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復(fù)習(xí) 第七單元 高一語文單元復(fù)習(xí) (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單元復(fù)習(xí) 第七單元 高一語文單元復(fù)習(xí) (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單元復(fù)習(xí) 第七單元 高一語文單元復(fù)習(xí) (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單元復(fù)習(xí)部編版必修上冊第七單元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①;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fēng);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lǐng)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蠂?,當(dāng)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②,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A.排比、夸張、比喻B.排比、比擬、對比C.對偶、夸張、排比D.比喻、借代、排比答案B解析排比:“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北葦M:“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對比:“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原文沒有使用夸張、借代手法。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總不能充分去感受那秋味、秋色和秋意?!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答:答案(1)原文運用排比,更突出強調(diào)了“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是“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增強了語勢;(2)原文運用短句更簡潔明快,讀起來有起伏,節(jié)奏感強;(3)原文使用不同的動詞“看”“嘗”“賞玩”更準(zhǔn)確生動;(4)與上文形成整散結(jié)合的句式,更具美感,與散文的語言風(fēng)格相符。(答出其中兩點即可)3.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答案①江南,秋當(dāng)然也是有的②比起北國的秋來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南國之秋,當(dāng)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這就不但在情調(diào)上,而且在語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統(tǒng)一起來了。①但是,郁達夫卻在這里構(gòu)成了和諧的、統(tǒng)一的情調(diào)。②前面就有破屋、耗子,這里又有稀飯、饃饃、黃犬、大蟹等。③這是因為他的情感亮點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為一體。④這些話語本來就是缺乏詩意的,用在這古典的、充滿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諧的風(fēng)險的。⑤郁達夫把秋天寫得這么有詩意,賦予它一系列詩意的、高雅的話語,然而不時又穿插一些平常的俗語進去。A.②①⑤④③ B.⑤②④①③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④①答案B解析⑤句“賦予它一系列詩意的、高雅的話語,然而不時又穿插一些平常的俗語進去”是對橫線前的句子的進一步說明,故應(yīng)排在首位。②句是對⑤句中的“平常的俗語”的具體說明。④句中的“這些話語”緊承②句。①句與④句構(gòu)成語意上的轉(zhuǎn)折,故①句應(yīng)緊跟其后。③句點明出現(xiàn)①句所說的情況的原因。故正確的排序為⑤②④①③。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每年夏季,各種荷花頂著驕陽,爭相競馥?;ㄓ叭氩?,恍如朝霞成綺;墨綠的荷葉上,一顆顆水珠像珍珠一樣,微風(fēng)拂過,隨著荷葉的擺動在滾動,婆娑婀娜,湖上泛起陣陣綠浪。沒有牡丹的妖艷,沒有金菊的清高,沒有臘梅的剛烈,荷花有的是從容不迫的泰然,貧賤不移的氣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優(yōu)雅的荷花卻可以入藥,可以被制成各種佳肴。蓮子糊、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小吃更是舉不勝舉。荷花,并不只有這些價值,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頤的《愛蓮說》啟示人們,荷花真正的清凈不在于身,而在于心。故鄉(xiāng)的荷花使我能堅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每當(dāng)想起荷花湖上一片片翠綠欲滴的荷葉,一朵朵潔凈無瑕的荷花,我就會聯(lián)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聯(lián)想到高潔的品質(zhì),聯(lián)想到人與人之間真誠友好的關(guān)系?!昂伞迸c“和”“合”諧音,“蓮”與“聯(lián)”“連”諧音,荷花可以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團結(jié)等的象征。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嗎?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A.夸張、設(shè)問、排比 B.比喻、反問、排比C.比喻、設(shè)問、反復(fù) D.夸張、反問、反復(fù)答案B解析“沒有牡丹的妖艷,沒有金菊的清高,沒有臘梅的剛烈”運用了排比手法?!盎ㄓ叭氩?,恍如朝霞成綺;墨綠的荷葉上,一顆顆水珠像珍珠一樣”運用了比喻手法?!白非蟮牟徽侨伺c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嗎”運用了反問手法。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荷花象征著和平、和諧、合作、團結(jié),崇尚荷花,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交代“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lián)”“連”諧音,自然得出“荷花可以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團結(jié)等的象征”,如果去掉就顯得突兀。(2)運用反問,語氣較為強烈,表意較為肯定,引人深思。(3)原文用“可以”一詞,語言表述更嚴謹。解析原句和改句有三處不同。第一處,原句中有“‘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lián)’‘連’諧音”這句話,而改句中沒有。交代“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lián)”“連”諧音,自然得出“荷花可以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團結(jié)等的象征”,如果去掉就顯得突兀。第二處,原句“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嗎”,運用反問,語氣較為強烈,表意較為肯定,引人深思。而改句“崇尚荷花,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只是一般陳述句,表意較為肯定,但是語氣平淡,不能引起人們深沉的思考。第三處,原句“荷花可以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團結(jié)等的象征”中用“可以”一詞,語言表述更嚴謹;而改句“荷花象征著和平、和諧、合作、團結(jié)”,語言表述太絕對,用詞不夠嚴謹。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文段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答案(示例)①雍容華貴的牡丹只可用于觀賞②荷花還能凈化人的心靈解析第①處,前句“沒有牡丹的妖艷,沒有金菊的清高,沒有臘梅的剛烈,荷花有的是……”可知,此處是把荷花與牡丹、金菊和臘梅作對比的,根據(jù)一一對應(yīng)原則,此處說的對象應(yīng)是“牡丹、金菊和臘梅”。