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家庭暴力中女性的防衛(wèi)權分析研究 法學專業(yè)_第1頁
論家庭暴力中女性的防衛(wèi)權分析研究 法學專業(yè)_第2頁
論家庭暴力中女性的防衛(wèi)權分析研究 法學專業(yè)_第3頁
論家庭暴力中女性的防衛(wèi)權分析研究 法學專業(yè)_第4頁
論家庭暴力中女性的防衛(wèi)權分析研究 法學專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家庭暴力中女性的防衛(wèi)權目錄誠信承諾書 1畢業(yè)論文 2-10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 2一、正當防衛(wèi)理論及其適用 2(一)正當防衛(wèi)一般理論 3(二)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必要性 3二、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的基本形態(tài) 4(一)言語防衛(wèi) 4(二)輕微的行為抵抗 5(三)嚴重的暴力行為防衛(wèi) 5三、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認定 5(一)證據采集困難 6(二)時間限制過于苛刻 6(三)防衛(wèi)限度難于掌握 6(四)公眾法律意識薄弱 7四、完善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建議 7(一)建立積極取證和舉證責任倒置的配套制度 7(二)適用受虐婦女綜合癥理論 8(三)增設專有罪名 8(四)增強公眾和公權力機關法律意識 8五、結語 9參考文獻 10開題報告表 11中期檢查表 17答辯記錄表 18成績評定表 20論家庭暴力中女性的防衛(wèi)權[摘要]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主體往往為女性,其合法權益遭受損害,凸顯了防衛(wèi)權的必要性。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的基本形態(tài)有言語防衛(wèi)、輕微的行為抵抗和嚴重的暴力行為防衛(wèi)等,而在防衛(wèi)權的認定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證據采集困難、時間難以限定、防衛(wèi)強度不易控制以及公眾法律意識薄弱。因此,有必要建立積極取證和舉證責任倒置的配套制度、適用受虐婦女綜合癥理論、增設專有罪名和增強公眾和公權力機關意識,以便解決和完善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認定問題。[關鍵詞]家庭暴力;防衛(wèi)權;女性;正當防衛(wèi)[Abstract]Indomesticviolencecases,womentendtobethevictims,theirlegitimaterightsandinterestshavebeendamaged,thesehighlighttheneedfordefenserights.Thebasicdefensesofwomenindomesticviolenceareverbaldefense,slightactionagainst,seriousviolentdefenseandsoon.Whiletheproblemsaboutwomen'sdefenserightsindomesticviolencearemainlyaboutevidencecollectiondifficulty,thetimeisdifficulttolimit,defensestrengthisnoteasytocontrolandcitizens'legalconsciousnessisweak.Therefore,itisnecessarytosetasystemtosupportgatherevidenceactivelyandreversetheburdenofproof,applythetheoryofabusedwomensyndrome,increasespecificaccusationandstrengthenthelegalconsciousnessofcitizensandgovernmentagencies.Soastosolveandperfecttheproblemsofwomen'sdefenserightsindomesticviolence.[Keywords]Domesticviolence;Defenseright;Woman;Justifiabledefense在我國,家庭暴力的危害不容小覷,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所謂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1]家庭暴力是一種發(fā)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侵害行為,如丈夫對妻子、妻子對丈夫、父母對子女以及成年子女對父母等。在這些不同類型的家庭暴力中,妻子遭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們受到的心靈傷害也最大。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女權意識的發(fā)展,很多女性在面對家庭暴力的時候,不再一味地忍讓、包容,她們逐漸站起來反抗。但是,很多受虐女性在經受長時間的家庭暴力后選擇了以暴制暴的方式進行自我保護,并且各地區(qū)法院針對類似案件做出的判決卻大相徑庭,從而帶來了更多的問題。一、正當防衛(wèi)理論及其適用正當防衛(wèi)又稱自我防衛(wèi),簡稱自衛(wèi),是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行為人,采取造成其一定的人身和財產損害的方法,以防止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權利遭受侵害的行為。