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與最樂》教案教學設計同步練習_第1頁
《最苦與最樂》教案教學設計同步練習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的生平及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識記、積累文中的生字詞。過程與方法:領會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學習課文在論述過程中展現(xiàn)中心論點的寫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樹立對家庭、社會、國家、自己的責任感;對人生觀的思考,對責任的思考;訓練嚴密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苦樂觀,樹立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的責任感。教學重點:目標2.教學難點:目標3.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小時候,大人們告訴我:黃連最苦?,F(xiàn)在,我告訴你們:出去旅游最樂。同學們,你們也來說說,什么最苦,什么最樂。(學生暢所欲言)剛才,我們談了對“最苦”和“最樂”的看法,那么,還有一個人沒有發(fā)言,它就是飲冰室主人——梁啟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文章——《最苦與最樂》,聽聽他認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樂”。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最苦”與“最樂”是意義相反的兩個詞,將它們放在一起,相互對比,相互反襯,加之又分別以“最”來修飾,這樣既能使論題鮮明、突出,又能深深吸引讀者。2、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教育家。廣東新會人。早年求學于廣州學海堂。1889年中舉人。1891年至1894年從康有為受學于廣州萬木草堂。1895年赴北京參加會試,隨康有為發(fā)起“公車上書”。次年在上海主編《時務報》,發(fā)表《變法通議》等,主張“變法”“育人才”“開學?!薄白兛婆e”等。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中學總教習,宣傳民權平等學說和變法主張。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以六品銜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變法失敗流亡日本,先后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堅持立憲?;?,介紹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學說,在當時有較大影響。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著有《飲冰室全集》。3、學習生字:恩惠(huì)如釋重負(shì)契約(qì)攬(lǎn)悲天憫人(mǐn)卸卻(xiè)監(jiān)督(dū)凡屬(fán)三、默讀課文,理清條理: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2)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3)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第三部分:(4、5)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四、合作探究:1、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明確:最大的痛苦是應盡的責任未盡。2、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什么?明確:最大的快樂是完成了責任。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明確:作者通過與貧窮、失意、意志、死亡進行對比,說明這些痛苦都有辦法排除,而獨有責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擔壓在肩頭,無處可逃,從而說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責任未了。4、到底什么叫責任?它的范圍有多大?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闡述的?明確:顯而易見,欠錢沒還,受恩沒報,得罪人沒賠禮,這都是我沒責任的表現(xiàn)。由此推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乃至于對自己,都是有責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個“凡屬”,概括了所有的責任。5、作者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關系的?結論是什么?明確:作者認為:人因有責任而苦,盡大責則大快樂,盡小責得小快樂。你想解脫痛苦,就要盡責,想謝卻責任將永遠痛苦,快樂之權操在你手,苦中有樂,苦樂循環(huán),人間趣味。結論:要在盡責中尋找快樂。)五、教師小結:本文通過各種論證方式論述了人在面對責任時是逃避還是承擔的問題,告訴我們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盡責任時人生最大的快樂。六、布置作業(yè):思考與練習二。

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梁啟超是中國頗有影響的大學者、思想家,他的遠見卓識、深厚的思想文化修養(yǎng),他的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熱烈情懷共同鑄成了這種莊重的語言風格。本文的關于人生觀的大問題,作者當然要多一份深思熟慮。作者將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娓娓道來,語重心長。讀起來使人感到句句教誨。二、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1、作者使用設問,“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們是最苦嗎?明確:貧→知足;失意→安分;老、死→達觀。作者認為它們可以從心態(tài)上、觀念上去排解。2、接著作者順勢提出自己的見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請用原文回答。明確: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3、為什么“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最苦呢?明確:找出論說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反)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責備,無處逃躲。三、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1、一篇好的議論文,為了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必須適時適度地舉例,請找出有關事例。明確:舉例——個人對他人的責任(承諾未完、欠人錢、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延伸——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于對自己。2、學生討論在文中找出有關句子。(1)、對人的責任: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2)、對事的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3)、對自己的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3、找出“不盡責任最苦”的原因。點撥:關鍵詞句——“良心”的監(jiān)督、時時刻刻,至死不已、這種“苦”,無法排解,也不能逃躲。明確:1、2自然段的關系是主論與輔論的關系。第1段提出觀點,第2段進一步指出有關的種種情況和狀態(tài)。四、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1、什么事最快樂呢?明確: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語、俗語,由學生找出,并講講它們的含義。明確:有關句子有:古語——如釋重負;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孔子——無入而不自得。3、找出論說的句子,總結這一段的內容。明確:有關句子: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小結:快樂之權,操之在己五、學習課文第4、5自然段: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這些話要說明什么?名言: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學生小組討論后總結:要說明“人生當勇于負責”。2、為什么說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是樂而不是苦呢?明確:從文中找出“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薄叭杖毡M責任,便日日得苦中真樂。”小結:苦中真樂,是樂,不是苦。3、最后一段說明了什么內容呢?為什么這樣說?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說明。