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白潭高級中學2022年度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周口市白潭高級中學2022年度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周口市白潭高級中學2022年度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周口市白潭高級中學2022年度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周口市白潭高級中學2022年度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周口市白潭高級中學2022年度高二語文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蛟”

陳桂權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蛟”到底是何種動物?翻檢史籍我們發(fā)現(xiàn),古人所說的蛟應是在綜合鱷魚、大魚、蟒蛇、牛等動物特點的基礎上組合而成的一種具有神化色彩的動物。許慎《說文解字》卷十三云:“蛟,龍之屬也。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為之長,能率魚飛,置笱水中即蛟?!比龂鴷r訓詁學家張揖在《廣雅》卷十中說蛟云:“蛟狀魚身而蛇尾,皮有珠鼉,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可作鼓。”晉郭璞《山海經傳》對“虎蛟”的解釋是“蛟似蛇,四足龍屬,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山海經?南山經》)。郭璞不僅從形態(tài)學的角度對蛟做了一番描繪,還談到其藥用價值。而唐代經學大師顏師古在《漢書注》卷五七中引郭璞對蛟所做的另一更為詳細的解釋是:“其狀云似蛇,而四腳細頸,頸有白嬰,大者數(shù)圍,卵生子如一二斛甕,能吞人也?!毙形闹链?,我們對于蛟的原始意象似乎已有一模糊的輪廓。從諸位學者對蛟的特點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歸納出蛟的兩個顯著特征:其一,蛟的體形兼具魚、蛇之形,正所謂“魚身而蛇尾”,且擁有四足;其二,蛟為性情暴烈的食肉動物,攻擊性強。這兩大特點,不禁使人聯(lián)想到另一水中猛獸——鱷魚。而宋代文人彭乘在《墨客揮犀》卷三中對蛟的形態(tài)、生活習性及危害性的生動描述,則為這一猜想提供了又一佐證:“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數(shù)丈。多居溪潭石穴,聲如牛鳴。岸行或溪行者,時遭其害。見人先腥涎繞之,即于腰下吮其血,血盡乃止?!币虼?,有學者認為“兩項對照,蛟龍?zhí)卣髋c鱷魚一一對應,可見古人視鱷為蛟龍,蛟龍是以鱷魚為原型的神靈”(向柏松《中國水神崇拜》138頁)。應該說“鱷魚為蛟之原型”這一觀點符合古人早期對蛟的描述,但蛟作為一虛構組合之物,其特征絕非任何一種動物所能兼具。對于“蛟為鱷魚”這一觀點最早質疑的人是顏師古。他在《漢書注》中對張揖關于蛟的解釋提出異議:“張說蛟者是鮫魚,非蛟龍之蛟也?!蹦敲?,古代所說之“鮫魚”究竟為何魚種?讓我們看看古代醫(yī)學家們對它的解釋?!短票静荨穼Α磅o魚”釋名稱“沙魚、魚昔魚、鰒魚、溜魚”。李時珍對其注解為:“鮫波有沙,其文交錯鵲駁,故有諸名。古曰鮫,今曰沙,其實一也;或曰:本名鮫叚,訛為鮫?!保ā侗静菥V目》卷四四)這樣看來,鮫魚所指應該是鯊魚。因鯊魚皮可為服飾的上等原料,所以,唐時沿海各縣在上貢京師的物品中,鮫魚皮為必備之物(《通典?食貨》)。宋寇宗奭在《本草衍義》卷十七中也認為鮫魚是沙魚,并對其皮的用途著重敘述:“鮫魚,沙魚,皮一等形稍異,今人取皮飾馬鞍劍。”既然鮫魚之“鮫”所指的是鯊魚,那么,按照顏師古的推理邏輯,張揖在《廣雅》中所說的蛟也應該是鯊魚。但是,我們再看張揖對蛟的描述,“蛟狀魚身而蛇尾,皮有珠鼉,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蛟的這些特征與鯊魚有十分顯著的差異。所以,張揖所說之蛟更像鱷魚而不是鯊魚。經學大師顏師古的這次判斷是不準確的。但他對于“鮫魚與蛟龍”有所區(qū)別的說法卻從另一側面道出了蛟的原型動物除鱷魚外,至少與魚還有關系。唐人釋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說明了唐代時“鮫”與“蛟”在某些時候可以通用,而宋人羅愿的解說則證明了魚與蛟的關系,他在《爾雅翼》卷三十中說:“是以,二物為一物也。皮有珠,飾刀劍者是鮫魚昔之鮫;滿二千斤為魚之長是蛟龍之蛟?!庇纱丝磥?,水中大魚也是蛟的原型動物之一。另外,蛇與牛也是蛟的原型動物之一。但從文獻中看,將蛇身與牛首融入蛟的形象應該是在宋代以后的事,如洪邁《夷堅志》中所述之“閣山蛟”身長九尺,以身纏人,并吸人血,以致人身亡。而清人薛福成對蛟的描述則表明清時蛟的形象組合已經完成。蛟是首似牛,而身體兼具龍、蛇特點的動物(《庸盦筆記?述異》)。因為,龍本身就是兼具多種動物特點組合而成,而蛟的最終形象與龍又有幾分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可以斷言,蛟是在以鱷魚為原型的基礎上,綜合大魚、蟒蛇、牛等動物特點后形成的一種妖物。蛟形象的出現(xiàn)與龍密切相關,因而人們也將它稱之為“蛟龍”。

(摘自《文史知識》2012年第10期,有刪節(jié))