再結(jié)合后句“而優(yōu)雅的荷花卻可以入藥,可以被制成各種佳肴”推知,此句說的是牡丹、金菊和臘梅只可用于觀賞。這三種花可任選一種填在此處,符合要求即可。第②處,根據(jù)“荷花,并不只有這些價值”就排除了荷花的實用價值,再根據(jù)后句“周敦頤的《愛蓮說》啟示人們,荷花真正的清凈不在于身,而在于心。故鄉(xiāng)的荷花使我能堅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可知,此處說的應(yīng)是荷花的審美價值,所以此處應(yīng)補寫“荷花還能凈化人的心靈”之類的句子。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地壇離我家很近,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我時常到那古園里去,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秋風(fēng)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①____________________。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yīng)四季,當(dāng)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②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春天應(yīng)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如果以聲響來對應(yīng)四季,那么,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fēng)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因為這園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運。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A.排比、比喻、擬人 B.對偶、比喻、排比C.對偶、借代、排比 D.排比、借代、夸張答案A解析“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叭绻砸惶熘械臅r間來對應(yīng)四季,當(dāng)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我想春天應(yīng)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如果以聲響來對應(yīng)四季,那么,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fēng)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仿佛我就是為了等這古園,等這歷經(jīng)滄桑的四百多年的古園?!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原文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突出了“我”與古園的緣分。強調(diào)了古園對“我”的影響之大之深,古園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時間的永恒、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生命價值、歷經(jīng)磨難但不屈服于磨難的精神意義。解析原句“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這句話的施動者是“這古園”,受動者是“我”,“等我”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強調(diào)了古園對“我”的影響,古園對“我”的作用。而修改后的句子的主語則是“我”,就沒有了這樣的效果。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答案(示例)①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或:味道是很難言說的)②如果以樂器來對應(yīng)四季解析根據(jù)前后語境看,第①處橫線上的內(nèi)容應(yīng)該與“味道”有關(guān),由后面內(nèi)容“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橫線上的內(nèi)容應(yīng)該為“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或“味道是很難言說的”等相關(guān)內(nèi)容。第②處橫線上的內(nèi)容,根據(jù)其前面的語境“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yīng)四季……”,是將一天中的時間比作四季,再看其后面的內(nèi)容“我想春天應(yīng)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那么由此可以推知,橫線上的內(nèi)容應(yīng)該是將一天中的時間比作樂器,且要與前面的句式保持一致,即“如果以樂器來對應(yīng)四季”文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舳艫千里,旌旗蔽空B.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C.知不可乎驟得D.相與枕藉乎舟中答案B解析“馮”,同“憑”,乘。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凌萬頃之茫然B.望美人兮天一方C.肴核既盡,杯盤狼籍D.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答案C解析A項古義:曠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失意的樣子。B項古義:所思慕的人。今義:美貌的女子。D項古義:白茫茫的水汽。今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9月7、8或9日。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B.順流而東也C.侶魚蝦而友麋鹿D.方其破荊州,下江陵答案C解析“侶”“友”均為意動用法,以……為伙伴;以……為朋友。其他三項均為名詞作動詞。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而今安在哉?B.何為其然也?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D解析D項為被動句,其他三項均為賓語前置句。5.下列對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既望:過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農(nóng)歷每月十六日。既,已經(jīng)。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B.美人: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另外七人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司馬光、王安石。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兩個。我國古代天文學(xué)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答案C解析“司馬光”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應(yīng)為“曾鞏”。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020·全國Ⅱ)蘇軾在《赤壁賦》中發(fā)議論說,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____”;月亮?xí)r圓時缺,“________________”。(2)(2019·全國Ⅱ)蘇軾在《赤壁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婉轉(zhuǎn)悠長、延綿不盡的樂聲之美。