明確:說明了“人生不應當逃避責任”。文中句子: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責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別。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4、文章的題目叫做《最苦與最樂》,學生討論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別呼應了“最苦”和“最樂”?明確: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顦坟熑尾荒芴佣?,只有大小的分別?!羁啾M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顦废攵阖熑?,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最苦六、本文的中心論點: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七、品味精彩語段:1、“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薄@是個句式靈活的排比,在第二個句子中加了“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第三個句子中加了“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這樣使句子的表述更準確,更形象。同時,這里用了三個“凡”來表示這些情況的普遍與廣泛,同時也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加以仔細的分類,可見作者對這個大問題的談論多么審慎。2、“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這一句雖然很短,但卻有三層意思:a.孟子說“君子有終身之憂”;b.孟子這句話的意思與前面所說的“痛苦之后是快樂”似乎不一致;c.為什么這樣呢?3、“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的了?!薄@句話中的“這個”指的是什么呢?根據上文看,前面說了“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所以,只理解為其中的一個方面就是不對的,所以這里的“這個”指的是“應盡的責任沒有盡”。4、“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家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感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著我?!薄@段話把一個人未盡責任的痛苦心情刻畫得如此生動,其實是在闡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盡責”這一道理,這樣親切的語言,就像一個長者在與讀者促膝談心,娓娓道來,沒有一點盛氣凌人的說教口吻。5、“翻過來看,什么事最快樂呢?自然是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薄@段話用古語、俗語形容盡責后的快樂心情,淺顯易懂,趣味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6、引導學生閱讀開頭的5個設問句,體會它們的作用?!@五個設問句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把苦樂與責任的關系闡述得有條不紊,另人信服。同時,雖然本文談的是嚴肅的話題,但由于設問句的運用,使得文章的語言凝重卻不呆滯,有一股靈動之氣。八、布置作業(yè):思考與練習三。九、板書設計:11、最苦與最樂最苦: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負責任:對人、對事、對己;苦的原因:受良心責備。最樂: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盡責任:人生第一件樂事?!嘀姓鏄罚喝松斢掠谪撠熑?,而不能逃避責任

15最苦與最樂教案教學目標:(一)了解本文嚴密論證的方法。(二)理解作者寫作本文的動機。(三)引導學生樹立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內容與步驟: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約3分鐘)痛苦與快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我們每個人應如何面對“苦”與“樂”,應建立怎樣的“苦樂觀”呢?西方哲學信奉“智者無憂”,而孟子卻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張潮也說“人莫樂于閑”,而居里夫人卻說“世上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有人認為“人生苦短,該及時行樂”;而范仲淹卻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接下來,讓我們與梁啟超先生一起探討《最苦與最樂》:二、作者作品介紹(畫面呈現(xiàn)作者、作品背景資料)。(約2分鐘)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教育家。廣東新會人。著有《飲冰室全集》。三、配畫課文朗讀,預習指導。(插入錄音7分鐘,學生完成練習再加8分鐘:請學生邊聽錄音,邊把第1、2、題的答案記在筆記本上,第3題可以再讓學生核對一下課文,第4題可以查字典。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作些點評,共約17分鐘。)⒈根據朗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①契()約②攬()③悲天憫()人qìlǎnmǐn⒉根據朗讀,填空:①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知足、安分、達觀、責任⒊學生討論,并完成下列練習:①用文中相關語句填空:對人的責任:對事的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對人的責任: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對事的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②什么事最快樂呢?(用原文語句回答)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③用文中語句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內容。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④請從最后一段中找出與“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內涵相符的一句: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⒋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①失意②悲天憫人③如釋重負④無入而不自得①不得志②對社會和人類的災禍苦難等表示憂慮和同情。③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④無論到了什么境地,沒有不自由自在的。四、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和整體理解(設計問題,根據課文內容的需要插入畫面)。(約23分鐘)(當場明確目標,先給10分鐘獨立思考解答后,再給5分鐘進行學生討論,接下來教師再用8分鐘進行講解。)⒌在課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樂觀的原句。“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薄笆裁词伦羁鞓纺?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雹队镁珶挼恼Z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負責任乃人生最大痛苦,盡責任為人生最大快樂?;颉柏撠熑巫羁啵M責任最樂”⒎議論文的論據可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本文的論據是否具備這兩種類型,請舉例說明。本文既有事實論據,又有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如:“答應人做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家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道理論據如:“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庇秩纾骸翱鬃铀哉f,‘無入而不自得”’,“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再如:“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⒏結合以上論據的類型,你認為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此外還有對比論證(如第3自然段),引用論證。⒐劃分本文的結構層次:提示:留意表明文意過渡、轉折的標志性詞語或語句,如“翻過來看”、“然則”等。明確:全文5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2):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論點1)第二部分(3):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分論點2)第三部分(4、5):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而不能逃避責任。