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zhì)課《聲聲慢》教案(6篇)_第1頁
優(yōu)質(zhì)課《聲聲慢》教案(6篇)_第2頁
優(yōu)質(zhì)課《聲聲慢》教案(6篇)_第3頁
優(yōu)質(zhì)課《聲聲慢》教案(6篇)_第4頁
優(yōu)質(zhì)課《聲聲慢》教案(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yōu)質(zhì)課《聲聲慢》教案〔6篇〕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本詞在遣詞用字、韻律運用與布局謀篇上的獨特之處。

2、把握物境與心境相融的表現(xiàn)手法。

3、了解本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李清照前后詞風的不同。

4、初步體會性別因素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

二、教學要點

1、疊字運用的妙處。

2、用韻的特點。

3、細膩而又步步深入的感情蘊涵。

4、國家變動與個人創(chuàng)作之間的關聯(lián)。

三、文本詳析

這首詞一名《秋情》,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代表作之一。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漢族政權南遷,始為南宋。這一重大變故給當時社會各階層帶來影響,李清照的生活也隨之發(fā)生巨變。千古名篇《聲聲慢》即寫于這樣的背景下。

詞的開頭落筆見奇,以七組十四個疊字描繪出一個凄然寡歡的愁婦形象。第一句“尋查找覓”不是寫實,而是表現(xiàn)一種無可寄予、假設有所失的精神狀態(tài)。詞人所查找的是什么呢?詞中沒有明說,但聯(lián)系的生活經(jīng)受卻不難體會。南渡前,李清照與丈夫感情融洽,志同道合,有著文雅而富于詩意的生活情趣。然而,靖康之難葬送了從前的一切,丈夫趙明誠離開人世,心愛的文物古籍毀于兵亂,失于竊賊,更令人痛心的是北方國土的淪亡。詞人在多難的歲月里備嘗艱辛,故而坐立擔憂,情不自禁地希求尋到一點勸慰。并沒有直接描繪這種心理,而是賦無形于有形,通過“尋查找覓”這一虛化的行動來形象地加以表現(xiàn)。其次句借環(huán)境的凄清、肅殺來表現(xiàn)心情,“冷冷清清”既寫出深秋氣象,也刻畫出詞人的暮年心境,飽含著只身飄落、孑然獨處的孤獨之感。第三句則直抒愁懷。這句中的六個疊字是近義詞,相互間有微小區(qū)分:“凄凄”言其悲涼;“慘慘”寫其抑郁;“戚戚”則繪其憂懼。詞人由淺入深,淋漓盡致地勾畫出國破家亡為自己造成的極深的精神創(chuàng)傷。

接下去四句,通過眼前生活敘寫愁情?!白铍y將息”外表上是就早晨氣候而言,實際又與上文“尋查找覓”相照顧,說明女仆人公從一清早便心神不寧,沉痛的家國身世之感蘊于其中,卻又無處遣愁?!把氵^也”三句,進一步刻畫了仆人公的悲愁心境。征雁“卻是舊時相識”,這之中飽含簡潔的情味:一則古時有鴻雁傳書之說,詞人早年生活中丈夫遠游在外時,曾熱切夢想大雁為自己帶來親人的消息,為丈夫捎去自己的書信,《一剪梅》詞中便有“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之句??扇缃裾煞蛲龉?,只能目送征鴻,獨咽哀痛。二則南渡之后,詞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被金人占據(jù)的家鄉(xiāng)。她曾在詞中沉痛地寫道:“家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菩薩蠻》〕而今望見大雁,想到這雁正是從北方淪落區(qū)飛來,不禁生出濃重的思舊懷鄉(xiāng)之情。此處“舊時相識”并非實指,是詞人借特定景觀將種種情愫分散為一體,以突現(xiàn)天際淪落的哀痛。

詞的上片,字里行間處處含愁。下片緊承上文,照舊就仆人公之愁鋪敘開去?!般俱矒p”即是寫花,又是自喻,比興之中,傾注著一腔悲情?!笆刂皟?,單獨怎生得黑”這兩句更寫出了詞人度日如年的心理感覺,又示意了即使熬到天黑,那漫漫長夜亦不知怎樣捱過的憂愁。這兩句用語平易,但作為韻腳的“黑”字屬于極難押的險韻,故詩家罕用。而李清照功力深厚,押得既穩(wěn)妥又自然,贏得評論家賞識?!拔嗤倍渑c上片“曉來風急”相照顧,寫黃昏時分秋雨梧桐引起的哀愁,同時點出這首詞描述的是一成天的情狀。自漢代枚乘《七發(fā)》中寫過“龍門之桐……其根半死半生”后,人們常用“梧桐半死”比方喪偶。而今,梧桐已使詞人哀痛,再加上連綿秋雨,使人越加郁悶難耐?!案妗倍?,點出不堪聽聞之意,“到”字訴說時間之長,“點點滴滴”則既寫聲音、狀態(tài),也寫仆人公感受。

