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法教程(第五版)》課件緒論_第1頁
《新聞傳播法教程(第五版)》課件緒論_第2頁
《新聞傳播法教程(第五版)》課件緒論_第3頁
《新聞傳播法教程(第五版)》課件緒論_第4頁
《新聞傳播法教程(第五版)》課件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第一節(jié)基本概念一、法

什么是法?

法是由國家創(chuàng)制的、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普遍適用的行為規(guī)范體系。法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是確認、保護和發(fā)展有利于統(tǒng)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的工具。我國的社會主義法確認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

——參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載《人民日報》,2011.10.28。什么是法律?

法律的概念同法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廣義的法律與法同義。狹義的法律,在我國就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法律是法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一、法

我國的法律,大多數都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

一、法

在我國,具有“法”的性質的還有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等多種形式。法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在法學上稱為法的淵源(thesourcesoflaw),即法源。一、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一個國家,在一定歷史階段,以憲法為基礎,各個不同法律部門組成一個門類齊全、結構嚴謹、內容和諧、形式完整的有機整體,稱之為法律體系。2011年我國宣布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參見《人民日報》,2011.01.2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統(tǒng)帥,以法律為主干,以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為重要組成部分,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tǒng)一整體。二、新聞傳播法

廣義:

新聞傳播法,是調整新聞傳播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保障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公民、法人的有關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這個意義上的新聞傳播法,既不是單一的法律文件,也不屬于某一個法律部門,而是以調整新聞傳播活動為目標,跨越多個法律部門、具有多種法源而重新組合的綜合性法律規(guī)范體系。狹義:

新聞傳播法,是指規(guī)范新聞傳播活動和新聞傳播行業(yè)的專門性的法律,如“新聞法”“報刊法”“廣播電視法”等?!靶侣劮ā薄靶侣剛鞑シā钡雀拍?,學術界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二、新聞傳播法

我國的新聞傳播活動是否有法可依?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有許多規(guī)范同新聞傳播活動密切相關。我國新聞傳播活動既受到社會主義法的保護,又必須在社會主義法的范圍內進行,對于新聞傳播活動的非法侵犯以及違反法律的新聞傳播活動,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雖然我國還沒有以“新聞法”“新聞傳播法”命名的專門性法律(上世紀80年代,我國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批準,曾經開展起草《新聞法》的工作,形成了國家新聞出版署、上海新聞法起草組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分別起草的三個“《新聞法》征求意見稿”,后來擱置),但是我國新聞傳播活動同樣必須依法運作,不能說現(xiàn)在還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態(tài)。新聞傳播活動必須由國家許可設立的新聞媒介進行,是我國新聞體制的重要特征。新聞媒介是指報社、新聞期刊社、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新聞互聯(lián)網站。三、權利和義務關系

法律關系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最重要的劃分就是公法關系和私法關系:

通常是把憲法、行政法、刑法調整的法律關系歸為公法關系,把民法、商法調整的法律關系歸為私法關系。公法關系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管理者享有特殊的權利,就是權力,同時被管理者與管理者又存在著監(jiān)督和被監(jiān)督的關系,也就是以權利限制權力的關系。

私法關系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平等、自愿、公平,一方不能強制另一方的關系。

新聞傳播活動法律關系的復雜性就在于,其中既有公法關系,又有私法關系,有時還會發(fā)生重合和交叉。比如公民通過媒介批評政府官員引起的名譽權糾紛,就含有公法關系和私法關系的兩重性。三、權利和義務關系

絕對權和相對權:

有些權利,所要求的義務承擔者是特定的個人或群體,稱為相對權,又稱對人權。在新聞傳播活動中,除上述公民批評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發(fā)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外,還有如作品交由出版單位發(fā)表時在作者和出版單位之間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新聞單位發(fā)生侵權行為后在受害人同侵權人之間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等等。

還有些權利,所要求的義務承擔者并不是某一人或某一范圍的確定的人,而是一切人,這稱為絕對權,又稱對世權。人身權、物權,都是絕對權。言論出版自由,也是絕對權,只是我國現(xiàn)行法制對這項權利在義務承擔者方面規(guī)定還很不充分,所以現(xiàn)在在實施上還缺乏法律上的可靠保證。第二節(jié)

世界新聞傳播法簡介

國際上對于規(guī)范新聞傳播活動或大眾傳播活動的法,通常稱為媒介法(MediaLaw)、傳播法(CommunicationLaw)、大眾傳播法(MassCommunicationLaw)、新聞法(PressLaw)。在所有國家,新聞傳播法或大眾傳播法都不是采取單一的法律文件的形式,都表現(xiàn)為許多法律規(guī)范的綜合體系(法律群)。

從法的淵源角度說,新聞傳播法也具有多樣性。在實行制定法或成文法(statutorylaw)的大陸法系國家,新聞傳播法的主要形式是各種成文的法律文件,而在英美法系國家,習慣、判例等在新聞傳播法中有重要地位。(1)憲法(constitution)。