1.下列對于“蛟”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蛟也稱為“蛟龍”,與龍相聯(lián)系,是因為龍本身就是由多種動物特點組合而成的,而蛟也是由大魚、蟒蛇、牛、鱷魚等動物特點綜合形成的,二者形象相似故而得名。

B.對于蛟的形象的描述幾千年來一直都在不斷補充融合,宋代之前的蛟的形象還是以鱷魚、大魚等為原型,宋代以后逐漸形成了蛇、牛、鱷魚等形象的綜合體。C.許慎認為蛟是龍的一種,池魚的首領,張揖記錄的蛟皮可以做鼓,郭璞認為蛟是魚身蛇尾,有四只腳,脖子上有白色頸飾,能吃人,還可以有消腫的藥用價值。D.文中引用彭乘《墨客揮犀》中記錄的蛟見人“于腰下吮其血”與洪邁《夷堅志》中所述的蛟“吸人血,以致人身亡”意在說明蛟的性情暴烈,有危害性,攻擊性強。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唐本草》中的記載證明了鮫魚就是我們今天的鯊魚,李時珍認為鮫魚在他所處時代叫沙魚,他引述他人觀點認為世人稱為鮫魚實屬誤傳。B.古人早期對蛟的描述就是鱷魚,并在此基礎上產生了蛟這一神靈形象,這個認識過程符合當時的生活實際情況,向柏松的這一觀點在作者看來并不全面。

C.張揖認為蛟“魚身而蛇尾……可作鼓”,顏師古對此不同意,他認為張揖描述的是鮫魚而非蛟龍,郭璞的描述是對的,但實際上顏師古的認識也是有錯誤的。D.從彭乘的記述中可以看出蛟的形態(tài)如蛇,頭如虎,身形巨大,多棲息在水邊石洞中,聲音好似牛叫,在水邊行走的路人經常遭到它的傷害。3.根據(jù)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顏師古同時期的釋玄應以及后代羅愿的解說證明了認為蛟與魚有密切關系,這也是顏師古對前人看法不同意的關鍵所在。B.蛟是一個虛構的具有神化色彩的動物,它融合了多種動物的特征,不同時代的人們對它的描述不盡相同,這也增加了今人對它了解的神秘感。

C.從許慎、張揖、郭璞等諸多先人的記述中,我們對蛟這一原始意象的體形、性情方面的顯著特征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1、

D.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蛟、鮫魚的認識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今天我們可以站在歷史的高度上對這一“妖物”有了更深的認識。參考答案:D(引用洪邁記述為了表明“將蛇身與牛首融入蛟的形象應該是在宋代以后的事了”)2、

B(“符合當時的生活實際情況”原文并無此表述)3、

A(顏師古并沒有提出蛟與魚有密切關系)

略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霸娫~”二字連在一起,成為一個語詞。在現(xiàn)代人的文學常識中,它表示兩種文學形式:一種是“詩”,它是從商周時代以來早已有了的韻文形式;一種是“詞”,它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韻文形式。但是在宋以前人的觀念中,詩詞二字很少連用。偶然有連用的,也只能講作“詩的文詞”。因為在當時,詞還沒有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的名稱?!霸~”字是一個古字的簡體,原來是“辤”字,后來寫作“辭(辭)”。所以,“詩詞”本來就是“詩辭”。到了宋代,詞成為一種新興文學形式的名稱,于是“詩詞”不等于“詩辭”了。詩是一種抒情言志的韻文形式,被譜入樂曲,可以配合音樂,用來歌唱,它就成為曲辭,或說歌辭,其實和現(xiàn)在的歌詞是沒有區(qū)別的。在當時,詩就是辭。不過從文學的觀點定名,稱之為詩;從音樂性的觀點定名,就稱之為曲辭或歌辭,簡稱為辭,例如楚地流行的歌辭——楚辭就是如此。到了漢代,五言詩產生以后,詩逐漸與音樂分離成為不能唱的文學形式,于是詩與歌辭分了家。從此以后,凡是能作曲歌唱的詩,題目下往往帶一個“辭”字。這個“辭”字,晉宋以后,都簡化用作“詞”字,一直到唐代,凡一切涼州詞、竹枝詞、橫江詞,這一切“詞”字,都只有歌詞的意義而且是一個普通名詞,并不表示它們是一種特有的文學形式。在晚唐五代,新興了一種長短句的歌詞,它們的句法和音節(jié)更能便于作曲,而與詩的形式漸漸地遠了,當時把這一類的歌詞稱為曲子詞。每一首曲子詞都以曲調名為標題,例如《菩薩蠻》等。從晚唐五代到北宋,這個“詞”字還沒有成為一種文學形式的固有名詞。晚唐牛嶠《女冠子》云“淺笑含雙靨,低聲唱小詞”,類似的詞字,也都是歌詞的意思。北宋詞家的集名,都不用詞字。蘇東坡的詞集名為《東坡樂府》,周邦彥的詞集名為《清真集》,沒有一部詞集稱為“某某詞”的。南宋初期,出現(xiàn)詩余這個名詞,它指的是蘇東坡、秦觀、歐陽修的這些曲子詞。無論樂府、長短句或近體樂府,這些名詞都反映作者仍然把詞作為詩的延伸和附屬于詩的一種邊緣文體。詩余這個名詞,就明確地說明了當時把曲子詞作為詩的剩余產物,試圖把詞從詩的領域中離析出來。不久后,當時的出版商編刊了六十家的詩余專集,絕大多數(shù)都改集名為“詞”,例如《東坡樂府》改名為《東坡詞》,《淮海居士長短句》改名為《淮海詞》,《清真集》先改名為《清真詩余》,后又改名為《清真詞》。從此以后,“詞”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學形式的固有名稱被確定下來。1.下列關于“詩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現(xiàn)代人的文學常識中,“詩詞”作為一個語詞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文學形式,這一觀念至遲在宋代就已經產生了。B.詩是商周時代就已產生的文學樣式,詞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文學樣式,我們常把它們合稱為“詩詞”。C.從字形演變的角度看,“詩詞”本來等同于“詩辭”;由于宋代出現(xiàn)了新的文學樣式,這兩個詞語就不再等同了。D.雖然詩和詞都采用了韻文的形式,但起初“詩詞”這兩個字很少連用,即使連用,也是用來指“詩的文詞”。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漢代時,五言詩成為一種無法演唱的歌辭,從此,凡能作曲歌唱的詩的題目下常常帶有“辭”字,后來簡用做“詞”字。B.詩是抒情言志的韻文,可以譜入樂曲,配合音樂歌唱,這時的詩就是曲辭或者說是歌辭,和現(xiàn)在的歌詞是沒有區(qū)別的。C.唐代時,所有的涼州詞、竹枝詞、橫江詞都是可以作曲歌唱的詩,這里的“詞”是指具有歌詞意義的一個普通名詞。D.曲子詞是一種長短句的歌詞,句法和音節(jié)便于作曲,以曲調名作為標題。如《菩薩蠻》就是依“菩薩蠻”曲調填的歌詞。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為楚地民眾中流行的歌辭,“楚辭”是從音樂性的觀點來定名的。如果從文學的觀點來定名的話,楚辭是可以稱為“楚詩”的。B.北宋詞家的集名,都不用“詞”字,如蘇東坡的詞集名為《東坡樂府》,可見在當時的作者觀念中,詞只是詩的延伸和附屬。C.南宋初期,開始用“詩余”指稱蘇東坡、秦觀、歐陽修等人的曲子詞?!霸娪唷边@一名詞的出現(xiàn),使詞從詩的領域中脫離出來。D.南宋時的出版商在編刊詩余專集時,將絕大多數(shù)專集都改名為“詞”,應該是意識到了“詞”可以作為這種新興文學形式的名稱。參考答案:1.C