(3)(2018·全國Ⅱ)蘇軾《赤壁賦》中描寫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赤壁賦》的開頭,蘇軾寫自己與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誦《詩經(jīng)·陳風(fēng)》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赤壁賦》中,用蛟龍和寡婦聽到簫聲的表現(xiàn)和感受來突出簫聲的悲涼與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而未嘗往也而卒莫消長也(2)余音裊裊不絕如縷(3)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4)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5)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7.翻譯下面的句子。(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huán)繞,一片蒼翠,這不正是曹操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得分點:西、東、繆,被動句式)(2)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戰(zhàn)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對大江斟酒,橫執(zhí)長矛吟詩,本是一位蓋世英雄,可現(xiàn)在又在哪里呢?(得分點:釃、賦、固、安在)(3)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何況我和你在江邊捕魚砍柴,以魚蝦為伙伴,以麋鹿為朋友,駕著一只小船,在這里舉杯來互相勸酒。(得分點:漁樵、侶、友、屬)8.蘇洵對自己的兩個兒子的性情和天賦做了很認真的分析和推斷,作《名二子說》,以勉勵二兄弟:“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备鶕?jù)文意闡明蘇洵為二子命名的用意。(1)取“軾”,誡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轍”,誡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要過于外露(不要鋒芒畢露)。(2)要善于避禍為福(要學(xué)會免于災(zāi)禍)。文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B.絳皓駁色,而皆若僂C.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D.山川相繆,郁乎蒼蒼答案B解析A項“采”同“彩”。C項“圜”同“圓”。D項“繆”同“繚”。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B.道少半,越中嶺C.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D.是日觀道中石刻答案B解析B項為動詞,A、C、D三項均為名詞。3.下列各項中,對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eq\b\lc\{\rc\(\a\vs4\al\co1(①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②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eq\b\lc\{\rc\(\a\vs4\al\co1(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④其遠古刻盡漫失))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答案B解析①介詞,等到;②連詞,和。③動詞,彌漫;④形容詞,模糊。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今義相同的一項是()A.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B.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C.亭東自足下皆云漫D.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答案A解析B項古義:到達。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另提一事。C項古義:腳下。今義:對朋友的尊稱(多用于書信)。D項古義:平的和方形的。今義:指數(shù)是2的乘方;平方米。5.下列句子的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當(dāng)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B.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C.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D.是日觀道中石刻答案D解析A、B、C三項均為判斷句。6.下列對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泰山,就是所說的東岳,五岳之一,在山東省泰安市。其余為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B.陰,山南水北為陰;陽,與“陰”相反。陰陽,古代也指有關(guān)日、月等天體運轉(zhuǎn)規(guī)律的學(xué)問。C.乾隆,是清高宗的年號。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biāo)準(zhǔn),乾隆皇帝的廟號為“高宗”,而開國君主的廟號一般為“祖”。D.京師,古代指國家的都城。白居易《琵琶行》中“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的“帝京”就是此意。答案B解析對“陰”“陽”的判斷反了,應(yīng)是“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泰山記》中,寫從山巔向下俯視,眾山如擲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登泰山記》中,寫夜色已退,晨曦初現(xiàn),太陽的形體未現(xiàn),光芒已可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述了橫亙在陽谷與陰谷分界處的古長城給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4)《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高高聳立的日觀峰的位置,為下面觀日出的主要活動埋下伏筆。(5)《登泰山記》中,寫山頂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2)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3)當(dāng)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4)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5)蒼山負雪明燭天南8.翻譯下面的句子。(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fēng)雪啟程,經(jīng)過齊河、長清兩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界限,到達泰安。(得分點:以、乘、歷、至于)(2)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fù)循西谷,遂至其巔。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起初沿著中間的山谷進山,走了一小半段,越過中嶺,又沿著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頂。(得分點:循、道、少半、復(fù))(3)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登上山頂以后,青黑色的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照著城市,汶水、徂徠山像一幅圖畫,而在半山腰里停聚的云霧像一條帶子一樣。(得分點:既、負、燭、居)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江南的冬景郁達夫①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圍爐煮茗,或吃涮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shè)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fēng)大若雷,躲在屋里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這中間,有的是蘿卜、雅兒梨等水果的閑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熱鬧的節(jié)期。