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研究研究方案_第1頁
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研究研究方案_第2頁
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研究研究方案_第3頁
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研究研究方案_第4頁
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研究研究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課題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jīng)濟活動的全球化使綜合素質日益成為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的主導力量隨著國際交流和日常交往的日益頻繁社會對每個人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力度不斷加大傳統(tǒng)的電化教育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再到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空前廣泛多種媒體的組合運用和交互活動使得真實的教學素材既豐富多彩又生動形象網(wǎng)絡技術強大的儲存量和靈活多變的交互性更是為學生提供了多樣的感性替代經(jīng)驗和自由馳騁的廣闊發(fā)展空間。《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逐步進入課堂教學的今天利用信息技術收集處理信息就成了一種重要的手段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信息技術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加強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也在日益增強但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還很差我校具備扎實的硬件基礎和厚實的軟件設施,這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校從2007年起,參與了縣教研室省級立項課題《貧困山區(qū)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研究》的研究,幾年下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此,我校提出“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的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旨在探索學生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的有效措施。二、理論基礎(一)概念的界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與各學科課程有著本質區(qū)別的新課程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課程是以學生的自主選擇直接體驗研究探索的學習課程基本方式以貼近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的主題為課程的基本內容學生個性養(yǎng)成為課程的基本任務的向學生生活領域延伸的非學科性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四大特性;包括四大指定領域和其他非制定領域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四大指定領域是研究性/8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非指定領域可與指定領域結合也可以單獨開展如學校的少先隊活動各班開展的主題班會等,這些活動是單獨開設的,仍然指向學生的生活世界,以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為目的,這是非指定領域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定領域與非指定領域互相補充共同構成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能力是指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課題旨在以主題研究為主要形式實施綜合性學習的研究,以信息技術為主要實施手段。信息技術我們這里指的信息技術是指教育的技術包含教育中技術和教育的技術兩個方面的問題教育中的技術是指物化了的技術是教育媒體本身所反映的技術可分為硬件和軟件技術如教育信息的傳播技術貯與檢索技術;加工與處理技術顯示與拷貝技術教育的技術是指非物化的技術指如何選用教材和教具,設計教學活動計劃,教學過程的控制、評價、管理方法等問題,它是從教育的角度來研究教育技術問題包括教育系統(tǒng)技術教育心理技術教育計劃技術等。本課題的研究,旨在運用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設施遠程教育等手段運用到綜合實踐活動中收集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中所需要的各種有用信息;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歸類、整理,形成調查報告或研究報告;設計交流匯報的方式進行多樣化的展示匯報對學生的活動進行有效的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總很實踐活動能力和信息技術能力。整合從這個詞本身意思來看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東西通過某種方式而彼此銜接從而實現(xiàn)信息系統(tǒng)的資源共享和協(xié)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將零散的要素結合在一起并最終形成有價值和有效率的整體在科學領域整合是指相鄰甚至相距和遠的學科交叉、滲透、溶合而形成邊緣性、綜合性學科。信息技術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主要研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各項功能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二)理論基礎在教學過程中,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直接影響著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對象三者間的關系和作用。關于奧蘇貝爾“先行組織者”學說:為了發(fā)揮先行組織者的真正作用,必須始終執(zhí)行不斷分化和綜合貫通的教學原則將它們有機統(tǒng)一起來達到有效控制和影響學生認知結構變量的目的。/83、布魯姆于“綜合學習”的論述:教育之所以把綜合看作是重要的,還因為它總伴隨著創(chuàng)造者的自豪他們對創(chuàng)造能力的意識以及他們在創(chuàng)造一些獨特事物的過程中產生的交流感別是當學生們感到他們是用屬于自己的想法和資料做了恰當工作時,更是如此。三、研究目的及內容(一)課題的研究目標:探討“基于信息技術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內容、結構、學習模式和評價方式。(基本目標)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學生觀、學習觀,提高教師自覺運用現(xiàn)代教育媒體的意識與技能加速教師從學科型到綜合型傳統(tǒng)型到信息型的轉變過程。通過本課題的組織實施營造全校師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意識和研究氛圍,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通過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廣泛的實踐探索,探索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平臺,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的具體策略幫助學生提高綜合學習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學習的主人翁意識。(二)研究的內容(1)基本內容①研究學習國內外有關信息技術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相關理論。②探索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途徑與方法。指導學生合理使用網(wǎng)絡資源,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建立健全信息技術條件下,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指標。(2)研究重點基于信息技術平臺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開發(fā),以及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的信息技術教育模式探討。(3)研究難點在于如何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目標、學生各學段各年級知識能力目標之間的關系。(4)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把綜合實踐活動、特別是研究性學習系統(tǒng)地與信息技術教育內容系統(tǒng)地整合,從而探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融合模式”。/8四、研究的方法及對象研究方法: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們以行動研究為主,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然后在反思中改進,循環(huán)反復,以此實現(xiàn)研究的目標。同時輔之于經(jīng)驗總結、個案研究、調查分析等。課題將組織包括敘永電教館、教研室在內的有關專家,對課題立項進行咨詢,并指導課題的實施。組建課題組,具體承擔課題研究的方案設計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以及組織科研成果的編寫任務課題組由學校分管領導教科室和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教師共同組成在市縣電教館和教研室的統(tǒng)一指導下廣泛吸收學校有實踐經(jīng)驗的教師參與以保證研究成果的理論水平和應用價值。