2.A

3.C1.試題分析:C項,原文對應的語句是“到了宋代,詞成為一種新興文學形式的名稱,于是“詩詞”不等于‘詩辭’了”由此可見,選項中“由于宋代出現(xiàn)了新的文學樣式”錯,屬于“曲解文意”。2.試題分析:A項,在原文對應的語句是“到了漢代,五言詩產生以后,詩逐漸與音樂分離成為不能唱的文學形式”由此可見,選項中“五言詩成為一種無法演唱的歌辭”錯,說法絕對。3.試題分析:C項,在原文對應的語句是“詩余這個名詞,就明確地說明了當時把詞作為詩的剩余產物,試圖把詞從詩的領域中離析出來?!蔽闹杏玫氖恰霸噲D”是“未然”,而選項變成了“已然”。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類型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范圍、強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變句子含義從而出現(xiàn)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等方式。此題C項混淆范圍。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為什么今天還要研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因為許多思想是古今一脈的。中國很早就產生了民本思想,比如“懷天心”“抱天心”“順天心”“承天心”“度天心”等。什么是“天心”?天心就是民心,天之所想所欲即民之所想所欲?!豆瓿啞ぞl衣》引子思的話說“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心好則體安之,君好則民欲之”,形象地闡述了君民之間的緊密關系,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這是對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揚棄。習近平同志在一些重要講話中多次引用“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中國古代對官吏的重要要求包括“廉潔正直”?!端⒌厍睾啞ふZ書》記載,“良吏”的表現(xiàn)是“明法律令,事無不能也,又廉潔敦愨而好佐上”;“惡吏”的表現(xiàn)則是“不明法律令,不知事,不廉潔,無以佐上”?!端⒌厍睾啞槔糁馈穼懙?,“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認為吏有“五善”“五失”,“五善”之二為“清廉毋謗”,“五失”之三為“居官善取”。這些都清楚地表明中國古代對官吏在清廉方面的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可以看出,古今社會對官吏在清廉方面的要求具有一貫性和延續(xù)性,古代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合理規(guī)范可以為今天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借鑒和參照。中國古代典籍中有很多尊重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理念。在古代,山林水澤皆有專人管理,采獲捕撈也要求有節(jié)制。《荀子·王制》中說,“圣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鱧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痹龠M一步看,古人認為天地為大宇宙,人體為小宇宙,小宇宙的運行要與大宇宙的運行相合,否則就會“悖亂”,此即“天人合一”。出土文獻中也有很多古人尊重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資料,如《睡虎地秦簡·田律》律文中有“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燕草為灰……”這與《荀子》的記載相互印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思想上的古今一脈決定了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同時,這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比如,研究出土文獻與古文字,既要做好扎實的文本復原、字詞考釋、義理推闡等工作,又要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提煉其當代價值。(選自劉釗《從古今一脈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價值》)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郭店楚簡緇衣)引子思的話,形象地闡述了君民之間的緊密關系,表現(xiàn)出鮮明的民本思想。B.《睡虎地秦簡》--書清楚地表明中國古代對官吏在清廉方面的要求,可以視作當前反腐倡廉建設的準則。C.《荀子·王制》中闡明了古代山林水澤皆有專人管理,采獲捕撈也要求有節(jié)制這一思想理念。D.當前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這與古代保護環(huán)境思想理念是相通的。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從為什么要研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一問題進行思考,闡明了全文的論證方向。B.文章主體部分通過對古今思想觀念的分析,充分論證了很多思想“古今一脈”這一中心論點。C.文章最后一段指出研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對研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出了新要求。D.文章按照總一分一總的結構組織論證過程,主體部分則以層層深入的方式論證觀點。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引用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中的思想,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B.古代的民本思想與我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是一致的,應該發(fā)揚。C.“廉潔正直”是我國古代對官吏的重要要求,是古代區(qū)別“良吏”和“惡吏”的首要標準。D.《睡虎地秦簡·田律》的思想反映出古代尊重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理念,進一步發(fā)展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參考答案:1.B

