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講義_第1頁
著作權法講義_第2頁
著作權法講義_第3頁
著作權法講義_第4頁
著作權法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編著作權法包括著作權的概念、主體、客體、內容、利用與限制,法律保護等主要內容。第一章著作權法概述

重點難點:掌握著作權的概念及其相關的概念。著作權法的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第一節(jié)

著作權的概念一、著作權的概念二、相關概念辨析一、著作權的定義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相關主體依法對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總稱。二、相關概念辨析

1、著作權與版權:兩者同義。我國《著作權法》未出臺前,著作權多稱為版權。但是“版權”一詞易使人“望文生義”,僅將版權理解為出版社的有關權利。2、版權與出版權3、著作權與著作實物所有權,后者是所有權的客體,而不是著作權的客體(權利)。

著作權與專利權的區(qū)別

著作權并不保護作品的思想,而只保護作品的表達方式。而專利權所保護的是作者創(chuàng)造的思想內容。著作權并不要求保護的作品是首創(chuàng)的,而只要求它是獨創(chuàng)的。而對于同一內容的發(fā)明,專利權只授予先申請人,這是“首創(chuàng)性”與“獨創(chuàng)性”的區(qū)別。

此外兩者的保護期限、法律要求的保護條件也不相同。著作權與商標權的區(qū)別(1)權利屬性不同(2)法律要求的保護條件不同(3)權利的取得方式不同(4)兩者的交叉和抵觸

第二節(jié)

著作權法的基本原則

和適用范圍

一、基本原則

(一)保護作者權益為核心原則;

(二)協調作者與國家、集體和社會公眾利益原則;(三)符合著作權國際保護基本準則原則。二、適用范圍或效力范圍

(一)對事的效力:即著作權法的調整對象和范圍。

(二)對人的效力:國籍原則,地域原則,互惠原則。(三)時間效力:從1991年6月1日起生效。保護按該法計算未過保護期的作品。該法施行前的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按當時的有關規(guī)定和政策處理。

思考題1、簡述著作權及其與專利權的區(qū)別。2、如何理解著作權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著作權主體

重點:1.作者及其認定2.著作權的歸屬難點:如何正確把握著作權的歸屬第一節(jié)

著作權主體的概念和分類一、著作權主體,又稱為著作權人,是指依法對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人。二、分類:1、按主體形態(tài)分: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國家是著作權的特殊主體。2、按享有著作權的完整性分:完整著作權主體和不完整著作權主體。3、按權利產生方式分:原始主體與繼受主體。4、按國籍不同分:內國主體、外國主體和無國籍主體。著作權的特殊主體——國家

第19條:著作權屬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著作權屬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后,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由國家享有。另外,國家購買或接受贈與著作權而成為著作權的主體。內國主體和外國主體根據著作權人國籍不同劃分,區(qū)別如下:1、兩者受保護的條件不同。內國主體作品完成后不論是否發(fā)表,自動取得著作權。外國主體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境內出版才能在中國取得著作權。2、保護期的起算點不同。內國主體自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起受到保護,外國主體的作品自首次在中國出版之日起受保護。第二節(jié)著作權主體的確定

對于著作權主體的確定,著作權法規(guī)定“著作權屬于作者,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因此著作權主體的確定實質上就是作者身份的確定。著作權法對作者身份的確定規(guī)定了兩個標準:即實質標準和形式標準。甲要主張自己是作品《著作權法》的著作權主體,那么他應該提供哪些證據?一、確定作者身份的實質標準1、自然人作者的確定(1)作者必須是直接具有思維能力的自然人(2)作者必須具有創(chuàng)作能力

(3)作者必須實際從事了創(chuàng)作活動

(4)作者的創(chuàng)作活動必須產生了作品

一、確定作者身份的實質標準2、單位被視為作者的條件(1)作品的創(chuàng)作活動由單位組織(2)作品的創(chuàng)作代表了單位意志(3)由單位承擔責任

如招生簡章的著作權主體。二、確定作者身份的形式標準“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為作者”。這就是認定作者的形式標準,即實行推定原則?!疤旖蛘Z言學會訴沈履偉侵害著作權案”天津市河西區(qū)人民法院:

天津外國語學院2004年10月14日作出的《天津外國語學院關于沈履偉同志“違反學術規(guī)范”問題的處理意見》中提出“沈履偉同志存在明顯違反學術規(guī)范的現象”是指沈履偉同志在出版《求是集》一書的過程中,未注明與董志廣同志合作創(chuàng)作作品的事實。上述合作創(chuàng)作情況,董志廣同志曾向我院出具證明。

