都是賊仁賊義的殘賊之人,是沒有民眾支持的獨夫,算不得國君,所以流放他,討伐他并沒有什么不對。c.孟子認為君王必須有保民、養(yǎng)民的重大責任,如果失責,人民可以將他推翻。他認定,君若不君,便不能責怪臣之不臣。d.孟子指斥桀,紂都是殘賊仁義的暴君,并以此嚴厲警告齊宣王,如果賊仁賊義,成為人人得而誅之的獨夫,就要被流放,被討伐?!敬鸢浮縟【誤點點示】本題圍繞“湯放桀,武王伐紂是否正當”這一問題展開理解,abc均是對文本內(nèi)容的合“度”引申。而d“并以此嚴厲警告齊宣王”有誤,孟子對齊宣王是心平氣和地“諷諫”,并非政治火藥味十足的“嚴厲警告”;而且也不是僅僅針對齊宣王,而是借此闡明“民貴君輕”的觀點。因此,d的理解是過火的,但很多考生認同它,這與他們平時脫離文本實際,愛用政治話語作過“度”亂套的閱讀壞習慣不無關系。(三)斷章取義,浮想聯(lián)翩致誤任何文本都是渾然的統(tǒng)一體,理解其中的內(nèi)容必須時刻顧及“上下文”,如果斷章取義,勢必謬以千里。有些考生棄置這一閱讀常識,理解文本時,不管三七二十一,沿著一定的思維定勢,浮想聯(lián)翩而致誤?!纠?】(09福建單科質檢)8.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鄒與魯訌①。穆公②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③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殘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蛎窠穸蟮梅粗病>裏o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梁惠王下》)[注]①訌;交戰(zhàn)。②穆公:即鄒穆公。③轉;棄尸的意思。④慢:輕慢。⑤殘:殘害。⑥尤:責備、歸罪。(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報效國家的忠臣,為什么百姓不愿意為國家赴死盡節(jié)。孟子認為這根子上還是君與民、官與民的關系問題。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達,必須以官員為橋梁,因而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有司與百姓這層關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讓官員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為他赴難。c.孟子指出當老百姓災荒年歲餓死或逃荒時,國家明明是倉廩充實,而官吏卻乘機巧取豪奪。這種毫不體恤百姓的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d.孟子引述曾子的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就是要讓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話,那么棄百姓于不顧的官員,才是造成惡果的主要原因?!敬鸢浮縞【誤點點示】c錯在“而官吏卻乘機巧取豪奪”,據(jù)下文的“有司莫以告”,它本應說成“有關官員沒有誰把(災荒情況)告訴您”。但有些考生卻不作如是觀,因為他們斷章取義,又由“國家倉廩充實”想到這是官吏搜刮民脂民膏所致,再想到官吏的貪欲永不滿足,于是便有“而官吏卻乘機巧取豪奪”的浮想,如此脫離上下文瞎想,豈不丟分﹖(四)張冠李戴致誤晚于《論語》出現(xiàn)的《孟子》和《莊子》常針對孔子的言行立論,而且孔子、孟子、莊子也常不期然而然地就同一論題各抒己見。因此,在理解觀點時有些考生混淆彼此,張冠李戴而致誤。【例5】(09福州市質檢)8.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徐子曰:“仲尼亟①稱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②,不舍晝夜,盈科③而后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保ā峨x婁下》)[注]①亟:屢次。②混混:水流豐沛浩蕩的樣子。③盈科:水注滿低洼處。(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徐子引用孔子贊美水的話,但不知其用意,便請教孟子,想弄清說的是什么道理。b.在這段對話中,孟子以水喻人。認為水應有源,人應有本,否則必將枯竭、浮躁。c.孟子嘆息時間像流水一樣,奔騰不息。一去不復返,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珍愛生命。d.孟子所說的“聲聞過情,君子恥之”,是在批判某些人追求不適當?shù)奶摷倜??!敬鸢浮縞【誤點點示】選段涉及孔孟對“水”的感懷。孟子的感懷是b選項所說的,聯(lián)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ā墩撜Z?子罕》)”這句話可知孔子的“水哉,水哉!”的嘆息應是c所說的。(此觀點可參見楊伯峻《論語譯注》對“子在川上曰……”的譯注。)有些考生因記憶模糊又讀不懂文本而張冠李戴地把孔子的嘆息當成孟子的。二、簡答題易誤點分析文化經(jīng)典閱讀中,簡答題考查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分析、概括和評價。