(結論)五、課外作業(yè),根據下列要求查找相關的資料作答:(第二課時,課堂上講評歸納)⒔請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與“苦、樂”相關的詞語、俗語、諺語。⒕教師準備好一些關于責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組討論其字面意義(可查資料)并舉例說明(可引用歷史人物、生活實例或詞語),然后進行小組交流。a、孔子:無入而不自得b、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c、曾子:任重而道遠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e、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3)閱讀下面幾則材料,談談對人生的看法。a、做一事,專一事。每事勤,事事成。b、對自己信心,對別人盡心。對事情用心,對朋友誠心。對親情關心,對生命真心。c、您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您可以改變心情。您雖不能改變容貌,但您可以展現(xiàn)笑容。您雖不能逃避第二課時一、對課文重點語段的賞析。(約15分鐘)(①讓學生先熟讀課文第3、4段,約5分鐘;②再放幻燈片,約3分鐘;③教師加以分析講述,約4分鐘;④再放幻燈片,約3分鐘。)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jié)。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一般說來議論文所要回答的問題無外乎:“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兩個自然段回答的就是“怎么辦”的問題。論述我們“應當勇于負責,而不應當逃避責任”。第一自然段論述“人生應當勇于負責任”,其理由是“責任越大,痛苦越大,快樂也越大”。第二自然段論述“人生不應當逃避責任”,其理由是“責任是逃避不了的”。這兩個方面互相支持,使論證更加嚴密。第一自然段作者采用的講道理的論證方法。文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名言佳句充當道理論據,從理論方面論證了“人生當勇于負責”。緊接著第二自然段指出“最苦”“最樂”的具體內涵,從而與題目構成一一呼應。從而明確地指出了“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且進一步指出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相反“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倍?、知識歸納和復習、練習。(約20分鐘)(10、11題教師先歸納后,放幻燈片,約4分鐘)⒑本文的中心論點: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⒒觀點明確、脈絡清晰、論證嚴密可謂本文的一大特色,足見議論文寫作中,理清思路周全對文章的整體結構至關重要。⒓閱讀下列語段,回答文后問題:(本題教師先放幻燈片,有關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約7分鐘,教師檢查學生基本完成后,再放幻燈片,參考答案,教師需就學生較困惑的問題進行引導約4分鐘)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jié)。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⑴這兩個自然段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人生應當勇于負責,而不應當逃避責任”⑵請從這兩段中找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jié)。”“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钡览碚摀骸熬佑薪K身之憂”“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⑶文中劃橫線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采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起強調作用,能引用讀者的深思,增強語言論證力。⑷“卸卻責任”和“解除責任”有什么不同?“卸卻責任”指未盡責任,丟開不管;“解除責任”指盡了責任,再無負擔。⑸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表明這是假設的情形,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⑹你認為作為學生應盡到什么責任?參考答案①培養(yǎng)熱愛集體,自覺維護集體利益的責任感。②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對失敗。③培養(yǎng)學習的責任感。二、知識拓展與能力遷移。(約15分鐘)(第一課時后,可先作為作業(yè)形式布置學生課外搜集相關材料,此時進行交流,幻燈的內容作為參考,不是唯一答案。)⒔請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與“苦、樂”相關的詞語、俗語、諺語。例:知足常樂、苦盡甘來、苦中作樂、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⒕教師準備好一些關于責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組討論其字面意義(可查資料)并舉例說明(可引用歷史人物、生活實例或詞語),然后進行小組交流。a、孔子:無入而不自得字義:無論到了什么境地,沒有不自由自在的。舉例:如安貧樂道的顏回、笑口常開的彌勒佛……b、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字義:君子一生都有尚未盡完責任的憂慮舉例: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c、曾子:任重而道遠字義;任務繁重,而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巨。舉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父母終身為子女付出的那份“無私的愛”……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字義:我每天用下面三件事情來反省自己:①為別人做事,有沒有不盡力的地方?②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呢?③老師所教的課業(yè),有沒有認真復習呢?舉例:桃園三結義、一諾千金……e、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字義:在天下人都尚未憂慮之前,就先憂慮;在天下人都覺得快樂之后,才覺得快樂。舉例:大禹治水、許多愛國的仁人志士……(3)閱讀下面幾則材料,談談對人生的看法。a、做一事,專一事。每事勤,事事成。b、對自己信心,對別人盡心。對事情用心,對朋友誠心。對親情關心,對生命真心。c、您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您可以改變心情。您雖不能改變容貌,但您可以展現(xiàn)笑容。您雖不能逃避現(xiàn)實,但您可以勇敢面對。您雖不能樣樣如意,但您可以事事盡力。四、課外作業(yè)(印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課外完成,教師另找時間或下一課時進行講評。)閱讀下面文章,完成第⑴—⑺題。大力弘揚奮斗精神①人類進化、社會進步到現(xiàn)在的程度,靠的是奮斗;人類文明要取得更大的發(fā)展,仍然要靠奮斗,上個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拼搏,艱苦奮斗,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偉大勝利。進入新世紀,我們要再創(chuàng)新輝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更需要大力弘揚奮斗精神。②奮斗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是一種精神境界。奮斗需要立志高遠,需要真才實學,需要真抓實干。人生百年,是為自己的名利而忙碌,還是為國家振興、民族強盛而奮斗?答案很清楚。為自己著想而苦心經營,其行為卑瑣,境界低下;為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事業(yè)而努力奮斗,其生命絢麗,境界高尚。在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凡事要奮斗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F(xiàn)在最需要強調的是,要樹立正確的奮斗觀,把個人奮斗融入到為實現(xiàn)祖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奮斗之中。只有這樣,我們的奮斗才是有價值,才會有不竭的動力,才能有勇氣和能力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到達勝利的彼岸。③我們高興地看到,有無數同志正以這樣的奮斗觀,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他們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不畏艱辛,工作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前不久獲得全國“十大杰出青年”稱號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年輕的副院長袁家軍,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他大學畢業(yè)后,走上了為祖國航天事業(yè)服務的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誰都知道,我國的航天基地幾乎都在貧困荒涼、氣候惡劣的地區(qū)。