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含詳細答案_第1頁
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含詳細答案_第2頁
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含詳細答案_第3頁
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含詳細答案_第4頁
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含詳細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化學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含詳細答案一、化學反應原理1.水合隊(N2H4H2O)又名水合聯(lián)氨,無色透明,是具有腐蝕性和強還原性的堿性液體,它是一種重要的化工試劑。利用尿素法生產水合隊的原理為: 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Q+NaCl。A實驗1:制備NaClO溶液。(已知:3NaClO=2NaCl+NaCQ)(1)如圖裝置I中燒瓶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用NaOH固體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 30%的NaOH溶液時,所需玻璃儀器除量筒外還有 (填字母)。a.燒杯b.容量瓶c玻璃棒 d燒瓶(3)圖中裝置n中用冰水浴控制溫度的目的是。實驗2:制取水合腫。(4)圖中充分反應后,(填操作名稱)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腫的粗產品。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過快,部分N2H4H20會參與A中反應并產生大量氮氣,降低產品產率。寫出該過程反應生成氮氣的化學方程式。實驗3:測定微分中水合腫的含量。(5)稱取福分3.0g,加入適量NaHCQ固體(滴定過程中,調節(jié)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molL1的碘的標準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T+4HI+H2O)。①滴定時,碘的標準溶液盛放在(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中。②下列能導致微分中水合腫的含量測定結果偏高的是(填字母)。a.錐形瓶清洗干凈后未干燥 b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滴定后有氣泡c.讀數(shù)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 d.盛標準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裝標準液③實驗測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為20.00mL,微分中水合腫(N2H4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A【答案】MnO2+4HCl膿廣MnCl2+Cl2T+2H2Oac防止NaClO受熱分解,影響水合隊的產率蒸儲N2H4H2。+2NaClO=N2f+3H2O+2NaCl酸式d25%【解析】【分析】(1)裝置I中燒瓶內濃鹽酸與二氧化鎰共熱反應生成氯化鎰、氯氣和水;(2)配制30%NaOH溶液時,用天平稱量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在燒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攪拌;(3)由題給信息可知,次氯酸鈉受熱易分解生成氯化鈉和氯酸鈉,降溫可以防止 NaClO受熱分解;(4)N2H4?H2O具有強還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過快,部分 N2H4H20與次氯酸鈉反應;(5)①碘的標準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蝕橡皮管;②依據操作不當對標準溶液體積的 影響分析解答;③由方程式N2H4H2O+2I2=N2T+4HI+H2O可得如下關系N2H4H2。一2I2,由此計算N2H4H20的物質的量和質量分數(shù)?!驹斀狻?1)裝置I中燒瓶內濃鹽酸與二氧化鎰共熱反應生成氯化鎰、氯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 A為MnO2+4HCl(t)=MnCl2+Cl2T+2H2O,故答案為:MnO2+4HCl(t廣MnCl2+Cl2T+2H20;(2)配制30%NaOH溶液時,用天平稱量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在燒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攪拌,需要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故答案為: ac;(3)由題給信息可知,次氯酸鈉受熱易分解生成氯化鈉和氯酸鈉,圖中裝置n中用冰水浴控制溫度可以防止NaClO受熱分解,影響水合腫的產率,故答案為:防止NaClO受熱分解,影響水合隊的產率;(4)由反應方程式示可知,加熱蒸儲三頸燒瓶內的溶液可得到水合腫的粗產品;N2H4?H2O具有強還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過快,部分 N2H4H2O與次氯酸鈉反應生成氮氣、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H4?H2O+2NaClO=N2T+3H2O+2NaCl,故答案為:蒸儲;N2H4?H2O+2NaClO=N4+3H2O+2NaCl;(5)①碘的標準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蝕橡皮管,應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為:酸式;②a.錐形瓶清洗干凈后未干燥,不影響水合腫的物質的量,對實驗結果無影響,故錯誤;b.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滴定后有氣泡會導致碘的標準溶液體積偏小,所測結果偏小,故錯誤;c.讀數(shù)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會導致碘的標準溶液體積偏小,所測結果偏小,故錯誤;d.盛標準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裝標準液會稀釋碘的標準溶液,導致碘的標準溶液體積偏大,所測結果偏高,故正確;d正確,故答案為:d;③由方程式N2H4H2O+2I2=N2T+4HI+H2O可得如下關系N2H4H2。一2憶則3.0g微分中n(N2H4H2O)=1n(|2)x10=1X0.15molL(4)TiO2+易水解,則其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轉化”利用的是

TiO2(4)TiO2+易水解,則其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轉化”利用的是

TiO2+的水解過程,需要對溶液加熱,加熱的目的是。(5)沉鐵”的的是使Fe3+生成FePQ,當溶液中c(PO43-)=1.0X17mol/L時可認為Fe3+沉淀完全,則溶液中Fe3+沉淀完全時的c(Fe3+尸mol/L[已知:該溫度下,Ksp(FePQ)=1.0x-10TiO(OH)2,TiO2++2H2O=TiO(OH)2+2H+,分解得到鈦白粉(TiO2);將綠磯與過氧化氫、 H3PC4隊(N2H4H2。)的質量分數(shù)為吧5m譽/吧X100%=25%,故答案為:25%?!军c睛】由題給信息可知,次氯酸鈉受熱易分解生成氯化鈉和氯酸鈉,圖中裝置n中用冰水浴控制溫度可以防止NaClO受熱分解是解答關鍵,N2H4?H2。具有強還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過快,部分N2H4H2。與次氯酸鈉反應是解答難點。2.鈦白粉(TiO2)是重要的白色顏料,LiFePQ是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一種利用鈦鐵礦(主要成分為FeTiO3和少量Fe2O3)進行鈦白粉和LiFePQ的聯(lián)合生產工藝如下圖所示IC地制 沮C .不裱 -沖化! Td>inHb--EE回答下列問題:LiFePQ中Fe的化合價是(2)鈦鐵礦酸溶”前需要進行粉碎,粉碎的目的是(3)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操作I加入鐵粉的目的:。操作II為系列操作,名稱是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其中用到的陶瓷儀器的名稱是混合沉鐵:2Fe2++H2O2+2H3PO4=2FePO4+2陣O+4H+,將得到的FePQ與草酸、Li2CO3焙燒生成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 LiFePQ?!驹斀狻扛鶕鲜龇治隹芍?,(1)LiFePQ中Li的化合價為+1價,P為+5價。為-2價,根據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 0,Fe的化合價是+2,故答案為+2;(2)鈦鐵礦酸溶”前需要進行粉碎,粉碎可以增加鈦鐵礦與硫酸按觸面積,增大酸溶速率,故答案為增加鈦鐵礦與硫酸按觸面積,增大酸溶速率;(3)加入鐵粉主要是還原鐵離子,也會與過量的酸反應:2H++Fe==HH+F4、2Fe3++Fe=3F€2+;操作II為一系列操作,名稱是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其中用到的陶瓷儀器為蒸發(fā)皿,故答案為 2H++Fe==H2T+F#、Fe+2Fe3+==3Fe2+;蒸發(fā)皿;(4)TiO2+易水解生成TiO(OH)2,其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 TiO2++2H2K=^TiO(OH)2+2H+;轉化”利用的是TiO2+的水解過程,需要對溶液加熱,加熱可以促進水解,故答案為TiO2++2H2O^^TiO(OH)2+2H+;促進水解;KspFeP04 101022(5)Kp(FePQ)=c(Fe3+)c(P。3-),則c(Fe3+尸 =- 17=1.0x150mol/L,故答CPO4 1.01017案為1.0x10;(6)沉鐵”的為綠磯與過氧化氫、 H3PO4混合生成FePQ,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3PQ=2FePQJ+2H2O+4H+,焙燒時的反應方程式為2FePG4+Li2CQ+H2c2O4J!