作品結尾,詞人在以上曉寒、淡酒、風急、雁過、黃花積存、梧桐細雨、殘秋黃昏等一系列鏡頭組成一幅自然的悲凄畫面之后,將難以名狀、無法解脫的苦悶匯為沉痛之極的兩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此處的“愁”,實為全篇總旨,從而將人物的情感推向頂峰。而反詰的語式,既收束全詞,又辟出境,給讀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就藝術性來看,這首詞也取得了極高的成就。首先,疊字的運用,突現(xiàn)了這首詞的語言特點。疊字是古代詩歌的一種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可以加重語氣,增加情感,突現(xiàn)事物特征,同時造成一種急促、跳動、鏗鏘的音樂效果,使作品更富于感染力。不過,在李清照之前,詩詞中疊字的運用多以四字、六字、八字為限,而李詞首句即連下十四個疊字,且質(zhì)樸清爽,自然流暢,準確表達了詞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心理狀態(tài)。后來有些作家曾著意仿效,如元代喬吉連用二十八疊字作成的《天凈沙》〔見課本“平行閱讀”〕,但雕琢之痕格外明顯,無法與之媲美。

在韻律方面,詞作也顯示了獨特的造詣?!堵暵暵返脑~牌歷來多平韻格,李清照卻選擇了入聲韻。入聲短促幽咽,制造出一種飲咽吞聲的藝術效果。與此同時,詞中又配以眾多的齊齒音字和舌音字。九十七個字中,這類字竟占五十七個,如尋、覓、凄、息、積等齊齒音字,點、滴、得、第等舌音字,交相重疊,造成一種嚙齒切語的音調(diào),仿佛女仆人公在哀哀自訴。

在章法上,《聲聲慢》不是一般融情于景,而是把握女仆人公內(nèi)在心緒和外界事物之間的沖突關系,承受一情一景的手法,愈寫愈深。同時,詞作在構造上打破前后片界限,層層鋪開,一氣貫注,在心境與物境相互作用和相互沖突的不斷擴大過程中,將愁緒聚結到難以遏止的地步,充分表現(xiàn)出詞人精彩的藝術才華。

四、思考題思路提示

1、分析這首詞如何使物境與心境相互契合,從而使悲愁描寫步步深入。

如抬眼空中“雁過也,”內(nèi)心感受悲涼,“卻是舊時相識”;又如眼前“滿地黃花積存”,愈加觸動情懷,“如今有誰堪摘”,景隨步移,情觸景生。

2、你所讀過的古典詩詞中,還有哪些也是借助聲調(diào)韻律來抒情寫意?

如李頎的《送陳章甫》,李賀的《送沈亞之歌》、《浩歌》及《羅浮山人與葛篇》。

3、你從本詞能體會到李清照作為女性作家的特有氣質(zhì)嗎?

傷感和惆悵,是一種最富有詩意的情感,它不是猛烈的生活失意的直覺體驗,而是一種莫名的孤寂感。通常它總是發(fā)生在氣質(zhì)敏感、感情細膩、學養(yǎng)天分較高的詩人詞人身上,李清照即是如此。

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狀況

李清照〔1084一?〕,號易安居士,濟南〔在今山東省〕人,誕生于一個留意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從小受到熏陶。她的丈夫趙明誠歷任知州一類的地方官。他們兩人都寵愛保藏和爭論金石書畫,著有《金石錄》。在她的《金石錄后序》里,記述了她的婚后生活和她大半生的重要經(jīng)受。

李清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女作家,詩和散文都有較高成就,而主要的成就是詞。她的創(chuàng)作生活,以1127年金統(tǒng)治者占據(jù)汴京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作品多是寫她在趙明誠離家外出時所感受的離愁別恨,以及一些描寫閨中生活和詠物之作,一般都是局限在個人生活的狹小天地里。

她在后期避難到南方,經(jīng)受了社會的大變亂,國破家亡,很多苦痛涌上心頭,寫了一些反映那個時代的作品。如“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哀思祖國的大好河山淪于敵手?!澳隙梢鹿谏偻鯇?,北來消息欠劉琨”,指斥了南宋統(tǒng)治集團的萎靡不振,屈膝言和。詞中如《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永遇樂》〔落日熔金〕、《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蝶戀花·上巳召親族》、《聲聲慢》〔“尋查找覓”〕,都是抒寫她所經(jīng)受的亂離生活的苦痛和寄予她的故國之思。和她的詩比起來,詞顯得委婉細膩。

