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復習解析_第1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復習解析_第2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復習解析_第3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復習解析_第4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復習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復習解析1、掌握作者、文體常識,背誦詩歌。2、品讀詩歌準確、精煉的語言。3、體會作者關心民生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第1頁/共79頁知識要點一:(2分鐘)識記作者、文體常識。

方法:1、識記2、搶答

第2頁/共79頁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稱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稱杜拾遺、杜工部,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有《杜工部集》,與李白并稱“李杜”,又因有別于杜牧,亦稱“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之時,其詩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被稱為“詩史”。詩風“沉郁頓挫”,語言精煉傳神,對后世詩人影響極大,他被譽為“詩圣”。作者簡介第3頁/共79頁杜甫(712-770),字_______,因居少陵,自稱________、________,因其做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稱______、_____,唐代偉大的______詩人。有______,與李白并稱“李杜”,又因有別于杜牧,亦稱“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之時,其詩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被稱為“______”。詩風“_______”,語言精煉傳神,對后世詩人影響極大,他被譽為“______”。測一測第4頁/共79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親戚朋友幫助維持生活。這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邊找到一塊荒地,蓋起了一間茅屋,總算有了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詩篇。第5頁/共79頁

草堂留后世

詩圣著千秋第6頁/共79頁

★題目《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歌”指歌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或“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qū)別。后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富于變化。為:被。歌:詩的體例。意思是茅屋被秋風所破壞。題解第7頁/共79頁讀準下列畫線字的讀音:怒號掛罥

長林梢庇護突兀布衾三重茅沉塘坳飄轉(zhuǎn)zhuǎn俄頃廣廈shàqǐngxiànsāng喪亂見此屋háojuànchángbìwùchóngqīnào第8頁/共79頁知識要點二:(15分鐘)1、默寫這首詩歌。2、掌握重點字詞的解釋,翻譯重要句子過程:(小組長發(fā)揮作用)1、對子相互提問2、小組討論并識記3、檢測第9頁/共79頁把握句讀(1)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2)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3)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第10頁/共79頁理解內(nèi)容抓關鍵詞擬寫各段小標題并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第11頁/共79頁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秋風破屋群童盜茅破屋漏雨心情苦痛無可奈何憂思不絕第12頁/共79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推己及人,希冀“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

期盼廣廈心懷天下第13頁/共79頁無奈痛心憂思痛苦第一節(jié):秋風破屋心苦痛惜第二節(jié):群童抱茅第三節(jié):破屋漏雨第四節(jié):祈求廣廈憂國憂民1、給每一小節(jié)擬一個小標題。感受作者感情的變化。第14頁/共79頁秋風破屋心苦痛惜群童搶茅無奈痛心長夜沾濕憂思痛苦現(xiàn)實風雨白天黑夜屋外屋內(nèi)自己理想廣廈千萬間憂國憂民寒士關心民生憂國憂民推己及人小結(jié)第15頁/共79頁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秋深)(怒吼)(在這里是虛數(shù),表示多)(江邊的地方)(高高的樹梢)(茅草飛得低的)(落)寫詩人茅屋被秋風所破的慘狀。第16頁/共79頁八月,秋已深了,狂風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幾層茅草都卷走了。茅草飄飛,飛過江去,散落在江邊上,其中飛得高的茅草,掛在高高的枝頭,飛得低的茅草,飄飄悠悠,落在深塘的水邊。翻譯課文第17頁/共79頁第一節(jié):1、作者用哪個詞語來描寫秋風?怒號2、為什么用“怒號”而不用“猛烈”或是“兇猛”等詞語呢?“怒號”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同時,它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第18頁/共79頁3、“卷”和“吹”相比較,在描寫風之猛烈上哪個詞更好?“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4、后面的動詞還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處?還有:“飛”——“灑”——“掛”——“飄轉(zhuǎn)”——“沉”等動詞??坍嬃嗣┎蒿w揚的動感場面。5、請給本段加一個小標題。秋風卷茅第19頁/共79頁歸來倚仗自嘆息。(竟然忍心這樣)(做動詞)(公開,與“對面”呼應)(呼喊也沒有結(jié)果)

寫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無可奈何的痛苦心情。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第20頁/共79頁南村邊上的一群頑童,欺負我年老體弱,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公開地抱著散落在地的茅草,溜進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沒有效果,只好回來靠著手杖獨自嘆息。第21頁/共79頁第二節(jié):

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來還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墒潜灰蝗侯B童抱跑了,詩人著急了。他說:“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可是當時杜甫寫作此詩的時候才49歲啊,為什么用了一個“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確呢?

