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日本冠婚喪祭_第1頁
第5課-日本冠婚喪祭_第2頁
第5課-日本冠婚喪祭_第3頁
第5課-日本冠婚喪祭_第4頁
第5課-日本冠婚喪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

日本の冠婚葬祭概観冠婚葬祭とは冠=成人式、婚=婚禮、葬=葬儀、祭=先祖の祭祀のことばがあつまったもので、日本では古來最も重要とされてきた四つの大きな儀式から來た四大禮で慶弔儀式のことである。第1節(jié)新的啟程、新的人生——成人禮成人禮是日本人民的節(jié)日之一,成人節(jié)是日本青年為了迎接20歲慶祝即將成為大人的節(jié)日。這一天日本各地都在舉行儀式,自此以后,行過成人禮的日本青年在法律上允許喝酒并具有選舉權。在每年的1月15日,政府機關會發(fā)給年滿二十歲的男女一張證書,表示他們從今天開始已成為成年人,以后必須獨立生活、擔負起社會責任和義務。日本相當重視成人節(jié),因此在這一天,都會舉行祝賀儀式。以前,祝賀儀式大都在家里舉辦,但現(xiàn)在,不少人的成人禮是在公司、學校或公共機關渡過的。自2000年開始,1月的第2個星期一成為法定成人節(jié)。在舉辦成人禮的這一天,成年的青年出席活動與否取其自愿。各地區(qū)的公共團體會召集成年的青年們,在儀式上會為他們送上祝福與鼓勵。在這一天,除了開辦演講會、派對,這些年滿二十歲的人的父母、同事、主管、同學、親戚及朋友,都要向他們表示祝賀、并贈送禮品,而當事人也要表達感謝之意及發(fā)表未來的計劃及理想。這一天,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身著鮮艷和服的年輕女孩與著正裝的男孩,在熱鬧的街道上與家鄉(xiāng)的好朋友一邊暢聊一邊前往會場。除了參加活動,也有人會身著和服前往神社,感謝神靈和先祖的庇佑,祈求從今往后也同樣得到保佑。夜晚在家與家人恭賀,大家吃著壽司向成年的青年表達祝福之情。從這一天起,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們就正式進入了社會,新的人生即將啟程。所以,成人禮這一天對年輕人及其父母來說是非常具有意義的一天。

在日本,父母會為了心愛的女兒不惜花費重金。按照傳統(tǒng),女子在這天必須穿上長袖的和服。和服的價格非常驚人,有的甚至高達數(shù)百萬以上。不過,對一般家庭而言,也會選擇租和服。最近,親戚贈送和服也很常見。當然,在成人這一天身著和服的美麗姿態(tài)會拍攝照片用以紀念。幾年后,拿出當時所拍攝的相片,關于成人禮的記憶也會漸漸在心底浮現(xiàn)。作為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成人禮的精髓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它不僅僅只是一項儀式,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年輕人通過成人禮,從此人生邁開了新的一步。為了慶祝成人禮,女孩們梳起漂亮的發(fā)髻,佩戴著花。第2節(jié)結婚式自古以來日本社會都以“敬神崇祖”為其宗教文化的基礎,因此在日本人看來,結婚不僅是男女雙方的終身大事,更是男女雙方家族的大事情。如今日本的傳統(tǒng)婚禮仍以神前婚禮為主,人們在考慮婚姻問題時,總是十分注意男女雙方是否“門當戶對”。日本人婚禮十分講究,不惜花費重金。日本的結婚儀式大致分為神前式,教會式,