基于上述情況,我院從未否定過沈履偉職稱評定的資格。2003—2004年沈履偉同志在職稱評定中,均在基層評審通過后,提出不參加上一級評審。

以上內容屬實,特此證明。

三、特殊作品著作權主體的確定一般情況下,著作權的原始主體由上述實質標準和形式標準來確定。但下列特殊作品著作權主體的確定則不適用上述兩個標準,而是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約定來確定著作權的主體。職務作品的單位

第十六條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一般職務作品,作者享有著作權,作者所在單位享有優(yōu)先使用權。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特殊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chuàng)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件等職務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影視作品的主體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制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并有權按照與制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

合作作品的主體

兩人以上合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chuàng)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我國著作權法對合作作品的認定未作規(guī)定。第一,合作作品的作者必須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自然人,不包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胡開忠觀點見《知識產權基本問題研究》)第二,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作者之間具有將各自的貢獻結合成一個單一體的意圖。(區(qū)別于集合作品)第三,合作作者對合作作品的完成作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只提供了思想而對作品表現形式未作出貢獻的人是否是作者?第四,每個合作作者的貢獻與其他作者的貢獻是不可分割的或者是相互依存的。(我國采俄羅斯可分割說)

合作作品的構成條件委托作品的主體

受委托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著作權屬受托人時,委托人在約定的適用范圍內享有使用作品的權利;沒有約定適用范圍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創(chuàng)作的特定目的范圍內免費使用該作品。演繹作品的主體

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美術作品的主體

美術等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匿名作品的權利主體著作權法規(guī)定,對于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行使除署名權以外的著作權。作者身份確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繼承人行使著作權。如果匿名作品是公民所作,作者死亡后,其繼承人或者遺贈人有權保護其署名權、修改權和維護作品完整權。

1.作者的構成條件有哪些?如何認定作者?

2.簡述特殊作品著作權主體的確定。

復習思考題重點:1.作品的構成條件。

2.作品的分類。難點:如何理解作品構成條件的原創(chuàng)性和可復制性。參考案例:王天成訴周葉中案

第三章著作權的客體第一節(jié)

作品的概念和構成條件

作品是作者基于表達思想、情感、理論、學說而創(chuàng)作的屬于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表達出來的智力創(chuàng)造成果。

1、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達作品要有特定的內容。作品必須屬于文學、藝術、科學領域;

要有一定的表現形式。即通過感覺器官可以感知其存在的各種方式。固定說。固定說美聯邦法規(guī)定(州法并沒有該要求):作品必須以某種形式固定下來才能取得版權。在大陸法系,沒有手稿的講演、沒有樂譜的作品演湊都得到保護。我國只要求復制性,但強調固定性的意義:第一、固定性是作者及其他著作權人所享有的某些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賴于產生的基礎;作品不固定,作者的著作權往往不易確定,且容易發(fā)生權益爭議;第二、固定性是作品進行傳播的基礎;至于口頭作品則可以視為這一條件的例外。

2、具有獨創(chuàng)性著作權法的獨創(chuàng)性是個有爭議的概念,兩大法系有不同的理解。我國沒有統一的認識,怎樣結合國情對獨創(chuàng)性進行具體的界定是理論和實務界的共同任務。與創(chuàng)造性、新穎性的區(qū)別獨創(chuàng)性的含義對于獨創(chuàng)性認識各國有不同的理解:美國:獨立創(chuàng)作——額頭流汗理論或辛勤收集原則(1903年);不僅僅是獨立創(chuàng)作,而且至少具有最低程度的創(chuàng)造性(微小的量就可以滿足,1991年聯邦FEIST案)英國:1991年以前與美國相同?,F在獨創(chuàng)性的確切含義指獨立完成和足夠的技巧、勞動或資金投入。德國學者對獨創(chuàng)性的理解:(1)有產生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2)作品中應體現人的智力,思想或感情內容必須通過作品傳達出來,(3)作品應體現創(chuàng)作者的個性,(4)作品應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高度。獨創(chuàng)性的含義我國通說認為:指一件作品是該作者自己的選擇、取舍、安排、設計、綜合的結果,既不是依已有的形式復制而來,也不是以既定的程序推演而來。案例一:《巴頓傳記》一書是否侵犯了“巴頓生平”電影劇本的版權(美國,1944年)案例二:小說《安徒生》是否侵犯了《安徒生傳記》的版權(美國,1950年)案例三:《命運之矛》一書是否侵犯了其在先歷史著作的版權(英國,1980年)口頭作品是這一條件的例外情況。3、具有可復制性對版權保護具體對象的認識主要有以下觀點:1、版權法只保護(表現)形式,不保護(思想)內容。2、版權法保護作品的“表達”,不保護作品的“思想”,而“表達”是“表達方式”和“表達內容”的統一。3、版權法保護的是表達作者創(chuàng)意的作品,作品是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第二節(jié)

