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測量學
-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測量學
§7.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
§7.2地貌與等高線(***)
§7.3常規(guī)測圖方法(**)
§7.4數(shù)字化測圖技術介紹(*)§7.5航空攝影測量簡介
(*)
測量學§7.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平面圖:將地面上各種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規(guī)定的符號和線條縮繪在圖紙上,并注有代表性的高程點,這種圖稱為平面圖(地物圖)。
地形圖: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規(guī)定的符號和一定的表示方法表示地物和地貌的圖形稱地形圖。
一、地形圖的基本概念及分類地形地物—地面固定物體,如建筑物、道路、農田、水系……地貌—地面高低起伏形態(tài),如高山、深谷、平原、洼地……平面圖1:2000地形圖地形圖
測量學§7.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三、地形圖符號⑴地物符號⑵地貌符號⑶注記符號
不同比例尺地形圖的符號、圖廓形式、圖上和圖邊注記字體的位置與排列,都有一定的格式,這種格式總稱為圖式。
測量學§7.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
測量學§7.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一)地物符號:分為比例符號、非比例符號和線狀符號3種。1.比例符號定義:將地物按測圖比例尺縮小,然后繪制在地形圖上的符號。特點:輪廓較大,形狀和大小可以按測圖比例尺縮小,植被,土壤用符號,邊界一般用虛線,房屋可注記結構和層次。
測量學§7.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2.非比例符號
獨立符號:具有特殊意義的地物,輪廓較小時,就采用統(tǒng)一尺寸,用規(guī)定的符號來表示。形狀以讀圖方便為準專門設計符號的定位點:中心、底線的中點。
測量學§7.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3.線形符號(半依比例符號)
一些線狀地物,中心線位置(長度)按比例,寬度不按比例。
測量學§7.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二)、地貌符號
地形圖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多種,目前最常用的是等高線法。對峭壁、沖溝、梯田等特殊地形,不便用等高線表示時,則繪注相應的符號。
地貌按其起伏變化的程度分為: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地貌形態(tài)地面坡度平地2°以下丘陵地2°~6°山地6°~25°高山地25°以上
測量學§7.1地形圖的基本知識
(三).注記符號
有些地物除了用相應的符號表示外,對于地物的性質、名稱等在圖上還需要用文字和數(shù)字加以注記,如房屋的結構和層數(shù)、地名、路名、單位名、等高線高程和散點高程以及河流的水深、流速等。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等高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稱等高距.即圖中所示的水平截面間的垂直距離,用h
表示.
同一幅地形圖中等高距是相同的。基本等高距:在測量規(guī)范中,對等高距作了統(tǒng)一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的等高距,稱為基本等高距,如右表所示。地形類別
比例尺1:5001:1千1:2千1:5千平坦地0.50.512丘陵地0.5125山地1125高山地1225
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m(二)等高距和等高線平距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等高線平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d。等高線平距d隨地面坡度變化而變化?!裼捎趆為定值,所以i
與d成反比,即:
d大(等高線稀),i
小(地面坡度小,緩和)d小(等高線密),i
大(地面坡度大,陡峭)hhhhhh山坡線i地面坡度i:(為地面傾角)i=—hd=tand1d2d3d4d5d6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三)典型地貌的等高線
地貌是地形圖要表示的重要信息之一。地貌盡管千姿百態(tài)、錯綜復雜,但其基本形態(tài)可以歸納為幾種典型地貌:如山頭、山脊、山谷、山坡、鞍部、洼地、絕壁等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用等高線表示的幾種典型地貌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1.山頭與洼地地形相反,地貌圖相似:山頭向中心越高,洼地反之。示坡線指向低處,便于區(qū)分。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2.山脊與山谷山脊:向一個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線稱為山脊線。山脊線山谷:兩個山脊之間的凹地為山谷,其最低點連線為山谷線。山谷線山谷線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雨水垂直于等高線、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脊線成為分水線、山谷線成為集水線。●一系列山脊線可作為匯水范圍的邊界線。雨水流淌方向分水線與集水線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3.鞍部
兩個山頭間的低凹處,一般也是兩個山脊和兩個山谷的會聚處。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4.絕壁與懸崖(a)陡崖:坡度在70o以上。符號表示(b)絕壁:上下垂直的陡崖。也稱斷崖。(c)懸崖:崖口傾斜到陡壁外面而懸空。等高線表示(四)等高線的特性①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都相同;②等高線是一條閉合曲線,不能中斷,如果不在同一幅圖內閉合,則必定跨越鄰幅或許多幅圖后閉合;③等高線只有在絕壁或懸崖才會重合或相交;④等高線經(jīng)過山脊或山谷時轉變方向,因此,山脊線和山谷線應與轉變方向處的等高線的切線垂直相交;⑤等高線遇到河流,在接近河岸時,漸漸折向上游,到河底等高處越過河流,然后再折向下游離開河岸;