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過后,大江以南的樹葉,也不至于脫盡。寒風(fēng)——西北風(fēng)——間或吹來,至多也不過冷了一日兩日。到得灰云掃盡,落葉滿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臉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陽一上屋檐,鳥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門前的隙地里去坐著曝背談天,營屋外的生涯了。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么?③我生長在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季節(jié),但對于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有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diào),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diào)。④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里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歷的年邊,說不定還不得不拿出紗衫來穿;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后,涼冷一點,至多也只換上一件夾衣,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著的。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并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⑤江南的地質(zhì)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yǎng)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葉亦有時候會保持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紅葉落后,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fēng)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fēng)和日暖的午后,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歲時的肅殺,而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到。⑥說起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絕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會的。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喜歡以散步一詞做他們的創(chuàng)作題目看來,大約德國南部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不多。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瀕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后,河流邊三五人家會聚在一個小村子里,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椏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nóng)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些景致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只烏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境界,自然會胸襟灑脫起來,終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巴韥硖煊茱嬕槐瓱o?”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diào)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借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dāng),比我這一支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⑨窗外的天氣晴朗得像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昭圆蝗鐚嵺`,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去湖上散散步罷!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選自《郁達夫文集》,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⑤段中寫蘆花冬至不敗、紅葉三月不落、烏桕子著在枝頭、草色仍帶綠意,表現(xiàn)江南的地質(zhì)豐腴而潤澤,形成了江南獨特的冬景。B.第⑦段中“人到了這一境界,自然會胸襟灑脫起來”是說自然迷人,使人曠達灑脫,不計榮辱得失。C.作者在描寫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時,借助想象,用色狀物寫景,濃淡適宜,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悠閑情調(diào)的水墨畫。D.本文與《故都的秋》在感情基調(diào)上都表現(xiàn)了濃重的悲涼,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歌頌江南的冬景和故都的秋天。答案D解析本文的感情基調(diào)不是“悲涼”“憂思”“落寞”,而是“喜愛”。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散文從不同角度描寫江南的冬天,作者覺得江南冬景抵得過北方夏夜,是很可愛的,對北方的冬天生活也是很欣賞的。B.作者將自然景物和民俗相結(jié)合進行描寫,如冬郊散步的愉悅逍遙、曝背談天的悠閑安寧。這種在對自然畫面的描寫中添加了人的活動的構(gòu)思,使得文章的人文氣息濃郁。C.文章對江南冬景做了大量描述,并始終將景物與自身感受融為一體來寫,思路清晰,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圓合。D.全文語調(diào)舒緩,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閑;語言清新淳樸,和江南的冬景相得益彰,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畫。答案C解析“首尾呼應(yīng)”錯,文章開頭從北方寫起,在江南結(jié)束。3.作者寫江南雪景時,沒有直接描寫,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古詩文。作者是怎樣組合這些詩文的?引用這些詩文有什么好處?答:答案(1)作者按照時間順序安排詩句,既寫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時段的美麗,又表現(xiàn)了從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的整體意境之美。(2)通過引用,作者以虛寫實,觸發(fā)了人們對江南雪景的聯(lián)想,增添了文章的情趣,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也增強了文章語言的詩意。4.《故都的秋》運用對比襯托的手法,突出了北平秋天的特點,本文描寫江南的冬景,也采用了相同的手法,請點出并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答:答案本文以北國之冬的寒冷有勁,反襯江南之冬的溫和可愛;以閩粵之冬的極和暖來反襯江南冬景的恰到好處;以德國散步正襯江南散步,進而側(cè)面描寫江南冬景宜人;以擱筆去散步,側(cè)面描寫冬景誘人。通過襯托,鮮明地表達了對江南冬景的喜愛之情。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又見荷塘月色吳兆民①今晚上,我終于來到了清華園的荷塘,可是來遲了,已不見滿塘的荷花荷葉。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尋當(dāng)年朱自清的足跡,也不能不說是非常愜意的事。