十多年間,袁家軍邊工作、邊學習,讀完了碩士學位,又在攻讀博士學位。是重要的是,他為我國宇宙飛船“神舟號”的發(fā)射成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也許,像袁家軍這樣的人在物質生活上并不那么富足,但誰能說他們的艱苦奮斗沒有獲得豐厚的回報呢?他們人生的意義真實而偉大。④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現(xiàn)實生活中確有一些人艱苦奮斗的觀念淡薄,他們無所事事,飽食終日;庸庸碌碌,不思進取,荒廢了大好年華。更有一些人目光短淺,心胸狹隘,把奮斗只局限在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范圍內,絲毫不把祖國和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上。這樣的人是不會受到人民尊敬的,這樣的人生也不會是有價值的人生。⑤21世紀,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必須始終保持昂揚的奮斗精神。偉大的事業(yè)、偉大的實踐要求我們,鄙棄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選文有改動)⑴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①狹隘()②惡劣()⑵文章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文章第③④段運用的論證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⑷文章第③段中加點的“這樣的奮斗觀”指的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⑸為什么說像袁家軍這樣的人“人生的意義真實而偉大”?⑹文章第③段中“豐厚的回報”指的是什么?請根據你的理想,簡要回答。⑺仿照第②段中畫線句子“奮斗需要……需要……需要……”的句式,在“友誼”“理解”“創(chuàng)新”三個詞語中任選一個詞語代替“奮斗”寫一句話。(不可照抄原句內容)⑴①ài,②liè。⑵大力宏揚奮斗精神。⑶舉例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⑷把個人奮斗融入到為實現(xiàn)祖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奮斗之中。⑸因為他們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不畏艱辛,工作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并在工作中做出了貢獻。⑹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做出重大的貢獻,獲得國家人民的肯定和尊重。⑺此題為開放性題目,內容合理,句式相仿即可。

15《最苦與最樂》同步練習一、基礎知識及運用1、本文選自,作者,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字,號任公,別號。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恩惠契約訛詐斟酌弄巧成拙3、解釋下列詞語。契約恩惠悲天憫人卸卻4、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5、解釋下面句子中的詞①失意,會使你冷靜地反思自責,使你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從而駕馭生命的帆船,乘風破浪,以求一搏,從失意的廢墟上重新站起。失意:__________②昨天是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經歷了幾天緊張拼搏的考生們如釋重負,開始設計自己輕松的假期。如釋重負:_______6、下列詞語中加劃線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A.洗濯(zhuó)醞釀(niànɡ)踉踉蹌蹌(liànɡ)獲益匪淺(fěi)B.霎時(shà)猝然(cuì)頭暈目眩(xuàn)忍俊不禁(jìn)C.貯滿(chù)滑稽(jī)春華秋實(huá)隨聲附和(hé)D.雛形(chú)磅礴(bó)玲瓏剔透(tì)苦心孤詣(zhǐ)7、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喧騰蹂躪??菔癁E慧心未泯B.喑啞眩耀芊芊細草瘦骨嶙峋C.奢望彌漫心曠神怡窸窣作響D.靜謐虐殺閑情逸至輕飛曼舞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品茶,亦可謂品歷史,品文化,一盞佳茗在手,盞中是清淡的龍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無,思緒慢慢隨著湯茶中的漣漪向悠遠的中華文明開來,細細地品,那浸泡在盞中的茶,滾滾紅塵中偶爾的一顆散淡的心。A.繚繞蕩漾不是而是歇息B.環(huán)繞蕩漾不是就是棲息C.環(huán)繞飄揚不是而是歇息D.繚繞飄揚不是就是棲息9、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近年來,我國各地紛紛成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傷害的野生動物又栩栩如生了。B、如果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C、目前,水資源緊缺的狀況正以銳不可當之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理應引起高度重視。D、任何個人的成績和人民群眾的偉大創(chuàng)造比起來,都不過是滄海一粟。10、選出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A、保護并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B、季節(jié)的體驗一定給你留下了許多揮之不去的記憶。C、自編自演的課本劇在發(fā)展個性、引導學生閱讀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D、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臺灣、福建等地的漁民一直登島從事捕魚、采藥。11、對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誤的一項是()A.我班同學討論并聽取了校長關于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講話。(語序不當,“討論”和“聽取”調換)B.通過這次野外學習,使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更大了。(缺主語,刪掉“使”字)C.建國六十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革。(主謂不搭配,“改革”換為“提高”)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時左右。(前后矛盾,將“整整”改為“足足”)12、下列排序正確的一項是()①清風拂過,細紗在空中蕩開,又滑下來。②這雨絲,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剛剛從碧水中拎起的那縷柔柔細細的紗。③然后悄悄灑向扁舟,灑向村落,灑向群山。④她伸展開手臂,輕輕地把細紗掛向云端。⑤春雨如絲。A.⑤①②④③B.⑤②④③①C.⑤②④①③D.⑤①④②③13、下面關于修辭判斷有誤的一項是()。A、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反問)B、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xù)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比喻)C、皮膚藏污納垢,缺少光澤,就像用枝條扎成的村舍外墻那樣粗糙。(比喻、夸張)D、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ǚ磸停?4、給文段分一下層次,正確的一項是()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②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③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為希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④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⑤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⑥為什么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15、下面句子表述內容錯誤的一項是()A.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B.課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話,孟子的話引作論據,曾子的話引作論點。C.課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諸圣諸佛。D.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是因為本文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容“盡責任”關系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為題。