三2LiFePQ+H2O+3CO2T;H2O2與草酸(H2c2O4)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mol34g/mol201:1,則17%H2O2溶液與草酸(H2C2O4)的質量比為 17%一,故答案為1mol90g/mol920o93.實驗室以工業(yè)廢渣(主要含CaSQ2H2O,還含少量SQ、Al2O3、FnO3)為原料制取輕質CaCQ和(NH4)2SO4晶體,其實驗流程如下:(N而M,筱J-.II廢液粉末一?浸取一?過濾 ?濾清 *輕質%匚小I淀液 ?。山力中八晶體(1)室溫下,反應CaSQ(s)+CO2(aq> "CaCQ(s)+SO2(aq)達到平衡,則溶液中cso2 -= [Ksp(CaSQ)=4.8X-50Ksp(CaCQ)=3X19]。cCO2

(2)將氨水和NH4HCO溶液混合,可制得(NH4)2C。溶液,其離子方程式為;浸取廢渣時,向(NH4)2CC3溶液中加入適量濃氨水的目的是。(3)廢渣浸取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控制反應溫度在 60~70C,攪拌,反應3小時。溫度過高將會導致CaSQ的轉化率下降,其原因是;保持溫度、反應時間、反應物和溶劑的量不變,實驗中提高 CaSQ轉化率的操作有。(4)濾渣水洗后,經多步處理得到制備輕質 CaCQ3所需的CaC2溶液。設計以水洗后的濾渣為原料,制取CaC2溶液的實驗方案:[已知pH=5時Fe(QH)3和Al(QH)3沉淀完全;pH=8.5時Al(QH)3開始溶解。實驗中必須使用的試劑:鹽酸和 Ca(QH)2]o【答案】1.6X104HCQ3+NH3-H2Q NH++CQ2+H2Q(或HCQ3+NH3-H2Q” “NH:+CQ2+H2Q)增加溶液中CQ32的濃度,促進CaSQ的轉化溫度過高,(NH4)2CQ分解加快攪拌速率 在攪拌下向足量稀鹽酸中分批加入濾渣,待觀察不到氣泡產生后,過濾,向濾液中分批加入少量 Ca(QHb,用pH試紙測量溶液pH,當pH介于5~8.5時,過濾【解析】【分析】(1)反應CaSQ(s)+CQ2-(aq)CaCQ(s)+SQ2-(aq)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c(sq2)……… 心一一———,結合CaSQ和CaCQ的Ksp計算;c(cq2)(2)氨水與NH4HCQ反應生成(NH4)2CQ3;加入氨水抑制(NH4)2CQ的水解;(3)溫度過高,(NH4)2CQ3分解,使CaSQ轉化率下降;保持溫度、反應時間、反應物和溶劑的量不變,提高CaSQ轉化率即提高反應速率,結合反應的特點從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分析;(4)根據工業(yè)廢渣中的成分知,浸取、過濾后所得濾渣中含 CaCQ、SiQ、AI2Q3和Fe2Q3;若以水洗后的濾渣為原料制取 CaC2溶液,根據題給試劑,首先要加入足量鹽酸將CaCQ完全轉化為CaC2,同時AI2Q3、F及Q3轉化成AICI3、FeC3,過濾除去SiC2,結合題給已知,再利用Ca(QH)2調節(jié)pH除去Al3+和Fe3+。【詳解】(1)反應CaSQ(s)+CQ32-(aq)CaCQ(s)+S。2-(aq)達到平衡時,溶液中x40答案:1.6X10c(So4)c(Ca2)?SQ4)Ksp(CaSQ4)x40答案:1.6X10= = ==1.6c(CQ3)c(Ca2)?CO2)Ksp(CaCQ?3109NH4HCQ屬于酸式鹽,與氨水反應生成(NH4)2CQ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HCQ3+NH3H2Q=(NH4)2CQ3+H2Q[或NH4HCQ+NH3H2。^^I(NH4)2CQ3+H2Q],離子方程式為HCQ-+NH3H2O=NH4++CO2-+H2O(或HCO-+NH3H2。^^NH4++CQ2-+H2O);浸取廢渣時,加入的(NH4)2CO3屬于弱酸弱堿鹽,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O32-+NH4++H2O=^HCO3-+NH3H2O,加入適量濃氨水,水解平衡逆向移動,溶液中 CO32-的濃度增大,反應 CaSQ (s) +CQ2- (aq)CaCQ (s) +SQ2- (aq)正向移動,促進 CaSQ的轉化。答案:HCQ—+NH3H2O=NH4++CC32-+H2O(或HCC3-+NH3H2。^^NH4++CC32—+H2O)增加溶液中CO32-的濃度,促進CaSQ的轉化(3)由于錢鹽具有不穩(wěn)定性,受熱易分解,所以溫度過高,( NH4)2CO3分解,從而使CaSQ轉化率下降;由于浸取過程中的反應屬于固體與溶液的反應(或發(fā)生沉淀的轉化),保持溫度、反應時間、反應物和溶劑的量不變,提高 CaSQ轉化率即提高反應速率,結合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過程中提高 CaSQ轉化率的操作為加快攪拌速率(即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提高浸取率)。答案:溫度過高,( NH4)2CO3分解加快攪拌速率(4)工業(yè)廢渣主要含 CaSQ 2H2O,還含有少量 SiO2、AI2O3和Fe2O3,加入(NH4) 2CQ溶液浸取,其中CaSQ與(NH4)2CQ反應生成CaCQ和(NH4)2S。