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5蘇軾詞兩首 課時作業(y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1.gif)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5蘇軾詞兩首 課時作業(y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2.gif)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5蘇軾詞兩首 課時作業(y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3.gif)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5蘇軾詞兩首 課時作業(y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4.gif)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5蘇軾詞兩首 課時作業(y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8c6dd3e458c99bbbc96ed7c240278e3f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yè)5蘇軾詞兩首第一課時基礎鞏固一、積累運用1.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lc\{\rc\(\a\vs4\al\co1(①大江東去,②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b\lc\{\rc\(\a\vs4\al\co1(①一尊還酹江月,②秦王還柱而走))\b\lc\{\rc\(\a\vs4\al\co1(①何妨吟嘯且徐行,②馳椒丘且焉止息))\b\lc\{\rc\(\a\vs4\al\co1(①竹杖芒鞋輕勝馬,②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解析:A項“去”:①動詞,離去;②動詞,距離。B項“還”:①副詞,還是;②動詞,環(huán)繞。C項“且”,都是表并列的連詞。D項“勝”:①動詞,勝過;②形容詞,優(yōu)越。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檣櫓灰飛煙滅。檣:掛帆的桅桿。櫓:一種搖船的槳。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B.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華發(fā):花白的頭發(fā)。C.一尊還酹江月。酹:將酒灑在地上,以表示憑吊。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經(jīng)。解析:“已而”意思是“不久,過了一會兒”。答案:D3.下列對《定風波》中語句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小序中的“狼狽”是說在雨中感到窘迫、難堪,“不覺”指不在乎。B.首句中的“莫聽”意思是不用管;“吟嘯”的意思是高歌長嘯。C.“一蓑煙雨”一句是說自己對披蓑衣、冒風雨的生活向來處之泰然。D.“山頭斜照”一句是說云開雨霽,落日有情,脈脈斜暉,映照我身。解析:“吟嘯”的意思是吟詠長嘯。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A.回首向來蕭瑟處 B.千古風流人物C.便縱有千種風情 D.同行皆狼狽解析:A項,古義:剛才;今義:從來,一向。B項,古義:杰出的,有才華的;今義:有才學而不拘禮法;輕浮放蕩等。C項,古義:指流露出來的男女相愛的深情;今義:①情懷,意趣;②景象,情況;③風土人情;④流露出來的男女相愛的感情(多含貶義)。D項,“狼狽”古今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答案:D5.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千古風流人物千古:永垂不朽的。B.亂石穿空,驚濤拍岸驚濤:令人吃驚的波浪。C.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故國:舊地,指古戰(zhàn)場。D.回首向來蕭瑟處向來:朝向來處。解析:A項,“千古”,自古而來;B項,“驚濤”,狂浪巨濤;D項,“向來”,先前,原來。答案:C6.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的詞,從修辭手法看,不相同的一項是()例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A.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B.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C.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D.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解析:A項加點的詞是比喻,其余都是借代。答案:A7.“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對這句中描繪的人物形象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指諸葛亮。這詞句表現(xiàn)出諸葛亮衣著儒雅,儀態(tài)從容,大破曹軍。B.指諸葛亮。這詞句表現(xiàn)出諸葛亮衣著儒雅,儀態(tài)從容,協(xié)助周瑜大破曹軍。C.指周瑜。這詞句表現(xiàn)出周瑜衣著儒雅,儀態(tài)從容,在諸葛亮協(xié)助下大破曹軍。D.指周瑜。這詞句表現(xiàn)出周瑜衣著儒雅,儀態(tài)從容,大破曹軍。解析:此句前有“遙想公瑾當年”,因此可以推知是周瑜,排除A、B兩項,C項“在諸葛亮的協(xié)助下”詩中沒有依據(jù)。答案:D8.在古詩詞中,為了表達的需要,常將語序倒裝。下列句子中語序沒有倒裝的一項是()A.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B.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書憤》)C.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D.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解析:A項“應笑我多情”;B項“北望中原氣如山”;C項“無覓英雄孫仲謀處”。答案:D二、課內(nèi)閱讀(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9~10題。