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懷著對一代宗師葉圣陶先生的崇敬之心,翻開葉老的文集,躍入眼簾的是一個個鮮靈的故事,透過一篇篇文章,看到的是他那大海般寬容的胸懷,那天地般博大的愛。葉圣陶先生從事和關注教育工作70余年,是我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的巨子。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當他去世之后,人們想起他,會憶起哪些往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張中行先生的文字中去了解葉圣陶先生,感受他的魅力和風采!導入新課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品味賞析文中含義豐富的語句。2.掌握本文通過具體事例刻畫人物的方法,領會敘議結合、平易簡潔的語言風格。3.學習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過人品性。學習目標
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璇,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屬天津)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主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參加編寫《漢語課本》《古代散文選》等。合作編著有《文言文選讀》《文言讀本續(xù)編》;編著有《文言常識》《文言津逮》《佛教與中國文學》等;代表作有隨筆集《負暄瑣話》等。作者簡介葉圣陶簡介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1916年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zhí)教,推出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1923年發(fā)表長篇小說《倪煥之》。解放后,葉圣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代表作品:短篇小說集《隔膜》,長篇小說《倪煥之》,散文集《腳步集》《西川集》,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張中行和葉圣陶先生,都是我國著名的語文學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師亦友。1988年葉圣陶先生辭世,三個月后,作者就寫下了這篇文章。作者通過對葉圣陶先生言行的記錄,贊美了葉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時也頌揚了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資料鏈接丁卯草率商酌
譬如顛沛累贅拖沓妥帖鞠躬盡瘁朦朧
誨人不倦mǎoshuàizhuópìpèizhuìtàtiēcuìménɡlónɡhuì字詞積累商酌:商量斟酌。朦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一種美學境界。累贅:多余,麻煩;(文字)不簡潔。拖沓:做事拖拉;不爽利。妥帖:妥當合適。不恥下問: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顛沛流離: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1.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緣由是什么?他主要選擇了哪些材料?
緣由:葉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給他寫紀念文。選材:與葉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幾件小事。整體感知
2.本文記述了葉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別用了哪些事例來進行說明?待人厚,律己嚴。待人厚:(1)第3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4自然段:送客
(3)第5自然段:復信律己嚴: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則,
鞠躬盡瘁
3.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表述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這種風格具體講的是什么?(用書上的原話回答)
“寫話”
平易自然,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說像話還不夠,就是話。還特別重視“簡潔”。第一部分(1)交代葉圣陶先生逝世及“我”的悲哀心情。第二部分(2-8)先總寫后分寫,歌頌葉圣陶先生過人的品行:待人厚和律己嚴。第三部分(9)談對學習葉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4.劃分文章層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1.文章描寫的事件都是葉圣陶先生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作者為什么要選擇這些小事來寫?運用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jié),作者從自己所熟知的關于葉圣陶先生的事情中進行選擇,最終選擇了這些生活或工作瑣事來表現(xiàn)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這樣寫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動人,更能引起普通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精讀文本
2.文章第1自然段,作者說“心里立即罩上雙層的悲哀”,這“雙層的悲哀”的含義是什么?你還可以讀出哪些深層意味?