2.D

3.A【1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尋找細微的差別。B項,曲解文意,“可以視作當前反腐倡廉建設的準則”錯誤,文中說的是“古代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合理規(guī)范可以為今天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借鑒和參照”。故選B?!?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jù),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jù)。D項,論證方式錯誤,“以層層深入的方式論證觀點”錯誤,本文采用的是并列式結構。故選D?!?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內容的能力。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尋找細微的差別。B項“應該發(fā)揚”與原文“我們黨堅持這是對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揚棄”不符。C項,錯解文意,“是古代區(qū)別‘良吏’和惡吏的首要標準”說法錯誤,“廉潔正直”只是區(qū)別良吏”和“惡吏”的標準之一。D項,曲解文意,“進一步發(fā)展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與原文不符,原文是“再進一步看,古人認為天地為大宇宙,人體為小宇宙,小宇宙的運行要與大宇宙的運行相合,否則就會‘悖亂’,此即‘天人合一’?!惫蔬xA?!军c睛】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題目,題干的表述一般為“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或者“正確的一項”,錯誤設置一般為答非所問、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答題時注意閱讀題干,找準區(qū)位,然后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內容一般范圍比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內容是篩選和整合的基礎。具體來說,要探究文章的觀點,把握作者在文中體現(xiàn)的態(tài)度,篩選出文中使用的論據(jù)等。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整體把握,篩選和整合信息時才會心中有數(shù)。把握題干,確定答題區(qū)間。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qū)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文言文閱讀(17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武)則天將不利王室,越王貞于汝南舉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沒官人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時狄仁杰檢校刺史,哀其詿誤①,止司刑使,停斬決,飛奏表曰:“臣欲聞奏,似為逆人論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復毀,意不能定。此輩非其本心,愿矜其詿誤?!北碜?,特敕配流豐州。諸囚次于寧州,寧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攜哭于碑側,齋三日而后行。諸囚至豐州,復立碑紀德。初,張光輔以宰相討越王,既平之后,將士恃威,征斂無度,仁杰率皆不應。光輔怒曰:“州將輕元帥耶?何征發(fā)之不赴。仁杰,汝南勃亂,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萬越王生?!惫廨o質之,仁杰曰:“明公親董戎旃②二十余萬,所在劫奪,遠邇流離。創(chuàng)巨之余,肝腦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萬越王生耶?且脅從之徒,勢不自固,所以先著綱③理之也。自天兵暫臨,其棄城歸順者不可勝計,繩墜四面成蹊,奈何縱求功之人,殺投降人士?但恐冤聲騰沸,上徹于天,將請尚方斷馬斬足下,當北面請命,死猶生也。”遂為光輔所譖,左授復州刺史。尋征還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為立生祠。

①詿(guā)誤:貽誤,連累,牽累。②戎旃:軍旗,在這里指軍隊。③著綱:頒明法令。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愿矜其詿誤 矜:憐憫 B.諸囚次于寧州 次:臨時駐扎、住宿 C.明公親董戎旃二十余萬 董:監(jiān)督;督察 D.自天兵暫臨 暫:暫時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反映狄仁杰果敢有為的吏治作風的一組是(

)(3分)①時狄仁杰檢校刺史,哀其詿誤 ②止司刑使,停斬決③表奏,特敕配流豐州 ④將士恃威,征斂無度,仁杰率皆不應⑤將請尚方斷馬劍斬足下 ⑥威惠大行,百姓為立生祠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越王李貞起兵抗拒武則天,兵敗后,受牽連而處死的士人及老百姓有六百多人,另有五千多人沒為官奴。 B.狄仁杰上表為詿誤之人求情時,深知風險極大,故言辭委婉。 C.張光輔對狄仁杰抗命極為憤怒,以叛逆罪相威脅,狄仁杰毫不畏懼,嚴辭駁斥。 D.狄仁杰在汝南任檢校刺史時,抵制了張光輔的橫征暴斂,被張光輔誣陷,降為復州刺史。7.把文言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寧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4分)

譯文:

(2)所在劫奪,遠邇流離。(4分)

譯文:

參考答案:武則天準備稱帝,篡奪李氏皇位,越王李貞在汝南起兵,沒有成功,士人和百姓因受牽連而獲死罪的有六百多人,五千多人沒有官奴。監(jiān)督行刑的官吏相繼來到,催促處決死囚。當時狄仁杰以檢校官的身份為汝南刺史,他對那些受牽連的人頗為同情,便讓監(jiān)刑官暫停行刑,使飛騎奏報武則天說:“我想奏稟圣上,似乎有為反賊說情之嫌;知道了不說吧,又怕違背了您憐憫天下百姓之心。寫成奏本又毀掉,主意總拿不定。這些受連累的人基本意不是想要造反,還請您同情他們不得已而受到牽連?!边@番話稟奏則天后,死囚們獲特敕免死,被流放到豐州去。囚犯們被押至寧州時,寧州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們,說:“是我們的狄使君救了你們的命吧?”于是囚犯們相互攙扶著在狄仁杰任寧州時百姓為頌其功德而立的石碑旁哭成一片,為狄仁杰碑齋戒三日,這才離開寧州。囚犯們到了豐州,又立石碑紀念狄仁杰救命的恩德。當初,張光輔以宰相身分討伐越王,平定越王勢力之后,那些將士仗著威勢,過度征斂當?shù)匕傩?,狄仁杰一概不予聽從。張光輔惱怒地說:“你們州官要怠慢元帥嗎?為什么不來上交征用物資呢?狄仁杰,汝南發(fā)生叛亂,難道僅止越王李貞一人嗎?”狄仁杰說:“現(xiàn)在一個越王已經死了,而千萬個越王又生了?!睆埞廨o質問這話的含義,狄仁杰說道:“你親自率領二十多萬軍隊,所到之處,搶劫掠奪,遠近居民流離失所,他們身受如此深重的創(chuàng)傷,勢必肝腦涂地,揭竿而起。這不是一個越王死了而千萬個越王又生了嗎?況且,那些遭脅迫跟隨越王的人,他們勢必不愿堅守,這就是朝廷先宣布了脅從不問的法令來處理這些人的原因。自從朝廷軍隊突然攻來之后,放棄城池歸順朝廷的不可勝數(shù),那些歸順的人順著繩子從城墻上滑下,城池四周踏出一條條的小路,你為什么縱容那些貪求戰(zhàn)功的人,去追殺這些準備歸順投降的人呢?只恐怕冤聲沸騰直沖九霄云天!我如能請來尚方斬馬劍,將殺了你這罪人,到時我再向朝廷請罪,即使我死了,我的功德也將永遠銘記在百姓的心中?!睘榇怂粡埞廨o誣陷,被降爵任命為復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任魏州刺史,在任時頗具恩澤聲威,百姓為他建了生祠。)

略5.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薛居正,字子平,開封浚儀人。父仁謙,周太子賓客。居正少好學,有大志。清泰初,舉進士不第,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儻,識者以為有公輔之量。逾年,登第。漢乾祐初史弘肇領侍衛(wèi)親軍威權震主殘忍自恣無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鹽禁法當死獄將決,居正疑其不實,召詰之。乃吏與民有私憾,因誣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雖怒甚,亦無以屈。周廣順初,遷比部員外郎,領三司推官,旋知制誥。周祖征兗州,詔居正從行,以勞加都官郎中。顯德六年,使滄州定民租。未幾,以材干聞于朝,擢刑部侍郎。宋初,遷戶部侍郎。建隆三年,入為樞密直學士,權知貢舉。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會亡卒數(shù)千人聚山澤為盜,監(jiān)軍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黨,議欲盡捕誅之。居正以計緩其事,因率眾翦滅群寇,擒賊帥汪端,詰之,僧皆不預,賴以全活。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車駕將親征太原,大發(fā)民饋運。時河南府饑,逃亡者四萬家,上憂之,命居正馳傳招集,浹旬間民盡復業(yè)。開寶八年二月,上謂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豐盛,若非上天垂佑,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濟物,或有闕政,當與振舉,以成朕志?!本诱纫嫘拚拢愿鄙弦庋?。太平興國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覺疾作,遽出。至殿門外,飲水升余,堂吏掖歸中書,已不能言,但指廡間儲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飲,輿歸私第卒,年七十。居正氣貌瑰偉,飲酒至數(shù)斗不亂。性孝行純,居家儉約。為相任寬簡,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參政至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終不替。

(選自《宋史》,有刪改)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漢乾祐初/史弘肇領侍衛(wèi)/親軍威權震主/殘忍自恣/無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鹽禁法/當死B.漢乾祐初/史弘肇領侍衛(wèi)親軍/威權震主/殘忍自恣/無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鹽禁法/當死C.漢乾祐初/史弘肇領侍衛(wèi)/親軍威權震主/殘忍自恣/無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鹽禁/法當死D.漢乾祐初/史弘肇領侍衛(wèi)親軍/威權震主/殘忍自恣/無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鹽禁/法當死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太子賓客,古代官職名,唐代始置,為太子東宮屬官,掌管侍從規(guī)諫等。B.進士,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是對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的稱呼,凡應試者亦謂之舉進士。C.侍郎,古代官名,宋朝時在中央設吏、戶、禮、工、刑、兵六部,侍郎是各部的最高長官。D.權,指暫代官職。在古文中表示代理官職的詞還有假、攝、署等。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薛居正志向高遠,才氣卓越。清泰初年,薛居正參加進士考試落第,便寫了一篇寓意灑脫的《遣愁文》來自我寬解,了解他的人都認為他有公卿宰輔的器量。B.薛居正冷靜機智,明辨是非。監(jiān)軍使懷疑朗州城中千余名僧人皆為盜賊同黨,想要將他們全部逮捕殺掉,薛居正出面求情,保全了全部僧人的性命。C.薛居正善于治理,處事有方。皇上將要親征太原,需征調百姓運送糧草,當時河南府鬧饑荒,百姓大量逃亡,薛居正奉命招集百姓,十日便讓百姓全部返回復業(yè)。D.薛居正品端行正,深受重用。薛居正性情孝順,行為純正,從參與政務到擔任宰相,共有十八年的時間,恩遇始終不衰。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乃吏與民有私憾,因誣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2)為相任寬簡,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參考答案:7.D