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9.下列對《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起句寫長江給人以雄奇壯麗之感,既寫江景,又點明懷古,從大處落筆,氣勢磅礴,感情飽滿。B.“浪淘盡”三字,含蓄有力地表達了作者憑吊古戰(zhàn)場的心情,也蘊含了“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的意思。C.“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字,從形、聲、色三方面勾畫了古戰(zhàn)場的雄奇壯麗。D.這首詞在“懷古”的基礎上“傷今”,詞作最后回到現(xiàn)實,抒發(fā)自我的感傷,感情沉郁而又悲慨。解析:“浪淘盡”三字,沒有蘊含“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的意思,這是為下文“懷古”作鋪墊,以表明自己對古人的追懷。答案:B10.這首詞的上闋寫景懷人,在眾多的風流人物中,作者為什么把懷念的對象鎖定為周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題考查對詞的內(nèi)容和主旨的理解能力??梢越Y(jié)合所寫景物的地點和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情感來思考。答案:作者在千古風流人物中,把追懷的對象鎖定在周瑜身上,不僅因為此地是三國赤壁之戰(zhàn)的遺址,更因為作者懷有年老而無為、壯志不得施展的惆悵。這樣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年少而功成名就、意氣風發(fā)的周瑜,使作者與周瑜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作者英雄無奈的情感。(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1~12題。定風波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11.下列對《定風波》一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詞全篇即景抒情,語言自然流暢,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體現(xiàn)了東坡詞獨特的審美風格。B.這首詞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寫作者苦樂隨緣、開朗樂觀、意存歸隱的人生態(tài)度和坦蕩胸懷。C.“莫聽”“何妨”兩句是作者的人生寫照,也是全詞的主題,以下詞情都是由此而發(fā)。D.“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兩句,表達了詞人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對仕途風浪無所畏懼的精神。解析:D項,“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對仕途風浪無所畏懼”理解不正確。詞句表現(xiàn)了蘇軾坦然面對人生風雨,淡然處世的態(tài)度。答案:D12.作者在另一首《獨覺》詩中寫道:“翛(xiāo,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厥紫騺硎捝帲矡o風雨也無晴”。詩的后兩句與題中詞的后兩句大體相同,作者為什么獨愛這兩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之所以獨愛這兩句詩,在于它反映了帶有作者獨特個性的心理過程:詩人沐浴著雨后的清新的風光,雖略感涼意,回首剛剛走過的風雨蕭瑟處,既已云消雨霽,斜陽也收斂了光輝,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經(jīng)過陣風驟雨,依然輕松平靜,自然如此,人生之旅亦然。實寫遇雨,暗寫的卻是自己一生經(jīng)歷政治風雨的內(nèi)心體驗和人生態(tài)度。作者在雨中悟出人生哲理,“風雨”即人生坎坷。作者的人生體驗與處世態(tài)度,就是履險如夷,泰然自若。三、語言表達13.調(diào)整下面畫線語句的語序,使前后格式一致。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蘇軾不斷被貶流放,這也許是東坡的不幸,地方人民卻從中得到了大幸。蘇堤無言,默默銘記著蘇軾的功績;赤壁有字,驚濤拍擊著東坡的詩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畫線語句表述的角度不一致,第一個分句陳述的對象是“這”,指蘇軾不斷被貶流放;而第二個分句表述的對象是“地方人民”,調(diào)整一致即可。答案:這也許是東坡的不幸,卻是地方人民的大幸。1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在《記承天寺夜游》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表明自己渴望為國御敵立功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蘇軾在《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天下人美好祝愿,抒發(fā)離人心愿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題,要抓住提示的作家、作品,尤其是篇目中的情景。答案:(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15.某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舉辦“蘇東坡詩詞”賞析交流會,請為主持人寫一則開場白。要求:①緊扣主題;②表達得體,富有文采;③不寫稱呼語、問候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開場白要寫得簡明、得體、有文采,目的明確,同時要注意題干的顯性和隱性要求。答案:在中國文化史上,蘇軾猶如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橫空出世,成為大宋王朝文化天空最亮麗的一道風景。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去感受他的靈動、他的超逸、他的多情。