李清照詞的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藝術方面。她的詞用典故不多,不追求詞藻的秾麗,而是用樸實清爽的語言表現(xiàn)她對四周事物的感受和刻畫比較細膩的心情,常常寫得鮮亮生動,感情顏色很濃。有時還承受口語入詞,如“守著窗兒,單獨怎生得黑”。過去有人贊揚她的詞“用淺俗之語,發(fā)清爽之思”〔清鄒祗謨:《遠志齋詞衷》〕,或者說“以尋常語度入音律”〔宋張端義:《貴耳集》〕,這都說出了李清照詞語言的特色。

李清照寫有一篇《詞論》,從詞的興起談到詞的寫作問題,其中對北宋一些重要的詞家都有所評論,談了他們詞作的優(yōu)點和缺點。她提出寫詞要“協(xié)音律”,認為“詞別是一家”,不能和詩一樣。這些主見對于詞的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

有《李清照集》、《漱玉詞》輯本,存詞四十七首。

2、李清照的藝術成就

李清照是中華詩史上精彩的女作家。她詩、詞、文、賦,金石、書、畫無所不精,而尤以詞的藝術成就最為突出。王的《碧雞漫志》稱:“易安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靠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假設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睏钌鳌对~品》謂:“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于閨閣也?!蓖跏慷G《花草蒙拾》云:“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皆吾濟南人,難乎為繼矣?!鄙蛑t《填詞雜說》將李清照與李后主并提說:“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崩钋逭赵谠~史上成就卓異,屹然為一大宗。詩文的創(chuàng)作也斐然有聲,卓有獨詣。

李清照詞在群花爭艷的。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耙装搀w”之稱始于宋人。侯寅《眼兒媚》調(diào)下題曰:“效易安體?!毙翖壖病冻笈珒航氛{(diào)下題曰:“博山道中效易安體?!碑敶鷮W界對“易安體”也有所研討。詞作自成一體,說明已形成鮮亮的共性風神。其特點:

一是傾擄真摯情。真情是詞之骨,詞之言情,貴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約詞人多以男性寫艷情幽懷,李清照則是以女性本位寫自我愛情悲歡和親歷的家國巨變而獲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其前期的戀情詞,如《一剪梅》、《鳳凰臺上憶吹簫》等,滿紙至情,連篇癡語,自然率真最能表達女性純誠細膩的靈性,這是男性作家代人立言的戀情詞所無法比較的。其后期懷;日寫愁的傷亂詞,如《武陵春》、《聲聲慢》、《永遇樂》、《人孤雁兒》等篇,字字血淚,聲聲哽咽,一派凄楚,動魄驚心,這“載不動”的“很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淚”,“凄凄慘慘”的情懷,無地傾訴的“萬千心事”,全是發(fā)自肺腑的心聲,來不得半點雕琢矯飾。這些融和著家國之變、時代滄桑的悲慨之曲,來自情摯意濃的詞人,植根于真實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劇人生、災難時代的映現(xiàn)。

二是熔煉家常語?!妒裨~》的語言,有與眾不同的鮮亮共性。柳永是把詞引向市井的開拓者,他用語通俗明暢,然好為徘體,偶涉蝶默,周邦彥變俚為雅,措詞精工,施采麗密。李清照遣詞造語,自出機抒,制造了以自然率真為主要特色的文學語言。所謂“以淺俗之語,發(fā)清爽之思”〔彭孫通《金粟詞話》〕。如“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鳳凰臺上憶吹簫》〕。仿佛毫不經(jīng)意,沖口而出,但認真體會,卻含意多層,格外精細。親人遠別,千言萬語無從說起;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說又何用;離恨別苦,難以啟口的內(nèi)心隱秘,刺人衷腸,寧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負擔。這重重思緒,微妙心態(tài),全用家常語道出而含蘊綿綿不盡。漱玉詞的口語化、通俗化,并不走向淡乎寡味、松散無力,由于它是在口語根底上匠心獨運、提煉加工的結果。故而落筆精警雅雋,語工意。如“雪清玉瘦”、“濃煙暗雨”、“被翻紅浪”、“柳眼梅腮”、“紅稀香少”、“云階月地”云云,平易清爽,精妙傳神,正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簡潔卻艱辛”。

三是善用白描法。漱玉詞不重故實,不過多化用前人詩文,而長于以白描手法制造動人的意境。易安的白描與柳永的“細密妥溜”、美成的富艷典重不同,而是“沖口出常言,境地動心魄”。如《醉花陰》寫離思凝重:“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薄队烙鰳贰穼懝录攀洌骸安蝗缦蚝焹旱紫拢犎诵φZ?!本灾卑字Z,寫深濃之情,有場景,有人物,有襯映。階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閉關簾底,孤苦零丁,將無窮哀痛一己吞咽的心態(tài),呈現(xiàn)眼前,栩栩紙背,令人一睹難忘?!妒裨~》的白描,具有渾成、含蓄、宛曲的特點,因而毫無淺易平直之跡?!缎邢阕印飞放模骸吧貊畠呵?,霎兒雨,霎兒風!”雖系以口語描述天象,不免使人聯(lián)想起人間風云變幻、愛河如許風波,其深層意蘊是領悟不盡的。

