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制度的不足與完善【9800字】》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d56c3b4134d9fd43655fe7abcc5979/fcd56c3b4134d9fd43655fe7abcc59791.gif)
![《法定繼承制度的不足與完善【9800字】》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d56c3b4134d9fd43655fe7abcc5979/fcd56c3b4134d9fd43655fe7abcc59792.gif)
![《法定繼承制度的不足與完善【9800字】》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cd56c3b4134d9fd43655fe7abcc5979/fcd56c3b4134d9fd43655fe7abcc59793.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定繼承制度的不足與完善目錄TOC\o"1-2"\h\u1294法定繼承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125477結論 117504摘要 114207一、引言 215807二、我國法定繼承的立法 227155三、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的不足 419982(一)遺產界定范圍狹窄 413486(二)繼承人范圍較窄 48391(三)代位繼承存在缺陷 613697四、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的完善 7376(一)擴大遺產范圍 732659(二)擴充繼承人范圍 87665(三)完善代位繼承制度 1131927結論 1226357參考文獻 12一、引言二、我國法定繼承的立法三、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的不足(一)遺產界定范圍狹窄(二)繼承人范圍較窄(三)代位繼承存在缺陷四、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的完善(一)擴大遺產范圍(二)擴充繼承人范圍(三)完善代位繼承制度結論摘要法定繼承是指被繼承人死亡之后,并且在沒有留下遺囑來處理其遺產的條件下,由法律直接決定遺產繼承人的范圍、順序和分割原則的一種遺產繼承方法。同時,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都是我國法律上用來處理被繼承人遺產的主要處理方法,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關于法定繼承制度的完善關乎財產分配與繼承人利利益,能夠對家庭和諧以及社會和諧起到促進作用。本篇文章首先闡述了我國法定繼承的立法情況,其次,就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的立法現(xiàn)狀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發(fā)現(xiàn)了其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建議,最后,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對完善我國法定繼承制度有所幫助。關鍵詞:法定繼承;繼承人;遺產;代位繼承一、引言由于法定繼承直接影響被繼承人的財產分割以及繼承人的直接利益,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法定繼承制度,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F(xiàn)階段,我國的法定繼承制度已經滿足不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同時,由于人們社會觀念的變化以及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都會影響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調整,因此,我國需要對現(xiàn)行的法定繼承制度進行修改。除此之外,我國法定繼承制度還受到婚姻觀念、婚姻家庭結構以及婚姻財產觀念的深刻影響。舉例來說,我國當前的婚姻家庭人員結構主要以“三口之家”為主,和以前的婚姻家庭人員結構相比,要簡單的多,所以相應的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屬關系也開始變得簡單。目前來看,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腳步的加快,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也直線上升,同時,人們名下的財產也越來越多,并且這些財產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例如,股票和有價證券等。另外,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成熟,人們的網(wǎng)絡財產也越來越多。綜上所述,我國的法定繼承制度需要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進程而做出及時的調整,以便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二、我國法定繼承的立法司法實踐中,有這樣的一個真實案例:李某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在他10歲那年父母由于意外不幸身亡,此時,李某身邊只有舅舅一個親人張某,所以張某就收養(yǎng)了李某,然后一起生活。