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經的音樂美-開題報告_第1頁
論詩經的音樂美-開題報告_第2頁
論詩經的音樂美-開題報告_第3頁
論詩經的音樂美-開題報告_第4頁
論詩經的音樂美-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12南昌工程學院級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系(院)專業(yè)題目《論詩經的音樂美》學生姓名班級學號指導教師日期年月日南昌工程學院教務處訂制

題目:《論詩經的音樂美》一、選題的依據(jù)及課題的意義(一)選題的依據(jù)《詩經》是中國文化的元典性文本,是歷代學者取之不盡的文獻寶庫與精神源泉?!对娊洝凡粌H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一部配樂歌詞之集,是探究遠古時代音樂文化的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獻。長久以來,國內外學者針對《詩經》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文學研究,成果蜚然,但對《詩經》音樂進行的研究卻很少,使《詩經》所蘊藏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根源內質無以開掘,阻滯了今人對歷史遺產乃至文化本根的認識?;诖?,本文首先借助《詩經》文本,揭示其中蘊含的情之真、德之善、和之美,及其《詩經》音樂所呈現(xiàn)的文化意境。闡揚《詩經》樂文化綜合藝術形式美的同時,探究《詩經》音樂的內在意蘊。其次以《詩經》文本為主要研究對象,分別對其詩的本源——歌唱、詩經的押韻、詩經的連綿詞、結構上的重章疊唱進行分析歸納,進而對獨特的音樂文化意蘊作主要的研究內容。(二)課題的意義對于《詩經》的認識是建立在對周代主要藝術樣式的共識上,即詩、歌、舞是三位一體的。眾所周知,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堪稱以“禮樂文化”,在儒家基本經典中就有“六藝”之說,而“六藝”中就有充分體現(xiàn)審美意蘊的“詩”和“樂”。而且孔圣人早就強調“詩”和“樂”對整個人性結構之完善的重要的特殊的意義和價值。《詩經》中的樂歌,原來的主要用途,一是作為各種典禮儀式的一部分,二是娛樂,三是表達對于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但到后來,《詩經》>成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學習《詩經》成了貴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養(yǎng)。另一方面,《詩經》的教化和音樂的教化作用是一致的。我們普遍相信《詩經》和音樂的統(tǒng)一關系是自然而然的。但很少有對《詩經》的音樂性加以探討的理論?!对娊洝肥窃鯓优c音樂結合起來的,為什么二者可以結合在一起的?如果我們己經沒有了《詩經》的音樂曲調,我們怎么樣在它的文字中間找到它的音樂?諸如次類的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詩經》不只是一部音樂性的詩歌總集,而且也是中華民族審美意識產生的重要淵源。在那里蘊含著我國傳統(tǒng)審美基本思維方式,如“興的思維”;也有極為豐富的審美形象和意趣。作為集周代主要審美理想于一身的《詩經》,是怎樣在它或是莊嚴肅穆,或是輕松歡快的音樂聲中表達周代的審美情趣的,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和課題意義。二、研究概況及發(fā)展趨勢綜述(一)研究概況對于《詩經》音樂研究最有說服力的應該是原始曲譜的研究,而原始的曲譜畢竟沒有留存下來。留存下來的只有宋元明清時的詩經曲譜,而這些關于詩經音樂的曲譜又疑是“文人加工”。那么,研究詩經音樂的曲體是否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呢?《詩經》的音樂文化屬性是毋庸置疑的。《左傳》記載:孔子說:“吾自衛(wèi)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闭f明孔子曾對《詩經》之樂進行整理。墨子說:“儒者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由此可見,《詩經》三百篇是可奏、可唱、可伴之以舞的,其音樂屬性鮮明突出。今人陳鐵擯在說:“古人說《六經》里的《樂經》亡于秦火,實際《樂經》并不單獨存在,所謂《樂經》就是《詩》的樂譜。后人多重視‘詩’而少重視‘樂’,所以《樂經》在秦以后就以失傳?!对娊洝吩瓨纷V周代以后逐漸失傳,致晉消亡殆盡,但在唐宋元明清幾代,卻不斷有文人為《詩經》重新譜曲,以致出現(xiàn)了多種《詩經》歌曲的曲譜,雖不是《詩經》原始曲譜,但可從其留痕中看到《詩經》音樂原初的影子。(二)發(fā)展趨勢綜述一方面,《詩經》所收詩歌的下限距離漢代大約400年歷史,而這個時間還不如《詩經》本身所收詩歌的年代跨度長,我們有理由相信,《詩經》的傳唱在民間仍然很有影響。另一方面,《詩經》所收詩歌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一帶,而這一帶正是兩漢政治活動的主要地理位置。蔡仲德和修海林對《詩經》古代音樂美學的研究是音樂美學領域為數(shù)不多,頗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兩人雖沒有針對《詩經》音樂進行專門論述,但其中所展開的關于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的理論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蔣孔陽的《美學新論》是對美學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關于美學研究對象、美學史、及當代中國美學史等,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并把這些見解歸為美、藝術、審美意識、審美關系四類,并分別作了分析和評論。軒小楊的《先秦兩漢音樂美學思想研究》,此書以音樂美學為主要視角,在歷史文化的大背景下,探究中國古代諸子樂論中所深藏的思想、智慧、審美志趣、價值取向,其中不乏獨到見解。王家浚的《詩經》音樂初探,趙沛霖《詩經》與音樂關系研究的歷史和現(xiàn)狀分別對詩、樂二者關系的發(fā)展歷史進行考察,并對《詩經》的音樂面貌和特點進行了探索。其中姚友賢的淺析《詩經》的音樂美學價值是研究《詩經》音樂的最具代表性的美學論文,極具參考價值,但對《詩經》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與倫理道德內涵尚未展開深入挖掘。歐蘭香從民歌角度進行具體分析的,而真正《詩經》音樂的本體并未展開論述。綜上所述,圍繞《詩經》音樂展開的學術研究尚有巨大空間,有待更多學者致力于此。三、研究內容及實驗方案(一)研究內容《論詩經的音樂美》第一章詩的本源——歌唱