佛前式,人前式等四種。在日本傳統(tǒng)的婚禮模式中,如今日本的傳統(tǒng)婚禮仍以神前式婚禮為主。傳統(tǒng)的日本婚禮一般是在當?shù)氐氖仙裆缗e行,并且一定要事先或事后向氏神、祖先之靈報告?;槎Y當天新郎新娘分別離開自己家時,要向家里的神壇、祖先之靈行禮,這在日本傳統(tǒng)婚禮中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神前婚禮起始于日本室町時代,是當時武官家庭最為盛行的一種結婚典禮。禮節(jié)較為繁多,婚禮上男女雙方需通過339次交杯酒來盟誓相愛一生,白頭偕老!整個婚宴上,就這樣不停的相互敬酒,而整個喝交杯酒的過程則意味著男女雙方喜結良緣的過程!三三九度杯以前新娘新郎各用三個杯子喝三次,每人共喝九次,故稱三三九?,F(xiàn)在簡化成每杯分三次喝完,共喝三杯的形式,三杯為大杯、中杯、小杯。首先新郎手拿小杯分三次喝完,新娘以同樣的步驟進行。中杯由新娘先喝,然后交給新郎。大杯由新郎以同樣的方式先喝,新娘后喝。佛前式婚禮男女雙方在佛像面前宣讀婚約,向祖先報告兩人結為百年之好,相守一生。婚禮上還把一種叫“紙垂”的白色紙剪成又細又薄的紙條,然后把它纏在樹枝上,這是一種傳統(tǒng)的風俗,意味著把已故的親人的魂招回來,永保平安!在婚禮上進行玉串奉奠儀式時,必須由和男女雙方血緣親近的人主持!人前式婚禮人前式婚禮是在一種特定的神面前舉行,不用受男女雙方家庭宗教信仰的約束,而只是在親戚,朋友面前簽定一個結婚合約書就行了!然后一起大聲朗讀婚約書,宣讀自己對對方的愛,整個過程僅需10到15分鐘。結婚儀式結束后便是婚宴,婚宴一般都和結婚儀式在同一地舉行,這樣也就免去了許多麻煩!教會式婚禮教會式婚禮根據(jù)教派的不同而又分為幾種。原則上本來只有信徒才能在教堂舉行婚禮,特別是天主教派對這要求更為嚴格!但最近以來,即使不是信徒,只要在教堂里接受簡單的培訓也可和信徒一樣在莊嚴的氣氛中,走進神圣的教堂和心愛的人約定終身?;槎Y的裝束“白無垢”,顧名思義全身所有衣服配件也是白色的,象征新娘的純潔,另外“白無垢”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喻意新娘的個性也變成白紙一張,在娘家時的壞習慣以完全抹去,等待去學習夫家的一切家風習俗,如一張等待再染色的紙張一般,再深層的喻意就是....女兒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希望她嫁了后就不再回頭....新娘頭上的“綿帽子”是作防寒用的衣物,喻意就像西方婚紗的頭紗一樣,由結婚儀式(神前式)開始至完結時用來遮蔽新娘的面貌,只讓新郎看得見。傳統(tǒng)的日本婚禮上,新娘的頭發(fā)應該挽起來,用龜殼梳子束緊。新娘子的臉用脂粉畫得雪白,頭戴一塊白蓋頭和面紗。在婚禮上,新娘子還要換好幾套衣服。一次是脫掉白色禮服,換上繡有吉祥圖案(像仙鶴,花朵等)的華麗禮服,顏色為金,銀,紅三色。然后還要換上另一套深色,未婚少女穿的和服,這是新娘最后一次穿這種式樣的和服了,作為她純真少女時代的結束。新郎應穿黑色絲綢和服,和服下穿斑紋摺裙(hakama)。新郎手持白色折扇,腳穿白色便鞋。傳統(tǒng)日本婚禮上,新娘的頭發(fā)應該挽起來,而且一定要用傳統(tǒng)日本婚禮上,新娘的頭發(fā)應該挽起來,而且一定要用龜殼梳子束緊。

日本新娘化妝時,要把臉用脂粉畫得雪白,然后再配上艷紅的唇色。

第一套

日本新娘在婚禮上穿的白色絲綢和服原本是18世紀和19世紀日本武士結婚時新娘所穿的禮服。白色既是新生活的開始的象征,同時也意味著原有生活的結束,因為新娘已經不再是父親的女兒,而是丈夫家的一名成員了。脫掉白色禮服,新娘將換上繡有吉祥圖案(像仙鶴,花朵等)的華麗禮服,顏色以金、銀、紅三色為主,代表未來生活的紅紅火火。

