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復習第六單元_第1頁
八下復習第六單元_第2頁
八下復習第六單元_第3頁
八下復習第六單元_第4頁
八下復習第六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即墨二十八中第六單元知識回顧復習提綱:1、建國后,我國科學技術的成就有哪些?(核技術、航天技術、農業(yè)技術、863計劃、計算機網絡)2、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間、意義。3、列舉17課三項重大科技成就。4、863計劃制定的經過、命名原因、領域。5、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哪些成就?(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6、新中國成立后文學藝術繁榮表現在哪些方面?7、新中國成立后體育事業(yè)發(fā)展表現在哪些方面?(為什么說中國正在走向世界體育強國?)項目成就時間科學家軍事科技航天科技農業(yè)科技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等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10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試驗成功1966.10中近程地地導彈試驗成功1964.6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1970第一艘無人飛船1999第一艘載人飛船2003一枚運載火箭將三顆不同用途的衛(wèi)星發(fā)射到太空多次發(fā)射返回式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2005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袁隆平1973自主復習交流鞏固復習提綱:1、建國后,我國科學技術的成就有哪些?(核技術、航天技術、農業(yè)技術、863計劃、計算機網絡)2、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間、意義。3、列舉17課三項重大科技成就。4、863計劃制定的經過、命名原因、領域。5、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哪些成就?(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6、新中國成立后文學藝術繁榮表現在哪些方面?7、新中國成立后體育事業(yè)發(fā)展表現在哪些方面?(為什么說中國正在走向世界體育強國?)合作提高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頒布是在()A.1976年B.1978年C.1986年D.1988年2.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是()A.毛澤東B.周恩來C.鄧小平D.江澤民3.義務教育階段指的是()

