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自考考綱4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_第1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自考考綱4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_第2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自考考綱4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_第3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自考考綱4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_第4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自考考綱4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自考考綱4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自考考綱4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6/6《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自考考綱4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第一節(jié)新文化運動及五四運動⑴識記:①陳獨秀及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答: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成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記。②五四運動答: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⑵領悟:①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革命的影響答:⑴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給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推動中國的先進分子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十月革命賜予中國人的一個啟示是:經(jīng)濟文化落后的國家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廣泛發(fā)動并由此贏得成功的事實,昭示中國先進分子以新的方法開展革命。⑵十月革命給世界人民的解放事業(yè)開拓了現(xiàn)實的道路,建立了一條從西方無產階級到東方被壓迫民族反對國際帝國主義的革命陣線。從今,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②五四運動爆發(fā)的社會歷史條件答:⑴新的時代條件。它發(fā)生在俄國十月革命所開拓的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⑵新的社會力氣的成長。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得到短暫而又快速的發(fā)展。中國的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力氣也進一步壯大起來。⑶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動,為五四運動打算了最初的群眾基礎和骨干力氣。⑷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⑶簡單應用:①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答:1,提倡者沒有揭示封建專制主義得以存在的社會根源;把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失敗的根本緣由歸之于思想文化,是錯誤的。2,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優(yōu)先地位,但是又脫離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huán)境的革命實踐,沒有把運動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僅僅依靠少數(shù)人的呼喊,其目標就難以實現(xiàn)。3,他們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確定確定或確定否定的形式主義偏向。②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即直接斗爭目標答:直接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⑷綜合應用:①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答:⑴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學。民主主要是指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提倡造就法國式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民主還提倡特性解放,同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科學主要指自然科學,提倡以科學的精神和科學方法來探討社會。新文化運動把攻擊的矛頭集中指向以維護封建專制為宗旨和基本內容的孔學,以進化論觀點和特性解放思想為主要武器,猛烈抨擊封建綱常禮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新文化運動還對婦女解放,家庭問題,婚姻戀愛等進行了熱情探討,宣揚男女同等和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新文化運動還提倡白話文,新文學,反對文言文,舊文學,主見文學革命。⑵五四前的新文化運動是一場由民主主義知識分子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性質的思想啟蒙運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①它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同封建主義舊文化的斗爭,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持續(xù),以磅礴的氣概沉重打擊了封建專制主義。②它大力宣揚了民主和科學,啟發(fā)了人們的理智和民主主義覺悟,將人們從封建專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來,開戶了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它為中國先進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打算了相宜的土壤,為以五四運動為開端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創(chuàng)建了思想文化上的條件。②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答:五四運動是在新的時代和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發(fā)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為代表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所不具備的歷史特點和歷史意義。⑴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表現(xiàn)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把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上。⑵五四運動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了群眾,是一場真正的群眾性的革命運動。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在運動后期發(fā)揮了主力軍作用。⑶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打算。一方面,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充分領會了工人階級的宏大力氣,從而促使他們在行動上探究馬克思主義及工人階級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工人階級進一步相識自己的歷史使命。另一方面,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實際斗爭中經(jīng)受了熬煉,并自覺進行了自身的改造,逐步轉變成為馬克思主義者。⑷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宏大開端。五四運動發(fā)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后,中國革命漸漸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五四運動以后,無產階級漸漸代替資產階級成為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領導者。第二節(jié)馬克思主義傳播及中國共產黨延生⑴識記:①李大釗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答:中國早期接受,宣揚馬克思主義的人是李大釗。②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答:一部分原中國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時期的活動家,以董必武,吳玉章,林伯渠等為代表。