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筑練習題有答案_第1頁
中國古代建筑練習題有答案_第2頁
中國古代建筑練習題有答案_第3頁
中國古代建筑練習題有答案_第4頁
中國古代建筑練習題有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rr單元自測題《導游基礎(chǔ)》第七章中國古代建筑一、單選題1、我國古代建筑發(fā)展成熟的階段是(B)A、奴隸社會B、封建社會C、原始社會D、現(xiàn)代社會2、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宮殿遺址是(D)A、岐山鳳雛西周遺址B、頭山遺址C、樓蘭古城D、偃師二里頭遺址3、西周建筑上出現(xiàn)與使用了選項中的何種結(jié)構(gòu),解決了屋頂防水問題,是中國古建筑的一個重要進步是(B)A、制磚技術(shù)B、瓦C、琉璃瓦D、屋頂4、我國目前已知最早最嚴謹?shù)乃暮显菏牵ˋ)A、岐山鳳雛西周遺址B、荊州古城C、漢故城遺址D、齊國故城、5、我國古代的城市和建筑有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城市的規(guī)模、道路的寬度以及建筑物必須按等級來定是(B)時期,。A、商朝B、西周C、漢D、隋唐6、晉南北朝時期的建筑除宮殿、住宅、園林繼續(xù)發(fā)展外,又出現(xiàn)了新的建筑類型是(C)A、皇家建筑B、私家園林建筑C、建筑D、寺觀建筑7、中國古代建筑體系的成熟時期是在(C)A、宋朝B、元朝C、隋唐D、漢8、中國古代建筑作為一個獨特體系,是在時期基本形成的。(A)A、漢B、隋唐C、明清D、春秋9、中國歷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也是中國古建筑體系的發(fā)展時期是在(D)A、隋唐B、明清C、春秋D、晉南北朝10、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稱為(A)A、臺基B、斗拱C、普通臺基D、最高級臺基11、經(jīng)常用于宮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的臺基是(C)A、普通臺基B、較高級臺基C、更高級臺基D、最高級臺基12、彩畫原為防潮、防腐、防蛀功能,后來突出其裝飾性,其中等級最高的彩畫是(A)A、和璽彩畫B、式彩畫13、從屋頂形式上看,級別最高的是(A、A、廡殿頂B、歇山頂D、梁枋彩畫C、旋子彩畫C)C、重檐廡殿頂D、單檐歇山頂14、從中國古代建筑屋頂?shù)募墑e和形式來看,故宮太和殿的屋頂應(yīng)為(AA、重檐廡殿頂B、重檐歇山頂15、故宮保和殿的屋頂形式為(B)A、重檐廡殿頂B、重檐歇山頂16、是最高級別的臺基,配以欄桿A、普通臺階B、較高級臺階C、歇山頂D、硬山頂C、歇山頂D、懸山頂臺階,有時可以做到兩三層。(CC、須彌座臺階D、更高級臺階17、我國古代建筑裝飾及色彩特征的真實寫照是(B)A、墻倒屋不倒B、雕梁畫棟C、畫像石墓18、中國古代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糧食神的地方是(C)A、天壇B、祈谷壇C、社稷壇D、D、梁枋彩畫太廟19、古代設(shè)在宮殿、城垣、橋梁、陵墓前作為標志和裝飾用的大柱是(B)A、石獅B、華表C、日晷D、嘉量20、象征權(quán)利,而且象征統(tǒng)一寰宇的是(A)A、雄獅B、雌獅C、日晷D、嘉量21、中國古時的標準量器,含有統(tǒng)一量衡的意義,象征國家統(tǒng)一和強盛的是(B)A、日晷B、嘉量C、鼎式香爐22、祖廟發(fā)展到(C)朝才允許庶民設(shè)立宗祠。