作品的分類

(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4)美術、建筑作品;(5)攝影作品;(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計算機軟件;(9)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作品。案例1、《回家》案:北京印象公司訴北京賽特購物中心。2、吸收了他人建筑圖中體現的創(chuàng)作思想后再設計的建筑圖,是否侵犯了他人的版權(澳大利亞,1988年)

電影作品與音像制品的區(qū)別音像制作者只是機械、忠實的錄制現存的音像,如錄制講座、舞臺表演,那么制作出來的便是錄像制品。不具有創(chuàng)作性勞動。如錄像制作者按照劇本的要求組織音樂、美術方面的創(chuàng)作,并將它們合成用磁帶加以固定,就是電影作品。具有創(chuàng)作性勞動。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由某社會群體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創(chuàng)作的并世代相傳、集體使用的反映其文化傳統、社會風俗習慣的歌謠、音樂、戲劇、舞蹈、建筑、裝飾等作品。民間文學藝術具有區(qū)域性、集體性、延續(xù)性的特點,這類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不明,創(chuàng)作過程緩慢,代代相傳,共同使用,多人修改,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而形成的。20世紀60年代發(fā)展中國家首先提出。197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制定的《突尼斯樣板版權法》專門規(guī)定了保護條款,1982年正式通過了《保護民間文學表達形式,防止不正當利用及其他行為的國內法示范條款》。

案例黑龍江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xiāng)政府訴郭頌及中央電視臺侵權案:《烏蘇里船歌》任何人利用民間藝術作品再創(chuàng)作,必須說明所創(chuàng)作的新作品的出處。因此郭頌應客觀的表明該歌曲曲調源于赫哲族傳統民間曲調改變而成。計算機軟件1、保護對象和保護條件保護對象:計算機程序(原程序和目標程序)及其有關文檔。保護條件:原創(chuàng)性;可感知性;可再現性。2、權利內容:3項人身權,6項財產權。3、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的意義4、計算機軟件專利保護的利弊第三節(jié)

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一、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1、違背一般法律原則的作品;2、違背社會公德和社會倫理的作品;3、故意妨害公共秩序的作品。

二、需要及時傳播的作品法律、法規(guī),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時事新聞。

三、表現形式單一不宜壟斷使用的作品:美國的“融合理論”如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四、應由專利法、合同法調整的作品1、什么是作品及其構成條件?2、簡述作品的分類(新舊著作權法比較)。3、聯系實際談談如何理解作品的原創(chuàng)性?思考題第四章著作權的內容

重點:著作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內容難點:著作權人的人身權的界定吳冠中訴上海朵云軒、香港永成古玩拍賣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案案例第一節(jié)

著作人身權

著作人身權,是指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為內容的權利。主要包括發(fā)表權

、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四項權利。一、著作人身權的性質傳統認為著作人身權具有不可轉讓、不能放棄、永久性,可以被繼承。繼承人繼承的是救濟權。二、發(fā)表權

發(fā)表權是依法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以及如何公之于眾的權利。

發(fā)表權的特征

1、發(fā)表權是一次性權利。2、發(fā)表權要同某一種使用方式相結合才能行使。3、發(fā)表權通常不能轉移。行使發(fā)表權的限制

1、職務作品和委托作品的發(fā)表權屬于作者,但當著作財產權歸受讓人、雇傭人或委托人所有時,作者的發(fā)表權受到限制。2、行使發(fā)表權,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其他合法民事權利。三、署名權

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學術上傾向于對署名權作廣義的理解,使它包含了作者身份權的全部如下內容:1)作者有權要求確認其作者身份。2)作者有權決定在作品上署名的方式。但署假名則可能產生欺騙性后果,如假名是他人的名字。3)作者有權禁止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作者能否許可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他人的姓名?如果允許的話,等于署名權可以商業(yè)化轉讓了(或者放棄署名權)。