(1)一層含義是先生的離世;(2)更深層的含義是先生在這樣一個合家團聚、喜慶歡樂的氣氛中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因此更加悲哀。
3.文章第2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內容:第2自然段運用一些名言來概述葉圣陶先生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作用:總領全文。
4.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葉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業(yè)績”,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句話中前面幾個短語隔開,讀時語速便不由自主地放慢,再加上“往矣”兩個字,表現(xiàn)出作者的無奈、沉痛和悲哀,突出先生過世之后作者對他的懷念之切。
5.葉圣陶先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他具有高尚的品德。他待人厚,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對待他人都謙虛懇切、彬彬有禮、尊重有加;他律己嚴,在文字方面對自己要求嚴格、追求完美、以身作則、鞠躬盡瘁。作者通過一些典型事例展示了葉圣陶先生的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的品格,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為人謙和誠懇、平易近人,做事認真嚴謹、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闡述葉圣陶先生“寫話”主張,表達了對葉圣陶先生的悼念之情。葉圣陶先生以他寬厚的人格感染著我們,以他嚴謹?shù)闹螌W引領著我們,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勵著我們。讓我們不負先賢,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規(guī)規(guī)矩矩作文。課堂小結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待人厚修改文章送客復信律己嚴主張“寫話”風格重視“簡潔”力求完美,以身作則作文做人鞠躬盡瘁文章結構
1.以小見大,展示人物全貌。本文在刻畫人物時,選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如第3段寫呂叔湘先生在“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標點”,寫“我同葉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第4、5段中寫到的“我”與葉圣陶先生的日常交往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卻集中體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待人厚的過人品行。還有6、7、8段中的典型事例,也都是小事,但卻很好地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律己嚴的品行。文章正是通過這些小事,以小見大地展示了人物的全貌,表現(xiàn)了文章主題。寫作特色寫作特色
2.敘述平實,語言樸素而又雅致。本文敘述平實,語言樸素,所用語言是簡明而有條理的口頭語,同時又不失其雅致。如:“我當然表示同意,并且說:‘您看怎么樣好就怎么樣,千萬不要再跟我商量?!f:‘好,就這樣?!墒窍麓芜€是照樣來商量,好像應該做主的是我,不是他。”因作者并非空泛地敘議,而是通過一件件具體的事例來再現(xiàn)人物,所以仍有鮮明的形象性和動人的情感力量。葉圣陶名言名句1.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2.教師并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3.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4.
對于一個有思想的人來說,沒有一個地方是荒涼地帶。拓展延伸導入新課瑤族哈尼族
在哀牢山深處,在人跡罕至的茂密樹林里,一片美麗的梨花掩映著一座小草房,它的主人是誰?它見證了怎樣的一個美麗的故事?
1.掌握基本的快速閱讀法,把握故事梗概,理清篇章結構。
2.體會本文構思精巧、以花喻人的象征手法,學習文章直接、間接描寫相結合的手法與層層設懸、巧用插敘的寫作技巧。
3.學習文中人物樂于助人的優(yōu)秀品質,培養(yǎng)助人為樂的精神。學習目標
彭荊風,1929年生,江西萍鄉(xiāng)人,作家。1952年開始在報刊發(fā)表作品,195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邊寨烽火》?!拔母铩焙蟪霭孀髌酚虚L篇小說《鹿銜草》,中篇小說《蠻帥部落的后代》《愛與恨的邊界》《綠色的網(wǎng)》,短篇小說集《驛路梨花》等。作者簡介
本文選自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報》。有改動。作者從1959年春,隨軍進入云南,三十多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那里生活。寫《驛路梨花》是作者在被迫擱筆多年后的1977年秋。那時,黨中央重新提出了學習雷鋒的號召。作者想起了邊疆許許多多樸實的人和事,想起了曾經(jīng)見過的那深山大嶺里的小茅屋,默默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為了后來的游客,臨行前都要給小茅屋做點事的人。想起這些,一股無形的力量迫使作者拿起筆來,寫下了這篇文章。資料鏈接雷鋒,六十年代,一個曾經(jīng)響徹大江南北的名字,一個曾經(jīng)激勵著無數(shù)中華兒女奮勇向前的名字,一個不知讓多少人聽到后潸然淚下的名字。他是助人為樂精神的化身,他是一個共產(chǎn)主義者的精靈。盡管他只有二十幾年的短暫生命歷程,但他的精神卻鼓舞著一代代炎黃子孫。雖然他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的精神卻永垂不朽!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再一次記起這個偉大的名字!簡陋
倚
攆走竹篾
麂子
修葺
晶瑩
花瓣
陡峭
驛路
香氣四溢
恍惚lòuyǐniǎnmièjǐqìyínɡbànqiàoyìyìhuǎnɡhū字詞積累恍惚:神志不清,看得不真切。香氣四溢:指香氣濃郁,向四面飄散。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折損:這里指對方禮節(jié)過重,自己承受不起。1.朗讀課文,填寫下面表格。出現(xiàn)次序人物所做好事做好事的時間12345整體感知出現(xiàn)次序人物所做好事做好事的時間1“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第二天早上2瑤族老人專門送糧食前一天晚上3梨花妹妹照料小茅屋前幾年姐姐出嫁后4(解放軍)蓋小茅屋十多年前5(梨花)照料小茅屋解放軍蓋小茅屋后——出嫁前2.本文結構新穎,構思巧妙。從上表看,全文的寫作順序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茅屋的建造和照料過程卻不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按事件發(fā)生順序:十多年前解放軍路過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方便過路人——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繼續(xù)照料小茅屋——瑤族老人借住后送來糧食——“我們”路過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課文順序:“我”和老余發(fā)現(xiàn)小茅屋——瑤族老人為小屋送糧食——“我們”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說十多年前解放軍路過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全文的寫作順序順敘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插敘老人打獵迷路夜宿茅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解放軍蓋茅屋3.如果按照小茅屋的出現(xiàn)、發(fā)展過程,情節(jié)應該如何安排?解放軍過夜蓋茅屋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茅屋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瑤族老人借住送糧食“我”和老余投宿茅屋1.課文有幾處描寫梨花的語句,這些描寫起什么作用?