第二課時拓展提升一、積累運用1.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b\lc\{\rc\(\a\vs4\al\co1(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千古風流人物))\b\lc\{\rc\(\a\vs4\al\co1(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lc\{\rc\(\a\vs4\al\co1(大江東去,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b\lc\{\rc\(\a\vs4\al\co1(故壘西邊,故國神游))解析:A項,英雄的風采;杰出的,有才華的。B項,地域,地方;國家。C項,長江;江河。D項,舊。答案:D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A.浪淘盡周郎赤壁小喬初嫁了B.談笑間羽扇綸巾一樽還酹江月C.驚濤拍岸雄姿英發(fā)遙想公瑾當年D.故國神游早生華發(fā)檣櫓灰飛煙滅解析:“樽”應為“尊”,另外本課易錯的詞還有“初、酹、檣櫓”。答案:B3.“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首詩中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C.班彪班固班超 D.杜荀鶴杜甫杜牧解析:從“峨眉”可以推知,蘇氏父子皆為四川眉山人。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①在棉農(nóng)彈冠相慶的同時,大批棉紡企業(yè)卻叫苦不迭:由于棉花漲價幅度過大,成本太高,棉紡企業(yè)有的只好轉(zhuǎn)做化纖紡織,有的干脆停產(chǎn)。②經(jīng)過十余年的努力,他的公司終于成功上市,個人資產(chǎn)已經(jīng)躍居該省首位,但他卻深感自己知識欠缺,身無長物,于是決定繼續(xù)到大學深造。③近日,中國北部、中部及南部多個地區(qū)迎來高溫天氣,氣溫升至35到37攝氏度,各地流金鑠石,人們紛紛想辦法消暑降溫,在炎炎夏日里尋覓清涼。④老王家的櫥柜里擺滿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種老舊鐘表,每當他向慕名來訪的參觀者介紹這些寶貝時,總是如數(shù)家珍。⑤山廊慢轉(zhuǎn),曲徑輕搖,柳色乍染,黃鶯初啼,幾間茅屋在白云深處若隱若現(xiàn),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⑥故鄉(xiāng)的槐樹,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亂,卻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卻又各具情致。A.①②④ B.③⑤⑥C.①④⑤ D.②③⑥解析:①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含貶義,感情色彩不當。②身無長物:指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生活窮困。望文生義。④如數(shù)家珍:好像數(shù)自己家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事情十分熟悉。不合語境。③流金鑠石:形容天氣酷熱,好像金石都要熔化。⑤耳目一新:聽到的看到的都換了樣子,感到很新鮮。⑥千篇一律:指詩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種形式,毫無變化。答案:B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宋詞三百首》旨在以通俗、簡潔的方式介紹精選的宋詞作品,其收錄的三百首作品約有60%左右創(chuàng)作于北宋時期。B.蘇東坡到黃州之前正陷于一個被稱為“烏臺詩案”的案件中,這個案件并不是簡單的“文字獄”,它反映的是變法派與守舊派的朋黨之爭。C.大宋世俗社會一方面極力播揚一位文化名人——蘇東坡的聲譽,吸納他,榨取他,利用他;另一方面,卻把他視為異類。D.作為“雙絕”之一的宋詞,它從《詩經(jīng)》《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yǎng),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藝術(shù)享受。解析:A項,重復贅余,“約”或“左右”刪去其一。C項,語序不當,應為“吸納他,利用他,榨取他”。D項,搭配不當,應將“大”改為“高”。答案:B6.依次填入下文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以蘇東坡之才,治國經(jīng)邦都會有獨特的建樹,他任杭州太守時的政績就是明證。可是,他畢竟太富詩人氣質(zhì)了,禁不住________,結(jié)果總是得罪人。他的詩名________,但他的五尺之軀________。________,他都照例不受歡迎。eq\b\lc\{\rc\(\a\vs4\al\co1(①有感便發(fā),不平則鳴,②不平則鳴,有感便發(fā)))eq\b\lc\{\rc\(\a\vs4\al\co1(③流芳百世,冠絕一時,④冠絕一時,流芳百世))eq\b\lc\{\rc\(\a\vs4\al\co1(⑤卻容不了當權(quán)派,⑥卻見容不了當權(quán)派))eq\b\lc\{\rc\(\a\vs4\al\co1(⑦無論是同黨秉政,還是政敵當?shù)?⑧無論是政敵當?shù)?,還是同黨秉政))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⑧C.①④⑤⑦ D.②④⑤⑦解析:一、二兩組根據(jù)事理聯(lián)系選①和④。第三組中⑥中的“見”表被動,整個文段的主語是蘇東坡,所以從主語一致的角度選⑥,最后一組可以參照結(jié)尾句,“他照例不受歡迎”推知前面應為:同黨秉政。答案:A二、拓展閱讀(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7~8題。醉翁操①蘇軾瑯然,清圓,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②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③,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④外三兩弦。【注】①據(jù)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瑯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閑記譜,請?zhí)K軾填詞。②蕢:草筐?!墩撜Z·憲問》:“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③童巔:山頂光禿,山無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7.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B.“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贊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C.