⑥在同一幅地形圖上,等高線間隔應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線平距大(等高線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形平坦);等高線平距小(等高線密),表示地面坡度大(地形陡峻)。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五)等高線的種類首曲線—按基本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0.15mm)
計曲線
—
為了便于計數(shù)每隔4條首曲線加粗一根等高線并注記高程(0.3mm)間曲線
—
為了較好地表示局部地區(qū)地形的細部,以等高距的一半用長虛線加繪的等高線(0.15mm)
輔助曲線
—
為了更好地表示局部地區(qū)地形的細部,以任意高程用短虛線加繪的等高線(0.15mm)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五)等高線的描繪方法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
測量學§7.2地貌與等高線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
地形圖測繪是以相似形理論為依據(jù),以圖解法為手段,按比例尺的縮小要求,將地面點測繪到平面圖紙上而成地形圖的技術過程。
控制測量。
平面控制(圖根導線、圖根交會)高程控制(圖根水準、三角高程)碎部測量:即地形圖測繪:以圖根點(控制點)為測站,測出測站周圍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比例縮繪于圖紙上。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常規(guī)測繪方法有:經(jīng)緯儀與半圓儀聯(lián)合測繪法;
大平板測繪法;
經(jīng)緯儀和小平板儀聯(lián)合測繪法。經(jīng)緯儀和小平板儀聯(lián)合測繪法:
l
經(jīng)緯儀測量:在圖根點上測定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l
平板繪圖:根據(jù)極坐標原理在圖板上確定碎部點位,并注記高程,對照實地勾繪地形。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半圓儀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
經(jīng)緯儀測繪法一個測站的具體工作步驟如下:1. 測站上的準備工作
l
安置經(jīng)緯儀:將經(jīng)緯儀安置在控制點A上,量出儀器高i,測量豎盤指標差x。記錄員在“地形測繪記錄手薄”中記錄,包括表頭的其他內容。
l
定向:以盤左照準相鄰另一后視控制點B,配盤00000作為零方向。
l
檢查:用視距法檢查測站到后視點的平距和高差,防止用錯后視點。
l
安置平板:平板安置在經(jīng)緯儀附近,在圖紙上用鉛筆把測站點a和后視點b連接起來作為零方向線,在a點釘上小針并穿過半圓儀中心小孔。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經(jīng)緯儀聯(lián)合半圓儀測圖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一次立尺于P點的測量工作過程,包括觀測、記錄、計算、展點等。(1)觀測:觀測員照準標尺,讀取水平度盤讀數(shù)
、上下視距絲讀數(shù)l上、l下(或直接讀取視距l(xiāng))、豎盤讀數(shù)L、中絲讀數(shù)v。(2)記錄:記錄員將觀測讀數(shù)依次記入手薄。對于實地繪圖,也可不作記錄。(3)計算:記錄員根據(jù)上下視距絲讀數(shù)l上、l下(或視距l(xiāng))、中絲讀數(shù)v、豎盤讀數(shù)L和儀器高i、測量豎盤指標差x、測站高程HA,按視距測量公式計算平距和高程。(4)展繪碎部點:在圖紙上定出P點位置,并注明其高程。2.測站上的工作
測量學§7.3常規(guī)測圖方法地形測繪記錄手薄
點號視距Kl(m)中絲讀數(shù)V(m)豎盤讀數(shù)豎直角高差h(m)水平角水平距離d(m)高程H(m)附注P65.21.308825+13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精美課件
- 自考《勞動法(00167)》考前強化考試題庫(含答案)
- 畜牧法規(guī)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正德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晉中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攀枝花攀西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烏魯木齊貨運從業(yè)資格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浙科版八年級科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智能倉儲管理系統(tǒng)合作開發(fā)合同(2篇)
- 2025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2024年03月四川農村商業(yè)聯(lián)合銀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園招考300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練習題總匯
- 潤滑油知識-液壓油
- 2024年江蘇省中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臨床思維能力培養(yǎng)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章靜電場中的能量10-1電勢能和電勢練習含答案
- 九年級下冊滬教版上?;瘜W5.2酸和堿的性質研究 課件
- ISO17025經(jīng)典培訓教材
- 東南大學宣講介紹
- 九年級下冊-2023年中考歷史總復習知識點速查速記(部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