憲法是近代民主制的標志,是國家的根本法,或稱最高法、基本法。各國都把憲法有關內容作為新聞傳播法的最重要的淵源。新聞傳播活動被認為是公民實現(xiàn)表達權(therighttoexpress)和知情權(therighttoknow)這兩大基本權利的主要方式。在當代,表達自由(thefreedomofexpression)被列為基本人權之一,成為新聞傳播法的一個核心問題。公民的言論、出版、新聞等表達自由的權利都由憲法加以規(guī)定,屬于憲法權利。有的國家憲法還直接規(guī)定禁止事先檢查以保障這一權利。最著名的如法國《人權宣言》(1789年)第11條、美國《憲法修正案》(1791年)第1條和德國《基本法》(1949年)第5條和第18條等。法國《人權宣言》美國《憲法修正案》德國《基本法》(2)一般法(generallaw)。

此處一般法是相對于憲法和新聞傳播的專門法而言,調整整個社會生活或者某一方面社會生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又稱普通法[同英美法系的“普通法”(commonlaw)不是一個概念]。各國的一般法總是本國新聞傳播法的重要淵源,這包括成文的法律性文件和被認可的習慣、司法判例。如德國《基本法》就規(guī)定有關新聞媒介的權利“受普通法限制”。例如

隨著當代民主制的發(fā)展,公民的知情權提上議事日程,被認為是憲法規(guī)定的言論自由中的一項“潛在”權利。而知情權的實現(xiàn)除了要賦予公民自由地尋求、獲取、傳遞信息的權利外,還必須借助政府的積極的行為。近幾十年來,一些國家加強了有關政府信息公開的立法,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瑞士、美國、丹麥、挪威、法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奧地利、意大利、比利時、韓國、愛爾蘭、俄國、日本、南非、印度、英國、德國等幾十個國家相繼頒布信息自由法或信息公開法。其中影響較大、內容較完備的,當屬美國在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TheFreedomofInformationAct,F(xiàn)OIA),1976年制定的《陽光下的政府法》(TheGovernmentintheSunshineAct),以及20世紀80年代起聯(lián)邦各州相應制定的《公開(會議)記錄法》(OpenRecordsLaw)。

(3)專門法。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制定有專門的新聞傳播法或媒介法,尚難作出統(tǒng)計。根據現(xiàn)有資料,各國關于媒介的專門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著重于就新聞傳播活動的基本原則包括公民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基本權利作出規(guī)定,例如古老的瑞典《新聞出版自由法》(1776年)、法國《新聞出版自由法》(1881年)、德國各州制定的《新聞出版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1991年問世并屢經修改的俄羅斯《大眾傳播媒介法》等。

另一類就是著重規(guī)范和管理各類媒介活動的法律性文件,如出版法(報刊法)、廣播法、電視法。這類法律性文件主要是調整國家的行政機關與新聞媒介之間的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有的由立法機構如議會制定,有的則由主管行政機關制定。隨著互聯(lián)網的興起,各國著手制定相關的管理規(guī)范,1997年德國《信息與通訊服務法》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涉及網絡媒體的法律。不過無論是哪一類專門的傳播法、出版法或廣播電視法,都不會取代前述一般法的內容在新聞傳播法中的地位。新聞傳播活動不僅要遵守這些專門法,同樣必須遵守有關的一般法。當然,專門法也可以補充一般法的不足。(4)各國新聞傳播法還有一項重要淵源就是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妒澜缛藱嘈浴贰豆駲嗬驼螜嗬麌H公約》等著名國際人權公約以及各區(qū)域的人權公約中關于保障公民表達自由等基本人權的規(guī)定,為各簽約國所遵守。

第三節(jié)

我國新聞傳播法的淵源

按照《憲法》規(guī)定,我國法律的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以上在全國有效)、地方性法規(guī)、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別行政區(qū)法律(以上在一定區(qū)域內有效)、我國參加或與外國締結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等。

(1)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經過特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是制定普通法律的法律基礎,是我國法律體系的基石。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權威和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憲法也是我國新聞傳播法的基礎法源。

從廣義上說,現(xiàn)行《憲法》的主要內容,如有關我國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等,都指導和制約著新聞傳播活動,新聞傳播活動從內容到方式不得同《憲法》基本內容和基本精神發(fā)生抵觸。從狹義上說,《憲法》有些條款是直接規(guī)范新聞傳播活動的,如《憲法》第二十二條關于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事業(y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的規(guī)定,《憲法》第三十五條關于公民有言論、出版自由的規(guī)定,《憲法》第四十一條關于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的規(guī)定,《憲法》第四十七條關于公民進行科學研究、文藝創(chuàng)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的規(guī)定等等,都是對新聞傳播活動具有根本意義的法律規(guī)范。2004年修憲,在《憲法》第三十三條增列“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該條第三款,對新聞傳播活動也有根本意義。(2)法律。在我國,法律特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規(guī)范性文件,分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公布。