,SiQ、AI2O3和Fe2O3都不反應,過濾后所得濾渣中含 CaCQ、SiQ、AI2O3和Fe2O3;若以水洗后的濾渣為原料制取CaC2溶液,根據題給試劑,首先要加入足量鹽酸將 CaCO完全轉化為CaC2,發(fā)生的反應為CaCQ+2HCl=CaC2+H2O+CQT,與此同時發(fā)生反應Al2O3+6HCl=2AlC3+3H2O、F殳O3+6HCl=2FeC3+3H2O,SiO2不反應,經過濾除去SiO2;得到的濾液中含CaC2、AICI3、FeC3,根據“pH=5寸Fe(OH)3和Al(OH)3沉淀完全,pH=8.5時Al(OH)3開始溶解”,為了將濾液中Al3+、Fe3+完全除去,應加入Ca(OH)2調節(jié)溶液的pH介于5~8.5[加入Ca(OH)2的過程中要邊加邊測定溶液的 pH],然后過濾即可制得CaC2溶液。答案:在攪拌下向足量稀鹽酸中分批加入濾渣,待觀察不到氣泡產生后,過濾,向濾液中分批加入少量Ca(OH)2,用pH試紙測彳導溶液pH,當pH介于5~8.5時,過濾【點睛】本題以工業(yè)廢渣為原料制取輕質 CaCQ和(NH4)2S。晶體的實驗流程為載體,考查溶度積的計算、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實驗條件的控制、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對信息的處理能力等。難點是第(4)問實驗方案的設計,設計實驗方案時首先要弄清水洗后濾渣中的成分,然后結合題給試劑和已知進行分析,作答時要答出關鍵點,如pH介于5~8.5等。4.硫酸亞鐵俊的化學式為(NH4)2SO?FeSQ?6H2O,商品名為莫爾鹽,可由硫酸亞鐵與硫酸錢反應生成。一般硫酸亞鐵鹽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而形成莫爾鹽后就比較穩(wěn)定了。三種鹽的溶解度(單位為g/i00g水)如下表:溫度/C102030(NH4)2SQ73.075.478.0FeSQ7H2O20.026.532.9(NH4)2SQ?FeSO17.221.628.1(一)實驗室制取少量莫爾鹽的流程如下:鐵屑10%N^C6(aq)151m【,h2鐵屑10%N^C6(aq)151m【,h2so4一定質量的

(四)與5固體莫爾鹽試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1中加入10%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反應中鐵屑過量是為了 o(2)步驟3需要趁熱過濾,原因是。(3)從步驟4到莫爾鹽,必須進行的操作依次是,析出的晶體常用洗滌。(4)若莫爾鹽的飽和溶液中有水 20克,當溫度從30c降至10C,最多析出莫爾鹽的質量是(選填編號)。A2.18gB大于2.18gC小于2.18gD無法確定(二)稱取質量為1.96g的莫爾鹽制成溶液。用未知濃度的酸性 KMnO4溶液進行滴定。(1)已知MnO4-被還原為Mn2+,試寫出該滴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判斷該反應到達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為。(3)假設到達滴定終點時,用去 VmL酸fKMnO4溶液,則該酸性KMnO4溶液的濃度為 mol/L?!敬鸢浮砍F屑表面的油污 還原氧化生成的Fe3+,保證Fe2+穩(wěn)定、純凈地存在,減少產物中的Fe3+雜質FeSQ在溫度低時溶解度較小,如果不趁熱過濾就會有 FeSQ7H2O析出過濾、洗滌 無水酒精或冰水 B5F(2++MnO4-+8H+-5F€3++Mn2++4H2O加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紫紅色不褪,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1/V【解析】【分析】(一)(1)碳酸鈉水解顯堿性;(2)FeSQ在溫度低時溶解度較??;(3)濃縮結晶后需要過濾、洗滌;溫度低時,硫酸亞鐵錢的溶解度??;(NH4)2SQFeSQ在30c和10c的溶解度分別為:28.1g和17.2g;(二)(1)MnO4-將二價鐵離子氧化為三價鐵離子,被還原為 Mn2+;(2)高鎰酸鉀本身有顏色,滴定亞鐵離子是不需要指示劑的;(3)根據亞鐵離子和高鎰酸根反應的實質,可以找到亞鐵離子與高鎰酸根之間的量的關系,根據原子守恒可以找到亞鐵離子和酸亞鐵俊之間量的關系,進而進行計算?!驹斀狻?一)(1)碳酸鈉水解顯堿性,油脂在堿性條件下能水解,過量的 Fe可以還原氧化生成的Fe3+,減少產物中的Fe3+雜質,故答案為:除鐵屑表面的油污;還原氧化生成的 Fe3+,保證Fe2+穩(wěn)定、純凈地存在,減少產物中的Fe3+雜質;(2)如果不趁熱過濾就會有 FeSQ7H2O析出,故答案為:FeSQ在溫度低時溶解度較小,如果不趁熱過濾就會有FeSQ7H2O析出;(3)濃縮結晶后需要過濾、洗滌;硫酸亞鐵錢在無水乙醇中的溶解度??;溫度低時,硫酸亞鐵錢的溶解度小,可用冰水洗滌,故答案為:過濾、洗滌;無水酒精或冰水;(4)(NH4)2SQFeSQ在30c和10c的溶解度分別為:28.1g和17.2g,即若溶劑為100g水,冷卻析出10.9g,有水20g析出2.18g,硫酸亞鐵俊的化學式為(NH4)2SOFeS。