四是講求韻律美。李清照論詞很重視聲律,所謂歌詞分五音六律、清濁輕重,她的創(chuàng)作實踐了自己的理論。這是由詞作為一種樂詩特質(zhì)打算的。《漱玉詞》講究聲情,喜用雙聲疊韻,選辭留意聲韻美。夏承秦曾舉其《聲聲慢》為例。

劉勰論作家和藝文風調(diào)之大別,曾談到作家體性不同,“氣有剛?cè)帷薄ⅰ拔闹蝿?,勢有剛?cè)帷?。李清照詩文詞賦,韻致多樣,剛?cè)峒婢?,其審美風姿,也卓有獨詣。李清照歷來被推為“詞采第一”、“婉約之宗”。其詞作以美麗見勝?!逅技毮亪?zhí)著,意象輕靈疏淡,意境密麗婉曲,風致委婉清雅,構成了《漱玉詞》特有的陰美麗。李清照以女性本位,運用精于抒情的詞體,表現(xiàn)少女之天真、少婦之纏綿、嫠婦之凄苦,使其詞作帶有獨特的柔婉美和悲劇性,具有不行替代的審美價值。《漱玉詞》繼承婉約派的創(chuàng)作風情和手法,又有所開拓創(chuàng)。其表現(xiàn)是筆力俊爽疏宕,意境展延開闊,風韻柔中帶剛,時露崛強之氣。?!妒裨~》的這些特色確與蘇、辛有一脈相通之處。沈曾植《菌閣瑣談》謂“易安調(diào)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中之蘇、辛”,“自明以來,墮情者醉其芬馨,飛想者賞其神駿”,這不是偶然的。李清照詞以婉約稱勝,但它是柔中有剛,婉中含豪,剛?cè)崛谕ǖ摹?/p>

李清照文章流傳不多,但無論書序、札啟、辭賦都有佳構,且長于四六驕儷,博于用史使事,運筆曲伸自如,行文聲情并茂,并大都貫穿著關注現(xiàn)實國運的時代精神、愛國情愫。絕不拘囿于閨幃閑情,誠如古人所評,顯見出她“才高學博,近代鮮倫”。據(jù)此,我們可以說:李清照詩、詞、文、賦悉有獨詣,在藝術風調(diào)上陰美麗臻于極致,而陽剛氣一脈貫穿。

優(yōu)質(zhì)課《聲聲慢》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學問目標:體會詞人的愁情,不是閑愁,那又來自何處?〔了解了解歷史〕

力氣目標:如何營造的這種愁情,也就是說我們是如何感知到詞人的憂愁的。學會如何將自己的感情傳達出去?!惨庀蟮倪\用,意境的表現(xiàn)〕

情感目標:品讀作品,品嘗別人的情感,愁的豐富內(nèi)涵〔感受詞的意境〕

教學重點:

理解這首詞的含義,并品位它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體會李清照這首詞所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風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學方法:賞析誦讀法

教學預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的詞壇上,有一位才情出眾的女詞人,她的詞作哀婉凄,美打動了很多后人,今日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婉約詞中的杰作《聲聲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簡介

李清照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以宋室南遷為界分為前后兩期。

前期:出身于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母親知書達理、溫婉賢惠。18歲嫁與金石考據(jù)專家趙明誠,夫妻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詩詞唱和,生活美滿和諧。前期以抒發(fā)對愛情的追求和對自然的寵愛為主,寫得曲折,含蓄,韻味深長,形象鮮亮。如如夢令二首,活潑秀麗,語句清爽別致;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則通過對相思之情的描寫,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遷,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趙明誠染病身亡。她四處流亡,曾被人誣陷通敵。再后來,趙明誠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局部喪失,她的境況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后期的詞和前期迥然不同,國破家亡使她精神苦痛,所以詞風也布滿凄涼消沉之音。主要是抒發(fā)傷感懷舊,悼亡之情。

《聲聲慢》是后期作品。

三、分析釋疑

1、齊讀全詩,思考,這首詞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一種深深的愁思

2、詞人通過什么樣的手法抒發(fā)出這種感情的?

明確:承受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結合的方式。

3、能不能從詞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確: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雁過也,正難過

守著窗兒,單獨怎生得黑?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4、探討爭論這些句子

〔1〕朗讀第一句詞,答復,凄凄慘慘戚戚這種感覺是如何產(chǎn)生的?