②荷塘邊隨風(fēng)飄拂的楊柳,有好些一定目睹過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樣子就是對故人的懷念吧?;椟S的路燈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讓人覺著塘中漂動著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則在這水草上滑過。今晚雖不是滿月,但它的清輝似乎不減當(dāng)年,把眼前的荷塘盡情傾灑。③荷塘上雖然不見了荷花,但讓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為朱自清已將它牢牢根植于人們的頭腦里:我已從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這滿塘裊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的不是荷花嗎?那層層疊疊鋪展在那里的不是荷葉嗎?月光正像當(dāng)時那樣流瀉在荷花荷葉上,微風(fēng)在那里吹拂,依然將那清新的荷香彌散。④前面是石拱橋了。站在橋邊向荷塘對面望去,近春園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樹木蓊蓊郁郁,白楊樹最為高大。它的身影連同高處叢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顯得黝黑而錯落。⑤我沿著塘邊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幾盞溫和的路燈緊貼荷塘小路亮著,倒映在水里的顯出一束束昏黃,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邊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樹,黑壓壓一路綿延。荷塘那邊,月亮透過擺動著的高大樹枝不時瞟我一眼。⑥眼前的蓮橋把狹長的荷塘分成兩半,稀疏的殘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幾許凄涼。走過蓮橋,拐過小彎,我走進了近春園遺址深處,置身高高的白楊樹下。眼前一片開闊地平展展的,月光輕灑,充滿空靈,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葉。前面豎立著一塊碑石,記載著近春園歷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顯得有些靜穆。月光在靜靜地往這里揮灑,近處的一切都給抹上了清靈靈的光彩,我也被其細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給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樣邈遠、透亮而圣潔,讓人的心胸霎時跟著坦蕩起來。極目遠望,未見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帶遠山,恐是讓長高了的樹木遮住了吧。⑦數(shù)十年前那個夜晚,朱自清獨自一人來到這月下荷塘,一腔心緒凝結(jié)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這里傾瀉,一生操守在這里坦白!要清潔,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從;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個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樸樸素素的人,做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風(fēng)血雨的歲月,有多少人經(jīng)受不住磨難變節(jié)了,經(jīng)受不住誘惑茍且了,經(jīng)受不住清貧頹廢了;而你沒有。為了民族,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嚴。那個夜晚,你一人在這里的默想和表白,說不上莊嚴,充其量只是幾天后以《荷塘月色》藝術(shù)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卻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實踐。沒有哪一個要求你去這樣做,也沒有哪一個監(jiān)督你去這樣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覺、意志、風(fēng)范。你雖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卻在貧病交加之際寧可餓死也不領(lǐng)美援面粉,成了承載一個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和大義的人。也許有人不屑,也確實有人不屑,但這反而襯托出你的崇高,因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類。⑧這樣想著的時候,陣陣清寒和陰森不知從何方向我襲來,又想到這遺址就是八國聯(lián)軍焚燒圓明園而殃及近春園使之成為“荒島”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圍的清寒和陰森,只好回轉(zhuǎn)到有路燈的荷塘邊。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⑨我在荷塘邊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綠色聚光在不停旋掃。畢竟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⑩社會發(fā)展了,人還要不要操守?融入現(xiàn)代文明,民族還要不要氣節(jié)?現(xiàn)實中的許多人和事都作否定性回答。朱自清雖是舊時代知識分子,尚且堅守操節(jié),潔身自好,成為一代楷模。就是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凈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zhì)。作為領(lǐng)受現(xiàn)代文明熏陶的人,為什么就不能自我凈持、自守律令、潔身自好?作為融入現(xiàn)代文明的民族又豈能不固守氣節(jié)?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之為人這一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回到人之為人的本性上來,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不斷溫習(xí)、時時記取那份富有藝術(shù)魅力和人文情懷的深情告白,是回復(fù)我們?nèi)吮拘缘囊粍┝妓帯?荷塘上的清風(fēng)在月光輝映下吹拂著我,不斷清理著我的思緒。我下意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nèi)心卻歷盡滄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雖然不見先人踽踽獨行的風(fēng)采,卻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從懷著渴望已久的心情來追尋朱自清的足跡寫起,緊接著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聯(lián)系史實,評價先生高潔傲岸的人格。B.第③段中,作者描寫了想象中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葉和荷香,顯得空靈灑脫。C.文末“荷塘還是那個荷塘,月色還是那樣的月色,可我的內(nèi)心卻歷盡滄?!币痪涞囊馑际?,荷塘月色依舊,而“我”的心里既深切懷念故人,又對在險惡環(huán)境里變節(jié)投降的文人深表遺憾。D.第⑨段“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殘荷,總是不能釋懷”中,“不能釋懷”表達了對人融入現(xiàn)代文明社會還需要堅持操守和氣節(jié)的思考。答案C解析“又對在險惡環(huán)境里變節(jié)投降的文人深表遺憾”于文無據(jù)。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的表達方式,既評價了朱自清的人格,又結(jié)合現(xiàn)實,探求了發(fā)人深思的“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B.第②段中的“荷塘邊隨風(fēng)飄拂的楊柳,有好些一定目睹過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樣子就是對故人的懷念吧”,運用擬人手法,借楊柳表達了作者對朱自清的懷念和敬仰之情,充滿了人情味。C.從全文看,作者采用虛實相間的手法“移植”了朱自清先前描寫的美景。D.