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梨樹林??!一彎新月升起了,我們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實寫,以自然美景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讀者帶進優(yōu)美的意境之中。實寫精讀文本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虛寫虛寫,以自然美襯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與人物——梨花相映生輝。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
實寫,起到點題點人的作用;引用陸游詩句,“梨花”寓意雙關,結構上照應了題目,內容上深化了文章的主題,人花相映,完成了主題的升華。雙關實寫2.本文的懸念貫穿全文,這個懸念是什么?茅屋的主人是誰見梨樹,猜有人家見小屋猜主人瑤族老人哈尼族小姑娘解放軍、梨花初誤會再誤會解誤會回環(huán)往復波瀾起伏引人入勝3.文中共設了幾次懸念?有何作用?4.請你談談“驛路梨花”標題的含義和作用。
“驛路梨花”引用南宋詩人陸游的詩句,吸引了讀者,也是全文的線索,既寫出了在哀牢山那偏遠、冷寂的深山老林中小茅屋邊上盛開的梨花的美麗,又暗喻了梨花小姑娘的純潔、美麗,象征了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發(fā)揚光大,揭示了人們相互關懷的崇高道德風尚。
5.篇末作者引用詩句有什么作用?(1)照應標題。(2)贊揚助人為樂的精神。(3)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到處開花結果。梨花一種花梨花姑娘雷鋒精神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代代傳文章以梨花為線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尋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節(jié)中,再現(xiàn)了雷鋒精神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生根開花、不斷傳遞的動人情景。飽含了作者對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少數(shù)民族的淳樸民風,對青年一代的贊美、熱愛之情,歌頌了互助互愛的良好社會風貌。課堂小結十多年前解放軍路過建小茅屋
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妹妹接著照料小茅屋瑤族老人借住照看小茅屋“我們”路過住宿,修屋12345插敘插敘插敘文章結構
1.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回環(huán)遞進的結構。
本文不是按照事件發(fā)生順序從解放軍蓋起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寫起,順敘寫出十多年的時間跨度,而是集中在現(xiàn)在的一個夜晚和早晨,在順敘“我們”宿在小屋的得解饑疲和所見所聞當中,運用兩段插敘文字表明過去的蓋起和照料小屋。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這個故事核心,先設懸念,穿插兩個誤會,三次深化懸念,最后才徹底解開懸念。從而構成了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回環(huán)遞進的結構形式,突出了贊美青年一代學習雷鋒、心靈純美的主題。寫作特色寫作特色2.直接、間接描寫相結合,突出人物形象。
課文先后寫了“我”、老余、瑤族老人、梨花姑娘、梨花姑娘的妹妹、解放軍,其中直接描寫的人物有“我”、老余、瑤族老人、梨花妹妹。而間接描寫的人物是梨花姑娘和解放軍。梨花姑娘是小說的中心人物,她雖然沒出場,但作者通過對小茅屋的設備,門上、墻上的字,瑤族老人、梨花妹妹等人物的介紹,已把她寫得光彩照人,從而謳歌了雷鋒精神就像潔白的梨花處處開放,很好地表現(xiàn)了梨花姑娘學習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有關梨花的詩句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2.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4.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5.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辛棄疾《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拓展延伸15最苦與最樂梁啟超
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樂的事嗎?導入新課
居里夫人說:“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奮斗。”張潮卻隨筆寫下:“人莫樂于閑?!薄伴e”能讀書,游名勝,交益友??鞓肥俏覀兯枨蟮?,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梁啟超對這一問題有他獨到的認識,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的《最苦與最樂》。
1.了解作者的生平,認清責任與苦樂的辯證關系。
2.體會本文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理解本文論證嚴密的寫作特色。
3.領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苦樂觀,樹立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的責任感。學習目標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教育家。廣東新會人。1889年中舉人。1895年隨康有為發(fā)起“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著有《飲冰室合集》。作者簡介攬恩惠契約卸卻縱然監(jiān)督
循環(huán)如釋重負悲天憫人lǎnhuìqìxièzònɡdūxúnshìmǐn字詞積累達觀:如釋重負:心安理得:無入而不自得: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仁人志士:悲天憫人:
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君子無論處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負擔沉重而且路途遙遠。比喻責任重大。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奮斗到死為止。
仁愛而有節(jié)操的人。哀嘆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1.用最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并填空。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未盡責任盡責任人生當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勇于承擔責任逃避責任整體感知2.用最精練的語言概括中心論點。負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
3.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請分別概括其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第三部分(5、6):論“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論“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論“人應當勇于盡責任,而不應當逃避責任”。(一)談苦精讀文本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
。1.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安分
達觀
責任
知足2.為什么“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最苦呢?