在我國,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情況普遍,家庭暴力行為嚴重侵害了女性的各項權利,對廣大女性的身體以及精神造成了巨大損害。在遭遇家庭暴力的情況下,這些受虐女性亟待防衛(wèi)權的庇護。(一)正當防衛(wèi)一般理論《刑法》第20條第1款規(guī)定:“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敝挥姓_行使防衛(wèi)權,才能達到刑法中規(guī)定的正當防衛(wèi)的目的,相反,如果濫用這一權利,則會侵犯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甚至因此構成犯罪,所以對正當防衛(wèi)的判定有著嚴格的限定。理論上講,成立一般正當防衛(wèi)首先必須具有不法侵害這一客觀事實的存在,必須為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其次正當防衛(wèi)只能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不能及于第三者。再者正當防衛(wèi)必須是防衛(wèi)人主觀上出于正當的目的而進行的防衛(wèi)行為,即法條中規(guī)定的利益以及權利。最后正當防衛(wèi)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在防衛(wèi)時要看危險程度,手段輕重,因為法律要求防衛(wèi)人作為一個正常的理性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做到知行合一,而不是為了阻卻自己的行為違法性而為自己找尋精神的安慰。以上幾個條件是構成正當防衛(wèi)的前提和要求,同時具備即構成正當防衛(wèi)。只滿足其中一項條件,或者缺少其中某項條件,都不能構成正當防衛(wèi)。《刑法》第20條第3款規(guī)定:“對正在進行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边@項規(guī)定說明了公民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所實施的正當防衛(wèi)行為沒有必要的限制,即使導致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也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當然,這種特殊正當防衛(wèi)必須遵循一般正當防衛(wèi)的前四個要件,僅對一般正當防衛(wèi)中的限度條件不作要求。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必要性目前,我國家庭暴力問題十分嚴重,其中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現象尤為普遍。家庭暴力行為不僅影響女性身體健康,還會給女性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嚴重侵害了女性的合法權益。家庭暴力不同于一般不法侵害,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時很難立即尋求法律庇護。為了維護女性的正當權益,對于其遭受家庭暴力情況下所采取的防衛(wèi)行為性質的判定是十分必要的。1.我國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普遍性家庭暴力問題自古就有,并且存在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在我國,由于傳統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觀念還未根本轉變,民間丈夫打老婆的行為更是普遍,尤其在廣大農村地區(qū),丈夫對妻子的打罵已經成為家常便飯。[2]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公眾在生活、工作上的壓力越來越大,與此同時針對女性的家庭暴力案件逐步蔓延,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國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以成年男性居多,究其根源,除了在體能方面男性天生比女性優(yōu)越以外,傳統意識形態(tài)中男權思想、封建文化影響則是促使家庭暴力發(fā)生的深層次的社會因素。在我們身邊,家庭暴力現象屢見不鮮,在眾多家庭暴力受害者中女性占絕大多數。目前我國女性遭受家庭暴力問題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家庭的范圍,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問題。2.家庭暴力嚴重侵害婦女權益家庭暴力侵犯了婦女的人權,具體來說,它侵犯了婦女的人身權、隱私權、財產權、性權利等權利,而這些權利都是國家通過法律予以保護的權利,是不允許侵犯的。[3]雖然各國對女性人權范圍的認定和保護力度的支持還存在不同的認識與差距,但是從大方向上而論,保護女性的人權已經成為國內外人權保護的共識。我國法律規(guī)定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等領域享有與男子同等權利,可是在實踐過程中,女性權益保護的現象卻不容樂觀。家庭暴力是目前侵害婦女權益的最突出的問題,因為家庭瑣事,丈夫大打出手、暴打妻子的案例很多,可以說家庭暴力已經成為威脅婦女人身安全、踐踏婦女人權的首要因素?,F如今,有很多女性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陰影下,她們不僅生命健康權受到了侵害,而且精神上也受到了巨大的摧殘。