第⑦段主要運用呼告的方法,將第三人稱轉(zhuǎn)換為第二人稱,營造了向故人直接傾訴的氛圍,有利于直抒胸臆。答案A解析本文沒有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3.第②段中“我的身影則在這水草上滑過”,“滑”能不能改為“掠”?為什么?結(jié)合上文說說為什么會有“滑”的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因為“滑”寫出了“我”的身影緩慢、靈巧的情狀?!盎钡男Ч阂环矫鎸懗隽擞捎诼窡舻挠痴?,“我”的身影更顯輕捷之狀;另一方面暗含了“我”對朱自清先生深切的懷念之情。4.作者在第⑩段中說的“無論何時都不能消解、滅絕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說這是“陳舊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覺地固守民族的氣節(jié)、尊嚴和大義,堅守節(jié)操,潔身自好。(2)因為過去的人要面對這一問題,現(xiàn)在的人仍然需要面對并且回答這一問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想念地壇史鐵生①想念地壇,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靜。②坐在那園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個角落,任何地方,喧囂都在遠處。近旁只有荒藤老樹,只有棲居了鳥兒的廢殿頹檐、長滿了野草的殘墻斷壁,暮鴉吵鬧著歸來,雨燕盤桓吟唱,風(fēng)過檐鈴,雨落空林,蜂飛蝶舞,草動蟲鳴……四季的歌詠此起彼伏從不間斷。地壇的安靜并非無聲。③一進園門,心便安穩(wěn)。有一條界線似的,邁過它,只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來,悠遠、渾厚。于是時間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電影中的慢鏡頭,人便不那么慌張了,可以放下心來把你的每一個動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絲風(fēng)飛葉動,每一縷憤懣和妄想,盼念與惶茫,總之把你所有的心緒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壇的安靜,也不是與世隔離。④記得我在那園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兒呆坐,張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嘆,在那兒睡了又醒,醒了看幾頁書……然后在那兒想:“好吧好吧,我看你還能怎樣!”這念頭不覺出聲,如空谷回音。⑤誰?誰還能怎樣?我,我自己。⑥我??茨莻€輪椅上的人,和輪椅下他的影子,心說我怎么會是他呢?怎么會和他一塊坐在了這兒?我仔細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點,或還將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終于怎樣去死,赴死之途莫非還有絕路?那日何日?我記得忽然我有一種放棄的心情,仿佛我已經(jīng)消失,已經(jīng)不在,惟一縷輕魂在園中游蕩,剎那間清風(fēng)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聽見了那恒久而遼闊的安靜。⑦我記得于是我鋪開一張紙,覺得確乎有些什么東西最好是寫下來。不考慮詞句,不過問技巧,也不以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場,只是寫,只是看有些路單靠腿(輪椅)去走明顯是不夠的。寫,真是個辦法,是條條絕路之后的一條路。⑧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書上讀到了一種說法:寫作的零度。我想,寫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點,寫作由之出發(fā)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難,寫作之終于的尋求,即靈魂最初的眺望。⑨否則,寫作,你尋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榮,棄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問,豈不還是阿Q的傳統(tǒng)?倘寫作變成瀟灑,變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資,它就不要嘲笑喧囂,它已經(jīng)加入喧囂。尤其,寫作要是愛上了比賽、擂臺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譴責(zé)什么“霸權(quán)”?它自己已經(jīng)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時不時地拋出一份名單,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將,被排者爭風(fēng)吃醋,排者乘機拿走的是權(quán)力。⑩想念地壇,就是不斷地回望零度。放棄強力,當(dāng)然還有阿諛?,F(xiàn)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鮮稱帝,狗肉稱王,人呢?名人,強人,人物??赡憧吹貕?,它早已放棄昔日榮華,一天天在風(fēng)雨中放棄,五百年,安靜了;安靜得草木葳蕤,生氣盎然。土地,要你氣熏煙蒸地去恭維它嗎?萬物,是你雕欄玉砌就可以挾持的?瘋話。?有人跟我說,曾去地壇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與地壇》去那兒尋找安靜。可一來呢,我搬家搬得離地壇遠了,不常去了。二來我偶爾請朋友開車送我去看它,發(fā)現(xiàn)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壇尋找安靜,莫如在安靜中尋找地壇?,F(xiàn)在我看虛空中便有一條界線,靠想念去邁過它,只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面而來。我已經(jīng)不在地壇,地壇在我。(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地壇里沒有人世間的喧囂,卻不乏大自然四季的歌詠,作者喜愛的正是這種“鳥鳴山更幽”的安靜。B.“好吧好吧,我看你還能怎樣!”“誰?誰還能怎樣?我,我自己”等句,流露出作者對自己命運的叩問。C.“否則,寫作,你尋的是什么根?”中,作者尋的根是生命最本真的意義或靈魂最初的眺望。D.地壇在作者心中已成為一種象征,作者想念地壇,實際上是對一種遠離塵囂的精神境界的想念。答案A解析從全文看,作者喜愛的不是“這種‘鳥鳴山更幽’的安靜”,而是一種超越了現(xiàn)實功利的安靜,所以結(jié)尾才說“地壇在我”。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①段,“想念地壇,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靜”既照應(yīng)了標(biāo)題,也引出了作者對“安靜”的思考。B.第②段畫線句子運用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描繪了荒藤老樹、殘墻斷壁、暮鴉等自然之景,說明了地壇的安靜并非無聲。C.第⑩段中“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鮮稱帝,狗肉稱王”,此句句式整齊,簡潔有力,對虛假的不正當(dāng)競爭給予了批判。D.本文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在樸實而真摯的表達中,蘊含了深刻的人生道理。答案C解析“對虛假的不正當(dāng)競爭給予了批判”錯,這句話批判的是世人追逐強權(quán)和豪華的心態(tài)。3.文中提到“比賽、擂臺和排名榜”的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批評現(xiàn)實中文學(xué)界爭名奪利的喧囂;表明倡導(dǎo)“安靜”、回歸“零度”的重要性,增強文章的現(xiàn)實性(或針對性)。解析注意從語境入手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考慮。下文“排名的用意”描述的內(nèi)容就是“現(xiàn)實中文學(xué)界爭名奪利的喧囂”的表現(xiàn),從作者的敘述中可體會到作者的批評態(tài)度;文章前面圍繞地壇的“安靜”來描述,“安靜”自然與此社會現(xiàn)象形成鮮明的對比,自然流露出作者在文學(xué)界的主張:倡導(dǎo)“安靜”、回歸“零度”。4.縱觀全文,地壇的“安靜”具有怎樣的特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遠離喧囂(“地壇的安靜并非無聲”亦可);(2)不與世隔離;(3)恒久而遼闊;(4)放棄榮華,漠視恭維與強權(quán)。