A、唐B、宋D、吉祥缸C、明23、已發(fā)掘的最著名的地下宮殿,即明代萬歷皇帝的定陵是(A、土穴墓B、磚石墓C、木槨墓24、中國古代建筑中的多層建筑物是(A)A、樓閣B、臺C、古塔25、我國現(xiàn)存修建年代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藏書樓是(D、B)D、懸棺巖墓D、藏書樓)A、頤和園的佛香閣B、天津薊縣獨樂寺的觀音閣C、天一閣D、故宮文淵閣26、我國古塔中歷史最為悠久,體形最為高大,保存數(shù)量也最多的是(AA、樓閣式塔B、亭閣式塔C、密檐式塔D、花塔27、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喇嘛塔是(A)D、嵩岳寺塔D、虎丘塔D、浮橋DD、嵩岳寺塔D、虎丘塔D、浮橋D、炳靈寺石窟28、現(xiàn)存最古老、最大的樓閣式木塔是(C)A、長安大雁塔B、六和塔C、應(yīng)縣木塔29、我國古代橋梁中出現(xiàn)時間最早的是(B)A、拱橋B、梁橋C、索橋30、中國規(guī)模最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是(A)A、莫高窟B、石窟C、云崗石窟31、中國最大的一座石佛像是(A)A、凌云寺大佛B(yǎng)、普寧寺中的觀世音雕像C、扎什倫寺的強巴佛像D、定隆興寺的觀音像32、有千佛洞之稱的是(A)A、莫高窟B、龍門石窟C、云崗石窟D、麥各積山石窟33、是青藏高原的住宅形式,結(jié)構(gòu)為一間一根柱,俗稱(C)A、阿以旺B、氈帳C、一把傘D、碉房34、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壇廟建筑群是(D)A、太廟B、日壇C、月壇D、天壇35、云崗石窟開鑿于(B)時期。A、漢代B、北C、明清D、唐宋36、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型的水利工程是(D)A、國渠B、靈渠C、芍陂D、期思陂37、現(xiàn)存最早的水利工程是(B)D、邗溝D、南北大運河D、南北大運河AD、邗溝D、南北大運河D、南北大運河38、水利工程溝通了湘江與漓江。(A)A、京杭大運河B、都江堰C、靈渠39、連接長江與珠江兩大水利工程的是(B)A、坎兒井B、靈渠C、都江堰40、明代長城修筑工程最大,西起東達,全長6000多千米。(A)A、A、嘉峪關(guān)、鴨綠江B、鴨綠江、嘉峪關(guān)C、山海關(guān)、鴨綠江D、嘉峪關(guān)、居庸關(guān)41、時期長城代表了中國長城的最高技藝水平,它已不是簡單的軍事防御工事,而是以建筑手段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的文化。(C)A、代B、唐代C、明代D、漢代42、戰(zhàn)國時期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誰主持修建的(A)A、冰父子B、隋煬帝C、史祿D、漢霍去病43、自時期起,“宮室”成了帝王居所的專稱,而“宅第”則專指貴族的住宅。(A)A、B、宋C、元D、唐44、中國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是(D)A、清東陵B、茂陵C、唐陵D、始皇陵45、中國傳統(tǒng)屋頂中,屋面雙坡,兩側(cè)山墻同屋面平齊,或略高于屋面的是B)A、廡殿頂B、硬山頂C、懸山頂D、歇山頂46、中國傳統(tǒng)屋頂中,兩側(cè)山墻高出屋面,隨屋頂?shù)男逼露孰A梯形的是(A)A、風火山墻B、硬山頂C、懸山頂D、藻井47、從江南的包袱中演變而來的是(B)彩畫。