“醉翁去后”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瑯琊后,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D.詞作最后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解析:本題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C項曲解文意,本詞主要借對流泉聲音的描寫來贊美歐陽修在瑯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籟的悠然自得之情?!白砦倘ズ?,空有朝吟夜怨”是說醉翁離開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聲響,但此自然聲響,朝夕吟詠,似帶有怨恨情緒,并不是表達思念之情。答案:C8.詞作開篇幾句運用了以聲寫聲的手法,用玉聲形容泉聲的清亮圓潤。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題。①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A.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B.商聲寥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歌留別鄭協(xié)律》)C.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韋莊《聽趙秀才彈琴》)D.寒敲白玉聲偏婉,暖逼黃鶯語自嬌。(王仁?!肚G南席上詠胡琴妓》)②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白居易《琵琶行》同樣運用了這種手法來寫琵琶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苯馕觯罕绢}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題目已經(jīng)明確是以聲寫聲的手法,B項曲解文意,“商聲”“羽聲”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不是以聲寫聲。A項是用“龍吟虎嘯”的聲音和“萬籟百泉”的秋音來寫觱篥聲;C項是用蜂聲和蟬聲來寫琴聲;D項是用寒敲白玉的聲音和黃鶯的叫聲來寫琴聲。②本題考查在語境中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題既為考生提供了語境,又為考生提供了下文,實際上降低了考查的難度。默寫時要注意不要寫錯字、別字,不要漏字、添字。答案:①B②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二)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9~10題。臨江仙送錢穆父①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②,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③。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咀ⅰ竣馘X穆父:蘇軾的友人,時被謫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詞的上片寫與友人久別重逢,“三改火”,即“三年”。B.友人分別雖久,可情誼彌堅,相見歡笑,猶如春日之和煦。C.詞的下片寫月夜送別友人,營造出一種輕松散淡的氛圍。D.詞人對老友的眷眷惜別之情,寫得深沉細膩,動人心弦。解析:C項,理解錯誤,詞的下片寫月夜送別友人,營造出一種凄清幽冷的氛圍,從“惆悵”可以看出。答案:C10.“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認為豪放達觀,有人認為失意惆悵,你的看法呢?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對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蘇軾豪放性格、達觀態(tài)度的體現(xiàn),然而在這些曠之語的背后,仍能體察出詞人對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悵,以及對身世飄零的深沉慨嘆。(言之成理即可)答案:①是豪放達觀,意在勸慰他人。詩人認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當隨遇而安。表現(xiàn)了詩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灑脫情懷。②是失意傷悵,意在感傷自身。詩人認為自己和友人一樣不幸。表達了詩人對仕宦浮沉的惆悵,對身世飄零的慨嘆。(如說既有豪放達觀,又有失意惆悵,心境復雜,言之成理亦可)三、語言表達1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從視覺、聽覺角度,同時運用比喻生動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生產(chǎn)事故隱患報告制度和舉報獎勵制度范文(五篇)
- 2025高一物理預習講第7講.牛頓運動定律基礎含答案
- 2025年陜西省職教高考《語文》核心考點必刷必練試題庫(含答案)
- 土方開挖運輸合同
- 幼兒園圓形教學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代理藥品銷售合同范本
- 公司口罩采購合同范本
- 標識的采購合同
- 咨詢策劃合同范本
- 電氣設備安裝合同
- 《梅大高速茶陽路段“5·1”塌方災害調(diào)查評估報告》專題警示學習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917)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大健康解讀》課件
- 2025年度交通運輸規(guī)劃外聘專家咨詢協(xié)議3篇
- 2024年公司領導在新年動員會上的講話樣本(3篇)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讓我試試看》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2課標
- 2024年3季度青島房地產(chǎn)市場季度簡報
- 蘇東坡詞十首
- 2023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 醫(yī)務科運用PDCA循環(huán)提高門診醫(yī)生準時出診率PDCA成果匯報
- 模具生產(chǎn)車間員工績效考核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