8.C

9.B

10.(1)原來是官吏與百姓有私怨,于是誣告百姓,逮捕那個官吏來訊問他,全部服罪依法處理。(2)(薛居正)擔任宰相為政寬仁簡易,不喜歡苛求細察,士人君子因此稱贊他?!?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斷句前,先要通讀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關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比如找名詞或代詞,找動詞,借助虛詞(發(fā)語詞、句末語氣詞、時間詞等),借助句式,借助修辭(對偶、排比、頂針、反復等),借助對話詞“曰”、“云”等,根據(jù)句子的結構成分等。根據(jù)上下文可知,“漢乾祐初史弘肇領侍衛(wèi)親軍威權震主殘忍自恣無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鹽禁法當死”大致是“漢乾祐初年,史弘肇統(tǒng)率侍衛(wèi)親軍,威勢權力震動君主,殘忍放縱,沒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愿。他的部下官吏控告老百姓違犯鹽禁,依照法令應當處死。”的意思?!皾h乾祐初”是年號,“初”字后面斷開。“史弘肇”是句子的主語,它的謂語是“領”,統(tǒng)帥的意思,賓語為“侍衛(wèi)親軍”,因此“侍衛(wèi)親軍”后面斷開?!巴嗾鹬鳌笔且粋€完整的句子,“主”后面斷開,“殘忍自恣”后不可接賓語,其后斷開?!罢摺弊直硗nD,其后斷開?!胺ā笔恰爱斔馈钡臓钫Z,按照法律,因此,“法”字前面斷開。故選D。【8題詳解】此題考查考生對古代文學常識的識記,全國卷對古代文學常識的考查十分重視,考生應在學習過程中加強記憶,也可以結合文本檢驗常識的正確性。概括地說就是,要解答此題,一要靠積累,二要會推斷。文中對于“侍郎”這個官職過多的暗示,難以根據(jù)上下文語境推斷出來。只能靠平時的積累。C項,六部的最高長官是“尚書”,“侍郎”是“尚書”之副。故選C?!?題詳解】此題考查考生篩選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分析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解答此題,首先要通讀全文,了解大意。其次要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再拿選項內容,逐條與原文相關部分進行比較,特別是在人物的角度,事情的件數(shù)與行為的程度、時效、時間、因果等方面。常犯的錯誤有:張冠李戴、顛倒是非、強加因果、顛倒因果、以偏概全、混淆已然未然、歪曲文意等。題干要求分析歸納不正確的一項,篩選區(qū)間遍布全文,從選項可知,它先分析了薛居正的為人,然后列舉了他的行為,判斷時,要注意兼顧到這兩個方面。B項“薛居正出面求情”錯誤,原文說的是“居正以計緩其事”,薛居正用計謀延緩了這件事,捉住盜賊主帥汪端并訊問他后得知僧侶們都沒有參與盜竊,千余名僧侶依靠他得以保全性命,選項B歪曲文意。故選B。【10題詳解】此題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題,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概括地說就是“字字落實,留刪換;文從句順,調補貫”,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翻譯第一個句子,考生要抓住“逮”“鞫”這兩個實詞的含義,“鞫”字中間有個“言”字,此字應與“言語”有關。第二句“為相任寬簡,不好苛察”是對薛居正為官之道的評價,可見句子對他應是贊美,故而可推測“多”為“稱贊”之意。由此可見,文言文的翻譯可通過上下文語境去推斷詞語的含義,也可以用以形辨意法來推測詞語的含義?!军c睛】小題2: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是文言文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由于分散在文言文的具體篇目中,所以考前分類整理,分類識記是重要的方法,如“官職官署”“文化科舉”“名號稱謂”“制度禮儀”等。如選項中出現(xiàn)的“侍郎”,就屬于官職,識記時,可以跟相關的官署官名一起識記。六部,是中國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機構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的總稱,是中國古代數(shù)個官署的統(tǒng)稱。尚書,是中國古代官職名之一,最初是指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除了積累,有些常識則可以通過結合上下文語境加以推斷?!咀g文】薛居正,字子平,開封浚儀人。他的父親薛仁謙任后周太子賓客。居正年輕時好學,有遠大志向。清泰初年,參加進士考試未被錄取,寫了一篇《遣愁文》來自我解嘲,文章寓意灑脫,了解的人認為他有公卿宰輔的器量。一年后,登進士第。后漢乾祐初年,史弘肇統(tǒng)率侍衛(wèi)親軍,威勢權力震動君主,殘忍放縱,沒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愿。他的部下官吏控告老百姓違犯鹽禁依照法令應當處死。案件將要判決,薛居正懷疑案情不實,召來百姓訊問,原來官吏與百姓有私怨,于是誣告百姓,逮捕那個官吏來訊問他,全部服罪依法處理。史弘肇雖然很惱怒,也沒有辦法改變。后周廣順初年,遷升為比部員外郎,統(tǒng)領三司推官,不久任知制誥。周太祖征伐兗州,命令薛正居跟隨出行,因為功勞加任都官郎中。顯德六年,出使滄州審定百姓租稅。不久,因為才干揚名朝廷,被提升為刑部侍郎。宋朝初年,薛居正升任戶部侍郎。建隆三年,入朝任樞密直學士,臨時代理貢舉一職。剛平定湖湘,朝廷任命薛居正出任朗州知州。適逢逃兵數(shù)千人聚結在山林湖泊中成為盜賊,監(jiān)軍使懷疑城中僧侶一千多人都是盜賊的同伙,商議想全部逮捕殺掉他們。薛居正用計謀延緩了這件事,趁機率領眾人消滅群寇,捉住盜賊主帥汪端,訊問他,得知僧侶們都沒有參與,千余名僧侶依靠他得以保全性命。乾德初年,薛居正加任兵部侍郎。皇帝將要親自征伐太原,大量派遣百姓運送糧草。當時河南府鬧饑荒,逃亡的有四萬家,皇上憂慮這件事,命令薛居正乘驛馬快速招集百姓,十天內百姓都恢復生業(yè)。開寶八年二月,皇上對居正等人說:“糧食正成熟,萬物豐盛,如果不是上天垂憐保佑,怎么能夠如此。你們應當共同思考對萬物有益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閃失,應當予以整治,來實現(xiàn)我的志向?!毖诱热擞l(fā)努力治理政事,來符合皇上的意愿。太平興國六年,薛居正因為服用丹砂中毒,正在上奏事情,感覺疾病發(fā)作,立即出來。走到宮殿門外,喝了一升多的水,宮堂中的官吏攙扶著他回到中書省時,他已經不能說話,僅指著廊下盛水的容器。左右的侍從把水拿來,(他已經)不能喝了,被用車送回自己的府第就去世了,享年七十歲。薛居正氣度儀表非凡,喝酒到幾斗都心智不亂。他性情孝順,行為純正,日常生活儉樸。擔任宰相為政寬仁簡易,不喜歡以繁瑣苛刻為明察,士人君子因此稱贊他。他從參與政務到擔任宰相,共十八年,皇上給他的恩遇始終沒有改變。6.閱讀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問題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邽人也。準少英邁,通《春秋》三傳。年十有九,舉進士。太宗取人,多臨軒顧問,年少者往往罷去?;蚪虦试瞿?,答曰:“準方進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評事,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會詔百官言事,而準極陳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東銓。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征也?!贝净甏?,大旱,太宗延近臣問時政得失,眾以天數(shù)對。準對曰:“《洪范》天人之際,應若影響,大旱之征,蓋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頃之召準問所以不平狀準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詔召二府入,準乃言曰:“頃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賕,吉贓少乃伏誅;淮以參政沔之弟,盜主守財至千萬,止杖,仍復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問沔,沔頓首謝,于是切責沔,而知準為可用矣。即拜準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同知院事。自唐末,蕃戶有居渭南者,溫仲舒知秦州,驅之渭北,立堡柵以限其往來。太宗覽奏不懌,曰:“古羌戎尚雜處伊、洛,彼蕃夷易動難安,一有調發(fā),將重困吾關中矣?!睖恃裕骸疤扑苇Z不賞邊功,卒致開元太平。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禍,深可戒也?!钡垡蛎鼫适刮急?,安撫族帳,而徙仲舒鳳翔。真宗即位,遷尚書工部侍郎。六年,遷兵部,為三司使。時合鹽鐵、度支、戶部為一使,真宗命準裁定,遂以六判官分掌之,繁簡始適中。景德元年,契丹內寇,縱游騎掠深、祁間,小不利輒引去,徜徉無斗意。準曰:“是狃我也。請練師命將,簡驍銳據(jù)要害以備之?!笔嵌?,契丹果大入。因請帝幸澶州。高瓊麾衛(wèi)士進輦,帝遂渡河,御北城門樓,遠近望見御蓋,踴躍歡呼,聲聞數(shù)十里。契丹相視驚愕,不能成列。敵數(shù)千騎乘勝薄城下,詔士卒迎擊,斬獲大半,乃引去。天禧三年,真宗得風疾,劉太后預政于內,降準為太常卿、知相州,徙安州,貶道州司馬。帝初不知也,他日,問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見寇準,何也?”左右莫敢對。帝崩時亦信惟準與李迪可托,其見重如此。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四十》)9、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太宗怒起/入禁中頃之/召準問所以/不平狀/準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B、太宗怒/起入禁中/頃之/召準問/所以不平狀/準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C、太宗怒/起入禁中/頃之/召準問所以不平狀/準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D、太宗怒起/入禁中頃之/召準問/所以不平狀/準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的合稱,“傳”,即傳記。B、尚書,即尚書省,與“中書省”“門下省”并稱“三省”,尚書省是執(zhí)行機構,主要負責貫徹執(zhí)行重要政令,其長官為尚書令,副長官為左右仆射。