1.1詩歌之傳唱1.2謠謳之采集1.3樂工之協(xié)律第二章詩經的押韻

2.1上下各自為韻2.2首末自為一韻,中間自為一韻2.3前半章為一韻,后半章為一韻2.4首提二韻,而下自分兩節(jié)承之第三章詩經的連綿詞

3.1《詩經》聯(lián)綿詞的韻律特點分析3.1.1《詩經》中聯(lián)綿詞的聲調特征3.1.2《詩經》聯(lián)綿詞的音步特征3.2聯(lián)綿詞的韻律與詩歌情感的關系分析3.2.1平聲調聯(lián)綿詞韻律與情感的關系3.2.2仄聲調聯(lián)綿詞的韻律與情感的關系3.2.3平仄搭配型聯(lián)綿詞的韻律與情感的關系第四章結構上的重章疊唱4.1借助特殊的音樂效果創(chuàng)造詩的氛圍和意境4.2反復詠唱,強化對主題的表達4.3層層遞進,增加詩的抒情容量結語(二)實驗方案1.文獻研究法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將搜集、查閱大量國內外的文獻和有關資料,并對其進行細致地分析和研究。2.對比分析法通過計算機網絡檢索和相關書籍和報告等渠道,廣泛收集與本課題有關的各種文獻和資料,對詩經音樂美的發(fā)展研究現(xiàn)狀、發(fā)展戰(zhàn)略及實際背景進行比較分析。3.歸納演繹法在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材料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運用歸納、演繹、推理等理論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從而對詩經音樂美的相關資料歸納總結。四、目標、主要特色及工作進度目標:通過論文的寫作,可以掌握寫作規(guī)范論文的方法和技巧;通過論文的寫作,可以很好地檢驗自己四年來的專業(yè)學習情況;通過學習有關第三方支付發(fā)展對商業(yè)銀行業(yè)務的影響的大量文獻以及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盡可能給出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通過寫作論文所掌握的相關理論與實踐知識,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主要特色:本文選題結合當前國內外對詩經音樂美的研究現(xiàn)狀,緊扣詩經音樂美主題,選題新穎。同時,在綜合其他理論基礎上,更深一步探索詩經音樂美中所面臨的新的觀點。并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對策,視角獨特。工作進度:(1)201年月日—201年月日論文選題階段收集資料,確定論文題目,并提交畢業(yè)論文選題審批表。(2)201年月1日—201年月日材料準備與實際調查階段收集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歸納、整理,提交論文提綱和開題報告。(3)201年月日—201年月日資料分析、編寫初稿階段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jù)所獲得的資料,進行資料分析以及研究,完成初稿。(4)201年月日—201年月日論文修改完善、定稿階段結合指導老師意見和建議,補充相關資料,對論文進行修改、完善、定稿。五、主要參考文獻(按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刊期及頁碼列出)1、蔡仲德:《試論<詩經>中的愛情詩》,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XX年版2、修海林:《淺析<詩經>的音樂美學價值》,凱里學院學,20XX年版3、蔣孔陽:《美學新論》,文學教育(中)20XX年版4、軒小楊:《先秦兩漢音樂美學思想研究》,殷都學刊20XX年版5、王家浚:《<詩經>美學二論》,安徽文學(下半月)20XX年版6、趙沛霖:《論中國古典詩歌音樂美學的兩個層面》,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年版7、姚友賢:《來自遠古的自然美——淺談<詩經>中擬聲詞的妙用》,職業(yè)圈20XX年版8、歐蘭香:《淺議<詩經>性情純化的儒家音樂之美》,職業(yè)技術20X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