因為受良心責備,無處逃躲。3.作者舉了哪些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個人對他人的責任:承諾未完、欠人錢、受人恩惠、得罪人等。4.作者認為責任有種種,你能從課文中找出哪幾種責任?
(1)對人的責任:
(2)對事的責任: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等。
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3)對自己的責任:
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二)論樂1.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語俗語來形容盡責任之后的樂呢?請找出來,并講講它們的含義和作用。
(1)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2)古語——如釋重負
含義: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解除精神壓力后心情輕松愉快。(3)孔子——無入而不自得
含義:君子無論處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作用:形象生動地論證了盡責任之后的輕松愉快的心情和快樂自由的境界。2.作者認為這種樂的決定權在誰呢?結合文中語言談談你的理解。
快樂之權操之在己
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
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三)擔責任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這些話的含義以及要證明什么。(1)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含義:君子一生擔心對社會國家所負的責任沒有做好,因而終身都處于憂慮之中,但不會有一朝一夕對個人遭遇的激憤。
作用:引用孟子的話,從反面進一步論證盡責任的快樂。(2)曾子——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含義:(士)肩負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遙遠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遙遠嗎?
作用:引用曾子的話,論證“君子有終身之憂”。引用名言的作用:
證明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是真樂,從而得出了“人生當勇于承擔責任”的結論。2.作者為什么說“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是樂而不是苦呢?
因為“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苦中真樂,是樂,不是苦。3.最后一段證明了什么內容呢?“卸卻責任”和“解除責任”有什么不同?“卸卻責任”指未盡責任,丟開不管;“解除責任”指盡了責任,再無負擔。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
證明了“人生不應當逃避責任”。4.文章的題目叫做《最苦與最樂》,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別呼應了“最苦”和“最樂”?
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
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最樂——最苦——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1.文中運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和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好處?