最后,還要換上另一套深色的禮服,這種禮服是未婚少女穿的和服,這是新娘最后一次穿這樣的和服了,作為她純真少女時代的結束。日本的婚禮分為結婚儀式和婚宴兩部分,首先進行結婚儀式(參拜神社、宣誓、交換戒指等),之后才在宴會廳舉行披露宴。第3節(jié)

日本的葬禮葬禮是文化的一種,是國家文化,民族文化和集團精神的體現(xiàn)。如何埋葬死者表面上看僅僅是一個國家的民俗習慣,但實際上也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的生死觀和對死去世界的認識,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本。葬禮是人生最后的儀式,傳統(tǒng)觀念認為,死者的靈魂會在人死后短暫停留在家的附近,漸漸地才遠去離開,而這種儀式就是為了讓死者從這個世界離開去到那個世界。日本的葬禮深受宗教尤其是佛教的影響,對日本人的靈魂和生死觀造成了很大影響。在日本人看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個人從生到死沒有絕對的距離,生死不過是自然的簡單輪回,就像是從一個房間走到了另一個房間,生死之間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一樣涇渭分明。對人生和歷史的悲哀感造就了日本人的美意識,也造成了日本人生死一體的獨特認識。宗教影響下的日本葬禮在日本也和中國一樣有著火葬、土葬、水葬等形式的葬禮。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前,日本古代的喪葬都是按照神道儀式舉行的。從古代到鐮倉幕府時代,民間盛行風葬,也就是將尸體放置于野外。平安朝之后開始了佛式火葬,佛教葬禮儀式多,墓地和寺廟等只是一種附帶形式。在明治到大正年間,葬禮儀式和宗教的種類不斷增加,連基督教也有專門的葬禮儀式。盡管如此,葬禮的形式還是以佛教儀式為主。1995年,日本財團法人消費者協(xié)會對日本國內的葬禮形式進行了問卷調查,其結果為,舉行佛教儀式的占91%,舉行神道儀式的占3.4%,舉行基督教儀式的占0.7%。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很少舉行與宗教有關的儀式,但人們卻十分注重佛教葬禮儀式。佛式葬禮主要有臨終、守夜、告別儀式和出殯等內容。對遺體的處理習俗日本人對死者遺體的處置有許多習慣作法。一般男子要剃須整發(fā),女子要化妝。按照佛式葬禮要頭朝北放尸體,稱名"北枕"。兩手合掌,臉蓋白布,胸上放剃刀,以除魔避邪。有時枕邊還要放一小桌,擺碗清水,并用死者生前用過的飯碗盛滿飯,插上一雙筷子,擺在桌上。直到入殮前香火不斷。入殮時要給死者擦身,最親近的遺屬要給其穿上壽衣或死者生前特別喜歡的服裝,棺內還要放上死者生前喜愛的用品。臨終正如在電影《入殮師》中看到的,人在臨終的時候也有許多傳統(tǒng)儀式。人死亡時,要取“死水”給死者清洗遺體。所謂“死水”就是不流動的水,可以說是死者人生最后接觸的水,這個水包含親屬對死者重返生命的愿望。親朋好友奔喪而至,一個接著一個在死者的臉上灑水,感悟悲傷。在方便筷的一端纏上脫脂棉,在死者生前喜歡的碗里倒入水,用水潤濕死者的嘴唇作為一種告別儀式,此時不燒香。遺體在入殮前會用微溫的水擦拭全身,在清洗完遺體之后,要將死者的兩只手擺放于胸前,然后使其眼睛和嘴巴閉上。一般輕輕地將死者的上眼瞼往下?lián)?,把枕頭稍稍墊高,讓嘴唇向下顎靠攏不至于張開,還要在臉上輕輕地系上繃帶。