其前的選擇題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對于它具有很強的“指路”或“鋪墊”功能??忌痤}應充分注意到這種功能并適度地加以“化用”。而很多考生要么無視小視它,毫不或極少借鑒地答題;要么過于依賴它,抄襲而無己見地答題。這是簡答的主要誤點之一。命題者除命制直接根據(jù)選文展開分析的題目外,更常選一點與選文觀點近似或相左的話來和選文結合著讓考生進行分析??忌鞔饡r必須快而準地悟出結合點并緊繞結合點行文。對此,很多考生做得不好,他們或找不到結合點,或結合點理解歪了,或不顧結合只就一方大說特說。這是簡答的主要誤點之二。當然,簡答題靠表達,這就決定簡答的主要誤點之三在于考生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磕碰多甚至缺乏應有的邏輯。【例6】﹝09福建高考卷﹞選文見上?!绢}目】(2)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學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請結合上面有關“擇處”的選段,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3分)答:【答案示例】“擇友”如“擇處”,都是選擇有益于仁德養(yǎng)成的外部環(huán)境。(1分)與修養(yǎng)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輔仁,見賢思齊,可以取友之長補己之短。(2分)(從其他角度理解,言之成理亦可。)【例文】例文1: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應該慎重地結交朋友,看清他的為人。如果他的品性惡劣,我們應該認真考慮我們應多交一些益友,這樣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對我們的仁德養(yǎng)成也很有助益。例文2:“擇處”是要謹慎選擇居處,而理想的居處是仁德之所?!盁o友不如己”是向品德高尚的人看齊,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那么自己的朋友中也就沒有比自己低的人了。例文3:選擇一個好的居所體現(xiàn)人的道德修養(yǎng)環(huán)境可以讓人的心境產(chǎn)生影響,所以在選擇居所時應該慎重考慮。例文4:選擇居處的時候,應該與有仁德的人為鄰居,讓自己也受到熏陶,對自己有幫助。例文5.要與有德的人交朋友,不要與無德的人交朋友。例文6.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會有志趣相同的人來親近的。【誤點點示】“擇友”如“擇處”的結合點在于兩者都強調(diào)好的外部環(huán)境對人的仁德養(yǎng)成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這在選擇題的選項中已凸顯出了。上引六則例文都沒有很好地轉選擇題的“導讀”功能為“導寫”功能,顯得有點浪費;例文5對“無友不如己者?!弊髁隋e誤的理解;特別是例文6照抄選項就更不應該了。除例文2有把“擇友”和“擇處”結合著說外,其余均言此而失彼,表達欠全面;例文2雖結合著說但少了結合點,表達不緊密。從語言上看,有的偏短,如例文3、例文4、例文5、例文6;有的有語病,例文1的“我們應該認真考慮我們應多交一些益友”應改成“我們應該認真考慮多交一些益友”,例文2的“那么自己的朋友中也就沒有比自己低的人了”不知所云且與前文脫節(jié),例文4的“對自己有幫助”應改成“讓自己也得到幫助”。二對策文化經(jīng)典語言凝練而含義深遠,論辯性強而故事性很多較弱,理解和分析起來,很多考生覺得深奧晦澀而茫然。對它的閱讀有相應的對策嗎﹖我想是有的,具體如下:一、粗譯文本,盡量讀懂文本的“字面義”。要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首先要會翻譯,但在緊張的考場中,讓考生精確地翻譯文本近于苛求。對于他們,要求試著粗譯即可。粗譯應充分利用已有和現(xiàn)有的一些條件:1、積極調(diào)動以往積累的文言知識,大膽又靈活地遷移到文義的疏通上;2、選文后若有注釋應最大限度地借之于看懂文義;3、選擇題的選項對文本理解具有很強的“提示和導讀功能”,應使這種功能最大化以降低理解難度。二、從選擇支的比較上尋找解題的“突破口”。選擇支的內(nèi)容常形成互補或對立關系,認真比對又結合文本大意理解,一般能確定答案。三、讓選擇題的選項導引著簡答題的書寫。通過選項的闡釋,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一般會被揭示得較為透徹,考生只要順著選項所指引的思路,吃透要求,文從字順地立論闡發(fā),就可較好地簡答。如果題干有別的材料讓考生結合著分析,那么,此時應從同向或異向角度迅速悟出“結合點”,而后緊繞它融合文本理解展開簡答。四、提早作好應考準備。平時應盡可能通讀考試所規(guī)定的文化經(jīng)典,理解經(jīng)典大意,感悟歸納諸子思想,特別應敏銳而深入地感知他們就類似問題發(fā)表看法時的思想異同。而后輔以適量的練習,及時檢驗讀的效果,不斷總結答題方法及易誤點,使考試做到胸有成竹?!靖櫃z測】一、(09廈門市質檢)8.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①。,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③。