A、和璽彩畫B、式彩畫C、旋子彩畫D、江南彩畫48、中國傳統(tǒng)屋頂中,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屋面稍有弧度的是(A)A、廡殿頂B、攢尖頂C、硬山頂D、卷棚頂49、屋面雙坡,沒有明顯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處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的屋頂是(B)A、硬山頂B、卷棚頂C、懸山頂D、硬山頂50、墓葬制度中存在著嚴格的階級和等級的差別,馬王堆的西漢墓屬(D)A、土穴墓B、磚石墓C、懸棺巖墓D、木槨墓51、我國古時的量器最大的是(A)A、斛B、斗C、升D、合52、我國發(fā)現(xiàn)最早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A)A、克孜爾石窟B、柏孜克里千佛洞C、石窟D、昌馬石窟53、中國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劃時代的大變化是(B)墓的普通采用。A、木槨墓B、磚石墓C、土穴墓D、懸棺巖墓54、我國長城修建史上的最后一次高潮是:(D)A、唐代B、宋代C、清代D、明代55、“以山為陵”是(C)陵墓的形式1A、周代B、漢C、唐代D、明代56、中國古代建筑獨特的構(gòu)件是(A)A、斗拱B、木頭圓柱C、大梁D、臺基57、下列帝王陵墓中,封土形式為“方上”的是(D)A、漢茂陵B、唐乾陵C、清東陵D、始皇陵58、我國古代陵墓建筑中的封土的沿革,其變革順序正確的是()A、漢兩代的“方上”一唐代的“以山為陵”一宋代恢復“方上”的形式,但不再簡單的重復—明清兩代的“寶城寶頂”形式B、漢兩代的“以山為陵”一唐代的“寶城寶頂”形式一宋代的“方上”形式一明清兩代恢復“方上”的形式,但不再簡單重復C、漢兩代的“方上”一唐代的“寶城寶頂”形式一宋代恢復“方上”的形式,但不再簡單的重復—明清兩代的“以山為陵”形式D、漢兩代的“寶城寶頂”一唐代的“方上”形式一宋代恢復“方上”的形式,但不再簡單的重復—明清兩代的“以山為陵”形式59、我國古代的墓室中,木槨墓室逐漸被取代,磚石墓室普遍采用是在()開始的。A、商代B、春秋C、朝D、漢代60、屋頂形式的等級大小排序正確的是()A、重檐攢尖頂〉重檐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B、重檐廡殿頂〉單檐廡殿頂〉單檐歇山頂〉硬山頂C、硬山頂>懸山頂〉單檐攢尖頂〉單檐歇山頂D、重檐攢尖頂〉硬山頂〉單檐廡殿頂〉懸山頂二、多選題1、世界三大古代建筑體系是(BCD)A、哥特式建筑B、歐洲建筑C、伊斯蘭教建筑D、中國古代建筑E、羅馬建筑2、以下關(guān)于中國古代建筑常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BC)A、戰(zhàn)國時中國就已經(jīng)有了制磚技術(shù)B、宋朝時出現(xiàn)了建筑文獻《營造法式》C、元代城市進一步發(fā)展了各行各業(yè)的作坊、店鋪和戲臺、酒樓等娛樂性建筑。D、漢時期出現(xiàn)了建筑文獻《考工記》E、父系氏族社會時期,出現(xiàn)了房屋和聚落。3、漢時期,我國古代建筑的許多基本特征都已形成,建筑具有(BCD)三部分。A、斗拱B、屋頂C、屋身D、臺基E、橫梁4、宋代以后彩畫成為宮殿不可缺少的裝飾藝術(shù),主要分為(ABC)A、和璽彩畫B、式彩畫C、旋子彩畫D、山水彩畫E、人物彩畫5、歷代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有(ABD)A、祭祀建筑區(qū)B、神道C、陵殿D、護陵監(jiān)E、寢殿6、中國古代木構(gòu)架有(ABD)3種不同的結(jié)構(gòu)方式。A、抬梁B、穿斗C、立柱D、井干E、橫梁7、中國古建筑以(AB)為主要建筑材料。A、木材B、磚瓦C、磚石D、竹子E、蘆葦8、(AB)是中國文化中的神靈動物,用來象征長壽,慶賀享受天年。A、龜B、鶴C蛇D、鹿E、龍9、明清藏書樓的設(shè)計特點,主要是解決藏書中的(ABC)問題。