詩人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第22頁/共79頁3、“歸來倚仗自嘆息”,他嘆息什么?一嘆自己命苦,茅屋被風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的窮苦人;三嘆戰(zhàn)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4、給本段加一個小標題。群童抱茅2、群童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蓋屋或拿回家當柴燒,也許是調(diào)皮。也許還有更深層的原因-----譬如:社會現(xiàn)實,杜甫與其說是生孩子的氣,到不如說是生社會的氣,動亂的社會造成人民的貧困、災難。第23頁/共79頁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ㄒ粫海ㄏ衲粯雍凇#?衾qīn:被子)(睡覺不老實)(被里子)(雨點細密,像下垂的麻線)(睡得很少.指失眠)(何由:即“由何”。由:憑。)(徹:到天明。作動詞)

寫詩人屋漏又遭連夜雨,長夜沾濕難入眠的痛苦。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第24頁/共79頁一會兒,風停了,烏云像墨一樣黑,秋天的天空烏云密布,天也漸近黃昏,黑了下來。蓋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鐵一樣,嬌慣的兒子因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為屋漏,床上沒有一塊干燥的地方,而雨水還像麻線一樣不斷流。自從安史之亂后,已不知有過多少個這樣的夜晚,灑淚沾襟又有什么用呢?第25頁/共79頁第三節(jié):

1、茅屋被風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

2、給本段加一個小標題。秋宵屋漏3、文中的哪兩個句子表現(xiàn)了作者的這種痛苦難眠的心情?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第26頁/共79頁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怎能得到.安:疑問代詞,怎么)(全部庇覆)(所有貧苦人)(安穩(wěn)得像山一樣)(見xiàn:同”現(xiàn)”)(小屋)

寫詩人推已及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理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第27頁/共79頁哪里能得到千萬間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都喜笑顏開,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風暴雨中也不會傾倒,安穩(wěn)得像山一樣??!什么時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現(xiàn)這樣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風吹破,被凍死了也心滿意足!第28頁/共79頁第四節(jié):1、漫漫長夜,作者無法入眠,他在想什么?安得廣廈千萬間……吾廬受凍死亦足2、給本段加一個小標題。祈求廣廈3、由此可見杜甫是一個怎樣的人?憂國憂民或:廣廈萬間第29頁/共79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詩人推己及人,希冀“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詩人關心民生疾苦、憂國憂民的深沉情感。第30頁/共79頁1.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第31頁/共79頁秋風破屋群童搶茅夜雨濕屋心情苦痛無可奈何憂思不絕慘悲哀風雨白天黑夜屋外屋內(nèi)事人自己推己及人天下寒士愿廣廈千萬間現(xiàn)實水到渠成

理想關心民生憂國憂民第32頁/共79頁【內(nèi)容主旨】

全詩描述了詩人自己的茅屋遭受風卷雨淋的情景,進而由個人的痛苦想到了飽經(jīng)戰(zhàn)亂、至今仍流離失所的百姓,發(fā)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喚,抒發(fā)了詩人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第33頁/共79頁【表現(xiàn)手法】

杜甫在這首詩里描寫了他自身的痛苦,但當我們讀完最后一節(jié)的時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自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自身的痛苦來表現(xiàn)“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xiàn)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全詩先敘事,后議論抒情,既寫了詩人貧窮至極的窘狀,也表達了詩人博大寬廣的胸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第34頁/共79頁【詩歌風格】