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④不達⑤?!?《孟子•盡心上》)[注]①術:方法。②客光:細小的縫隙。③不盈科不行:不流滿坑洼就不會向前流淌。④成章:通曉文理,精熟所學。⑤達:通達。(1)下列各項中,對選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孟子認為,看過大海的人,就會覺得江、河等難以稱得上是水了;在圣人門下學習的人,就難以被世間的其他言論吸引了。b.孟子提醒為學之人,要學習大海的波瀾壯闊;不能事無大小,巨細無遺,像日月之光那樣連細小的縫隙都要照到。c.孟子以流水“不盈科不行”為喻,說明為學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只有學識積累到一疋程度,才能達到更高的水準和境界。d.孟子認為君子有志于道,要先通曉文理,精熟所學,透徹地體悟圣人思想,才能夠登上頂峰,達到高遠的境界。(2)從文中來看,孟子通過“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明了什么道理?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3分)答:【參考答案】8.(1)b(孟子以觀水和日月之光為喻,指出學習必須具備觀大海、觀日月的眼光,由波瀾可以想見大海之深廣;由縫隙中的光可以想見日、月之本體。)(2)孔子登上了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1分)孟子通過這一事例,說明達到較高的水準和境界,眼界自然就開闊了;(1分)為學之人立志要高遠,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水準和境界(1分)?!緟⒖甲g文】孟子說:“孔子登臨東山覺得魯國渺小,登臨泰山覺得天下渺小。所以,看過大海的人難以注意一般的水流,在圣人門下游學的人難以注意一般的言論。觀看水有方法,必須觀看它的波瀾。太陽月亮有光輝,光線能透過就一定照得到。水流這種東西,不流滿洼地不再向前;君子所志向的大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達?!倍ⅲ?9泉州質檢一)8.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完成后面題目。(6分)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孟子曰:“曾子養(yǎng)曾皙,必有酒肉;將徹①,必請所與②;問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yǎng)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余,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yǎng)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yǎng)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保ā睹献?#8226;離婁》)[注]①徹:通“撤”,撤除。②與:通“予”,給予。(1)下列對上面兩個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孔子認為“養(yǎng)”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與“養(yǎng)”犬馬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b.在事親方面,曾子和曾元供養(yǎng)父親都有酒肉,但孟子對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c.孔子說的“是謂能養(yǎng)”的“養(yǎng)”,與孟子說的“養(yǎng)口體”的“養(yǎng)”的內(nèi)涵相同。d.關于如何事親,孔子比較重視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較重視物質上的供養(yǎng)。(2)如何做到“孝”?請結合上面的選文,談談你的理解。(3分)答:【參考答案】8.⑴d(兩人都重視精神上的事奉)(2)要做到“孝”,既要懂得“養(yǎng)”父母(“養(yǎng)口體’’),讓父母衣食無憂;更要懂得“敬”父母(“養(yǎng)志”),尊重、滿足父母的意愿。(答對一點得2分)【參考譯文】子游問孝道??鬃诱f:“現(xiàn)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夠養(yǎng)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yǎng);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養(yǎng)活父母和飼養(yǎng)犬馬怎樣去分別呢?”孟子說:“曾子奉養(yǎng)曾皙,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將要撤除的時候,一定要問剩下的給誰;曾哲如果問還有剩余嗎,一定回答‘有’。曾皙死了,曾元奉養(yǎng)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將要撤除的時候,便不問剩下的給誰了;曾子如果問還有剩余嗎,便說‘沒有了’——要留下預備以后再進用。