很多年后,李某大學畢業(yè)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但飛來橫禍,李某在一場車禍中離世,同時留下了上百萬的遺產。那么問題來了,在此案中,舅舅張某可以作為遺產的繼承人來繼承李某的財產嗎?這種情況,根據(jù)我國《繼承法》的有關規(guī)定,舅舅張某不屬于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法定繼承人,因此,本案中李某留下的遺產應該屬于國家所有。同時。這個案例也反映出我國法定繼承制度存在的弊端,需要引起國家立法部門的重視。我國的《繼承法》于1985年正式出臺,其明確規(guī)定了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第一順序是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第三順序是對公婆履行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喪偶兒媳。在當時,這些規(guī)定是符合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需求的,但現(xiàn)階段,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腳步的加快以及人們社會觀念的改變,這些法律規(guī)定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特別是和其他國家的《繼承法》相比,我國《繼承法》的缺點就暴露的更加明顯。我國目前所使用的《繼承法》,一共只有37個法條,在這之中,僅有7個法條是專門解釋法定繼承的。所以,為了完善我國法定繼承制度,最高法出臺了《關于貫徹執(zhí)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雖然在原有《繼承法》的基礎上對法定繼承制度進行了解釋和補充,但是其對《繼承法》中法條的解釋缺少一定的建構性,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彌補了《繼承法》的不足。另外《民法典繼承編》有一些相關立法,本文對一些變化的部分進行簡單闡述:我國新實行的《民法典》中第1153條規(guī)定了有關法定繼承制度的內容:在進行個人遺產分割時,需要將夫妻共同財產的一半分割出來,這一半財產是配偶所有,剩下的一半才是被繼承人的遺產。但是目前學術界中存在兩種意見:一方面,有人認為生存配偶不能以被繼承人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存在過錯為主張,而在分割財產時要求多分;另一方面,有人認為分割財產的方式采取一人一半的做法太過于果斷,還需要考慮財產的來源。我國《民法典》中第1092條對我國《繼承法》中第47條進行了一些調整,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第一,將《繼承法》第47條中“離婚時”這三個字去掉了;第二,明確規(guī)定了“揮霍夫妻共同財產”的具體情形。事實上,《民法典》中做出的最大調整是將《婚姻法》歸類到民法體系中,也就是《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編”。因此,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第1054條規(guī)定:無效婚姻或被撤銷的婚姻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的法律效力。這里的“沒有法律效力”是指夫妻雙方在非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彼此都不用履行扶養(yǎng)和繼承等法律義務。另外,《民法典》中對于法定繼承人范圍的規(guī)定,除了第1128條有改動之外,其他部分和我國《繼承法》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三、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的不足(一)遺產界定范圍狹窄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腳步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新事物出現(xiàn)在了人們的生活中,也推翻了人們對傳統(tǒng)財產的認識。我國《繼承法》中對公民遺產的規(guī)定是:公民在死亡后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個人生前的經濟收入;二是,被繼承人生前名下的房產、存款以及生活用品;三是,被繼承人生前所種植的樹木以及所養(yǎng)殖的牲畜等;四是,被繼承人生前留下的圖書資料;五是,被繼承人生前所擁有的知識產權;六是,被繼承人生前其他的個人合法財產。雖然我國《繼承法》對遺產進行了列舉說明,但還是不夠全面。與此同時,《繼承法》第3條中的“合法”一詞仍有爭議。當繼承行為發(fā)生時,合法性問題必須由第三方進行評估,但有的時候卻不能尋求第三方權威機構來進行遺產合法性的推定。此外,遺產的界定問題也涉及到遺產的立法模式。有人主張歸納式的,有人主張列舉概括式的,還有人主張概括排除式的,這三種立法風格各有特色。從邏輯上講,不存在好壞之分。但在我國立法模式的選擇上,我國的學者們普遍贊同列舉與排除相結合的立法模式。由于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所以公民有很多財產不在繼承法規(guī)定的范圍內,還有一些重要的財產也沒有在《繼承法》中被列舉出來。