6H2O含有結晶水,故析出質量大于2.18g,故答案為:B;(二)(1)反應的離子方程式5Fe2++MnO4-+8H+^5F€3++Mn2++4H2O,故答案為:5Fe2++MnO4-+8H+-5Fe3++Mn2++4H2O;(2)高鎰酸鉀本身有顏色,滴定亞鐵離子不需要指示劑,當?shù)渭幼詈笠坏稳芤汉?,溶液變成紫紅色,30s內不褪色,說明達到滴定終點,故答案為:加入最后一滴 KMnO4溶液紫紅色不褪,且半分鐘內不褪色;(3)1.96g硫酸亞鐵錢晶體的物質的量 n=-=—196g-=0.005mol,根據原子守恒則亞M392g/mol鐵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05mol,反應5Fe2++MnO4-+8H+=5Fe3++Mn2++4H2O,則5Fe2+?MnO4-一 『n0,001mol 1,所以tWj鎰酸于甲的物質的n1為 0.001mol,據c=—= 3 =—mol/L故答案為:V10VLV.膽磯(CuSQ5H2O)是銅的重要化合物,在工業(yè)生產中應用廣泛。若改變反應條件可獲得化學式為Cu<(OH)y(SO4)znH2O的晶體,用熱重分析儀對Cu(OH)y(SO)znH2O晶體進行分析并推斷該晶體的化學式。取 3.30g晶體樣品進行熱重分析,所得固體質量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已知:體系溫度在650c及以下時,放出的氣體只有水蒸氣;實驗測得溫度在650c時,殘留固體的組成可視為 aCuObCuSQ;溫度在1000C以上時,得到的固體為同悻啦耕同悻啦耕?1①溫度650?1000C產生的氣體中,n(O):n(S)(填“>”米咚”)3②通過計算推斷Cux(OH)y(SO4)znH2O晶體的化學式: ?!敬鸢浮?gt;Ci2(OH)2SO4H2O【解析】【詳解】0.9g 一,一,,3.30g晶體含水為3.3g-2.4g=0.9g,n(H2O)= -=0.05mol,1000C以上時,得到的18g/mol固體為CU2O,n(Cu尸,1.44gX2=0.02mol,溫度在650c時,殘留固體的組成可視為144g/molaCuO?bCuSQ,此時設CuO為xmol、CuSQ為ymol,則x+y=0.02,80x+160y=2.4,解得x=y=0.01mol,①溫度650?1000c產生的氣體中,n(O):n(S)=0.01mol+0.01mol4=5>3,故答案0.01mol為:>;②3.30g晶體含水為3.3g-2.4g=0.9g,n(H2O)=0.05mol,n(Cu)=0.02mol,n(SQ2-)=001mol,可知x:z:n=0.02mol:0.01mol:(0.05-0.02/2)mol=2:1:4,由電荷守恒可知y=2,化學式為Cu2(OH)2SO44H2O,故答案為:Cu2(OH)2SC44H2。。.利用間接酸堿滴定法可測定Ba2+的含量,實驗分兩步進行。已知:2CrO;+2H+===Cr2O:-+H2OBa2++CrO-===BaCrOi步驟I移取xmL一定濃度的Na2CrO4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酸堿指示劑,用 bmolL「1鹽酸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測得滴加鹽酸體積為 V0mL。步驟n:移取ymLBaCb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xmL與步驟I相同濃度的Na2CrO4溶液,待Ba》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堿指示劑,用bmolL1鹽酸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測得滴加鹽酸的體積為V1mLo滴加鹽酸標準液時應用酸式滴定管, “(0度位于滴定管的(填土方”或下方"JBaC2溶液的濃度為molL「1,若步驟n中滴加鹽酸時有少量待測液濺出,Ba2+濃度測量值將(填偏大”或偏小”。)bV0V1【答案】上方 一0一-偏大y【解析】【詳解】酸式滴定管的“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上方;步驟n: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堿指示劑,用bmol?L-1鹽酸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測得滴加鹽酸的體積為V〔mL,則發(fā)生2CrO42-+2H+—Cr2O72-+H20的鹽酸的物質的量為: V1x103xbmo,l步驟I:用bmol?L-1鹽酸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測得滴加鹽酸體積為 V°mL,加入的總鹽酸的物質的量:V0X10xbmojBa2++CrC42--BaCrQJ,與Ba2+反應的CrO/-的物質的量為V0x1-3xbmol-Vx10xbmol=(V0-V1)bx1-3mol,步驟n:移取ymLBaCb溶液于錐形V0V1b103 V0V1b瓶中,所以BaC2溶放的濃度為: 3 mol/L= mol/L;y103 y若步驟n中滴加鹽酸時有少量待測液濺出, V1減小,則Ba2+濃度測量值將偏大。.某小組同學以不同方案探究 Cu粉與FeC3溶液的反應。(1)甲同學向FeC3溶液中加入Cu粉,觀察到溶液的顏色變?yōu)闇\藍色,由此證明發(fā)生了反應,其離子方程式是__。(2)乙同學通過反應物的消耗證明了上述反應的發(fā)生:將 Cu粉加入到滴有少量KSCN的FeC3溶液中,觀察到溶液紅色褪去,有白色沉淀 A產生。①針對白色沉淀A,查閱資料:A可能為CuCl和CuSCN其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中的一種或兩種。實驗過程如下:請回答:I.根據白色沉淀B是__(填化學式),判斷沉淀A中一定存在CuSCNn.僅根據白色沉淀A與過量濃HNO3反應產生的實驗現(xiàn)象,不能判斷白色沉淀 A中一定存在CuSCN,從氧化還原角度說明理由: __。出.