4)作者有權禁止自己的名字被署到他人的作品上。實際上是冒名問題。

署名權的限制在建筑作品、實用美術等作品中,為了不損害其美麗的外觀作者只能以適當的不損害委托人利益的方式署名,必要時可按雙方約定的方式不署名。

四、修改權

修改權是修改或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修改權的內容:(1)自己修改;(2)授權他人修改;(3)禁止他人修改;(4)承認他人對作品修改的權利。修改權的限制:不能對抗物權。五、保護作品完整權

“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作品的完整性包括:(1)表現形式的完整性;(2)內容、情節(jié)和主題思想的完整性;(3)作品的標題和作品之間的聯系以及作品中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的聯系;(4)作品的外包裝和作品的使用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著作財產權

著作財產權(經濟權利)是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自己利用或者許可他人利用其作品并獲得報酬的權利。著作財產權的性質:可轉讓性、期限性和繼承性。包括復制權、發(fā)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許可使用權、轉讓權、其他權利等15項權利。一、復制權

狹義的復制是指著作權法列舉的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行為。廣義的復制,包括從平面到平面的復制、從無載體變?yōu)橛休d體的復制、從平面到立體的復制、從立體到平面的復制、從立體到立體的復制。二、發(fā)行權發(fā)行權是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發(fā)行權是著作權領域唯一可以窮竭的權利。三、出租權

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的權利,計算機軟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即出租權的客體僅限于這三類。

四、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一是個人肖像問題;二是美術作品原件展覽權問題。

五、信息網絡傳播權

信息網絡傳播權,是指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表演或者錄音錄像制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表演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權利。

六、演繹權指著作權人自己或才許可他人將其作品進行改編、翻譯、注釋、整理、編輯等二次使用作品的權利。

其他權益

獲取報酬權(不是一項單獨的權利)。公共借閱權進口權與平行進口權

追續(xù)權商品化權

平行進口問題是指一項知識產權在兩個國家同時受到法律保護,一國進口商未經知識產權持有人授權,從另一國知識產權所有人手中進口并銷售受該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商品。平行進口特點第一,平行進口商進口的商品是通過購買等合法手段獲得的,而不是通過走私或其他非法渠道得到的商品。第二,從商品經銷關系看,在進口國已經存在一個具有獨家銷售權的經銷商,而市場上卻出現了兩個以上經銷商同時進口經銷同一商品,各家經銷的商品是由同一個海外出口商制造或供應的,平行進口商所進行的實際是一種分銷或轉銷行為。第三,平行進口的商品是商標所有人或商標使用權人生產或銷售的同品牌“正宗商品”,而并非假貨、冒牌貨。第四,從價格上看,在進口國,同一商品由知識產權人或獨家經銷商經營價格較高,而進口轉售的商品價格較低,容易占領市場。第五,平行進口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在進口國己受到法律保護。第六,平行進口商的進口行為未得到本國知識產權人或使用權人的授權或許可。平行進口的理論問題權利用盡原則是支持平行進口的理論源泉。地域性原則是禁止平行進口的理論支柱。目前知識產權公約和TRIPS協議也未能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各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由于受本國傳統國情及經濟政策的影響,對平行進口的立場也各不相同。中國尚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專利權人的進口權。《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guī)定》第15條提到了“外國作品的著作權人有權禁止進口其作品的下列復制品:侵權復制品;來自對作品不予保護的國家的復制品”。《商標法》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尚未對商標領域中的平行進口問題作出具體規(guī)定。思考題1.簡述著作人身權的內容。2.簡述著作財產權的內容。

第五章著作權的利用和限制

重點:著作權取得、期限、轉讓、許可使用和限制。難點:什么是合理使用及在實踐中如何界定?第一節(jié)

著作權的取得和期限

取得的方式:登記注冊取得;加注版權標記取得;自動取得。著作權的期限:略。

第二節(jié)

著作權的利用

著作權利用的方式:1、著作權轉讓;2、著作權許可使用;3、著作權信托;4、著作權質押;5、著作權繼承;6、離婚時著作財產權的分割。一、著作權轉讓的特征

(1)轉讓對象限于法定保護期內的著作財產權。著作人身權的行使不能影響受讓人的著作財產權。(2)著作權轉讓與作品載體的轉讓沒有關系,因而不需要交付原件或復制件。(3)著作權轉讓導致該被轉讓的著作權的主體變更。(4)轉讓標的可以是著作權的一部或全部。合同未約定轉讓的權利,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另一方當事人不得行使。(5)應采用書面形式。著作權轉讓合同內容