依據我國目前的狀況而言,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時,公權力機關能夠提供的幫助是相對滯后的,其能提供的幫助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面對家庭暴力最快捷的方式是女性采取自我防衛(wèi)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的權益。是以,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對于女性防衛(wèi)權的認定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二、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的基本形態(tài)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女性一開始都是采取隱忍的方式來解決。她們一方面為了家庭的和睦,一方面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得不選擇包容施暴者。但是,在長期的家庭暴力中,女性的忍讓并沒有讓施暴者收斂,甚至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因此在持續(xù)的家庭暴力中,這些受虐女性開始意識到不能再默默承受,她們必須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來保護自己的權益,拒絕再次遭受毆打、謾罵。可是,她們采取的這些方式非但沒有讓她們的身心得到保護,反而讓她們更加的痛苦。下面將具體介紹一下一般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時的防衛(wèi)形態(tài)。(一)言語防衛(wèi)在遭遇家庭暴力的情況下,有些女性會通過言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她們試圖通過喊叫、謾罵、哭泣等言語方式來表達對家庭暴力的反抗,這是最為基礎的防衛(wèi)形態(tài)。這種言語上的防衛(wèi)產生的防衛(wèi)效果幾乎為零,一般來說只能給受虐女性在精神上帶來慰藉,她們通過這種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緒。她們的行為并不能感化施暴者,也不能制止施暴者的暴力行為。并且這種方式通常還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它會更進一步刺激施暴者,使施暴者更加憤怒,從而加劇兩者之間的矛盾。因此,言語防衛(wèi)在對抗家庭暴力上是基本無效的。(二)輕微的行為抵抗在家庭暴力中,面對男性的推搡、毆打等行為暴力時,這時受虐女性往往會在行為上進行一定的抵抗,采取相當的防衛(wèi)行為。由于男性跟女性在體能上天生就存在巨大差距,當女性進行行為抵抗時,其行為根本無力阻止正在進行的家庭暴力行為。這些輕微的抵抗行為并不會有效的遏制正在進行的家庭暴力,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家庭暴力問題。與其說這種行為是輕微的行為抵抗,不如說這種行為只是受虐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時的一種條件反射。并且,在施暴的過程中,這些行為會使得女性消耗過多體力,從而更容易在家庭暴力行為中受傷。這種輕微的行為抵抗跟言語防衛(wèi)一樣,無法從根本上制止暴力侵害從而保護受虐女性的人身安全。相反的,女性的這些行為往往更容易激怒施暴者,給受虐女性帶來更多的傷害和更深的恐懼。(三)嚴重的暴力行為防衛(wèi)在近期的一些關于家庭暴力案件的報道中,受虐女性以暴制暴的情況越來越多。對于在家庭暴力中殺害施暴人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受虐者,其暴力行為相比較于一般暴力性犯罪而言,它們構成要件要素相同,但在主觀惡性以及社會危害性等要素上來說,兩者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在經受長時間的家庭暴力后,受虐女性心中的憤怒和怨恨積聚,從而爆發(fā),她們采取嚴重的暴力行為進行反抗。并且,這些嚴重的暴力行為往往導致原來的施暴者重傷或者死亡。很多受虐女性明知以暴制暴為現代法治社會所不容,但是在其當時的處境之下,暴力反抗成為其唯一的出路。那么,家庭暴力中女性以暴制暴的實質是反抗施暴者對受虐者生命和身體健康的重大威脅而做出的暴力性行為。[4]這些暴力行為有的發(fā)生在男方正在實施家庭暴力行為的過程中,有的則是受虐女性乘其不備而實施的。前者我們可以采用傳統的正當防衛(wèi)進行辯護,而后者,因為時間的限制,則很難適用正當防衛(wèi)理論,而是判定為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對于以暴制暴行為的不同定性,將直接產生同案不同判的問題。因此,嚴重的暴力行為防衛(wèi)同樣存在著爭議。 以上這三種防衛(wèi)形態(tài)就是我們最常見的女性在家庭暴力中的自我防衛(wèi)形態(tài),我們不難發(fā)現,這三種防衛(wèi)行為都存在不同的問題。由于女性在反抗家庭暴力中的自我防衛(wèi)行為與刑法理論中的正當防衛(wèi)有著較大的差異,如果在處理這方面的案件時,完全按照刑法理論中的定義進行處理,勢必會產生很多問題。三、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認定在司法實踐中,女性因遭受家庭暴力時進行防衛(wèi),從而導致原先的施暴者重傷或死亡的,絕大部分沒有被認定為正當防衛(wèi)。由于家庭暴力案件向來取證困難,而且“侵害正在進行”往往被限制解釋為一時的施暴尚未結束,以及實施防衛(wèi)的手段很難停留在制止一時的侵害這種程度,最終導致本是家暴的受害人卻被判過重的刑罰。由此可見,在家庭暴力中女性正當防衛(wèi)之認定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證據采集困難由于文化的、觀念的、家庭的、社會的多種因素作用,家庭暴力受害人不能像一般暴力行為受害人一樣積極尋求社會方面或者司法方面的幫助。