16、選出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A.課文《最苦與最樂》選自《飲冰室全集》,作者是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梁啟超。B.王力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C.《少年中國說》不是梁啟超的文章。D.“少年智則中國智”是梁啟超說的話。17、“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使用修辭手法是()A反問B設問C排比D對比二、問題理解18、關于人生最苦,作者發(fā)表了什么觀點?你上如何理解的?19、文章最后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20、讀完全文后,概括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對“責任”是怎樣看待的?21、作者說的“海闊天空,心安理得”表現(xiàn)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22、痛苦與快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古往今來,許多哲人志士寫下了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名言。請你寫出這類名言中的任意兩句。23、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為什么?三、課內閱讀24、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②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逃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1)請從最后一段中找出與“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內涵相符的一句。(2)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四、拓展閱讀25、閱讀下文,回答問題。說真誠①曾幾何時,我們渴望輝煌與成功,富于幻想與憧憬。然而,當歲月為我們的人生之樹又增添一圍嶄新的年輪時,我們卻愈來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誠。因為真誠是火,當心與心之間橫著樊籬時,它會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導心靈共同擁抱美好與真情;真誠是水,當思想里積起種種難以溝通的障礙時,它會洗去一切誤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間串流一條理解的小溪。②真誠的人堅強自信,樂觀向上,在他們眼里,困難是勝利的前奏,失敗是成功的信號;真誠的人從善如流,熱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虛懷若谷,實踐中樂于助人,行為高尚;真誠的人嫉惡如仇,崇尚真理,他們是現(xiàn)實生活的清潔工,又是良好社會秩序的交通警;真誠的人瀟灑自在,人格高尚。真誠像春天的明媚陽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會把溫暖輻射到那里。③缺乏真誠,心靈里會生長芥蒂與隔膜,人與人之間無法溝通。沒有真誠,生活會失去美好,變得虛偽與沉重,社會里也將失去純真與同情。向往真誠而不知其內涵的人,將永遠無法做到真誠。只知真誠卻在行動上另是一套的人,只是在關鍵時期用它來偽飾自己的言行。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不是真誠,固執(zhí)己見、獨斷專行也不是真誠。真誠需要望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達到并保持一種毫無顧慮、毫無壓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時,方能自然流露真誠。這猶如青春對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線”不斷從天上人間接收美好、歡樂、勇氣和力量的信號,才能青春永駐,風華長存。哪怕古稀高齡還能年輕,因為他思想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④真誠就要把心胸擴展,把虛偽斬斷,讓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從而多一點善心美意,多一些熱情奉獻。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就像范仲淹,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心。而今有多少人,雖然很會使用“外交辭令”,卻令人一眼看穿其虛假的本質;又有多少人,雖然擁有太多的錢財,卻不能買到一絲真誠。人們終于明白,真誠金錢不換,真誠巧語難當。⑤真誠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誠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誠是感情里的一支勁歌,真誠是奮斗中的一葉風帆。⑥恪守真誠,它會幫我們創(chuàng)造金色的人生。(1)下面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開篇提出了我們“首先需要的是真誠”的觀點,接著具體闡釋什么是真誠,然后進一步論述了怎樣做到真誠。B.第四段中“雖然擁有太多的錢財,卻不能買到一絲真誠”一句,揭示了真誠與金錢互不相容的對立關系。C.作者在第三段運用了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論證了“真誠需要忘我,需要付出”的觀念。D.本文觀點鮮明,感情充沛,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語言精練、生動,富有感染力。(2)第四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詩文中的名句論證了什么?15《最苦與最樂》同步練習一、基礎知識及運用1、本文選自,作者,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字,號任公,別號。答案:《飲冰室全集》|梁啟超|卓如|飲冰室主人解析:根據所學所記,結合課文注釋的內容直接填答即可。點評:梁啟超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作品還有《少年中國說》,有關他的信息要有所了解。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恩惠契約訛詐斟酌弄巧成拙答案:huì|qì|ézhà|zhēnzhuó|zhuó解析:注意易錯點,“詐”“斟酌”“拙”聲母皆是卷舌音。點評:給漢字注音,首先要讀準漢字,排除方言的干擾,不可讀錯,拼讀時注意易混的聲母與韻母。3、解釋下列詞語。契約恩惠悲天憫人卸卻答案:證明買賣、抵押、租賃等關系的合同、文書、字據。|好處,給人財物。|指哀嘆時世的艱難,憐惜人們的痛苦。解析:根據對詞語的掌握直接解釋即可。點評:了解常用詞的含義,學習會使用,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學習時要注意多積累詞語。4、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答案:知足|安分|達觀解析:根據所學所記,回顧課文內容,抓住題干中提示信息“貧而不苦”“失意而不苦”“老、病、死而不苦”梳理文中有關內容,概括原因作答。點評:本文是議論文,學習時要注意作者發(fā)表觀點的要點,理解記憶。5、解釋下面句子中的詞①失意,會使你冷靜地反思自責,使你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從而駕馭生命的帆船,乘風破浪,以求一搏,從失意的廢墟上重新站起。失意:__________②昨天是今年高考的最后一天,經歷了幾天緊張拼搏的考生們如釋重負,開始設計自己輕松的假期。如釋重負:_______答案:不得志。|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解析:兩題中的詞語在句子中意義沒有改變,真接解釋即可。點評:理解句子中的詞語,首先要了解詞語的本義,如果詞義有變化,要根據語境來解釋。6、下列詞語中加劃線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A.洗濯(zhuó)醞釀(niànɡ)踉踉蹌蹌(liànɡ)獲益匪淺(fěi)B.霎時(shà)猝然(cuì)頭暈目眩(xuàn)忍俊不禁(jìn)C.貯滿(chù)滑稽(jī)春華秋實(huá)隨聲附和(hé)D.雛形(chú)磅礴(bó)玲瓏剔透(tì)苦心孤詣(zhǐ)答案:A解析:用反選排除法,B項“猝”讀cù,“禁”讀jīn;C項“貯”讀zhù,“和”讀hè;,“剔”讀tī,“詣”讀yì。答案為A。點評:用題有難度,拼音不好判斷。漢字,不管是讀音還是字義都是很復雜的,掌握漢字的讀與寫,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時時注意辨識生字,抓住易錯點,考此類題時要特別細心。7、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喧騰蹂躪??菔癁E慧心未泯B.喑啞眩耀芊芊細草瘦骨嶙峋C.奢望彌漫心曠神怡窸窣作響D.靜謐虐殺閑情逸至輕飛曼舞答案:C解析:用反選排除法,A項“濫”為“爛”;B項“?!睘椤办拧?;D項“至”為“致”。答案為C。點評:本題不難,錯別字易于辨識,漢字出現(xiàn)錯別字,原因在于漢字形似字、同音字太多,如果不細心就會出錯。很多漢字是形聲字,學習時要注意根據形旁和聲旁判斷字義,正確的使用漢字。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品茶,亦可謂品歷史,品文化,一盞佳茗在手,盞中是清淡的龍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無,思緒慢慢隨著湯茶中的漣漪向悠遠的中華文明開來,細細地品,那浸泡在盞中的茶,滾滾紅塵中偶爾的一顆散淡的心。