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園園主講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人文社科學院行政管理教研室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緒論
第一章國際政治中的行為主體(一)——主權國家
第二章國際政治中的行為主體(二)——國際組織
第三章行為主體相互作用的背景條件與主要方式
第四章主權國家的外交政策
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第六章國際政治體系與世界格局
第七章國際政治的基本理論范疇(一)——戰(zhàn)爭與和平
第八章國際政治的基本理論范疇(二)——民族與民族主義問題
第九章國際政治的基本理論范疇(三)——全球花與國家主權
第十章國際政治的基本理論范疇(四)——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化道路課程的主要內容
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國際政治是一個極為錯綜復雜的國際行為系統(tǒng),國際政治行為體之間的競爭與沖突、協(xié)調與合作是國際政治活動的基本形式。
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國際政治活動形成了為諸多行為體共同接受和認可的行為規(guī)則,這些行為規(guī)則成為一切國際政治行為體在從事國際政治活動時都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
具體講,國際政治活動中的基本行為準則表現(xiàn)為:國際法、《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及七項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
本章的主要內容
一、國際法
二、《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其七項基本原則
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一、國際法
國際法一般可分國際公法和國際私法。國際公法是指經(jīng)各國協(xié)議或承認的,在國際交往中調整國家之間相互關系的,規(guī)定國家權利與義務的,具有一定約束力的原則、規(guī)章和制度的總稱。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一、國際法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一)、國際法的形成
國際法作為調整國家間相互關系和行為準則的法律規(guī)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階級特征。1、古代有沒有國際法呢?
古埃及:條約、使團
古希臘:使節(jié)制度、戰(zhàn)爭制度
古羅馬:萬國法
古代中國:使節(jié)制度、戰(zhàn)爭制度、朝貢制度等
一、國際法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一)、國際法的形成
2、近代國際法15世紀,隨著資本主義萌芽和民族國家的形成,國際法的理論與實踐有了重大的發(fā)展。1625年,荷蘭政治思想家格老秀斯(HugoGrotius)著《戰(zhàn)爭與和平法》為近代國際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2、近代國際法
1648年,為結束“三十年戰(zhàn)爭”而召開的威斯特伐利亞和會及所締結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第一次以多國條約的形式,將國際法的一些原則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開創(chuàng)了以多邊國際會議解決國際問題的先例;
和約承認德意志各諸侯國享有獨立的主權;
各締約國不得破壞和約條款,否則將受集體制裁,奠定了初步的國際法的強制力;
和約要求采用和平的方式;
和約允許受損害的國家可以采用武力對付侵略國;
和約打破了羅馬教皇一統(tǒng)天下的神權,使國際法與神權脫離;
歐洲各國開始建立常駐外交使節(jié),外交關系法從此開始。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一)、國際法的形成
一、國際法
3、現(xiàn)代國際法
資本主義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以后,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發(fā)動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大戰(zhàn)。為了防止世界大戰(zhàn),國際社會加大了國際立法的努力。1899年和1907年,先后在荷蘭的海牙舉行過兩次由多個國家參加的和平會議,簽訂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條約。
一戰(zhàn)后,世界第一個全球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lián)盟建立。
1928年,15個國家在巴黎簽署了《非戰(zhàn)公約》,此后有63個國家參加這一公約。
二戰(zhàn)以后,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的主題。民族自決原則、禁止使用武力以及以武力相威脅原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等新的國際法基本原則逐漸形成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一)、國際法的形成
一、國際法
一、國際法
(二)、國際法的內容
國際法的基本內容一般包括平時法、戰(zhàn)爭法和中立法。
平時法涉及的是正常狀態(tài)下國際法主體的權利義務及其實現(xiàn)和履行方式問題。平時法適用于和平狀態(tài)下的國際法主體和戰(zhàn)爭時期的中立。
戰(zhàn)爭法涉及戰(zhàn)爭狀態(tài)下國際法主體之間關系及其權利義務問題。其規(guī)定的主要是戰(zhàn)爭狀態(tài)下國際法主體行為的基本準則;
中立法是對戰(zhàn)爭狀態(tài)下中立國的權利義務的特定規(guī)定,一般用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下宣布中立的國家和永久中立國。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一、國際法
(三)、國際法的特征
1、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和以主權國家為基礎組成的國際組織。
2、國際法的法律淵源是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一般法律原則。
3、國際法具有非強制性。
4、國際法具有“超階級性”的特點,但這一特點不是絕對的。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一、國際法
(四)、國際法的作用
第一,國際法確定了國際政治行為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并在此基礎上處理相互間關系。
第二,國際法確立了處置國家間爭端的標準,保障了國際社會的正常秩序。
第三,國際法為小國反對別國干涉內政提供了法律武器,有力地維護了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二、《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其七項基本原則
(一)、《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
1、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2、發(fā)展國家間友好關系
3、促進國際合作
4、協(xié)調各國行動。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二、《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其七項基本原則
(二)、《聯(lián)合國憲章》的七項基本原則
1、成員國主權平等原則
2、善意履行憲章義務的原則
3、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
4、禁止使用武力和享有一定自衛(wèi)權利的原則
5、集體協(xié)作原則
6、確保非會員國遵守憲章原則
7、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
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第五章國際政治中的基本行為準則
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一)、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形成
第一次明確提出不同制度國家間和平共處思想的是列寧。
1945年6月15日,毛澤東在全國正規(guī)籌備會上講話,將列寧的思想運用到中國對外政策中去,倡導不同制度國家和平共處。
1954年4月,中印兩國關于西藏與印度通商的《交通協(xié)定中》,第一次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家家關系準則首次寫入條約。
1955年4月18日是,萬隆亞非團結會議上,和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多人賽車游戲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文旅項目新年穿越之旅宋韻中國年主題活動策劃方案
- 第10講 俄羅斯(解析版)
- 2025個人財產信托合同的范本
- 2025抵押借款的標準合同范本
- 2025水毀工程監(jiān)理合同
- 海洋工程裝備研發(fā)生產合同
- 2025企業(yè)承包經(jīng)營合同書模板
- 提高財務管理能力的技巧
- 提高回答問題的技巧主題班會
- 2023風電機組預應力混凝土塔筒與基礎結構設計標準
- 游戲賬號買賣合同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法的研究-結題報告
- 一年級的成長歷程
- 2024年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介紹課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課件
- 中考英語語法填空專項練習附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 口腔醫(yī)學中的人工智能應用培訓課件
- 自然辯證法概論(新)課件
- 基層醫(yī)療機構基本情況調查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