①小學②初中③高中④大學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4.下列作品屬于“文化大革命”以后的著名長篇小說是()A.《青春之歌》B《許茂和他的女兒們》C《茶館》D《紅巖》CCAB(一)基礎練習(A層)5.為中國奧運歷史上奪得第一塊金牌的運動員是()A.容國團B.許海峰C.李寧D.鄧亞萍6.1990年在我國成功舉行的亞運會是()A.第十屆B.第十一屆C.第十二屆D.第十三屆7.我國成功研制原子彈的國際意義在于A.可以對帝國主義國家進行核打擊B.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C.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D.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8.我國擁有可用于實戰(zhàn)的導彈開始于A.1953年B.1956年C.1966年D.1964年BBDC9.“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但工作目標要奔世界先進水平?!边@句話出自()A.錢學森B.楊振寧C.鄧稼先D.李四光10.我國政府研制原子彈的主要目的是()A.對抗美帝國主義,打破核壟斷B.加強國防力量,維護世界和平C.展示國家實力樹立在亞洲地區(qū)的領導地位D.震懾仇視中國的國家,與帝國主義展開軍備競賽11.現在“863計劃”涉及的科技領域有()A.7個B.8個C.6個D.3個CBB12.“863計劃”的名字由來是因為()A.計劃中包括863個科技項目B.有863個科學家參與了這項高科技發(fā)展計劃C.計劃涉及8個科技領域D.計劃的提出和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13.下列屬于信息時代數字化主要特征的是()A.移動通信技術B.數字家電技術C.因特網D.數字尋呼技術14.通過計算機網絡能做的事情包括()①瀏覽新聞②查詢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料③迅速地接收郵件④上課⑤考試⑥看病服藥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DCC15.右邊論斷的提出者是A.恩格斯B.列寧C.鄧小平D.江澤民16.我國科學家建議中共中央,要跟蹤世界戰(zhàn)略性高科技發(fā)展的真正目的是①想出人頭地②想表明他們有遠見③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④受歷史使命感驅使關注祖國的前途和命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D17.“863計劃”提出后,經一百多位科學家歷時半年的反復論證,形成了《863計劃綱要》,這表明中央對計劃的態(tài)度是A.懷疑 B.拖著不辦C.科學認真D.謹小慎微18.黨中央對文藝工作提出“雙百”方針是在()A.1949年B.1953年C.1956年D.1978年19.“文革”后,我國的文藝作品主要反映的內容有()①反思“文革”②改革開放的內容③古代皇族生活④海外華人狀況⑤弘揚民族道德精神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CCB20.對學生提出“健康第一”要求的國家領導人是()A毛澤東B鄧小平C周恩來D江澤民21.學校開設體育課的主要目的是()A.發(fā)現、培養(yǎng)運動員B.為軍隊培養(yǎng)后備人才C.增強人民體質D.為提高學生考試成績22.北京申奧成功說明了①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②中國的經濟實力提高了③中國已成為高度物質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國家④中國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了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ACD23.新中國成立后,文學走向繁榮的主要原因有①新中國的誕生,使人民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②中華民族的獨立,使作家煥發(fā)出創(chuàng)作的激情③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④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超過了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我國黨和政府實施“科教興國”發(fā)展戰(zhàn)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國A.經濟落后 B.文化落后C.思想觀念落后D.教育落后AD25.“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說明我國的教育將走向①開放②封閉③科學化④專制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26.我國教育部啟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工作主要是為了①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競爭力②打破發(fā)達國家對高等教育的壟斷③為第三世界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④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依法治教水平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DA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原子彈是當時世界上殺傷力最強的核武器之一。美國早在20世紀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彈,并在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前夕投到了日本兩顆。后來,帝國主義國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對新中國和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進行威脅。(二)拓展提高(B層)材料2建國初期,鄧稼先帶著剛在美國獲得的物理學博士學位,放棄了優(yōu)越的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回國開創(chuàng)新中國的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工作。1958年秋天,中國研究核武器的機構剛剛成立,他帶領一批剛跨出校門的大學生,白天挑磚抬瓦搞試驗場地基建,晚上挑燈夜戰(zhàn)學理論。在缺乏資料和實驗條件的情況下,為了研制出我國自己的“爭氣彈”,鄧稼先帶領大家在簡單的手搖計算機上一遍又一遍地計算,花費了半年時間,終于取得了重大理論突破,完成了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請回答:(1)閱讀了材料1,你認為我國研制原子彈的主要歷史背景是什么?主要目的是什么?(2)閱讀材料2,你能發(fā)現在研制原子彈的過程中,鄧稼先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試舉例說明。(3)從鄧稼先他們身上,你發(fā)現了哪些使中國能夠在核武器研制過程中創(chuàng)造許多奇跡的原因?(4)我國對使用核武器的態(tài)度是什么樣的?原子彈是當時世界上殺傷力最強的核武器之一,帝國主義利用它對新中國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進行威脅;中國為了粉碎帝國主義的核威脅,加強國防力量,捍衛(wèi)世界和平才研制原子彈。缺乏必要的實驗條件、資料及有經驗的科研人員等;中國政府宣布,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會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愛國主義、奉獻主義、樸實嚴謹、勇于創(chuàng)新、不怕困難等2.他先后獲得了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杰出發(fā)明家”金質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饑餓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日本“日經亞洲大獎”、作物雜種優(yōu)勢利用世界“先驅科學家獎”“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等八項國際獎。江澤民主席曾親自給他頒發(fā)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袁隆平。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在實踐中提出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3.分析下列圖表回答:?什么時候起成為亞洲第一名?獎牌的變化說明什么問題?(12分)