——詞人早起百無聊賴,假設有所失,東張西望,想要找點什么寄予自己的空虛,找的或許是丈夫,或許是以前奇特生活的點滴,可是四周卻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獨的身影。

補充:一個無憂無慮的貴婦人,如今淪為流落無依、形影相吊的寡婦,其凄慘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哀痛之心情,在疊詞的回環(huán)往復中傳到讀者心中。讓我們再齊讀這句來感受一下吧?!舱Z速緩慢消沉〕

〔2〕“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該如何理解?

——外表埋怨天氣冷暖不定,令人身體不適,實際上實在說生活的變故際遇令人沉沉浮浮,憂喜不定。想想夫唱婦隨、共賞拓片的歡快時間猶在眼前,頃刻之間卻剩自己一個承受生活的風風雨雨。

〔3〕為什么大雁飛過會讓詞人感覺是舊時相識,又為什么會勾起詞人的難過之情?

——《一剪梅》有句詞: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那雁,或許就是當年為他們傳信的使者。甜言蜜語猶在耳邊,斯人卻已逝,千山暮雪,萬里層云,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大雁冬天南飛,春暖北歸,詞人自北方逃難至南方,早已國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愁又添舊恨。

舊時相識異鄉(xiāng)相逢,更增加詞人天際淪落之感。

大雁是古詩中常用來表現(xiàn)離愁別恨的意象?!舶鍟庀笱恪?/p>

〔4〕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直抒愁之重之多,讓人想起李清照《武陵春》中一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很多愁。

5、分析意象

剛剛講到,“雁”是用來表情達意的一個意象,在此詞中,你還能找到類似的意象嗎?這些意象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嗎?

淡酒:

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

詞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抗刺骨寒風,卻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歡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飲,兩相比照,愁情更重了。

黃花:

指菊花,黃花積存指菊花繁盛,千朵萬朵壓枝低,大好景象,本該夫婦攜手共賞,丈夫摘取一朵為妻子戴上,萬般柔情,千種疼愛,此刻的卻已是形容枯槁,無心賞花,也無人再會憐惜她。這種感情與劉夷?!洞最^翁》中一句“年年歲歲花相像,歲歲年年人不同”中所抒發(fā)的感情是多么地相像??!

梧桐:

梧桐這個意象在古詩中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呢?來看這句詩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更漏子》

它傳遞出的是一種離愁別緒,一種猛烈的思念之情。

再看這一句: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白居易《長恨歌》

寫出了楊貴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涼以及對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詞中,也正是借梧桐表達內(nèi)心的哀怨和凄涼,更何況,外面淅淅瀝瀝的纏綿細雨不時敲打這她的耳膜,擾亂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細雨的點染,使詞人的愁情濃得怎么也化不開。

小結:詞人是詞壇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選擇的是慘淡的黃昏,積存的黃花、南飛的大雁,點滴的細雨,這樣一些飽含愁情的事物,將它們別具匠心地組合在一起,反復地渲染,給我們營造了一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意境。

四、用詩化的語言,再現(xiàn)詩歌的意境

就讓我們閉上雙眼,隨著音樂把自己化身為李清照,走進她為我們營造的凄美畫境,身臨其境地感受一番。然后,請你用詩化的語言把你的所見所聞所感告知我們。

學生發(fā)言,教師評價總結。要點:抓住詞的語言,可作適當聯(lián)想。

確實,李清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卻比一愁深的效果,我們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的詞人內(nèi)心深處的痛。

五、分析完了這首詞,體會了詞人的情感,讓我們帶著感情再讀此詞。

生讀

范讀

六、拓展練習。

南鄉(xiāng)子[唐·李王旬]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這首詞所要表現(xiàn)的主旨是__________?!?分〕②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分〕③“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詞中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請作簡要答復?!?分〕

答案:①離愁別恨〔或思鄉(xiāng)之愁,或離恨〕〔2分〕②借景抒情,用煙、雨、落花以及鷓鴣的叫聲來渲染出思鄉(xiāng)之情〔2分,“景”1分,“作用”1分〕③潮退了,天晚了,思鄉(xiāng)而不得歸鄉(xiāng),更突出強化了思鄉(xiāng)之情〔2分,含義與作用各1分〕

七、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下練習題。

板書設計:

聲聲慢

國愁家愁情愁

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

教學反思:

《聲聲慢》教案篇三

一、說教材

《聲聲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驚詞壇的名作,通過秋景秋情的描繪,抒發(fā)國破家亡、天際淪落的悲苦,具有時代顏色。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了解詞人的人生際遇,把握詞人前后詞風的差異。

2、品嘗疊詞的妙用。

3、理解詞中的意象,體會其情感,準確把握“愁”之內(nèi)涵。

由于這首詞里包含了大量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詞人除了直接抒情之外,更妙的是借意象來抒發(fā)愁情,但是我們的學生對這些意象的把握是不準確的,有的甚至根本沒有接觸過,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為:

理解詞中的意象,體會其情感,準確把握“愁”之內(nèi)涵。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到達教與學的和諧完善統(tǒng)一。本節(jié)課內(nèi)容比較多,信息量比較大,假設像尋常一樣一支粉筆,那一節(jié)課的時間根本不夠。所以,我預備承受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快速演示的特點,能節(jié)約很多的課堂時間。

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幫助,我承受講授法和點撥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學法上,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思考、回憶、合作一起來鑒賞這首詞,通過自主探究得出結論。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預備按以下環(huán)節(jié)開放。

1、導入課。

學生們學過李清照的《醉花陰》,課前我就播放《醉花陰》的歌曲,讓學生在奇異的歌聲中進入本課教學。同時通過聽覺讓學生體會《醉花陰》和《聲聲慢》抒發(fā)的感情的差異,這樣很自然引入李清照的作品風格。

2、如何入愁

讓學生聽配樂朗讀,體會詞人的情感并留心哪些句子直接說明詞人的感情,哪一句定下了感情基調(diào)。由此引出對前三句的分析:詞人通過動作、環(huán)境、感受入愁。接著分析這三句“疊字”的妙處。

3、緣愁選景

學生們明確了詞人“如何入愁”,便引導學生分析詞人通過哪些意象來表現(xiàn)愁情。學生們通過溝通很簡潔能找出“淡酒”“秋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這些意象。

下面我引導學生回憶這些意象在以前哪些詩詞中消逝,讓他們背出這些詩句,我再來補充。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在學過的詩句里,這些意象大體上都表達什么感情,這樣學生很自然的就能從“特別”推出“一般”,得出這些意象在本詞中表現(xiàn)的感情。

例如“酒”這個意象,學生們能背出“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都門帳飲無緒”〔柳永〕、“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等詩句,全部詩詞句里,“酒”都表現(xiàn)了“愁”。很自然的,學生得出結論:在這首詞里,李清照通過“酒”這個意象來表達愁情。

像梧桐這個意象,學生們學過的詩詞中很少消逝,我在列舉一些例句時比較具體的解釋詩句內(nèi)涵,否則學生們可能不能理解。

當全部的意象分析完畢,每一個意象都指向“愁”字,學生們很自然得出“無一字寫愁,卻處處惹愁”的結論。

4、、分析“為何生愁”

這一點確定要結合李清照的經(jīng)受來談,所以我排了一個“李清照大事年表”,將她從“結婚”到“離世”的經(jīng)受一一列舉,學生很直觀的就得出了“愁”的源頭----“亡國之痛”“喪夫之哀”“淪落之苦”“鄉(xiāng)土之思”。

5、結語

我用郭沫假設先生的一首詩“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輸千古是著書?!焙土汉饫钋逭諅饔洝秮y世中的美神》來總結評價李清照。

課后,學生們集體朗讀這首詞,播放《聲聲慢》歌曲,在樂曲聲中向這位亂世中的美神致敬!

四、說板書設計

多媒體課雖然不用動多少粉筆,但很多演示的局部其實也就是板書。在板書設計上,我充分利用了課件的優(yōu)勢,讓板書消逝有時間的先后、空間的層次,既有繪畫美又有形式美,既扣住了教學內(nèi)容,又有利于學生引導學生思考,把握教學的思路,有利于解決重難點。

《聲聲慢》教案篇四

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的《聲聲慢》屬于蘇教版必修四“筆落驚風雨”這一模塊?!堵暵暵肥抢钋逭胀砟甑拿鳎瑲v來為人們所稱道,尤其是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保藏的金石文物又喪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寫下了《聲聲慢》這首詞,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fā)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詞風淺薄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

二、教學目標

〔一〕學問目標:

1、體會運用疊字所到達的抒情效果。

2、理解這首詞奇異的鋪敘手法,借助意象抒發(fā)思想感情。

〔二〕力氣目標:

1、理清思路,把握詞人的思想情懷,熟讀成誦。

2、在誦讀、品嘗得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育鑒賞力氣。

〔三〕情感目標;

在詞的藝術境地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凈化自己的心靈,培育豐富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這首詞的含義,并品位它的語言風格。

2、體會李清照這首詞所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風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四、學情分析

1、高一學生對宋詞有了確定了解,也具備了確定的詩詞鑒賞方面的學問和力氣,對宋詞也有確定的興趣,情愿學習詩詞。

2、學生對學習詩詞缺少自信念,一般教師講什么他們就聽什么,并認為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豈不知詩歌鑒賞有非大的共性差異,需要學習者認真品嘗、賞識。

五、教學方法

1、承受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2、反復吟誦

3、學案導學

六、課前預備

1、學生的學習預備:預習文本,爭取熟讀成誦;搜集材料進一步了解李清照。

2、教師的教學預備:課前預習學案,課內(nèi)探究學案,課后延長拓展學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心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狀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心,使教學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

聽我國的著名民樂《二泉映月》,創(chuàng)設詩歌學習的氣氛。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介紹:

教師:其實對李清照我們并不生疏,在初中時我們曾學過她的詞,能回憶一下嗎?