作品的名稱、轉讓的權利種類和地域范圍、轉讓的價金、交付價金的方式和日期、違約責任、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另外,應注意三個問題:一是可以按不同的法域或向不同的人分別轉讓。二是著作權的賣絕問題。對賣絕版權的定義,有以下不同的見解:(1

)將版權的某一財產權項在其有效期內、在全球范圍內一次性有償轉讓;(2)將版權中的全部財產權在其有效期內、

在某一著作權法域內一次性有償轉讓;(3

)將版權中的全部財產權在其有效期內和全球范圍內一次性有償轉讓。大家贊同那一觀點?

三是未來作品著作權的轉讓問題。轉讓合同可以涉及作者尚未創(chuàng)作的作品,如約稿合同。但是如果涉及作者未來所有作品或轉讓作者未來作品的全部權利,則應視為無效。

二、著作權許可使用的特征

(1)許可使用的對象只能是著作權中的財產權;(2)被許可的權利須通過合同來確定,除報社雜志社刊登作品外,其他一切使用許可合同都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否則合同無效;(3)被許可方獲得作品使用權的同時,也承擔了應當使用作品的義務。

(4)著作權許可使用不改變著作權的歸屬。許可使用合同的性質專有使用許可和非專有使用許可兩種。合同未約定的,發(fā)生爭議的,是為非專有使用許可性質。三、著作權信托指著作權人作為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處分的行為。四、著作權質押與其他財產權質押的不同:1、在質押合同期間,著作人具有行使出質著作財產權的合法主體資格,但應征得質權人的許可。2、質押權的變現方式,當事人可以就變現著作財產權或變現一定期限內的使用權做出選擇。五、著作權的夫妻財產分割1、2001年婚姻法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知識產權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2、知識產權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第三節(jié)