屆次時間地點獎牌榜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81978曼谷日本中國韓國91982新德里中國日本韓國101986漢城中國韓國日本111990北京中國韓國日本121994廣島中國韓國日本131998曼谷中國韓國日本142002釜山中國韓國日本歷屆亞運會獎牌榜自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選手在歷次亞運會上都獲得金牌總數第一。中國的體育水平提高,正在走向世界體育強國。4.看圖回答問題。上圖是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的圖片。請回答: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間?中國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有什么意義?時間:1964年10月16日。目的:1、粉碎帝國主義的核威脅。2、提高中國的國防能力,人民才能過安定日子。意義: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5、材料1“863計劃”實施15年各領域的專利、論文和獲獎情況統(tǒng)計表領域專利論文獲獎成果(省部級以上)生物45510278273信動化23012320202能源212108111新材料71212165233海洋5112050合計165850061996材料2下面是對“863計劃”實施10年后各領域發(fā)展情況的介紹。專家對計劃選擇的36項關鍵技術的評估分析表明,60%以上的技術在水平很低或幾乎完全空白的基礎上起步,目前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11%達到或保持國際領先水平,還有25%仍然落后或大大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原來基礎上也有很大進步。38%的成果在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等領域獲得應用,產生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10%的實驗室成果已形成商品,有的已進入中試階段即將形成產業(yè)。十年來,參加過863計劃研究工作的科學家前后達三萬多人次,目前研究人員的規(guī)模為一萬多人,從中成長起很多杰出的學科帶頭人,其中有數十位專家入選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培養(yǎng)了博士后207人,博士1490人,碩士3868人。目前研究人員中,45歲以下的占一半以上。此外,還吸引了不少海外學子回國效力。請回答:(1)材料1反映了“863計劃”實施15年后在哪方面取得的成功?請概括說明。(2)材料2反映了計劃實施10年后,在“863計劃”總體目標的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廣大科研人員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關鍵技術,培養(yǎng)了大批科技人才。在所選高技術領域,縮小了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帶動了相關領域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未來形成高技術產業(yè)準備了條件;造就了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術人才。6、材料11956年,(我國)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出現了嶄新的局面。許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現實生活、題材新穎、風格各異的作品,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文革”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文藝工作者迎來了又一個創(chuàng)作的春天。——教材材料2茅盾文學獎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的,于1981年10月正式啟動。迄今已歷四屆,累計評出十八部長篇小說,在中國文壇的影響較大。材料3世界上有不少文學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的經濟文化區(qū)域,對文學的理解會有差異,對文學的要求也會有各自的側重點。……文學參與到時代的風云,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生活中去,為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新生活的現實服務,為民族奮斗的歷史服務。每一個中國作家,都要努力為自己的民族和人民寫出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竟稙闀r代為民族為人民》請回答:(1)1956年后,我國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出現嶄新局面得益于黨的什么方針?(2)茅盾先生設立茅盾文學獎的目的是什么?(3)請你列舉出至少二部曾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作品。(4)按照材料3的觀點,“文革”后,我國的文藝作品應該反映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鼓勵優(yōu)秀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冬天里的春天》《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等。反思“文革”的、反映改革開放和弘揚中華民族美德的

7.讀右圖,回答問題。(1)右圖中的這個人是為我國奪取第一塊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你知道他是誰?(2)這塊金牌是在哪屆奧運會,在哪個項目上奪取的?許海峰。23屆;射擊三、分析探究題

1、“兩彈一星”指什么?都是在什么時候試驗成功的?在“兩彈一星”的研制過程中貢獻最大的科學家是誰?他被譽為什么,請說出他的兩句名言?

(1)“兩彈一星”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

(2)原子彈:1964年10月。導彈:1964年6月,我國設計的中近程地地導彈試驗成功。人造地球衛(wèi)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發(fā)射成功。

(3)鄧稼先,“兩彈元勛”,名言:“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但工作目標要奔世界先進水平?!?;“將來祖國建設需要人才,我學成之后一定回來?!?/p>

“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是什么?原子彈的爆炸成功有什么歷史意義?

你有何感想?作為一名青年學生,你應如何發(fā)揚“兩彈一星”的精神。

(4)“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大力協同、勇于攀登。

(5)意義: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6)感想:為我們國家的強大而自豪。同時也為那些為了原子能事業(yè)做出貢獻的科學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7)發(fā)揚: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我們要努力學好基礎知識,培養(yǎng)愛科學、學科學的濃厚興趣,學好本領,勇于攀登科學高峰,將來報效祖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2、我國政府對擁有核武器做出了什么承諾?我國能在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在任何時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

(4)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科學家們的刻苦努力和全國人民的支持,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

3、新中國成立后,航天事業(yè)從無到有的發(fā)展起來,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下面是一些有關航天成就中一些問題,請回答:(1)毛澤東在何時發(fā)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的號召?(2)這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名字叫什么?它是我國在何時發(fā)射成功的?發(fā)射該衛(wèi)星的火箭叫什么名字?(3)我國是第幾個能獨立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國家?(1)20世紀50年代

(2)東方紅1號,1970年,長征號。

(3)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第五個能獨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4)1999年,2003年我國在航天領域里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5)請你分析一下,我國航天事業(yè)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1999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2003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