句式:陳述句、設問句、反問句、感嘆句;肯定句、否定句等。
論證方法:引證、例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等。合作探究雖然本文談的是嚴肅的話題,但由于句式、論證方法的變化,使得文章的語言凝重卻不呆滯,有一股靈動之氣。好處:
2.本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好處:大量的排比,使文章流暢,氣勢磅礴;設問可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反問使語氣更強烈,增強語言的說服力。
修辭手法:排比、設問、反問等。
本文通過各種論證方法,論述了人在面對責任時應該是逃避還是承擔的問題,告訴我們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課堂小結分說
最苦:未盡責任
最樂:盡責任
有苦才有樂苦中有真樂責小得小樂責大得大樂總說承擔責任獲得快樂文章結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曾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櫻孜湟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蟹颉ね袪査固┩卣寡由烊松氈镭撠熑蔚目嗵帲拍苤烙斜M責任的樂處?!簡⒊挂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毛姆自由的第一個意義就是擔負自己的責任。
——阿來
閱讀下面材料,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人生的看法,說說作為學生應盡到什么責任。您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您可以改變心情。您雖不能改變容貌,但您可以展現(xiàn)笑容。您雖不能逃避現(xiàn)實,但您可以勇敢面對。您雖不能樣樣如意,但您可以事事盡力。16短文兩篇
古代名士文人特別喜愛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這些客觀事物就有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風、明月。也可以是一所簡陋的房屋,還可以是一株出自淤泥的蓮花。導入新課
唐·劉禹錫陋室銘1.朗讀、背誦全文。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及類比的表現(xiàn)手法。3.體會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學習目標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文學家。和柳宗元交誼甚厚,世稱“劉柳”;晚年與白居易唱和,世稱“劉白”。白居易稱之為“詩豪”。有《劉夢得文集》傳世。著名的詩作有《竹枝詞》《西塞山懷古》《秋詞》《江南春》《浪淘沙》等。作者簡介
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的權貴,被貶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規(guī)定,他應住衙門里的三間屋子??墒呛椭葜h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情景下,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以示自己居陋室仍然不改高潔之志。資料鏈接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文體常識德馨鴻儒苔痕案牘xīnhóngrútáidú西蜀shǔ
調素琴
tiáo字詞積累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就。這。簡陋的屋子。只是。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德行美好。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了解大意神異。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調弄,這里指彈(琴)。使……受到擾亂。使……勞累。形體、軀體。說。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變得神異了。這是簡陋的屋子,只因我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青色。說說笑笑的是學問淵博者,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jīng)。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草玄亭??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譯文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話有什么作用?這一句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一詞統(tǒng)領全篇。整體感知2.作者從哪幾方面來描寫陋室的?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節(jié)操和情趣?
(1)居室環(huán)境: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交往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日常生活: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表現(xiàn)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1.文章開頭寫“山”“水”與“陋室”有什么關系?這里運用起興,以虛襯實。用“山”“水”的成名或神異來引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德馨”?!跋伞薄褒垺卑涤髌返赂呱械娜?,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類比。精讀文本2.文章的主旨在具體描述“陋室”時已突出,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目的是與古代賢士的“陋室”相類比,暗示陋室不陋,表明自己也具有古賢的志趣和抱負。3.結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何陋之有”與本文開頭的“惟吾德馨”一句遙相呼應,是文章的點睛之筆,以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緊扣題目,以反問作結,鏗鏘有力,發(fā)人深省,突出了中心。4.文章題目為“陋室銘”,文中又說“何陋之有”,這些矛盾嗎?不矛盾。題中之“陋”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為“鄙俗”之義,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1.作者寫陋室有何用意?僅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
“托物言志”。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情感、抱負和志趣。合作探究2.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1)稱頌:人品(不慕名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是高尚的。(2)批評:逃避世俗,脫離勞動人民,不能與時俱進,不能抵制腐敗。這種人在現(xiàn)代社會中,簡直不能生存。
文中作者通過對陋室的描繪,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課堂小結陋室銘安貧樂道高潔傲岸點明題旨山水喻室仙龍喻德陋室不陋具體描述清幽的環(huán)境博學的友人高雅的生活樂在其中總結全文諸葛廬子云亭何陋之有文章結構
1.多用駢句,駢散結合,句末押韻。
2.運用比興、類比手法。