這些重要財產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土地承包經營權,其又被分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荒地承包經營權兩種;第二,經濟適用房使用權,這是我國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房產形式;第三,股票和有價證券,這二者都屬于遺產;第四,宅基地使用權,該權利也屬于遺產的范圍;第五,公有住房租賃權;第六,網(wǎng)絡虛擬財產,這種新型財產包括不動產和動產,符合財產的本質特征,理應納入財產繼承范圍。通過對以上這六種所有權物質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現(xiàn)階段對遺產的界定范圍相對有限。(二)繼承人范圍較窄第一,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了一些因無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致使遺產被收歸國有的情況。筆者以“申請認定無主財產”為關鍵詞在北大法寶案例庫中搜索,發(fā)現(xiàn)不少類似案例,以下做部分列舉。如“連州市豐陽鎮(zhèn)旗美村民委員會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村委會申請該村委會下高村村民梁國進因病去世后無法定繼承人,請求法院依法判令梁國進遺產歸村委會所有。法院最終判決梁國進名下存款歸村委會所有。具有類似無法定繼承人案情和最終被繼承人遺產被判歸國家或集體所有的案例還有“威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泊于鎮(zhèn)寨子東股份經濟合作社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廈門市思明區(qū)深田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人民政府渝州路街道辦事處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平浪鎮(zhèn)蘇家村委會九盤嶺村民小組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天津市漢陽道中學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株洲云龍示范區(qū)龍頭鋪街道三搭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百里鎮(zhèn)蒙家莊村村民委員會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新興縣**鎮(zhèn)**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渝中區(qū)化龍橋街道辦事處與張清靜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等。因出現(xiàn)被繼承人無法定繼承人,由對被繼承人生前承擔較多贍養(yǎng)義務的人提起申請認定財產無主程序的案例,如“韓自強、韓志洪申請認定財產無主財產一案”、“蔡某某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李繼軍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邱美華、吳運輝申請認定財產無主一案”等。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依據(jù)現(xiàn)行繼承人范圍被繼承人無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客觀存在,且并非個別現(xiàn)象。第二,根據(jù)立法資料顯示,《民法典》制訂過程中印發(fā)的數(shù)次征求意見稿反饋意見及民法室調研召開座談會中,均有實務專家和學者對繼承人范圍持較窄的觀點,并提出建議擴充。這也可以間接說明社會各界對繼承人范圍較窄的現(xiàn)狀有一定共識。如2018年3月法工委向各單位印發(fā)的“征求意見稿”反饋意見中,部分專家和實務部門提議擴充(外)孫子女、伯叔舅姑等親屬、關系密切的四代以內親屬為法定繼承人。又如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印發(fā)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反饋意見6和2017年11月民法室專家赴海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調研結果中,均有法官等司法實務部門工作人員和專家學者提出法定繼承人范圍過窄,需要進一步擴大法定繼承人認定范圍的建議。第三,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法定繼承人范圍中的主體會減少。首先,法定繼承人范圍中子女、兄弟姐妹主體可能減少。在人口出生率方面,我國人口出生率己從1998年15.64%下降到2018年的10.94%。加之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養(yǎng)育成本的增加,人們對待生育更加理性,考慮到經濟負擔和照料壓力,我國的生育率會降低。根據(jù)有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人口出生率和生育意愿的降低和一部分人丁克家庭的觀念,都有可能造成繼承人范圍中子女和代位繼承主體的減少。同時,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之后,可能導致繼承人范圍中兄弟姐妹主體的減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近年來結婚率的降低以及離婚率的升高,導致法定繼承人中配偶主體的范圍將會被縮小,下面的表格是摘自《2019年民政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中的2015-2019年結婚率和離婚率統(tǒng)計圖。