A.繚繞蕩漾不是而是歇息B.環(huán)繞蕩漾不是就是棲息C.環(huán)繞飄揚不是而是歇息D.繚繞飄揚不是就是棲息答案:A解析:第一空內容是形容一股香氣,茶香如絲如縷,所以用“繚繞”,而“環(huán)繞”是指四周包圍,不合語境。因此排除CB項。AD中第二空本句中將思緒比喻成在茶水中“漣漪”,應該用“蕩漾”,此詞指“水面上”,而“飄揚”是輕薄的東西在空中飄動,不合語境。點評:本題不難,常用詞語,意義明確。判斷語詞語的使用,一要了解詞語的含義,二要了解語境,兩者一結合交為一點,便可準確的使用詞語。9、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近年來,我國各地紛紛成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一些遭到傷害的野生動物又栩栩如生了。B、如果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C、目前,水資源緊缺的狀況正以銳不可當之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理應引起高度重視。D、任何個人的成績和人民群眾的偉大創(chuàng)造比起來,都不過是滄海一粟。答案:D解析:用反選排除法,A項“栩栩如生”是形容藝術形象如活的一樣,不能形容野生動物;B項中“事倍功半”是指努力很大收效很小,用反了,應該是“事半功倍”;C項“銳不可當”指的是氣勢不可阻擋,不能形容水資源。答案為D。點評:本題不難,句中錯用成語比較明確。了解成語,不僅要知道其含義,還要了解其用法。成語,有一個使用對象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聯(lián)系及使用對象。10、選出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A、保護并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B、季節(jié)的體驗一定給你留下了許多揮之不去的記憶。C、自編自演的課本劇在發(fā)展個性、引導學生閱讀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D、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臺灣、福建等地的漁民一直登島從事捕魚、采藥。答案:B解析:用反選排除法,A句“保護并了解”詞序不當,應為“了解與保護”,只有選了解才能去保護;C句在“在”介詞錯用,就為“對”,引出對象;D句“從事……”之后缺少中心語“活動”,且“登島”與“捕魚”與事理不符。此句應改為“一直在島上采藥,在附近海域捕魚。點評:本題不難,都要細心,方可正確判斷。判斷病句,首先要仔細閱讀句子,第一步憑借語感感知句子有無毛病,再用所學知識(病因類型)作分析。所以,平時多閱讀培養(yǎng)語感是很重要的。11、對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誤的一項是()A.我班同學討論并聽取了校長關于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講話。(語序不當,“討論”和“聽取”調換)B.通過這次野外學習,使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更大了。(缺主語,刪掉“使”字)C.建國六十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革。(主謂不搭配,“改革”換為“提高”)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時左右。(前后矛盾,將“整整”改為“足足”)答案:D解析:首先根據病句類型來判斷括號中病句類型的說明是否正確,再判斷修改是否正確。D改為“足足”依然是病句,應該刪去“左右”。點評:本題不難,仔細判斷即可,學習時對病句的類型要有所了解。12、下列排序正確的一項是()①清風拂過,細紗在空中蕩開,又滑下來。②這雨絲,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剛剛從碧水中拎起的那縷柔柔細細的紗。③然后悄悄灑向扁舟,灑向村落,灑向群山。④她伸展開手臂,輕輕地把細紗掛向云端。⑤春雨如絲。A.⑤①②④③B.⑤②④③①C.⑤②④①③D.⑤①④②③答案:C解析:⑤句是總提,提出描寫對象,②句承接話題寫雨絲如紗,④句寫雨絲的來源:云端,是從上寫起,①句從上寫到下,寫雨絲飄下來,③是由近寫到遠。點評:本題不難,但要細心分析句子間的邏輯關系,理清寫作者的寫作思路,找到句中相關的信息點。語句之間的關系,一表現(xiàn)在結構上,有關聯(lián)詞相連,一是暗含于文字間,有句子中相關的文字信息相聯(lián),要注意從這兩方面判斷。13、下面關于修辭判斷有誤的一項是()。A、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反問)B、于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xù)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比喻)C、皮膚藏污納垢,缺少光澤,就像用枝條扎成的村舍外墻那樣粗糙。(比喻、夸張)D、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ǚ磸停┐鸢福築解析:B錯,“正人君子”是反語,本義是指品德高尚的人,魯迅是在說反話,諷刺為國民黨政府粉飾太平的文人。點評:本題不難,學生對魯迅這句話非常熟悉,學習中老師講解過修辭手法,印象深刻。反語,即說反話,作者所表達的意思與詞義是相反的。運用反語,主要是起諷刺的作用。14、給文段分一下層次,正確的一項是()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②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③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為希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④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⑤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⑥為什么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閱讀文段,根據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思路來判斷,一二兩句是提出論點,后面的句子都是在分析講道理證明論點,所以答案為B。點評:閱讀文章,要善于把握作品的層次關系,了解內容的要點。15、下面句子表述內容錯誤的一項是()A.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盉.課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話,孟子的話引作論據,曾子的話引作論點。C.課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諸圣諸佛。D.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是因為本文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容“盡責任”關系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為題。答案:B解析:抓住各項表述的要點,回顧課文有關內容判斷正誤。B錯,根據文中“又說”“還說”兩詞即可了解作者的引用都是做論據。點評:議論文中,說理時作者引用的內容有時是作論點,但大多是做論據的,要概括具體的語境來判斷。16、選出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A.課文《最苦與最樂》選自《飲冰室全集》,作者是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梁啟超。B.王力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C.《少年中國說》不是梁啟超的文章。D.“少年智則中國智”是梁啟超說的話。答案:C解析:抓住各項知識的要點,根據知識積累判斷正誤?!渡倌曛袊f》是梁啟超的文章。點評:本題不難,都是常識性的知識,學習時要注意積累這些常識。17、“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使用修辭手法是()A反問B設問C排比D對比答案:BC解析:本題要注意含有兩種修辭手法,問答是設問,三個問題并列,是排比。點評:此類題要注意沒有提示選一項,要考慮選多項。二、問題理解18、關于人生最苦,作者發(fā)表了什么觀點?你上如何理解的?答案:“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一個人在人生要擔負很多責任,沒盡到責任,會良心不安,這是很苦惱的。解析:根據所學所記,直接摘錄作者原話來回答,從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會有怎樣的自我感受這點來談。點評:議論文是講道理的,學習時不僅要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更要對此有所感想。19、文章最后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答案:(1)未盡責任,丟開不管(“推卸責任”和“逃避責任”亦可)(2)盡了責任,再無負擔。解析:根據所學所記,了解作者圍繞“責任”發(fā)表的感慨,根據具體的語境來理解詞語表達的含義。點評:議論文中作者的用語遣詞,要仔細體會在講道理方面所表達的含義。20、讀完全文后,概括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對“責任”是怎樣看待的?答案:應盡的責任沒有盡(或“該做的事沒有做完”)。①每一個人都有責任;②盡責任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內容;③盡責任,就會快樂,否則,就會陷入痛苦。