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面癱_第1頁
針灸治療面癱_第2頁
針灸治療面癱_第3頁
針灸治療面癱_第4頁
針灸治療面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針灸治療面癱第一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一、概述1、定義:是以一側面部麻痹,口眼歪斜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疾病。中醫(yī)又稱“口眼歪斜”,“歪嘴風”,“口歪”。2、西醫(yī)相關病證“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第四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面神經(jīng)解剖結構

面神經(jīng)—(混合神經(jīng))1、運動神經(jīng)纖維: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覺神經(jīng)纖維

(1)一般感覺神經(jīng)纖維:支配面部、耳后皮膚

(2)鼓索神經(jīng):支配味覺

(3)鐙骨神經(jīng):支配聽覺

第五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3、副交感神經(jīng)纖維(1)支配淚腺

(2)支配唾液腺第六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第七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支配面部表情肌支配面部、耳后皮膚

支配舌前2/3味覺支配聽覺支配淚腺

支配唾液腺Hunt征第八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上半部(核上部):接受雙側皮質延髓束纖維支配。

下半部(核下部):接受對側交叉過來的皮質延髓束纖維支配。

第九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臨床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類,兩者在發(fā)病病因和臨床癥狀有所不同,應注意鑒別。

第十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核上性損傷-中樞性面癱中樞性面癱與周圍性面癱的鑒別中樞性面癱

核上性

口角歪斜

眼裂以下單側支配第十一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核下性損傷-周圍性面癱中樞性面癱與周圍性面癱的鑒別周圍性面癱核下性口眼歪斜

眼裂以上雙側支配第十二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二、病因病機第十三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面部筋脈(太陽經(jīng)筋、陽明經(jīng)筋)經(jīng)氣阻滯,脈絡失養(yǎng),筋肉縱緩不收面癱第十四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三、臨床表現(xiàn)

(一)癥狀1、發(fā)病突然,常于夜間發(fā)病。2、患側面部板滯、麻木、松弛。3、食物停留于患側齒頰間。第十五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4、患側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5、或伴流淚、流涎。

第十六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二)體征:

1、額紋變淺消失;2、眼睛閉合不良,眼裂變大;3、鼻唇溝變淺或消失;4、人中溝歪、露齒時口角歪向健側。5、蹙額、皺眉、吹口哨、鼓頰困難。第十七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6、患側面肌攣縮,口角歪向病側的“倒錯”現(xiàn)象(久病)。第十八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二)分型

(1)風寒型:兼有風寒表證,證見畏風惡寒,多有面部受涼史(如迎風睡眠,面部吹風過久等),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緩。

第十九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2)風熱型:兼有風熱表證,證見發(fā)熱、咽痛、口干、口苦、苔薄黃、脈浮數(shù)。多繼發(fā)于感冒發(fā)熱,中耳炎、牙齦腫痛之后,伴耳后疼痛。

第二十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3)氣血不足型:兼有納呆、眉棱骨疼痛、神疲乏力、心悸、舌淡、苔有剝落、脈弱。

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四、治療方法1、基本治療治法:祛風通絡,疏調經(jīng)筋。

以手足太陽經(jīng)、手足陽明經(jīng)穴為主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處方和方義:攢竹、魚腰四白、陽白局部取穴,疏調局部經(jīng)地倉透頰車氣,溫經(jīng)散寒。顴髎翳風──祛風散寒合谷、昆侖──循經(jīng)遠取,通經(jīng)活絡。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陽白地倉頰車攢竹魚腰四白顴髎魚腰頰車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隨證配穴:1、早期風火盛:風池、太沖、耳尖放血2、風寒:風池3、眼瞼閉合不全:睛明4、人中溝歪斜:人中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5、鼻唇溝變淺:迎香

6、頦唇溝歪斜:承漿7、后期體虛:灸大椎、足三里、脾俞、百會

8、倒錯現(xiàn)象:補健側,瀉患側,雙側針刺,以淺刺為主。

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操作:早期——淺刺、輕刺激、瀉法,風寒可加灸,風熱用刺血法;中后期——補法,透針、灸法、拔罐(溫針灸或隔蒜灸);頑固性——用滯針法。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2、其他療法1、電針選穴:參照處方選穴,用疏密波或疏波。(早期不宜)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2、皮膚針叩刺:患側面部、耳后叩刺。3、拔罐:患側面部、耳后。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4、穴位注射選穴:地倉、頰車、翳風、牽正每次1~2穴。藥物:VitB1、VitB12、加蘭他敏、北芪注射液每次選一樣,每穴注射0.3~0.5ml,隔日一次。第三十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5、神燈照射:患側面部、耳后。6、耳尖放血:適應于風熱型面癱。(耳背靜脈放血)

7、電磁療:穴位同體針。適應于急性期。8、局部按摩: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9、穴位埋線:適應于面癱經(jīng)久不愈者。10、穴位結扎術:適應于面癱經(jīng)久不愈者。第三十二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六、小結

1、針灸治療面癱具有卓效。2、注意與中樞性面癱的鑒別。

3、本病初起時針刺量不宜過強。

4、避免風吹受寒,必要時可戴口罩、眼罩防護。第三十三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4、防止眼部感染,可點滴眼藥水。

5、通常在起病1—2周內開始恢復,

1—2月內癥狀明顯好轉,約2/3

患者在三周內可基本恢復正常。第三十四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6、本病有自愈傾向,但針灸起縮短作用。7、針灸作用的機制:增強肌肉收縮,恢復神經(jīng)的傳導;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

第三十五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謝謝!傳播中醫(yī)傳統(tǒng)文化弘揚國學瑰寶針灸學習針灸聯(lián)系電話肖老師)第三十六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倒錯”現(xiàn)象:面神經(jīng)麻痹不恢復或不完全恢復時,可產(chǎn)生癱瘓肌的攣縮。1、面肌攣縮,表現(xiàn)為病側鼻唇溝加深,眼裂縮小,口角歪向病側。

2、面肌痙攣

3、聯(lián)帶運動(眨眼時癱側抖動、收縮;露齒時,不自主閉眼;試圖閉眼時額肌收縮;)4、鱷魚淚征第三十七頁,共三十九頁,202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