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危險源辨識、評價與監(jiān)控_第1頁
煤礦危險源辨識、評價與監(jiān)控_第2頁
煤礦危險源辨識、評價與監(jiān)控_第3頁
煤礦危險源辨識、評價與監(jiān)控_第4頁
煤礦危險源辨識、評價與監(jiān)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礦危險源辨識、評價與監(jiān)控

煤礦自救、互救與急救

——主講:林世豪副教授目錄第一部分

煤礦危險源辨識、評價與監(jiān)控第二部分煤礦自救、互救與急救第一部分

煤礦危險源辨識、評價與監(jiān)控一、危險源辨識(一)、危險源的概念1、危險源:一個系統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環(huán)境破壞的、在一定的觸發(fā)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qū)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例如,從全國范圍來說,對于危險行業(yè)煤礦就是一個危險源。特性:客觀實在性,潛在性,復雜多變性,可知可預防性。構成要素:潛在的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fā)因素2、重大危險源: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

危險源辨識是發(fā)現、識別系統中的危險源,是危險源控制、應急預案編制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二)、事故隱患與危險源的區(qū)別事故隱患:泛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fā)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和管理上的缺陷。

它實質是有危險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可在人或物上表現出來,如人走路不穩(wěn)、路面太滑都是導致摔倒致傷的隱患;也可表現在管理的程序、內容或方式上,如檢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員培訓不到位等。一般來說,危險源可能存在事故隱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隱患,對于存在事故隱患的危險源一定要及時加以整改,否則隨時都可能導致事故。(三)、煤礦危險源辨識煤礦重大危險源很難由某種危險物質或能量的一個臨界量來完全判定。特點:(1)煤礦重大危險源屬性有物質類型的,也有能量類型的。(2)煤礦重大危險源的指標量值隨著生產的進展是動態(tài)變化的。(3)煤礦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難以靜態(tài)、單獨定量描述,適合于定性、定量結合描述。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督局2004、56號文件規(guī)定: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礦井,即視為應按重大危險源管理的礦井。(1)高瓦斯礦井;(2)煤與瓦斯突出礦井;(3)有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4)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5)煤層自然發(fā)火期小于或等于六個月的礦井;(6)煤層沖擊傾向為中等及以上的礦井。根據能量意外釋放理論,煤礦井下的危險源分為:第一類危險源和第二類危險源等第一類重大危險源(危險物質):煤礦井下生產系統中,有發(fā)生重大生產事故可能性的危險物質、設備、裝置、設備或場所。第二類重大危險源(限制、約束):因導致約束、限制第一類危險源的措施失效或破壞而有可能發(fā)生重大生產事故的各種不安全因素。

1、第一類危險源是系統發(fā)生事故的內因。

其辨識依據如表1表1第一類危險源辨識依據表危險性類別辨識依據內容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化學危險性可燃性物質、爆炸性物質、窒息性氣體、刺激性氣體等化學危害性瓦斯、煤(塵)、礦塵、一氧化碳等火災、爆炸、窒息、中毒等機械危險性提升運輸機械、采掘機械、通風、排水設施、起吊設備等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及固有操作危險性各種機械設備、裝置及存在場所擠壓、拖拽、打擊、物體墜落、機車脫軌、翻車及水災、通風事故等電氣危險性電氣備份、電纜配線等有關技術規(guī)程及固有操作危險性電氣設備、裝置及存在場所意外停電,著火、電擊、電弧傷人等危險性類別辨識依據內容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地質危險性特殊地質構造如斷層、巖溶、沖擊地壓、含水陷落柱、采空區(qū)、老空區(qū)等的地質資料及安全技術要求等各種危險地質構造突水、煤與瓦斯突出、片幫、冒頂等備注1、如果某危險源同時具有兩種以上危險性,按主要危險性進行辨識分類;2、有關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最為辨識主要依據;3、以往事故記錄可以作為辨識依據之一。2、第二類危險源辨識依據如表2表2第二類危險源的辨識依據危險性類別辨識依據可能發(fā)生的事故人失誤安全操作規(guī)程等人身傷害、設備損壞等物的故障設備、設施、裝置的設計、技術要求;設備、設施、裝置的使用、維修、現狀情況及記錄生產系統癱瘓、局部停止作業(yè)人員傷害等環(huán)境因素井下微氣候、礦塵、振動、噪音、照明等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要求標準誤操作;職業(yè)病,如塵肺病、職業(yè)性耳聾及其它器官病變備注1、有關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作為辨識主要依據之一;2、以往事故記錄可作為辨識依據之一。3、煤礦井下的重大危險源主要有:1)、危險物質(1)瓦斯掘進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頂板冒落的空洞內、老空區(qū)、低風速巷道的頂板附近、采掘機械切割部附近、報廢和臨時停工的獨頭巷道內及采空區(qū)邊界等處的瓦斯易積聚,作為重大危險源。(2)煤與瓦斯突出;(3)采掘工作面與各運輸轉載點煤塵;(4)順槽、工作面、采空區(qū)自然發(fā)火煤層;(5)水;(6)一氧化碳;(7)炸藥、雷管2)頂板(1)掘進巷道經過松軟的煤(巖)層、流沙層、地質破碎帶和遇復合頂板;(2)三岔門、四岔門施工;(3)采煤工作面遇頂板松軟或破碎、過斷層、過老空、過老巷、過煤柱、過陷落柱或冒頂、托偽頂、復合頂板開采、初采初放及撤面搬家等;(4)開采沖擊地壓煤層,開采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區(qū)包圍的采煤工作面(孤島工作面);(5)沿采空掘進施工;(6)采煤工作面懸頂。3)設備設施:通風系統,排水系統,供電系統,運輸提升系統,采掘生產系統等。4)場所:采掘工作面、采空區(qū)、火藥庫等。5)人的不安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以及環(huán)境因素。二、煤礦危險源評價危險評價,也稱安全評價或風險評價,是事故預防的重要措施。(一)、按照重大危險源的種類和能量在意外狀態(tài)下可能發(fā)生事故的最嚴重后果,重大危險源分為以下四級:(工業(yè)領域)