研究對象中心校三至五年級全體學生所有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信息技術教師。五、研究措施:(一)理論學習1、深入自課題組成員利用學校圖書館、書店、上網(wǎng)瀏覽、下載等多種渠道,只要與課題有關的國內外信息資料都能認真閱讀記錄筆記細心揣摩領會從理論上對綜合實踐活動和信息技術以充足的認知、領會、感悟、實踐、總結、反思,利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成果,運用于課題研究之中。2、組織培學校采用同步培訓的策略搜集有關綜合實踐課程的資料組織全體教師集中培訓共同討論如何設計撰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方案信息技術教研組定期對教師進行基礎理論、操作技能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訓,學習其他學校的課題研究成果同時邀請市縣專家來我校進行專題指導定期組織理論學習與實踐交流會,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fā)展加強校際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地區(qū)間的交流選派教師到先進地區(qū)學習培訓。(二)具體措施(1)在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過程中,首先要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要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學生首先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要掌握一些電腦的基本操作,如最起碼要會上網(wǎng),會進行資料的搜集,會進行文字輸入會進行簡單的文字編輯會繪制簡單的表格會制作簡單的幻/8燈片等同時還應該學會在網(wǎng)上與人交流把自己的作品上傳至網(wǎng)站等此,信息技術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能力的指導和培訓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和信息技術課對學生進行,每周至少兩節(jié)課。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三段五步式”主題研究。我校已經(jīng)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了幾年的研究們研究的是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方式的主題研究,總結出了“三段五步”的實施模式。本課題將繼續(xù)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只是將綜合實踐活動“三段五步式依托信息技術來實施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以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和相應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基礎運用信息技術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必須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和相應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就不可能當好指揮首先學校要定期開展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課件制作的培訓校技裝處利用每周周四的業(yè)務學習對教師們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與學習并充分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花大力氣進行課件制作的培訓以幫助廣大教師迅速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其次要開展課件的展示與評析以提高教師們學習的積極性第三是組織各年級的研究觀摩課進行主題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案例的交流展示通過這些研究課探討信息技術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運用的切入點高教師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的水平。(4)以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為突破口,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具體措施一是要求教師認真鉆研教法在此基礎上確定是否需要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何種信息技術手段,如何運用,在授課的什么時機運用等;二是鼓勵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優(yōu)化課堂結構,改革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設計三是鼓勵課任教師積極參加市級的研討活動和競賽活動校領導和課題組長要加強平時的檢查指導工作經(jīng)常聽取學生的意見切實開展一課一評,幫助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效果。(5)探索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評價方法評價內容對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進行評價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xiàn)進行評價對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綜合實踐的能力進行評價對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進行評價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指導進行評價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個主題活動的完成情況過程跟蹤進行評價對全班學/8生的整體水平進行評價。評價方法:過程性評價;激勵性評價;評價形式:檔案袋評價。六、擬形成的成果課題成果報告一份;案例及圖片形成的資源包;課例的光碟;七、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研究周期:三年1準備階段(2012年1月——2012年7月)反復論證,確立課題。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學習相關理論,提高理論水平。成立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明確課題組成員的分工。申請立項。2研究階段(2012年9月——2014年12月)理論學習。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理論;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相關理論知識;學習信息素養(yǎng)的相關知識;學習奧蘇貝爾“先行組織者”學和布魯姆關于“綜合學習”的理論知識是與綜合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的相關知識。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問題。對三到六年級各班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在小學綜合實踐能力和信息技術能力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然后針對問題進行培訓。開展研討,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課題組和指導教師定期開展研討活動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實施信息技術和綜合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討論解決對策。開展教學研討,解決問題。每學期各個年級選擇一個課題開展研究,指導教師從確立主體擬定方案實施研究成果總結到匯報交流全過程都由學生自主完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同時所有環(huán)節(jié)都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都要依托信息技術來完成每一個主題的完成題組成員要進行跟蹤促,檢查務必做到腳踏實地地實施在每一次研討活動后進行反思總結交流,改進,提煉出適合自己的好的辦法。/8資料歸檔。課題組成員要負責收集每一次活動的資料,并進行分類歸檔,形成過程性資料。專家指導。聘請市縣電教館、教研室的領導專家對課題進行指導;派教師參加其他地區(qū)或學校組織的活動,學習具體的操作方法。3總結階段(2015年2月——2015年7月)分析、整理、總結資料,提煉研究經(jīng)驗,撰寫結題報告。八、組織領導和機構保障1成立課題領導組組長:羅江源副組長:付光倫成員:付忠英

梁平吳光君

賴霞楊宗琴

魏國成劉中才2、成立課組組長:付忠英成員:付忠英

賴霞

劉承念

劉中才

曾禮秀指導教師:所有學科教師3、教研組綜合實踐活動隸屬綜合教研組。組長:聶強成員:所有指導教師4、指導教:所有任課教師(其中以語文、數(shù)學教師為主,其他學科教師協(xié)助指導,凡是涉及學科教師領域的問題,學科教師全力指導5、專家組教館領導)郭仕富(縣電教館館長)丁月波(教研室副主任)王洪(進修校科研室主任)九、研究保障硬件保障:1、學校有專門的微機室,可以供學生開展獲的2學校每間教室都將安裝電子白板,為各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保障、學校有專門的多媒體設備,可以供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多媒體展示4、學校有照相機、攝影機等設備,可以給學生提供采集圖片或者影像資料的工具。軟件保障:1、學校領導對課題研究大力支持,將提供足夠的經(jīng)費保障;、學校多年參加縣教研室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研究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