解析對于地壇“安靜”的特點要注意從多角度分析,即從表面的現(xiàn)象特點和內(nèi)在的深層含義兩個角度入手。表面的特點在文章②③⑥段可找到概括性的語句“喧囂都在遠處”“地壇的安靜并非無聲”“因而地壇的安靜,也不是與世隔離”“那恒久而遼闊的安靜”,提煉關(guān)鍵詞即可;內(nèi)在的深層含義與本文的主題相聯(lián)系,與作者的心境相契合,即“放棄榮華,漠視恭維與強權(quán)”。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佑二年,殿試中乙科。五年,調(diào)福昌主簿。歐陽修以才識兼茂,薦之秘閣。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軾始具草,文義粲然。復(fù)對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惟吳育與軾而已。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判官。關(guān)中自元昊叛,民貧役重,岐下歲輸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經(jīng)砥柱之險,衙吏踵破家。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guī),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復(fù)朝奉郎、知登州,召為禮部郎中。軾舊善司馬光、章惇。時光為門下侍郎,惇知樞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謔侮困光,光苦之。軾謂惇曰:“司馬君實時望甚重。昔許靖以虛名無實,見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為累。’先主納之,乃以靖為司徒。許靖且不可慢,況君實乎?”惇以為然,光賴以少安。(元佑)三年,權(quán)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nèi)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四年,積以論事,為當(dāng)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客,請外,拜龍圖閣學(xué)士、知杭州。六年,召為吏部尚書,未至。以弟轍除右丞,改翰林丞旨。轍辭右丞,欲與兄同備從官,不聽。軾在翰林數(shù)月,復(fù)以讒請外,乃以龍圖閣學(xué)士出知潁州。先是,開封諸縣多水患,吏不究本末,決其陂澤,注之惠民河,河不能勝,致陳亦多水。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并且鑿黃堆欲注之于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zhǔn)之淮之漲水高于新溝幾一丈若鑿黃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軾言于朝,從之。高宗即位,贈資政殿學(xué)士,以其孫符為禮部尚書。又以其文置左右,讀之終日忘倦,謂為文章之宗,親制集贊,賜其曾孫嶠。遂崇贈大師,謚文忠。(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并且鑿黃堆欲注之于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zhǔn)之/淮之漲水高于新溝幾一丈/若鑿黃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B.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并/且鑿黃堆欲注之于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zhǔn)之/淮之漲水高于新溝幾一丈/若鑿黃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C.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并/且鑿黃堆欲注之于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zhǔn)之/淮之漲水高于新溝幾一丈/若鑿黃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D.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并且鑿黃堆欲注之于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zhǔn)之/淮之漲水高于新溝幾一丈/若鑿黃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答案C解析原文標(biāo)點: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并,且鑿黃堆欲注之于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zhǔn)之,淮之漲水高于新溝幾一丈,若鑿黃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嘉佑,是宋仁宗的年號,“嘉佑二年”與“是月丁未”不同,后者是干支紀(jì)年。B.殿試,又稱廷試、廷對,為科舉考試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創(chuàng)制,宋代始為常制。C.主簿,是古代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魏、晉前廣泛存在于各級官署中。D.關(guān)中,是古代地區(qū)名,所指范圍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關(guān)以西戰(zhàn)國末秦故地。答案A解析后者是干支紀(jì)日。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才識兼茂,考試成績卓異。殿試考中乙科;考試作策論六篇,文理很清晰;筆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從宋初以來,只有吳育和蘇軾達到。B.蘇軾為人和善,巧妙化解矛盾。蘇軾的老友司馬光、章惇意見不合,章惇常常為難司馬光,蘇軾用許靖的事例說服了章惇,司馬光才稍得安寧。C.蘇軾寬嚴相濟,認真執(zhí)掌貢舉。時逢大雪嚴寒,蘇軾放寬對士子的禁約,使他們能充分發(fā)揮;他巡視考場發(fā)現(xiàn)應(yīng)試士人用語曖昧的,都奏請驅(qū)逐。D.蘇軾科學(xué)決策,制止治水錯誤。蘇軾剛到潁州,就派人準(zhǔn)確測量,發(fā)現(xiàn)以前治水的計劃有嚴重錯誤,就上報朝廷,及時叫停一項勞民傷財?shù)墓こ獭4鸢窩解析“巡視考場發(fā)現(xiàn)應(yīng)試士人用語曖昧的,都奏請驅(qū)逐”錯,驅(qū)逐的是常侮辱應(yīng)試士人的巡視考場的宦官。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guī),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吏不究本末,決其陂澤,注之惠民河,河不能勝,致陳亦多水。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蘇軾察訪到它的利弊所在,為他們修訂衙規(guī),讓他們自己選擇水工按時進送或停止,從此害處被減少了一半。(2)官吏不研究事情的本末,決開那里的陂池湖沼,流入惠民河,惠民河不能容納,以致陳州也多水災(zāi)。5.宋高宗即位后,崇贈蘇軾為太師。請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說明高宗這樣做的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為蘇軾才識過人世無雙,能夠正直敢言有擔(dān)當(dāng),心愛百姓減疾苦,科學(xué)治理除水患,大局為重勸章惇。參考譯文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殿試考中乙科。嘉祐五年,調(diào)任福昌主簿。歐陽修因他才能識見都好,舉薦他進秘閣。考試作策論六篇,過去人們應(yīng)試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數(shù)寫得不好。蘇軾開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又筆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從宋初以來,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吳育和蘇軾而已。任職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關(guān)中自從元昊叛亂后,百姓貧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輸送到南山的木筏,從渭河進入黃河,經(jīng)過砥柱的險處,官衙吏人相繼破產(chǎn)。