清洗的水稱之為“逆水”,先在盆里放入水,再倒入熱水,反之亦可。

為死者整容,讓死者面容平靜。如上所述,這項工作只有參加擦拭身體的人和死者友人才有資格做。無論男女,頭發(fā)須弄整齊,將死者的面容弄到與死者生前最接近的容顏。男性要刮胡須,女性要化淡妝,男女都要修剪手指甲和腳趾甲。親屬最希望的就是將死者的容顏盡可能弄到最美。

北枕是在確認生者死亡后的第一個儀式,就是將死者頭朝北睡。根據(jù)住宅的情況,如果很難做到頭朝北,就可朝西。在遺體入館之前,還要將遺體露在外面的那部分用酒精擦拭。在棺材的空處可以放入死者生前喜歡的物品、食品等。

棺后,把棺材安置在祭壇,棺內要貼上事先在菩提寺的僧侶處獲得的棺書,棺書一般為僧侶抄寫的經文。守夜守夜一般從僧侶的到來開始,并按葬儀社的指示行事。根據(jù)空間大小、吊唁者人數(shù),守夜儀式的進行順序也有改變或省略的情況。守夜有兩種形式:只有家人參加的臨時守夜和接受正式吊唁的守夜。守夜坐席順序從祭壇的右側開始依次為喪主、死者家屬、親戚。左側則按僧侶、葬儀委員長、負責人、死者恩人、公司代表、友人等順序就座。也有情況將死者的上司或恩人安排在首座的座次。祭奠的人員一般不會穿著華麗的服飾而選擇一般的服飾。在一定要穿喪服的情況下,

盡量不要選擇過于夸張的服裝,力求簡單。膝行膝退,正座狀態(tài),腳后跟向上,腳尖著地,雙膝交互移動。

這是日本自古以來的禮儀。告別儀式

葬禮和告別儀式一般在守夜的第二天進行。按照日本人的習慣,參加葬札的人必須穿“喪服”。過去,由于地區(qū)不同各地的喪服略有差異.現(xiàn)在的喪服全部為黑色。男子一般穿黑色和服或西裝配白色領帶。女子則粉黑色和服或套裝,穿套裝時要注意佩帶珍珠項鏈或用黑色堿夾帛成的耳環(huán)、戒指等,此時,最好不要峨?;榻渲浮x式正式開始后僧侶誦經超度亡靈。雖然葬儀的規(guī)模有別,但是一般誦經時間在20分鐘到30分鐘左右。在誦經時,葬禮參加者一律正座。

為了不拖長時間,一般會在事前規(guī)定好時間,僧侶按此程序可適當調整誦經時間。在誦經過程中也會有吊唁者來燒香。

死者家屬,親族一定要回禮。

之后,僧侶退場,最后的告別儀式結束。出殯

告別儀式結束后,從祭壇里搬出棺材,以頭朝北的方向打開棺蓋,讓死者家屬見上最后一面。葬禮參加者要求再看一眼死者時,也會讓他再見一面。之后釘棺,一般由葬儀社的人員完成,中途會讓死者家屬象征性地輕輕地敲上兩下。

釘子一定要用石頭來敲,這是代表三界之川的石頭。然后,喪主雙手捧著死者的遺像,在親人的幫助下將棺材送上靈車。此時要從腳的方向往靈車內搬運,而且搬運者一定要為男性,禁止女性搬運。在火葬爐前進行遺體告別稱之為“斂祭”?!皵俊本褪鞘掌鹗占囊馑?。把遺體放入火葬爐,在小桌子上擺放死者的靈位、遺像、蠟燭、鮮花等。在僧侶誦經過程中全體燒香,之后火葬爐點火起燒。家屬親戚等在休息室等候。期間,供應點心、酒水等候?;鹪釙r間大約一個小時?;鹪峤Y束后全體人員在火葬爐前集合,開始收集骨灰。