學生:自由背誦《如夢令》和《醉花陰》。

教師: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李清照呢?〔點一名學生答復〕

教師補充: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早期生活優(yōu)越,婚姻美滿。父親為當時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李清照和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他們夫妻流域南方,不久趙明誠病死,接著書畫、金石盡失,李清照境遇孤苦。她同南渡流亡的難民一樣,始終無安家之所,過者動亂無定的生活,最終在顛沛流離中死于杭州。

2、朗讀:

〔1〕自由朗讀

要求:找出全詞中表現(xiàn)心境的一個詞——“愁”〔板書:愁〕

〔2〕齊讀。要求讀出愁苦感。

〔3〕教師配樂朗讀。

教師: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味兒?語調(diào)和語速怎樣?

學生:語調(diào)很消沉,語速也很慢。

〔4〕再請一名同學起來配樂朗讀。〔教師評價〕

3、賞析課文:

〔1〕、教師:請同學們劃出整首詞直接抒情的句子。

學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帶著全班學生反復讀這一句話?!?/p>

〔2〕、教師:除了這一句莫非就沒有了嗎?

學生:第一句。

對“尋查找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進展賞析

這三句表達的是怎樣的情感?——凄涼、悲愁。

這三句十四個字被譽為“千古創(chuàng)格”、“絕世奇文”,你贊同嗎?

①、連用七組疊詞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diào)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nèi)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的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徘徊低迷,動聽凄楚,有如聽到一個難過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

這三句享有如此高的贊譽,只是由于疊詞嗎?

《聲聲慢》教案篇五

目的: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過作品初步了解其創(chuàng)作主題及風格。

2、了解個人的生活患病和創(chuàng)作的親切關系。

3、初步感受婉約詞的特點。

教學重點:

分析《聲聲慢》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課型課時:

品讀-鑒賞課。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

〔課件顯示《如夢令》插圖〕首先請大家看到大屏幕。畫中的女子端坐在小

舟上,小舟??吭谝黄夯ㄉ钐帲贿h處有鷗鷺驚飛。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看到這幅畫,你們會想起怎樣的詩句呢?〔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巢诲e,正是李清照的《如夢令》〔課件顯示如夢令板書〕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首詞的。

二、及作品風格介紹

〔課件顯示〕李清照其人: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父親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母親王氏,也擅長詩文。李清照通曉音律,長于詩詞,工散文,能書畫,是位才華出眾的女詞人。十八歲嫁給工部侍郎趙挺之之子太學士趙明誠為妻。早期生活優(yōu)裕,夫妻和諧,情趣相投,家庭美滿。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變時,夫妻倉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喪失殆盡,孑然一身,飽受國破家亡之痛,在輾轉(zhuǎn)流離中度過凄苦的晚年。

李清照其詞: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大家。她的詞婉約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實感,語言清爽自然,流轉(zhuǎn)如珠,音調(diào)秀麗,故名噪一時,號為“易安體”。

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詞的內(nèi)容、風格迥然不同。前期多為閨情詞,反映大家閨秀的生活情趣,清爽明媚,意境秀麗。后期的李清照由于國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風險和飽經(jīng)風霜的凄苦生活,其詞一變前期的清麗明快而布滿了凄涼、消沉之音,主要抒發(fā)悼亡之悲和懷舊之思,以寄寓家國之痛和故土之思。

剛剛我們了解了李清照詞作的前后期差異,那么,《如夢令》應當屬于哪個時期的作品呢?〔前期〕不錯,它寫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鄉(xiāng)溪亭游玩的情景。這首詞讓我們看到了少女時代的李清照無憂無慮的生活和閑適的心情。今日,讓我們再次走近李清照,走入她的作品《聲聲慢》,一起來品讀她的另一種心情。

三、研習課文內(nèi)容

1、音讀。聽詩是一種高雅的活動,它能讓我們沉醉。下面請同學們聽課文朗讀,并在心中默讀,要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感受詞作的音樂美。

〔課件播放女聲配樂朗讀〕

2、意讀。通過剛剛的聽,我們感受了詞作的音樂美。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對課文內(nèi)容進展初步感知,并體會女詞人的思想感情。

3、情讀。請全班女同學齊讀課文,把你對女詞人感情的體會融入到你的朗讀中去。

4、這首詞表現(xiàn)了女詞人怎樣的情感?是怎樣表現(xiàn)的?請結合具體詩句來談談你的看法!〔爭論后作答〕

〔課件顯示問題及品讀提示〕

1、品讀詞人的感情不能離開詞人當時的生活患病孤立地談!