從圖中可以看到近年來,我國離婚率和結婚率的走勢。圖3-12015-2019年結婚率與離婚率情況筆者認為,現(xiàn)階段我國法定繼承人的主體范圍雖然比較具體,在司法實務中也未出現(xiàn)明顯不適,但仍有完善的空間。從上述列舉案例可以看到,我國目前法定繼承人的范圍還是存在窄小的情況。法定繼承人范圍較窄會加大遺產被收歸公有的可能性,從而導致公民合法的財產所有權被剝奪。且伴隨著出生率、結婚率、生育意愿的降低和離婚率的升高,綜合計劃生育政策引發(fā)的家庭人口結構變化和丁克家庭、同性伴侶觀念開放等因素,這種情況還會越來越嚴重。(三)代位繼承存在缺陷我國《繼承法》第11條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被繼承人死亡后的遺產由繼承人的子女或直系親屬繼承。所以代位繼承主要是指遺產繼承人的子女或直系親屬對繼承人遺產的代位繼承權,但需要注意的是,代位繼承人在一般情況下,只能繼承遺產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部分遺產。所以,代位繼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財產繼承制度,同時,它又是在親屬繼承制度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我國的《繼承法意見》中第28條明確規(guī)定,在代位繼承過程中,如果被代位繼承人喪失對遺產的繼承權,那么被繼承人的子女或直系親屬也會喪失對該遺產的繼承權,但特殊情況除外。而這里的特殊情況主要是指被代位繼承人喪失基本的勞動力、沒有任何的經濟收入來源或者對被繼承人承擔了較多的贍養(yǎng)義務。但在大量的司法實踐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條規(guī)定是自相矛盾的,同時也失去了法律的公正性。因為在我國的《繼承法》中,沒有規(guī)定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繼承孫子女和外孫子女遺產時的限制條件,但卻對孫子女和外孫子女在繼承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遺產時給出了限制性的規(guī)定。這不但違背了法律的公正性,也違背了代位繼承制度設立時的初衷。與此同時,我國的《繼承法》并沒有對法定代位繼承人進行一定的排序,對于要接管的遺產份額也沒有詳細的規(guī)定,所以就導致這種法律條款沒有可操作性,很容易出現(xiàn)代位繼承人在繼承共同財產期間和其他的繼承人出現(xiàn)財產糾紛的問題,所以需要引起有關立法部門的重視。四、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的完善(一)擴大遺產范圍1.增加新的遺產種類現(xiàn)階段,我國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定繼承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擴大遺產的范圍。筆者認為,我國修改后的《繼承法》應該把一些新型財產納入到法律條款中,舉例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股票和有價證券;二是,網(wǎng)絡虛擬動產和不動產。2.完善遺產法條表述方式各項法律規(guī)范都對遺產范圍進行了描述,但現(xiàn)有的內容是不夠的,還需補充新的內容進去,采用“列舉+兜底”這一遺產范圍表述方式,不僅能夠反映出原始遺產的范圍和當前遺產的形式,還可以顯示出法律的一致性和公證性。此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遺產需要獨立監(jiān)管,這使得最近修訂的《繼承法》在內容和形式上就會顯得更加的科學和嚴謹。特別是最近幾年出現(xiàn)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城市經濟適用房使用權,就更需要相關的法律繼承規(guī)則對它們進行劃分。當然,如果這些新型財產沒有被包含在遺產中,就會顯失公正。但是如果直接把這些新型財產劃分到法律規(guī)定的遺產范圍中,也會容易引起歧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在《繼承法》中將這些新型財產單獨的列出來,那么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二)擴充繼承人范圍1.引入親代親系立法方式我國目前以列舉式立法方式表述法定繼承人范圍,如此規(guī)定的優(yōu)勢在于清晰明了,不足在于可能造成規(guī)范內容的局限性并且容易造成條文的冗長。親代,是我國法律上用來計算家庭成員親屬關系遠近的基本單位。親代在外國立法例中通常被稱為親等,一般情況下,計算親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羅馬法;二是寺院法。依據(jù)我國現(xiàn)有立法例,現(xiàn)階段我國利用世代計算法來劃分親屬之間的遠近,具體而言是指:在計算直系血親的過程中,把自己作為第一代,數(shù)至所計算的親屬的數(shù)目為代數(shù);另外,把自己作為第一代,向上數(shù)至與所計算親代親屬的共同血親,該數(shù)目為二者間代數(shù)。親系是表示親屬之間血緣關系的基本單位,親系又被分為直系和旁系兩種。本文建議采用親代、親系的概括性立法方式規(guī)定法定繼承人范圍,如此在保證法條表述簡潔的基礎上適當擴大該范圍。具體理由如下:第一,利于體現(xiàn)親疏有別的繼承法基本理念。以親代、親系方式規(guī)定法定繼承人范圍,更能體現(xiàn)以血緣關系為核心的繼承體系,更能體現(xiàn)親疏有別的繼承法基本理念。親代、親系共同反映了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生前情感和生活上的緊密程度,是確定繼承權與繼承份額的重要考量。