3.托物言志,層層鋪墊。寫作特色周敦頤(北宋)愛蓮說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你學過哪些寫荷花的詩歌?導入新課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北魚戲蓮葉南采蓮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1.朗讀、背誦全文。2.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3.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及襯托的表現(xiàn)手法。4.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美德,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學習目標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他用故鄉(xiāng)營道濂溪給自己的書堂命名為“濂溪書堂”,世稱“濂溪先生”。與李寬、韓愈、張栻、黃干、朱熹、李士真,并稱為“石鼓七賢”。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作者簡介《愛蓮說》選自《周敦頤集》,是周敦頤于熙寧元年(1068)擢為南康(現(xiàn)在江西星子縣)郡守時寫的。他曾于府治東側開辟一塊40余丈寬的蓮池,池中建賞蓮亭,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當微風吹過,田田荷葉輕搖,朵朵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鼻。作者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愛蓮花之潔白,感宦海之污濁,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背景資料“說”的文體特點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性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抒發(fā)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講究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xiàn)代雜文頗為相似。文體常識
蕃
淤泥濯清漣
蔓
褻玩噫
頤
鮮有聞隱逸fányūzhuóliánmànxièyīyíxiǎn字詞積累yì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多。沾染(污穢)。洗。水波。過分艷麗。豎立??拷p玩。褻,親近而不莊重。了解大意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認為。隱居避世。這里是說菊花不與別的花爭奇斗艷。指品德高尚的人。少。應當。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歡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歡牡丹。我則唯獨喜愛蓮——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它經(jīng)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蓮的柄)內部貫通,外部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香氣遠聞更加清芬;它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去賞玩啊。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應當人很多了。譯文1.課文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描寫蓮花的形象,說明自己愛蓮的原因。第二部分(2):揭示蓮的比喻意義,抒發(fā)自己內心深沉的感嘆。整體感知2.找出文中直接描寫蓮花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3.這幾句話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蓮花的品格的?(1)生長環(huán)境;(2)體態(tài)香氣;(3)風度氣質。4.作者把蓮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別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對它們的感情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呢?蓮——君子——贊菊——隱逸者——惜牡丹——富貴者——厭一個“獨”字,表現(xiàn)出作者絕不隨波逐流的態(tài)度。1.怎樣理解文章中多次出現(xiàn)的“獨”字?精讀文本2.作者眼中的“蓮”具有哪些君子品質?“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huán)境,不隨俗浮沉的品質;“濯清漣而不妖”象征君子的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征君子的美好的資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象征君子的志潔行廉。3.作者為什么在第2段再次寫菊、牡丹?作者用菊和牡丹來進行正襯和反襯,從中表明自己不慕富貴、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含蓄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抒發(fā)了自己的思想感情。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表達作用?反問。表面上感嘆愛蓮者少,實際感嘆與自己一樣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人太少了。5.作者借蓮的形象來言君子之志,這是一種什么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了自己怎樣的志向?
是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借蓮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這篇文章通過對蓮可貴品格的贊美,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而是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課堂小結愛蓮說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蓮菊→隱逸者→逃避現(xiàn)實→正襯生長環(huán)境體態(tài)香氣清高風度君子→托物言志牡丹→富貴者→庸俗逐利→反襯文章結構
1.托物言志,立意高遠。
2.巧用襯托手法。
寫作特色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孝親敬老,從我做起“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父母生我養(yǎng)我,拉扯我長大,呵護備至,我想好好報答,但父母的恩情如天一般,大而無私,怎么報答得完呢!父母養(yǎng)育子女,并不求回報;作為子女的我們,則要充滿感恩之心,孝敬父母。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體諒父母,關心父母,孝敬父母,并敬愛老人。導入新課1.討論“孝”的內涵,認識到孝敬父母、學會感恩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yǎng)。2.懂得個人的快樂生活是通過別人付出得到的,自覺培養(yǎng)對父母、長輩、社會的感恩意識。3.能夠在日常行為中做到心存感激、孝敬父母、回報社會,用感恩的心態(tài)努力學習,積極生活。學習目標1.征集活動方案
