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構建一個社群必須先忘掉社群的存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583a0b308adb1c64dff98f29eebbd9/ac583a0b308adb1c64dff98f29eebbd91.gif)
![分析:構建一個社群必須先忘掉社群的存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583a0b308adb1c64dff98f29eebbd9/ac583a0b308adb1c64dff98f29eebbd92.gif)
![分析:構建一個社群必須先忘掉社群的存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583a0b308adb1c64dff98f29eebbd9/ac583a0b308adb1c64dff98f29eebbd93.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論文】分析:構建一個社群必須先忘掉社群的存在
在自媒體領域里面,去年我算是寫社群寫的比較多的一個,吸引了很多人來和我交流討論怎么做好一個社群。然而事實上直到今天為止,所有的討論都停留在怎么去搭建一個社群,其實也沒有人正真搞清楚社群到底是個什么,討論的多了我甚至對社群這個概念本身都產(chǎn)生了懷疑,越來越覺得好像我們對于社群這個概念的理解都越跑越偏了。過去我在很多文章里說到過,社群這個概念本身并不新鮮,而且現(xiàn)在再看,我進一步認為社群只是一個結果,而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圍繞著這個結果在分析,而忘了去了解這個結果是怎么來的。社群這個東西并不是憑空而來的,它的存在必然是建立在某種基礎之上的,它就好像是一顆生長在大地之上的巨樹,我們只看到了這顆巨樹的輝煌,卻忘了土壤之下那盤概錯結的根莖是怎么來的,忘了繁衍出那根莖的種子是誰種下的。舉例來說小米的粉絲社群,羅輯思維的知識社群、吳曉波的書友會或者醉鵝娘的紅酒社群,他們的成功并不是社群玩的好,他們真正強的是他們的內容,是他們通過自己的內容滿足了用戶的某種需求,并且在產(chǎn)生這個內容的時候讓用戶深度的參與到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當中,在和用戶互動的過程當中不斷調整優(yōu)化調整自己的內容。事實上目前最牛逼的社群其實是蘋果的社群。雖然蘋果一直標榜替用戶發(fā)現(xiàn)需求,但是事實上這也是一種滿足用戶需求的方式,只不過喬幫主在世的時候一直用他卓越的眼光,提前預知了用戶可能想要什么,然后提前滿足他們。而其它人則是在用戶發(fā)出需求之后,再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蘋果這個案例當中我們再來看社群,其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最有價值的社群就是感知不到社群的存在,這個時候社群已經(jīng)脫離形式層面了,真正融入到品牌和產(chǎn)品的文化里了,真正形成了用戶和品牌之間的強關系連接?;貧w到社會學的角度重新看社群社會學上對于社群有一個廣義定論,它把特定領域內發(fā)生作用的社會關系,稱之為社群。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任何一個自發(fā)形成的社會關系的集群,都可以稱之為社群。社群本質是因為某種“原因”形成的,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群以及不同集群之間形成的一個暫時存在的關系,而且會隨著這個“原因”發(fā)生變化,而出現(xiàn)不斷崩潰和解體的現(xiàn)象。比如昨天我可能是小米的粉絲,但是后來我覺得蘋果更流暢,拋棄了小米而進入果粉的行列。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美國社會學家薩姆納-W-G在1906年發(fā)表的《民俗論》一書中,提出了“內群體”和“外群體”的概念,對有關群體中的自我形象和鄰近群體的態(tài)度及關系做出了論述,并在這個基礎之上提出了“種族中心主義”這個新名詞?!胺N族中心主義”的核心是,不同的“群體”都以自己所在的這個“群體”為標準核心,去評判其它群體的文化、行為以及價值觀。薩姆達在《民俗論》中認為,社會中存在的“內群體”和“外群體”,每個群體都為自己的群體以及自己的群體民俗,也就是集群的文化而自豪。簡單來說整個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社群,被稱之為外群體;而在這個大的社群里面又因為各種“原因”而形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內群體”。雖然在商業(yè)世界里不至于上升到“種族中心主義”,但是不同的社群之間,確實存在著自我社群文化的崇拜。比如米粉和果粉就各自形成了一個自己的“內群體”,米粉和果粉都為自己所在的這個社群而感到自感,并且互相之間都看對方不順眼,米粉覺得果粉媚俗,果粉覺得米粉不上檔次。不同的群體之間同時也會因為文化沖突而產(chǎn)生暴力事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斷發(fā)生的百度“帝吧出征”,每一個百度貼吧都相當于是一個個獨立存在于網(wǎng)絡上的社群,不同的貼吧社群之間在過去幾年,屢屢因為觀念不合而發(fā)生“血洗”貼吧的事件。