這叫做口體之養(yǎng)。像曾子那樣,才可以稱為順從親意之養(yǎng)。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比?、(09泉州質檢二)8.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完成后面題目。(6分)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①之所貴,趙孟能賤之?!对姟吩疲骸茸硪跃?,既飽以德?!燥柺秩柿x也,所以不愿②人之膏粱③之味也;令聞廣譽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繡④也?!?《孟子•告子上》)[注]①趙孟:春秋時晉國正卿趙盾,字孟。②愿:羨慕。③膏粱:肥肉叫膏;精細色白的小米叫粱。④文繡:古代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繡的衣服。(1)下列對上面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孟子認為人們都有希望尊貴的心理,而且每個人自己都有可尊貴的東西,只不過平時沒有想到罷了。b.別人所給予的尊貴,并不是真正的尊貴。一個人要自尊自貴,關鍵是要知道自己有值得尊貴的東西。c.在孟子看來,厭惡膏粱文繡的生活,安貧樂道,修仁養(yǎng)義,能獲得社會廣泛的贊譽,才是真正可貴的。d.選段引用《詩經(jīng)》的話,意在說明擁有仁義道德和好名聲就不用羨慕別人的美味佳肴和繡花衣裳。(2)下面選段體現(xiàn)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請結合上面選段談談你的理解。(3分)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答:【參考答案】8(1)(3分)c(“厭惡”和“安貧”有誤)(2)(3分)君子應該把高尚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致力于進德修仁,而不應計較吃和穿等物質生活的質量。【參考譯文】孟子說:“希望尊貴,這是人們的共同心理。每個人自己其實都有可尊貴的東西,只是平時沒有想到它罷了。別人所給予的尊貴,并不是真正的尊貴。趙孟使你尊貴,趙孟也同樣可以使你下賤?!对娊?jīng)》說:‘酒已經(jīng)醉了,德已經(jīng)飽了?!@是說仁義道德很富足了,也就不羨慕別人的肥肉細米了;到處皆知的好名聲在我身上,也就不羨慕別人的繡花衣裳了?!彼摹ⅲ?9漳州市單科質檢)8.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6分)①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治長》)②子夏②曰:“賢賢③易色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⑤;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保ā墩撜Z•學而》)[注]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學生??鬃铀篮螅谖簢麄骺鬃拥乃枷胫鲝?。③賢賢:尊重賢者。④易色:改變好色之心。⑤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⑴對上面這個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孔子是一個坦率直爽的人,他承認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為即使在只有10戶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樣講求忠信的人。b.孔子在承認自己不具備忠信的憂越性的同時,坦言自己非常好學,表明他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來自于自己的“好學”。c.一個人雖然沒有什么學問,但他卻從實行重賢、忠孝和誠信等倫理道德中學習,子夏認為,這樣的人就是一個知識高深的人。d.在子夏看來,評價一個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時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⑵孔子又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受人愚弄)”,結合上面的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這句話的理解。(3分)答:【參考答案】8.c(“沒有什么學問”“從實行重賢、忠孝和誠信等倫理道德中學習”的說法有誤。子夏的意思是,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看他能不能實行重賢、忠孝和誠信的倫理道德。)⑵【示例】②愛好仁德還應該愛好學習,不愛好學習就容易受人愚弄??鬃拥脑捯庠趶娬{(diào)好學的重要性。但儒家所說的“學”不僅是一般的知識學習,還包括修身如子夏所說的重賢、忠孝和誠信。【參考譯文】①孔子說:“即使是有十戶人家居住的地方,也必然有同我一樣忠誠而又守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這樣好學罷了?!