解析:根據所學所記,了解作者在文中所發(fā)表的觀點,找到與“責任”一詞有關的語句引用作答。根據作者發(fā)表的觀點,圍繞“責任”一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點評:議論文是講道理的,學習時不僅要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更要對此有所感想。21、作者說的“海闊天空,心安理得”表現(xiàn)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答案:盡責任之后的快樂。解析:根據所學所記,回顧課文內容,找到語句的位置即第三段,從盡到責任的感受這點來理解即可。點評:理解議論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要圍繞作者的發(fā)表的觀點來分析。22、痛苦與快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古往今來,許多哲人志士寫下了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名言。請你寫出這類名言中的任意兩句。答案: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解析:抓住題干中提示信息“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根據知識積累寫出名言即可。點評:平時學習要多積累名言,一方面積累寫作的材料,一方面受之啟迪。23、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為什么?答案: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是因為本文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容“盡責任”關系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為題。解析:根據所學所記,回顧課文內容,分析“最苦與最樂”“苦與樂”兩短語意義的區(qū)別,根據作者所講的道理來說明理由。點評:理解議論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要圍繞作者的發(fā)表的觀點來分析。三、課內閱讀24、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么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②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逃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1)請從最后一段中找出與“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內涵相符的一句。答案: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2)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答案:人人必須盡責任(或“人必須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解析:第一題,首先要理解“快樂之權,操之在己”這句話的意思即快樂與否在于自己,再根據作者所說的責任與快樂的關系找到具體的語句作答。第二題,根據文中“責任”這個關鍵詞來理解概括作者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點評:兩小題都不難,理解題意,熟悉課文內容即可作答。學習時要多閱讀課文,熟悉內容。四、拓展閱讀25、閱讀下文,回答問題。說真誠①曾幾何時,我們渴望輝煌與成功,富于幻想與憧憬。然而,當歲月為我們的人生之樹又增添一圍嶄新的年輪時,我們卻愈來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誠。因為真誠是火,當心與心之間橫著樊籬時,它會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導心靈共同擁抱美好與真情;真誠是水,當思想里積起種種難以溝通的障礙時,它會洗去一切誤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間串流一條理解的小溪。②真誠的人堅強自信,樂觀向上,在他們眼里,困難是勝利的前奏,失敗是成功的信號;真誠的人從善如流,熱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虛懷若谷,實踐中樂于助人,行為高尚;真誠的人嫉惡如仇,崇尚真理,他們是現(xiàn)實生活的清潔工,又是良好社會秩序的交通警;真誠的人瀟灑自在,人格高尚。真誠像春天的明媚陽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會把溫暖輻射到那里。③缺乏真誠,心靈里會生長芥蒂與隔膜,人與人之間無法溝通。沒有真誠,生活會失去美好,變得虛偽與沉重,社會里也將失去純真與同情。向往真誠而不知其內涵的人,將永遠無法做到真誠。只知真誠卻在行動上另是一套的人,只是在關鍵時期用它來偽飾自己的言行。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不是真誠,固執(zhí)己見、獨斷專行也不是真誠。真誠需要望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達到并保持一種毫無顧慮、毫無壓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時,方能自然流露真誠。這猶如青春對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線”不斷從天上人間接收美好、歡樂、勇氣和力量的信號,才能青春永駐,風華長存。哪怕古稀高齡還能年輕,因為他思想達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④真誠就要把心胸擴展,把虛偽斬斷,讓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從而多一點善心美意,多一些熱情奉獻。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卻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就像范仲淹,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心。而今有多少人,雖然很會使用“外交辭令”,卻令人一眼看穿其虛假的本質;又有多少人,雖然擁有太多的錢財,卻不能買到一絲真誠。人們終于明白,真誠金錢不換,真誠巧語難當。⑤真誠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誠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誠是感情里的一支勁歌,真誠是奮斗中的一葉風帆。⑥恪守真誠,它會幫我們創(chuàng)造金色的人生。(1)下面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開篇提出了我們“首先需要的是真誠”的觀點,接著具體闡釋什么是真誠,然后進一步論述了怎樣做到真誠。B.第四段中“雖然擁有太多的錢財,卻不能買到一絲真誠”一句,揭示了真誠與金錢互不相容的對立關系。C.作者在第三段運用了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論證了“真誠需要忘我,需要付出”的觀念。D.本文觀點鮮明,感情充沛,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語言精練、生動,富有感染力。答案:B(2)第四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詩文中的名句論證了什么?答案:真誠就要把心胸擴展,或“多一點善心美意,多一些熱情奉獻。”或“真誠就要把心胸擴展,把虛偽斬斷,讓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從而多一點善心美意,多一些熱情奉獻。解析:第一題,抓住各選項表述的要點,梳理文章有關內容,比較判斷正誤。B錯,“雖然擁有太多的錢財,卻不能買到一絲真誠”一句說錢財對真誠沒有關系,并不是說兩者是對立的。第二題,作者引用的兩句主要是講“胸懷”問題,從“真誠”與“胸懷”的關系來談。點評:議論文中作者常引用別人的語言來說道理,學習時要理解作者的引用充當論據的作用。

15最苦與最樂同步測控優(yōu)化訓練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1.為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1)契約(2)恩惠(3)悲天憫人(4)卸卻(5)如釋重負2.結合句子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1)失意,會使你冷靜地反思自責,使你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從而駕馭生命的帆船,乘風破浪,以求一搏,從失意的廢墟上重新站起。(2)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3.下列詞語中有七個錯別字,請你找出來在下面畫上橫線,并用行楷書體將正確的字寫在田字格里。莫名其妙悲天泯人錯落有致如失重負穿流不息弄巧成絀一勞永遺約定俗成心安理德合顏悅色4.填空。《最苦與最樂》選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_,別號______。這篇文章的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鐘訓練(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1.判斷對錯。(1)課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2)課文第4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話,孟子的話引作論據,曾子的話引作論點。