(1)一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事故的;

(2)二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3)三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4)四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二)、煤礦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的危險性分析采用生產環(huán)境中作業(yè)時的危險性半定量評價方法。用于系統風險率有關的三個因素指標之積來評價系統危險性大小,即:D=LECL——發(fā)生事故可能性大小;E——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huán)境中的頻繁程度;C——一旦發(fā)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和后果。D值越大,說明該系統危險性越大。表3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分值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預料到6相當可能3可能,但不經常1可能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設想0.2極不可能0.1實際不可能表4人員暴露于危險環(huán)境的頻繁程度分值人員暴露于危險環(huán)境的頻繁程度10連續(xù)暴露6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幾次暴露0.5非常罕見的暴露表5發(fā)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分值發(fā)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100大災難,許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財產損失40災難,數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財產損失15非常嚴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7嚴重,重傷,或較小的財產損失3重大,致殘,或很小的財產損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衛(wèi)生要求把上面相應的數值代入公式求得D值,就可以根據D值大小來評價危險源的危險性了。危險程度劃分見表6。表6危險性等級劃分標準D值危險程度>320極其危險,不能繼續(xù)作業(yè)160~320高度危險,必須立即整改70~160顯著危險,需要整改20~70一般危險,需要注意<20稍有危險,可以接受三、重大危險源管理與監(jiān)控(一)、重大危險源控制管理目的:預防重大事故發(fā)生以及一旦發(fā)生重大事故能將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重大危險源控制包括的內容:1.重大危險源的辨識2.重大危險源的評價3.重大危險源的日常管理4.事故應急救援預案5.重大危險源登記上報6.重大危險源監(jiān)控(二)、重大危險源監(jiān)控系統

1、政府部門對于重大危險源的宏觀監(jiān)控;建立國家、省、市(地)、縣(市)四級重大危險源監(jiān)控信息管理網絡系統

2、企業(yè)的監(jiān)控預警系統第二部分煤礦自救、互救與急救一、現場自救、互救自救:礦井發(fā)生災變事故時,在災區(qū)或災變影響區(qū)的人員進行避災和保護自己?;ゾ龋涸谟行У淖跃惹疤嵯峦咨频鼐茸o他人。(一)、發(fā)生事故時在場人員的行動準則1、及時報告2、積極搶救3、安全撤離4、妥善避難(二)自救器和避難硐室1、自救器《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入井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過濾式:不制氧,僅能防護一氧化碳自救器 隔離式:化學氧:生氧劑供人呼吸壓縮氧:把氧氣加壓貯存在氧氣瓶中隔離式適用各種條件2、避難硐室:永久硐室、臨時硐室(三)、各類災害事故時自救與互救措施1、發(fā)生瓦斯煤塵爆炸和煤與瓦斯突出事故2、出現煤與瓦斯突出預兆3、發(fā)生火災事故4、發(fā)生礦井水害事故5、發(fā)生冒頂事故二、現場急救常用技術常用技術:人工呼吸、心臟復蘇、止血、創(chuàng)傷包扎、骨折臨時固定等。(一)、人工呼吸1、準備工作2、人工呼吸法:口對口吹氣法、仰臥壓胸法、俯臥壓背法、舉臂壓胸法。以上步驟每分鐘14-16次,有節(jié)律、均應地反復進行,直至傷工恢復自主呼吸為止。(二)、心臟復蘇心前區(qū)叩擊法、胸外心臟按壓術。(三)、止血方法

1、出血種類

動脈出血:呈現血液噴射狀,速度較快,呈鮮紅色。靜脈出血:呈現緩慢均勻持續(xù)流出狀態(tài),呈暗紅色。毛細血管出血:呈現從傷口滲出狀態(tài)。

2、常用暫時性止血方法

手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加墊屈肢止血法、絞緊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四)、創(chuàng)傷包扎作用:保護傷口和減少傷口感染、減輕傷工疼痛、固定敷料、夾板位置、止血和托扶傷體以及防止繼發(fā)損傷。材料:繃帶、三角巾、毛巾、手帕和衣片等。(五)、骨折的臨時固定三、傷工搬運(一)、傷工搬運的方法1、徒手搬運法單人徒手搬運法:扶持法、背負法、肩負法、抱持法。雙人徒手搬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