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復習:實驗的設計評價與探究-熱點逐題過關講課教案_第1頁
初中化學復習:實驗的設計評價與探究-熱點逐題過關講課教案_第2頁
初中化學復習:實驗的設計評價與探究-熱點逐題過關講課教案_第3頁
初中化學復習:實驗的設計評價與探究-熱點逐題過關講課教案_第4頁
初中化學復習:實驗的設計評價與探究-熱點逐題過關講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六實驗(shíyàn)的設計、評價與探究第一頁,共31頁。第二頁,共31頁。類型一實驗的設計、評價1.解題方法:(1)實驗方案的設計。①明確(míngquè)化學實驗設計的基本要求。第三頁,共31頁。②明確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根據實驗目的和原理及所選用的藥品和儀器,設計合理的裝置,并且(bìngqiě)從幾種方案中分析選擇出最佳方案。第四頁,共31頁。(2)實驗方案(fāngàn)的評價。①明確評價的基本內容。第五頁,共31頁。②最佳方案(fāngàn)的選擇原則。幾個實驗方案(fāngàn)都能達到目的,選出一個最佳方案(fāngàn),所謂最佳,就是裝置簡單,藥品容易取得、價格低廉,現象明顯,干擾小,無污染。第六頁,共31頁。2.注意事項:(1)實驗(shíyàn)方案的設計。①實驗(shíyàn)操作順序。裝置選擇與連接→氣密性檢查→加固體藥品→加液體藥品→開始實驗(shíyàn)(按程序)→拆卸儀器→其他處理等。第七頁,共31頁。②加熱操作的先后順序。若氣體制取實驗(shíyàn)需加熱,應先加熱氣體發(fā)生裝置,用得到的氣體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后,再給實驗(shíyàn)中需要加熱的物質加熱。第八頁,共31頁。③儀器(yíqì)選用及連接順序。第九頁,共31頁。(2)實驗(shíyàn)方案的評價。關注實驗(shíyàn)方案的易錯點:第十頁,共31頁。【典例1】(2017·泰安中考)設計對比實驗,控制變量是學習化學(huàxué)的重要方法,下列對比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第十一頁,共31頁。【解析】選C。設計對比實驗,必須控制變量,只有一個條件不同,才可知道該條件對實驗是否有影響。A.探究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正確;B.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正確;C.還要做一個無水的對比實驗,才能探究出鐵生銹的條件,錯誤;D.如果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變癟程度大,說明二氧化碳(èryǎnghuàtàn)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正確。第十二頁,共31頁。【典例2】(2016·南充中考(zhōnɡkǎo))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選項實驗目的所用試劑或方法A除去氯化氫氣體中的水蒸氣通入過量的氫氧化鈉固體B檢驗某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用燃著的木條伸入該氣體中第十三頁,共31頁。選項實驗目的所用試劑或方法C除去K2SO4溶液中的MgSO4滴加適量的NaOH溶液D不用其他試劑,鑒別①稀硫酸②NaOH溶液③FeCl3溶液鑒別出的先后順序可以是③②①第十四頁,共31頁。【解析】選D。A項,氫氧化鈉固體具有吸水性,但能與氯化氫氣體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yuánzé),實驗方案錯誤;B項,用燃著的木條伸入該氣體中,不能檢驗是否為二氧化碳,氮氣等氣體也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實驗方案錯誤;C項,MgSO4能與適量的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硫酸鈉,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硫酸鈉,不符合除雜第十五頁,共31頁。原則,實驗方案錯誤;D項,FeCl3溶液是黃色的,能與FeCl3溶液反應(fǎnyìng)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稀硫酸,則鑒別出的先后順序可以是③②①,實驗方案正確。第十六頁,共31頁。類型二科學探究題1.命題角度及解題方法:(1)探究物質的組成和性質。①探究物質的組成。②探究物質的性質:探究物質的酸堿性,可能是酸性(suānxìnɡ)、中性或堿性;探究物質的熱穩(wěn)定性、還原性等。第十七頁,共31頁。(2)探究化學反應的有關影響因素。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一般有反應物濃度、固體物質的表面積、溫度、催化劑。進行實驗探究時一般用控制變量法,使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改變其中一個因素。(3)探究物質的變質問題。對物質變質的探究常結合NaOH、Ca(OH)2、CaO的變質進行探究。這類問題在猜想時可從沒有變質、部分(bùfen)變質和完全變質這3個方面入手。第十八頁,共31頁。(4)探究規(guī)律和實質。有關規(guī)律類的探究主要以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為主,有關實質類的探究主要是以反應是否(shìfǒu)進行的探究或反應中產生作用的粒子的探究為主。第十九頁,共31頁。2.解答探究題的一般步驟:(1)審清題意,明確實驗目的。(2)弄清反應原理,充分利用題目給出的信息。(3)圍繞主要問題思考選擇適當的實驗方法。選擇需要的儀器與藥品。(4)設計合理的實驗裝置和實驗探究操作步驟。(5)記錄(jìlù)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得出正確的結論。第二十頁,共31頁?!镜淅?】(2016·西寧中考)某化學(huàxué)興趣小組在探究稀鹽酸的化學(huàxué)性質時,做了如圖一所示的三個實驗。第二十一頁,共31頁。(1)A試管中的反應現象(xiànxiàng)是______________。(2)C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3)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將B、C兩支試管中的廢液同時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如圖二所示),觀察到先有氣泡產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學們將燒杯內的物質進行過濾,對所得濾液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第二十二頁,共31頁?!咎岢霾孪?cāixiǎng)】甲同學猜想(cāixiǎng):有NaCl乙同學猜想(cāixiǎng):有NaCl、CaCl2丙同學猜想(cāixiǎng):有NaCl、CaCl2、HCl你的猜想(cāixiǎng):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十三頁,共31頁?!窘涣饔懻摗磕阏J為________同學的猜想一定(yīdìng)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十四頁,共31頁。【設計(shèjì)實驗】請設計(shèjì)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正確。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猜想成立第二十五頁,共31頁。【反思與總結(zǒngjié)】判斷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除要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______。第二十六頁,共31頁。【解析】(1)A試管中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因此可看到有氣泡產生(chǎnshēng)的現象,氯化亞鐵溶液是淺綠色溶液,因此可看到溶液由無色逐漸變?yōu)闇\綠色。(2)C試管中稀鹽酸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3)B試管中發(fā)生的反應是稀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C試管中發(fā)生的反應是第二十七頁,共31頁。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將B、C兩支試管中的廢液同時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先有氣泡產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B試管中的鹽酸過量,C試管中的碳酸鈉過量,稀鹽酸先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然后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故將燒杯內的物質進行過濾,所得濾液的溶質成分(chéngfèn)可能是NaCl或第二十八頁,共31頁。NaCl、CaCl2或NaCl、Na2CO3。由于最后生成了白色沉淀,故不可能含有稀鹽酸,因此丙同學的猜想一定不正確;要證明(zhèngmíng)溶液中含有碳酸鈉,可向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或紫色石蕊試液或滴加稀鹽酸等;在判斷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要考慮反應物是否過量,即反應物是否有剩余。第二十九頁,共31頁。答案:(1)鐵表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yōu)闇\綠色(2)Na2CO3+2HCl====2NaCl+H2O+CO2↑(3)【提出猜想】NaCl、Na2C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