(5)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力推行“科教興國”戰(zhàn)略;廣大科技人員努力鉆研、探索;我國綜合國力提高,改善了發(fā)展科技的條件;我國也需要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取得一席之地;根本因素在于社會主義生產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4、“秈型雜交水稻”自1976年開始推廣,至2000年底,已占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50%,累計增產稻谷3500億公斤。這項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引種了這種雜交水稻。請回答:(1)“秈型雜交水稻”又被稱為什么?是什么時候由哪位科學家培育出來的?(2)這位科學家曾在哪一年被國家授予什么獎項?被國際農學界譽為什么?(3)請你總結一下他對農學的貢獻是什么?(4)我們要學習他什么樣的優(yōu)秀品質?

(1)又被稱為“東方魔稻”,是1973年由袁隆平培育出來的(2)在2001由江澤民主席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國際農學界譽為“東方魔稻”(3)袁隆平在實踐中提出了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4)我們應該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為振興中華而刻苦鉆研,奮發(fā)圖強的優(yōu)秀品質,增強學習自覺性,下定決心,充滿信心地投身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

5、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世界開始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新技術革命。這場革命迅速地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引起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深刻變化。請你回答下面幾個問題:(1)這場革命是以什么為中心展開的?(2)在這場科技革命后,世界各國都把什么作為進入21世紀的決定性因素?并紛紛制定了什么計劃?面對這種局面,中國應該怎么辦?

答:(1)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為中心。

(2)把搶占科學技術前沿目標、發(fā)展高科技作為進入21世紀的決定性因素。

(3)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zhàn)”計劃;西歐提出了“尤里卡計劃”;蘇聯和東歐國家提出了“2000年科學技術進步綜合綱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學技術振興政策”;中國提出了“863計劃”。

6、“這個建議十分重要”,“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志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此事宜速作決斷,不可拖延?!闭埢卮穑海?)這個建議指什么?是什么時候由什么人提出來的?(2)這是哪位領導人的批示?(3)在此批示后我國出臺了什么重大的計劃?形成了什么文件?具體內容是什么?答:(1)這個建議是指《關于跟蹤世界戰(zhàn)略性高科技發(fā)展的建議》,是在1986年3月,王淦昌、王大珩、楊嘉墀、陳芳允等四位老科學家聯合向中共中央提出的。

(2)鄧小平。

(3)出臺了“863計劃”,形成了《863計劃綱要》,選擇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七個領域作為我國發(fā)展高技術的重點,1996年又將海洋高技術列為計劃的第八個領域。

(4)我國現在經濟還比較的落后,為什么要花那么錢去搞高技術的研究?(5)請你舉出幾個高科技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例子。

(4)原因: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去搞高技術的研究,有利于縮小我國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如果等我國經濟發(fā)達后再去搞高新技術的研究,就會喪失機遇,拉大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

(5)比如由于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可以在網上購物,上課等;生物制藥、納米技術農作物的轉基因防治病蟲害。

7、“必須把教育事業(yè)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發(fā)揮各方面積極性,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積極發(fā)展各種形式的職業(yè)教育和成人教育,穩(wěn)步發(fā)展高等教育”上在兩句話是江澤民分別在黨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做的報告內容。請你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國為了發(fā)展教育提出了什么戰(zhàn)略?什么時候提出的?這個戰(zhàn)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2)我國的基本教育包括哪些階段?在世界上占有什么位置?(3)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我國何時頒布實施什么法律?(4)我國基本上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是哪一年?(5)有人說這種教育是免費的義務教育,這種說法對嗎?

(1)科教興國戰(zhàn)略,20世紀90年代,奠基工程是九年義務教育。(2)包括小學、初中。居于發(fā)展中人口大國的前列。(3)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4)2000年(5)不對。國家對按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只免收學費。

8、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將來農業(yè)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對科學技術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茖W技術方面的投入,農業(yè)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個就是教育方面。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請回答:(1)這是誰說的?(2)根據材料說明為什么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這是鄧小平說的。(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自然科學,部分社會科學和生產技術在生產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成為現代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動力,它可以使生產工具不斷改進,加速實現生產的現代化和自動化,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