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1師說(全國一等獎)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1師說(全國一等獎)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1師說(全國一等獎)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1師說(全國一等獎)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三單元11師說(全國一等獎)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師說》導學案【學習重點】1.掌握并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關(guān)鍵實詞和虛詞的意義、用法。2.理解并翻譯文中的關(guān)鍵語句。3.運用現(xiàn)代意識審讀課文,挖掘課內(nèi)寫作素材。一、了解文學常識1.作者介紹韓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jié)度使屬官,后來任國于監(jiān)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fù)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jié)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nèi)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jīng)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使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chǔ)。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yōu)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zhì)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2.寫作背景《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庇纱丝梢?,《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yīng)持的態(tài)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2.解題“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罢f”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都屬于“說”一類文體?!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guān)于“從師”的道理。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二、夯實基礎(chǔ)知識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句讀()或不焉()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子蟠()經(jīng)傳()貽之()阿諛()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2)或師焉,或不焉()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師說》以貽之貽:贈送。B.不恥相師師:老師。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道理。D.其聞道也亦先乎吾聞:得知。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解釋。(1)吾從而師之(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3)而恥學于師(4)孔子師郯子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1)古之學者必有師(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3)吾從而師之(4)小學而大遺(5)師不必賢于弟子6.判斷下列文言句式類型。(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3)師不必賢于弟子。(4)學于余。(5)恥學于師?(6)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7)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8)不拘于時。課堂·讀寫探究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重點突破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為什么要從師?選擇老師的標準是什么?2.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為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為了批評“恥學于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3.作者稱贊李蟠有何作用?當堂檢測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貽(yí)嗟乎(jiē)針砭時弊(biǎn)B.蹉跎(cuō)嚴謹(jǐn)不拘于時(jū)C.鞭笞(chī)阿諛(ā)殺一儆百(jǐng)D.沏茶(qì)聯(lián)袂(mèi)不屑一提(xiè)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其皆出于此乎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C.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策之不以其道3.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B.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C.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擇師而教之吾從而師之4.下列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C.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D.何陋之有5.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吾未見其明也明:聰明。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然。C.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讀:句中的停頓。D.則恥師焉,惑矣惑:疑惑。6.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其皆出于此乎B.愛其子,擇師而教之C.其出人也遠矣D.今其智乃反不能反7.對下面句中“于”字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恥學于師②不拘于時③學于余④師不必賢于弟子⑤其皆出于此乎⑥于其身也,則恥師焉A.①和③相同,②與④相同,⑤與⑥不相同B.①和③不同,②與④不同,⑤與⑥相同C.①和③相同,其余皆各不相同D.①和③不同,其余全部相同8.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②不足為外人道也③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④相同,②③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不同9.翻譯下面語句。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課后·拓展讀練素養(yǎng)積淀,拓寬視野互幫互學,方能共同進步。孔子當年就認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韓愈當年也批評了“恥學于師”的風氣,提倡“不恥相師”。在今天激烈競爭的年代,有些人暗自發(fā)力,認為“留一手”,自己便可以脫穎而出,其實封閉自己的人只會變成井底之蛙。你虛心求教,必有進步;你幫助別人,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可用于“學習”“合作”“幫助”“雙贏”等話題)練筆: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與困難。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永遠存在,成為前進中的阻礙。請以“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睘樵掝},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稁熣f》參考答案基礎(chǔ)知識òufǒutánchánghóngxiāngdānpánzhuànyíyú2.(1)“受”同“授”(2)“不”同“否”解析:“師”解釋為“學習”4.(1)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2)句中的第一個“圣”和“愚”,形容詞作名詞,圣人,愚人(3)恥,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恥辱(4)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5.(1)古義:求學的人;今義:有專門學文的人(2)古義:用來……的;今義:因果連詞(3)古義:兩個詞,從,跟隨;而,而且;今義:因果連詞(4)古義:在小的方面學習;今義:是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5)古義:不一定;今義:不需要,用不著6.(1)(2)是判斷句,(3)(4)(5)(8)是狀語后置,(6)是定語后置,(7)是賓語前置重點突破1.本文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后作者解釋原因,首先從正面概括教師的職能:傳道、授業(yè)、解惑;接著從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從師的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2.開頭是“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比較,用疑問語氣,委婉含蓄;接著將做父親的人“愛其子”與“于其身”比較,用否定語氣,中肯有力;最后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比較,用諷刺語氣,嘲笑蔑視。通過對比造成的強烈反差,有力的證明了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3.作者稱贊李蟠“不拘于時”,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作者倡導李蟠從師,再次強調(diào)中心論點,表達了作者敢于沖破習俗、勉勵后學的精神。當堂檢測解析:A項“砭”應(yīng)讀“biān”;C項“阿”應(yīng)讀“ē”;D項“沏”應(yīng)讀“qī”解析:C項“習”都解釋為“學習”。A項分別解釋為“超出”“出自”;B項分別解釋為“疑惑”“糊涂”;D項分別解釋為“道理”“方法”。解析:D項,連詞“而”,都表順承。A項分別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