著作權的限制

北影錄音錄像公司訴北京電影學院案

著作權限制的理論基礎利益平衡理論是著作權限制的理論基礎。著作權人的權利是著作法的核心問題,與著作權相銜接的權利限制因而成為著作權法的核心制度。著作權的限制是以傳播者和使用者的權利來限定著作權人的權利,從而均衡和協調它們之間的利益關系。限制的基本依據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憲法賦予文化教育權)和公共利益。前者在著作權法上體現為合理使用,后者體現為法定許可。一、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法律允許非著作權人可不征得著作權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的制度,而利用其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或受鄰接權保護的對象,且不構成侵權的制度。合理使用必須具備以下要件:第一、使用的作品已經發(fā)表;第二、使用的目的僅限于非營利性;第三、使用他人作品時,不得侵犯著作權人的其他權利,且注明出處和作品名稱;第四、合理使用不得與原作品的正常使用相沖突。合理使用應具備的條件個人學習欣賞的合理使用1、為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使用的目的——使用的范圍——對“個人”的解釋使用的數量——各國規(guī)定不同,我國以不超出家庭為標準。個人學習欣賞的合理使用使用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復制,但不僅僅限于復制,朗誦、改編、翻譯、表演他人的作品等。一般認為,只能使用作品的片段;完整的定期出版物、雜志和全書的復制以及某些種類的作品(計算機軟件不管出于何種目的未經許可不得復制)的復制都是不允許的,否則這種復制會損害作品正常使用。介紹評論作品或者說明問題的合理使用2、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適當引用的構成條件:1)其目的僅限于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說明某一問題2)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實質部分“適當引用”必須考慮到所引用部分的價值大小,是否有可能起到替代原著或干擾原著銷售的作用。一般地說,引文部分的價值大小,往往取決于該引文是否屬于原著中主要部分、核心部分或精華部分。3)不得損害被引用作品的著作財產權和人身權。為宣傳目的的合理使用3、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引用已經發(fā)表的作品;4、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為宣傳目的的合理使用5、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fā)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公眾集會是指在公共場所舉行的政治集會和公眾自由參加的群眾慶祝會,該講話只涉及當前政治、經濟、文化等重大社會問題的講話,不涉及即興表演和創(chuàng)作的文學藝術作品。為教育目的的合理使用6、為學校課堂教學或科學研究,翻譯或少量復制已經發(fā)表的作品,供教學或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fā)行。公務程序的合理使用7、國家機關為執(zhí)行公務在合理使用范圍內用已發(fā)表的作品。國家機關:立法、行政、司法機關、軍事機關。使用:公務行為范圍:合理使用范圍。陳列或保存版本的合理使用8、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數量:一份未發(fā)表的作品:陳列、保存與行使發(fā)表權無關,可納入合理使用范圍。免費表演的合理使用9、免費表演已經發(fā)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費,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表演的對象僅指直接可以用于表演的作品,若改編才能付諸于表演則仍需要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未發(fā)表的任何作品不得用于任何形式的表演。對表演的要求:一要是尊重作者的人身權利;二要免費表演。室外公共場所藝術作品的臨摹10、對設置或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拍攝、錄像。使用方式:僅限于非直接接觸方式(如拓印為直接接觸方式)對于被上列合理使用方式復制后形成的新的作品或錄相制品,不適宜用于商業(yè)性使用行為。翻譯目的的合理使用11、將中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已經發(fā)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chuàng)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fā)行。12、將已經發(fā)表的作品改成盲文發(fā)表。以上12種合理使用行為同樣適用于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的限制。第二節(jié)法定許可使用指依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使用者在利用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時,可以不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但應向其支付報酬,并尊重著作權人的其他權利的制度。法定許可的目的是鼓勵作品的廣泛傳播由于許可的對象都是已發(fā)表的作品,因此,首先推定這種做法是符合著作權人的意愿;為了保障著作權人的利益,還按規(guī)定支付報酬。同時,還設置了著作權人權利保留制度,允許著作權人通過聲明不許他人使用其作品。法定許可與合理使用的相同點:1)其目的都是側重于促進社會公共利益,限制著作權人的權利;2)都只能使用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3)使用他人作品都無須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4)都必須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法定許可與合理使用的不同點:1)法定許可的使用者只能是表演者、錄音制作者、廣播組織、報刊社,合理使用無使用主體限制;2)法定許可使用需要支付報酬,而合理使用不需支付報酬;3)法定許可不能使用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作品,而合理使用無附加此條件。第三節(jié)強制許可使用指在一定條件下,作品的使用者基于某種正當理由需要使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時,經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授權,無需征得著作權人同意即可使用該作品,并支付報酬的制度。強制許可使用與合理使用的區(qū)別強制許可使用必須先由使用人以合理條件和理由請求著作權人許可,如著作權人無理拒絕或不作答復,還須向著作權主管部門申請,由該機關授權使用,并須支付報酬。而合理使用無此要求。強制許可使用與法定許可的區(qū)別法定許可使用只要著作權人未作不許他人使用的聲明,均可使用;強制許可使用的程序煩瑣,要通過強制許可證的形式獲得作品使用權。我國著作權法無此規(guī)定,但要履行《伯爾尼公約》及《世界版權公約》的規(guī)定。思考題1、簡述著作權的期限和限制。2、著作權許可使用的概念、特征和性質是什么?3、著作權轉讓合同的特征有哪些?4、適當引用的構成條件是什么?5、著作權合理使用與法定許可的異同。

第六章鄰接權重點:什么是鄰接權、出版者權、表演者權、錄音、錄像者權、廣播電視組織權?其權利與義務是如何規(guī)定的?難點:正確界定鄰接權人與著作權人的權利義務。

鄰接權:亦稱作品傳播者權利,指作品的傳播者在傳播作品的過程中對其創(chuàng)造性勞動成果依法享有的權利。第一節(jié)

概說鄰接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傳統鄰接權,包括表演者權、音像制作者權及廣播組織權;

廣義:把一切傳播作品的媒介所享有的專有權一律歸入其中。我國著作權法使用了“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包含了廣義鄰接權的基本內容,此外對出版物(書、報、刊)的版式設計和裝幀設計也給予鄰接權的保護,這是我國著作權制度的一個特色。

鄰接權與著作權的區(qū)別

1、主體不同。前者以法人為主,以自然人為輔,后者與前者相反。2、保護對象不同。前者是傳播者賦予作品的新的傳播形式,即表演、錄音錄像制品、廣播電視節(jié)目、圖書版本。后者是作者原始創(chuàng)作或演繹的作品。3、內容不同。前者內容較少只有少數幾個權項,后者內容較多。4、受保護的前提不同。前者是以著作權為保護前提的,后者是獨立的,可以單獨行使。