向濾液中加入a溶液后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 A不含CuCl,則a是__(填化學式)。根據以上實驗,證明A僅為CuSCN②進一步查閱資料并實驗驗證了 CuSCN的成因,將該反應的方程式補充完整: _Cu2++_SCN?=_CuSCM+_(SCN2__③結合上述過程以及Fe(SCN3?Fe3++3SCN?勺平衡,分析(2)中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O(3)已知(SCN2稱為擬鹵素,其氧化性與 Br2相近。將KSCN溶液滴入(1)所得的溶液中,觀察到溶液變紅色,則溶液變紅的可能原因是 或?!敬鸢浮緾u+2Fe5+=Cu2++2Fe2+BaSO+1價銅也可將濃HNO3還原AgNQ2Cu2++4SCN=2CuSCNj+(SCN)Cu和Fe3+反應生成CuI.①不溶于稀硝酸的白的沉淀為硫酸鋼;n.②亞銅離子具有還原性,也能被硝酸氧化;m.檢驗氯離子,應加入硝酸銀溶液;②據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原子守恒,寫出反應的方程式;③根據濃度對平衡移動規(guī)律進行分析;(3)亞鐵離子具有強還原性,空氣中氧氣、溶液中( SCN)2都有可能把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使c(Fe3+)減??;Cu2+和SCN反應生成CuSCNM淀使c(SCN)減小,均使該平衡正向移動,導致Fe(SCN3濃度減小,溶液紅色褪去F(3I.①不溶于稀硝酸的白的沉淀為硫酸鋼;n.②亞銅離子具有還原性,也能被硝酸氧化;m.檢驗氯離子,應加入硝酸銀溶液;②據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原子守恒,寫出反應的方程式;③根據濃度對平衡移動規(guī)律進行分析;(3)亞鐵離子具有強還原性,空氣中氧氣、溶液中( SCN)2都有可能把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窘馕觥俊痉治觥?1)鐵離子具有氧化性,能夠把銅氧化為銅離子;【詳解】1甲同學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觀察到溶液的顏色變?yōu)闇\藍色,由此證明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生成 Cu2,其離子方程式是 Cu+2Fe3+=Cu2++2Fe2+;故答案為: Cu+2Fe3+=Cu2++2Fe2+;2①IA可能為CuCl和CuSCN(其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2價)中的一種或兩種,白色沉淀與過量濃硝酸反應生成紅棕色的NO2和含Cu2的藍色溶液,向藍色溶液中加入過量硝酸鋇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鋇鹽沉淀,則白色沉淀 B是BaSO4;故答案為: BaSO4;n 1價銅也可將濃HNO3還原,故僅根據白色沉淀 A與過量濃HNO3反應產生的實驗現(xiàn)象,不能判斷白色沉淀 A中一定存在 CuSCN,故答案為:1價銅也可將濃 HNO3還原;m檢驗氯離子,應加入硝酸銀溶液,則a是AgNO3,故答案為:AgNO3;②據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原子守恒,該反應的方程式為 2Cu2++4SCN-=2CuSCNj+(SCN),故答案為:2Cu2++4SCN=2CuSCNj+(SCN);③CU和Fe3反應生成Cu2使cFe3減??;Cu2和SCN反應生成CuSCN沉淀使cSCN減小,均使該平衡正向移動,導致 Fe(SCN)3濃度減小,溶液紅色褪去,故答案為:Cu和Fe3+反應生成Cu2+使c(Fe3+)減??;Cu2+和SCN反應生成CuSCNJf淀使c(SCN)減小,均使該平衡正向移動,導致Fe(SCN)濃度減小,溶液紅色褪去 ;3將KSCN容液滴入1所得的溶液中,觀察到溶液變紅色,則溶液含 Fe3,溶液變紅的可能原因是Fe3有剩余;空氣中的。2將Fe2氧化;(SCN)2將Fe2氧化,故答案為:Fe3+有剩余;空氣中的。2將Fe2+氧化;(SCN2將Fe2+氧化8.一水硫酸四氨合銅晶體[Cu(NH3)4SQ.H2O]常用作殺蟲劑,媒染劑,在堿性鍍銅中也常用作電鍍液的主要成分,在工業(yè)上用途廣泛。常溫下該物質可溶于水,難溶于乙醇,在空氣中不穩(wěn)定,受熱時易發(fā)生分解。某化學興趣小組以 Cu粉、3mol?L-1的硫酸、濃氨水、10%NaOH溶液、95%勺乙醇溶液、0.500mol-L-1稀鹽酸、0.500mol?L-1的NaOH溶液來制備一水硫酸四氨合銅晶體并測定其純度。.CuSO4溶液的制?、賹嶒炇矣勉~與濃硫酸制備硫酸銅溶液時,往往會產生有污染的 SO2氣體,隨著硫酸濃度變小,反應會停止,使得硫酸利用率比較低。②實際生產中往往將銅片在空氣中加熱,使其氧化生成 CuO,再溶解在稀硫酸中即可得到硫酸銅溶液;這一過程缺點是銅片表面加熱易被氧化,而包裹在里面的銅得不到氧化。③所以工業(yè)上進行了改進,可以在浸入硫酸中的銅片表面不斷通 。2,并加熱;也可以在硫酸和銅的混合容器中滴加 H2O2溶液。④趁熱過濾得藍色溶液。(1)某同學在上述實驗制備硫酸銅溶液時銅有剩余,該同學將制得的 CuSQ溶液倒入另一蒸發(fā)皿中加熱濃縮至有晶膜出現(xiàn),冷卻析出的晶體中含有白色粉末,試解釋其原因(2)若按③進行制備,請寫出 Cu在H2O2作用下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H2O2溶液的濃度對銅片的溶解速率有影響?,F(xiàn)通過下圖將少量 30%的H2O2溶液濃縮至40%,在B處應增加一個設備,該設備的作用是儲出物是.