在火葬爐的鐵板上收集殘留的燒骨和骨灰。這也要由全體人員參加,兩人一組,用竹筷夾起燒骨放入骨灰盒。

完成之后,骨灰盒放在用白布包裹的桐箱里。答謝禮儀

日本人在辦喪事過程中及喪事完了之后,要向吊唁者、僧侶、牧師、以及其他幫助料理喪事的人表示感謝或回禮。對前來參加"守靈式"的人要設便宴款待;對一同去葬場的人和參加埋葬儀式的人要請到自己家或到飯店吃飯;對司機或火葬場的工作人員等一般要用寫上"志"的小紙袋裝上一兩千日元答謝;對其他幫忙的人要以"交通費"的名義送些錢。對僧侶,要根據(jù)誦經的次數(shù)、時間的長短等來付酬金。酬金的數(shù)額有時是通過聯(lián)系人已事先商定,屆時裝在寫著"御布料"、"御經料"紙袋中敬送。在舉行基督教葬禮時,使用教堂,事后要向其捐款,對牧師要另送酬金,紙袋封面要寫上"御禮"等。對送香禮錢的人,在葬禮完了以后,要向他們寄送感謝信,并回贈"謝禮錢"。"謝禮錢"的數(shù)量一般為對方送的香典錢的一半或1/3。同時還要回送洗澡巾、被單、毛料、白布料、陶器、漆器、茶葉等禮品。最近幾年也有采取不向個人而向社會福利設施捐款的形式表示感謝的。但在這種情況下,往往要寄一封感謝信,信中寫上"承故人意愿,敬許向社會福祉捐獻"之類的話。佛教葬禮和日本人的生死觀從佛教的生死輪回觀來看,

認為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就可以輪回轉世為其他生物。人死的那一瞬間就在佛教凈土之西方極樂世界再生了。但日本佛教又融入了傳統(tǒng)的神道思想,認為人死后是有怨恨的,為了撫平這些怨恨情緒,冤魂必須祭奠供養(yǎng)。祭奠供奉法式分別是頭七、五七、七七、百日、一周年忌日、三周年忌日、七周年忌日、十三周年忌日、十七周年忌日、二十三周年忌日、三十三周年忌日。這些祭奠都是通過佛教儀式完成的。三十三年忌日后的靈魂變成了“大和魂”,而大和魂又可稱為“神”,這樣就可以在神社祭奠亡靈。這種融合,使得佛教和神道教融成一體。但是明治之后佛教與神道分離,各自形成一套完整的葬禮形式。