基本法律包括刑事、民事、國家機構和其他調整社會生活中重大社會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的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

刑法規(guī)定犯罪和刑罰,包含了對新聞傳播活動中犯罪和對妨害新聞傳播活動犯罪的制裁,在現(xiàn)行《刑法》中,有三十多項罪名與新聞傳播活動相關。

民法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而新聞傳播活動中大量社會關系,特別是公民作為受眾、被報道者和作者的身份與新聞媒介之間發(fā)生的關系,具有民事關系的特征?!睹穹ㄍ▌t》對于保障公民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的權利從指導思想到實際操作都具有重要意義,比如關于公民人身權利的規(guī)定由于新聞侵權訴訟案件的頻發(fā)而引起新聞界的重視。

其他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的法律,主要調整某一方面的社會關系的具體內容和具體實施方法。有許多法律同新聞傳播活動有不同程度的關系。

關系最為密切的是《著作權法》和《廣告法》

至今還沒有一部專門規(guī)范新聞傳播活動或者規(guī)范某一類大眾傳播媒介的法律。(3)行政法規(guī)。行政法規(guī)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的各類規(guī)范性文件的總稱,其效力和地位低于憲法和法律,但在我國法律體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行政法規(guī)必須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行政法規(guī)作為新聞傳播法的淵源有三種類型:一是管理各類媒介的行政法規(guī)。這就是《音像制品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印刷業(yè)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電信條例》《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涵蓋了所有傳播媒介的管理,是我國目前傳媒管理的主要規(guī)范。二是對新聞傳播活動中的某一具體事項進行單項管理的行政法規(guī)。關于新聞出版方面的如《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采訪條例》,關于廣播電視方面的如《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衛(wèi)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guī)定》等。三是其他行政法規(guī)中與新聞傳播活動有關的規(guī)定。如2007年國務院制定發(fā)布《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于2008年實施,就政府公開信息的內容、方式、限制以及公民申請公開的程序和救濟途徑等作了全面規(guī)定,人們認為這部旨在保障公民知情權的行政法規(guī)將對新聞傳播活動產生有益的影響。(4)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5)規(guī)章,包括部門規(guī)章和地方政府規(guī)章。

1996年河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并于2002年修正的《河北省新聞工作管理條例》,是唯一以新聞管理為名的地方法規(guī)。

如21世紀初,廣州、上海、成都、武漢、杭州等地先后制定《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大多數規(guī)章都明確把“保障公民知情權”作為指導原則,成為2007年《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先導。

(6)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建立特別行政區(qū)以后,根據基本法的規(guī)定,當地大多數法律繼續(xù)有效,特區(qū)立法機構還根據形勢的發(fā)展制定新的法規(guī),這些法規(guī)中涉及新聞傳播的內容也屬于我國新聞傳播法的一部分。(7)我國同外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與新聞傳播活動有關的內容,也屬于我國的新聞傳播法源。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發(fā)展,我國新聞傳播活動在許多問題上已經擁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范。雖然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專門的規(guī)范新聞傳播活動或規(guī)范某一類新聞傳播媒介的法律,但是并不等于新聞傳播活動現(xiàn)在還是無法可依。我國新聞法制是隨著整個社會主義法制發(fā)展而生長起來的。隨著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發(fā)展,新聞傳播活動已經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地進入了法制軌道。以沒有專門的法律為由而以為新聞傳播不需要在法律范圍內活動,是完全錯誤的。當然由于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我國的新聞傳播法還是不完備的,這也是實情。

有法可依,尚不完備,可以基本概括我國新聞傳播法制的現(xiàn)狀。第四節(jié)

新聞傳播活動的法律規(guī)范和其他行為規(guī)范在我國,新聞傳播活動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由于法律只能規(guī)范行為,不可能規(guī)范思想,只能禁止那些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秩序、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等具有社會危害性言論的公開傳播,不可能也不應當去涉及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是非優(yōu)劣高下。共產黨對新聞事業(yè)的領導,是在新聞領域確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地位的根本保證。所以新聞傳播活動的各種社會關系,有的要用法律規(guī)范來調整,還有大量的則需要用共產黨的政策和指示、新聞行業(yè)紀律和職業(yè)道德等規(guī)范來調整,而紀律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都離不開共產黨政策的指導。

新聞傳播活動既需要相對穩(wěn)定的法律規(guī)范,也需要靈活及時的政策規(guī)范,還需要潛移默化的道德規(guī)范。法律規(guī)范和政策規(guī)范、道德規(guī)范的交叉運用就成為新聞傳播活動的社會規(guī)范的重要特征。一、新聞傳播法與共產黨的政策長期以來,在我國,新聞工作被認為是黨的工作的一部分。黨委及其宣傳部門不僅直接實施對新聞事業(yè)的政治領導,而且代行政府管理部門的行政管理職權。共產黨領導和管理新聞宣傳工作,作出大量的指示、決定以及其他各種規(guī)定,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