晶體的制備將上述制備的CuSQ溶液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1)硫酸銅溶液含有一定的硫酸,呈酸性,加入適量 NH3.H2O調節(jié)溶液pH,產生淺藍色沉淀,已知其成分為CU2(OH)2SQ,試寫出生成此沉淀的離子反應方程式。(2)繼續(xù)滴加NH3.H2O,會轉化生成深藍色溶液,請寫出從深藍色溶液中析出深藍色晶體的方法。并說明理由。m.產品純度的測定精確稱取mg晶體,加適量水溶解,注入圖示的三頸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氣,將樣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并用蒸儲水沖洗導管內壁,用 VimL0.500mol-L1的鹽酸標準溶液完全吸收。取下接收瓶,用0.500mol-L1NaOH標準溶液滴定過剩的HC(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到終點時消耗V2mLNaOH溶液。遍的裁定裝置1.水2.長玻壬^管3.10%NaOH溶液4.樣品液5.鹽酸標準溶液(1)玻璃管2的作用。(2)樣品中產品純度的表達式。(不用化簡)(3)下列實驗操作可能使氨含量測定結果偏低的原因是A.滴定時未用NaOH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B.滴定過程中選用酚酬:作指示劑C讀數(shù)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儲水沖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導管外壁E,由于操作不規(guī)范,滴定前無氣泡,滴定后滴定管中產生氣泡【答案】反應中硫酸過量,在濃縮過程中,稀硫酸變濃,濃硫酸的吸水性使 CuSC4-5H2O失去結晶水變?yōu)镃uSQCl+H2C2+H2SC4=CuSC4+2H2O減壓設備水(H2。)2CU2++2NH3?H2O+SO42-=CU2(OH)2SC4+2NH4+加入乙醇或醇析 Cl(NH3)4SOi-H2O晶體難溶于乙醇,能溶于水 平衡氣壓,防止堵塞和倒吸 1.2310一(Vl-V2)100%AB4m【解析】【分析】(1)得到的為硫酸銅和硫酸溶液,濃縮時,硫酸變濃,具有吸水性;(2)雙氧水與銅、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3)過氧化氫受熱易分解,故采用減壓蒸儲的方式;n.(1)硫酸銅與nh3?h2O反應生成Cu2(OH)2sc4,據此書寫離子方程式;(2)根據Cu(NH3)4SC4?H2O可溶于水,難溶于乙醇分析;(1)玻璃管2起到了平衡氣壓的作用;(2)根據關系式計算;(3)氨含量測定結果偏低,說明中和滴定時消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 V2偏大?!驹斀狻?1)得到的為硫酸銅和硫酸溶液,濃縮時,硫酸變濃,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使CuSQ?5H2O失去結晶水變?yōu)镃uSQ,可使固體變?yōu)榘咨?Cu在H2O2作用下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H2O2+H2SO4=CuSQ+2H2O;(3)過氧化氫受熱易分解,故采用減壓蒸儲的方式,則 B處增加一個減壓設備,儲出物為H2O;II.(1)淺藍色沉淀的成分為CU2(OH)2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Cu2++2NH3?H2O+SQ2-=CU2(OH)2SO4+2NH4+;(2)由題中信息,Cu(NH3)4SQ-H2O晶體難溶于乙醇,可溶于水,故加入乙醇 (或醇析)可從深藍色溶液中析出深藍色晶體;m.(1)裝置中長導管可起到平衡氣壓,防止堵塞和倒吸;(2)與氨氣反應的n(HCl)=10-3ViLX0.500mol?L-1-0.500mol?L-1x10-3V2L=5X10-4(Vi-V2)mol,根據NH3?HCl1可知,n(NH3)=n(HCl)=5x10-4(V1-V2)mol,則n[Cu(NH3)4SO4.H2O]=n(NH3)=41—X5X10-4(V1-V2)mol,樣品中產品純度的表達式為:41 44510M'm01246g/mO1X100%=1.2310(V1-V2)X100%

mg 4m(3)A.滴定日^未用NaOH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濃度偏低,則V2偏大,氨含量偏低,故A正確;B.滴定過程中選用酚酬:作指示劑,滴定終點時溶液呈堿性,消耗 NaOH溶液體積偏大,測定的氨含量偏低,故B正確;C.讀數(shù)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導致V2偏小,則含量偏高,故C錯誤;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儲水沖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導管外壁,導致鹽酸偏少,需要的氫氧化鈉偏少,則V2偏小,含量偏高,故D錯誤;E.由于操彳不規(guī)范,滴定前無氣泡,滴定后滴定管中產生氣泡,導致消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V2偏小,測定的氨含量偏高,故E錯誤;故答案選AB。9.下表是某學生為探究AgCl沉淀轉化為Ag2s沉淀的反應所做實驗的記錄.步驟現(xiàn)象I.取5mL0.1mol/LAgNO3與一定體積0.1mol/LNaCl溶液,混合,振蕩.立即產生白色沉淀n.向所得懸濁液中加入2.5mL0.1mol/LNa2s溶液.沉淀迅速變?yōu)楹谏?將上述黑色濁液,放置在空氣中,不斷攪拌.較長時間后,沉淀變?yōu)槿榘咨玏.濾出出中的乳白色沉淀,加入足量 HNO3溶液.產生紅棕色氣體,沉淀部