如此規(guī)定,使得公眾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相關主體法定繼承權的基礎,亦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相關主體分配份額確定的依據(jù),具有更好地釋義和實施效果。第二,利于法律規(guī)范更加全面簡潔。親代、親系的概括立法方式避開了羅列式立法方式具有局限性的缺點,將某一類與被繼承人符合繼承理論上一定血緣關系要求的權利人得以全部納入法定繼承人范圍,就可以更好的保護繼承人的合法權利。此外,我國傳統(tǒng)親屬上的名稱較多且區(qū)分較為細致,容易造成混淆的情況發(fā)生,以親代親系的方式規(guī)定法定繼承人范圍也更加簡潔清晰。第三,社會公眾接受此種立法方式并無障礙。以親代、親系方式規(guī)定法定繼承人的具體范圍,是具有一定法律依據(jù)的,社會公眾接受起來并無難度。另外,我國《民法典》中第1048條明確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梢婈P于親代和親系的規(guī)定在原有立法中早有體現(xiàn),在法律實施過程中亦未出現(xiàn)問題,社會公眾的認知上也能夠接受并進行判斷,因此引入親代、親系規(guī)定法定繼承人范圍的立法方式并無障礙和不便,具有可行性。2.新增晚輩直系親屬和四代內旁系親屬本次民法典修訂過程中,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分別于2018年3月、2018年8月、2020年1月,向社會各界印發(fā)各版草案征求意見。法工委民法室專家于2017年11月赴海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調研就民法典繼承編修改聽取意見。并分別于2019年4月和2020年1月召開座談會聽取各界意見。上述征求意見的立法工作中,每次均有地方、單位和學者提出適當擴充被繼承人晚輩直系親屬和四親等內旁系親屬的建議。但事實上,立法者只將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列為了代位繼承人,較謹慎地、小幅度擴充法定繼承人范圍。筆者嘗試揣摩其立法決策考量可能認為無擴充的必要性,依據(jù)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原始法定繼承人的規(guī)定可以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由于無法確定繼承人而將遺產轉移給國家或集體的情況很少。第二,原法定繼承人范圍適用多年,社會一般公眾對于現(xiàn)行規(guī)定也較為認可。根據(jù)有的學者所做社會民眾法定繼承觀念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可以將現(xiàn)行配偶、子女和父母作為法定繼承中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在筆者所做的社會調查中也有96.79%的受訪者對現(xiàn)有范圍表示認可。第三,擴充法定繼承人范圍后社會接受程度難以預測,可能存在引發(fā)爭議的風險。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涉及到對被繼承人遺產流轉的劃定,一方面社會公眾對此規(guī)定關注度較高,另一方面社會公眾對此規(guī)定的認可程度基于個人生活經驗不同,可能個體差異較大。但本文認為,新增被繼承人晚輩直系親屬和四代內旁系親屬不僅可以彌補代位繼承對子女外的晚輩直系血親保護不充分、緩解現(xiàn)行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少部分無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同時對現(xiàn)行規(guī)定亦無明顯沖擊。第一,補償現(xiàn)行代位繼承制度對子女以外的下一代直系血親繼承人的無效保護。將遺產繼承人的子女或直系血親作為代位繼承權的主體,其實是在代位繼承權“固有權說”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護代位繼承人在被代位繼承人主動放棄或喪失遺產繼承權時的代位繼承權。這樣也能夠更好實現(xiàn)被繼承人的遺產盡量保留在其較親近血親范圍內、向下代際傳承的效果,更大程度地發(fā)揮遺產的育幼和支持晚輩日常生活的職能。被繼承人晚輩直系親屬的繼承權應是基于血緣關系自始享有的,是一種原始權利。被繼承人親代較遠的晚輩直系血親法定繼承權的存在與否不因親代較近的血親繼承權的存在或喪失而受到影響,這也符合依血緣關系取得繼承權的理論依據(jù)繼承理論。如果近親代的遺產繼承人主動放棄或者喪失遺產繼承權的時候,遠親代的繼承人可以直接主張繼承權分得遺產。第二,新增被繼承人晚輩直系親屬和四代內旁系親屬具有一定社會認可度。根據(jù)學者所做社會民眾法定繼承觀念調查結果顯示,認可將伯、叔、姑、舅、姨新增納入的受訪者占42.50%;認可將堂兄弟姐妹新增納入的受訪者占44.08%;認可將表兄弟姐妹新增納入的受訪者占38.68%1。在筆者所做的上海地區(qū)繼承觀念社會調查中,亦有82.14%的受訪者認可納入其他親屬進入法定繼承人范圍。這說明將上述主體新增納入法定繼承人范圍符合部分民眾的意愿。若納入四代內旁系親屬,可以結合繼承順位的規(guī)定優(yōu)先保障血緣更近親屬的繼承利益,能夠兼顧尊重民眾法定繼承觀念的需要。第三,有效防止沒有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遺產被征收為國家所有的情況,從而更好的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利。把遺產繼承人的子女或直系血親和四代內旁系親屬都劃分在法定繼承主體的范圍內,在現(xiàn)在生育率普遍降低、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平均家庭人口數(shù)量減少的大背景下,擴充了具有法定繼承人資格的主體,避免了公民合法財產被征收為國有財產情況的發(fā)生。