雹谧酉恼f:“對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盡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守信。這種人,雖說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jīng)學習過了?!蔽?,(09龍巖市單科質檢)8.閱讀下面《論語•為政》選段,回答問題。(6分)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弊酉膯栃?。子曰:“色難①。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②饌③,曾是以為孝乎?”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注]①色,臉色,此處指好臉色。難,不容易。②先生:先生指長者或父母;前面說的弟子,指晚輩、兒女等。③饌:吃喝。(1)下列對以上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孝敬父母就要不違背他們的意愿,孝敬父母最難做到的是始終心甘情愿,和顏悅色。b.孔子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認為孝不是空泛的,父母在世時,與父母相處要依禮而行;父母過世以后,喪祭也應合義合禮。c.父母常常為子女的疾病而擔憂。作為子女,更要擔憂父母的疾病,盡量減少父母為自己擔憂,這也是行孝道。d.孔子認為子女盡孝,就是有事情要替父母去做,有好酒食要讓父母先吃,只要他們衣食無憂,就算是行孝道了。(2)孔子認為,孝為人之本。結合上面的材料,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請你談談對孔子“孝”的認識。(3分)答:【參考答案】8.(1)d(子女盡孝不僅要按禮的原則侍奉父母,而且要內(nèi)心真正地孝敬父母。)(2)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就是依禮而行,不僅要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而且要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百善孝為先,“孝”是一種社會道德準則,是社會文明形成的標志。我們要推陳出新,與時俱進,讓“孝”成為構建現(xiàn)代和諧社會的助推器?!緟⒖甲g文】孟懿子問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jié)?!辈痪?,樊遲替孔子趕車子,孔子便告訴他說:“孟孫向我問孝道,我回答說,不要違背禮節(jié)?!狈t道:“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著,依規(guī)定的禮節(jié)侍奉他們;死了,依規(guī)定的禮節(jié)埋葬他們,祭祀他們。”子夏問孝道??鬃诱f:“兒子在父母前經(jīng)常有愉悅的容色,是件難事。有事情,年輕人效勞;有酒有肴,年長的人吃喝,難道這竟可認為是孝么?”孟武伯向孔子問孝道??鬃拥溃骸白龅锏牡闹皇菫樾⒆拥募膊“l(fā)愁。”子游問孝道??鬃诱f:“現(xiàn)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夠養(yǎng)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狗馬都能夠得到飼養(yǎng);若不存心嚴肅地孝順父母,那養(yǎng)活爹娘和飼養(yǎng)狗馬怎樣去分別呢?”六,(09龍巖市質檢)8.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孟子曰:“規(guī)矩,方員之至①也。圣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鬃釉唬骸蓝逝c不仁而已矣?!┢涿裆?,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②,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詩》云:‘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酥^也?!盵注]①至:極。②幽、厲:謚號名。譬如周幽王、周厲王。⑴下列對以上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曲尺和圓規(guī)是方和圓的最高標準,孟子由此引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觀點。b.人們行事是否做到“敬”、“愛”,孟子認為應以“君”、“臣”為標準。c.孟子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說明治國如果實行的不是仁政,就是不仁之政。d.得到“幽”、“厲”之類的謚號,就“百世不能改”,因此君主應施仁政。⑵孟子說:“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保ā豆珜O丑上》)請結合文段中“圣人,人倫之至也”這句話,簡要談談你的理解。(3分)答:【參考答案】8.⑴b(孟子認為應以堯舜為標準)⑵圣人大智大德,是人類中最理想的人格,代表著孟子對人格的最高追求,(1分)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