語言質(zhì)樸,情真意切。

第35頁/共79頁【重要詞句】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是該詩的名句,詩人由個人的艱苦處境想到其他人的類似處境,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推己及人”的博大寬廣胸懷和“兼濟天下”的遠大理想,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第36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1.解詞:①見:②庇:③喪亂:④安得:⑤突兀:⑥何由徹:第37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1.解詞:①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②庇:保護,庇護

③喪亂:指安史之亂④安得:如何能得到

⑤突兀:高聳的樣子⑥何由徹:第38頁/共79頁2.根據(jù)要求用原文填空:①體現(xiàn)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現(xiàn)杜甫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寫風聲宏大,讀者如聞秋風咆哮的短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寫詩人無可奈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倚杖”與“_________”相照應.第39頁/共79頁2.根據(jù)要求用原文填空:①體現(xiàn)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②表現(xiàn)杜甫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詩句是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③寫風聲宏大,讀者如聞秋風咆哮的短語是:風怒號④寫詩人無可奈何的一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⑤“倚杖”與“老無力”相照應.第40頁/共79頁⑥.王安石在《子美畫像》詩中說:“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颼。傷屯悼屈止一身,嗟時之人我所羞。所以見公畫,再拜涕泗流?!北疚闹械哪男┰娋渑c王安石的話相照應?3.此詩選自《

》,題目中的“____”字代表了詩的體裁,詩中流露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第41頁/共79頁⑥.王安石在《子美畫像》詩中說:“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颼。傷屯悼屈止一身,嗟時之人我所羞。所以見公畫,再拜涕泗流?!北疚闹械哪男┰娋渑c王安石的話相照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3.此詩選自《杜詩詳注》,題目中的“_歌_”字代表了詩的體裁,詩中流露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第42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2010年云南省紅河市中考】7、根據(jù)提示填空。安史之亂時,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以博大的情懷,體察人間冷暖,道出了的理想詩句是:

。第43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2010年云南省紅河市中考】7、根據(jù)提示填空。安史之亂時,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以博大的情懷,體察人間冷暖,道出了的理想詩句是:

,

?!敬鸢浮堪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4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2010年湖南省岳陽市中考】3、古詩文名句填空。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區(qū),成為中國城鄉(xiāng)一道道亮麗景觀。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所表達的“

”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第45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2010年湖南省岳陽市中考】3、古詩文名句填空。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區(qū),成為中國城鄉(xiāng)一道道亮麗景觀。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所表達的“

,

”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答案】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6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5)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f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吶喊,表現(xiàn)了詩人崇高的理想和濟世情懷。第47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5)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f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吶喊,表現(xiàn)了詩人崇高的理想和濟世情懷。(5)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8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2012河北卷)閱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回答問題。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7、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唐代詩人杜甫的《______》(1分)8、這段文字中,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9、請對這段文字中劃線的句子進行簡要賞析。(2分)第49頁/共79頁實戰(zhàn)演練中考鏈接(2012河北卷)閱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回答問題。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7、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唐代詩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分)8、這段文字中,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渲染凄苦的氛圍,襯托詩人愁苦的心情,為下面內(nèi)容做鋪墊。

9、請對這段文字中劃線的句子進行簡要賞析。(2分)示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寫了秋雨的細密連綿。

第50頁/共79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考題集錦

1、第①段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2、第③段中的畫線句在詩里具有兩種作用:第51頁/共79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考題集錦

1、第①段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答:茅屋為秋風所破的無奈和傷感。2、第③段中的畫線句在詩里具有兩種作用:一是實寫自然環(huán)境,交代了事件發(fā)展的具體時間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圍、氣氛;二是烘托出詩人暗淡愁慘(悲涼、悲哀、凄涼)的心境,為下文寫詩人憂國憂民(關心人民疾苦)的偉大胸襟蓄勢。第52頁/共79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考題集錦

3、怎樣理解“長夜沾濕何由徹”這句話?4、你認為此詩之所以能震撼讀者的心靈,除了詩歌本身的藝術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說說你的看法。第53頁/共79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考題集錦

3、怎樣理解“長夜沾濕何由徹”這句話?答:作者慨嘆生活的困窘和無奈,只希望能早點天亮,反映了作者眼前生活的艱難。4、你認為此詩之所以能震撼讀者的心靈,除了詩歌本身的藝術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說說你的看法。