再比如說學校里面往往學霸學渣各成一個社群圈子,互相之間都挺瞧不上對方的。天涯、貓樸、知乎、豆瓣以及其它不同的社區(qū)平臺,相互之間也經(jīng)常發(fā)生類似的觀念沖突。過去我們一直站在社交流量裂變的角度來講社群,從方法論的角度去講怎么搭建一個能夠為自己帶來社交變現(xiàn)的社群,但是真正想要弄清楚社群的概念,我們需要回到社會學的角度重新思考,去了解形成社群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站在薩姆納《民俗論》的角度來講,社群的構成是由“文化”驅動的,社群的形成過程是無意識的,是“態(tài)度”和“行為”認同下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一個結果。比如原始社會的“部落”,是因為“共同生存”這個行為背后的結果;而線上線下大大小小的興趣社區(qū),是因為一群人共同喜歡一個“事物或個人”這個“態(tài)度”而自發(fā)形成的。文化認同和持續(xù)互動是社群存在的價值基礎我們拿最典型的知識社區(qū)“知乎”來講,知乎的文化形成,是由最早期的一批種子用戶的價值觀決定的,隨著他們不斷傳播自己的價值觀,越來越多認同他們價值觀的人匯聚到了這個平臺之上,形成了一個擁有共同文化的網(wǎng)絡社群。網(wǎng)絡1.0時代的天涯、貓撲也是一樣。而且社群本身是有極限的,當社群成員的數(shù)量達到一定的上限,就一定會產(chǎn)生分歧,從而在內部產(chǎn)生裂變,一個“內群體”就會裂變成為多個“內群體”。所以我們看到知乎、天涯等社區(qū)在用戶規(guī)模擴大之后,開始出現(xiàn)了不同的文化派系,新用戶之間和老用戶之間不斷上演沖突事件,比如前段時間知乎封停大V帳號的時候,就曾經(jīng)引起了整個網(wǎng)絡的熱議。從社會學的角度我們再來重新看待社群,可以總結出三個特點,一個是文化認同,一個是持續(xù)互動,以及不拘泥于任何的形式。社群的存在從來不局限在一個特定的平臺之上,而是星羅散布在線上線下各個角落里的。他們有的人可以在北京,有的人可以在上海,有的人可以在微博上活躍,有些人可以只用朋友圈,但是當有事情發(fā)生的時候,他們就會集結起來共同撼衛(wèi)自己社群的價值觀。社群的連接方式不在于平臺,不在于工具,而在于基于共同信念的價值觀,這種連接比起工具來說,會更加牢不可破,除非有一天社群成員觀念發(fā)生沖突,否則是不會脫離這個社群的。過去所有人都在講社群將單點對單點的輻射型社交關系,變成了多點對多點的網(wǎng)狀關系,我也一直發(fā)表這樣的觀念。但是現(xiàn)在看來這種觀念也許有失偏頗,社群關系雖然存在多點對多點的網(wǎng)狀關系,但是這并不是絕對的。社群并不是讓每一個人都互相認識,而是能夠讓我們更容易找到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同路人,讓我們可以在茫茫人海里可以找到自己的同類,從而讓自己不那么孤單。比如全球各地到處都有唐人街,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因為擁有共同的文化信仰,無論在哪個地方,我們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群落,進而持續(xù)的產(chǎn)生互動和交流,并不斷擴大這個社群的規(guī)模。除了社群不拘泥于單一載體的形式之外,社群成員的歸屬也不是絕對的,同一個人可能會同時存在于多個不同的社群當中。比如同一個人,可能是羅振宇的粉絲,也可能同時是吳曉波的粉絲,還有可能會是廣場舞的粉絲,甚至是一個死飛運動的忠實愛好者。社群本身是以一個“液態(tài)組織”存在的,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事件下,會呈現(xiàn)不同的組織形態(tài)。要形成這種組織形態(tài),需要一個“觸發(fā)”的“原因”。比如吳曉波組織一個線下書友會、羅振宇舉辦一場公開課,又或者貼吧里組織一場“出征”,社群成員就會立刻因為這些“原因”而快速集結在一起。一個優(yōu)秀的社群需要有“異地重生”的能力社群是一個文化認同以及持續(xù)互動的產(chǎn)物,它能夠讓我們可以更快的找到自己的同路人。也就是說判定一個社群是否成功或有價值,我們需要看它是否擁有“異地重生”和“快速組織”的能力。所謂“異地重生”主要是說,當一個社群被迫解散和死掉之后,它能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快速的滿血復活。新世相、企鵝和貓以及社長從來不假裝這三個公眾號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新世相和社長從來不假裝的前身是世相和路邊社傳媒,后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沒有了消失了,但是憑借社群本身的價值,新號開通之后,僅僅幾天時間就有很多老成員回歸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基本滿血復活,而且還帶來了很多新的朋友。醉鵝娘和原來的公司分手之后開通了新的公眾號,也是在很短時間內就恢復了元氣。我們拿現(xiàn)實中的社會關系來講,老同學老朋友,就是一個小的社群,我們不需要固定在一個QQ群或者微信群或者一個地方這樣的載體上,只要我們愿意隨時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當然取決于財力)集結起來,敘舊喝酒暢談人生理想,從星星月亮聊到世界末日。