蘇軾察訪到它的利弊所在,為他們修訂衙規(guī),讓他們自己選擇水工按時進送或停止,從此害處被減少了一半。蘇軾到常州,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復(fù)職朝奉郎,任登州知州,召他做禮部郎中。蘇軾以前和司馬光、章惇友善。當(dāng)時司馬光任門下侍郎,章惇任樞密使,兩個人意見不合,章惇常用戲弄侮辱來為難司馬光,司馬光為此苦惱。蘇軾對章惇說:“司馬君實在當(dāng)前名望很重。從前許靖因虛名而無實用,為蜀先主所鄙視,法正說:‘許靖的虛名,傳播天下,如果不加禮遇,必然會被當(dāng)作是看輕賢人。’先主接納了,于是讓許靖做了司徒。許靖尚且不可慢待,何況司馬君實呢?”章惇認為對,司馬光靠這稍得安寧。元佑三年,蘇軾暫時代掌禮部貢舉。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不能說話。蘇軾放寬他們的禁約,使他們能充分發(fā)揮。巡視考場的宦官常侮辱應(yīng)試士人,而且抓住意義曖昧的個別辭語,誣陷為罪狀,蘇軾把這些宦官都奏請驅(qū)逐。元佑四年,蘇軾因積累了一些議論政事的話,為當(dāng)權(quán)的人所恨。蘇軾怕不為他們所容忍,請求調(diào)到外地,任龍圖閣學(xué)士、杭州知州。元佑六年,蘇軾被召為吏部尚書,未到任。因弟弟蘇轍任尚書右丞,改任翰林承旨。蘇轍辭去右丞,想和哥哥一同任侍從官,朝廷不許。蘇軾在翰林院幾個月,又因有讒言請求外調(diào),于是以龍圖閣學(xué)士身份出朝任潁州知州。在此以前,開封所屬各縣多有水災(zāi),官吏不研究事情的本末,決開那里的陂池湖沼,流入惠民河,惠民河不能容納,以致陳州也多水災(zāi)。又要鑿?fù)ㄠ嚢瑴虾蜐}河并流,并且鑿開黃堆想讓水流入淮河。蘇軾剛到潁州,就派遣差吏用水平尺度量地形,發(fā)現(xiàn)淮河的漲水高出新溝近一丈,如果鑿開黃堆,淮河水反而會流向潁州地區(qū)成為災(zāi)害。蘇軾向朝廷上言,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見。高宗即位,追贈蘇軾資政殿學(xué)士,用他的孫子蘇符任禮部尚書。又把他的文章放在身邊,讀起來整天忘了疲倦,說是文章的最高境界,親自寫了集贊,賞賜給他曾孫蘇嶠。追崇蘇軾又贈太師,謚號“文忠”。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甲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舊例封禪后,自三公以下皆遷轉(zhuǎn)一級,惟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因大脯①次,玄宗見鎰官位騰躍,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黃幡綽曰:“此乃泰山之力也?!?節(jié)選自段成式《酉陽雜俎》)乙同治四年,福成參督師侯相曾公②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駐濟寧以巡閱河防紆道泰安觀形勢遂登泰山余與李榕申甫皆從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盤曲上登,將四十里,經(jīng)名跡尤著者十?dāng)?shù),皆縱覽徘徊始去。越南天門,折而東行。又北上為岱頂,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勢,桐城姚姬傳先生嘗記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當(dāng)?shù)勒呔悴煌7接辔粗聊咸扉T時,級道陡聳,巍矗天半。俯視則一線危磴,窈深莫測,目眩神駭,趑趄卻顧。屏息釋慮,鼓勇復(fù)前。俄登天門,道忽坦夷,異境頓辟,睹所未見,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趨岱頂,極目四眺。諸峰起伏環(huán)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東來,蜿蜒似帶。遙睇穹碧,渺若無外。俯視云煙,瞬息變滅。是夕宿碧霞宮。四更后,趨岱頂東之日觀峰,候日出。風(fēng)雨驟至,寒甚,良久雨止。極東紅光一縷,橫亙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輪晃漾,若自地面涌出。體不甚圓,色正赤,可逼視。其上明霞五色,如數(shù)百匹錦。顧視女墻,日景甚微,忽又不見。侯相以陰雨竟夕,未觀日出,笑曰:“君等識之,天下事未閱歷者,不可以臆測;稍艱難者,不可以中阻也?!?節(jié)選自薛福成《登泰山記》,有刪改)丙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fēng)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節(jié)選自姚鼐《登泰山記》)注①大脯:皇帝詔賜大臣聚飲。②曾公:曾國藩。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明年移駐濟寧/以巡閱河防紆道/泰安觀形勢/遂登泰山/余與李榕申甫皆從/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B.明年移駐濟寧/以巡閱河防/紆道泰安/觀形勢/遂登泰山/余與李榕申甫皆從/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C.明年移駐濟寧/以巡閱河防紆道/泰安觀形勢/遂登泰山/余與李榕申甫皆從/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D.明年移駐濟寧/以巡閱河防/紆道泰安/觀形勢/遂登泰山/余與李榕申甫皆從/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答案D解析原文標(biāo)點:明年移駐濟寧,以巡閱河防,紆道泰安,觀形勢,遂登泰山。余與李榕申甫皆從。四月既望,乘山轎,出郡北門三里入山。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泰山,又名岱宗、東岳等。源于“泰山之力”的典故,后人轉(zhuǎn)稱妻父為“泰山”“岳父”,稱妻母為“泰水”“岳母”。B.同治四年,是帝王年號紀(jì)年。與姚鼐《登泰山記》中提到的“戊申晦”干支紀(jì)年一樣,都是古人記錄時間的方法。C.四更,在十二時辰的丑時,即凌晨一時至三時,也叫“四鼓”。古代一夜分為五更,每更一個時辰,以打更擊鼓報時。D.女墻,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墻,是古代傳統(tǒng)的防御建筑。劉禹錫就有“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的詩句。答案B解析“戊申晦”是干支紀(jì)日。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泰山”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泰山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泰山就是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祭拜游歷的名山,其中也寄予了他們的家國情思和人生感懷。B.泰山景色險峻秀麗。薛福成筆下的泰山,山勢險峻,道路崎嶇,諸峰環(huán)抱,形態(tài)各異,博大壯美,如詩如畫,令人沉醉。C.泰山日出氣象萬千。薛、姚撰文從登山循道到觀日寫景如出一轍,都寫了泰山日出前中后,變幻莫測異彩紛呈的景象。D.泰山給人創(chuàng)作靈感。觀泰山景抒人文情,薛福成文末自語含意深刻,給人以啟迪;姚鼐的描寫形象生動,使讀者如臨其境。答案D解析薛文最后引用的是曾國藩的話,不是自語。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舊例封禪后,自三公以下皆遷轉(zhuǎn)一級,惟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俄登天門,道忽坦夷,異境頓辟,睹所未見,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按照過去的慣例,封禪結(jié)束后,爵位在三公以下的都升遷了一級,只有鄭鎰憑借張說的關(guān)系一下子升到了五品官,并且賜給了紅色官服。(2)不久就登上了天門,道路忽然變得平坦了,一種不同的景象頓時展開,我見到了從未見過的景象,才慶幸自己先前沒有立即停下來。5.乙、丙兩文都描敘泰山之巔觀日出,從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登高則望遠;在生活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景色就越壯闊。②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③有付出才有收獲;美來自艱辛的付出。(言之成理即可)參考譯文甲唐明皇在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