現(xiàn)代日本主流的葬禮依舊是佛式的形式,從日本的的葬禮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死者的關懷和尊重,也反映了日本人對生和死的認識,在日本,人們一致認為靈魂是和肉體相區(qū)別的,靈魂在離開了肉體之后還可以成為獨立的實體,也就是說即使是肉體腐爛了,靈魂依然可以不朽,因此在日本人看來,浮生如夢,生死本無常,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只是生命的另一種開始。這個和中國不同,中國人追求人活于世要后世留名,這體現(xiàn)了對生命價值和生的執(zhí)著,換句話說就是體現(xiàn)了對生的渴望,只有生才能創(chuàng)造價值。日本的葬禮是莊重靜穆的,對于死亡他們認為就像櫻花飄落一樣美麗又寂靜,因此他們對待死亡是達觀和安靜的,這種靜寂中又體現(xiàn)出日本人獨特的感受。第4節(jié)佛壇和神棚在日本,“佛壇”是用來供奉佛像和祖宗牌位,早晚進行佛事祭拜的地方,而“神棚”則是放置從神宮里請來“神札”的架子,用來祭拜諸神的地方。只有在節(jié)日或年終時人們才進行祭拜活動,以祈求家人安康。有特殊事情發(fā)生時,如蓋房子開新店等,也會在神棚前祈禱?!胺饓贝矸鸾蹋吧衽铩贝砩竦?,是一般日本家庭都有的宗教物品。佛教和神道是日本的兩大宗教:神道是日本固有的宗教,也可以說是國教;佛教則是通過中國傳入日本的宗教。日本人購入佛壇后,每天都要坐在佛壇前祭拜,并不是僅僅購入那么簡單。自從請進佛壇后,日本家庭就和佛壇有了千絲萬縷的關系。不僅如此,還要在佛壇前燒香、裝飾花束、點燈、獻上茶水、飯、點心、水果等,這意味著和先祖共同生活,佛壇對日本家庭意義非凡。神棚”是日本人放置從神宮里請來“神札”的架子,用來祭拜諸神的地方。神棚的仿制場所是明亮清凈的,一般被放置在靠近天井的上層,朝南或者朝東。神棚的周圍還需供上飯、鹽、水、酒等基本食物,每月1日和15日更換新的,此外,還需供上點心,青水果等。神道教的變遷日本人的宗教觀起源原本和一般的宗教起源說基本一樣,但由于吸收外來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最后形成其獨特的多宗教形式。原始的宗教觀在原始社會,日本宗教的形式最早是以“咒術”即巫術的形式出現(xiàn)的。魏志的《倭人傳》里記載有邪馬臺國的卑彌呼女王具有魔力,會通過咒術來統(tǒng)治百姓。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農耕社會,古代日本人認為自然界的萬物皆為神,無論是人還是鳥獸,或山川草木或其他的自然界的萬物都不同尋常,都能通過“神”這個媒介而具有魔力。所以萬物也都被看成了神,都能成為人們敬畏的對象。他們認為通過祭事活動,就能得到神的保護。于是在春耕和秋收之際,各地都要進行祭事活動祈求風調雨順、生產豐收,并表達對上蒼和自然的感激之情。只有巫祝才具有與神通話的能力,巫祝被神靈附體,傳達神靈的意志。巫祝實際上是當時的最高統(tǒng)治者,通過掌握這種祭事大權,實行對村落共同體的統(tǒng)治。后來這種祭事大權歸屬天皇掌管。神道就是這樣一種與人們日常生活保持密切關聯(lián)的自然信仰形態(tài)。神格化的天皇傳說天皇的祖先是天照大神,即太陽神。太陽神的子孫奉太陽神的命令,降臨到日本的國土,作為最高的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這片土地,其化身就是日本的天皇。所以日本人對天皇有一種特別的感情,他們對天皇絕對的衷心、信仰。日本國一度被叫為神國。神道教的產生在古代,并沒有固定的地方和設施來進行祭禮活動,只是在需要時,才臨時搭建。活動結束后,這些臨時搭建的設施就被撤去。后來由于被反復利用,而被作為神圣的地方,建造神社,專門從事祭禮活動。神道最初既沒有創(chuàng)造它的教祖,也沒有像基督教的“圣經”、伊斯蘭教的“古蘭經”那樣的教義。既沒有系統(tǒng)的教團組織,也沒有理論。所以當時還不能稱為宗教。神社里雖有參拜者,但他們與“信徒”、“教徒”不同。被參拜的“神”也沒有被具體化。西歷538年,由于佛教的傳入,面臨與外國宗教的競爭,才作為民族信仰,作為與佛教,儒教相對立的思想體系命名為“神道”。“神道”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西歷720年編纂的史書《日本書紀》中。到了19世紀,明治以后,天皇制絕對主義的官僚們?yōu)榱司S護天皇的地位,提倡日本主義,制定天皇制,把“神道”定為國教,即“神道教”。強制性要求全民到神社進行參拜。把神道與國家結合在一起,致使日本走向軍國主義。二戰(zhàn)失敗后,神道教才從國家中分離出來。但作為一種宗教信仰,已深深地扎入日本人的生活中了。日本人不但在家中供放神棚,而且,日本國定休息日大部分起源于神道的祭祀活動。如:1月1日的元旦,是一年之初祈禱風調雨順的農耕祭祀活動,新年第一天要去參拜神社;一年豐收之際天皇代表農民嘗新,這就是現(xiàn)在的11月23日“勤勞感謝日”;滿三歲、五歲、七歲的孩子參拜神社的“七五三”節(jié);在神社舉行結婚典禮稱為“神前結婚”等。政權化的佛教佛教作為政治上的需要,與國家政權相結合,成為“鎮(zhèn)國護家”的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