C、“淳化二年春”,是中國古代四種主要紀年法中的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另外三種紀年法分別是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和年號干支兼用法。D、“崩”是指古代帝王去世,王后去世為“薨”,

諸侯去世為“卒”,大夫去世為“不祿”。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寇準年少有才,19歲就考中進士,且精通《春秋》三傳;他為人誠實,不欺不瞞;討論國事時,他極力陳說利害,深得皇上器重。B、寇準性情耿直而執(zhí)著,曾經議事時與皇上意見不合,皇上十分生氣想要離開,可是,寇準毫不退讓,牽住皇上衣服不放,直到皇上讓步,寇準才退下。C、淳化二年天大旱,皇上問時政所失,大臣們認為是天數(shù),于是,寇準借機說案,認為與朝政得失有關,指出法度有不公平之處,于是說出祖吉、王淮枉法受賄之事。D、寇準在與契丹軍隊交戰(zhàn)中展示了指揮才能,他仔細觀察和分析敵情,及時調遣軍隊進行防御,并請皇上駕臨澶州以鼓舞士氣,結果大敗契丹軍隊。12、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唐宋璟不賞邊功,卒致開元太平。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禍,深可戒也。

(2)是狃我也。請練師命將,簡驍銳據(jù)要害以備之。

13、課內文言文句翻譯。(4分,每題2分)(1)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李密《陳情表》)(2分)

(2)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陶淵明《歸去來兮辭》)(2分)

參考答案:9、C(太宗怒,起入禁中。頃之,召準問所以不平狀,準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保?0、B(A“傳”是為經書作注的著作。C“淳化二年春”是年號紀年法。D帝王和王后去世叫崩,