[5]大部分家庭暴力受害者在遭受家庭暴力后不會輕易找人傾訴,更不會第一時間向居委會以及基層派出所等反映,以至于案件訴至法院,需要舉證證明暴力行為的存在時,因時過境遷而無法舉證。我國現行的法律對家庭暴力的規(guī)定過于抽象、籠統,對其中的具體情節(jié)認定不明確。比如對于何種行為公安機關會做出處罰,何種行為不能認定為家庭暴力行為,以及我們常說的精神暴力、冷暴力具體是什么內容,都沒有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只是局限在《反家庭暴力法》中規(guī)定的一些行為,對于其他行為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比如生活中一方以為是生活情趣,一方則認為是言語嘲諷,對于這種行為是否構成精神暴力,法律并未對此作出規(guī)定,造成法院對家庭精神暴力難以認定。家庭暴力一般屬于自訴案件,而取證的問題多需要自己收集,比如需要居委會、公安機關調解記錄以及配合法醫(yī)(醫(yī)院)的檢查報告才算有效??墒呛芏嗟墓珯嗔Σ块T在家庭暴力問題認識上都存在誤區(qū),認為家庭暴力是個人私事,清官難斷家務事,因此外力還是少介入為好。這些現象直接導致了法院無法獲得合法有效的證據,從而導致很多家庭暴力案件存在立案難的現象。這些取證方面的問題,將會影響正當防衛(wèi)認定中防衛(wèi)起因、防衛(wèi)意圖等的認定,最終導致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認定困難重重。(二)時間限制過于苛刻根據《刑法》規(guī)定,構成正當防衛(wèi)需要滿足一個時間條件,即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可是家庭暴力具有長期性和反復性的特點,想要確定“家庭暴力”這種不法侵害是否正在進行,如果不將其視為一個長期持續(xù)的過程,很難客觀認定。家庭暴力作為家庭內部的問題,本身的隱蔽性很大地阻撓了在時間上的認定。并且,家庭暴力行為取證的困難也直接導致了對于家庭暴力防衛(wèi)行為時間上認定的困難。此外,家庭暴力與普通的不法侵害不同,它不僅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對受侵害人有危害,還會給受侵害人帶來長時間的影響。如果按照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理解,那么在家庭暴力中,只有受虐女性正在經受丈夫毆打時的防衛(wèi)才認定為正當防衛(wèi)。顯然,這樣的認定在家庭暴力案件中是不公平的。(三)防衛(wèi)限度難于掌握對于正當防衛(wèi)的必要限度,刑法僅僅作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以致在刑法理論上成了各家熱烈爭論的一個問題。傳統思維模式認為,防衛(wèi)限度還要與施暴程度相當,否則就會防衛(wèi)過當。但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因為家暴是一個長期持續(xù)性的過程,受虐女性一時的防衛(wèi)行為不能保護其長久的身心安全。是以,除非受虐女性能夠做到一招制敵,才能擺脫家庭暴力的侵害,而做到與傷害程度相當的正當防衛(wèi)根本不可能實現。很多長期受到家庭暴力的女性,時刻處于一種恐懼的狀態(tài)中,其對自己的一些行為往往喪失控制能力。在反抗家庭暴力的過程中,受虐女性根本無法判斷施暴者的施暴程度跟施暴所將導致的后果,因此其采取的行為不能以普通的防衛(wèi)行為來定性。由于家庭暴力中不法侵害程度的難以定義,從而導致了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限度難于掌握。(四)公眾法律意識薄弱現如今,我國已經陸續(xù)出臺多個有關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作為普通大眾,很多人并不知曉這些法律法規(guī)的存在。一些人雖然通過電視新聞、報紙得知國家將要出臺某項法規(guī),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具體的內容以及具體的含義。在中國,一部分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來自農村,她們并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些甚至根本不識字。這些受虐女性在面對家庭暴力的時候只能選擇自我救濟或者尋求親朋好友的幫助,很少有人在遭遇家庭暴力時立即尋求法律的庇佑。當然,有些人雖然知道可以尋求公權力機關的幫助,但是她們或是覺得家丑不可外揚,或是害怕影響家庭關系而選擇沉默。這些施暴的男性,絕大部分并沒有意識到自身行為的違法性。除此之外,在家庭暴力發(fā)生時,這些受虐女性的親友并有合理地制止,一些人礙于家庭關系的和睦,也不愿意出庭作證。這些都是由于公眾對相關法律信息的欠缺,說明我國法律的普及還存在一定問題。由于我國法律限制以及生活文化各方面的原因,在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認定上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受虐女性作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反而承受過重的刑罰。因此,為了更好的維護女性權益,避免受虐女性再次遭受侵害,勢必要了解并解決這些阻礙女性防衛(wèi)權認定的問題。四、完善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建議對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認定問題進行了系統化的分析與研究,我們可以感受到關于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問題,我國立法上缺乏針對性規(guī)定。為了解決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認定問題,需要對我國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立法、司法進行完善,需要增強公眾的法律意識。