我國的《繼承法》明確規(guī)定了法定繼承主體的范圍,并對法定繼承權的主體設置了一定的繼承規(guī)則。當法定繼承主體的范圍擴大時,被繼承人的遺產被國家征收的情況也就越少,更能體現(xiàn)國家對自然人私人財產的尊重。關于親代的限制筆者認為以四親代為宜,沒有進一步擴大的必要。實際生活中,本身現(xiàn)行法定繼承人范圍己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shù)情況需要,四親代內旁系親屬可能作為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可能性己經較低,以四親代為限作為防止私有財產收歸公有的兜底繼承人己然足夠。(三)完善代位繼承制度1.代位繼承應采用“固有權說”在代位繼承的性質方面,我國法學界眾說紛紜,但主要有“代表權說”和“固有權說”這兩個理論觀點。這兩個理論的不同之處是:主張“代表權說”的學者們認為,代位繼承人本身是不具備遺產繼承權的,他們的遺產繼承權是通過被代位繼承人的財產繼承權而實現(xiàn)的,如果被代位繼承人主動放棄或喪失遺產繼承權,同樣的,代位繼承人也就不存在所謂的代位繼承權。而主張“固有權說”的學者們認為,代位繼承人本身就擁有遺產繼承權,他們的遺產繼承權是通過親屬關系或親系關系而實現(xiàn)的,就算被代位繼承人主動放棄或喪失遺產繼承權,代位繼承人的代位繼承權也不受任何的影響。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和地區(qū)包括我國的臺灣地區(qū),都使用了“固有權說”。并且筆者認為,我國在代位繼承中也應該使用“固定權說”的理論,這樣就能更好的保護我國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權。2.代位繼承應繼份額應“按人均分說”關于代位繼承的應繼份額,域外一些國家在相關法律規(guī)定上采用了“按人均分說”和“按股均分說”二種理論。西歐大部分國家都采用的是“按股均分說”的觀點,這個觀點認為,就算被代位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但代位繼承人還是能夠按股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二是美國采“按人均分說”。支持這一學說的專家學者認為,之所以能夠發(fā)生代位繼承,就是由于繼承人之間存在輩分的差異,如果沒有輩分差異,即繼承人是同輩分的人,那么他們就不是代為繼承了,而是基于自身的權利直接繼承死者財產了,所以這種情況下,他們繼承的比例應該一致,不用存在差異,這就是完全的按人繼承。所以認定到底該使用哪種學說分配繼承比例時,關鍵是看代位人是不是處在同一輩分,如果是處在同一輩分,那就按照相同比例獲取財產,如果不處在相同輩分,就讓較小輩分的繼承人代位繼承其長輩未亡故時本應獲得的財產。筆者覺得,根據(jù)我國歷代法定繼承律法傳統(tǒng)以及民間風俗,采用“按人均分說”更能適合我國的代位繼承制度,就是如果全部的代位繼承人是同一輩分,即都是同一親等的時候,這些代位繼承人應當根據(jù)繼承人數(shù)量均分遺產;如果全部的代位繼承人不是同一輩分,即他們不完全是同一親等的時候,依照“按股均分說”來處理,就是親等更遠的代位人根據(jù)代位繼承準則繼承他(她)的尊親屬未亡時應該繼承的遺產份額。結論本篇文章主要以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為主要研究對象,從遺產范圍、法定繼承制度中繼承主體的范圍以及代位繼承制度這三個方面對我國法定繼承制度的立法現(xiàn)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具體問題,同時也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沈陽理工大學《室內軟裝與陳設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傳媒學院《信息光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營科技職業(yè)學院《工程機械構造》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海聯(lián)職業(yè)技術學院《心理測量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創(chuàng)業(yè)管理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數(shù)據(jù)通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炎黃職業(yè)技術學院《傳感器與智能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醫(yī)院臨時檢驗師勞動合同規(guī)范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申請與購車合同
- 《項目經濟評價要素》課件
- 心臟手術麻醉的一般流程課件
- 信號與系統(tǒng)復習題及答案
- 班組月度考核評分表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及全冊教案
- 精密配電列頭柜介紹講義
- 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PPT幻燈片課件(PPT 66頁)
- 廣東部分地區(qū)的暴雨強度公式
- 上??萍及妫瓢妫┏踔袛?shù)學八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裝修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模板
- 泥水盾構簡介
- 簡單娛樂yy頻道設計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