A、蛀B、火C、霉D、震E、水10、江南三大名樓是(ABC)A、樓B、滕王閣C、黃鶴樓D.鸛雀樓D、煙雨樓E、安鐘樓11、下列屬于樓閣式塔的有(AB)A、長安大雁塔B、六和塔C、嵩岳寺塔D、歷城四門塔12、從漢代開始,我國古橋形成了(CDE)等四大基本類型。A、纖道橋B、十字橋C、索橋D、浮橋E、拱橋13、合院式民居,是傳統(tǒng)民居中最主要的形式,分布廣,現(xiàn)為(BCD)等使用。A、土家族B、漢族C、滿族D、白族E、回族14、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是(ABC)A、京杭大運河B、坎兒井C、萬里長城D、海塘E、靈渠15、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是(ABD)A、京杭大運河B、坎兒井C、萬里長城D、海塘E、靈渠16、長城作為一種重要的建筑防御工程,由(ABDE)4部分組成。A、關(guān)隧B、城墻C、護城河D、敵臺E、烽燧17、古代陵墓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ABCDE)A、周代的“封土為墳”B、漢兩代的“方上”C、周代以前的墓葬不樹不封,沒有墳丘D、明清兩代的“寶城寶頂“E、宋代的“方上”18、下列屋頂中屬于傳統(tǒng)屋頂?shù)挠校ˋBCD)A、廡殿頂B、硬山頂C、懸山頂D、歇山頂E、風火山墻19、下列名塔中屬金剛寶座式塔的是(CDE)A、天寧寺塔B、泛舟禪師塔C、真覺寺塔D、碧云寺塔E、五臺圓照寺塔20、下列名塔中屬密檐式塔的是(ADE)A、登豐嵩岳寺塔B、佛光寺祖師塔C、歷城四門塔D、昌黎源影塔E、北鎮(zhèn)崇興寺雙塔21、歷代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有(ABD)A、祭祀建筑區(qū)B、神道C、陵殿D、護陵監(jiān)E、寢殿22、中國傳統(tǒng)宮殿的布局是(ABC)A、左祖右社B、中軸對稱C、前朝后寢D、四合院式E、沒有中軸線23、我國俗稱的“三孔”是指()A、孔廟B、孔墓C、孔林D、孔府E、孔院我國長城有三個著名的關(guān)隘()A、山海關(guān)B、嘉峪關(guān)C、八達嶺我國歷史上建造過很多的規(guī)模宏大的宮殿,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見的、保存完好的宮殿有()A、的故宮B、的清初故宮C、乾清宮D、未央宮E、布達拉宮三、判斷題:TOC\o"1-5"\h\z1、屋面雙坡,兩側(cè)山墻與屋面齊平,或略高于屋面的屋頂是懸山頂。(X)2、宮殿大門前設(shè)的石獅主要起“辟邪”的作用,按照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習俗,一般是“左雄右雌”(V)3、奉祀孔子的廟稱文廟;奉祀關(guān)羽的廟稱武廟;奉祀岳飛的廟稱武侯祠。(X)4、始皇陵園的北部設(shè)有寢殿,開帝陵設(shè)寢的先例。(V)5、馬王堆漢墓屬土穴墓,明代萬歷皇帝的定陵屬木槨墓。(X)6、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喇嘛塔是妙應(yīng)寺白塔。(V)7、南城的萬年橋是明朝運用圍堰抽水干修法修建的石拱橋。(V)8、開間越多,等級越高。故宮太和殿、太廟大殿的開間為11間。(V)TOC\o"1-5"\h\z9、敦煌石窟是世界上最大的美術(shù)史畫廊,以壁畫和塑像著稱。(V)10、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大型密檐式磚塔是嵩岳寺塔。(V)11、中國最大的石雕佛像是普寧寺中的觀世音雕像。(X)12、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