③中共一大答: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實行。⑴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規(guī)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采納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殲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以及聯(lián)合共產國際等;規(guī)定了黨員條件和黨的紀律等;規(guī)定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開展工人運動,以共產主義精神教化工人。⑵大會選舉產生了由陳獨秀,張國,李達三人組成的中央局作為黨的領導機構,陳獨秀擔當中央局書記。⑶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④中共二大答: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⑴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的最低綱領,即黨在當前階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是:消退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走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不可超越的一個階段。⑵中共二大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歷史證明,只有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才能為中國革命指明方向,“打倒列強,除軍閥”漸漸成為廣闊群眾的共同呼聲。⑵領悟:①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的歷史特點答:⑴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明確地同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主義劃清界限。⑵留意從中國的實際動身,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⑶開始提出知識分子應當同勞動群眾相結合的思想。②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領導發(fā)動的工農運動答:1,工人運動方面: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這是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特地機關。1922年1月香港海員實行大罷工。1922年9月,安源路礦工人實行大罷工。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實行大罷工。全國發(fā)生大小罷工187次,參與人數(shù)在30萬以上。2,農民運動方面:主動成立農民協(xié)會,組織農民開展抗拒地主壓迫及剝削的斗爭。彭湃在廣東省海豐縣成立海豐縣總農會,會員達10萬人。毛澤東在湖南開展農民運動,參與農會的會員達10萬余人。⑶簡單應用:①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及其活動。答:最早組織在上海成立。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工作:1,探討和宣揚馬克思主義。2,到工人中去開展宣揚和組織工作。3,進行關于建黨問題的探討和實際組織工作。②中國共產黨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及其意義答:①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的依據(jù)是正確分析了中國的國情,分析了中國社會的性質和革命的性質。二大通過對近代中國經(jīng)濟政治狀況的分析,揭示出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現(xiàn)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是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基本動力是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②中共二大通過的宣言規(guī)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的最低綱領,即黨在當前階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其主要內容是:消退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③中共二大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白方向。⑷綜合應用: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特點和意義答:特點:1,它成立于俄國十月革命成功,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破產之后,得到了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代表的指導和扶植,以俄國布爾什維克為榜樣,是根據(jù)列寧的建黨原則建立起來的。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工人運動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社會改良主義的基礎。意義:1,它標記著中國革命最終有了一個堅毅的領導核心。2,中國革命從今有了一個科學的指導思想。3,溝通了中國革命及世界革命的聯(lián)系,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前途。第三節(jié)國共合作及國民革命⑴識記:①中共三大答: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②國民黨一大答: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③北伐戰(zhàn)爭答:1925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正式北伐。直接目標:打倒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④中共四大答: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實行。⑵領悟:①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及組織形式答: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新三民主義: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改組后的國民黨,從原來的代表資產階級的的政黨改變?yōu)楣と穗A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lián)盟。②國民革命的興起答:國民黨一大標記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國民革命由此興起,工農群眾運動的復原和發(fā)展,黃埔軍校的創(chuàng)辦,馮玉祥的北京政變及孫中山的北上。中共四大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以及工農聯(lián)盟問題。五卅運動開始的全國范圍大革命風暴,省港工人大罷工。⑶簡單應用:北伐戰(zhàn)爭的成功進展及其緣由答:⑴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特殊是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北伐成功的重要緣由。⑵北伐軍得到廣闊工農群眾的大力支持。北伐戰(zhàn)爭是在反對帝國主義,反對軍閥的口號下進行的正義的革命戰(zhàn)爭,結束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實現(xiàn)國家獨立和統(tǒng)一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⑶北伐戰(zhàn)爭得到蘇聯(lián)政府的多方面救濟,特殊是派出的軍事顧問扶植北伐軍制定了正確的軍事戰(zhàn)略戰(zhàn)術。⑷綜合應用:國民革命的意義以及失敗的緣由及教訓答:⑴國民大革命的歷史意義:①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tǒng)治勢力,中國人民的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有了明顯的提高,事實上是迎接將來革命成功的一次宏大的演習。②它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的政治影響,宣揚了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使黨經(jīng)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禮,積累了初步的閱歷。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從這場革命的失敗中吸取教訓,開始懂得進行土地革命和駕馭革命武裝的重要性,為把中國革命推動到新的土地革命戰(zhàn)爭階段打算了必要的條件。⑵國民大革命失敗的緣由:①客觀上,一是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勢力的聯(lián)合力氣大大超過剛剛興起的革命聯(lián)合力氣,敵我力氣懸殊;二是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內部出現(xiàn)猛烈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