社群的價值在于社群里的每一個節(jié)點,也就是每一位成員,只要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這些節(jié)點就可以串連起整個社群。社群成員不需要與全體成員建立聯(lián)系,只需要和離他們最親近的成員建立聯(lián)系即可,通過他們就可以保持社群的整體性。動物學界通過對鳥類的飛行觀察發(fā)現(xiàn),每只鳥兒只會注意離它最近的七只八哥的情況,通過這種行為就可以保證自己在鳥群的遷徙中不至于掉隊,而且可以完全復雜的飛行軌跡。普林斯頓的博士生GeorgeYoung和他的博士生導師NaomiLeonard,以及來自羅馬薩皮恩澤爾大學的同事研究后達成共識認為,“七”就是“群落中在凝聚力和個體行為之間取得的優(yōu)化平衡”的最佳數(shù)字。同樣的還有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Milgram在1967年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論,認為在人類這個大的社群當中,每兩個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這個數(shù)字加起來正好也是七。無論是六度分割還是鳥類飛行,都說明了一個道理,一個社群最有價值的并不是這個整體,而是這個整體當中,擁有共同價值觀和行為模式的個人,也就是我一直在說的強節(jié)點的價值。只要有了這些強節(jié)點的存在,社群可以隨時隨地滿血復活,這也就是為什么新世相、企鵝和貓以及社長從來不假裝等公眾號可以重頭再來的原因。社群最核心的“原因”是什么?過去沒有網(wǎng)絡的時候,我們熱衷于參加各種沙龍,加入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后來有了互聯(lián)網(wǎng)之后,我們注冊了各種各樣的帳號,加入了各種社區(qū)論壇、QQ群、微信群、貼吧以及關注各種公眾號等社群,促使我們加入這些社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我們那么瘋狂的想要和別人在一起?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特克爾寫過一本書,叫《群體性孤獨》,用一句文藝一點的話來解釋,就叫做人群中的落寞。社會學家薩姆納將社會關系分為“內群體”和“外群體”,如果我們有心可以發(fā)現(xiàn),“內群體”的成員不斷擴大的時候,個人的存在感是會越來越弱的,對于個體來講,“內群體”是向“外群體”進化的。比如一個人在小鄉(xiāng)村的時候會認識村里面的每一個人,如果這個村落發(fā)展進為一座都市的時候,我們就很難認識這里的每一個人了,所以社群的規(guī)模是有極限的。當“內群體”進化為“外群體”之后,我們急需要重新尋找一個“內群體”,從而獲得一個新的身份認同和社會認同。人的存在感是和行為由外部環(huán)境決定的,我們的潛意識力想要尋找到自己的“同路人”,大量的“同路人”形成了一個“內群體”,也就是一個社群。個體的潛意識就是形成社群的“原因”,這其實是由人的動物性本能決定的,除了害怕孤獨之外還有對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原始社會人類想要活下去,就需要依靠群體的力量來保障自己的安全,而一個群體想要活下去,就需要不斷的去探索未知的領域。這也就是智人會從東非大裂谷出來橫掃全球的原因。我們從這個角度重新回到商業(yè)世界再來看社群,一個有價值的社群,首先是需要能夠給自己的成員一個身份認同,同時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作研發(fā)協(xié)議書
- 高新科技研發(fā)成果轉讓合同
- 公司場地長期租賃合同
- 制造業(yè)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建設方案
- (高清版)DB2104∕T 0007-2021 撫順煤精
- 2025年吉林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技巧答案大全
- 小學三年級口算題
- 2025年道路貨物運輸從業(yè)資格考試復習題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第7章細胞的增殖第1節(jié)第1課時細胞不能無限長大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練習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1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節(jié)地球上的水教案新版浙教版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試題(含答案解析)
- GB/T 20909-2007鋼門窗
- GB/T 17854-1999埋弧焊用不銹鋼焊絲和焊劑
- GB/T 15593-2020輸血(液)器具用聚氯乙烯塑料
- 直線加速器專項施工方案
- 聯(lián)苯二氯芐生產(chǎn)工藝及產(chǎn)排污分析
- 儲能設備項目采購供應質量管理方案
- 2022年全國卷高考語文答題卡格式
- 美國房地產(chǎn)市場特征、框架與周期演變
- 復旦大學簡介 (課堂PPT)
- CKD馬達使用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