()(3)課文第4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諸圣諸佛。()(4)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是因為本文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容“盡責任”關系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為題。()2.用原文填空。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3.請從最后一段中找出與“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內涵相符的一句。4.你認為文章最后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1)“卸卻”責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2)“解除”責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5.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A.作者認為人生最苦的是身上背負著一種未了的責任。B.作者認為人生最苦的是答應人家做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家的錢沒有還,受了人家的恩惠沒有報答。C.作者認為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D.作者認為最快樂的事就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不負責任的事。E.作者認為快樂之權是在于盡得大的責任,別人就會讓你得到大的快樂,你會感受到快樂之權的存在??鞓窌r光剛上中學第一堂英語課,老師讓同學們用英語作自我介紹。班上一同學叫劉洪濤,他自我介紹說:“MynameisHongtaoLiu!”這時有同學在底下小聲說道:“我還叫方片兒七呢!”30分鐘訓練(鞏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閱讀理解(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這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jié)。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逃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1.這兩段文字論述的內容是什么?請簡要概括。2.請你找出所選文段中的設問句,說說作者提出了哪些問題,他是怎樣回答的。3.作者曾說:“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huán),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苯Y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8題。“伯樂相馬”的典故,在我國已流傳兩千余年。從春秋秦穆公時至今,無論社會如何變遷,但人們在選拔人才時,總不忘用“伯樂相馬”作比喻,而對“相馬”的弊病卻很少觸及。其實,就選拔人才而論,“相馬”遠不及“賽馬”來得客觀、公正、直接。不可否認,“伯樂相馬”,不管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才乃至推動社會發(fā)展曾起到積極作用。但仔細考究,它在理論和實踐上對人們的誤導,又是顯而易見的。唐代文學家韓愈有名言:“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逼鋵崳n愈只說對了后一句,前一句卻說錯了。按照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千里馬”先于“伯樂”而存在,絕不是因“伯樂”發(fā)現(xiàn)后才有的。再說,“相馬”能否選出真正的人才值得懷疑。眾所周知,在以往的舊體制下,凡自稱或被人們頌為“伯樂”的,都是有名望或握有實權的人物,平頭百姓是沒這份權力的。問題也就出在這里。假若“相馬”的權力交給人品高尚的“伯樂”,真正的人才會脫穎而出,這的確是福。但這權力如落入品行低劣的“伯樂”之手,那將是禍。任人唯親、唯近,以權謀私、結黨營私等,正是品行低劣的“伯樂”們的拿手戲。他們往往以個人好惡作為衡量人才的尺度。那些品行不端、才識平庸又想出人頭地的被“相者”,則不擇手段,投其所好,竭盡拍馬溜須之能事,最終博得“伯樂一顧”,頓時身價倍增,躋身于“千里馬”之列。而那些只知憑真本事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行事的人,不屑于對上層或權威人物獻媚,如落于品行低劣的“伯樂”手中,即便有本領恐怕也難有出頭之日。接下來說“賽馬”。我國已進入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用人體制正在發(fā)生變化,“賽馬”正得其時。只有引入“賽”的機制,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的“千里馬”而重用之。在“賽”的機制下,把所有的“馬兒”放在同一起跑線上,給予相同的負荷量,讓他們各展其才。這時,真正的“千里馬”就會飛奔千里路程,而那些平庸的“馬”,即便拼了命也很難趕上“千里馬”。在萬馬奔騰之際,“千里馬”與平庸的“馬”優(yōu)劣分明。對“千里馬”應予重用,讓其領時代之風騷。對那些平庸的“馬”,也應找個適當的角色,讓其干該干的活去。4.根據自己的理解,將“使用”“識別”“舉薦”三個詞依次填入下邊句子的空格內。不管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才乃至推動社會發(fā)展曾起到積極作用。5.本文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這個論點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引發(fā)出來的。6.文中最后一段加點的“賽”字可以用哪個詞來替代?為什么?試說說理由。7.從文中看,“相馬”的弊病是___________;“賽馬”的好處是___________。8.“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边@句話說明“伯樂”對發(fā)現(xiàn)“千里馬”起著重要作用。倘若現(xiàn)實生活中“伯樂”就是沒有發(fā)現(xiàn)“千里馬”,那么你認為“千里馬”是否能發(fā)揮才干,嶄露頭角呢?深層探究9.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對“責任”是怎樣看待的?中考鏈接10.(2010廈門中考)下列人物形象,你最熟悉的是哪一個?這個人物形象出自哪部名著?請簡述一則以這個人物形象為主角的故事。(50字左右。)武松豬八戒祥子保爾·柯察金15最苦與最樂同步測控優(yōu)化訓練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1.為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1)契約(2)恩惠(3)悲天憫人(4)卸卻(5)如釋重負解析:掌握生字的讀音和意義。答案:(1)qì證明買賣、抵押、租賃等關系的合同、文書、字據(2)huì好處,給人財物(3)mǐn同情(4)xiè解除(5)shì放開,放下2.結合句子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1)失意,會使你冷靜地反思自責,使你能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從而駕馭生命的帆船,乘風破浪,以求一搏,從失意的廢墟上重新站起。(2)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解析:結合課文解釋相關的詞語,掌握課文注釋中要求的詞語解釋。答案:(1)不得志。(2)對社會和人類的災禍苦難等表示憂慮和同情。3.下列詞語中有七個錯別字,請你找出來在下面畫上橫線,并用行楷書體將正確的字寫在田字格里。莫名其妙悲天泯人錯落有致如失重負穿流不息弄巧成絀一勞永遺約定俗成心安理德合顏悅色解析:不但要求能找到錯別字,同時要求能把這寫字寫得端正。答案:泯→憫失→釋穿→川絀→拙遺→逸德→得合→和4.填空?!蹲羁嗯c最樂》選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_,別號______。這篇文章的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掌握相應的文學常識,注意在寫作品時要加書名號。答案:《飲冰室全集》梁啟超卓如飲冰室主人“不負責任(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10分鐘訓練(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1.判斷對錯。(1)課文第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2)課文第4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話,孟子的話引作論據,曾子的話引作論點。()(3)課文第4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諸圣諸佛。()(4)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為題,而不以“苦與樂”為題,是因為本文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容“盡責任”關系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為題。()解析:(2)的說法正好和文中要表達的相反。答案:(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