分溶解V.過濾得到濾液X和白色沉淀Y;向X中滴加Ba(NO3)2溶產生白色沉淀液.1為了證明沉淀變黑是AgCl轉化為Ag2s的緣故,步驟I中NaCl溶液的體積范圍為 O一 一一 _ _ _10 _ _ _302已知:25c時KspAgCl1.810,KspAg2s 610,此沉淀轉化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步驟V中產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學式為,步驟出中乳白色沉淀除含有 AgCl外,還含有。4為了進一步確認步驟出中乳白色沉淀產生的原因,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對比實驗裝置。①裝置A中玻璃儀器有圓底燒瓶、導管和,試劑W為。②裝置C中的試劑為NaCl溶液和Ag2s懸濁液的混合物,B中試劑為。③實驗表明:C中沉淀逐漸變?yōu)槿榘咨?B中沒有明顯變化。完成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g2S+NaCl++?AgCl+S+C中C中NaCl的作用是:【答案】 5mL5.4109BaSO4S分液漏斗過氧化氫溶液Ag2s懸濁液2Ag2s4NaClO22H2O?4AgCl2S4NaOH氧氣將Ag2s氧化成S時有Ag產生,NaCl電離的氯離子與銀離子結合生成 AgCl沉淀,使cAg減小,有利于氧化還原反應的平衡右移【解析】【分析】(1)要證明沉淀變黑是AgCl轉化為Ag2s的緣故,則步驟I中必須使硝酸銀電離出的銀離子完全轉化成AgCl沉淀;c2Cl(2)KcS(2)KcS2(3)黑色的硫化銀沉淀被氧氣氧化為氯化銀沉淀和硫單質;硫單質被硝酸氧化為硫酸根離子;(4)①根據裝置圖判斷儀器名稱;裝置A的作用是提供氧氣;②進一步確認步驟出中乳白色沉淀產生的原因,裝置 C中的試劑為NaCl溶液和Ag2s懸濁液的混合物,則裝置B中應該不含氯化鈉溶液;③裝置C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為氯化銀和 S單質,反應物應該還有氧氣,產物中鈉離子只能以氫氧化鈉形式存在,則未知的反應物為氫氧化鈉,再根據 H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種未知反應物為水,然后根據化合價升降相等配平反應方程式?!驹斀狻?1)要證明沉淀變黑是AgCl轉化為Ag2s的緣故,則步驟I中必須使硝酸銀電離出的銀離子完全轉化成AgCl沉淀,所以加入的NaCl溶液的體積必須 5mL;?Ag2Ss2Claq,該反應aq2?Ag2Ss2Claq,該反應aqc2Cl c2Ag c2 Cl K2P AgClK—廠- l..一,cS cAg c S Q Ag2s(3)步驟出中較長時間后,沉淀變?yōu)槿榘咨瑒t黑色的硫化銀沉淀氧化成氯化銀沉淀;再根據濾出出中的乳白色沉淀,加入足量HNO3溶液,產生紅棕色氣體,沉淀部分溶解,則被氧化的只能為S元素,故乳白色沉淀為AgCl和S的混合物;其中S被稀硝酸氧化成硫酸根離子,則在步驟V中向X中滴加Ba(NO3)2溶液會生成BaSO%沉淀;(4)①根據圖示可知,裝置A中玻璃儀器有圓底燒瓶、導管和分液漏斗;乳白色沉淀為氯化銀和S的混合物,裝置A的作用是提供氧氣,根據圓底燒瓶中為二氧化鎰可知 W為過氧化氫溶液;②進一步確認步驟出中乳白色沉淀產生的原因,裝置 C中的試劑為NaCl溶液和Ag2s懸濁液的混合物,則裝置B中應該不含氯化鈉溶液,即為Ag2s懸濁液,通過對比反應現(xiàn)象判斷生成乳白色沉淀產生的原因;③裝置C中生成的白色沉淀為氯化銀和 S單質,反應物應該還有氧氣,產物中鈉離子只能以氫氧化鈉形式存在,則未知的產物為氫氧化鈉,再根據 H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種未知反應物為水,然后根據化合價升降相等配平反應方程式為2Ag2s4NaClO22H2O?4AgCl2S4NaOH;裝置C中氯化鈉的作用為:氧氣將Ag2s氧化成S時有Ag產生,NaCl電離的氯離子與溶液中銀離子結合生成 AgCl沉淀,使溶液中cAg減小,從而有利于氧化還原反應2Ag2s4NaClO22H2O?4AgCl2S4NaOH向右移動。10.氯化鐵是常見的水處理劑,利用廢鐵屑可制備無水氯化鐵,實驗室制備裝置和工業(yè)制備流程圖如下:鹽酸實隨室剎各裝置用 工業(yè)制各灌彩圖已知:(1)無水FeC3的熔點為555K、沸點為588K.(2)廢鐵屑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3)不同溫度下六水合氯化鐵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溫度/c02080100溶解度(g/100gH2O)74.491.8525.8535.7實驗室制備操作步驟如下:I.打開彈簧夾K1,關閉彈簧夾K2,并打開活塞a,緩慢滴加鹽酸.n.當…時,關閉彈簧夾K1,打開彈簧夾K2,當A中溶液完全進入燒杯后關閉活塞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