這首詩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詩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樣的詩句,表現(xiàn)出作者在自己生活極度艱難的情景下,依然不忘憂國憂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第54頁/共79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考題集錦

5、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舍己為人的人道主義思想,請你用現(xiàn)代觀念,結(jié)合上文評價杜甫的思想。

6、就主題思想而言,讀了這首詩歌后,我們會自然聯(lián)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跡或經(jīng)典名言?請任意舉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第55頁/共79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考題集錦

5、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舍己為人的人道主義思想,請你用現(xiàn)代觀念,結(jié)合上文評價杜甫的思想。答:杜甫舍己為人的人道主義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和發(fā)揚。他雖遭不幸,但還憂國憂民,為民呼喊,即使自己被凍死也心甘情愿;我們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更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6、就主題思想而言,讀了這首詩歌后,我們會自然聯(lián)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跡或經(jīng)典名言?請任意舉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答:如:①孔繁森為了阿里地區(qū)的藏族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跡。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第56頁/共79頁達標練習按原文填空1、表明作者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詩句是:

2、表現(xiàn)作者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的詩句是: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57頁/共79頁3.就主題思想而言,讀了這首詩后,我們會自然聯(lián)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跡或經(jīng)典名言?請舉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第58頁/共79頁3.就主題思想而言,讀了這首詩后,我們會自然聯(lián)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跡或經(jīng)典名言?請舉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3.例如:①孔繁森為了阿里地區(qū)的藏族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跡。②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③……(所舉例子要與詩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關)第59頁/共79頁世上瘡痍,詩中圣哲,社會病態(tài),振筆疾呼。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題成都杜甫草堂詩史堂聯(lián)第60頁/共79頁古詩詞閱讀復習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61頁/共79頁1、掌握作者相關常識,能夠背誦、默寫詩句。2、領悟關鍵詞句意思,理解詩詞內(nèi)容、情感。3、掌握相關表達技巧,學會鑒賞經(jīng)典詩句。一、導入復習,明確目標第62頁/共79頁

用10分鐘時間自己識記《藍卡》P48頁或《中考文言文》P134的知識點二、自我梳理、瘋狂記憶:第63頁/共79頁知識點一:

回憶岑參及詩寫作背景的相關知識,認真背、記詩詞句子。

方法:1、自己識記2、互相提問第64頁/共79頁作者介紹

岑參,世稱岑嘉州。作者兩次出塞,從軍西北十余年,熟悉邊塞生活。岑參多以詩人的敏感描繪邊塞風光和戰(zhàn)爭景象,表現(xiàn)邊防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險的樂觀精神。詩歌想象豐富,氣勢磅礴,風格瑰麗雄奇,語言變化自如,擅長七言歌行。有《岑嘉州集》。第65頁/共79頁解題: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岑參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歸京,岑參便寫下了這首詠雪送別之作?!鞍籽└琛奔础鞍籽┲琛?,“送武判官歸京”點明本詩是一首雪中送別詩。第66頁/共79頁知識點二:領悟關鍵詞句意思,結(jié)合背景,理解詩詞內(nèi)容、情感。過程:1、自主翻譯2、小組交流3、班內(nèi)展示第67頁/共79頁全詩翻譯

北風席卷大地,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斗艷盛開。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織錦做成的被子也覺得單薄。連將軍和都護都拉不開弓,都覺得鐵衣太寒冷,難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愁云暗淡無光,在萬里長空凝聚著。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里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傍晚在轅門外,紛紛大雪飄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在輪臺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山嶺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見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的蹄印。第68頁/共79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情感)第69頁/共79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情感)詩描繪了西北邊陲的奇雪奇寒,抒發(fā)了送別朋友時真摯友情。

第70頁/共79頁知識點三:掌握相關技巧,學會鑒賞經(jīng)典詩句。過程:1、了解技巧2、嘗試賞析3、班內(nèi)展示第71頁/共79頁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三、名句賞析、方法點撥第72頁/共79頁煉字角度:一個“忽”字,不僅表現(xiàn)了邊塞氣象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