第二節(jié)表演者權一、表演者權的概念表演者對其表演所享有的專有權利。針對的是其表演而不是表演的劇本舞劇等。與表演權的區(qū)別:

表演者權的內容人身權: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權利(類似于署名權)、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權利(禁止他人對其表演形象進行丑化,并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將其表演形象用于其他目的)。

財產權:現場直播許可權;錄音錄像許可權;音像制品的復制發(fā)行許可權;信息網絡傳播許可權。第三節(jié)出版者權出版者權是出版者對其編輯出版的圖書和報刊依法所享有的權利,即許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主要應注意:(1)在我國,出版者權的主體是單位。(2)出版者權的權源:與著作權人簽訂出版合同或向作者約稿取得出版權和發(fā)行權;對作者投稿作品取得出版權和發(fā)行權。(3)內容:在約定的時間和地域內的出版發(fā)行權、再版權以及版式設計權(10年保護期)。第四節(jié)錄制者權錄制者對其錄音錄像制品所享有的權利。權源:不一定是對已有作品的表演進行錄制,也不一定依賴于著作權中的攝制權。內容:“許可他人復制發(fā)行、出租、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并獲得報酬的權利”保護期:是從該制品首次制作完成時開始。向后延伸50年。

第五節(jié)

廣播電視組織權

廣播電視組織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所享有的權利。權源:來源于著作權、錄音制品權(未發(fā)表的應取得許可并支付報酬,已發(fā)表的可不經許可但應支付報酬)、電影作品和錄像制品的權利(應取得許可并支付報酬)。

內容:轉播權、錄制者權、復制權網站經營者享有什么權利?是著作權?或是鄰接權?或是兼有之?思考題1、如何理解著作權與鄰接權的關系2、什么是錄制者權及其權利?3、什么是表演者權及其權利?4、什么是廣播電視組織權及其權利?第七章著作權集體管理

本章系統介紹著作權集體管理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與基本理論。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為作家、作曲家、表演藝術家等組成的民間協會、團體組織等。

第一節(jié)著作權集體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1、著作權集體管理,是指集體管理組織經權利人授權集中行使權利人的有關權利,并以自己名義與使用者訂立許可使用合同、收取使用費、轉付使用費并進行有關法律訴訟仲裁等的行為。2、可以進行集體管理的權利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出租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復制權等權利人難以有效行使的權利可以授權由集體管理組織管理。3.著作權集體管理的意義(1)協調著作權人與社會公眾的利益關系。(2)保證著作權人權利的實現。(3)減少和避免糾紛。第二節(jié)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建立1、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概念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是指為權利人的利益依法設立,根據權利人授權、對權利人的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進行集體管理的社會團體。

2、設立條件(1)依法享有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中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2)不少于50名權利人發(fā)起;(3)不與已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管理組織業(yè)務范圍交叉、重合;(4)能在全國范圍代表相關權利人的利益;(5)提交章程草案、使用費收取標準草案以及轉付使用費辦法草案。

第三節(jié)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職能

1.代表著作權人授權或許可他人使用作品。2.負責與使用人談判、簽約工作。3.追索作品使用費并定期向作者分配。4.追究侵權行為和參加訴訟。5.建立國際間的集體管理網絡,維護本國作者在國外享有的權利。6.向著作權人宣傳著作權知識,提高著作權意識,增強著作權人自我保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復習思考題

1.如何理解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法律地位。2.簡述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職能。第八章著作權的保護重點:1.侵犯著作權的行為2.侵權的法律責任難點:侵犯著作權糾紛的認定及解決。

第一節(jié)

著作權侵權行為

一、著作侵權行為的概念指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又無法律上的根據,擅自對著作權作品進行利用或行使著作權人專有權利的行為。

二、著作侵權行為的認定1、從侵權人的角度來看,必須符合侵害著作權行為的構成要件。2、從作品的角度來看,被控侵權的作品必須是復制了或來源于享有版權的作品,兩部作品之間存在表述上的相同或實質性相似。在這一判定過程中,獨創(chuàng)性、思想表達二分法和合理使用的判斷是密切聯系的。認定著作侵權的三步法

第一步“抽象法”。首先要把原、被告作品中,屬于不受保護的“思想”本身,從“思想的表達”中刪除出去。如果只是創(chuàng)作或設計思想本身相同,即使這種相同表現為結構的相同,也不構成侵權。

第二步“過濾法”。即把原、被告作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