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歌之表達技巧_第1頁
古詩歌之表達技巧_第2頁
古詩歌之表達技巧_第3頁
古詩歌之表達技巧_第4頁
古詩歌之表達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一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喻今敘事抒情用典抒情(一)直接抒情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疚觥吭娋溟_門見山,直敘登上高臺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蒼涼意境,這意境引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二)間接抒情1、借景抒情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問題:“朝雨”“柳色”除了寫春色外,還表達了哪些言外之意?

“朝雨”還烘托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憂傷之情;“楊柳”象征離別,折柳相贈表示留戀之情,增加了濃厚的離別情意。絕句二首(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問題:試分析全詩抒發(fā)的感情及抒情方式。【析】全詩抒發(fā)了羈旅異鄉(xiāng)的感慨,詩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2、托物言志

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析】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3、借古諷今(喻今、傷今)

臺城劉禹錫臺城六代竟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前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析】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二詩歌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夸張、借代、比擬、互文、對比、雙關

蘭溪棹歌(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析】“如眉”:以眉喻月,繪出了月亮的形狀并體現(xiàn)出了它的清秀。“鏡”: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的皎潔。1.比喻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問題:“寸草心”、“三春暉”分別比喻什么?說明了什么?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陽光來比喻慈母的恩惠。說明慈母的厚愛,兒子是無以報答的。2.夸張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疚觥吭娭械摹叭f里”“五千仞”“上摩天”“淚盡”都是夸張,正是這些夸張描寫,把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對茍且偷安、不去收復失地的求和派的憤恨,以及對難民遭受的苦難的深切同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3、借代

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體,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如夢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詩中用運用“借代”的修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委婉而含蓄地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4、比擬

贈汪倫

(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試分析詩中所用的修辭手法。分析: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與情深結合起來,以擬物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采用擬物的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情真。

山園小梅林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試分析詩中修辭手法?!疚觥坎捎脭M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的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的喜愛之情夸張到極點。5、互文

指古代作家在寫作時為了增強某種表達效果,把本應該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開,使同句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理解時又應該合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方法?;ノ男揶o的運用能收到筆墨經(jīng)濟,以少勝多,表意委婉,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保ǘ鸥Α犊椭痢罚?、對比

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問題:試分析詩中對比手法?!疚觥客ㄟ^陶者和富家的強烈鮮明的對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7、雙關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疚觥俊吧徸印敝C音雙關,指“憐子”,“愛你”之意。

三、描寫手法1、動靜結合藝術創(chuàng)作中離不開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前者屬于烘托手法。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疚觥壳皟删渖剿拿鼷悇尤撕驮律那逅崳庆o景;后兩句寫了魚搶新水、涌上溪頭淺灘的調皮,是動靜。全詩動靜結合,寫出了蘭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機。

鳥鳴澗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試分析詩歌動靜結合的手法。【析】這首詩通過描寫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景,營造出春天的山谷中的一派生機,而這些動景更襯托出一片靜謐的意境,以動襯靜,韻味無窮。2、虛實結合(虛實相生)虛與實是相輔相成的,既然二者能相生,則表明虛也是一種存在,虛絕不是無。而虛和實又是一對相對的概念。

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之景為虛。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中的“野草”、“夕陽”、“燕”等是實景,而六朝古都的繁華是虛景。可我們不難想象出當年橋頭車水馬龍、宮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寶之富,如今野草遍地,荒涼無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便油然而生。景物為實,情感為虛詩人的情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要將這種虛表現(xiàn)出來,就得化情思為景物、化虛為實。而讀者則須化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這也是詩歌鑒賞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比如“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等詩句都是化情思為景物的例子。我們在欣賞時就要從意象出發(fā),抓住景物特征,融入所營造的氣氛,體會其情感。有限為實,無限為虛

無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宋代詩人梅堯臣說“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這乃是作詩功夫之至。“不盡之意”則為無限?!按荷珴M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是以少勝多,以有限之紅杏表現(xiàn)無限之春意。以無勝有更是把虛實結合推向了及至,白居易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里面包含了多少復雜難言的感情,那就取決于讀者的想象力了。

正面為實,側面為虛

李白在《望天門山》中寫道“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边@首詩便是虛實結合的典范?!疤扉T中斷楚江開”,看似寫天門山,實則寫水;“碧水東流至此回”,看似寫水,實則寫山。

塞上聽吹笛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天山。試分析詩中虛實怎樣結合的?【析】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jié)到了。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三四句虛寫景,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3、細節(jié)描寫

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钡募毠?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答案示例: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家書將要發(fā)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4、襯托閱讀下面一首詩,試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主題的。

夜雪白居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參考答案:作者從三個側面來表現(xiàn)夜雪之大這一主題。一,從“衾枕冷”寫,寫被子、枕頭的冷,反襯雪之大。從觸覺的角度來寫;二,從“窗戶明”來寫,這是視覺所見,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三,從“折竹聲”來寫,是聽到的。雪大,積壓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會被壓折,“折竹聲”自然烘托雪大。5、聯(lián)想和想象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詩中是怎樣表現(xiàn)思念之情的?【析】全詩別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將詩人自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通過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現(xiàn)出來。6、白描

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