2、可抓住詞中選擇的意象來品讀!

3、可抓住詞中抒情性的句子來品讀!

4、可比照前期的作品來品讀!

〔學生品讀,教師引導?!?/p>

首句“尋查找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敝苯邮闱?,表達的感情哀婉

凄切,為全詞奠定了凄清的基調(diào)。尾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與之相照顧,使全文都掩蓋在一種凄涼、消沉的氣氛中。表達了女詞人晚年寡居時凄清孤獨的生活感受。

“雁過也,正難過,卻是舊時相識?!贝司渲械摹把恪痹凇兑患裘贰樊斨幸?/p>

消逝過,因而說雁是“舊時相識”。不過,那時的詞人看到雁會想到“鴻雁傳書”,會有“云中誰寄錦書來”的喜悅,會勾起對丈夫的思念之情,那是一種甜蜜的哀痛。而此時,那似曾相識的雁兒再度飛過,丈夫卻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再者,此時的詞人避居江南,遠離故土,看到北來的大雁便認為這是家鄉(xiāng)來的大雁,因而說是“舊時相識”,可見,雁兒還勾起了詞人的“懷鄉(xiāng)之思”。

詞中處處表達了這樣的感情,如:“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單獨怎生得黑”都可以看出。

詞中所選擇的意象“秋風”“淡酒”“雁”“黃花”“梧桐”“秋雨”都是灰暗、消沉的,從中也可以詞人此時的心境。

5、教師賞析名句

〔課件顯示〕

名句賞析

尋查找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賞析:開篇使用七組疊詞來表現(xiàn)心態(tài),驚異而具有音樂美,似“大珠小珠落

玉盤”,可謂“橫絕古今”。詞作寫女詞人一成天的愁苦心情,卻從“尋查找覓”開頭,可見她一起床便百無聊賴,假設有所失,于是期望找點什么來寄予自己的空虛孤獨。“尋查找覓”而不得,反被一種“冷冷清清”的孤寂氣氛掩蓋。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凄凄慘慘戚戚”之情油然而生。僅此三句,就把女詞人空虛、凄清、傷感、愁慘的心境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使讀者也不禁為之屏息凝神。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賞析:此句用細雨敲打梧桐的響聲來渲染凄涼的氣氛?!拔嗤边@一意象很多

文人曾歌過,它不再是單純的自然景物。它帶有一絲秋的涼意帶著濃濃的相思之情和失意愁緒。而黃昏冷雨綿綿不斷地敲打在梧桐上,更讓人覺得愁思難斷。詞人將滿腔愁緒融入到梧桐冷雨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讓我們無從區(qū)分這點點滴滴的冷雨到底是敲打在梧桐上還是敲打在詞人那裂開的心上。

6、小結

〔課件顯示問題答案〕

詞作上片用秋風、飛雁襯托自己的孤凄,下片以秋雨、黃花渲染自己的愁苦,

情真語切,集中反映了詞人晚年寡居時的悼亡之悲、懷鄉(xiāng)之思和孤獨凄清的生活感受。

直抒胸臆--“尋查找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觸景生情--“雁過也,正難過,卻是舊時相識?!?/p>

融情入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p>

四、比照閱讀

〔課件顯示《一剪梅》并伴有朗讀〕

請同學們從以下角度比照兩首詞作。

〔課件顯示。數(shù)字表示消逝挨次〕

《一剪梅》

獨居生活的孤獨和相思之苦

紅藕、玉簟、羅裳、蘭舟、錦書、雁字、西樓、花、水

色調(diào)明媚清爽

閨愁

離愁

《聲聲慢》

晚年寡居時

孤獨凄清的生活感受

雁、黃花、

梧桐、細雨

色調(diào)灰暗陰沉

悼亡之悲

懷鄉(xiāng)之愁

小結:通過比照,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女詞人早晚期詞作迥然不同的風格。

由此可見,個人的患病和創(chuàng)作有著密不行分的關系。同時,通過這些作品,我們也觀看了一個一生都被“愁”所困擾的女詞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調(diào)。早年她的愁是“春愁”、“閨愁”“相思之愁”,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那是“閑愁”,是“為賦詞強說愁”。晚年她的愁則是在經(jīng)受了顛沛之苦、喪夫之痛、亡國之恨后“欲說還休”的愁,那種愁沉甸甸的、是一種“淺薄的愁”。

五、延長拓展

1、依據(jù)你對李清照的了解,試區(qū)分下面兩首詞作屬于哪個時期的作品。

〔課件顯示〕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很多愁。

明確:《醉花陰》為前期之作,寫重陽思夫之情?!段淞甏骸窞楹笃谥鳎瑢?/p>

晚年時疏懶、哀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