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員也稱薨),大夫死叫卒,士死為不祿。

11、B(是寇準牽扯皇帝衣服不讓離開,直到有了決斷才離開) 12、(1)唐朝宋璟不賞賜邊地戰(zhàn)功,最終導致開元時的太平。邊疆大臣(想要)求取戰(zhàn)功而(以致)釀出禍患,很是值得警戒啊。(“邊功”“稔禍”“戒”各1分,句意2分)(2)這是輕侮我們??!請朝廷訓練軍隊,任命大將,挑選精悍的部隊,據(jù)守要害的地方,來防備敵人。(“狃”“簡”“據(jù)”各1分,句意2分)13、(1)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拙的誠心,準許我實現(xiàn)這個微小的心愿,或許能夠使祖母劉氏僥幸地壽終。(“矜憫”,憐恤;“聽”,準許,成全;“庶”,或許。每詞0.5分,句意通順0.5分)(2)身體寄托在天地間還能有多少時候?為什么不隨心所欲,聽憑自然地生死?(寓形,寄托身體;“曷”,何,為什么;“委心”,隨心。每詞0.5分,句意通順0.5分)【參考譯文】寇準,字平仲,是華州下邽人??軠誓贻p時才智超群,精通《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十九歲時考中進士。太宗選拔人才,經常親自到殿前平臺看望詢問,年紀小的人經常不被錄取。有人教寇準增報年齡,寇準回答說:“寇準我剛剛參加進士考試被錄取,怎么能欺騙君主呢?”后來寇準考中,被授予大理評事的官職,連續(xù)升職擔任殿中丞、鄆州通判?;实墼趯W士院將他招來考試,授予寇準右正言、直史館的職位,做為三司度支推官,轉任鹽鐵判官。正趕上皇帝召集百官討論國事,寇準極力陳述事情的優(yōu)點和缺點,皇帝更加器重他。把他提升為尚書虞部郎中、樞密院直學士,兼任吏部東銓。寇準曾經在宮殿之中向皇帝啟奏事項,他的話與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氣地站起來,寇準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讓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決后才退下。因此皇帝獎賞他說:“我得到了寇準,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樣。”淳化二年春天,大旱,太宗請親近的大臣詢問時政失誤的地方在哪里,大家都回答是天命??軠驶卮鹫f:“《洪范》里說,天和人的關系,相互應和就像影子和回聲,大旱的征象,是因為刑罰有不公平的地方?!碧诤苌鷼?,起身回到宮中。過了一會兒,召見寇準詢問刑罰不公平的情況,寇準說:“希望把二府的官員召來,我就說。”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員來,寇準就說:“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觸犯法律接受賄賂,祖吉受賄較少卻被殺頭,王淮因為是參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錢財千萬,只受杖刑,仍官復原職,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太宗把這件事問王沔,王沔叩頭謝罪,于是皇上嚴厲批評了王沔,并且知道寇準可用。當即任命寇準為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自唐朝末年,蕃戶就有居住在渭水以南的,溫仲舒管理秦州時,把這些蕃戶驅趕到渭水以北,構筑堡柵以限制他們往來。太宗看過奏章不高興,說:“古代的羌戎少數(shù)民族尚且雜居在伊川、洛水,那些蕃夷人愿意流動難以安定,一旦有調集入侵發(fā)生,將要嚴重困擾我們關中了?!笨軠蔬M言:“唐朝宋璟不賞賜邊地戰(zhàn)功,最終導致開元時的太平。邊疆大臣(想要)求取戰(zhàn)功而(以致)釀出禍患,很是值得警戒(警惕)啊?!被实塾谑侨蚊軠食鍪刮急?,安撫蕃戶,又調走了溫仲舒到鳳翔。真宗當上皇帝后,寇準升遷為尚書工部侍郎。咸平六年,調任兵部,為三司使。當時合并鹽鐵、度支、戶部為一使,真宗委派寇準裁定事務,于是任命六個判官分別掌控,繁瑣簡約才適度。景德元年,契丹族入境侵襲,放縱游動的騎兵侵襲深州和祁州一帶,稍有點不利就退卻,徘徊往來(好像)沒有打仗的意思??軠收f:“這是輕侮我們啊!請朝廷訓練軍隊,任命大將,挑選精悍的部隊,據(jù)守要害的地方,防備敵人。”這一年冬天,契丹族果然大舉入侵。寇準趁機請求皇帝到澶州去。同列的官員害怕起來,想要退兵。寇準阻止了他們,叫他們駕車侍候皇到澶州去。高瓊指揮衛(wèi)士讓皇帝乘上車子前進,皇帝就渡過了黃河,坐臨澶州的北城門樓上,遠近的人們看見皇帝車上的傘蓋,跳躍著歡呼,聲音傳到幾十里以外,契丹兵士相互看看,感到驚慌害怕,連陣勢都排不成了。敵方數(shù)千騎兵乘勝追至城下,皇帝詔令士兵迎擊敵兵,斬殺擒獲大半敵兵,敵軍于是退去。天禧三年,真宗得了風疾,劉太后在內宮干預朝政,把寇準降為太常卿,管理相州,又調任安州,貶為道州司馬。真宗當初不知道這事,有一天,問到身邊的人:“我好久沒有見到寇準,為什么?”左右沒有人敢回答。真宗駕崩時也還是只相信寇準與李迪是可托付之人,被重視到這個地步。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甲午年春節(jié),張華為了能讓家中增添喜慶氣氛,就從朋友那里挑了一幅對聯(lián)及橫批,張貼出來。如圖所示.請指出其中的三處錯誤。(6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