(一)建立積極取證和舉證責任倒置的配套制度在實際的操作中,證據認定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涉及法官對家庭暴力的認知和理念。因此,在實際的案件處理中,仍然需要解決證據認定的問題。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應當及時調取、保存證據,相關單位應當妥善保管受虐女性的報案記錄、就診記錄。除此之外,應當鼓勵受虐女性周邊的人克服心理負擔,能夠為受虐女性出庭作證??紤]到家庭暴力案件舉證的復雜性和困難程度,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做出相關司法解釋,在被告人提出正當防衛(wèi)辯解確實無法證明(非自身原因)時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或者降低被告人的證明標準。[6]遭受家庭暴力的受虐女性僅需要對部分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其余事實均由施暴者來承擔責任。(二)適用受虐婦女綜合癥理論受虐女性長期遭受家庭暴力,其生理和心理承受的痛苦非常人所能想象。因此,在丈夫長期的虐待下,就出現了妻子為了擺脫不法侵害不得已殺害丈夫的行為。適用受虐婦女綜合癥理論主要是為了在處理案件的時候,適當放寬傳統正當防衛(wèi)理論中關于時間和防衛(wèi)限度的規(guī)定。受虐女性一直處于一種緊迫地威脅、侵害中,時間具有長期性和連續(xù)性的特點。因此,在時間的限度規(guī)定上,應將正在進行中的侵害放寬為一段時間內的侵害,適當放寬時間限度的規(guī)定。除此之外,受虐女性遭受的家庭暴力危害性大,嚴重危及她們的人身安全,是以應當適當放寬防衛(wèi)限度,適用特殊正當防衛(wèi)。并且從正當防衛(wèi)的立法精神來說,其目的是鼓勵公民在公權力缺失的情況下與不法侵害作斗爭。若對其標準要求過于嚴苛,則有悖于立法目的,同時也失去了使用的目的。在家庭暴力案件中,適用受虐婦女綜合癥理論符合立法精神同時也符合我國目前的社會狀況。(三)增設專有罪名我們不難發(fā)現,雖然我國對于家庭暴力的認定以及對于正當防衛(wèi)的認定都有著嚴格要求,但是多是原則上的定義,缺乏對具體內容的規(guī)定。如果不對家庭暴力作出嚴格具體的解釋,我們無法確認女性在家庭暴力中防衛(wèi)的限度。因此,要解決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的認定問題,可對家庭暴力以及家庭暴力行為的長期性、緊迫性、嚴重性作出嚴格具體的解釋。[7]在家庭暴力立法方面,我們應當學習國外相關立法經驗,專門設立家庭暴力罪。將常見的幾類家庭暴力犯罪的罪名進行歸攏,共同納入家庭暴力罪章節(jié)中。通過增設專有罪名,不僅統一了立法標準,對犯罪構成、犯罪的要件以及相應的處罰措施給予詳細的規(guī)定,更能發(fā)揮刑法的震懾和預防作用。(四)增強公眾和公權力機關法律意識通過加強普法宣傳,重視和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普及,做到人人知法、人人懂法,認識到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在遭遇家庭暴力時,以便受虐女性知曉及時報案,必要時需要對傷情進行醫(yī)學鑒定,留下合法的證據。并且有利于鼓勵廣大群眾遇到家庭暴力情況時能夠及時制止、積極舉報,鼓勵其為受虐女性出庭作證。作為公權力機關,應該摒棄“清官難斷家務事”的錯誤執(zhí)法思維,依法懲治暴行。在受害人尋求救濟時,公權力機關應當及時介入,第一時間制止家暴罪行,及時受理案件并保存證據,尤其是書證。[8]在實際情況下,受虐女性在遭受家庭暴力報警的時候,警察往往并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在很多情況下,警察因為受輿論壓力的影響,害怕影響受害人的家庭關系從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對于法律中規(guī)定的一些針對受虐女性的保護行為,很多只停留在文字層面,并沒有真正的貫徹落實下去。比如在現實中很多基層派出所并沒有接到上面的指示文件,也不清楚具體的保護行為是什么,因此根本無法對家庭暴力受害者進行保護。如此一來,很多一開始愿意采取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受虐女性逐漸對法律失去信心,從而采取其他極端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因此,需要對公眾以及公權力機關進行相關培訓、宣傳。以便提升公眾以及公權力機關法律意識,有助于對家庭暴力行為相關證據的收集,解決家庭暴力案件中證據采集困難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改善家庭暴力案件立案難、家庭暴力中女性防衛(wèi)權認定難的現狀。五、結語家庭是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細胞組織,家庭的和睦與穩(wěn)定關系著社會的穩(wěn)定與安寧,而家庭暴力在世界范圍內都是較為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9]因此,嚴重的家庭暴力不僅會危害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受害者的合法權益,而且會破壞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應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也與日俱增,家庭暴力問題也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其類型和表現形式也愈發(fā)多樣化。由于原先男尊女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