參考教材第101頁“資料一”,分小組制訂一個“孝親敬老月”活動方案。方案包括活動目標、活動時間、日程安排和人員分工等內容。力求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操作性強。方案要圍繞一個具體的主題展開,用一句凝練的口號概括這個主題?;顒舆^程活動主題孝親敬老,從我做起活動步驟1.宣傳動員2.專題討論3.制定方案2.分工合作,組織活動
根據(jù)擬定的活動方案,分工合作,組織一次“孝親敬老月”活動。可參考教材第102頁“資料二”,制作宣傳海報,并邀請別班的同學參加本班活動?;顒訉嵤╇A段,要注意分工明確,各司其職。3.分享體會與感受
通過活動,你對“孝親敬老”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古往今來的孝親故事是不是也觸動了你心底對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建議結合教材“資料三”“資料四”,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次“孝親敬老”活動的感受和思考。孝敬父母長輩并不是要求我們轟轟烈烈地去為父母長輩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陪長輩聊聊天,祝媽媽生日快樂身體健康,給奶奶洗一次腳,給爺爺盛飯等。一個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都是對父母長輩的尊敬。父母長輩的愛需要我們的回報,他們也需要我們的關懷。不要讓父母寒心,讓我們永遠成為父母貼心的小棉襖!學以致用
尊老、愛老、敬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只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送上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于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顒涌偨Y其實我們身邊存在許多的感動一次閑談,一句問候,一絲關懷!只要我們人人都奉獻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武警戰(zhàn)士慰問高寒山區(qū)的爺爺奶奶其實關于敬老,我們每一個人不必做什么大事,從身邊小事做起才是真道理。為爺爺奶奶打個洗腳水,為他們洗一次腳……多讓他們有這樣的微笑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寶庫。不僅養(yǎng)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這是我們民族的魂。經(jīng)由老人,再經(jīng)由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
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是,尊老敬老卻是每個人的本分。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于水,之所以歷經(jīng)滄桑仍能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在家里,許多老人都是先想到我們,再想到自己。所以,我們應該回報老人,做什么事應該先想到老人,再想到自己。我們應該幫助老人,為老人做一些事情,不要嫌棄老人。愛老敬老從你我做起!第四單元寫作——怎樣選材
廚師炒菜,不是所有的食材都能做成美味的佳肴;繡工織衣,不是所有的布料都能做成錦衣繡服;蜜蜂采花,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釀蜜。同樣,只有精心挑選的材料才能寫出佳作華章。對于一篇好作文來說,主題是心臟,結構是骨架,語言是細胞,材料是血肉!導入新課1.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素材,捕捉素材。2.學會選材的方法,把生活中的真實、典型、新穎的材料選取出來,提高自己的選材能力。3.欣賞例文,掌握作文選材的方法和技巧——小角度、合題旨、有新意,并運用于寫作之中,增強寫作信心,提高作文興趣。學習目標一、什么是選材
選材,就是根據(jù)主旨的需要,有目的地選擇恰當?shù)牟牧蟻肀憩F(xiàn)主題,使文章產(chǎn)生最好的效果。簡單地說,選材就是寫什么。
1.寫什么比怎么寫更重要。
2.寫什么都要圍繞中心。技法點撥
寫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選材。選材如何,直接決定作文的高低、成敗。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選材才能寫出自己的錦繡華章呢?
二、如何選材1.把熟知的材料選出來?;乇苣吧?、首選熟悉,對于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這應該是選材的一個原則。自己親眼所見的、親身經(jīng)歷的、親耳所聞的、深切感悟的,才是了然于心的,才是真實動人的。只有先感動自己,才有可能感動別人。對于自己不熟悉、不大熟悉的材料,選用時很容易出現(xiàn)漏洞,因此,一定要慎重選用。2.把獨特的材料篩出來。
我們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各人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成長歷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各人都會有獨特的可寫材料。保證選材的獨特性,有個很簡單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將你接到題目后最先想到的兩個材料拋棄不用(因為這些材料也會是別人容易想到的),啟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3.把時代的影子照下來。社會在發(fā)展,生活在改變,新事物、新話題層出不窮,選材應當與時俱進,作文才具有時代感。平時要關注社會熱點,關心時事新聞,這樣,就能為文章引入具有時代特征的新材料、新景象、新理念。4.把陳舊的材料改過來。
對于舊材料,可以再次使用。但是,不應該完全照搬,而是要經(jīng)過技術化處理,做到常用常新:可以進行延伸拓展,沿著原有的故事繼續(xù)設想后來可能出現(xiàn)的新情況;可以逆向解讀,撇開一般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西廂記》讀書心得樣本(5篇)
- 課題申報參考: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理論與實踐研究
- 2025版工業(yè)換熱站設備檢修及改造合同3篇
- 2025版押金房屋買賣合同:智能家居系統(tǒng)定制版合同2篇
- 2025年度個人虛擬現(xiàn)實體驗服務合同范本2篇
- 2024運輸工程居間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倉儲物流園區(qū)租賃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行社脫團游客應急處理與責任免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專業(yè)賽事車輛臨時駕駛員用工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溫室大棚建設及維護服務合同3篇
- 醫(yī)學脂質的構成功能及分析專題課件
- 高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策略創(chuàng)新與實踐路徑
-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知名中小學教聯(lián)體聯(lián)盟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 安徽省蕪湖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燃氣行業(yè)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
- 氣胸病人的護理幻燈片
- 《地下建筑結構》第二版(朱合華)中文(2)課件
- JB T 7946.1-2017鑄造鋁合金金相
- 包裝過程質量控制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